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常识

合集下载

民族理论常识会考范围整理

民族理论常识会考范围整理

民族理论常识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范围整理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历史渊源——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和地域渊源(2)共同生活方式(3)共同语言(4)共同文化(5)共同风俗习惯(6)共同心理认可3、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的表现(1)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

(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

(3)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

4、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5、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6、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开放性试题)(1)怎么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等等。

(2)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边疆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

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1)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内容包括: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第二,民族区域自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有一定量的少数民族共同居住在同一区域,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条件;第三,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政治形式。

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②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助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④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

具有多元一体性。

11、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①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要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要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要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共同语言: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重要的反映之一。

共同文化: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共同风俗惯: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俗、惯例,是在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

共同心理认同: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

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中原:发源于中原地域、以黄河和长江为摇篮的古老民族,是中国文明时代的重要开创者。

公元前21世纪,XXX的儿子XXX突破由各部落首领选举共主的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史称夏朝。

由部落联盟向民族过渡的过程也已基本完成。

在夏朝的基础上,商人、XXX相继建立了本族统洽的王朝:夏、商、XXX、商、周三族到西周时已有了共同的族称,共同的地域观念,共同的祖先观念,共同的经济文化糊口模式,已具有同一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属性。

经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迁徙与大溶合,已由多元的原始族群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中原民族共同体。

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是指自治机关既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府,又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机关。

民族理论常识

民族理论常识
①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历史时空不尽相同,最终形成民族体的渊源和方式也不尽相同;
②在历史和现实中,生产方式也各有特点;
③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表现出中华各民族异彩纷呈的多样性;
④在信仰方面和精神世界,各民族也是千差万别。
7.我国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的原因:
①在我国,由于多民族和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民族问题在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仍然存在。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
一。"
②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
8.当代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①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
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属性,决定了民族问题往往是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现阶段我国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②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交织:
社会主义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
0."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
①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
第三,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
第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第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意义: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准确把握现阶段中国民族关系的状况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1
2."中华民族的内涵:

民族常识理论

民族常识理论

民族理论常识知识点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的基本特征是: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2、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包括民族特征、民族源流、民族意愿及相近和就近认同四个方面。

3、民族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形成的。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是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

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是民族形成的经济条件。

4、社会的发展决定民族的发展表现在:每个民族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民族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的发展决定民族的发展。

民族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一般过程,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大致相对应的,也就是说,民族的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因此,社会和民族发展,表现为两个平行的过程,民族的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5、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只有在阶级灭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

6、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7、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的特征,民族问题的重要性表现在: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对国家而言,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①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②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③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富与祸。

8、我国的民族概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团结,休戚与共,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土,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推动了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

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

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

1、党的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经过长期奋斗和艰辛探索,我们党形成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这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3)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4)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6)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7)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国家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8)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

(9)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自决D. 民族融合答案:B2.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B. 民族自决、民族独立C. 民族优先、民族自治D.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答案:A3. 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7个D. 58个答案:B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对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是什么?A. 民族同化B. 民族隔离C. 民族融合D. 民族平等答案:D5.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哪些?A.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D.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我国民族政策的内容包括()。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民族同化答案:ABC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包括()。

A.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自治权C.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遵守国家法律D.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答案:BC8. 我国民族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哪些作用?A.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B. 促进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C. 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和文化发展D. 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9. 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以及自治机关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可以制定适合本地方实际情况的单行条例和变通规定等。

四、论述题10. 论述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答: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民族平等原则的确立,消除了历史上的民族歧视,为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和相互尊重奠定了基础。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点

一、填充题1. 民族( 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2.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的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的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 民族发展 )及民族的问题的途径、( 方法 )的科学。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的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6.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学 )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7.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 族体)渊源和( 地域 )渊源等。

8.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10.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 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12 .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 )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 部落 )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1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 )—(部落 )—(部落联盟 )—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民族理论名词解释

民族理论名词解释

民族理论名词解释民族理论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学科领域。

它探讨了民族的起源、发展、性质和特征等问题,旨在理解不同民族在共同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和相似性。

以下是对民族理论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1. 民族:民族是指一群人在共同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并且自认为拥有共同身份和历史的群体。

民族是人类社会多元性的基本单元,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

2. 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所属民族的认同和情感投入。

它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共同记忆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的,使个体和群体感到归属感,并与民族其他成员形成共同认同。

3. 民族特征:民族特征是指在一定历史和地理环境下,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民族特征包括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语言表达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4. 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指特定民族独有的艺术、习俗、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的表现形式。

