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在高效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结题报告

《在高效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结题报告

《在高效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直击中考:2010年佛山历史中考题突出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整份卷的难度比前两年都有所加大,出题者在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记忆之余,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结果相当一部分平时肯认真刻苦,成绩优良的同学都在这次中考中遭遇了滑铁卢。

对比他们的成绩,觉得与他们平时的付出极不相称。

在平时的教学中,这部分同学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怕苦,不怕累,背熟了很多考点,也做了不少的练习。

可是当他们从考场出来后,都一片茫然,对自己的成绩毫无把握,直言:太难。

为什么思维能力强的题目一出来,相当一部分成绩中上的同学却一败涂地呢?它不得不让我去反思自己的教学。

有人说过:“历史知识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

”我想,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我,也许忽略了一件事:必须精心设问,精选历史练习题,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思维方法,教会他们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等的能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挖掘知识背后的人文内涵的能力。

(二)考试结果:2010年中考成绩出来后,结果与学生的感觉相差无几,优秀率和合格率同往年相比都有所下降。

我校历史科优秀率仅为15%,合格率则是60%左右,这个成绩在全区处于中下水平。

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思考,更要求我们要有所行动和创新。

思考的是为什么一部分长期成绩处于优秀的同学中考竟然与优秀失之交臂,如何才能让这部分有冲劲,又有能力的学生在所有的考试中都确保优秀地位?要有所变化的是如何改变平时的教学,让学生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研究的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故我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在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主干知识的同时,学生还能够自己去构建历史网络,掌握一些重要时段的历史阶段性特征,能够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并能够将历史知识做一个纵向横向的比较;能够自觉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概括和提炼材料、仔细审题的能力都有提高;答题规范化,答案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三篇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三篇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三篇一、课题的提出几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行素质教育,不断地进行教材方面和课程体制方面的改革。

早在1_9年市教科所组织推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候,我校就积极响应市教科所号召,认真学习和探索的研究性学习。

____年学校派部分教师到上海青浦县实验中学学习,然后由这些老师向大家汇报学习的情况,印发有关的学习材料,提高了思想认识。

邀请了市教研室和市教科所的专家到我校讲座、做示范课等,使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思想上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20_至____年我校紧跟改革的步伐,积极实践和探索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上,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二、课题组的组成我校申报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后,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使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了保证。

我校采取的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牵头的课题组负责制。

在老师们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组成了以校长为课题组长的课题组,初一年级组的全体教师就是课题组的成员,教务处王春霞主任和李晖老师为课题负责人。

三、主要研究和实践过程1、动员与学习学校的主要领导首先从思想方面对全校教职工开展素质教育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的教育。

一方面多次派教师参加由开封市教科所组织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班和专家讲座,提高认识,以点带面;另一方面对全校的教师,进行了有关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教育并提出要求,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了安排。

学校的教科室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和对实验教师的培训指导工作。

____年我校先后派课题组的_老师、_老师、_老师分别赴_、_、_等地参加教科所组织的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研讨会。

他们听取了来自全国专家的汇报、经验介绍,考察了一些中小学的实验基地,研讨会从各个方面都使我们受到启发,对我校的研究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

在教研室的协调组织下,我们也充分利用了本地的学习资源,不断地学习外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十四中的河大附中把研究性学习融于课堂的观摩课、13中和实验中学开展综合实践的展览汇报和创新学习观摩课,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解决教师观念守旧、教法学法单一、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少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优秀教学效果的教育教学活动。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做到老师有效教、学生有效学。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包括XXX的目标教学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诱思导学理论、学案导学理论、系统论和XXX的“纲要信号图表法”。

这些理论提供了构建知识整体、揭示单元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论根据和技术手段。

本研究的目标包括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达到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交给学生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惯,激发学生的创新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研究也旨在更新老师的教育观念,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

