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瓦斯隧道安全技术交底
瓦斯隧道安全技术交底
![瓦斯隧道安全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3fac4e995f0e7cd18525364e.png)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瓦斯特性:1、蕴藏在地下多孔隙岩层中,比重约0.65,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易积聚在坑道顶部,渗透性高,扩散速度大,约为空气的 1.6倍,容易透过裂隙发达,结构松散的岩石。
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
2、瓦斯本身是不会自燃和爆炸的,但当和空气(氧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并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火源,才会燃烧和发生爆炸。
3、瓦斯的渗透性极高,扩散速度快,其扩散性较空气高1.6倍,容易透过裂隙发达、结构松散的岩石或煤层,渗透到隧道开挖空间里。
4、瓦斯在煤体和围岩中以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存在。
两种状态的瓦斯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动平衡中,当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变化时,平衡就被打破。
压力升高温度降低时,部分瓦斯将由游离状态转化为吸着状态,反之,压力降温度升时,又会有部分瓦斯由吸着状态转化为游离状态。
5、瓦斯是无毒、无色、无味的,但不适合呼吸。
瓦斯浓度升高,空气中氧气浓度急剧下降,会引起人员窒息。
煤矿许多瓦斯伤亡事故中,有很大部分是瓦斯窒息造成的。
二、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定的瓦斯浓度,一定温度的引火源和足够的氧气。
瓦斯浓度:瓦斯爆炸是有一定的浓度范围的,在新鲜空气中,当甲烷浓度低于5%界限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浓度高于16%界限时,在遇火源时不爆炸也不燃烧。
一般情况下,瓦斯在空气中的浓度为5%~16%时,才可能发生爆炸。
以9.5%时爆炸最为猛烈。
当然,瓦斯的爆炸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
当瓦斯中混入某些可燃性气体时,不仅增加了爆炸性气体的总浓度,而且会使瓦斯爆炸的下限降低。
当隧道(或矿井)空气中含有煤尘时,也会使瓦斯的爆炸下限降低,增加爆炸的危险性。
此外,瓦斯混合气体的初温越高,爆炸界限就越大。
所以,当隧道(矿井)发生火灾时,高温会使原来不具备爆炸条件的瓦斯发生爆炸。
银盘坡隧道进口安全技术交底 (瓦斯)
![银盘坡隧道进口安全技术交底 (瓦斯)](https://img.taocdn.com/s3/m/a257eb39f111f18583d05af8.png)
银盘坡隧道安全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银盘坡隧道交底地点单位工程名称交底组织单位交底时间施工单位交底地点低瓦斯隧道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为了做好低瓦斯隧道施工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按以下规定进行施工:1、低瓦斯隧道在施工前,必须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低瓦斯隧道施工前应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瓦斯知识和防瓦斯危害的安全教育。
3、低瓦斯隧道的施工单位应建立救护队伍。
救护装备和救护车辆不得用于救护以外的其他工作。
4、低瓦斯隧道的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必须使用防爆型。
5、低瓦斯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5.1低瓦斯隧道洞口必须设置经专业培训的专职瓦斯监测人员,每班检测至少不少于二次。
5.2 检测瓦斯用的仪器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验,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凡经大修的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3 瓦斯浓度检测地点及范围:1)每个断面应检查拱顶和两侧拱脚,墙脚各距隧道周边20 cm 处;2)开挖面风流及爆破地点附近20 m内的风流和局部坍塌处;3)局部风机前后10m内的风流中;4)电动机及其开关20m以内的风流中。
6、瓦斯隧道施工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6.1 当开挖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l%时,应停止电钻钻孔;当瓦斯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施工,撤出工作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6.2 电动机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6.3 当瓦斯积聚体积大于0.5m3。
浓度大于2%时。
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6.4 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值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复电开动机器,使用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的掘进工作面,只准人工复电。
6.5 回风巷或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应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6.6 低瓦斯工区洞内任意处瓦斯浓度超过0.5%时,应加强通风监测。
7、爆破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7.1 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爆破制”。
瓦斯隧道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模板
![瓦斯隧道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c14304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d.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预防瓦斯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瓦斯检测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瓦斯检测能力。
(2)对隧道施工区域进行瓦斯浓度检测,确保瓦斯浓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3)制定瓦斯排放、抽采、监控、报警等安全措施。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严格执行瓦斯检测制度,每班次对隧道施工区域进行瓦斯浓度检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2)加强通风,确保隧道施工区域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采用瓦斯抽采技术,降低瓦斯浓度。
