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知识点解析(下)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第二十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第二十章

中级经济师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中级经济师、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级职称、经济师课件、经济师真题知识点1:商业银行的内涵【多选题]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关于其主要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以营利为目的B.承担资金融通职能C.经营范围的广泛D.唯一能够面向公众吸收活期存款E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答案·解析]CD 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种类齐全,是唯一能够面向公众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知识点2: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单选题】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发挥着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

这是它的()职能的体现。

A.支付中介B.信用创造C.货币创造D.信用中介{答案·解析]D 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

信用中介是指通过吸收存款集中社会上的闲置的资金,又通过发放贷款,将集中起来的资金贷放给资金短缺部门,发挥着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

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知识点3: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多选题]下列金融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是( )。

A.吸收存款B.贷款业务C.票据贴现D.结算业务E.投资业务{答案·解析]BCE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其中资产业务具体包括:票据贴现、贷款业务、投资业务。

选项A属于负债业务选项D属于中间业务。

知识点4: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多选题]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商业银行基本经营管理原则的有( )。

A.盈利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公开性原则D.流动性原则E安全性原则{答案·解析]ADE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盈利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知识点5:存款保险制度{单选题}根据我国《存款保险条例》,原则上不纳入存款保险范围的机构是()。

A.外商独资银行B.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C.中外合资银行D.农村信用合作社{答案·解析]B 根据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凡是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含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应投保存款保险。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知识点整理-考试必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知识点整理-考试必备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1694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英国早期的银行是在金匠业的基础上产生的.清政府于1897年在沪成立中国通商银行,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和作用{看书}或论述或选择性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定义:我国商银法规定,商业银行是依照本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和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1)信用中介.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

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基础上产生的。

4)金融服务。

三.商业银行组合结构(选择)外部组织形式:1)单一银行制,又叫独家银行制,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

2)分行制(总行制,总管理处制),在本地及国内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

3)银行控股公司制,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内部组织结构:1)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2)董事会3)各种常设委员会4)监事会5)行长或总经理,行政主管,是银行内部的行政主管。

6)总稽核7)业务和职能部门8)分支机构,业务经营体系的基层单位.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以股份制形式为例可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四.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内容及原则: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要以谨慎监管为原则,即”CAMEL"骆驼原则。

C代表资本,建立国际上共同的资本标准.A代表资产,资产品质是一个关注的问题,监管人员对银行的未清偿贷款和贷款的担保进行仔细审核。

M代表管理,E代表收益,银行的盈利能力主要由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资本的受利率来衡量.L代表清偿能力,用来衡量银行满足提款和借款需求而又不必出售其资产的能力.各国对银行业进行监管时的主要内容:1)银行业的准入,规定最低注册资本.2)银行资本的充足性,按《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比率对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监管。

第4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2节商业银行经营(2)

第4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2节商业银行经营(2)

【知识点】中间业务经营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收取服务费或代客买卖差价的理财业务、咨询顾问、基金和债券的代理买卖、代客买卖资金产品、代理收费、托管、支付结算等业务(即各种中介费)。

相对传统业务而言,中间业务具有以下特点:1.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银行的自有资金;2.不承担或不直接承担市场风险;3.以接受客户委托为前提,为客户办理业务;4.以收取服务费(手续费、管理费等)、赚取价差的方式获得收益;5.种类多、范围广,在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一)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观念变化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一般占其总收入的40%~50%,最多达到70%。

变化的过程: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当时流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各商业银行为了寻找利润增长新途径而开展中间业务,没有对中间业务加以战略性思考。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间业务大规模兴起。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利息收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观念的变化1.1995年《商业银行法》第三条中明文规定了商业银行可以经营包括办理国内外结算、发行银行卡、代理发行政府债券和外汇买卖、代收代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保管箱服务等在内的中间业务,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法律上的首次确认。

2.2001年7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首次将中间业务作为银行正常业务加以规范。

3.我国发展中间业务的客观背景:(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2)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三)中间业务经营的基本内容1.不断提升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能力。

