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报告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87988ec850ad02de8041ef.png)
编码:无菌检验方法验证报告药业有限公司1. 概述: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本公司的无菌检查只是针对于灭菌注射用水的无菌检查。
灭菌注射用水灭菌工艺采用121℃ 30min 过度杀菌法,按照2005 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注射剂的无菌检查应采用薄膜过滤法。
制定的《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SOP4.14.038-B)应经过验证后,才能批准使用。
2. 验证目的:验证所采用的方法和条件是否适合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即确认供试品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以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
3. 验证范围:适用于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法的验证。
4. 验证人员及职责质量部负责该验证方案的起草及组织实施;验证小组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质量部参与验证的实施及监督。
5. 文件准备和培训检查验证所需的各类文件资料,应齐全;相关的文件草案是否已具备。
6. 验证条件6.1. 无菌检查室空气净化系统已经过验证并合格,仪器安装完成;仪表量器经过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6.2. 供试品:3批,批号:批号:批号:6.3. 培养基及试剂:6.3.1. 试剂试液:氯化钠: 临用前配成0.9%浓度的溶液,配制记录见附件1 冲洗液:0.1%蛋白胨水溶液,配制记录见附件26.3.2.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改良马丁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营养肉汤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蛋白胨生产厂家:批号:培养基配制记录见附件3。
6.4. 验证用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铜绿假单胞菌【CMC(C B)10104】枯草芽孢杆菌【CMC(C B)63501】生孢梭菌【CMC(CB)64941】白色念珠菌【CMC(C F)98001】黑曲霉【CMC(C F)98003】购自:各验证用菌种传代记录见附件4。
6.5. 无菌检验仪器及相关设备:压力蒸汽灭菌器型号:生产厂家:校验日期:有效期:生化培养箱(细菌培养)型号:生产厂家:校验日期:有效期:生化培养箱(霉菌培养)型号:生产厂家:校验日期:有效期:7. 验证内容:7.1. 培养基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 支,培养14 天,应无菌生长培养基无菌性检查记录7.2.1.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 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置30-35℃培养18-24 小时,分别取上述培养物1ml 加9ml 0.9 %的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制成每1ml 含菌数小于100 CFU的菌悬液。
中国药典2020无菌检查法
![中国药典2020无菌检查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e2edf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7.png)
中国药典2020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法是药品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它主要用于检测药品是否受微生物污染,确保药品的无菌状况符合规定的标准。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对无菌检查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本文将对中国药典2020版中关于无菌检查法的要点进行介绍。
一、无菌检查法的概述无菌检查法是指通过将药品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和观察,判断药品中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
它是一种定性的检测方法,可较为准确地判断药品为无菌状态还是受菌状态。
二、无菌检查法的适用范围无菌检查法适用于各类药品的无菌检测,包括注射剂、眼用制剂、气雾剂、洗眼液等。
不同药品的无菌检查方法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药企在进行检测时应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中的规定进行操作。
三、无菌检查法的操作步骤1. 准备好所需器材和培养基:包括培养皿、无菌针、无菌培养基等。
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选择相应的培养基。
2. 无菌操作:操作人员需穿戴无菌手套、无菌帽等无菌防护用品,采用无菌环境进行操作,以尽量降低外界污染。
3. 取样并接种:根据药品的不同形式,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取样,并将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
4. 培养和观察: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条件下进行培养,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培养皿中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四、无菌检查法的结果解读无菌检查法的结果由操作人员根据培养皿中的生长情况进行判读,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无菌:培养皿中无任何菌落生长。
2. 受菌:培养皿中存在微生物的生长,可能意味着药品受到了微生物污染。
3. 有疑似菌落:培养皿中存在一些不明确的菌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确认。
五、无菌检查法的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外界污染。
2.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确保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检测灵敏性和准确性。
3. 对存在疑似菌落的样品进行进一步的鉴定,以确定是否存在真正的微生物污染。
4. 注意培养基的保存和贮存条件,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可靠性。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c405b66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66.png)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取本品,分别加灭菌注射用水 1ml 溶解,采用薄膜过滤法依法检查(中国药典 2022 年版二部附录Ⅺ H ),应符合规定。
