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实训教案讲课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机械的本质和作用。
介绍机械的分类,包括传动机械、执行机械、控制机械等。
1.2 机械的组成部分讲解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机、附件、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
介绍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1.3 机械的性能与参数讲解机械的性能指标,包括力、速度、精度、效率等。
介绍机械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二章:机械传动2.1 传动机械的类型与原理讲解传动机械的类型,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
介绍各种传动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2.2 齿轮传动讲解齿轮的基本概念,包括齿轮的形状、齿数、模数等。
介绍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3 皮带传动与链条传动讲解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基本概念,包括皮带和链条的规格、张紧方式等。
介绍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三章:机械结构3.1 机械结构的基本要素讲解机械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梁、柱、板、壳等。
介绍各个要素的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
3.2 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
介绍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3 机械结构的优化讲解机械结构优化的目的和方法,包括尺寸优化、形状优化等。
介绍结构优化算法和应用。
第四章:机械零件4.1 机械零件的类型与功能讲解机械零件的类型,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等。
介绍各种零件的功能和应用。
4.2 机械零件的材料与选择讲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包括钢、铝、塑料等。
介绍零件材料的选择方法和原则。
4.3 机械零件的加工与装配讲解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包括铸造、锻造、切削等。
介绍零件的装配方法和工艺。
第五章:机械系统5.1 机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讲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包括主机、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
介绍机械系统的分类,包括简单机械系统、复杂机械系统等。
5.2 机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讲解机械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
介绍机械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教案
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教案教案:机械基础项目教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机械基础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2.机械基础项目的基本要素:力学、动力学和热学;3.机械基础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物体运动规律、力的作用和热力学基本概念。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示例,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机械基础项目的基本要素和知识;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展示机械基础项目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3.实践训练: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步骤1.引入(10分钟)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机械基础项目的兴趣。
2.理论授课(30分钟)讲解机械基础项目的基本要素:力学、动力学和热学,详细介绍物体运动规律、力的作用和热力学基本概念。
3.实验演示(30分钟)进行实验演示,展示机械基础项目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机械基础的理解。
4.实践训练(4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训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机械基础项目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机械基础项目的基本要素和知识,激发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五、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估;2.实践训练评估:根据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估;3.总结评估:根据学生对机械基础项目的总结和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课本:提供机械基础项目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支持;2.实验设备和材料:提供实验演示和实践训练所需的设备和材料;3.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播放教学动画和示例演示。
七、教学辅助措施1.使用教学动画:通过教学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机械基础项目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2.设计实验手册:提供实验演示和实践训练的详细步骤和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机械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常见的机械问题。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见机械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和教学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3. 实物模型和图示。
4. 实验材料和装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入机械基础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a. 机械工程的定义和范围。
b. 机械元件的分类和常见结构。
c. 力、力矩、功和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d. 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区别。
2. 常见机械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a. 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原理和应用。
b. 连杆机构和滑块机构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c. 轴承和支撑的作用和种类。
d.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四、实践操作(40分钟)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1. 组装和拆卸机械元件。
2. 使用传感器进行测量和监测。
3. 运用连接机构完成指定任务。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教学延伸:1. 实地参观机械工厂或机械设备的展览,加深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实际理解。
2. 设计和制作小型机械模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参加机械相关的竞赛或项目,提升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评估方式:1. 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机械基础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的成果展示和报告,评估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个人或小组项目作业,考察学生在机械领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机械基础说课教案(标准)
