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统计第二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描述性统计分析 ppt课件

描述性统计分析  ppt课件

PPT课件
23
【界面介绍】
⑴ 选 择 菜 单 【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 【Crosstabs】,进入列联表分析界面。
PPT课件
24
【实验案例】
例4-4 调查339名45岁以上吸烟习惯与患肺癌的关系,数 据见4-4-1.sav。试问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 否有所不同。
PPT课件
32
【实验案例】
例4-5 已知有2005年各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数据,数据见45-1.sav。试按地区对各省城乡消费水平之比进行分析,并 比较不同地区城乡消费水平是否有较大差异。
PPT课件
33
PPT课件
8
【实验案例】 例4-1 测量20台液晶显示器的重量,数据见4-1-1.sav,对其进行 描述性统计分析。
PPT课件
9
4.2 频数分布表分析
频数分析统计的是每一组中观测点的个数,而不是 考虑其实际取值。
通过频数分析能够了解变量取值的情况,对于把握 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当某变量的自然取值是局限 在有限的几个数值中,则频数分析就是统计该变量在各 个取值点的个数分布情况;如果某变量的取值是在某范 围内的离散值,则需要将其取值区域划分为几个取值区 间,频数分析就是统计该变量在各个取值区间观测点个 数的分布情况。
描述性统计分析
【学习提要】
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是统计分析中最基本的工作。对于 整理好的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挖掘出很多统计 量的特征。SPSS软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功能主要集中在 “Descriptive Statistics”菜单。具体包括5个过程: Frequencies过程、Descriptives过程、Explore过程、 Crosstabs过程和Ratio过程。

《统计描述》课件

《统计描述》课件

05
统计描述的注意事项
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01 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避免使用不可 靠的数据源。
02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程序,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02 对于网络数据,需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可信度, 避免使用虚假或错误的数据。
数据的异常值处理
在数据分析前,需要对异常值进 行识别和处理。
《统计描述》ppt课 件 (2)
目录
• 统计描述概述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数值型数据的统计描述 • 分类数据的统计描述 • 统计描述的注意事项
01
统计描述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统计描述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以简明的方 式呈现数据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目的
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数据,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基 础。
03
数值型数据的统计描述
平均数
01 平均数
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平 均水平”的统计量。
03 计算方法
将一组数据加起来,然后
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02 分类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等。
04 应用场景
分析数据集中各数值的一
般水平,如工资、成绩等。Βιβλιοθήκη 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 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 方法处理异常值,如删除、替换 或保留异常值并对其进行合理的
解释。
处理异常值时应保持客观和科学 ,避免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数据可视化是统计描述的重要 部分,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 呈现数据。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如柱状 图、折线图、饼图等,以便更 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特点和趋势 。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PPT课件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PPT课件
可见,开口组的组中值既假定变量值是均匀分 布或对称分布,又假定组距与邻近组组距相等。
统计先是思维而后才是数学
.
41
例:组中值计算
按周加工零件数 分组
80以下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以上 合计
组中值
75 85 95 105 115 125 135 ——
录取 未录取 报考人数
工程系
男生 女生
300
100
300
100
600
200
财经系
男生 女生
50
100
150
300
200
400
工程系:男女录取比率50%,财经系:男女录取比率25%。
说明的问题:对数据 1.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2.要注意结构或是权数的影响。
统计先是思维而后才是数学
.
5
2.1 统计数据的整理
按周加工零件数分组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合计
次数(频数) 3
7 13 5 2
30
频率(%) 10
23.33 43.33 16.67 6.67 100
统计先是思维而后才是数学
重合组限、闭口组限
.
31
对于重合组限的形式,为解决“不重”的 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 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 恰好等于其一组上限的变量值不算在本组 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1. 按一定顺序将数据排列,以发现一些明显的特征或趋 势,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2. 排序有助于对数据检查纠错,以及为重新归类或分组 等提供依据
3. 在某些场合,排序本身就是分析的目的之一 4. 排序可借助于计算机完成