2.不断提升中间业务的金融科技化、金融信息化水平。

3.重视开展关系营销,与客户建立更加稳定的关系。

4.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例题:单选】下列业务中,不属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是()。

A.代客买卖资金产品B.基金的代理买卖C.支付结算D.存放同业【答案】D【知识点】理财业务经营2018版教材变更(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收益与风险承担方式,为客户提供的资产管理服务。

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规则(2)-贷款人的资格、权利义务及其限制

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规则(2)-贷款人的资格、权利义务及其限制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经济法(中级)第四章 金融法律制度知识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规则(2)-贷款人的资格、权利义务及其限制● 详细描述:资格贷款人是指经批准设立的具有经营贷款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

权利(1)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有关的资料; (2)根据借款人的条件,有权决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期限和利率等。

(3)贷款人有权要求借款人在合同中对与贷款相关的重要内容作出承诺。

(4)依合同约定从借款人账户上划收贷款本金和利息。

(5)借款人未能履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贷款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或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借款。

(6)有权对借款人的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在贷款将受或已受损失时,贷款人有权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采取使贷款免受损失的措施。

(8)贷款人有权拒绝借款合同约定以外的附加条件。

义务(1)应当公布所经营的贷款种类、期限和利率,并向借款人提供咨询。

(2)应当公开贷款审查的资信内容和发放贷款的条件。

(3)审议借款人的借款申请,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并及时答复贷与不贷。

短期贷款的答复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长期贷款的答复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4)按照合同约定对借款人借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对借款人账户、资产、财务状况等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等情况保密,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6)在对个人贷款时,贷款人应建立贷款面谈制度。

(7)个人贷款资金应釆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8)在实现抵押权、质权时,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和程序进行。

(9)对流动资金贷款,贷款人应关注大额及异常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加强对资金回笼账户的监控。

【相关考点】根据《合同法》规定,借款合同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

例题:1.个人独资企业业主王某因业务开展急需资金,拟向商业银行贷款;考虑到限制(1)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商业银行简答

商业银行简答

商业银行简答商业银行是指以经营存款、贷款、汇兑和信托业务为主的银行机构。

它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发挥着促进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各方面资金需求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商业银行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商业银行属于法人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财产所有权,有着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其次,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经营机构,通过各种金融业务获取利润。

再次,商业银行是由政府监管并受其管理的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商业银行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汇兑业务和信托业务。

首先,商业银行通过存款业务吸收社会闲置资金,为存款人提供安全、便捷的储蓄服务,并支付一定的利息作为回报。

其次,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业务向有资金需求的个人和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经济发展。

再次,商业银行通过汇兑业务提供货币兑换和跨境支付的服务,方便国内外经济交流。

最后,商业银行通过信托业务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理财规划等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财富增值。

商业银行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调整。

在我国,商业银行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银行业机构,经历了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在我国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由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多种类型组成,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然而,商业银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防控各种金融风险。

其次,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处理各类客户的需求和利益冲突,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

此外,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发展也对商业银行的运营产生影响,要求商业银行具备全球视野和应对外部变化的能力。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

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

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一、商业银行的定义和功能商业银行是一种经营性金融机构,主要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支付结算、跨境结算等为主要业务。

它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包括吸收储蓄、放款和信用创造、支付结算、外汇交易等。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商业银行可以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不同组织形式。

国有商业银行由国家或政府机构管理、持股,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国有股为主,但也有非国家股东;城市商业银行则是地方政府为主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不同组织形式的商业银行在业务运作和风险管理上有一些差异和特点。

三、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票据业务、信用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金调度业务、国际业务等。

其中,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主要通过吸收个人和企业的储蓄款项来增加银行的资金池;贷款业务则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业务;票据业务包括承兑、贴现和交换等;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信用消费和支付服务的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信用风险是指贷款违约或债券违约等导致资产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短期内无法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外部市场因素变化导致资产负债价值波动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疏忽、失误或不当行为造成的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来规避和控制这些风险。

五、商业银行的监管商业银行的经营受到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包括央行、银保监会等。

监管机构主要负责制定监管规则和制度,监督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确保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商业银行需要按照监管要求报备信息、接受监督审查等。