通过实践和总结,我们希望能够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fficient teaching。

students have developed their independent。

proactive。

and XXX classroom。

students are more cooperative。

XXX。

and XXXXXX has improved。

XXX.XXX activities。

such as history story contests。

debates。

five-minute speeches。

writing historical essays。

and XXX activities have increased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history and XXX。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6篇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6篇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6篇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1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

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

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

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

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页眉内容《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标识课题名称:《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BAH课题类别:青年专项课题资助经费:30000元学科分类: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思品、历史课题鉴定时间:2012年4月课题负责人:姓名:侯德森;专业技术职务:中学二级;工作单位: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

主要成员:二、简介部分1.标题:《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2.序言课堂是教师的阵地,而课堂高效则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什么是高效课堂?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是什么?这是一线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课题组成员都是青年教师,所以我校成立了青年教师研究会,旨在使课题的研究具有组织性。

两年以来,课题组以“青研会”活动为平台,以课题为交流内容,不断形成思维的碰撞,产生新的想法,每位成员不断分享着共同的智慧,不断完善着课题成果。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形成了三条高效课堂实施策略,引领着学校课堂的改革,不断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3.摘要(不超过500字)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在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以“青研会”活动为平台,以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为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效率。

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课题组形成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堂上积极展示、交流、反思,在课堂检测中,目标达成度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通过小组合作,促进课堂高效、通过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促进课堂高效、通过课程资源开发,促进课堂高效三条策略。

在三条策略的引领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不会因为结题而终止,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高效课堂的研究,产生更多的成果。

三、正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一)选题背景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地处北京市南四环,是朝阳区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校,外地打工子弟学生占全校的95%左右。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179学习版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为了确保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创设了配套的管理制度并随着硏究的深入,逐步得到完善,教学管理向精细化发展管理上了新台阶。

2.通过课题的硏究,教师的教学硏究意识明显增强,自我学习的浓厚,每个教师都能自觉的从网络、外出培训学习中总结和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强化了教师队伍。

在课题硏究中,我们教师在反复的学习和实践中,对课堂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方法和途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多的教师能自觉地以有效教学的科学理念来指导学科教学设计途径与方法,遵循教学规律,尽可能地采用精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课题硏究工作促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勤于思考学习,勤于反思总结,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

大家普遍认识到要把日常的教学当成教硏,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作为我们一线教师草根硏究的主渠道。

4.促进了学生发展。

以“有效教学途径与方法”为教学实施蓝本而优化的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活跃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各方面特长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八、反思存在的问题:(一)面对学生的参差不齐,如何设计教学方案。

经过学情分析,有时我们会发现,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等方面参差不齐。

面对这么一群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学生,面对那么一份相同的教材,该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也许有人会脱口而出:分层教学。

那么怎样分层教学?是不是提几个不同难度的问题,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处理,就算是分层教学了?我们觉得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在相同的时间与空间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都收获最大的学习效益,其一般途径在哪里,其一般规律在哪里?在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如何避免顾此失彼,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二)面对教材,如何精选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从2019年4月份批准立项至今,近半年的时间,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我们撰写了课题实施方案,完成了开题报告。

在备课组会议上,让大家明确了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及各自的分工,确定研究计划,搜集相关资料,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现将近一年课题研究所开展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所做具体工作1、领导重视,做好指导工作我们都没参与过课题研究,我们的课题立项后,刚开始,具体怎么研究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后来我校领导也很重视,专门开会要求我们重视各组的课题研究,在经济上给予支持。

于2019年4月在我县教研室专门开了开题报告会,并邀请希望小学的专家老师对课题实施方案做指导,并就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做了详细的讲解。

同时我校也组织了学校做过课题研究并获奖的教师给我们指导方法。

使我们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明白了要怎么研究,都需要做什么,怎么做。

2、明确任务与分工,讲明要求在开完开题报告会后,专门召开备课组会,让大家明确研究的任务,并明确进行分工。

我们要研究①课堂上老师如何教才是高效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主导地位;②课堂上学生怎么学才是有效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③研究、归纳一些教学设计④收集、整理一些效果好教学经验和理论。