第2章 描述性统计课件

第2章 描述性统计课件
方差S2是标准差S的平方值。标准差(或方差)越大,表 示观察值的分布越分散,反之,标准差(或方差)越 小,表示观察值的分布越集中。实际应用时常以均数 ±标准差的写法综合观察值的集中和离散特征。
第三节 离散程度的指标
4.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简记为CV,它是标准差与均数之比,用百分数表达。
➢比较不同对象时,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 表示,并要附图例说明。图例写在图的 下面或图的右上角。
• 几种常用的统计图 ➢直条图 (bar graph)
直条图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 立的各指标的数值大小。 适用于相互独立的、无连续关系的间断 性资料的比较。
种类:单式直条图和复式直条图
直条图的绘制要点
=4.959
二、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常用对数计算,公式如下: LogG=∑logX/n
再查反对数得出G。 列成频数表时计算公式如下:
LogG=∑flogX/Σf 适用条件: 1.成倍数关系的资料。
2.明显正偏态分布的资料。
二、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例3.3 6例钩端螺旋体病人的潜伏期分别为7, 10, 12, 14, 18, 20天, 求其平均潜伏期。
x=
=鍈x/n
适用于服从正态分布的资均数
x为每个组段的组中值, f为相应组段的频数。
原理:将落在某一组段内的观察值都视为
组中值。
本例: =(4.0×4+4.2×5+……+5.8×3)/120
=595.8/120=4.965
如用原始观察值计算有 =(5. 195+5.070+……+5.010)/120

卫生统计学课件 第二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共33张PPT)

卫生统计学课件 第二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共33张PPT)
11111,11111,11111 中位数是50%位的数值,其为百分位数的特殊形式。
●计算公式: 13cm之间的占该地7岁男童的百分 比。
∑f · X=1638
双侧界值:P 2.5 ~ P 97..5 定义:又称参考值范围,是指特定健康人群的解剖、生理、生化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
特征: ∑(X- X)=0 估计误差之和为0。
估计的方法: 1、正态分布法
2、百分位数法
28
1.正态分布法
应用条件: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计算 (双侧) 95% 正常值(医学参考值)范围公式:
(x1.96 · S,x1.96 · S )
即(x±1.96 · S ) 例:
1.96 × 3.79 )
即(156.41 cm , 171.27 cm )
1998年100名18岁健康女大学生身高的频数分布
数。 (3) 估计该地7岁男童身高在107.
确定组段:第一组段包括最小值,如本例为154 89 cm 取整数 2 cm 应用:单位不同的多组数据比较
13cm之间比的。占该地7岁男频童的数百分表(频数分布):表示各组及它们对
注意:合理分组,才能求均数,否则没有意义。
96 ·S,x 1. Q = Qu 一 Ql
单侧 上界: P 95
单侧 下界: P 5
31
习题:
1.各观察值加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

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3.正态分布曲线下,从均数u 到u 的面积为; A.95% B.45% C. 97.5% D.47.5%
19
相关概念:离均差、离均差平方和、方差(2 S2 ) 标准差的符号: S

统计学课件 第2章-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统计学课件 第2章-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 (X
N i =1
i
− X
)=
0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 (X
N i =1
i
− X
)
2
= min
▲注意: 注意: 均值容易受到统计数据中个别极端数据的影响, 均值容易受到统计数据中个别极端数据的影响, 从而使均值代表某组统计数据的“平均水平” 从而使均值代表某组统计数据的“平均水平”时失 去意义,这时往往用“剔除极端值” 去意义,这时往往用“剔除极端值”的方法加以修 正。 的最高值用10000代替, 代替, 如例1中,如果将月薪 中 如果将月薪2825的最高值用 的最高值用 代替 则均值为3038 则均值为
S m −1 + f m + S m +1 = ∑ f
某班级英语考试成绩分组情况见下表: 例4.某班级英语考试成绩分组情况见下表: 某班级英语考试成绩分组情况见下表
成绩分组 人数 (分) 50以下 2 以下 50~60 5 60~70 10 累计人数 2 7 17 成绩分组 (分) 70~80 80~90 90以上 以上 人数 18 9 6 累计人数 35 44 50
X < Me < Mo
当分布右偏时(说明存在极端大的值) 当分布右偏时(说明存在极端大的值)
X > Me > Mo
3.在偏斜度适度的情况下,不论是左偏还是右偏,中位数与 在偏斜度适度的情况下,不论是左偏还是右偏, 在偏斜度适度的情况下 算术平均数之差约等于众数与算术平均数之差的1/3, 算术平均数之差约等于众数与算术平均数之差的 ,即有如 下经验公式: 下经验公式: 1 M e − X = (M O − X ) 3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PPT资料161页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PPT资料161页