它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书籍、艺术品、音乐、舞蹈等方式传承和表达。

5. 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以民族为依据的国家形式。

它是一个由共同民族组成的政治实体,具有独立的政府、领土和主权。

民族国家的建立通常追求民族自决和民族自主,使民族成为国家的主体和权力的归属者。

6.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和社会运动,追求民族自决和民族利益的最大化。

它强调民族的独特性、优越性和相互竞争关系,并主张民族利益高于其他利益。

民族主义在民族国家的建立和民族冲突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 民族冲突:民族冲突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因为权益、历史、文化等问题而导致的敌对、对抗和暴力行为。

民族冲突可能包括民族矛盾的加剧、民族分离主义的抬头和民族仇恨的升级等情况。

8. 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和政策倡导,强调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它认为多元文化是社会的财富,提倡实行平等待遇、包容性和多元审美的社会制度。

大学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民族区域自治B. 民族平等C. 民族团结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A. 各民族一律平等B.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C.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D. 各民族都有强制其他民族学习自己语言的权力答案:D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B. 民族自治机关的建立C. 民族自治权的行使D. 民族自治法规的制定答案:C4. 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4个D. 50个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A.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B.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C.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 限制少数民族的自主权答案:D6.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有哪些?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 内蒙古自治区C. 广西壮族自治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D. A和B答案:D8.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个级别?A.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B. 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C.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D. 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答案:A9. 下列哪项不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A. 维护社会稳定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强国家凝聚力D. 制造民族矛盾答案:D10. 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A. 维护少数民族利益B. 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C. 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D. 实现民族同化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BD)A. 平等权利B. 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D. 发展经济文化事业E. 限制民族自由12. 下列哪些属于民族平等的体现?(ABC)A.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B.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C. 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 各民族公民必须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1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哪些?(AC)A.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 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E. 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14.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包括哪些?(ABD)A. 统一领导与民族自治相结合B. 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相结合D. 政治与经济自治相结合E. 民族自治与民族隔离相结合15.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BC)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各民族共同繁荣D. 民族同化E. 民族优先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

民族理论常识教案

民族理论常识教案

高中民族理论常识基本知识点。

一、在我国你认为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发展那一个方面经济的发展1民族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根本标志。

2同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更需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我国如何巩固各民族间的和谐关系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创造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的不竭动力,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观系。

作为中学生,应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名族的语言文字,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四、我国如何实现共同繁荣?首先要积极对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和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时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和优势,还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方面的支援,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五、简述西部大开发对小康社会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六、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七、新疆巨大成就的原因:1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3坚持改革开放4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保障5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八、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1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2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和特点。

民族理论复习题

民族理论复习题

民族理论复习题3地主封建制度的保甲制度外,内蒙古--由世袭封建王公统治的盟旗制度;西藏——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制制度;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存在着以黑彝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青海山官制度、千百户制度、头人制度、土司制度。

成立后,当前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民族的基本特征(1)共同历史渊源:它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地缘),彝体渊源(族源)等。

(2)共同生产方式: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和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

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6民族与宗教的区别民族——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与宗教有各自产生发展的规律:民族是人类社会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确立时产生的。

民族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的阶段形态的变化演进,到了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时候,到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自行消亡。

宗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意识有了相应的发展之后产生的,是对自然力压迫和社会压迫的无能为力的表现,是对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幻想反映。

宗教产生之后,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着。

宗教最终也会自行消亡。

7民族与宗教的联系(1)基本上全民族信仰一种宗教,也有些民族虽然基本上全民族信仰宗教,但信仰的宗教不同。

宗教是某些民族重要的特点之一。

(2)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

宗教对民族的经济生活、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统一有着很大的影响。

(3)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有些民族长期信奉某种宗教的过程中,宗教的节庆、礼仪,禁忌逐渐演变成了民族的节庆,礼仪,禁忌等风俗习惯。

8民族识别的必要性:新中国建立后,许多长期受压迫,受歧视的少数民族纷纷提出确认自己的民族成分,要求承认他们为新中国多民族的平等一员。

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竞赛题库(128题含答案)

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竞赛题库(128题含答案)

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竞赛题库(128题含答案)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重点把握好()。

A.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正确答案)B.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正确答案)C.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正确答案)D.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正确答案)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宗教团体可以开展宗教教育培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接受其监督管理,不需要向信教公民公布。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宗教团体、寺观教堂以外的组织以及个人不得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宗教同所在社会相适应,是宗教生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宗教活动应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不得损害公民身体健康,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干涉教育、司法、行政职能和社会生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宗教活动场所用于宗教活动的房屋、构筑物及其附属的宗教教职人员生活用房不得转让、抵押或者作为实物投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宗教活动场所的会计、出纳和财务管理小组负责人应当由不同的人员担任,特殊情况下可以相互兼任。

A.正确正确答案:B宗教工作是宗教工作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B.错误正确答案: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的共同体理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点