具体分工:我组所有研究的内容大家共同参与,在备课组会上共同探讨研究,但每个人负责整理的内容不同刘平:课题组长,具体承担课题规划,负责撰写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课题研究计划制定、整理各成员的积累材料、阶段小结和结题报告。

胡建梅主要整理和收集资料;王金虎负责教学设计和研修案例及调查报告。

要求:所以成员积极参与研究,不断积累,及时整理、归纳研究的成果。

3、加强学习,为课题研究打好基础。

所有成员每周要求上网学习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好的教学设计和课件等,以开阔视野,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为课题研究打好基础。

4、共同讨论,形成个案从本学期开始,在每周的备课组会上,只要所学内容与课题有关,我们都一一认真讨论研究,并记录下来,归纳整理。

重点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2篇)

重点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2篇)

重点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2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点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重点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2篇)》。

第一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一.选择课题原因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杆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养品。

酸奶的制作是我国传统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选择此课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学到一些生活小知识,让学生们体验制作的乐趣。

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以酸奶的制作为例初步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大致了解酸奶制作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和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

其次,通过研究此课题,不仅加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力,还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锻炼了同学们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让我们对此次研究充满无限期待。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了解的酸奶的制作原理(2)知道酸奶的作用(3)分析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4)清楚酸奶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四.研究方法:(1)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2)进行制作酸奶的实验(3)讨论并交流(4)总结并归纳五.研究步骤第一阶段:(20xx年11月―11月底)1.成立课题小组,并进行组内分工;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小组及个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1.围绕课题在网上查找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2.整理资料并进行小组内交流;3.小组内进行课题研究实践;4,展开小组内经验交流与共享活动。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1.与其他组交流实践经验并展示课题成果;2.撰写小组及个人结题报告。

第二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名称: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1、选题意义和背景。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标签:教育一、研究背景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意义新课程改革起始于课堂,理应回归于课堂,课堂成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

通过研究可以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研究,探索出教师高效教学的方法策略,提炼出适合我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得精简高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以期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以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的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的主要阶段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分为四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内容提示:主体部分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写:一是课题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二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

三是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四是基本经验和存在问题。

(内容限制在1000字以内)一、课题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在初中各科教学中处于略势,属于薄弱学科,表现在:一、教学时间每周每班两节,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较少;二、在学生心目中历史属于副课,学习积极性不高;三、考试中历史所占分数比例不大,学生认为有资料临时记忆就可以了;四、历史教科书呈现出的是线条式的历史事件,学生学习枯燥缺乏主动性。

1、研究的目标:影响历史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较多。

要使历史课堂教学丰富而精彩,史料的补充和有效教学尤为重要。

历史史料包罗甚广,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文物图片史料、声像史料等多种类型。

在七年级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史料既可以增加历史信息的真实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

但在实际教学中史料教学往往被忽视,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欠佳。

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打造,史料教学的利用和研究是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及学生掌握历史事实的途径。

2、研究的内容:1、通过网络、书籍资料查阅相关历史研究资料及成果,吃透教材和课标,分析自身实际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形成研究策略。

2、采取同科异构、磨课、合作研练等形式进行行动研究。

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形成经验性理论。

3、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从报刊、网络上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了解并掌握他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进一步明确自己当前研究的起点,寻找有效的开展历史课教育方法。

2、观察法:重点观察实验对象对历史学习的掌握及兴趣情况,并及时做好跟踪记录工作。

3、调查研究法:进行团体、个体问卷调查,学生讨论、个别谈话、参观历史博物馆等,针对反馈信息,探寻实施策略,注重共性与个性相兼顾。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背景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仍存在着教师观念守旧、教法学法单一、课堂效率比较低下的现象。