机械基础说课教案(标准)第一章:机械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机械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3. 理解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机械的概念和分类2. 机械的基本参数(如力、速度、功率等)3. 机械的性能指标(如强度、刚度、磨损等)4. 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机械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机械?机械有哪些分类?”2. 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3. 分析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机械的认识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机械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2. 举例说明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 思考如何评价一个机械的优劣。
第二章:静力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二力平衡、力矩平衡的求解方法。
3. 能够运用静力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力、作用点、力矩等)2.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求解方法3. 力矩平衡的条件及求解方法4. 静力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利用公式推导法,讲解二力平衡、力矩平衡的求解方法。
3. 开展数值计算练习,让学生掌握求解平衡问题的方法。
4. 分析静力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静力学?静力学有哪些基本概念?”2. 讲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讲解二力平衡、力矩平衡的求解方法。
4. 开展数值计算练习,让学生掌握求解平衡问题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二力平衡、力矩平衡的求解方法。
3. 举例说明静力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最新机械基础实训教案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教学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教学准备】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件导入【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设疑引题】尺、秤、钟表、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3.认识到感觉不可靠,要想获得准确结果,应该进行测量.二、新课讲授1.长度的单位(1)长度单位的符号(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 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2.长度的测量(2)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布置自学】1.阅读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2.阅读“长度的单位”部分(P10-P11).(时间2分钟)【提出问题】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现在又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反馈练习一】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1.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①中学生身高大约15.7②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2、完成单位换算:③人头发直径约7×10-5m=μm④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nm【温馨提示】要注意换算格式,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示范如下:7×10-5m=7×10-5×106μm=70μm。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1.1.1 定义:机械是什么1.1.2 分类:固定机械、移动机械、自动化机械等1.2 机械的用途与功能1.2.1 用途:生活中的机械、工业生产中的机械等1.2.2 功能: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精确度等1.3 机械的发展史1.3.1 古代机械:水车、风车等1.3.2 现代机械:计算机、等第二章:机械零件与装配2.1 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2.1.1 分类:齿轮、轴承、弹簧等2.1.2 功能:传递动力、支撑、减震等2.2 机械装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2.1 基本原理:装配精度、配合公差等2.2.2 方法:手工装配、机械自动化装配等2.3 机械装配工艺流程2.3.1 准备工作:图纸、工具、设备等2.3.2 装配过程:拆卸、清洗、装配、调试等第三章:机械动力与传动3.1 机械动力源3.1.1 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等3.1.2 电动机: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等3.2 机械传动方式3.2.1 齿轮传动:平行轴齿轮、斜齿轮等3.2.2 皮带传动:平皮带、同步带等3.3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3.3.1 设计原则:传动效率、可靠性等3.3.2 计算方法:扭矩、功率、转速等第四章:机械控制系统4.1 机械控制系统的概述4.1.1 定义:机械控制系统是什么4.1.2 作用:实现机械自动化、提高精度等4.2 常用控制元件4.2.1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4.2.2 控制器:PLC、PAC等4.3 机械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4.3.1 控制系统:工业、服务等4.3.2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CNC、DNC等第五章:机械维护与故障排除5.1 机械维护的基本知识5.1.1 维护目的: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效率等5.1.2 维护内容:清洁、润滑、紧固等5.2 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5.2.1 诊断方法:观察、试验、数据分析等5.2.2 排除步骤:查找原因、制定方案、实施维修等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六章:机械强度与材料6.1 机械强度概述6.1.1 定义:机械强度是什么6.1.2 分类:静强度、动强度、疲劳强度等6.2 常用工程材料6.2.1 金属材料:钢、铜、铝等6.2.2 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陶瓷等6.3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计算6.3.1 计算方法:应力、应变、安全系数等6.3.2 应用实例:轴、齿轮、弹簧等的强度计算第七章:机械振动与控制7.1 机械振动概述7.1.1 定义:机械振动是什么7.1.2 分类:自由振动、受迫振动、阻尼振动等7.2 机械振动的影响与控制7.2.1 影响:噪音、磨损、精度下降等7.2.2 控制方法:隔振、减振、振动吸收等7.3 机械振动的测量与分析7.3.1 测量方法: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7.3.2 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等第八章:机械密封与润滑8.1 机械密封概述8.1.1 定义:机械密封是什么8.1.2 分类:接触式密封、非接触式密封等8.2 机械密封的设计与计算8.2.1 设计原则:密封性能、使用寿命等8.2.2 计算方法:压力、温度、密封间隙等8.3 机械润滑原理与方法8.3.1 原理: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等8.3.2 方法:油润滑、脂润滑、干润滑等第九章:机械传动系统设计9.1 传动系统设计概述9.1.1 定义:传动系统设计是什么9.1.2 目标:满足使用要求、提高效率等9.2 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9.2.1 确定传动类型:齿轮、皮带、液压等9.2.2 选择传动元件:齿轮、轴承、电机等9.2.3 计算传动参数:扭矩、功率、传动比等9.3 传动系统设计实例9.3.1 汽车传动系统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9.3.2 机床传动系统设计:主轴、进给等第十章:机械创新与改造10.1 机械创新概述10.1.1 定义:机械创新是什么10.1.2 意义:提高竞争力、满足需求等10.2 机械创新的方法与途径10.2.1 方法:改进设计、新材料应用等10.2.2 途径: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10.3 机械改造实例10.3.1 旧机械的改造:提高精度、增加功能等10.3.2 新机械的研发:从头设计、试制等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十一章:机械制造工艺11.1 机械制造工艺概述11.1.1 定义:机械制造工艺是什么11.1.2 作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等11.2 典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11.2.1 铸造:铸造成形、铸件加工等11.2.2 焊接:熔化焊接、压力焊接等11.2.3 切削加工:车、铣、刨、磨等11.2.4 装配:部件装配、总装等11.3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11.3.1 编制原则:工艺合理性、经济性等11.3.2 编制方法:工艺卡片、工艺路线等第十二章:机械CAD/CAM技术12.1 机械CAD/CAM技术概述12.1.1 定义:CAD/CAM是什么12.1.2 作用:提高设计效率、精确度等12.2 