一、填充题1. 民族( 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2.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的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的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 民族发展)及民族的问题的途径、( 方法)的科学。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的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6.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学 )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7.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 族体)渊源和( 地域 )渊源等。

8.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10.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 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12 .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 )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 部落 )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1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 )—(部落 )—(部落联盟 )—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民族理论的名词解释

民族理论的名词解释

民族理论的名词解释民族理论是社会科学中研究民族问题的理论体系。

它试图从历史、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提供解释民族的形成、发展、演变与关系的理论框架。

民族理论的名词解释如下。

1. 民族:民族是指具有相同历史、语言、文化、宗教、传统习俗和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人群的集合体。

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社会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2. 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个体对自身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即认为自己是某一特定民族的成员,并具有相应的文化认同、历史记忆和集体意识。

3.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指一种强调民族利益、民族自主和民族优越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

民族主义强调民族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认为民族应该优先于其他群体的利益。

4. 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指以某一特定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型态,国家政权和控制力的行使主要以满足这一民族的利益为目标。

5. 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是指由于民族之间的差异、冲突和矛盾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民族问题涉及到民族关系、民族冲突、少数民族权益、多民族国家治理等问题。

6. 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个体对自身所属民族的自觉和认同,即一个人对自己是某一特定民族的成员有明确的意识,并具有相应的情感和价值观。

7. 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特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是民族认同和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8. 民族身份:民族身份是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基本身份认同,是个体与其所属民族之间的情感联系和认同感。

9. 民族冲突:民族冲突是指由于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价值观念的差异、历史仇恨等原因导致的冲突和暴力行为。

民族冲突可能包括民族歧视、仇恨犯罪、民族骚乱等形式。

10. 民族自治:民族自治是指给予少数民族在一定地区内享有权力和自治权,保护和维护他们的文化、经济和政治权益。

民族自治是解决多民族国家治理问题的一种方式。

以上是对民族理论中的一些基本名词的解释。

民族理论的研究旨在探讨民族之间的关系、冲突和如何构建和谐的多民族社会。

民族理论考试资料

民族理论考试资料

民族理论复习资料1.我国少数民族数量:55。

2. 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55个少数民族共1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

3. 我国人数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壮族(16178811人),珞巴族(2965人)。

4.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级别:民族自治地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起来的一级国家行政单位,其行政地位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5. 民族自治地方及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数量: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民族乡1173个。

6. 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例:64%左右。

7. 我国建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建立);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地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60400平方公里);四川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

8. 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观:①在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对不同人们共同体的“族类”花粉就已存在,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族类”划分。

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观,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所谓的“夷夏观”或“华夷观”。

②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出现,诸侯国之间、民族之间攻伐不止,夷夏关系变得紧张,从而催发了春秋战国夏族的民族观,即先秦夷夏观。

③在我国封建时代也有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出于有利于国家统一的考虑,提出过比较开明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也提出过偏见较少的主张,如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又如唐代皇帝李世民提出了“四夷一家、胡越一家”的主张。

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领导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根据西方资产阶级民族平等观的若干原则,提出了他们的民族观及其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9. 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10. 新中国成立前,保持完整的奴隶制的民族是凉山彝族,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地区是西藏。

11. “四月八”“火把节”“端节”“西迁节”“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布依族;彝族;水族;锡伯族;傣族。

民理知识点速记(整理)

民理知识点速记(整理)

民族理论知识点速记(整理)一、选择题1. 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由56个民族构成,其中汉族人口有11.3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其余55个少数民族共一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9%,少数民族人口人数最多的三个:壮族、满族、回族。

2. 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3.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数量:155个。

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120个,还有1173个民族乡。

4.中国民族研究的对象:民族和民族问题5. 中国民族理论的特点:科学性、实践性、继承性、创新性。

6.、民族的一般特征:斯大林四个要素(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中国共产党的六大特征(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知)7.民族的基本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

8.民族类型的分类: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9.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①民族特征②民族源流③民族意愿10.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般规律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特殊规律:同源异流异源同流11.民族发展的内容: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人口发展。

12.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常态模式、异态模式。

13.民族关系的内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

14.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①有以民族群体相互交往中表现的民族关系;②有以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民族关系;③有以国家为依托表现的国与国之间的民族关系;④有以国家与民族地区关系形式表现出来的民族关系15.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民族权益;基本问题是民族利益;关键性问题是民族权力。

16.民族问题的特性:①普遍性②长期性③复杂性④国际性⑤重要性。

17.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间问题的道路。

18.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民族理论复习资料

中国民族理论复习资料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答案参考,不要盲信)名词解释:1.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2.2.民族同化: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3.3.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礼节和生产诸方面,是民族文化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4.4.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