这些现象不仅同新课改精神不符,更不能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而且会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严重影响。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比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简单的讲就是通过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纷纷投身课改潮流中,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念,我校经过几年的高效课堂实践,确实变化不小,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我发现老师们更多注重的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和眼花缭乱的学生活动,似乎我们都认为方法多了、手段多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就高效了。

如何真正做到老师有效教,学生有效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XXX的目标教学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2、XXX的近来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存在两个不同的区域:现有发展区和近来发展区。

在近来发展区内的教学,是增进学生发展的最佳教学。

3、诱思导学理论:思维和探究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渠道,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认知冲突是思维的起爆点。

4、学案导学理论:以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让学生直接介入、亲身材验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立异知识的程序和方式、方法。

5、体系论:体系论认为,整体性是体系论最基本的属性。

为了掌握体系的整体属性,体系的研究方法采取综合——分析——综合的研究方式。

6、XXX的“纲要信号图表法”:XXX的“纲要信号图表法”,为我们提供了构建知识整体,揭示单元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论根据和技术手段。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通太小组讨论的方式,到达掌握基本知识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交给学生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惯,激发学生的立异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结题报告

历史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结题报告

历史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结题报告惠阳中山中学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速度已不能适应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结合我校实践,传统历史课堂主要存在三大问题:①大多教师的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满堂灌盛行、课堂低效现象较为普遍;②学情估计不足,分层教学与监控不够到位;③训练低效,学生抄袭作业现象比较普遍,直接影响到的训练效果。

而上述三大问题严重制约了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改变以上状况,我们以历史有效教学为指导,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在高一历史备课组内推行导学案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课堂普遍存在低效或无效教学的状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探索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针对传统课堂普遍存在低效或无效教学的状况,目前国内外教育研究者均提出了高效课堂这一理念,亦有所研究。

但对于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缺乏科学的历史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具体可行的操作模式。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一研究课题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探索科学的历史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具体可行的操作模式,采取一些有效对策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解决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与理论依据课题的界定:什么是历史高效课堂?历史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

具体内涵如下:①强调教学目标的规定性。

“有效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布鲁姆)②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定性。

向40分钟要量,而不是课内问题课外补,只会搞“时间+汗水”。

③强调目标达成的可测量性。

教学目标有的能够测量,如知识与技能;有的不能测量,如情感、态度、价值观。

但衡量一堂课的效果必须有可测量的指标,如果都是模糊的,就很难说有效还是无效。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果报告研究内容:一、有效备课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为实现教师备课的最优化和有效性,在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自己、备设计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师的备课进行了优化改革,切实让教师备课落在实处,充分体现备课的生活化、实效化,不做无用之功。

1、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集体备课每周进行一次,包组负责人共同参与,每一位教师都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市“35x”课堂教学策略,仔细钻研教材与《课程标准》,吃透其精神,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写好个人教学方案,决不流于形式。

每次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提前确定主讲人,由主讲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方案,并接受提问,进行答辩。

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质疑、研讨,并提出修改意见。

特别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手段、导学问题、学法指导、了解学情、能力训练题等进行重点研究。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具体备课编写教案。

2、及时反思备课。

新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无论是教法、学法还是知识掌握的程度都有较大的变化,遇到这样的课题时,备课组长先确定一位教师上先导课,通知其他老师事先调好课,以便听课,听完课后,备课组长及时组织听课教师进行评课,评课时要求教师决不能说过年话,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策,找准知识切入点,力争每个疑难问题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然后教师再进行二次备课,总结优点,相互借鉴,把收获真正运用到个人的教学活动中去。

二、有效上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阵地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重点应落实在课堂上,离开课堂的研究是空洞乏力的。

我们在临沂市初中历史“35x”课堂教学策略指导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初步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著名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