六、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商业银行也需要进行创新发展,以适应新的业务环境和客户需求。

中国工商银行知识点

中国工商银行知识点

中国工商银行知识点
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简称ICBC)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之一。

下面介绍一些关于中国工商银行的知识点。

1. 简介: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北京。

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它经营着广泛的金融业务,包括个人和企业银行业务、信贷、财务管理、资本市场业务等。

2. 业务范围:中国工商银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其核心业务包括个人储蓄账户、贷款、信用卡、对公业务、资本市场业务、离岸金融服务等。

客户可以通过工商银行的分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便捷地进行各类金融交易。

3. 全球影响力: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一家全球化银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

截至2021年,工商银行在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超过400家境外机构,包括分行、办事处和子公司。

这使得工商银行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国际化的银行之一。

4. 技术创新:中国工商银行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以提供更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工商银行发展了各种创新的数字化服务,包括移动银行、电子银行、人工智能客服等,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5. 社会责任:中国工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中国工商银行基金会是工商银行的公益机构,致力于教育、扶贫、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慈善事业,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关于中国工商银行的一些知识点介绍。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业务和影响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五大商业银行基础知识点整理

五大商业银行基础知识点整理

始终走在中国经济现代化
建设一流的现代商业银行
的最前列,成为世界一流 建设价值卓越的一流国
银行
际金融集团
三农
面向“三农”、服务城乡 、回报股东、成就员工
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为 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员 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 提供更优金融方案,持 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 续创造共同价值
民责任。
核心 价值 观
154221.16亿
161414.48亿
59793.6亿
144169.67亿
7782.38亿
中国银行(BOC)
工商银行(ICBC) 农业银行(ABC)
建设银行(CCB)
交通银行 (BOCOM)
主要 产品
长城借记卡
愿景
使命
牡丹卡
金穗卡
龙卡、生肖卡 太平洋借记卡
建设最盈利、最优秀、最 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 融服务
2013年,工行首次入选全 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在《福布斯》和《银行家 》杂志公布的榜单上,工 行成为全球最大企业和一 级资本最大的银行 《银行家》《环球金融》 评为“中国最佳银行” 《欧洲货币》评为“中国 最佳私人银行” 财政部评为“记账式国债 承销优秀奖” 人民银行评为“银行科技 发展奖”
在《证券时报》举办的“ 获“2013金融价值榜”榜 在美国《财富》杂志发
战略 目标


95566
95588
汇金公司、香港中央结算 公司
汇金公司,财政部
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 银行
资产 总额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15.11万亿 14.09万亿

b.cpm

95599
机构管理模式,达到稳健
经营,防范风险,提高经

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整理

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整理

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整理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经营学是研究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学科,它对于了解商业银行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风险管理、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整理,旨在为读者深入理解商业银行经营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1. 存款业务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主要包括个人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并按照法律法规和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存款产品和服务。

2. 贷款业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另一项重要业务,通过向个人和企业提供长期、中期和短期贷款,实现了对资金的再配置。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业务获取利息差收入,并帮助经济主体实现融资需求。

3. 外汇业务外汇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汇交易和外汇储备管理。

商业银行通过外汇业务提供外汇支付和结算服务,同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和投资,实现风险管理和利润增长。

4. 投资业务投资业务是商业银行管理资金的重要手段,包括购买债券、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等。

商业银行通过投资业务实现对资金的价值增值,同时也面临市场和信用等风险。

5. 渠道建设和信息技术支持商业银行通过建设各种渠道(如柜面服务、ATM、网银等)和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业务发展。

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1.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过程中面临的借款人或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按时履约或违约的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严格的风险评估、授信管理和合理定价等措施来降低信用风险。

2.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面临的利率变动对利润和资本的影响。

商业银行通过利率敏感性分析、期限错配对冲等方法来管理利率风险。

3.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短期内无法满足债务偿还和支付义务的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良好的流动性管理机制,以保证资金的流动和支付的顺利进行。