1. 统计部门和政府部门公布的有关资料, 如各类统计年鉴
2. 各类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咨询机构、专 业调查机构等提供的数据
3. 各类专业期刊、报纸、书籍所提供的资 料
4. 各种会议,如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 及专业性、学术性研讨会上交流的有关 资料
5. 从互联网或图书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
Internet
总体
5. 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2.抽样调查(P19)
1.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
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 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2. 具有经济性、时
效性强、适应面广、☺ 准确性高等特点 ☺
☺ ☺☺
3. 可以估计和控制误 ☺ ☺
差的大小
总体
随机样本
☺☺
2.3 统计数据的质量(P20)
仅对事物起分类作用,仅仅是个便于相互区别 的符号,不能对各分类起排序、比较的作用, 各类之间也都不能比较差异及进行运算。
2.1.2 顺序尺度(P17)
1. 也称定序尺度 2. 对事物分类的同时给出各类别的顺序 3. 比列名尺度精确一些 4. 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 5. 数据表现为有序的“类别” ,仍为品质标
http//WWW.
中 国中 人国 口市 统场 计统 年计 鉴年

2.2.2 直接获取的数据(P19)
直接获取数据的手段主要有: • 1.普查 • 2.抽样调查
1.普查(P19)
1. 为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 调查
2. 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3. 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4. 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数据的误差 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 抽样框误差 回答误差 无回答误差 调查员误差

《统计数据的描述二》PPT课件_OK

《统计数据的描述二》PPT课件_OK

解:
X
m
Xi fi
i 1 m
fi
1
0
7 7
0 0
1 1
410 00
0
STAT
i 1
9710 12.1375(件) 800
说 明
若上述资料为组距数列,则应取各组的组 中值作为该组的代表值用于计算;此时求 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其真值的近似值。
2021/8/21
14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 第统二计章学统》计第数五据章的描变述量数列分析
决定平均数
分析:
m
X i fi
的变动范围
STAT
X
i 1 m
fi
i 1
起到权衡轻 重的作用
成绩(分)
人数(人) 甲班 乙班 丙班
60
39
1
50
100
1
39
50
平均成绩(分) 61
99
80
2021/8/21
15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 第统二计章学统》计第数五据章的描变述量数列分析
指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STAT 权数 数,是变量值的承担者,反映了各
2021/8/21
33
调和平均数的应用
《 第统二计章学统》计第数五据章的描变述量数列分析
解:
STAT
XH
m
1 X
m
9710
700 1400
10
14
9710 12.1375件
800
即该企业该日全部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为 12.1375件。
2021/8/21
34
《 第统二计章学统》计第数五据章的描变述量数列分析
12

《统计描述》PPT课件

《统计描述》PPT课件

精选ppt
6
• 通过如下步骤也可手工编制表2-2。 (1)找出120例血清铁数据的最小值(9.23)与最大值(19.84)。 (2)计算全距(range,R),也称为极差。
R=最大值一最小值=19.84-9.23=10.61
精选ppt
7
➢ ( 3)确定组段数( k):组段数应根据研究目的和观察值多少 而定,当 n <100 时,一般定8 ~10个组;当n>100时, 通常取10~15组,不宜过粗或过细。本例n=120,可先将 原始资料粗略定为11组。
精选ppt
19
1 .数值资料频数图——直方图的绘制
➢(1)等距分组:横轴表示随机变量,纵轴表 示频数(或频率)。表2-1资料的频数图,见 图2-1
精选ppt
20
精选ppt
21
SPSS绘制频数图
精选ppt
22
(2)不等距分组:横轴表示变量,纵轴是每个横轴单位的频数。 表2-6资料的频数图,见图2-2。
➢ 由资料可见,虽然三组的均数相同,即集中趋势相同,但 各组数据参差不齐的程度并不相同,即离散趋势不同。
➢ 所以要反映数值资料的整体特征,既要考虑集中趋势,还 要考虑离散趋势。
➢ 常用的离散趋势指标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和标准 差、变异系数等。
精选ppt
48
1.极差(range,R)
➢ 又称全距,是一组观察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适用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开口资料除外)。
精选ppt
30
第二节 数值资料的统计描述
➢从数值资料的频数表和频数图中虽可以看 出观察值的分布情况,但为了揭示数据的 基本特征,还需用可量化指标作进一步的 统计描述分析。
➢本节讨论数值资料的统计描述,它包括集 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统计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典型单位的选择具有主观性。因此只能作为 全面调查的补充
种类
划类选典式和解剖麻雀式
数据的收集方法
数据收集方法
询问调查
观察
访问调查
邮寄调查
电话调查
电脑辅助
座谈会
个别深访
实验
访问调查
(personal interview)
1.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 面对面地交谈而获得资料
2. 有标准式访问和非标准 式访问
5. 从互联网或图书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
Internet
http//WWW.
中 国中 人国 口市 统场 计统 年计 鉴年

