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之青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等基本情况。

2.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以及其特殊的生态保护意义。

3.了解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等。

4.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2.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3.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4.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与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青藏地区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青藏地区的兴趣,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二、学习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20分钟)1.通过地图、图片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并解释其独特之处。

2.通过展示青藏地区的地貌特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青藏地区的地貌特点,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三、学习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30分钟)1.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并进行解释。

2.进行气象知识小测,检查学生对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30分钟)1.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包括地貌、植被、水域等。

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高原的生态保护问题。

2.通过展示青藏高原的动植物资源,让学生了解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并鼓励学生关注保护高原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五、学习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与民族文化(30分钟)1.通过图片展示青藏地区的传统文化、建筑风格等,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

2.以小组形式进行文化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了解青藏地区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六、总结与拓展(20分钟)1.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强调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2.鼓励学生自主拓展青藏地区的知识:查找相关书籍、网站,深入了解青藏地区的人文地理。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表达能力。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青藏地区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2.了解青藏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情况;3.了解青藏高原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4.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3.青藏地区的气候和植被;4.青藏地区的动植物资源;5.青藏高原的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30分钟)1.通过地图展示青藏地区在中国的地理位置,介绍青藏地区的面积和海拔情况;2.讲解青藏地区是中国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讲解原因和特点。

第二课时: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30分钟)1.展示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地图,讲解青藏地区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等;2.引导学生思考青藏地区资源分布的原因,并分析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三课时:青藏地区的气候和植被(30分钟)1.介绍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干燥、寒冷和多风等;2.介绍青藏地区的植被,如高山草甸、高山针叶林等;3.分析青藏地区气候和植被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四课时:青藏地区的动植物资源(30分钟)1.介绍青藏地区的动物资源,如野生动物和牦牛等;2.介绍青藏地区的植物资源,如高山植物和草原植物等;3.引导学生讨论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义和措施。

第五课时:青藏高原的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30分钟)1.了解青藏高原对环境的影响,如水源涵养、全球气候调节等;2.介绍青藏高原的保护措施,如禁牧、植树造林等;3.讲解学生个人在保护青藏地区环境中的责任和行动。

四、教学方法1.信息传输法:通过讲解和展示,传递有关青藏地区的知识;2.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责任意识;3.观察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加深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了解。

五、教学资源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图;2.青藏地区资源分布图、气候图和植被图;3.青藏地区动植物图片和相关资料;4.青藏地区环保和保护资料。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讲义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讲义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讲义教案:区域地理—青藏地区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气候条件;2.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情况;3.了解青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二、教学重点: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2.青藏地区的气候条件;3.青藏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1.青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四、教学内容: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青藏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青藏地区地势高峻,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囤积区。

青藏地区还是我国的水塔,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2.青藏地区的气候条件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气温适中,雨水充沛。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属于骤雨性降水,也有部分地区年降水少,干旱。

3.青藏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情况青藏地区主要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青藏高原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氟硼矿、钾盐、锂矿等。

生态资源丰富,有很多珍稀植物和动物。

4.青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青藏地区是中国的民族文化宝库,藏族文化和青海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青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如藏传佛教、藏族舞蹈、藏戏等。

青藏地区的民俗风情也很丰富多彩,如藏族传统服饰、节日风俗等。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气候条件和资源分布情况;2.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青藏地区的风土人情;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青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青藏地区的风景和民俗风情,引起学生对青藏地区的兴趣。

2.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15分钟)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包括地势高峻、山峦起伏、河流纵横等特点。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地理课程中青藏地区的内容。