CAD/CAM软件的应用12.2.1 设计:三维建模、二维绘图等12.2.2 制造:数控编程、模具设计等12.3 机械CAD/CAM实例12.3.1 汽车零部件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12.3.2 模具设计:塑料模具、冲压模具等第十三章:机械优化设计13.1 机械优化设计概述13.1.1 定义:优化设计是什么13.1.2 目标: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效率等13.2 优化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3.2.1 方法:数值优化、遗传算法等13.2.2 步骤:确定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等13.3 机械优化设计实例13.3.1 机械结构优化:提高强度、减少重量等13.3.2 工艺参数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第十四章:机械可靠性工程14.1 机械可靠性工程概述14.1.1 定义:可靠性工程是什么14.1.2 意义:提高产品可靠度、降低故障率等14.2 可靠性分析与计算14.2.1 分析方法:故障树分析、可靠性模型等14.2.2 计算方法:可靠度、故障率等14.3 提高机械可靠性的措施14.3.1 设计措施:选择可靠材料、优化结构等14.3.2 制造措施:严格控制质量、提高加工精度等第十五章:机械现代化与未来趋势15.1 机械现代化的概述15.1.1 定义:机械现代化是什么15.1.2 特点:高效、智能、环保等15.2 机械现代化的技术途径15.2.1 自动化技术:PLC、等15.2.2 信息化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15.3 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15.3.1 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15.3.2 智能制造: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等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包括机械的定义与分类、用途与功能、发展史、零件与装配、动力与传动、控制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强度与材料、振动与控制、密封与润滑、传动系统设计、创新与改造、制造工艺、CAD/CAM技术、优化设计、可靠性工程以及现代化与未来趋势等内容。
机械基础说课教案(标准)
机械基础说课教案(标准)章节一:机械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械的主要特点和分类。
教学内容:机械的定义,机械的分类,机械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步骤:1. 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2. 分析机械的主要特点;3. 介绍机械的分类;4. 通过案例理解机械的应用。
章节二:常用机械传动教学目标:掌握常用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蜗轮传动。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步骤:1. 讲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2. 演示皮带传动的过程;3. 讲解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4. 分析蜗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章节三:机械零件教学目标:了解机械零件的分类,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功能和选材。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的分类,机械零件的功能,机械零件的选材。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步骤:1. 讲解机械零件的分类;2. 分析机械零件的功能;3. 介绍机械零件的选材;4. 通过案例理解机械零件的应用。
章节四:机械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内容: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设计的方法,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步骤:1. 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2. 介绍机械设计的方法;3. 分析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4. 通过案例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
章节五:机械制造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掌握机械制造的主要方法。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机械制造的方法,机械制造的工艺。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步骤:1. 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2. 演示机械制造的方法;3. 介绍机械制造的工艺;4. 通过案例理解机械制造的应用。
章节六:机械强度计算教学目标:学习机械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机械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轴、齿轮、联轴器等零件的强度计算。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步骤:1. 讲解机械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2. 引导学生练习计算轴的强度;3. 教授齿轮强度计算的方法;4. 演示联轴器强度计算的案例。
机械基础说课教案(标准)
机械基础说课教案(标准)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知识,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机械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3. 理解机械的运用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机械的概念和分类2. 机械的基本参数3. 机械的性能指标4. 机械的运用和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指标。
2. 难点:机械的运用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指标。
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机械的运用和维护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知识,引出机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指标。
3. 实例分析:分析机械的运用和维护方法。
4.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机械的运用和维护方法。
第二章:机械传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和特点。
3. 理解机械传动的设计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2. 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与特点3. 机械传动的设计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与特点。
2. 难点:机械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与特点。
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机械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机械基础知识,引出机械传动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与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机械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4.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机械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六章:联接件与紧固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联接件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紧固件的种类和选用方法。
3. 理解联接件的设计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联接件的概念和作用2. 紧固件的种类和选用方法3. 联接件的设计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联接件的概念、紧固件的选用方法。
《机械基础》 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全套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
掌握机械的基本参数和常用单位。
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机械的基本概念:机械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机械的分类:传动机械、执行机械、控制机械等。
机械的性能:强度、刚度、精度、可靠性等。
机械的基本参数:尺寸、形状、位置等。
常用单位:长度、质量、时间、力、能量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