人和人之间很小的差异是指对事物有无兴趣,巨大的差异是指成功与失败。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将是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再现历史画卷,缩小现实与历史的距离,使之目睹“真实的历史”,变被动的听、记为主动的看、学,这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之预习环节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之预习环节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之预习环节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目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课程改革硕果累累。

但是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师重机械的灌输,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自主意识薄弱等等,因此每位教师都要更深入地学习,理解,贯彻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究改革初中历史“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预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平台,因此加强对“预习”环节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

2、我校在校生历史预习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情况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尽理想。

统计数据显示:在50名抽样调查的对象中,64%的同学只会“偶尔预习”,而20%的同学“基本上不预习历史”;60%的同学没有预习计划,历史预习完全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70%的同学认为“预习和历史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认为“关联很大”,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历史预习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在50名抽样调查的对象中,只有25%的同学在预习时会认真做好笔记,10%的同学会主动查阅资料辅助并深入自己的预习活动,42%的同学会主动查阅资料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而其余的同学大都是等老师上课解决,这组数据说明我校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自主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

和学生统计数据一样,教师统计数据也不尽如人意。

通过和历史教研组老师的个别交流,得出只有28.6%的老师每节课都强调同学们课前做好预习工作,真正把“课前预习”当成和“课堂小结”、“当堂巩固”、“布置作业”等一样重要的环节来对待,71.4 %的老师对学生的预习持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加以规范和正面引导。

综合两组数据,我认为我们的历史老师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最好从一节课的初始阶段“预习”开始。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新课程改革特定的背景下,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具体操作要求。

《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范文结题报告茂名市第十七中学西校区(原茂名市实验中学)课题主持人:廖茂菊课题组成员:伍尚康、吴国恒、陈欣、梁仁厚、王少帅钟泽佳、程朝凤、周赛红、钟瑞梅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趋势2004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在广东等五省区试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状况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果我们深入到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就会发现,低效、无效甚至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俯拾皆是,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然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教学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因一味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和开展所谓的“研究性学习”而影响了新课改有效实施的现象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然是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市在本课题研究领域尚欠深入具体,未能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得到一套可以套用的方法,可操作性较弱,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更是欠缺。

本课题主要针对当时我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效率低下的实际而进行的应用性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从现有的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上,提出一些实践操作措施,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得到验证,为我市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研究本课题的意义1、本课题研究将丰富“有效教学”的教学理论,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提供经验和有价值的案例,从实践的层面上研究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报告简介
本报告是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

本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和能力。

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调研和分析:
1. 文献综述:对相关历史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当前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向初中历史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历史教学的看法和需求。

3. 课堂观察:观察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场景,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研究情况。

4. 数据分析:对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相关的模式和趋势。

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的研究方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和案例分析等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 历史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的元素,如图片、视频等,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3.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研究风格,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研究、研讨会等,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4.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结论
本研究的目标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元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运用这些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教育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重庆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或教学理念。

新课改和新高考都呼吁我们要进行有效教学。

2、现实状况:我们铜梁一中是一所重点中学,在铜梁区排位第二,由于有铜梁中学强大的压力,我校学生生源不是很理想,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我组教师4人,两位老教师两位新教师。

而且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三、师生互动不强,它的一个弊端是忽视课堂教学中其他知识信息的传递,忽略了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五、合作流于形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为了适应新的课改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必须进行学习方式的改革,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素质教育是否真正落实。

因此,我们的课题研究也就具有了实际意义:通过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策略研究,促进历史教学改进原有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填鸭式”教学模式,改进教师照搬教材和教辅资料,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新情境,提高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主动、探究、批判、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课题的意义:1、本课题研究将丰富“高效教学”的教学理论,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提供经验和有价值的案例,从实践的层面上研究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2、有助于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策略。

本课题研究以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针对现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探索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具有课程改革新理念的系列课堂教学方法。

3、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本课题研究将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个体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达到终身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二)、行动学习理论:英国人雷格·列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行动学习的理论。