教学任务旨在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点以及该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青藏地区的深入了解相对有限。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动机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特征;(2)了解青藏地区的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现状及潜力;(3)理解青藏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4)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青藏地区的地理现象,提高空间思维能力;(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青藏地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采用比较法,对比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加深对青藏地区特点的理解;(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增强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探究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青藏地区的发展,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4)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绿色发展的价值观;(5)通过学习青藏地区的奋斗历程,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品质。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第一章: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1 地理位置与范围1.2 高原地形与气候特点1.3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1.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地图观察与讨论第二章:青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2.1 动植物资源2.2 高原生态系统2.3 生物多样性保护2.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动植物标本展示与分析第三章:青藏地区的河流与湖泊3.1 主要河流及其特点3.2 湖泊分布与类型3.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河流湖泊地图绘制与讨论第四章:青藏地区的民族文化4.1 藏族文化概述4.2 宗教信仰与习俗4.3 其他少数民族文化4.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民族文化图片展览与讨论第五章: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5.1 农业与牧业5.2 资源开发与工业5.3 旅游业发展5.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六章:青藏地区的交通与通信6.1 交通网络与发展6.2 公路、铁路与航空运输6.3 通信技术的进步6.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交通与通信发展案例分析第七章:青藏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1 环境问题与挑战7.2 生态保护措施7.3 可持续发展战略7.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辩论第八章:青藏地区的科研教育与卫生事业8.1 科研机构与科研成果8.2 教育资源与发展8.3 卫生事业与健康保障8.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科研教育与卫生事业现状分析第九章:青藏地区的旅游景点与习俗活动9.1 著名旅游景点介绍9.2 传统习俗与节日活动9.3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9.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旅游路线规划与讨论第十章:青藏地区的未来展望10.1 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10.2 机遇与挑战10.3 我们的责任与使命10.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未来展望主题作文或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补充说明:详细解析高原的形成、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环节二:青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补充说明:介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功能和当前面临的威胁。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中国分区地理——青藏地区《区域发展》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中国分区地理——青藏地区《区域发展》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中国分区地理——青藏地区《区域发展》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学生能够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区域发展。

2.综合思维:通过分析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预测能力。

3.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相关案例研究,探讨青藏地区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4.人地协调观:理解青藏地区区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青藏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策略。

三、教学难点•分析青藏地区特殊地理环境下区域发展的独特路径和模式。

•探讨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青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资源•旧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教材•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相关案例、图表、视频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相关统计数据、政策文件等参考资料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青藏地区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角色扮演法:模拟政府、企业、居民等角色,探讨区域发展中的利益协调与决策过程。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通过展示青藏地区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旅游业的兴起等,引发学生对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兴趣。

提问:“青藏地区是如何在如此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实现发展的?这些发展又带来了哪些挑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教学1.青藏地区区域发展概况•介绍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等。

•阐述青藏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区域发展的历史背景。

2.区域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青藏地区区域发展的主要特点,如生态脆弱性、资源富集性、文化多样性等。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二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二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教学总结: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积极的。学生在知识方面,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物多样性等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地理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青藏地区遥感影像图:通过遥感影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物多样性等基本知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信息提取和分析的能力。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二地理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 青藏地区》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讲解青藏地区在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
2. 教学软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化教学软件,让学生亲身体验青藏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等地理信息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区域地理-中国青藏地区(公开课)

区域地理-中国青藏地区(公开课)
藏族歌舞
藏族歌舞具有独特的音乐和舞蹈风格,常见的有锅庄舞、 弦子舞等。歌舞不仅是娱乐方式,还是表达情感和传承文 化的重要手段。
藏族手工制品
藏族手工制品如羊毛地毯、刺绣、金属工艺品等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些手工艺品是藏族人民智慧和 技艺的结晶。
04
青藏地区社会问题与挑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3
青藏地区文化
藏族文化
藏族服饰
藏族服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常见的有长袍、马甲、长裤等, 通常以羊毛、牦牛毛等天然纤维
制成,色彩鲜艳。
藏族饮食
青藏地区的饮食以牛羊肉、奶制 品、青稞等为主,形成了独特的 藏族风味。酥油茶、青稞酒等是 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
藏族节日
藏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藏历新 年、雪顿节等。这些节日期间, 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
农业发展挑战
由于地理环境特殊,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气候变化、土 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等挑战。
工业发展
工业基础
青藏地区的工业发展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如采矿业、能源产业等。
工业发展布局
青藏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西宁、拉萨等城市,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工业发展挑战
由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青藏地区的工业发展面临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 等挑战。
教育发展
通过实施教育政策,青藏地区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水平 得到了提升,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05
青藏地区未来展望
经济展望
经济发展潜力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 资源,如矿产、水能、太 阳能等,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有力支撑。
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将进一步完善青藏地 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 通、通讯等领域的便利性。