利用实物展示、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机械的基本参数和常用单位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张机械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第二章:机械零件2.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功能和选型原则。
理解机械零件的配合关系和运动传递方式。
2.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机械零件的定义和作用。
机械零件的分类:固定零件、传动零件、执行零件、控制零件等。
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齿轮、轴承、联轴器、弹簧等。
机械零件的功能和选型原则:根据机械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零件。
机械零件的配合关系:配合尺寸、配合类型和配合精度。
运动传递方式: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介绍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配合关系和运动传递方式。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张常用机械零件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机械传动3.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常用机械传动方式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理解机械传动的设计和选型原则。
3.2 教学内容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机械传动的定义和作用。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教案标题: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基础概念和原理;2. 掌握机械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 提高机械加工和组装技能;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概念和原理:介绍机械基础知识,如机械运动学、力学、热力学等;2. 机械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习使用常见的机械工具和设备,如钳子、锉刀、电动钻等;3. 机械加工和组装技能:教授机械加工技术,如钻孔、螺纹加工等,以及机械零件的组装方法;4. 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实训过程中解决问题和改进设计。
教学步骤:第一节课:1. 引入和导入:介绍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2. 知识讲解:讲解机械基础概念和原理,包括机械运动学、力学等;3. 示范和实践:展示常见机械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让学生亲自操作。
第二节课:1. 复习和总结: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操作方法;2. 知识延伸:讲解更高级的机械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电动切割机、机床等;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机械加工实验,如简单的钻孔和螺纹加工。
第三节课:1. 知识检验:进行机械基础知识的小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2. 理论再探究:讨论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更深入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3. 设计挑战: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机械组装项目,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评选出最佳设计。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操作实践的态度;2. 学习成果:通过小测验和机械组装项目的评估,检查学生对机械基础概念、工具使用方法和加工技能的掌握程度;3.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解决问题和改进设计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资料:机械基础教材、实训手册等;2. 工具和设备:钳子、锉刀、电动钻、电动切割机、机床等;3. 实训材料:机械零件、辅助工具等;4. 评价标准:小测验题目和评分表、机械组装项目评选标准等。
机械基础教案1
机械基础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3. 学会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2. 机械基础的重要性;3. 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4. 机械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机械基础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机械设备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机械设备的特点和功能。
2. 知识讲解2.1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机械基础的定义,即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动力、机械运动和机械控制等方面。
介绍机械基础的分类,如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等。
2.2 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强调机械基础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它是学习和掌握其他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2.3 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介绍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条件等基本原理。
2.4 机械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通过实际案例和示意图,展示机械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如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机械结构的强度分析和改进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机械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机械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机械基础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对于工程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机械基础的更多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道与机械基础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机械基础知识,选择一个机械设备进行分析和改进,撰写一份报告。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包含机械基础的定义、分类、基本知识和应用案例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课题:机械基础学科:中职学时:多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机械基础中常见的机械零部件以及其工作原理。
3.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机械问题。
教学重点:1.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常见的机械零部件以及其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5分钟)1.引入新课时,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的概念和意义。
2.与学生共同探讨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
第二步:讲授机械基础的知识(3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机械零部件,解释其工作原理。
2.教师编制PPT,并通过示例和动画演示机械基础知识,包括机械传动、机械运动、机械力等方面。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并就机械基础知识进行互相讲解和辩论。
第三步:机械问题解决(4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机械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找出机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3.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法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步: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15分钟)1.教师对本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总结。