商业银行管理重要知识点

商业银行管理重要知识点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和管理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知识点对于银行业从业人员和对银行业感兴趣的人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商业银行管理的若干重要知识点。

1.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银行行业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险管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方面。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确保银行业务的安全和稳定。

2. 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衡量银行的资本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监管规定,维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以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和系统稳定。

3. 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职能之一。

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和负债,商业银行可以实现风险的均衡分散,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

资产负债管理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等。

4. 信贷管理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是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信贷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和流程。

信贷管理包括风险评估、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信贷风险的可控性。

5. IT风险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商业银行的运营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系统。

然而,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重视IT风险管理,包括数据安全、系统可用性、网络攻击等方面,保护客户信息和银行系统的安全。

6. 合规管理商业银行需要遵守各种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合规经营。

合规管理包括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内控制度等方面。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并积极参与监管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7.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对于银行的发展和管理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需要招聘、培养和激励优秀的人才,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估机制,以保持银行的竞争力和效益。

商业银行知识点

商业银行知识点

商业银行知识点第一章1.P6商业银行的性质①商业银行是企业②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③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2.P7-8商业银行的功能①作为信用中介②充当支付中介③创造信用货币④提供金融服务3.P9-11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①分支行制②单一银行制③银行控股公司制④连锁银行制4.P19银行经营模式的类型:根据银行的业务范围划分为分业经营模式和混业经营模式5.P29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的内容及关系(一)安全性原则指商业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与其相反的含义是风险性,即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流动性原则通常指商业银行资产在无损状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强调的是以现金资产来保证必要支付的能力。

(三)盈利性原则指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能力。

股东财富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总目标。

三者的关系:商业银行三项基本原则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其统一又对立。

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但同时三者直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强调和偏重于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一般会削弱盈利性;反之,则会使安全性和流动性收到影响。

就统一性来说,注重流动性,银行保持合理头寸,就不会发生挤兑等支付风险,资产的损失就可避免,这就相对地增强了银行的盈利性。

但是,如果银行只是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也同样会导致银行经营出现很大问题,甚至带来风险。

例如……详见P31第二章1.P39商业银行业务的分类重点: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按照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银行业务可以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2.P41负债业务中的对外借款,对商业银行主动负债有决定意义的是短期借款。

重点把握:1.同业借款:指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有银行同业拆借,抵押借款和转贴现三种形式。

2.回购协议:指通过出售金融资产获得资金的同时确定了一个在未来某一时间,按一定价格购回该资产的协议。

总结: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自有资本是基础,标志着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存款负债是其主要业务,标志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借款负债和其他负债是商业银行资本金的重要调剂和补充,体现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

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总结

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总结

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总结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总结:商业银行是经济体中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它们在保障资金流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商业银行经营学涵盖了多个关键知识点,包括:1. 存款和贷款:商业银行通过接受存款来积累资金,并通过贷款将这些资金重新投放到经济中。

存款和贷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也是它们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

2. 利率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从贷款活动中获取利息收入。

利率的确定涉及各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风险水平和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需要有效管理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以保持稳健的经营。

3. 资本充足:商业银行需要维持足够的资本水平来应对风险和市场波动。

资本充足要求银行根据国际或国内规定的标准,持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任何损失。

4. 政策和监管环境:商业银行经营受到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和政策制约。

管理层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章制度,以确保银行的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

5. 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日益依赖于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来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银行需要跟上科技的最新进展,并通过电子银行、移动银行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客户体验。

6. 市场竞争和战略规划:商业银行经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进行。

银行需要拟定战略计划来保持竞争优势,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创新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

商业银行经营学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以上只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方面。

它们相互关联并共同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从事或研究商业银行业务的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

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

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一、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信用创造4.金融服务5.代理监督和调节二、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定义1.分业经营:是一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分别设立机构独立运营的经营方式。

各类金融机构严格在限定的某一范围内提供金融服务,不得跨界并分别由不同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

2.混业经营:是指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资本和货币市场上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方式。