高二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高二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课题名称青藏地区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3、青藏地区主要的能源、矿产资源与分布;4、青藏地区的人口分布与主要城市,青藏铁路线,并能够结合图表资料分布其形成原因。

5、能够说明该地区河谷农业、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1.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难点2.分析该地区河谷农业、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三、教学过程预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语】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划分依据:位置范围、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仔细观察区域图,思考问题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自由发言学生回答导入新课,复习相关内容,提升学生对地图的分析能力分析归纳位置特征【读图分析】: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位置: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

•范围: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西部•重要的经线:75°E 、90°E、104 °E•重要的纬线:30 °N 、35 °N学生读图作答归纳位置特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分析】青藏地区图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海拔高,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在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大的山脉,山脉顶部雪峰连绵,冰川纵横。

藏北高原波状起伏,草原、荒漠广布。

东部山高谷深,湖泊星罗棋布,多由冰川作用形成。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我国著名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这里湖泊众多,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湖区,多内陆湖、咸水湖(青海湖)。

•气候属于高山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很大。

这里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400毫米。

学生自己总结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水平地域差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下半年有印度洋、太平洋水气进入•垂直地域差异地势的强烈隆升,水热状况随高度而变化认真读图,仔细听讲掌握如何读图,提取图中信息分析农牧业生产特点【读图分析】《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图》高寒的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由于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而且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3篇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3篇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3篇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

藏族人民大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位于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的塔尔寺,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一青藏地区一、课程标准中对《青藏地区》学习的基本要求1)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与其他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

2)说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及图表对青藏地区的学习,掌握学习区分地理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掌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根据青藏高原农牧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具体分析和掌握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训练学生学会用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

2)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对青藏高原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宝库,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重点难点1.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地高”、“天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引起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主导因素、抓住了“高”和“寒”对地理各要素的影响,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观形成的根本原因。

2.“高原农牧业”,青藏高原独有的农牧业生产特点是受其气候影响而气候又是受其地形地势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要层层分析,使学生掌握形成高原农牧业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四、教具:多媒体展示平台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地理《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我国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我国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青藏高原地区的风光视频,引出青藏高原的学习。

2.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含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的西部和甘肃省南部。

3.地形:青藏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它的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

4.气候: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从雅鲁藏布江谷地吹入青藏高原,使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

东南地区降水较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5.河湖: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分布珍稀野生动物70余种;是三江流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咸水湖有5000多个,盐湖有100多个,最大咸水湖青海湖,纳木错被称为世界最高的大湖,是藏人心目中的圣湖。

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不合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

主要体现在:湖泊萎缩;湿地干化;径流量减少;土地沙漠化迅速扩展;生物多样性减少。

6.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太阳能: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热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羊八井)拉萨北面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汽田,有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

水能: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7. 农业:河谷农业。

①农业发展条件:气温日较差大,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利于作物有机质的积累。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之青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之青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观看视频,结合课前微课的学习,让学生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气候特征作为探究重点,学会描述一个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高原地形对气候特征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势高,树立整体性的观念;2. 评价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让学生认识到高寒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河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教会学生辩证统一地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建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的思想,;3. 借助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走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 以青藏地区为例,教会学生掌握复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面向高考,注重学生答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并及时进行课堂学习的反馈,自评、组内互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补充,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河谷农业发展的条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难点】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品质优,单产高的原因分析【课堂探究】【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导入青藏地区【考情展示】列出2014---2016 年高考考查情况一、自然地理特征——雪域高原【知识回顾】观看视频,结合微课所学知识,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个方面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承转】突出高寒特征,重点探究气候特征及成因。