菌液制备: 10 倍稀释法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斜面 培养基菌悬液制备计数结果菌种 代数 稀释级 菌落数(cfu/ml )枯草芽孢杆菌 4 10-6 61金黄色葡萄球菌 4 10-7 89大肠埃希菌 4 10-6 78生孢梭菌 4 10-6 67白色念珠菌 4 10-7 83黑曲霉菌 4 10-4 401、供试品处理将供试品去掉铝塑盖,外表面用75%酒精全面消毒,然后向每支样品中注 入 1.0ml0.1%的蛋白胨灭菌溶液,备用。
2、检查阳性对照: 将等量的试验菌直接加入到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或者改良马丁液 体培养基管中,在相应的温度下培养。
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管在 30-35℃下培菌种枯草芽孢杆菌 CMCC(B)63501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26003 大肠埃希菌 CMCC(B)44102生孢梭菌 CMCC(B)64941白色念珠菌 CMCC(F)98001黑曲霉菌 CMCC(F)98003菌悬液制备用 0.9% 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菌少于 100cfu (菌落行程单 位)的菌悬液加入 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 孢子洗脱,再同上制成每 ml 含菌 小于 100cfu 的菌悬液养;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管在23-28℃下培养3-5 天。
观察记录。
阴性对照:将灭菌的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或者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管直接放在相应的温度下培养。
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管在30-35℃下培养;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管在23-28℃下培养3-5 天。
观察记录。
样品 (薄膜过滤法):每种实验菌取10 支处理好的供试品溶液,将溶液合并后加入制备好的菌悬液1ml,用0.1%的蛋白胨灭菌溶液稀释至100ml,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取出滤膜,将其分为3 等份,分别置于含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容器中,其中一份作为阳性对照用。
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 报告
![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 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bf5ae7700abb68a982fbdc.png)
编号:SOP-VM-02-076版本号:00陕西同康药业有限公司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报告目录1 试验描述 (2)2 试验依据 (2)3 试验项目组成员及职责 (2)4 试验内容 (2)5 试验前准备 (3)6 试验过程 (4)7 偏差处理 (8)8 变更控制 (9)9 最终评价及建议 (9)10 试验周期 (9)陕西同康药业有限公司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案1 试验描述:本分析方法为本公司的《灭菌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下称SOP),该SOP 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的方法。
为确保其检测结果准确,本公司实验室对该品种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是否适合进行试验。
2 试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分析方法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灭菌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SOP-QC-01-001《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SOP-QC-07-018《灭菌注射用水质量标准》5 试验前准备:5.1 人员培训:5.2 仪器设备、标准品和试剂:5.2.2 标准品和试剂6 试验过程6.1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对配制好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无菌性及灵敏度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通则1101)要求。
6.2菌种及菌液制备6.2.1、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生孢梭菌( 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 64 941〕,大肠埃希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 44 102〕,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CMCC(F) 98 001〕,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CMCC(F) 98 003〕,上述标准菌株均源自,工作用菌株为第三代。
(精选)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精选)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7215152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0.png)
(精选)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无菌检查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培养基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方法。
对于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不同基质中培养基的适用性,并验证其能否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关于无菌检查法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检测的菌种无菌检查法的适用性检查主要是针对检测的菌种进行的。
在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时,应选取常见的菌种,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以测试其在不同基质中生长情况。
2. 基质的选择适用性检查需要考虑基质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培养基要适应于常见的基质中,如水、空气、土壤等。
同时,针对基质特性有所不同的检测培养基,还需要进行不同基质特性的适用性测试,如pH值、含盐量等。