(4)设置瓦斯报警系统,一旦发现瓦斯浓度超标,立即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瓦斯事故应急处理(1)制定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流程。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瓦斯检测仪、防毒面具、呼吸器等。
(3)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施工现场管理(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
(3)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必须符合国家《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4)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不得有黑暗死角。
三、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本技术交底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
2.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4. 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四、交底记录1. 交底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2. 交底地点:____3. 交底人:____4. 接收人:____5. 交底内容:(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3)瓦斯事故应急处理(4)施工现场管理五、签字确认施工单位:(盖章)编制人:(签字)接收人:(签字)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瓦斯隧道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瓦斯隧道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7c89b4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3.png)
一、交底对象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对象为参与瓦斯隧道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二、交底目的为确保瓦斯隧道作业的安全,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特进行本次安全技术交底。
三、交底内容1. 瓦斯隧道作业安全基本要求(1)瓦斯隧道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和规范。
(2)瓦斯隧道作业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工程勘察,了解瓦斯分布情况。
(3)瓦斯隧道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 瓦斯检测与监控(1)瓦斯隧道作业前,必须对隧道内进行瓦斯检测,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瓦斯检测设备应定期校验,确保其准确性。
(3)瓦斯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熟练掌握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3. 通风与排瓦斯(1)瓦斯隧道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通风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瓦斯隧道作业时,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量应满足作业需求。
4. 防爆措施(1)瓦斯隧道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防爆措施,包括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工具等。
(2)防爆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3)作业人员应熟悉防爆知识,掌握防爆操作技能。
5. 隧道支护与加固(1)瓦斯隧道作业过程中,必须加强隧道支护与加固,确保隧道结构安全。
(2)支护材料应选用符合规定的防爆材料。
(3)支护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熟练掌握支护施工技术。
6. 应急处理(1)瓦斯隧道作业过程中,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
(2)作业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事故处理方法。
(3)应急物资应准备充足,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四、交底要求1. 作业人员应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2. 作业人员应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4. 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瓦斯隧道作业安全。
五、交底时间本次安全技术交底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
隧道瓦斯监测安全交底
![隧道瓦斯监测安全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2a59e19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6.png)
单位: 交底日期:
交底部门
安质部
交底人
接பைடு நூலகம்底单位
接交底人
根据瓦斯隧道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对瓦斯隧道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一、钻爆作业
瓦斯工区钻孔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挖工作面附近20m风流中浓度必须小于1.5%;
2、必须采用湿式钻孔;
3、炮眼深度不应小于0.6m。
二、瓦斯工区装药与爆破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9、所有炮眼的剩余部分应用炮泥封堵。炮泥应用水炮泥和黏土泡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黏土炮泥填满封实、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泥。
三、爆破网路和连线,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必须采用串联连接方式。线路所有连结接头应相互扭紧,明线部分应包覆绝缘层并悬空;
2、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若必须在同一侧时,母线必须挂在电缆下方,并应保证0.3m以上间距;
7、瓦斯工区必须采用电力起爆,并使用煤矿许用电雷管,严禁使用秒或半秒级电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 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大于130ms;
