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管理机理初探(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家们告诉我们,对人们进行判断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是使人们判断得到不同的答案的真正原因。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衡量、判断、去决的总看法、总观点。这些总体看法、总体观点是面对不同事物进行分析、判断中初步形成,并经过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一般说来,是有效、正确的,并且经过了反复多次地重复进行,最终形成的价值观念。这些总体价值观念面对不同的事务,会分解成不同的分支,进行不同地分析判断。因此,对是非进行判定的依据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管理机理初探
企业文化本质特征
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是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从其形成和发展看,企业文化是由两种范畴的内涵相互融合的结晶。其一是管理范畴;其二是亚文化范畴。企业文化是这两种范畴的内涵的融合。两种内涵结合后的最终属性是管理。因为,第一,就社会文化而言,文化对社会具有管理功能。第二,企业文化的实质是对以前实行的管理的一种反思、一种背叛、一种升华、一种前进。在他之前的管理强调的是理性、科学、强硬,而企业文化管理则是强调运用文化的特性,加大柔性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机理
企业文化管理是有着其特殊的管理机理的,即特殊的处理是非问题的方式、方法。要搞清楚其管理机理,就必须进一步分析其对是非问题的处理依据和处理方式。
对是非进行判断、处理、决定的依据
同样的一个是非问题,是否有同样的处理方式、处理办法和结果呢?答案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答案。例如:哥哥打了弟弟这样一个是非问题(谁对谁错)。在美国:可能认为哥哥错了的人多。因为,打人是不对的,是侵犯人权。在中国:可能认为哥哥弟弟都有错误,各打五十大板。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弟弟不惹哥哥,哥哥不会动火;哥哥遇到了弟弟的惹怒,也不该打人。两边都有错。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处理是非的时候,首先要对是非进行判断。判断的标准却因人而异。人们的判断标准为什么不同?人们是依据什么进行判断的呢?
法人价值观和自然人价值观
科学家告诉我们,自然人的价值观是在13岁左右就基本形成了,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企业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既然很难改变,企业的价值观,即法人价值观又是如何形成呢?原来,个人的价值观难以改变,却是可以认同企业法人的价值观的。
企业文化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法人的价值观,从企业一成立就开始形成并存在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人的认识与否、肯定与否而存在的。因为一旦成立,企业法人就必须回答企业的使命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企业如何组织?企业向哪里发展?企业要由什么人组成?给这些人发多少工资?等等一系列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过程中,就是这个企业法人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经过企业文化建设的多年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企业价值观取决于企业员工的认同度。依据认同度的大小构成了三个圆环。对于极为高度认同的价值观,是已经被固化下来的企业法人价值观,形成了圆环的内核;处居第二层的是已经被广大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但是其认同度低于前者的,是正在被固化的企业法人价值观;最外环的是开始认同又尚未被认同的价值观,也是思想认识上最为活跃的、处于碰撞过程的企业法人价值观。
堪称上世纪通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把管理概念பைடு நூலகம்之为最简短的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面对的是众多的对象、事物、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管理,就必须深入到各种管理的过程中,去体验、感受、总结、分析、综合,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将这些规律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这就是认识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认识管理的一个方法就是将管理流程进行细分。通过细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细分的结果使得管理的过程变成了一个问题:“是这样办?还是那样办?”这里管理的特殊性已经转化成管理的共性,成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与非的问题。管理的实质就是来决定是“是”还是“非”。因此管理可以概括成一句话:管理就是:是“是”非“非”。第一个“是”是动词,是肯定的意思,第二个“是”是被肯定的一面,“是是”就是肯定被肯定的一面的;第一个“非”是动词,是否定的意思,第二个“非”是不是“是”的一面的意思,“非非”是否定不是“是”的一面。管理过程可以说是肯定该肯定的,并且不断弘扬这种肯定,否定不该肯定的,甚至是错误的,并不断地杜绝它的重复出现。因此,管理就是由一系列这样的是非问题的处理所构成的。无数个是非问题的处理构建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体系。是与非的处理,就是管理的基本要素,是管理的最小单元——管理的细胞、管理的分子。
由于企业法人价值观有不同的层次,其对企业员工行为的控制能量、影响力也形成了企业法人的不同行为模式,它同样由三个环组成。最核心的内环是控制能量最强大、影响力最强大的核心环。在它的控制、影响下形成了企业法人最不易改变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不用刻意提醒,企业员工自觉自愿地不知不觉遵循的行为——习惯。第二环是其控制能量较为强大、影响力较大的一环。在这个环节里,员工的行为,是正在被制度、流程规则、强大舆论所强制规范的行为,是正在养成习惯的过程。最外环是其控制能量、影响力最弱的一环,员工行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不规范性。
在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就是依据这样一棵价值观的大树,根植于市场的一块土地,繁衍生长,生老死别。
企业法人价值观与企业法人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
企业法人的价值观是决定企业法人行为的关键主观因素。企业法人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决定企业行为的核心关键主观因素。因此我们在考查企业行为时,关键是要考查企业价值观对企业法人行为的影响力。
企业法人的价值观取决于企业成员的认同度。那些高度认同的价值观、那些被反反复复重复认同的价值观,最后就会固化下来,形成企业法人的价值观。新来乍到的企业员工必须经过一段过程,对这些价值观有所认同,否则它将无法在这个企业生存下去。
企业法人的价值观应当说是一棵大树——价值树。这棵大树有不同层次的内容,其中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决定其他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形象地把核心价值观比喻成价值树的树干和树根,是树的活的灵魂。核心价值观是最为关键的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也是被企业员工高度认同的,最不易改变的价值观。
所谓管理机理,是指企业如何在具体运营中通过其组织,发挥功能,实现管理的。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工作,因此它有其技能,有其工具,也有其技术。管理是一种学术,换句话,是到处均可以应用的一套系统化知识的运用。管理也是一种文化,它包含在价值、风格、信仰与传统中。管理是一种任务,主要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