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优劣势对比1.分业经营模式以英、美、日等国为代表。

优点降低经营风险,避免货币市场的资金直接流入高风险的资本市场,维护一国的金融稳定。

客观上起到遏制垄断、维护竞争的作用。

专业化分工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资源集中,易创品牌。

与客户关系简单,透明度高,易于监管。

缺点产品单一,难以分散风险,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消弱了金融机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2.混业经营模式以德国代表优点增加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有利于扩大其经营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降低银行风险缺点,大大提高了管理难度,竞争更加激烈,管理与风险控制需要大量的资源,且同一集团各种业务有利益冲突,由于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经营,一量陷入风险过高的关联业务,容易引起整个金融体系的传播和扩散,容易导致金融业的垄断,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四、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论述题可能性大)(一)业务经营全球化(二)业和手段信息化、网络化(三)国际银行的并购与扩张(四)金融创新多样化(五)经营规则国际化个人观点: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在金融媒介多元化竞争中,商业银行如果不改变将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

因此,有人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

而我认为,行将灭绝的可能只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市场和客户在进化,商业银行在进化,未来商业银行的形式和承载内容将迥异于当今。

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未来银行到底是什么样,但一些方向性的趋势值得我们重视。

商业银行知识点

商业银行知识点

商业银行知识点一、商业银行的定义和作用商业银行是指以盈利为目的、接受存款、发放贷款、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它是国民经济中的金融中介机构,具有货币发行与流通的重要职责,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二、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是其最基本的业务之一。

存款业务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通过各种存款产品,商业银行吸收个人和企业的闲置资金,为其提供安全、便捷的存款服务,并通过放贷等运作手段获取利润。

三、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业务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贷款业务可分为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两大类。

企业贷款主要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个人贷款则用于满足个人消费和投资需求。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业务帮助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四、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商业银行作为国际支付和结算的重要机构,开展国际结算业务。

国际结算业务可通过信用证、托收、汇票等方式进行。

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中发挥着支付、清算、承兑和信用评级等重要角色,有效促进了跨境贸易和投资。

五、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商业银行作为外汇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扮演着外汇交易和外汇资金调剂的角色。

商业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提供外汇买卖、外汇衍生工具交易等服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风险管理和投资机会。

六、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包括风险评估、贷款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信贷管理来控制风险,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合理的信贷管理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稳定性,保护客户利益。

七、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经营涉及多种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并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八、商业银行的创新业务为了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商业银行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电子银行、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这些创新业务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体验。

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整理

商业银行经营学知识点整理

1.商行概念: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存贷款为主要资产负债业务,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企业。

3.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一)信用中介:变小额资金为大额资金,变短期资本为长期资本。

商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中的闲散资金集中;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

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中介人,实现资金融通。

(二)支付中介:帐户间的划拨和转移—货币保管、出纳、支付代理人\国际结算、清算。

作用:1.使商行持续拥有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2.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三)信用创造:条件:(1)以存款为基础(2)受存款准备率、现金备付率的制约(3)要有贷款需求(四)金融服务:利用其在经济活动中特殊地位和获得大量信息,运用工具手段,为客户提供服务。

(五)调节经济:调剂资金余缺,调节经济结构、投资消费比例,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引导作用,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可调节国际收支4.商行经营原则:(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

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1)资金构成风险(2)贷款投资规模与期限结构风险(3)贷款客户的信用风险(4)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风险(二)流动性——商业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

资产的流动性——资产在不受价值损失的条件下具有迅速变现的能力。

银行资产流动性的顺序是:库存现金—央行存款—短期同业拆借—短期政府债券—商业票据—流动资金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固定资产保证资产流动性的办法:一级准备,即现金准备:包括库存现金、央行存款、同业存放;二级准备,即二级准备金:国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同业短期拆借。

负债流动性——指商业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资金的能力保持负债流动性的办法:同业拆入、向央行拆借、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从国际金融市场拆入资金等(三)赢利性:商行经营最终目标,利润最大化。

商业银行经营学重点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商业银行经营学重点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商业银行经营学重点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1、商业银行“三性”原则之关系。

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第一经营原则,流动性既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又是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杠杆,维持适度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策略手段;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基础,而盈利反过来又保了安全性和流动性。