3. 实验室条件在进行无菌检查法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时,还需要考虑实验室条件。
一般情况下,必须要有一定的实验室基础设施和操作规范,如洁净室、灭菌设备等。
4. 实验材料适用性检查还需要考虑实验材料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适用性检查需要使用经过严格检测和认证的实验材料,如蒸馏水、洗涤剂、试管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无菌检查法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检测实际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无菌检测工作,确保其可靠和稳定。
总之,无菌检查法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
只有通过严格的实验探究和检测,才能保证培养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积极促进无菌检测工作的提高和优化,更好地维护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2022版小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报告范文
![2022版小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1ce64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c.png)
2022版小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报告范文某某某某有限公司第1页共6页某某某某有限公司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报告第2页共6页起草人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批准人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报告第3页共6页1、概述为本公司主要产品之一,本产品规格为:,已进行批量生产并已进行工艺验证,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2年版对无菌检查方法作了修改,其产品的无菌检查方法和培养基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适应性、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根据该产品特性拟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并按制定的方法及条件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该产品是否合适采用该方法进行无菌检查。
2、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2版四部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
3、验证目的建立该产品的无菌检查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试验方法的准确性与适用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4、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人员姓名组长副组长成员职位质量部经理质量部QC主任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核、批准。
1.负责对确认记录、数据进行复核,确认报告的总结。
2.负责对验证及检验记录、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汇总。
1、负责验证报告的起草检验人员2、负责检验数据的收集、记录的填写5、主要验证用仪器仪表的校验仪器名称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无菌隔离器规格型号检定/验证情况检定/确认部门结果:确认人:日期: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报告第4页共6页6、验证用菌种及培养基菌种名称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培养基、缓冲液名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1%无菌蛋白胨水溶液试验员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报告第5页共6页7、试验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20-25℃培养24-48小时。
注射液无菌检查的方法学验证方案
![注射液无菌检查的方法学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1da0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2.png)
注射液无菌检查的方法学验证方案注射液的无菌性是医疗领域中最为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注射液的无菌性,需要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方案,确保验证结果准确可靠。
一、验证目的本验证方案旨在验证注射液无菌性检查的方法学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验证,可以确保注射液无菌性检查的结果符合预期,并为其他类似检查提供参考。
二、验证对象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各类注射液无菌性检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常规培养法、膜过滤法、试管法等。
三、验证步骤1. 制定验证计划:明确验证的目标、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2. 准备样品和试剂:收集需要验证的样品和所需试剂,并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
3. 合理布局实验室: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无菌实验要求,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4. 实验操作:a) 样品准备: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制备样品,确保操作无菌。
b) 检测方法操作:按照所选的检测方法,依次进行实验,确保操作无误。
c) 平行实验: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进行平行实验,确保结果一致。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6. 结果确认:将验证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确认验证是否合格。
7. 编写验证报告:将整个验证过程、操作方法和结果总结编写成验证报告。
四、验证要求1.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2. 注射液样品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 实验室环境应符合无菌要求,避免外界干扰。
4. 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
5. 实验操作过程要规范、准确,确保每个步骤符合方法要求。