8、瓦斯工区采用电雷管起爆时,严禁反向装药。采用正向连续装药结构时,雷管以外不得装药卷。在岩层内爆破,炮眼深度不足0.9m时,装药长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1/2,炮眼深度为0.9m以上时,装药长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2/3,在煤层中爆破,装药长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1/2;
1、爆破地点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
2、爆破地点20m内,运碴车辆、碎石、煤碴等物体堵塞开挖断面不得大于1/3;
3、通风要保证风量足、风向稳、局扇无循环风;
4、跑眼内岩粉、煤碴应清除干净;
5、炮眼封泥不足或不严不应进行爆破;
瓦斯隧道的安全技术交底书
![瓦斯隧道的安全技术交底书](https://img.taocdn.com/s3/m/252626657cd184254b353599.png)
红尘紫陌,有轰轰烈烈的昨日,也有平淡如水的今天。
在生活平平仄仄的韵脚中,一直都泛着故事的清香,我看到每一寸的光阴都落在我的宣纸上,跌进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楷里,沉香、迷醉。
秋光静好,窗外阳光和细微的风都好,我也尚好。
不去向秋寒暄,只愿坐在十月的门扉,写一阙清丽的小诗,送给秋天;在一杯香茗里欣然,读一抹秋意阑珊,依着深秋,细嗅桂花的香馥,赏她们的淡定从容地绽放。
听风穿过幽幽长廊,在平淡简约的人生中,把日子过成云卷云舒,行云流水的模样,过成一幅画,一首诗。
有你,有我,有爱,有暖,就好。
在安静恬淡的时光里,勾勒我们最美的今天和明天。
醉一帘秋之幽梦,写一行小字,念一个远方,痴一生眷恋。
一记流年,一寸相思。
不许海誓山盟,只许你在,我就在。
你是我前世今生的爱,是刻在心头的一枚朱砂。
任由尘世千般云烟散尽,任由风沙凝固成沙漠的墙,你依然是我生命的风景。
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
十月如诗,就让我独醉其中吧!行走红尘,做最简单的自己。
简单让人快乐,快乐的人,都是因为简单。
心豁达,坦然,不存勾心斗角。
从容面对人生,做最好的自己,巧笑嫣然,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那就做一朵花吧!优雅绽放,优雅凋落,不带忧伤,只记美好。
这个秋日,一切都很美,阳光浅浅,云舞苍穹,闲风淡淡。
捡拾一片薄如蝉翼的枯叶,写着季节流转的故事,沉淀着岁月的风华。
安静的享受生命途径上的一山一水。
执笔挥墨,耕耘爱的世界,轻声吟唱岁月安好,把一缕缕醉人的情怀,婉约成小字里的风月千里,泅成指尖上的浪漫和馨香。
静立于秋光潋滟里,赏碧水云天,携来闲云几片,柔风几缕,缝进岁月的香囊里,将唯美雅致收藏,醉卧美好时光。
秋,是静美的,是收获的,是满载希望而归的季节。
秋只因叶落,葳蕤消,花残瘦影,不免总给人一种无边萧瑟。
然而秋,也有秋的美。
如黄巢《不第后赋菊》诗中有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是不是听起来特别霸道有味。
谁说秋实悲凉的,百花残了何妨?我菊正艳艳,香影欹满山。
还有一句歌词叫:春游百花,秋有月。
瓦斯隧道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瓦斯隧道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10d1e8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7.png)
一、交底对象全体隧道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及监督人员。
二、交底目的确保瓦斯隧道作业安全,预防瓦斯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三、交底内容1. 瓦斯隧道作业基本要求(1)加强瓦斯监测,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抽后掘”的原则。
(3)隧道内作业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加强通风换气。
2. 瓦斯检测与预报(1)配备专业的瓦斯检测仪器,定期对隧道进行瓦斯浓度检测。
(2)建立瓦斯监测台账,记录瓦斯浓度、通风情况等数据。
(3)发现瓦斯异常时,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并报告相关部门。
3. 隧道通风与抽排(1)确保隧道内通风良好,风速符合要求。
(2)采用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通风效果。
(3)安装瓦斯抽排设备,定期对瓦斯进行抽排。
4. 人员安全防护(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禁止酒后作业、疲劳作业,确保作业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 事故应急处理(1)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人员疏散、救援措施等。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
6. 设备管理(1)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性能稳定。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禁止使用不合格、过期或损坏的设备。
7. 施工现场管理(1)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有序,避免杂物堆积。
(2)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3)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四、交底要求1. 作业人员要认真阅读本交底内容,确保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 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交底时间年月日六、交底人(签名)七、接收人(签名)八、备注本交底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安全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低瓦斯隧道安全交底(原稿)
![低瓦斯隧道安全交底(原稿)](https://img.taocdn.com/s3/m/08218ac276a20029bd642db5.png)
7.掌子面应设置固定式瓦斯检测设备,可采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或单独工作的瓦斯传感器实现,甲烷传感器悬挂位置距拱顶不大于30cm。
8、隧道内所有地点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瓦斯浓度达到0.3%时,应停止放炮;当浓度超过0.5%时,应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加强通风,待采取措施处理后进行再次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我们已经参加了项目部吊机拼装施工专项安全交底,明白施工中危险源的存在方式及危害,掌握了预防措施、学习了项目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在作业中认真遵照执行;我们一定坚持作业前10分钟安全讲话制度,完善施工安全设施,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工作中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
接底人(班组长):兼职安全员:
4.大山坳隧道内照明由ZBZ型矿用隔爆型照明综合保护装置将380V电源转换为127V照明电压供给照明灯具用电来实现。照明综保装置具有短路、过载、漏电闭锁及电缆绝缘危险指示功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隔10m沿隧道两侧各设一盏DGS24/127Y型矿用隔爆荧光灯,本隧道采取分段照明的方案,洞内照明综保前后250m引出照明主线,其余段从隧道洞口变压器单独引入照明主线,照明主电缆选用型号为MY-0.38/0.66-4×6。
5.隧道掌子面照明采取在掘进工作面台架上安装4盏DGS175/127B型矿用隔爆投光灯,1台ZBZ-4/380/127V型矿用隔爆型照明综合保护装置来实现。
四、通风
施工阶段加强隧道通风,设备及人员配置严格按照批准的通风专项方案实施。风机应配置双风机、双电源(含备用发电机组),且应确保风机在停电后10分钟内启动备用电源,保证正常通风;同时,风机运行实行施工、监理双控管理。
2.落实一岗双责制,带班作业人员、工班长、安全员进洞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做到对作业工作面瓦斯浓度即时检测。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04d6e5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8.png)
一、交底编号:编号:_______二、交底时间:年月日三、交底地点:地点:_______四、交底对象:对象:全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五、交底内容:1. 瓦斯隧道施工概况1.1 隧道工程概况:简要介绍隧道的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工期、质量要求等。
1.2 瓦斯情况:说明隧道内瓦斯含量、瓦斯类型、瓦斯分布等情况。
2.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要求2.1 施工前安全检查:施工前必须对隧道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2.2 瓦斯监测与报警:施工过程中,必须实时监测隧道内的瓦斯浓度,一旦发现瓦斯浓度超标,立即启动报警系统,并采取相应措施。
2.3 瓦斯排放与稀释:对瓦斯含量较高的区域,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放和稀释,降低瓦斯浓度。
2.4 防爆设施与设备:隧道内必须配备齐全的防爆设施和设备,如防爆灯具、防爆电器、防爆风机等。
3.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1 施工组织与管理3.1.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3.1.2 施工现场应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3.1.3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2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3.2.1 施工现场必须设有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危险区域、安全通道等。
3.2.2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滑鞋等。
3.2.3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如氧气呼吸器、急救箱等。
3.3 瓦斯检测与监控3.3.1 定期检测隧道内的瓦斯浓度,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3.2 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3 实施瓦斯浓度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瓦斯超标问题。
4. 紧急预案4.1 瓦斯泄漏事故应急预案4.1.1 发现瓦斯泄漏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4.1.2 关闭通风设备,切断电源,防止火源产生。
4.1.3 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防止瓦斯扩散。
4.2 爆炸事故应急预案4.2.1 发生爆炸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隧道瓦斯检测安全技术交底
![隧道瓦斯检测安全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aed005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c.png)
隧道瓦斯检测安全技术交底一、引言隧道瓦斯检测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瓦斯检测工作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瓦斯检测的意义、技术要求、操作流程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全面了解隧道瓦斯检测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二、瓦斯检测的意义隧道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岩石裂隙以及煤层等原因,隧道内部可能会积累一定量的瓦斯。
这些瓦斯不仅会造成隧道环境恶化,影响工人的健康和安全,还有可能引发爆炸等严重事故。
因此,瓦斯检测的意义重大。
三、瓦斯检测的技术要求1. 设备要求:瓦斯检测所使用的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和稳定性的特点,能够准确检测出隧道内部瓦斯的含量和组成。
常用的瓦斯检测设备有多功能可燃气体检测仪、红外测定仪等。
2. 检测要求:瓦斯检测应遵循“从上到下、从接近面向远离面”的原则,即先从离地面最高点的位置开始进行检测,逐步向下进行,最后在离地面最低点的位置进行检测。
同时,应确保在隧道内各个位置(如进出口、隧道中心和紧邻工作面等)均进行检测,且每次检测时间不少于10分钟。
3. 操作要求:在进行瓦斯检测时,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防爆服、防爆靴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遵守检测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熟悉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数据解读技巧,能够准确判断检测结果的合格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瓦斯检测的操作流程1. 检测前准备:(1)对瓦斯检测设备进行功能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爆服、防爆靴等;(3)按照检测计划和区域划分要求,组织好检测人员和设备。
2. 开始检测:(1)根据工艺要求,选取检测点位,并按照从上到下、从接近面向远离面的原则,依次进行瓦斯检测;(2)在每个检测点位停留10分钟以上,确保数据采样充分;(3)使用瓦斯检测设备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实时数据呈现。
3. 检测结果处理:(1)将检测结果与瓦斯浓度标准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合格;(2)对不合格的检测结果,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风换气、迅速排除瓦斯等。
瓦斯隧道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瓦斯隧道作业安全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5a5165c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0.png)
