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知识点解析(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

第五节存款的创造

一、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1、原始存款

原始存款是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

2、派生存款

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以转账方式发放贷款时创造的存款。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3、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商业银行的现金库存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总和。

4、法定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是各国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最低数额的准备金。是银行按法定准备率对活期存款总额应保留的准备金。其计算公式如下:Rd=D·rd

5、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实有准备金与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差,是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其计算公式是:

E=R-D·rd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的高低与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成反比。因此,法定准备率与信贷规模的变化密切相关,它是中央银行紧缩或扩张信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存款的创造过程与原理

1、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商业银行在经营活期存款的过程中,具有创造与收缩信用的能力。

2、存款的创造过程:商业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用于发放贷款,客户取得借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其开户银行的账户上,接受这笔新存款的银行又可以把超过存款准备金的部分用于发放贷款。如此循环

就产生了派生存款,出现了存款的创造。

3、活期存款总额超过原始存款的数额,就是这笔原始存款所派生的存款总额。

4、商业银行的这种信用扩张能力取决于两大因素:原始存款总额和法定准备率。用公式表示是:

△D=△P·1/rd

5、派生倍数:商业银行贷款机制所决定的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倍数,其计算公式为:

K=△D/△P=1/rd

三、派生倍数的修正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决定于原始存款额和派生倍数。上述派生倍数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修正。

1、修正为现金漏损

K=△D/△P=1/rd+c'

2、修正为超额准备金

K=△D/△P=1/rd+c'+e

3、修正为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

K=△D/△P=1/rd+c'+e+rt·t

第六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重点的传统管理方法。它产生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初期阶段,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也称真实票据理论,产生于18世纪,其主要内容是:银行的贷款应以真实的有商品买卖内容的票据为担保发放,在借款人出售商品取得货款后就能按期收回贷款。

(2)资产转移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为了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作为第二准备金。

(3)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理论认为,只要资金需求者经营活动正常,其未来经营收入和现金流量可以预先估算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分期还款计划,银行就可以相应筹措资金发放中长期贷款。

(4)超货币供给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利用发放贷款和购买证券方式不仅能够提供货币,而且还能提供诸如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委托代理等多种服务。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经营管理理论,其理论的核心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强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其缺陷是: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了经营风险,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要求商业银行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管理,而不能只偏重于资产或负债某一方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协调资产和负债项目在期限、利率、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搭配,尽可能使资产、负债达到均衡,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完美统一。该理论被称为现代商业银行最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理论。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

1、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包括准备金管理、贷款管理和证券投资管理。

(1)准备金管理

①存款准备金管理。商业银行对吸收的存款按法定比例交存中央银行准备金的管理。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不支付利息。

②资本准备金管理。商业银行对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准备金进行管理。

③贷款准备金管理。即呆账准备金管理,商业银行从税前利润中提取的准备金进行管理。

(2)贷款管理

①贷款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为减少贷款损失,要求对单个客户贷款不超过银行贷款总额或银行自有资本的一定比例,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②贷款长短期限结构管理。长期贷款不得超过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

③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比例管理。限制信用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

(3)证券投资管理

①证券投资应面向不同种类的证券,实现证券最佳组合。

②证券投资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实现资产的最组合。

2、负债管理

(1)资本管理

资本充足率,即资本占全部权重风险资产的比率应达到8%。

(2)存款管理

①吸收存款方式的管理。不得以抽彩给奖的方式吸收存款,不得使用欺骗引诱手段吸收存款。

②存款利率管理。包括利率管制、浮动利率管理、利率自由政策等。

③存款保险管理。一般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参加存款保险,以维护存款人的利益。

(3)借入款管理

借入款管理主要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管理、同业借款管理和发行金融债券管理。总的管理内容是:分散借入款的偿还期和偿还金额,借入款应控制适当的规模和比例等。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是将资产负债各科目之间按“对称原则”进行安排和管理,使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达到平衡协调。基本方法是:将资产与负债各科目按期限对称或利率对称的原则加以安排,规定控制指标,以谋求经营上的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意义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实际,要求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

(1)基本要求

①以资金来源控制资金运用,防止超负荷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