6. 结果分析要科学、客观,数据统计要准确无误。
7. 结果确认应根据验证目标和标准进行判断。
8. 验证报告要详细、完整,包括验证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五、验证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判断注射液无菌性检查方法是否准确可靠。
如果验证结果符合要求并且与预期目标一致,则说明所选的检查方法具有可靠性和精准性。
如果验证结果与预期目标不一致,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案。
无菌检验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案
![无菌检验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2a6f2f0912a2161479295a.png)
无菌检验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案目录1.概述1.1试验背景为保证无菌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当建立产品的无菌检查法时,应进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以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无菌检查。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要求,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检查方法应进行重新试验。
根据2015年版药典及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要求,检测环境由原来的为C级背景下局部A级空气单向流,在层流净化工作台下进行无菌检测,变更为在C级背景下,无菌检查ORABS隔离系统中进行无菌检测,且由原来的臭氧消毒,变更为臭氧+过氧化氢灭菌消毒;培养基发生变更:由培养真菌用的改良马丁培养基变更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由23-28℃变更为20-25℃,现针对XXX注射液进行适用性试验,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该药品的无菌检查。
1.4方案说明验证过程中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时,应填写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试验领导小组批准。
2.确认目的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规定对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进行试验,在现有检验程序、检测条件及培养条件下,对该供试品的适用性试验进行确认,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该药品的无菌检查。
验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3.小组人员4.风险评估4.1风险等级标准A.严重程度(S):测定风险的潜在后果,分为以下四级:B.可能性程度(P):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为建立统一基线,建立以下四个等级:C.检测能力(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设为以下四个等级:风险分析及评价:根据确定的风险标准对已经识别并分析的风险进行评价,即通过评价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从而确认风险的等级。
无菌检验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案
![无菌检验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d27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c.png)
无菌检验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案无菌检验是一种用于确认样品是否含有微生物的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药品、医疗器械、食品等行业中。
为了确保无菌检验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进行适用性试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方案。
一、背景介绍二、试验目的1.验证培养基的适用性:验证所选培养基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并区分不同的微生物种类。
2.验证培养条件的适用性:验证所选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对于无菌检验结果的影响。
3.验证无菌器材的适用性:验证所选无菌器材是否能够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三、试验内容1.培养基适用性试验(1)准备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选择性琼脂等。
(2)分别接种已知数量的目标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别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并进行菌落计数。
(4)比较同一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计数结果,评估培养基的适用性。
2.培养条件适用性试验(1)选取不同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培养条件。
(2)分别接种已知数量的目标微生物。
(3)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并进行菌落计数。
(4)比较同一微生物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菌落计数结果,评估培养条件的适用性。
3.无菌器材适用性试验(1)准备不同类型的无菌器材,如培养皿、试管、注射器等。
(2)分别接种已知数量的目标微生物。
(3)使用无菌器材进行培养,并进行菌落计数。
(4)比较不同无菌器材上的菌落计数结果,评估无菌器材的适用性。
四、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评估不同培养基、培养条件和无菌器材的适用性。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质量控制1.试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试验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2.试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和无菌器材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六、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对所选的无菌检验方法进行适用性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制药用水检测项目及注意事项
![制药用水检测项目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4cf80b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7.png)