2.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学手段:多媒体、PPT、讨论小组活动、实际操作。
教学辅助材料:多媒体设备、投影仪、PPT草图、示例图、机械模型。
评估方式:作业成绩、小组讨论成果、实际操作成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评估学生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机械基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机械基础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难点1.机械基础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理论学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2.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知识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机械基础的构成:机械基础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等基本内容。
(2)机械基础的重要性: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的基石,任何机械工程的设计、制造、维修都离不开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
3.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机械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学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机械基础实践应用案例,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5.归纳总结:总结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引导学生对机械基础的今后学习和应用进行思考和规划。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合作探究中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2.学生进行机械基础实践应用案例展示时的展示效果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机械基础》最终教案
《机械基础》最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的基础概念、分类和应用。
(2)掌握机械传动、联接、固定、润滑等基本原理和方法。
(3)熟悉机械设计、制造、维护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机械的组装、调试和维修。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对机械进行改进和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的兴趣和热情,认识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观察的工作态度,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3)培养学生爱护设备、安全操作的意识,遵守工厂和实验室的规定。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机械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机械的概念和组成2. 机械的分类和特点3. 机械的应用领域第2课时机械传动与联接1. 传动系统的原理和类型2. 联接件的选用和安装3. 传动带的安装和使用方法第3课时机械固定与润滑1. 固定件的选用和安装2. 润滑油的种类和选用3. 润滑装置的使用和维护三、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基础》2. 实验室设备:机械模型、工具、仪器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机械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机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验演示:进行机械传动、联接、固定、润滑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机械基础的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4课时机械制造与维护1. 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方法2. 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3. 机械的维护和保养第5课时机械创新与改进1. 机械创新的意义和原则2. 机械改进的方法和技术3. 创新实例分析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维护和创新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1.了解机械的概念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机械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1.2 机械的基本参数1.熟悉机械的基本参数及其表示方法。
2.学习如何计算机械的基本参数。
第二章:机械传动2.1 齿轮传动1.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2.掌握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2.2 带传动1.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2.学习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2.3 链传动1.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及其应用。
2.掌握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三章:机械联接3.1 螺纹联接1.熟悉螺纹联接的原理及其特点。
2.学习螺纹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3.2 键联接1.了解键联接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键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3.3 销联接1.了解销联接的应用及其特点。
2.学习销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四章:轴承与润滑4.1 轴承概述1.了解轴承的作用及其分类。
2.掌握轴承的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4.2 轴承的维护与润滑1.学习轴承的维护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2.了解轴承润滑的方法及其选择。
第五章:机械精度5.1 机械加工精度1.了解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的计算方法。
5.2 测量技术与方法1.熟悉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学习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六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6.1 金属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6.2 热处理技术1.了解热处理的概念及其目的。
2.学习热处理的方法及其工艺参数。
第七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7.1 金属切削原理1.了解金属切削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金属切削参数的计算方法。
7.2 常用金属切削工具1.熟悉金属切削工具的分类及其特点。
2.学习金属切削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八章:金属切削机床与设备8.1 金属切削机床概述1.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要参数。
8.2 常见金属切削机床与设备1.熟悉常见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掌握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熟悉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
2. 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讨论法:探讨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基础概述。
2. 投影仪:展示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讨论材料:关于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的案例。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机械基础的分类和应用,展示相关案例。
3. 分析:分析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的重要性。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机械基础的发展前景。
练习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章:机械零件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零件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和选用原则。