【学生活动】依据图示资料描述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注重答题思路的指导。

图1 中国年太阳能分布图图2 拉萨与杭州的气温降水分布图中 国 降 水量分布图【 归 纳 提升】构建青藏 地 区 地形、气候与水文、生物、土壤特征的联系【学生评价】自评【承转】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大,看一下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状况。

图3 藏民服饰品的分布地区,。

二、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河谷农业【学生活动】在图上指出青稞、牦牛两种农产并说明理由。

【小结】强调河谷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热量图 5 青藏地区地形图【学生活动】创设情境,走进雅鲁藏布江谷地,通过高考题,重点分析河谷农业的发展条件。

《青藏地区》教案

《青藏地区》教案

第五节青藏地区复习目标: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复习过程与分析:一、位置和范围:1、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2、西藏和青海;还包括四川西部。

(云南,新疆很小一部分)3、重要区域与经纬线:(图中指标)30°N,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湟水谷地95°E,100°E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拉萨。

二、人口与民族1、面积占全国25%,人口不足全国1%。

(全国西藏人口密度最小,不足2人/km2)2、藏族(喇嘛教)三、“高寒”的自然景观。

(海拔高、空气稀、气温低、冻土广、阳光强、风力大)1、雪峰连绵,冰川纵横,大河源地。

2、藏北高原波状起伏,高原东部山高谷深。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3、湖泊星罗棋布(有外流湖,但大多为内流湖)4、农田,村镇,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雅鲁藏布江谷地——拉萨,林芝;湟水谷地——西宁。

四、高原农牧业:1、青藏牧区:我国高寒牧区,耐寒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适应高寒,缺氧,低压)2、喜温凉的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思考:①高产、高质的原因:日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②但其热量不足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原农业的优劣势)3、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河谷农业)因为:地势相对较低,热量相对较高,土壤相对较好,灌溉便利。

4、藏药——高寒植物五、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降水丰富,(地形雨,西南季风),湿润,亚热带。

2、雅鲁藏布江:印度洋水系,水力丰富。

3、森林资源丰富:山地垂直自然带显著。

六、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1、丰富的能源:①水能:黄河上游:龙羊峡,李家峡(青海);雅鲁藏布江:不利于大力开发。

(地势陡峻生态脆弱,交通不便)②太阳能丰富(拉萨——“日光城”)原因:海拔高,云层薄,天气晴朗。

③地热资源丰富:羊八井地热发电站。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青藏地区)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青藏地区)
12
读图思考:(1)指出青藏高原主要牲畜种类。 (2)分析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
答案: (1)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河曲马等。 (2)有利条件: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因素: 热量不足。
13
思考探究 1 为什么青藏高原上的农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 雅鲁藏布江谷地?
图6-4-3 沿东经89°附近中国地势剖面图 读图查找:沿两剖面线找出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7
二、地高天寒、垂直分异 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为全国夏季的低温中心。 由于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以及东南部低、西北部 高的地势特征,东南部温暖湿润,西北部寒冷干燥,在高原面上形成了 山地森林—高山草原—高山草甸—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同时,各高 大山脉上又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变化。
雅鲁藏布江谷地
羊八井地热电站, 我国最大的地热 电站
水能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高原东南部降水多, 河流水量大
雅鲁藏布江、横 断山区各河流
待开发
钾盐
煤、石油、 铅锌等
内流湖众多
柴达木盆地
察尔汗钾肥厂、 万丈盐桥(盐铺 公路)
15
思考探究 2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水能丰富,为什么没有在这里建 设大型水电站?
21
图6-4-8 青藏地区交通
22
读图思考: (1)青藏铁路的修建克服了哪些制约性因素? (2)青藏铁路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青藏铁路的修建有什么意义? (4)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计 划进藏铁路有青藏、川藏等方案,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 (1)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环境脆弱。 (2)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因素)。 (3)有利于加强青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民族的 团结,巩固国防。 (4)地势起伏相对较小,施工难度较小,投资相对较少。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课件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课件