制药用水检测项目及注意事项第一部分、制药用水所检项目有哪些?制药用水根据不同的使用范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
这里我们只针对纯化水(PW)和注射用水(WFI)进行分析讨论。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PW需检验项目为:性状、酸碱度、氨、硝酸盐、亚硝酸盐、电导率、总有机碳(TOC)、不挥发物、重金属、微生物限度。
WFI所需检验项目与PW相比,将酸碱度更换为pH值,增加了细菌内毒素控制,其余检验项目与PW基本相同,但是微生物的控制标准要严于PW的标准。
第二部分、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确认根据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要求,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纯化水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面,相应进行R2A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以及无菌培养试验。
方法:取不大于100cfu菌液,于购买的R2A琼脂培养基,快速涂布,每一菌株平行2个平板。
同样操作涂布与中检院购买的对照培养基,培养5天。
无菌培养试验:取2平皿,作为阴性对照培养。
标准:被测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比值应在0.5-2之间,菌落形态、大小一致。
无菌培养,培养基上无微生物生长。
纯化水计数方法适用性方面,水作为无抑菌作用的溶剂,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意义不大,因此,应不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R2A培养基,营养欠丰富,有利于损伤微生物的回收,培养时间不低于5天。
第三部分、准备工作注意哪些?(1)仪器设备及耗材:检测前要根据所要检测的项目,检查所用仪器/设备(如天平、pH计、电导率仪、培养箱等)是否经过了校准,是否在校准效期内,有些仪器还需要使用前校准或日校,比如天平,pH计。
微生物限度检验所用的生物安全柜(或超净工作台)、微生物过滤系统和培养箱应保证在确认效期内。
用到的关键耗材,如微孔滤膜及滤杯等物料应保证其无菌性,可购买一次性无菌过滤器,也可在经验证的灭菌程序下灭菌,并在经验证的有效期内使用,但微孔滤膜不建议用户自行湿热灭菌,因为湿热灭菌可能会引起滤膜孔径的改变,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灭菌后的滤膜仍满足使用需求。
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9dcecd63186bceb19e8bb1f.png)
4.2.4培养基的保存
配制的培养基应在凉暗处保存,一般不得超过2周,临用前细菌和霉菌培养基分别经30-35℃和20-25℃培养不少于48小时和72小时,证明无菌生长后方可使用。
龙脉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公司LOGO
文件名称
无菌检测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规程
文件编号
编制/日期
实施日期
版本号
A/0
审批/日期
修订日期
共页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培养基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质检科对本厂产品的无菌检测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3.引用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H无菌检查法
4.2.1菌液制备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6~10-7,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菌悬液。
℃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6~10-7,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菌悬液。
接种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
培养基接种:取每管装量为ml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支,接种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支,支不接种作空白对照,℃培养天;取每管装量为的改良马丁培养基支,接种小于100cfu的白色念珠菌支,留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天。逐日观察。
2020版药典变化(与器械有关的)
![2020版药典变化(与器械有关的)](https://img.taocdn.com/s3/m/a945b31b767f5acfa1c7cdac.png)
《中国药典》每五年修订一次,2020版《中国药典》是第十一版药典,现在已经发布并将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针对2020版《中国药典》的更新,作为医疗器械企业关注的纯化水、无菌检查和微生物计数,我们对比了2015版和2020版《中国药典》中关于纯化水、无菌检查和微生物计数的项目供大家参考。
1.2015版和2020版《中国药典》中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对比2015版和2020版《中国药典》中对于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要求没有变化,企业可根据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继续执行。
2.2015版和2020版《中国药典》中无菌检查和微生物计数法的对比.2015版和2020版《中国药典》中对于无菌检查和微生物计数法的主要变化详见后文附表,对于此次的变化我们将其分为:【一般变更】(企业需根据变化修改内部的检验文件)和【重要变更】(企业除了需根据变化修改内部的检验文件外,需更多的关注实际操作的变化),具体内容如下:a.①“医疗器具”改为“医疗器械”:《中国药典》对于医疗器械的适用性;【一般变更】②“监控”改为“监测”:除了对洁净环境进行日常监测外,无菌检查时还应对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进行监测;【一般变更】b.制备好的培养基“密闭容器”保存改为“无菌密闭容器”,保存时间由“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改为“经验证的保存期内使用”:企业可根据保存需要对制备好的培养基的保存期进行验证,经验证后方能按验证的保存期对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保存使用;【重要变更】c. “1/5”改为“1/3”:在供试品接种前,需检查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确保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3;【重要变更】d.新增“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黑曲霉的培养;【重要变更】e.增加“和确认”:采购的菌种应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定期转种传代,并对其纯度、特性等进行确认,以保证试其生物学特性;【重要变更】f.