教师的行动学习,可以理解为: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

案例与反思的教学,首先要教师学习有问题意识,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3、“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让本课题组教师了解和掌握研究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

2、通过研究,探索出结合“校情”、“生情”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3、通过研究,摸索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并为当前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丰富有效教学的内涵。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教师以“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的理念为课题的基本原则,发掘、预设并生成有效教学的操作点,构建以“高效教学”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言设计的研究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端,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拴住,使他们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学习新的课题、新的内容中去,为上好课打下了基础。

2、板书设计的研究好的板书设计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教材分析、研究、浓缩和转化的过程。

它能把教材脉络结构中复杂的、抽象的、潜隐的问题,直观地、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的记忆,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3、课堂提问的研究提问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通过思维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提问正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教学手段。

4、教学语言的研究教学语言能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晰,能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能把静态的现象讲得活起来,启发学生去探索,去追问,去挖掘,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5、指导练习的研究,精心设计练习题,试题必须有针对性,题量适中,难度适合学生的实际状况。

四、主要研究的方法和对象:(一)、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及课堂教学模式,确立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及评价体系。

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文献借鉴、调查研究、对比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二)实验对象的选择:本组全体成员:陈升槐、代升智、周雨、刘旭辉;全体高一学生。

五、课题研究实施步骤:(一)实验时间:2014年9月——2016年6月(二)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动态,客观分析其它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情况,广泛征求意见,讨论、选题、制订并完善课题方案,做好课题审报工作,做好开题论证工作。

2、实施阶段(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制定阶段实施计划,组织教师在相关主题下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研究(开研究课、研讨会),撰写案例和论文。

3、总结提高阶段(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完成实验报告、论文撰写和课堂教学成果汇编。

课题组进一步总结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由郑春萍及全组成员负责。

阶段成果形式:教案、课件、论文、实验报告。

六、课题研究过程:(一)做好课题实施准备:2014年9月我们正式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了组长及课题组成员,对各项工作实行分工,初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技术手段等,制定了研究方案,定期学习有关理论、研讨课题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调整课题教学实验,并不定期的向专家咨询、请教。

(二)开展历史高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本课题的“历史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是建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这是区别于以往“高效教学”研究的最关键的特征。

是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索促进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教学目标,关注历史教师的课堂所有行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的组织、教学语言、教学评价等等)是否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不断进行反思、积极撰写论文:我们课题组主要在理论上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迫切性;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的高效策略研究和应用。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反思,对课题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及时总结,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论文、课题研究体会、心得、案例等。

七、研究成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随着课题研究进入深入实验阶段,一堂堂的课题实验课,一次次生动活泼的教科研论坛,一个个富有思想、蕴含新课程理念的总结交流活动,使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为:1、带动了学校的教科研气氛,提升了学校的教科研能力,为优化学校办学条件起到了推动作用。

2、形成了课题组优秀教案集、学习笔记集、优秀论文集等,在全校进行了推广。

八、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首先是要找准切入点,即施教者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式的改变诸方面作深层次的研究,使课堂上教师的教向“民主型”转变,学生的学习向“自主型”转变,教学过程向“多元型”“开放型”转变。

然后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体现发展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等基本特征。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教学目标明确化、知识呈现情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解题训练建模化和课堂小结图示化的教学设计策略,由此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思维、能力、情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成绩永远只能代表过去,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还依然存在许多的不足。

例如因为课题组成员课务重,课件的制作不到位,评课记录只有个人记载,没有形成集子等,研究课、公开课能注意到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但平时的课随意性较大,课题组教师年轻化,经验不足,骨干力量较为薄弱,缺乏专业的引领,教师研究积极性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以完善。

虽然我们的课题马上就要结题,但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课题组成员依然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依然会把教学和教研紧密相连,在教中研,以研促教,让我校的历史课堂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从而使课题的研究实效性充分得到发挥。

我们期待在课题研究这块沃土中成长!2016年5月3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