青藏地域(教课方案)【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域的地点范围。

2.用案例说明青藏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情剖析】本节内容初中已经学习过,学生已有必定的知识贮备和简单的剖析问题的能力。

可是,初中阶段不过着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表面认识,即简单的知道“是什么”,但不着重剖析现象背后的原由,并且,此刻学生有些内容也已忘记。

本区在高考取的惯例设题,常常是以青藏地域的空间地点、家产发展情况、资源利用、各项设备布局为切入点,考察本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条件、主要面对的发展问题及应付举措。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唤醒学生已有的记忆,联合高中必修一、必修二所学的原理、理论以及必修三的案例教课,指引学生解说青藏地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现象,即要理解“为何”,进而提升学生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本着可连续发展原则,剖析限制本区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能提出解决举措及此后的发展方向。

【教课目的】1.经过阅读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域的地点、范围;2.运用各样图表,剖析青藏地域的自然地理特色,并能概括最突出特色;3.针对本区环境问题,提出此后发展方向及解决举措。

【教课要点】1.“高”寒“”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本区环境问题及生态保护举措。

【教课难点】自然地理环境对其余各地理因素的影响及互相关系。

【课型】复习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方法】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案例剖析【教具设计】多媒体、地图册、导教案【教课过程】【情境导入】这是一幅被掩盖了一部分画面的图片,你能判断出这是哪里吗?这节课我们一同学习<青藏地域>同时播放《我要去西藏》部分音乐;每当听到这大方激昻的歌声,我都会被深深得感染。

很想去青藏高原看一看?这节课,我们一同去神奇的青藏高原去旅行,我们是带着研究和学习目的的研学之旅。

这节课我们就环绕着旅行的目的背景,准备工作,出行方式,导游讲解和所见所闻来睁开。

【出示学习目标】1.明确青藏地域的地点、范围;2.理解青藏地域的自然地理特色和人文特色3.认识青藏地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 精品教案

《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 精品教案
东南为外流河,流量大,水能丰富;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为印度洋水系,黄河、长江及澜沧江为太平洋水系。
西北多内流河,流量小。
中国第二大湖泊群,多咸水湖
五、展示青藏地区植被分布图
从东南向西北,植被由高山森林向高山草原、高山草原、高山荒漠过渡
教师: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请参考课本P186图文资料)。
请你判别一下,青藏地区和内蒙古、新疆的牧场类型、主要牲畜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3)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学生:先自主探究,把疑惑之处记录下来,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生小结: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高寒影响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所以我们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应该抓住其最主要的特征,分析其与其它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要了解青藏地区更多的知识,请同学们课后在网上搜索视频《美丽中国之神奇高原》,了解青藏,建设青藏,美化青藏。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
莆田哲理地理组蔡金雄
开课时间:2020年6月15日周一下午第二节
课题名称
中国地理之《青藏地区》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我国的南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基础上对青藏地区进行小区域的学习和认识。前面已经学习过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因此有部分内容是算复习,当然也有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比如经纬度中和南方部分地区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看图,析图,讨论等方式总结识记相关结论。
(2)教师采用图导图讲图练的教法及联系现实热点,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培养环保意识及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中国地理 青藏地区 教案设计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中国地理  青藏地区  教案设计

青藏地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制作青藏地区简易地形模型,并说出该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能通过模型制作及计算分析出该地区地高天寒的自然特征。

3.能根据自然特征,结合地图和模型说出该地区河湖、人口、种植业、畜牧业的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高寒环境中形成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 :分析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人口、农业和牧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发现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图、青藏地区地形图(学生每组一幅),实验托盘(学生每组两个)、已经调匀的812腻子粉(学生每组一盆),空白小旗(学生每组若干)、景观图片、投影片、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两幅景观图--长江中下游景观及青藏高原景观。