①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培养时间“24〜48小时”改为“2〜3天”:增加培养时间更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获取所需的菌种新鲜培养物;【重要变更】②“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改为“适宜浓度菌悬液”:企业可根据实际菌悬液的浓度进行操作,不再强制要求1ml菌悬液的含菌数小于100cfu;【一般变更】③“20〜25℃培养5〜7天”改为“20〜25℃培养5〜7天或直到获得丰富的孢子”;“3〜5ml”改为“适量”:不再强制要求黑曲霉洗脱液的容量和增加培养时间都为了确保最终能获取足够的黑曲霉孢子;【重要变更】④“0.9%无菌氯化钠溶液”改为“含0.05% (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更利于黑曲霉孢子的洗脱;【重要变更】⑤“每1ml含孢子数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改为“适宜浓度的孢子悬液”:企业可根据实际孢子悬液的浓度进行操作,不再强制要求1ml孢子悬液的含孢子数小于100cfu;【一般变更】g.①“每管装量为12ml”“每管装量为9ml”改为“适宜装量”:不再强制要求培养基的每管装量;【一般变更】②“小于100cfu”改为“不大于100cfu”:不再强制要求接种的菌种数量小于100cfu;【一般变更】③培养时间“3天”“5天”改为“接种细菌的培养管培养时间不超过3天,接种真菌的培养管培养时间不得超过5天”:企业可根据实际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情况选择培养时间;【重要变更】h. “滤清”改为“必要时滤过使澄清”:企业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需要滤过澄清;【一般变更】i.①“小于100cfu”改为“不大于100cfu”:不再强制要求加入的试验菌数量小于100cfu;【一般变更】j.②“加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至滤筒内”改为“加培养基至滤筒内,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生孢梭菌的滤筒内加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滤筒内加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明确接种不同菌种对应的培养基,更利于企业实际操作;【一般变更】k. “培养72小时”改为“培养不超过5天”:增加阳性对照菌的培养时间,确保某些生长较慢阳性菌的生长,更利于阳性对照结果的判断;【重要变更】l. “消毒液”改为“方法”:不再强制要求用消毒液对供试品容器表面进行消毒,企业可选择适用于实际的消毒方法对供试品容器表面进行消毒;【一般变更】m.①增加“若使用其他尺寸的滤膜,应对稀释液和冲洗液体积进行调整,并重新验证”:企业可选择其他尺寸的滤膜,但需对稀释液和冲洗液体积进行调整,并重新进行方法验证;【一般变更】②“总冲洗量不得超过1000ml”改为“总冲洗量一般不超过500ml,最高不得超过1000ml”:减少了每张滤膜的总冲洗量,但也考虑到产品的差异性,给定了最高冲洗量的限定;【重要变更】n.①“温度不得超过44°C”改为“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40℃,最高不得超过44℃”:降低了溶于十四烷酸异丙酯的膏剂和黏性油剂供试品的加热温度,但也给定了最高加热温度的限定;【一般变更】②增加“或其他适宜的灭菌方法”:除了薄膜过滤法过滤除菌,企业可选择其他灭菌方法制备十四烷酸异丙酯;【一般变更】o.增加“采用专用设备将供试品转移至封闭式薄膜过滤器中”、“迅速消毒供试品开启部位或阀门,正置容器,用无菌钢锥或针样设备以无菌操作迅速在与容器阀门结构相匹配的适宜位置钻一小孔,钻孔后应无明显抛射剂抛出,轻轻转动容器,使抛射剂缓缓释出”和“必要时用冲洗液冲洗容器内壁”:增加具体的操作细节,更利于企业实际操作;【一般变更】p. “同时应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包装中所配带的无菌针头的无菌检查”改为“同时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包装中所配带的针头等要求无菌的部件进行无菌检查”:增加了供试品中其他的无菌部件的无菌检查要求;【一般变更】q. “同时应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包装中所配带的针头的无菌检査”改为“同时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包装中所配带的针头等要求无菌的部件进行无菌检查”:增加了供试品中其他的无菌部件的无菌检查要求,不再强制要求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无菌部件的无菌检查;【一般变更】r.①“培养14天”改为“培养不少于14天”“培养3天”改为“将原始培养物和新接种的培养基继续培养不少于4天”:根据药典要求,如在加入供试品后或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出现浑浊,培养14天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可取该培养液不少于1ml转种至同种新鲜培养基中,将原始培养物和新接种的培养基继续培养不少于4天,因此原始培养物的培养改为不少于14天更合适;【重要变更】②“逐日观察”改为“定期观察”:不再强制要求逐日观察,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观察周期;【一般变更】s.删除“阳性对照管应生长良好,阴性对照管不得有菌生长。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规程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1a5712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72.png)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规程1目的规范灭菌注射用水的检验操作,保证灭菌注射用水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车间灭菌注射用水的检验。
3职责质量部、化验室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
4.2pH值4.2.1仪器和试剂a玻璃烧杯(150ml);b饱和氯化钾溶液;cpH计。
4.2.2检验方法:取本品100ml,加饱和氯化钾溶液0.3ml,依法测定,pH值应为5.0~7.0。
4.3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4.3.1仪器和试剂a硝酸:分析纯;b硝酸银试液:c氯化钡试液:d草酸铵试液:4.3.2检验方法:取本品,分置三支试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钡试液5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
4.4二氧化碳4.4.1仪器和试剂a具塞量筒b氢氧化钙试液:4.4.2检验方法:取本品25ml,置50ml具塞量筒中,加氢氧化钙试液25ml,密塞振摇,放置,1小时内不得发生浑浊。
4.5易氧化物4.5.1仪器和试剂a玻璃烧杯(150ml):b稀硫酸:c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4.5.2检验方法: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4.6硝酸盐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3,应符合规定。
4.7亚硝酸盐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4,应符合规定。