3. 熟悉机械零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机械零件的定义和分类。
2. 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
3. 机械零件的选用原则。
4. 机械零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零件的概念和分类。
2. 实践教学法:演示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零件的选用原则。
4. 讨论法:探讨机械零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零件。
2. 机床设备:演示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
3. 案例材料:关于机械零件选用原则的案例。
1. 引入:介绍机械零件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展示相关案例。
3. 演示:演示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加工过程。
4. 分析:分析机械零件的选用原则,引导学生思考机械零件的重要性。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
让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2 教学内容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
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应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通过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应用领域的了解。
通过小组项目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第二章:机械零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2.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机械零件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机械零件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分类和功能的了解。
通过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材料和加工方法的了解。
通过小组项目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选型和使用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机械传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分类和原理。
让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让学生掌握机械传动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3.2 教学内容机械传动的分类和原理。
机械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机械传动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解机械传动的分类和原理。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机械传动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机械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实训教案实训项目一台钻的速度调节实训项目二减速器的拆装实训项目三现场参观实训项目四齿轮轴的拆装实训项目五联轴器的拆装实训教案编写实训内容实训项目一台钻速度的调节计划学时:2学时实训目的1、解V带传动特点2、掌握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等方面内容实训方式课件展示、实物展示、实训示范、技能训练地点及教具实训地点:实训室教具:台钻、活动扳手、锤子、旋具等实训课时分配1、提问、导入:5min;2、实训示范及讲解:20min;3、学生技能训练:55min;4、小结及布置作业:10 min。
实训内容说明实训一是在学习了【第一章带传动】后,进行的V带安装及张紧和维护等实训,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动手训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V带传动特点,掌握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等方面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训课程培养兴趣,增强自信。
实训示范讲解一、台钻的速度调节调整台钻速度时,由于带动机所带的塔轮为主动轮,与主轴相连的带轮为从动轮,所以在由高往低调整速度时,应使主动轮的直径变小,从动轮的直径变大;在由低往高调整速度时,使主动轮的直径变大,从动轮的直径变小。
台钻速度由高往低调整的方法如下:(先调主动轮,再调从动轮)调整主动轮。
①调整时,应先调整主动轮上的传动带,用左手抓住从动轮使其固定,右手在主动轮上用大拇指向下按住带;②右手大拇指按住带后,左手转动从动轮,带动主动轮按逆时针方向转动;③由于带轮的转动,使得主动轮的带自动滑下;调整从动轮。
④调整时先用左手抓紧钻夹头固定住主轴,再用大拇指向下按住带;⑤右手大拇指按住带后,左手顺时针方向转动主轴;⑥带在从动轮的带动下,自动滑入下一级。
台钻速度由低往高调整的方法:先调从动轮,再调主动轮二、V带的张紧台钻是通过调整两带轮的中心距来张紧带轮的。
V带的张紧是通过调节两带轮的中心距来张紧的。
(1)松开电动机两侧的止定螺钉;(2)用锤子敲击电动机安装块;(3)用手按带感觉张紧力,调整至合适;(4)拧紧两侧的止定螺钉,装上安全罩。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第一天)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案Yib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实训教学主题柴油机的拆装授课班级授课时间第一次课授课地点设备检修室教学目标:1、掌握柴油机和减速器的基本拆装方法和拆装顺序。
2、掌握柴油机和减速器的组成和基本元件。
职业技能教学点:1、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设计:实训的目的和作用→讲授新课→实际操作教学→课堂测验→小结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实际操作与演示。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板书备注组织教学:清点人数、作好记录,强调课堂的纪律。
【讲授新课】一、机械基础实训教学的目的和作用机械基础实训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训课程,它的任务是拆装柴油机、减速器、轴系组合箱并绘制零件图。
通过本实训,所要达到的目的:1、巩固和加强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论知识,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专业课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2、使学生掌握机械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3、使学生懂得并能正确地使用常用机、工、量具和专门工具;4、使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安全操作常识,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5、锻炼、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动手能力。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案Yib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教学内容与板书备注二、实践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实践教学目标:①、柴油机的拆装——要求达到:了解柴油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和工作原理图;了解机器的润滑冷却系统;②、减速器的拆装——要求达到: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各附件的作用;掌握渐开线标注直齿轮参数的测定;③、轴系组合箱拆装——要求达到:轴系零件的测绘能绘制一根典型的轴;认识机器的传动系统、齿轮、蜗杆、带传动等;认识机器的常用的零件如螺栓、键、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
《机械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实训教案
实训项目一台钻的速度调节实训项目二减速器的拆装实训项目三现场参观
实训项目四齿轮轴的拆装实训项目五联轴器的拆装
⑥带在从动轮的带动下,自动滑入下一级。
台钻速度由低往高调整的方法:
先调从动轮,再调主动轮
二、V带的张紧
台钻是通过调整两带轮的中心距来张紧带轮的。
V带的张紧是通过调节两带轮的中心距来张紧的。
(1)松开电动机两侧的止定螺钉;
(2)用锤子敲击电动机安装块;
(3)用手按带感觉张紧力,调整至合适;
(4)拧紧两侧的止定螺钉,装上安全罩。
技能训练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相关注意事项:
1、安装与拆卸过程中,正确使用工具,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
敲硬砸。
2、安装调整V带时,禁止带手套,注意安全,正确实施,不要将手指卷
入带中受伤。
调整正确,安装调整完毕后应使台钻转动灵活,没有卡
死现象。
归纳小结
通过台钻V带的安装、速度调节与V带张紧调整:(课件展示)
1、V带传动由那几部分组成?