瓦斯隧道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瓦斯隧道作业安全技术交底一、引言瓦斯隧道作业是一项具有高风险性和复杂性的工作,安全是作业的首要任务。
为了确保瓦斯隧道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对相关安全技术进行交底,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本文将从瓦斯隧道作业的安全要求、操作规程、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瓦斯隧道作业的安全要求1. 了解瓦斯隧道的特点和危害:瓦斯隧道是指在地下进行推进工作的隧道,其主要危害是瓦斯积聚引发爆炸。
作业人员需要了解瓦斯的形成和积聚原因,以及引发爆炸的条件和危害性。
2. 掌握瓦斯隧道作业的规范和标准:瓦斯隧道作业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包括设计、施工、通风、监测等方面。
作业人员需要了解这些规范和标准,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 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通风系统是保证瓦斯隧道作业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业人员需要了解通风系统的设备和操作原理,并保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4. 高度重视防护装备的使用:防护装备是瓦斯隧道作业中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之一。
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时,应佩戴好相关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 加强沟通和配合:瓦斯隧道作业需要多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沟通,包括作业人员、监测人员、通风人员等。
作业人员必须与其他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三、瓦斯隧道作业的操作规程1. 瓦斯隧道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作业前,作业人员需要对隧道进行检查,确认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并检查防护装备的完好程度。
2. 作业时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时,需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包括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保持作业区域的整洁、干燥,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等。
3.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警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4. 作业结束后的整理工作: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需要进行设备的清理和防护装备的归还,确保隧道恢复正常状态,并将作业情况进行报告。
四、瓦斯隧道作业的防护措施1. 通风系统的设置和监测:瓦斯隧道作业需要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并定期进行监测,确保瓦斯浓度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瓦斯隧道安全交底
![瓦斯隧道安全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ffecc478a98271fe910ef9f2.png)
6、安全主管部门应定期对瓦斯工区的瓦斯检测工作进行检查。
7、检测瓦斯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验,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凡经大修的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洞内严禁使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和休息室,暖风道、压入式通风的风洞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应至少装设2道防火门。
4、在有自燃倾向的煤层中施工时,必须事先制定专项的安全措施,预防煤层自燃;
5、瓦斯工区必须在洞外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用砂,水池中应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储水量,并保持一定的水压;
6、瓦斯工区内必须设置消防管路系统,并每隔100m设置一个阀门,作业区内设置灭火器及消防设施,并保持良好状态;
安全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
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5
施工单位
中铁十七局集团
分项工程名称
麻拉寨隧道
施工部位
一、瓦斯隧道施工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爆破作业面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钻孔作业;当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一切作业,撤出工作人员,切断电源,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电动机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3、当瓦斯积聚大于0.5m3,浓度大于2%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4、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值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启动机器;使用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的开挖工作面,必须人工复电;
瓦斯隧道设防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瓦斯隧道设防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c4e927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2.png)
一、交底编号:编号:_______二、交底时间:年月日三、交底地点:_______四、交底对象:施工单位全体人员、监理单位人员五、交底内容:一、背景介绍1. 瓦斯隧道施工存在瓦斯爆炸、窒息等安全隐患,为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进行瓦斯隧道设防安全技术交底。
2. 本交底依据《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
二、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前应进行瓦斯浓度检测,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方可进行施工。
2. 施工过程中,应持续监测瓦斯浓度,一旦发现瓦斯浓度超标,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通风、排瓦斯等措施。