4.8氨参照《注射用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3,应符合规定。
4.9电导率按照《电导率仪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管理规定》中的方法进行检测,若取样量不大于10ml时,电导率应该不大于25μS/cm(25℃时);若取样量大于10ml时,电导率应不大于5μS/cm(25℃时)。
4.10不挥发物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8,应符合规定。
4.11重金属参照《纯化水检验规程》项下的4.9,应符合规定。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报告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00d6e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4.png)
检查验证所需的各类文件资料,应齐全;相关的文件草案是否已具备。
6.验证条件
6.1.无菌检查室空气净化系统已经过验证并合格,仪器安装完成;仪表量器经过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6.2.供试品:3批,批号:
批号:
批号:
6.3.培养基及试剂:
6.3.1.试剂试液:
氯化钠:临用前配成0.9%浓度的溶液,配制记录见附件1。
2.验证目的:
验证所采用的方法和条件是否适合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即确认供试品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者其抑菌活性以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稍不计。
3.验证范围:
合用于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法的验证。
4.验证人员及职责
质量部负责该验证方案的起草及组织实施;
验证小组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质量部参预验证的实施及监督。
生孢梭菌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
【CMCC(B)26003】
【CMCC(B)10104】
【CMCC(B)63501】
【CMCC(B)64941】
【CMCC(F)98001】
【CMCC(F)98003】
购自:
各验证用菌种传代记录见附件4。
6.5.无菌检验仪器及相关设备:
压力蒸汽灭菌器
型号:
生产厂家:
校验日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编码: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报告
药业有限公司
1.概述:
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本公司的无菌检查只是针对于灭菌注射用水的无菌检查。
灭菌注射用水灭菌工艺采用121℃30min过度杀菌法,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注射剂的无菌检查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制定的《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SOP4.14.038-B)应经过验证后,才干批准使用。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845d76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0.png)
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1.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验证:首先,应选择适当的注射用水样品,根据检测目标微生物的特性和所需的灵敏度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然后,通过添加已知数量的目标微生物到待测样品中,进行平行试验,并重复多次,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
2.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验证:为了确定方法的灵敏度,可以分别添加不同数量的目标微生物到注射用水样品中,然后使用验证方法进行检测。
通过计算检出限和灵敏度等参数,评估方法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3.检测方法的特异性验证:为了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可以将不同种类或菌属的微生物添加到注射用水样品中,并使用验证方法进行检测。
通过观察检测结果,评估方法对非目标微生物的反应情况,确定方法的特异性。
4.检测方法的可重复性验证:为了评估方法的可重复性,可以选择不同的操作人员,使用同一批次注射用水样品,采用相同的操作步骤和条件,进行重复性试验。
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评估方法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5.检测方法的应用性验证:6.检测方法的稳定性验证:为了评估方法的稳定性,可以将待测样品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保存,然后使用验证方法进行检测。
通过比较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稳定性。
在进行以上验证时,需要确保所有实验人员都经过充分的培训,并严格按照验证方案进行操作。
此外,还应注意样品的收集、保存和处理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而言,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是为了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可重复性、应用性和稳定性等指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一过程对于保证注射用水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方法确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d8b1e90b1c59eef9c7b485.png)
编号:SOP-VM-02-077版本号:00陕西同康药业有限公司灭菌注射用水(5ml)检验方法确认方案目录1确认描述 (2)2确认依据 (2)3项目组成员及职责 (2)4确认内容 (3)5确认前准备 (3)6确认过程 (5)7检验结果 (9)8偏差处理 (9)9变更控制 (9)10最终评价及建议 (9)11确认周期 (9)陕西同康药业有限公司灭菌注射用水(5ml)检验方法确认方案1确认描述本分析方法为《灭菌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下称SOP),该SOP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方法。
为确保其检测结果准确,本公司实验室对该品种检测方法是否适合进行确认。