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统计年鉴中国连锁零售业统计年鉴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国际统计年鉴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 中国基本单位统计年鉴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中国乡镇统计资料 中国县(市)社会经济调查年鉴 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 中国建制镇统计资料
2.1 数据来源(data sources)
2.1.1 数据的间接来源 2.1.2 数据的直接来源
二手数据的来源
1. 统计部门和政府部门公布的有关资料, 如各类统计年鉴
2. 各类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咨询机构、专 业调查机构等提供的数据
3. 各类专业期刊、报纸、书籍所提供的资 料
4. 各种会议,如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 及专业性、学术性研讨会上交流的有关 资料
电话调查
(telephone survey)
1. 调查者利用电话与被调查者 进行语言交流以获得信息
2. 时效快、成本低 3. 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
您好! 我是××调查
公司的调查 员…
电脑辅助调查
(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
1. 又称电脑辅助电话调查 2. 电脑与电话相结合完成调查的全过程 3. 一般需借助专门的软件进行 4. 硬件设备要求较高
二手数据的特点
1. 收集容易,采集成本低(特别是网络) 2. 作用广泛
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 提供研究问题的背景 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定义问题 检验和回答某些疑问和假设 寻找研究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3. 收集二手资料在研究中应优先考虑
应用二手数据应注意的问题
1. 数据是谁收集的?
可信度评估
座谈会
(colloquia)
1. 也称集体访谈 2. 将一组被调查者集中在调查现场,让他
们对调查的主题发表意见以获得资料 3. 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为6~
10人 4. 侧重于定性研究
个别深度访问
(personal interviewing)
1. 一次只有一名受访者参加、针 对特殊问题的调查
2. 为什么目的而收集的? 3. 数据是怎样收集的? 4. 什么时候收集的?
数据的直接来源
(原始数据)
1. 调查数据
通过调查方法获得的数据 通常是对社会现象而言 通常取自有限总体
2. 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数据 通常是对自然现象而言 也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科学中
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
标准式访问通常按事先设计 好的问卷进行
非标准式访问事先一般不制 作问卷
对不起,打 扰了!
邮寄调查
(mail survey)
1. 也称邮寄问卷调查 2. 是一种标准化调查 3.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信
息的传递依赖于问卷 4. 通过某种方式将调查表或问卷送至某调查者
手中,由被调查者填写,然后将问卷寄回指 定收集点 5. 问卷或表格的发放方式有邮寄、宣传媒介传 送、专门场所分发三种
2. 适合于较隐秘的问题,如个人 隐私问题;或较敏感的问题, 如政治方面的问题
3. 侧重于定性研究
观察法
《描述统计》 贾俊平编著
第二章 数据的收集
第二章 数据的收集
统计数据来源 调查设计 统计数据的质量
学习目标
1. 数据的来源 2. 数据的调查方法 3. 调查方案的结构和设计 4. 调查问卷设计 5. 数据的误差 6. 数据的质量要求
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任 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 法,有组织地向社会实际搜集 资料的过程。
调查数据的直接来源(1)
按统计调查方式
全面调查

统 计

报 表
非全面调查
抽 样 调 查
典 型 调 查
重 点 调 查
普查 (census)
为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全面调查
通常是周期性的
我国进行的普查主要有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末尾数字为“0”的年份进

总体Βιβλιοθήκη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每逢“6”的年份进行
注意:过去曾经是我国 主要的数据收集方式
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定义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 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 的数据收集方法
特点: 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强、 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 特点
☺☺☺☺☺ 总体
☺☺
随机样本
☺☺
重点调查
定义
它是对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 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摘要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中国市场统计年鉴 中国经济景气年鉴 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 中国城市调查年鉴 中国房地产行业名录 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年鉴 中国经济普查年鉴 中国棉花年鉴 中国百强县(市)发展年鉴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重点单位
这一部分单位的某一主要标志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 量中占有绝大比重
目的 通过部分重点单位,了解总体现象 特点 重点单位的选择具有客观性
典型调查
定义
它是在总体中有意识地选取一部分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
典型单位 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意义的单位
目的
通过部分典型单位,来了解总体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每逢“3”和“8”的年份进

包括工业普查
第三产业普查
建筑业普查
基本单位普查
统计报表 (statistical report forms)
定义: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 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
种类:按填报单位的不同 按填报对象的范围不同 按报送周期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