3.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毒面具,确保呼吸系统安全。
4. 禁止在瓦斯浓度超标的情况下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5.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瓦斯监测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三、通风系统设置与维护1. 瓦斯隧道施工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降低瓦斯浓度。
2. 通风系统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
3. 通风系统应符合《通风安全规程》的要求,确保通风效果。
四、瓦斯检测设备使用与维护1. 施工现场应配备瓦斯检测设备,如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固定式瓦斯检测仪等。
2. 施工人员应熟练掌握瓦斯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 瓦斯检测设备应定期校准、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五、施工人员安全培训1. 施工单位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瓦斯隧道施工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培训内容应包括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知识、应急处理措施等。
3. 施工人员应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六、应急预案1. 瓦斯隧道施工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应急流程等。
2.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氧气瓶、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等。
3. 一旦发生瓦斯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七、总结1.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全体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本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隧道瓦斯监测安全技术交底
![隧道瓦斯监测安全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f120ac4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3.png)
隧道瓦斯监测安全技术交底一、交底内容:1、隧道瓦斯监测安全技术交底二、安全要求:1、对瓦斯隧道施工必须制订并实施相应的瓦斯检测制度(炮前炮后检测制度)。
2、隧道内一般地段瓦斯浓度不宜超过0.5%,否则应加强通风和检测;在隧道开挖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当检查超过此浓度时,应停止钻眼放炮;当浓度超过1.5%时,应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停止电动机运转或开启电器开关,待采取措施处理后进行再次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3、实行每日巡查检测。
检测频率每天不少于检查两次,瓦斯浓度的测定应在隧道风流的上部。
4、对瓦斯检测仪器、装置要经常性检查和校准,确保其精准和有效性。
5、加强对洞内死角,尤其是隧道上部、坍塌洞穴、避人(车)洞等各个凹陷处通风不良、瓦斯易积聚的地点,严格进行浓度检测,如瓦斯浓度超过2%以上时,应立即采取局部加强通风措施进行处理。
6、瓦斯检查人员要做好检查瓦斯的详细记录。
7、检测人员提前掌握洞内瓦斯的发展动态,发现有异常现象,及时向队长、技术负责人提出采取措施处理的建议。
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清楚,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完毕后,所有参加交底的人员必须履行签字手续,施工负责人、生产班组、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方各留执一份,并纪录存档安全技术交底的作用。
安全技术交底的目的:在工程施工开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技术交底活动,把即将开展施工需要交待的施工工艺、工序、投入的机械设备、工程质量要求、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应对危险的安全技术措施、预防措施、应对突发事件危害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救援行动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交待。
通过安全技术交底的超前管理活动,实现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全面收获的目标。
安全技术交底活动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瓦斯隧道施工安全交底
![低瓦斯隧道施工安全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cc01fcc70242a8956bece46e.png)
低瓦斯隧道施工安全交底施工单位中铁二局五公司单位工程名称涪秀二线铁路工程施工部位施工内容交底内容:1、保证瓦斯隧道的足够通风,吹散聚集的瓦斯,稀释瓦斯浓度。
2、瓦斯隧道设置经专业培训的专职瓦检员,在每次开挖前、中、后必须进行检测。
3、严格放炮管理,只能使用毫秒延期非电雷管,炮眼封泥符合规程要求。
放炮前将所有人员全部撤出隧道。
4、严禁隧道内明火作业,严禁携带烟草、火种及电子产品进入隧道内。
洞口20米范围内严禁明火。
5、加强顶板管理,坚持敲帮问顶,及时清除浮渣,对松散体及时进行注浆固结,以防倾出造成垮帮垮顶。
6、施工人员进入隧道前,必须进行登记和接受洞口值班人员检查。
7、电工、爆破工、瓦斯检测人员,电器设备防爆检查员、电焊工、大型机械操作手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方准上岗。
8、临时用电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严格实施。
9、在隧道掌子面(上下台阶),设置逃生救援通道,随着开挖进尺不断前移。
10、在瓦斯隧道施焊时,必须动火点配备两台以上的专用灭火器。
11、动火作业地段,必须有一名专职瓦检人员跟踪监测瓦斯。
12、电焊机必须有专业电工接线、拆线;线路不能有任何裸露、明接头等现象,严格按照隧道安全规范执行。
13、对钢质材料动火,在必要时候,必须采用湿毛巾或者洒水降温措施,确保动火部位高温预防安全。
14、瓦斯隧道必须固定专门的看火人和瓦斯跟踪检测人员,不得擅自离开。
15、在隧道内,严禁拆修电焊机等动火设备;动火完毕,及时将电焊机、氧气乙炔撤离洞外安全距离并置于专门库房;隧道口及动火作业区必须设有足够的消防应急物资设备。
16、进洞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凡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者,洞口值班人员有权阻止进洞。
17、进洞施工人员及车辆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指挥,人员靠边行走,车辆限速行驶,注意现场安全警示标识,确保安全。