展示"中国地形图",在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及青藏高原贴A、B两个纸片。

【设问】这两幅景观图哪个是A地景观?哪个是B地景观?【设问】B地是在什么地区?(青藏高原地区)【讲授新课】【板书】第四节青藏地区【设问】为什么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观相差如此之大?(海拔差异大)【设问】请你们读"中国地形图"估计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

学生讨论、回答。

【启发】请各组同学按照每厘米代表100米的垂直比例尺在两个托盘里用821腻子粉分别堆放两个土堆代表这两个地形区。

学生动手感知两地高度差。

【设问】你们感觉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设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请大家计算两地的气温差。

学生计算并回答。

【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板书】在"中国地形图"上把C 、D 两个纸片分别贴在经度相同的塔里木盆地和乞拉朋齐。

展示塔里木盆地和乞拉朋齐两地典型景观之图片。

【设问】这两幅景观图哪个是C地景观?哪个是D地景观?【设问】为什么经度相同的两地景观会如此不同?(青藏高原阻挡了北上的暖湿气流)【设问】青藏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状况会如何?(旱)【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青藏高原的位置: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那么青藏地区的范围如何呢?【启发】请你们把刚才堆的青藏地区的模型再加工一下,即根据地形图在模型上制作出耸立在青藏地区周围的主要山脉,并把写有山脉名称的小旗插在对应的山脉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观看视频,结合课前微课的学习,让学生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
特征;以气候特征作为探究重点,学会描述一个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高原地形对气候特征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势高,树立整体性的观念;
2. 评价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让学生认识到高寒的自然地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河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教会学生辩证统一地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建立因地制宜、趋利
避害发展的思想,;
3. 借助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必须处理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走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 以青藏地区为例,教会学生掌握复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面向高考,
注重学生答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并及时进行课堂学习的反馈,自
评、组内互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补充,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河谷农业发展的条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品质优,单产高的原因分析
【课堂探究】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导入青藏地区
【考情展示】列出2014---2016 年高考考查情况
一、自然地理特征——雪域高原
【知识回顾】观看视频,结合微课所学知识,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个方面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承转】突出高寒特征,重点探究气候特征及成因。

【学生活动】依据图示资料描述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注重答题思路的
指导。

图1 中国年太阳能分布图图2 拉萨与杭州的气温降水分布

中 国 降 水
量分布图
【 归 纳 提
升】构建青
藏 地 区 地
形、气候与
水文、生物、土壤特征的联系
【学生评价】自评
【承转】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大,看一下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状况。

图3 藏民服饰
品的分布地区,。

二、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河谷农业
【学生活动】在图上指出青稞、牦牛两种农产
并说明理由。

【小结】强调河谷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热量
图 5 青藏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创设情境,走进雅鲁藏布江谷地,通过高考题,重点分析河谷农业的发展条件。

图 7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示意图
(2013 年海南卷)西藏年楚河河谷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归纳提升】注意答题思路的点拨和答题方法的指导。

强调青藏地区发展的高寒牧业与河谷农业都是由高寒环境所决定的,体现了“因地制宜,
趋利避害”的思想,同时,劣势也可以变优势,形成辩证的思维。

【学生评价】组内互评
【承转】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深受高寒环境的影响,那么其它产业的发展呢?
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
【学生活动】创设情境,观看视频《青藏地区光伏发电产业》
【探究】你是否赞同在青藏地区大规模开发光伏发电,并说明理由。

【归纳提升】强调青藏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开发资源带动建设,这是因地制宜的表现。

但是因为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所以,一切发展都应该是以
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只要这样区域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学生评价】小组互评
【课堂总结】以青藏地区为例,总结区域复习的一般方法:在认识区域
自然地理特征、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因地制宜的人类生产生活
活动,在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课后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