2、掌握V带速度调节的正确方法
3、掌握V带张紧的基本方法和标准
思考与练习
安装与拆卸过程中应弄清的问题:(课件展示)
1、带传动的组成、机构和工作原理?
2、如何判断V带张紧程度合适?
3、要求学生观察本次实训中台钻速度调节的正确操作方法
4、完成实习报告
技能训练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相关注意事项:1、安装与拆卸过程中,正确使用工具,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
敲硬砸。
2、减速器零件相对较多,所以在拆装后要把零件摆放整齐,并注意数量,个别装配位置关系重要的零件在拆装前需做好位置标记。
归纳小结
通过减速器的拆装:(课件展示)
1、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2、轮系传动比计算
3、减速器拆装的正确方法
思考与练习安装与拆卸过程中应弄清的问题:(课件展示)
1、如何判断高速轴和低速轴?
2、如何判断减速器为几级传动?
3、完成实习报告
实训
内容
实训项目三现场观察计划学时:2学时
归纳小结
通过现场观察:(课件展示)
1、齿轮传动的、带传动、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完成实习报告
实训内容实训项目四齿轮轴的拆装计划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
通过对减速器的大齿轮轴拆装
1、了解大齿轮轴的组成
2、掌握轴的结构、轴承的结构组成
3、掌握正确的拆装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实训示范讲解
技能训练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相关注意事项:
1、安装与拆卸过程中,正确使用工具,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
敲硬砸。
2、齿轮轴零件在拆装后要把零件摆放整齐,并注意数量,个别装配位置
关系重要的零件在拆装前需做好位置标记。
归纳小结
通过减速器齿轮轴的拆装:(课件展示)
1、齿轮轴的组成?
2、轴承的种类、基本结构及作用
3、拆装的正确方法
4、完成实习报告
实训内容实训项目五联轴器的拆装计划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
通过对联轴器轴拆装
1、了解联轴器的组成和作用
2、掌握凸缘联轴器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正确的拆装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实训方式课件展示、实物展示、实训示范、技能训练
地点及教具实训地点:实训室
教具:工具准备:梅花扳手、呆扳手、活扳手等部件准备:凸缘式联轴器
实训课时分配1、提问、导入:5min;
2、实训示范及讲解:20min;
3、学生技能训练:55min;
4、小结及布置作业:10 min。
实训内容说明
实训五是在学习了【第十三章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后,进行的联轴器的拆装实训,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动手训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对凸缘式联轴器进行拆装,从而进一步了解联轴器的结构,让学生通过实训课程培养兴趣,增强自信。
实训示范讲解
实训四齿轮轴的拆装:
一、实训步骤
1.联轴器的拆卸
利用扳手拆卸联轴器的螺纹连接件,观察联轴器的结构。
具体拆卸步骤如下:
(1)用扳手拧松螺母,在拧松时不要逐个完全拧松,应当一起拧松取出。
(2)抽出螺栓,如螺栓较紧可用直径小于孔径的销棒反敲击出,但在敲击时应注意力的大小,不能损坏螺纹。
(3)分开联轴器,两个半联轴器中一个带有凹槽,一个带有凸肩。
2.联轴器的装配
(1)联轴器螺母的装配方法
(2)装配步骤
1)装配前先对联轴器进行清洗和清理,主要是对半联轴器的接触表面进行清洗和清理,不能有杂物和毛刺。
2)装配时先让凸肩与凹槽进行配合,并注意两键槽的位置,应尽量使两键槽在同一位置。
3)装配时先让凸肩与凹槽进行配合,并注意两键槽的位置,应尽量使两键槽在同一位置。
技能训练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相关注意事项:
1、安装与拆卸过程中,正确使用工具,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
敲硬砸。
2、联轴器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凸肩和凹槽的配合,成组螺母旋紧的次
序和方法要正确。
归纳小结
通过联轴器的拆装:(课件展示)
1、联轴器的组成
2、联轴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作用
3、拆装的正确方法
4、完成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