(1)统一面: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也就无从谈起。

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性的重要基础。

(2)抵触面:①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浮现正相干。

流动性较大的资产,风险就小,安全性也就高。

②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盈利性较高的资产,由于时间一般较长,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流动性和安全性就比较差。

2、商业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1)单一银行制:单一银行制是指不设立分行,全部业务由各个相对独立的商业银行独自进行的一种银行组织形式,这一体制主要集中在美国。

优点:首先,可以限制银行业的兼并和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其次,有利于协调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使银行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此外,由于单一银行制富于独立性和自主性,内部层次较少,因而其业务经营的灵活性较大,管理起来也较容易。

缺点:首先,单一制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其次,单一银行制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削弱了银行的竞争力;再次,单一制银行的业务相对集中,风险较大。

随着电子计算机推广应用的普及,单一制限制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弊端也愈加明显。

(2)分支银行制:分支银行制又称总分行制。

实行这一制度的商业银行可以在总行以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分支银行的各项业务统一遵照总行的指示办理。

分支行制按管理方式不同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总行制和总管理处制。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知识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知识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知识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是指银行通过柜台方式为客户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包括存款、取款、转账、外汇兑换、贷款申请、信用卡办理等。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存款:客户通过柜台存入现金、支票等有价值的财物,将其暂时交给银行保管,并便于查询、支取和转账等。

2. 取款:客户通过柜台取出账户内的现金或支票,以满足其现金需求。

3. 转账:客户通过柜台将账户内的款项转入他人账户或其他银行,完成转账业务。

4. 外汇兑换:客户可通过商业银行柜台进行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以满足个人或企业的外汇需求。

5. 贷款申请:客户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并通过柜台办理相关手续。

6. 信用卡办理:客户可以通过柜台申请办理信用卡,并获取信用卡的相关服务和权益。

二、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客户办理业务的前期准备、材料填写、业务受理、核对和确认、服务提供和业务归档等环节。

1. 前期准备:客户在前往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前,需要确认所需办理的业务类型,并准备相关材料和信息。

2. 材料填写:客户根据业务类型,在柜台自助设备或提供的表格上填写相关信息。

比如存款业务需要填写存款账户号码、金额等。

3. 业务受理:客户将填写好的申请表和相关材料提交给柜台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核对材料和信息的完整性,并接收客户的有关需求。

4. 核对和确认:柜台工作人员会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和商业银行内部的规定,核对客户身份和资金记录,并进行必要的核实和确认流程。

5. 服务提供:一旦核实和确认完毕,柜台工作人员将按照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存入现金、提供账户余额查询、办理转账等。

6. 业务归档:商业银行会将客户办理的业务记录归档,以便日后查询和审计使用。

三、商业银行柜面业务常见知识点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涉及多个金融产品和服务,以下是柜面业务常见的知识点:1. 账户分类:商业银行提供的账户分为活期存款账户和定期存款账户两种。

银行专业的知识点总结

银行专业的知识点总结

银行专业的知识点总结一、银行基本概念银行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贷活动的金融机构。

其主要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代理支付、资金清算、外汇兑换等。

银行分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等不同类型。

二、银行组织结构银行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董事会、监事会、行长、总经理、部门、分支机构等。

不同银行类型的组织结构有所不同,一般分为总行和分支机构。

三、银行的经营范围银行的经营范围包括资金融通、信用中介、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等。

其中,资金融通是银行的核心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四、银行的风险管理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控措施,防范各种风险。

五、银行业务1. 存款业务: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大额存单等。

2. 贷款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贷款、企业贷款、房屋贷款、农村信用贷款等。

3. 理财业务:主要包括基金、信托、保险、期货等金融产品。

4. 外汇业务:主要包括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汇结算等。

5. 结算业务:主要包括代理结算、清算、托管等。

六、银行监管银行业是金融行业中最受监管的行业之一。

银行监管主要包括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人民银行、银监会等。

监管的重点包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流动性等。

七、银行的营销管理银行的营销管理主要包括市场定位、产品设计、渠道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等。

