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合集下载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中,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降水对水土流失的作用?A、暴雨强度大B、坡度陡峭C、植被覆盖率低D、土壤结构疏松2、在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多种措施中,下列哪种措施主要针对的是减少地表径流?A、退耕还林还草B、修建梯田C、修建淤地坝D、生物固土3、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以下哪种地质作用?A、岩浆活动B、地震作用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4、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A、过度放牧B、乱砍滥伐C、兴修梯田D、陡坡开荒5、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地形坡度大B. 降水量不足C. 植被覆盖率低D. 土壤质地疏松6、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是:A. 退耕还林B. 建设梯田C. 植树造林D. 破坏植被7、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不包括:A. 地形起伏大,多沟壑B. 气候干旱,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C. 土质疏松,易被侵蚀D. 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8、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有效方法?A. 建设梯田,减少坡地径流速度B.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C.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D. 加强工业污染控制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覆盖率低B、地形起伏大C、气候干旱D、人类过度开发 10、在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物措施?A、植树造林B、种草护坡C、建设梯田D、修建水库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植被破坏B、过度放牧C、降雨集中且强度大D、采矿活动12、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和重建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大量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B、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平衡C、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当地经济收入D、扩大工业生产,以增加就业机会1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森林植被破坏B. 河流洪水灾害C. 农业生产过度D. 气候干旱少雨14、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A. 退耕还林还草B. 建设梯田C. 植树造林D. 引水淤灌1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降水量过多B. 地形坡度大C. 人类过度开发D. 植被覆盖率高16、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是:A. 建设水库B. 退耕还林还草C. 大规模修建梯田D. 增加化肥施用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描述:黄土高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高、类型多,给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教案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教案
观看课件后的教学设计
初中年级地理学科新授课型
课题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的能力。
学生观看并识别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子类比法
讲授新课
一、感黄河
教师在黑板上画地图+以图片为主的一段视频,介绍黄土高原的人文状况
学生观看视频和在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
进一步初步的了解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环境
观察法
二、知黄河
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并让学生进行名校的角色扮演来整体感知黄土高原
学生按所分的小组进行讨论并请组内成员代表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通过观看实物演示后能更好的得出治黄河的结论
启发性和探索性教学方法
课堂练习
教师用准备好的练习通过抢答的形式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积极配合
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讲授新课和练习后,最后以《保卫黄河》结束课程
2.通过合作讨论,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思辩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
2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危害。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教学手段
讲授、合作讨论、探究、启发式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主导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教学策略和方法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生活中最贴近的人物图片(周杰伦、姚明)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试题鲁教版必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试题鲁教版必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试题鲁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试题鲁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试题鲁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篇巩固探究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B。

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

河流水量B。

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答案:1。

D 2.C“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一首《黄土高坡》唱出了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读下面景观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处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太行山以东,日月山以西B。

横跨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C。

植被以牧草为主,但覆盖率低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4。

形成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侵蚀B。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鲁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鲁教版必修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响?7.植被减少,生态破坏精点点拨根据老师的讲解,学生进一步深入理清水土流失与农业减产、黄河下游地上河、环境恶化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能准确的区别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熟悉本节内容。

引导探究转承:黄土高原上生态进一步恶化、耕地肥力下降、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其罪魁祸首就是水土流失,那么,水土流失是怎么形成的呢?1.我们分析事物发生原因一般是从哪两大方面进行分析?2.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社会环境包括哪些要素?3.自然环境各要素是怎么造成水土流失的?先分小组温故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小实验,总结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5. 读教材图3-1-4“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以及幻灯片回答:(1)黄土高原位置的过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读“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2.自然: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社会:工农业、城市、人口、交通等3.先小组交流,再一起交流分享4.学生能根据是试验轻松总结出降水强度、植被覆盖量、坡度、土质对水土流失得影响。

5.(1)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提高学生总结分析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式的学习。

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完整的回答出来学生能根据书上的内容简单的用语。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选择题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甲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地点植树更有利于涵养水源,减少坡面径流,保持水土。

选择题关于黄土高原位置和降水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地处内陆,降水较少,季节变化也较小B.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中纬度地带,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高原向山地过渡的区域C.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D.黄土高原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主要属于地形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黄土高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所以C正确。

选择题下图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图”,图中自然因素中的“动力”是指()A. 冬季所刮的西北风B. 冰川侵蚀C. 人类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D. 夏季多暴雨【答案】D【解析】造成水土流失的动力是流水的冲刷,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对土质疏松的地表冲刷强烈,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动力是夏季的暴雨,D正确。