18、洞内爆破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都必须检查爆破地点附近的瓦斯,且放炮员、班组长、瓦检员都必须检查)、“三人连锁放炮制”。
瓦斯隧道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瓦斯隧道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156f6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4.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预防瓦斯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本交底适用于瓦斯隧道施工的全体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
三、交底内容1. 瓦斯基础知识(1)瓦斯定义: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易燃、易爆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
(2)瓦斯来源:瓦斯主要来源于煤层的固有瓦斯和煤层顶板、底板岩层的裂隙瓦斯。
2.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规定(1)瓦斯隧道施工前,必须进行瓦斯等级鉴定,了解瓦斯分布情况。
(2)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瓦斯隧道施工安全规范》。
(3)瓦斯隧道施工区域应设置瓦斯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瓦斯浓度。
3.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措施(1)加强通风:确保瓦斯隧道施工区域通风良好,瓦斯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2)设置瓦斯监测点:在隧道施工区域设置瓦斯监测点,实时监测瓦斯浓度。
(3)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隧道施工区域应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4)配备安全防护用品:施工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防毒面具、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5)加强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瓦斯知识、安全操作规程、紧急处理措施等方面的培训。
4. 紧急处理措施(1)发现瓦斯浓度超标时,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关闭通风设备。
(2)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3)发生瓦斯中毒事故时,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新鲜空气区域,给予吸氧治疗。
四、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人人掌握。
2. 施工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瓦斯安全。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4. 施工单位应加强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五、附件1.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规程2. 瓦斯隧道施工应急预案3.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检查表本安全技术交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低瓦斯隧道施工技术交底书
![低瓦斯隧道施工技术交底书](https://img.taocdn.com/s3/m/5ed3128525c52cc58ad6be9e.png)
技术交底记录表记录号:使用编号①开挖工作面风流、回风流中,隧道总回风流中;②局扇及电气开关前后10米的风流中③作业台车和机械、电动机及其开关、爆破地点附近20米内的风流中;④隧道拱顶、脚手架顶、台车顶、隧道顶部超挖形成的空洞、⑤隧道洞室中(如综合洞室、变压器洞室等)和断面变化处。
每个检测点应设置明显的瓦斯记录牌,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在瓦斯记录本和记录牌上,并逐级上报。
瓦斯浓度限值及超限处理措施表3人工监控处理:在检测到瓦斯浓度〉0.5%时报警,瓦斯浓度>1%寸切断作业区电源,工人停止作业,瓦斯浓度〉1.5%时撤出作业人员。
①开挖工作面风流、回风流中,隧道总回风流中;②局扇及电气开关前后10米的风流中③作业台车和机械、电动机及其开关、爆破地点附近20米内的风流中;④隧道拱顶、脚手架顶、台车顶、隧道顶部超挖形成的空洞、⑤隧道洞室中(如综合洞室、变压器洞室等)和断面变化处。
每个检测点应设置明显的瓦斯记录牌,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在瓦斯记录本和记录牌上,并逐级上报。
瓦斯浓度限值及超限处理措施表序号地点限值超限处理措施1瓦斯工区任意处0.5 %超限处20m范围内立即停电,测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监2局部瓦斯积聚(体积大于0.5m3)2.0 %超限处附近20m停工,断电、通风撤人,进行处理,加强1.0 %停止钻孔3开挖工作面风流中1.5 %超限处停工,撤人切断电源, 查明原因,加强通风4回风巷或工作面回风流中 1.0 %停工、撤人、处理5放炮地点附近20m风流中 1.0 %严禁装药放炮6煤层放炮后工作面风流中 1.0 %继续通风、不得进入7局扇及电气开关10m范围内0.5 %停机、通风、处理8电动机及开关附近20m氾围内 1.5 %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9竣工后洞内任何处0.5 %查明渗漏点,进行整治3人工监控处理:在检测到瓦斯浓度〉0.5%时报警,瓦斯浓度>1W切断作业区电源,工人停止作业,瓦斯浓度〉1.5%时撤出作业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技术交底
说明:本表头由交底人填写,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各保存一份。
低瓦斯隧道安全技术交底
一、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标项目经理部管段内低瓦斯隧道施工工区。
二、本工序存在的危险源
本工序作业中主要安全风险包括:爆炸、窒息、违章操作、管理缺失等。
三、瓦斯特性:
1、蕴藏在地下多孔隙岩层中,比重约0.65,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易积聚在坑道顶部,渗透性高,扩散速度大,约为空气的1.6倍,容易透过裂隙发达,结构松散的岩石。
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
2、瓦斯本身是不会自燃和爆炸的,但当和空气(氧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并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火源,才会燃烧和发生爆炸。
3、瓦斯的渗透性极高,扩散速度快,其扩散性较空气高1.6倍,容易透过裂隙发达、结构松散的岩石或煤层,渗透到隧道开挖空间里。
4、瓦斯在煤体和围岩中以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存在。
两种状态的瓦斯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动平衡中,当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变化时,平衡就被打破。