银行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并通过各种渠道开展销售。

八、银行的创新发展银行在不断发展创新中,不仅推出了多样的金融产品,还包括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等新兴业务。

银行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以上是关于银行专业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商业银行知识点解析(下)

商业银行知识点解析(下)

商业银行第五节存款的创造一、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1、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是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

2、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以转账方式发放贷款时创造的存款。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3、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商业银行的现金库存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总和。

4、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是各国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最低数额的准备金。

是银行按法定准备率对活期存款总额应保留的准备金。

其计算公式如下:Rd=D・ rd5、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实有准备金与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差,是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其计算公式是:E=R-D- r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的高低与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成反比。

因此,法定准备率与信贷规模的变化密切相关,它是中央银行紧缩或扩张信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存款的创造过程与原理1、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商业银行在经营活期存款的过程中,具有创造与收缩信用的能力。

2、存款的创造过程:商业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用于发放贷款,客户取得借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其开户银行的账户上,接受这笔新存款的银行又可以把超过存款准备金的部分用于发放贷款。

如此循环就产生了派生存款,出现了存款的创造3、活期存款总额超过原始存款的数额,就是这笔原始存款所派生的存款总额。

4、商业银行的这种信用扩张能力取决于两大因素:原始存款总额和法定准备率。

用公式表示是:△ DM P - 1/rd5、派生倍数:商业银行贷款机制所决定的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倍数,其计算公式为:K=A D/ △P=1/rd三、派生倍数的修正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决定于原始存款额和派生倍数。

上述派生倍数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修正。

1 、修正为现金漏损K=A D/ △P=1/rd+c'2、修正为超额准备金K=A D/ △P=1/rd+c'+e3、修正为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 D/ △ P=1/rd+c'+e+rt • t第六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1 、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重点的传统管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
第五节存款的创造
一、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1、原始存款
原始存款是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

2、派生存款
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以转账方式发放贷款时创造的存款。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3、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商业银行的现金库存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总和。

4、法定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是各国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最低数额的准备金。

是银行按法定准备率对活期存款总额应保留的准备金。

其计算公式如下:Rd=D·rd
5、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实有准备金与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差,是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其计算公式是:
E=R-D·rd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的高低与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成反比。

因此,法定准备率与信贷规模的变化密切相关,它是中央银行紧缩或扩张信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存款的创造过程与原理
1、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商业银行在经营活期存款的过程中,具有创造与收缩信用的能力。

2、存款的创造过程:商业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用于发放贷款,客户取得借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其开户银行的账户上,接受这笔新存款的银行又可以把超过存款准备金的部分用于发放贷款。

如此循环
就产生了派生存款,出现了存款的创造。

3、活期存款总额超过原始存款的数额,就是这笔原始存款所派生的存款总额。

4、商业银行的这种信用扩张能力取决于两大因素:原始存款总额和法定准备率。

用公式表示是:
△D=△P·1/rd
5、派生倍数:商业银行贷款机制所决定的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倍数,其计算公式为:
K=△D/△P=1/rd
三、派生倍数的修正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决定于原始存款额和派生倍数。

上述派生倍数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修正。

1、修正为现金漏损
K=△D/△P=1/rd+c'
2、修正为超额准备金
K=△D/△P=1/rd+c'+e
3、修正为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
K=△D/△P=1/rd+c'+e+rt·t
第六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重点的传统管理方法。

它产生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初期阶段,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也称真实票据理论,产生于18世纪,其主要内容是:银行的贷款应以真实的有商品买卖内容的票据为担保发放,在借款人出售商品取得货款后就能按期收回贷款。

(2)资产转移理论。

产生于20世纪初,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为了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作为第二准备金。

(3)预期收入理论。

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理论认为,只要资金需求者经营活动正常,其未来经营收入和现金流量可以预先估算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分期还款计划,银行就可以相应筹措资金发放中长期贷款。