选择题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

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①保护铁路线②削减风力③改变气候类型④增加旅游景观⑤提高沙层含水量A. ②③⑤B. ①②③C. ①②⑤D. ①④⑤【2】系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A. 建材产业B. 沙漠旅游休闲业C. 光伏发电产业D. 沙生中药材产业【答案】【1】C【2】A【解析】试题分析:【1】该题主要考查草方格沙障在治沙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草方格沙障增加了地表粗糙度,使风力减弱,阻止沙丘的移动,保护铁路线;同时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在固沙植物作用下,土壤条件逐渐改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配套试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3(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配套试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3(1)

第1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各种对地形地势的叙述,最符合图示地区的是()。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B.危崖耸立,地势险要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D.地表破碎,沟谷发育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落差大,应该筑坝蓄水,开发水能资源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C.热量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低湿地、盐碱地广布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发育了大量的沟谷,形成了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第2题,黄土高原上小流域众多,并且每个小流域都是一个产生水土流失的完整系统,从小流域综合整治入手,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恢复该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答案 1.D 2.B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A.风力堆积、风力侵蚀、流水堆积、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流水侵蚀、流水堆积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流水堆积、流水侵蚀4.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a、b、c、d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a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B.b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还荒C.c地种苹果、柑橘等水果D.南水北调后,d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①处是大风带走沙尘,故属于风力侵蚀,②处发生降尘,属于风力堆积;③处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所以以流水侵蚀为主;④处是华北平原,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开始堆积,即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堆积。

第4题,a地位于沙漠地区,水分条件差。

b地水分条件比a地好,应退耕还草,防止过度放牧,防止荒漠化扩大。

c地位于黄土高原上,不适宜柑橘种植。

华北地区缺水严重,不适宜水稻种植。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 习 资 料 专 题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危害。

2.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重点) 3.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范围(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风力沉积→黄土覆盖。

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地表破碎。

(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①对当地⎩⎪⎨⎪⎧ 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减产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 ②对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悬河”。

(1)自然原因①人地矛盾突出:生产力水平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耕地减少。

②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制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露天开矿;无计划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

③破坏植被:农业垦荒规模扩大及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

(1)治理策略①合理利用土地。

②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2)综合治理的原则①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

②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③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3)具体措施①工程措施。

②农业技术措施耕作区⎩⎪⎨⎪⎧ 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等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③生物措施⎩⎪⎨⎪⎧ 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地表植被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植树种草,实施乔、灌、草结合——提高地表抗侵蚀能力(1)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

( )(2)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相同。

( )(3)轮荒耕作制度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相似。

( )(4)现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

( )(5)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都应退耕还林还草。

( )【提示】(1)×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位置及范围⎩⎪⎨⎪⎧范围: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风力沉积,沟谷发育,地表破 碎,流水侵蚀2.水土流失的危害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形成基础)根源——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突出。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开矿、工程建设→破坏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加剧。

(2)破坏植被农业垦荒、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考向黄土高原的原因分析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

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轮荒制度③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繁④过度樵采,破坏植被⑤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A.①④⑤ B.①②③C.①③⑤ D.③④⑤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②破坏植被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黄土土质疏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黄土土质疏松,易遭受流水侵蚀,该地区夏季多暴雨,对地表的冲刷力很强,同时又由于该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

第2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③和④属自然原因。

反思归纳原因分析型原因分析型问题,在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1.方法技巧(1)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理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测试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测试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测试
A.①B.②
C.③D.④
(2)“鱼鳞坑”植树成活率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3)山脚梯田“外撅嘴”的作用是什么?“里流水”的作用是什么?
(4)丘陵山地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开发治理模式,你能说出有哪些好处吗?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黄土高原不跨四川省,但包括青海省的一部分;黄土高原植被以森林为主。

第2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景观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3.D
4.B
5.B
6.B
解析:第5题,实际坡面线在坡面中段较陡,实际侵蚀量在坡面中段较大。

第6题,图中显示不同坡段的侵蚀量不同,因此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最重要的措施是护坡,封坡育林种草。

第7题,解析:鱼鳞坑内截蓄雨水多,土壤墒情好,故植树应在鱼鳞坑内。

梯田“外撅嘴”,是为了保持水土,“里流水”是为了排水防涝。

丘陵山地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开发治理模式,是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持水土。