压力升高温度降低时,部分瓦斯将由游离状态转化为吸着状态,反之,压力降温度升时,又会有部分瓦斯由吸着状态转化为游离状态。
5、瓦斯是无毒、无色、无味的,但不适合呼吸。
瓦斯浓度升高,空气中氧气浓度急剧下降,会引起人员窒息。
煤矿许多瓦斯伤亡事故中,
有很大部分是瓦斯窒息造成的。
四、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
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定的瓦斯浓度,一定温度的引火源和足够的氧气。
瓦斯浓度:瓦斯爆炸是有一定的浓度范围的,在新鲜空气中,当甲烷浓度低于5%界限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浓度高于16%界限时,在遇火源时不爆炸也不燃烧。
一般情况下,瓦斯在空气中的浓度为5%~16%时,才可能发生爆炸。
以9.5%时爆炸最为猛烈。
当然,瓦斯的爆炸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
当瓦斯中混入某些可燃性气体时,不仅增加了爆炸性气体的总浓度,而且会使瓦斯爆炸的下限降低。
当隧道(或矿井)空气中含有煤尘时,也会使瓦斯的爆炸下限降低,增加爆炸的危险性。
此外,瓦斯混合气体的初温越高,爆炸界限就越大。
所以,当隧道(矿井)发生火灾时,高温会使原来不具备爆炸条件的瓦斯发生爆炸。
但如有惰性气体混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少量加入惰性气体可缩小瓦斯爆炸界限,多量加入甚至能使瓦斯混合气体失去爆炸性。
引火源:瓦斯爆炸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高温火源的存在。
一般,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左右。
明火、煤炭自燃、电气火花、炽热的安全灯网罩、吸烟、甚至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等,都足以引燃瓦斯。
不同浓度的瓦斯引火温度不同,高温也可能引燃低浓度的瓦斯。
由于瓦斯的热容量很大(约空气的2.5倍),当其遇火后并不立即发生反应,需要迟延一个很短的时间后才能燃烧和爆炸,这种现象称为延迟引火现
象。
其延迟引火的时间称为感应期,这种现象对隧道(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作用。
在使用安全炸药进行爆破时,即使爆温能高达2000 ℃左右,但由于爆焰存在的时间极短(通常仅为千分之几秒),也不致将附近的瓦斯引爆。
足够的氧气:大量实验证明,当含瓦斯的混合气体中氧浓度降低时,瓦斯的爆炸界限随之缩小,当氧浓度低于12%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即使遇到明火也不会发生爆炸。
五、要求
1、严禁隧道内明火作业,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进入隧道。
洞口20m范围内严禁明火。
2、要求综合作业队开展瓦斯隧道施工安全培训,架子队长、书记、技术负责人、副队长、施工员、大坪山隧道进口所有施工班组及相关施工人员、运输班,必须参加培训。
3、电工、爆破工、瓦检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地方相关部门的有关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4、风筒布接至掌子面处,距离不大于5m,加强通风。
5、洞内严禁产生高温和发生火花的作业。
洞内不得进行电焊、气焊、喷灯焊等作业;确需用焊时必须在施工区域内配备两台以上的专用灭火器;动火区20m内设置应急水阀。
6、动火作业地段,必须有两名专职瓦检人员跟踪检测瓦斯。
7、电焊机必须由专业电工接线、拆线;线路不能有任何裸露、明接头等现象,严格按照隧道安全规范执行。
8、对钢制材料动火,在必要的时候,必须采用湿毛巾或洒水等降温措施,确保动火部位的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9、瓦斯隧道必须固定专门的看火人和瓦斯跟踪检测人员,不得擅自离开。
10、在隧道内,严禁拆修电焊机、爬焊机等动火设备;动火完毕,及时将电焊机、氧气乙炔撤离洞外安全距离并置于专门库房;隧道口及动火作业区必须设有足够的消防应急物资设备。
11、进洞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凡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的,洞口值班人员有权阻止进洞。
12、进洞施工人员及车辆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人员靠边行走,车辆限速行驶,注意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安全。
13、洞内爆破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都必须检查爆破地点附近的瓦斯,且爆破员、班组长、瓦检员都必须检查。
)
14、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不得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15、通风应风量足,风向稳,局扇无循环风。
16、在瓦检员检测到瓦斯浓度>0.5%时报警,瓦斯浓度>1%时切断作业区电源,工人停止作业,瓦斯浓度>1.5%时撤出作业人员。
17、炮眼封泥不足或不严不应进行爆破。
18、瓦斯工区钻孔作业必须采用湿式钻孔,作业地点附近20m内风
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钻孔作业。
19、在低瓦斯工区进行爆破作业时,爆破25 min后应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瞎炮、残炮等情况,遇有危险必须立即处理。
在瓦斯浓度小于0.3%,二氧化碳浓度小于 1.5%,解除警戒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入开挖工作面工作,作业人员未得到检测人员确认不得进入施工面。
20、台车上作业前必须先进行瓦斯浓度检测,达标后人员方可作业。
21、低瓦斯工区洞内任意处瓦斯浓度超过0.5%时,应加强通风监测。
22、动火作业必须要申请动火证,动火证过期后再使用需重新申请。
23、钻工必须穿棉质服装、雨衣和胶鞋,佩戴防尘口罩
附件1:动火施工安全规定
附件1:
动火施工安全规定
动火前应做到“八不”;动火中应做到“四要”;动火后要做到“一清”。
一、动火前“八不”:
1.防火、灭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2.周围的易燃杂物未清除不动火;
3.附近难以移动的易燃结构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动火;
4.凡盛装过油类等易燃液体的容器、管道,未经洗刷干净、排除残存的油质不动火;
5.凡盛装过气体受热膨胀有爆炸危险的容器和管道不动火;
6.凡储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间、仓库和场所,未经排除易燃、易爆危险的不动火;
7.在高空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时,下面的可燃物品未清理或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不动火;
8.未有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不动火。
二、动火中“四要”:
1.动火前要指定现场监火人;
2.现场监火人和动火人员必须经常注意动火情况,发现不安全苗头时,要立即停止动火;
3.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要及时扑救;
4.动火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三、动火后“一清”:
动火人员和现场监火人在动火后,应彻底清理现场火种后,才能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