(4)超货币供给理论。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利用发放贷款和购买证券方式不仅能够提供货币,而且还能提供诸如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委托代理等多种服务。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经营管理理论,其理论的核心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强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其缺陷是: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了经营风险,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要求商业银行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管理,而不能只偏重于资产或负债某一方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协调资产和负债项目在期限、利率、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搭配,尽可能使资产、负债达到均衡,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完美统一。

该理论被称为现代商业银行最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理论。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
1、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包括准备金管理、贷款管理和证券投资管理。

(1)准备金管理
①存款准备金管理。

商业银行对吸收的存款按法定比例交存中央银行准备金的管理。

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不支付利息。

②资本准备金管理。

商业银行对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准备金进行管理。

③贷款准备金管理。

即呆账准备金管理,商业银行从税前利润中提取的准备金进行管理。

(2)贷款管理
①贷款风险管理。

是商业银行为减少贷款损失,要求对单个客户贷款不超过银行贷款总额或银行自有资本的一定比例,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②贷款长短期限结构管理。

长期贷款不得超过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

③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比例管理。

限制信用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

(3)证券投资管理
①证券投资应面向不同种类的证券,实现证券最佳组合。

②证券投资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实现资产的最组合。

2、负债管理
(1)资本管理
资本充足率,即资本占全部权重风险资产的比率应达到8%。

(2)存款管理
①吸收存款方式的管理。

不得以抽彩给奖的方式吸收存款,不得使用欺骗引诱手段吸收存款。

②存款利率管理。

包括利率管制、浮动利率管理、利率自由政策等。

③存款保险管理。

一般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参加存款保险,以维护存款人的利益。

(3)借入款管理
借入款管理主要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管理、同业借款管理和发行金融债券管理。

总的管理内容是:分散借入款的偿还期和偿还金额,借入款应控制适当的规模和比例等。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是将资产负债各科目之间按“对称原则”进行安排和管理,使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达到平衡协调。

基本方法是:将资产与负债各科目按期限对称或利率对称的原则加以安排,规定控制指标,以谋求经营上的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意义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实际,要求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

(1)基本要求
①以资金来源控制资金运用,防止超负荷经营;
②保持资产与负债的期限、数量结构相对应,建立指标监控体系。

③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坚持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统一,降低不良资产负债比例,提高经济效益。

(2)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增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
②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宏观调控。

③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公平竞争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④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
(1)资本充足率指标
①资本充足率≥8%;
②核心资本比率≥4%;
③附属资本比率≥4%;
(2)存贷款比例指标
①各项贷款旬末平均余额占各项存款旬末平均余额≤75%;
②各项贷款旬末平均增加额占各项存款旬末平均增加额≤75%;
(3)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
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与一年期以上的存款之比≤120%;
(4)资产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资产旬末平均余额占流动性负债旬末平均余额25%;
(5)备付金比例指标
在中央银行的备付金存款加库存现金日平均余额占各项存款日平均余额≥5%—7%;
(6)单个贷款比例指标
①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总额≤15%;
②对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占各项资产总额≤50%;
(7)拆借资金比例指标
①拆入资金旬末平均余额占各项存款旬末平均余额≤4%;
②拆出资金旬末平均余额占(各项存款-准备金存款-联行占款)旬末平均余
额≤8%;
(8)对股东贷款比例
对股东贷款余额占该股东已缴纳股金总额≤100%。

(9)贷款质量指标
①逾期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占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8%;
②呆滞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占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5%;
③呆账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占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2%;
3、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分类管理
分类管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分别提出不同的比例要求,并根据比例指标的性质,归类划分为总量管理、流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和效益性管理。

(1)总量管理
总量管理是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平衡管理,包括存贷款比例、拆借资金比例、汇差清算比例等。

(2)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管理是关于支付能力、变现能力的管理,包括备付金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等指标。

(3)安全性管理
安全性管理是关于防范风险、保护银行信誉的管理,包括资本充足率、风险权重资产比例、贷款质量比例、单个贷款比例和股东贷款比例等指标。

(4)效益型管理
效益性管理是关于商业银行成本、利润等的管理。

包括负债成本比例、资产盈利比例、资产损失比例、应收利息比例、本息回报比例、经营收益比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