答案:(1)C
(2)鱼鳞坑内截蓄雨水多,坑内土壤墒情好。

(3)保持水土。

排水防涝。

(4)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同时搞好水土保持;绿化荒山,涵养水源,形成良性循环。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

第一节地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表示图,联合所学知识,完成1~2 题。

1.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D.全世界变暖2.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分析:第 1 题,依据图中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造成的危害分析可知,该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第 2 题,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答案: 1.C 2.A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连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体系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惹起好多学者的关注。

读以下图,完成3~5 题。

3.以下关于坡度与损害强度关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坡度为20°时,坡面损害强度最大B.坡度在20°~ 40°时,坡面损害强度随坡度的增添而增添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损害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损害强度越大4.坡度在40°~ 90°时,坡面损害强度随坡度的增添而减小,其原由是()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5.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联合的一种防治水土流失的方式,它可以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上图中适合植树的地点为()A.①B.②C.③D.④分析:第3题,从坡度与损害强度关系表示图可知,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损害强度最大。

第4题,因为坡度在 40°~ 90°时,坡度越大,坡面受雨面积越小,坡面径流量越小,所以坡面损害强度越小。

第5题,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联合的一种防治水土流失的方式,②为鱼鳞坑,最适合植树。

答案: 3.C 4.D 5.B(2017 ·吉林省吉林市高二期中联考)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由,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 亿吨,据此回答6~7 题。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作业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作业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作业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电中学王斌斌一、选择题1.关于土地荒漠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域生态环境尤为软弱B.自然要素惹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惹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域风蚀剧烈,风沙灾祸比拟普遍答案 D2.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发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添加风沙流对地表的腐蚀B.添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增加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才干的增强而增大腐蚀D.阻拦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构成沉降答案 D(2021·海南天文,14~15)下表为我国某区域2021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

以下图表示该区域2021~2021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增加。

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步趋向。

据此完成3~4题。

3A.管理盐碱地B.退耕还草C.维护沼泽地D.植树造林4.该区域能够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B.松嫩平原中部C.黄土高原中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答案 3.B 4.D马莲河是泾河的主流,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流域内地表支离破碎。

读马莲河流域1977~2021年植被掩盖状况变化表示图。

完成5~7题。

5.图示区域目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效果是(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盐碱化D.石漠化6.关于马莲河流域1977~2021年植被掩盖状况变化,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面积添加最多的是农作物B.阔叶林面积逐年增加C.前期马莲河流域林草掩盖率提高D.近期马莲河流域退耕还草面积多7.依据马莲河流域植被掩盖状况的变化,以下推断最能够的是( )A.前期耕地添加招致森林面积增加B.中期马莲河径流质变化幅度逐渐减小C.近期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在逐渐恢复D.三个时期生态环境阅历退步—好转—继续好转的进程答案 5.B 6.C 7.C读我国某生态环境效果散布统计图,完成8~9题。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 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 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通过辩论赛,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思辩能力。

3.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

2.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教具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断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边引导学生读图边叙述)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

但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农耕历史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本节课我们将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

(板书)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电脑显示)图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先由学生到讲台前指图(用鼠标指,点击后边界闪烁)表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再根据图等高线高程判断其大致海拔高度和地势状况。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1.基本特征:(1)四至: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2)面积:30万平方千米。

(3)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

(4)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5)植被: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几近光裸。

(连续提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结合上学期所学的黄河的内容,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会帮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高中地理 第3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单元检测同步导学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3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单元检测同步导学 鲁教版必修3

第3单元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选择题(2011·福建六校联考)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甲地最主要的生态问题形成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矿 B.土质疏松C.修筑梯田D.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2.有关①②③④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内蒙古高原B.②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水资源丰富C.③地不适合种植柑橘D.④地地势平坦,热量充足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甲地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区,该地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这一问题的产生是黄土的土质疏松、当地多暴雨以及不合理开矿导致的。

第2题,①地位于黄土高原之北,在内蒙古高原上;②地位于太行山之东,在华北平原上;③地位于秦岭之南,属亚热带,可以种植柑橘;④地位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该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

答案: 1.C 2.A2009年2月1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甲B.乙C.丙D.丁4.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解析:第3题,乙地坡度大且无植被覆盖,故乙地是四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第4题,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南方农村,如果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水土流失;而南方水热条件较好,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

答案: 3.B 4.C二、综合题5.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黄土高原例【从容说课】有关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因此可以让学生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通过该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包括表现(危害)、成因、治理措施。