2确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分析方法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灭菌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灭菌注射用水质量标准》4确认内容:5确认前准备5.1人员培训:确认相关人员培训计划5.2仪器设备、试液5.2.1仪器设备5.2.2试液5.3指导文件5.4样品6确认过程确认依据:《灭菌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灭菌注射用水质量标准》6.1性状:6.1.1可接受标准: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
6.1.2检测结果:检验者:日期:复核者:日期:6.1.3确认结果评价本次确认小组组长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及评价。
评价人:日期:年月日6.2检查6.2.1pH值取本品100ml,加饱和氯化钾溶液0.3ml,依法测定,pH值应为5.0~7.0。
6.2.1.1可接受标准:pH值应为5.0~7.0。
6.2.1.2检测结果:检验者:日期:复核者:日期:6.2.1.3确认结果评价本次确认小组组长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及评价。
评价人:日期:年月日6.2.2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6.2.2.1检验方法:取本品,分置三支试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钡试液5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c4b4c1fe4733687f21aa6c.png)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无菌检查使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责任:QC化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内容:1、概要: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检查及灵敏度检查要求。
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检查同时进行。
2、材料及设备2.1 生化培养箱2.2 生物安全柜2.3 中国浊度标准管(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2.4 灭菌试管、灭菌注射器2.5 0.9%无菌氯化钠溶液2.6 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聚山梨酯80 0.05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氯化钠至100ml,混匀,灭菌即可。
3、无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3.1无菌性检查取新鲜配制灭菌的培养基各5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20~25℃,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3.2灵敏度检查3.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00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501]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B) 64941]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 9800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003]3.2.2菌液制备3.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制备3.2.2.1.1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新鲜传代菌种一支待用。
维生素C注射液(5ml:1g)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确认
![维生素C注射液(5ml:1g)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确认](https://img.taocdn.com/s3/m/c131f7d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e.png)
维生素C注射液(5ml:1g)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确认摘要目的:药品无菌检查中,污染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抗性、样品的处理方法、样品的浓度、检查方法、培养基、培养条件等,将直接影响检查结果。
只有在各检查条件均适宜时,才能保证样品中污染的微生物的充分生长。
因此无菌检查应证明所采用的方法和检验条件是可靠的,以保证检查方法的完整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方法:试验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要求,用HTY-2000AG8无菌检查用隔离器,采用薄膜过滤法,加入6种株菌: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CMCC(B)44 10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MCC(B)26 00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64941],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 [CMCC(F)98 00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98 003] 。
对每一试验菌在含供试品的容器中的生长情况逐一进行确认,从而建立该品种的无菌检查方法。
结果:与对照管比较,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
关键词:方法适用性试验;薄膜过滤法1实验材料1.1样品维生素C注射液3批,批号为:ZKA2003、ZLA2006、ZLA2009,规格均为:5ml:1g。
1.2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批号200305)、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批号200826)、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批号190213)、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批号200309)、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批号1909182)、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批号190902)、0.1%蛋白胨水溶液(批号190530)均来源于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
1.3仪器脉动真空灭菌柜 MQS0.6(脉动真空灭菌柜 MQS0.6 ),脉动真空灭菌柜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pH计S220-K(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生物安全柜(江苏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移液器(芬兰百得实验仪器(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