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

5.5.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

6.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又包括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7.7.心理认同: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8.8.民族融合: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9.9.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10.简答题11.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哪些共同特征?12.答:民族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共同特征: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13.2.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具有哪些特征?14.答: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又包括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中国56个民族常识

中国56个民族常识

一些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常识引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不同的民族群体。

这些民族群体在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风俗和传统。

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常识,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1. 汉族:中国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数的91%以上。

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中原地区。

2. 少数民族:除了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在人口数量、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3. 民族政策:中国政府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政策,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4. 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这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 语言文字:中国的56个民族中,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

这些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6. 宗教信仰:中国的56个民族中,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不同的宗教信仰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7. 传统文化: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等方面。

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8. 社会风俗:中国的56个民族在社会风俗方面也有着各自的特色,如婚礼、葬礼、节庆、饮食等。

这些社会风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9. 分布地区:中国的56个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具有地域性和历史性。

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10. 国际交往:中国的56个民族积极参与国际交往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

通过国际交往,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结论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通过对中国56个民族的常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欣赏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常识学业水平考试辅导第一单元民族第一课民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历史渊源——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和地域渊源①族体渊源即共同族渊,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共同具有氏族、部落等起源的共同性或同源性。

共同族源是民族精神联系的纽带,是民族内聚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②地域渊源也可称为共同地域,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居住的地区。

是形成民族的物质条件。

(2)共同生活方式①含义:民族的共同生产方式主要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②地位:是把人们聚拢在一起的纽带,也是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心理形成的物质基础条件。

(3)共同语言①含义: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

②地位: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

(4)共同文化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内容和形式特点的文化。

②地位:是把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5)共同风俗习惯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

②地位: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群众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是民族相互区别的明显标志。

(6)共同心理认可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素质。

主要表现为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包括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②地位:是团结本民族成员的重要精神纽带,具有内聚性、向心性、自识性等特点。

3、民族的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我国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

4、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包括民族特征、民族渊源、民族意愿及相近和就近认同四个方面。

(要求:能够根据材料判断属于哪种识别)第二课民族的形成和发展1、民族形成的条件(1)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

(2)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

(3)经济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

2、民族形成(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序列:即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2)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可称为次生形态民族。

3、民族发展的基本阶段:民族的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4、民族发展的内容(1)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民族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

(2)民族的政治发展:民族的政治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民族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3)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的文化发展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入制度文化的发展,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

(4)民族的人口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的优化是民族发展的一种标志。

5、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将自行消亡。

发展消亡只有在阶级灭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

第二单元民族问题第三课民族问题及其产生根源1、民族问题的含义: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2、民族问题的内容——一个发展,三个关系(1)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自身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发展。

(2)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是民族之间互动的表现形式,是各民族在同一社会时代下各方面的联系。

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民族权益,包括民族利益和民族权利两个方面。

(3)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二者密切联系,在阶级社会,民族压迫是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造成的;但二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民族压迫比阶级压迫更广泛和复杂。

(4)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3、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

(1)自然原因:民族差异,这也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2)社会原因:是因社会制度、人的行为而导致的民族问题的原因。

4、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原因: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国各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才能不断得到满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得到实现和保障,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才能不断形成入发展。

第四课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5、民族问题的特点——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1)普遍性:民族问题普遍的存在于人类文明社会的各个发展时期,存在于所有多民族国家,可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2)长期性: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复杂性:民族问题涉及的内容及对社会的影响是复杂的。

(4)国际性: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问题往往会引起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反应。

民族问题的国际性,首先与民族的跨国分布相关,还表现在国际社会对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方面。

(5)重要性:6、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的表现(1)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

(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

(3)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

第三单元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第五课中国的民族状况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表现及意义:①原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②表现:第一、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第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第三、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第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第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③意义:(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复兴、等等。

4、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仍将存在的原因:(1) 民族特点、民族差异的表现:经历的历史时空不同,民族体的渊源和方式不同,生产方式各有特点,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及心理认同多样性,信仰和精神也有差别。

(2)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发展基础、发展进程很不平衡,各民族在发展上存在着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将长期存在。

5、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内容及意义:(1)内容: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汉族及其居住地区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族体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既包含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包含民族自身特点和优点的充分展现。

(2)意义:(开放性试题)有利于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边疆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

第六课现阶段中国的民族问题1、我国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的原因是: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又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既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集中的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3、当代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①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②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③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④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4、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开放性试题)(1)怎么做:从实际出发、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等等。

(2)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边疆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

第四单元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第七课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2、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1)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的的实质是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3)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旨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发挥民族工区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②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助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④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八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

具有多元一体性。

2、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①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③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④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繁荣。

⑤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和谐的社会条件。

⑥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

⑦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