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2.了解人地矛盾是造成本区域水土流失的本质。

3.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培养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区域在资源开发(如开采煤矿)、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教学难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2.淤地坝【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大家先来听一首歌,这是一首原生态的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一道道蓝》。

(多媒体播放:陕北歌王贺玉堂《羊肚子手巾一道道蓝》)(板书)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黄土高原例师:这首民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师:很好,为什么陕北会出现这样的景观?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师: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生:略。

师:造成了生态的恶化,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

(投影:黄土高原)(新授)(板书)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师:大家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生:位置——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范围——一般泛指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师:面积——面积30多万平方干米;土壤——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地表大部分被厚层黄土覆盖。

师: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长期的流水侵蚀,使得这一地区地表支离破碎,据统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有27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11万平方千米。

师:请大家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生:略。

师: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它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概括起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当地的不利影响和对黄河下游的影响。

(板书)2、水土流失的危害师:大家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对当地的不利影响和对黄河下游的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

生1:对当地: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生2:使大量泥沙汇人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师:回答很好,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如此严重?(板书)二、水土流失的成因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下面我们就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板书)1、自然原因师:自然原因:——A.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它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B.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特殊,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C.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D.黄土高原还是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地区,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

师:人为原因——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

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a.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盛行轮荒耕作制度,农民不是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采取轮荒制的粗放耕作方式,广种薄收。

当已开垦的土地表土流失、肥力下降后,就将其抛荒,另寻稍好的荒草地开垦,结果使原来的林草植被遭到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

b.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例如,露天开矿导致大面积开挖地表土,破坏地表植被,使矿区周围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

人们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也会加剧水土流失。

B.破坏植被——a.营造宫殿b.伐木烧薪c.战争战国以前,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

由于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

到1949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下降到不足10%,1985年仅为6.5%。

此后.党和政府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植被覆盖率有所上升。

(活动)根据“人口增长和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说明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

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何才能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维持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呢?(板书)三、水土流失的治理师:由于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但人类只要控制自己的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水土流失是可以治理的。

治理黄土高原必须坚持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应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大家阅读课本54页,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生:(阅读)师:共有哪几种措施。

生:1、工程措施,2、生物措施,3、农业技术措施师:工程措施包括固沟工程、护坡工程、保塬工程。

固沟工程——沟谷发育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沟谷集中的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既拦泥蓄水,又防止其继续扩展,此谓“固沟工程”。

护坡工程——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既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又发展了林果业生产,此谓“护坡工程”。

保塬工程——在一些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此谓“保塬工程”。

师: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

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以达到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师:生物措施——森林草地具有蓄水保土、护坡、固沟、保塬功能,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

(课件展示: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图)师:大家阅读知识窗,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活动)略师:(小结)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防止生态系统退化以及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板书设计]师:(板书)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黄土高原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2、水土流失的危害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B.破坏植被a.营造宫殿b.伐木烧薪c.战争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工程措施2、生物措施3、农业技术措施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鲁尔区例(典型资源型工业区)【从容说课】教材结构: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再生阶段可结合学生熟悉的我国典型资源型工业区或学生所在地的资源型工业区实际,导入新课,拉近所研究课题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兴趣。

引导学生从“德国鲁尔区煤矿与城市的分布”图中索取信息,说出鲁尔区的区位优势、主导工业部门,指出鲁尔工业区在开发初期,工业部门与资源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预测该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中、后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整治措施。

(与教材比照,让学生自我评价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

一方面体验成功的感受,另一方面寻找差距)。

可利用投影机展示鲁尔区在环境整治前后的不同景观。

至于遇到的第二个问题“传统产业的衰落”,可启发学生回顾世界工业发展史(能源结构的变化、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六、七十年代传统工业区的衰落),让学生结合鲁尔区实际尝试分析衰落的原因。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特征;2.学会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教学难点】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课件:鲁尔区图片展示)师:能源和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近代很多著名的城市和地区都是在利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影响了这类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展示:图片——美国五大湖地区、英国中部区、中国东北、大同)师:资源型地区如何摆脱面临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今天我们就要以鲁尔区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板书)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师:大家看图,回答问题。

(课件展示:欧洲地图、德国地图、鲁尔区地图)(板书)1、地理位置师: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如何描述?生: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板书)2、交通条件师:鲁尔区的交通条件如何?生: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

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板书)3、资源优势师:鲁尔区的资源优势表现在哪里?生: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 190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以上。

鲁尔区的煤炭埋藏较深,但品种多,煤质好。

(板书)4、鲁尔区的地位师: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德国人口和城市最为稠密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