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法切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四诊法幻灯片课件

中医四诊法幻灯片课件


大便 大便黄糜臭秽,多为暑湿 泄泻;如泻出清稀如水, 多为寒湿泄泻;如大便干 燥,排出困难热盛伤津; 大便带血,称为“便血”

小便 小便黄赤短少多为热证; 小便清长多为寒证;尿 中带血见于血淋;尿有 砂石见于石淋。
(三)望二便
18
望舌
望舌,又称舌诊,是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 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望舌时最好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患者取 坐位或仰卧位,面向光亮处,将舌自然伸出, 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稍向下,使舌体充 分暴露,便于观察。
19
舌体分候脏腑理论


舌尖部-----上焦心肺的病变 舌中部-----中焦脾胃的病变 舌根部-----下焦肾的病变 舌两侧-----肝胆的病变
20
舌诊的内容
舌诊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 化。舌质和舌苔的综合征象称为舌象。 正常舌象表现为舌体柔软,活动自如, 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 干湿适中,简称为 “淡红舌,薄白苔”。
7
3失神
8
常色与病色 常色
望面色
正常面色表现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主色 又称正色,由于个体生理特征决定的一 生基本不变的面色,主色也有偏白偏黑 偏赤偏黄偏青等差异 客色 适应自然的暂时性肤色变化谓之客色, 如春稍青,夏稍赤,秋稍白,冬稍黑等
病色
特点是晦暗、暴露。晦暗说明脏腑精气已 衰,胃气不能上荣。暴露面色异常明显的显露 于外,说明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
12
13
衰病小颈 竭者儿项 之,为软 危头肾弱 象垂精, 。不亏抬 抬少头 ,;无 为久力 精病见 气重于
或 上颈 为随颈 累颈 的望 风 攻项 “吞前 如侧 外颈 寒 ,强 瘿咽喉 串颌 形项 滞 直 瘤动结 珠下 和应 络 , ”作处 ,有 动注 所 多 上有 名肿 态意 致 为 下肿 为块 变观 。 温 移块 “如 化察 病 动突 瘰豆 。颈 火 ,起 疬, 项 邪 名, ”累 部

中医四诊法ppt课件

中医四诊法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⒉ 病色
• 病色包括五色(青、黄、赤、白、黑)善 恶与变化。
• 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 预后较好;
• 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 预后欠佳。
完整版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1)青:主寒、痛、瘀血、惊风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完整版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望 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 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 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 •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 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有得神、失神、 少神 、假神四种情况。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1)苔质
厚苔:主里证, 外邪入里
完整版ppt课件
薄苔:主表证, 疾病轻浅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润燥苔
润苔:津液未伤
完整版ppt课件
燥苔—津液亏耗、 人热民卫盛生伤出版津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腐腻苔
腐苔—主食积胃肠,
痰浊内蕴
腻苔—主湿浊、痰饮、湿温
★ 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 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 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 , 探求疾病的本质。
★ 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 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

中医四诊法ppt课件

中医四诊法ppt课件

问疼痛
• 应注意询问疼痛的具体部位、性质、 时间、程度、喜恶急兼症。 • 问疼痛的性质 • 问疼痛的部位
• 头痛
问疼痛的 部位
指头的某一部位或整个头部 疼痛的症状,手、足三阳经均直接循 行于头部,“头为诸阳之会”某些耳、 目、鼻的疾病亦可引起头痛。 • 胸痛 指胸的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 胸居上焦,内藏心肺,故胸痛多与心 肺病变有关;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见于胸痹等病;胸痛颧赤盗汗,午后 潮热者---见于肺痨等病。 • 胁痛 指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症状。 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 • 胃脘痛 上腹部、剑突下疼痛。实证 多在进食后疼痛加剧,虚证多在进食 后疼痛缓解。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中医四诊法
• 传统中医所指的四诊是指望诊、闻诊、问诊、 切诊,也称“诊法”,用以收集病情资料、诊 察疾病,是中医辨别证候、判断病种的主要 依据。 • 临床察病辨证必须四诊合参,全面系统了解 病情,方可对病证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诊断, 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依据。
• 望诊,主要包括望神、望面色、望形 态、望头颈、望五官、望皮肤、望分 泌物和排泄物、望舌、望小儿指纹等。




望 颈 项
望皮肤
望皮肤主要应观察皮肤的色泽形态变化和 表现于皮肤的病证。 • 望白 、水痘 • 望斑疹 • 望痈疽庁疖
望分泌物和排泄物
• 望分泌物和排泄物是观察患者分泌物和排 泄物的形、色、量、质的变化,以测知脏 腑病变和病邪性质的方法。 • 分泌物和排泄物包括涕、唾、痰、涎、泪 及汗液、呕吐物、二便、月经、带下和脓 液等。
• B 呼吸 包括诊察呼吸 频率的快慢,气息的 强弱粗细等方面。 1 喘 呼吸困难 、鼻翼煽 动、难以平卧 2 哮 呼吸喘促而喉间有 哮鸣音,也称哮喘。 3短气 呼吸短促气急而 无痰鸣声。 4太息 又称叹息,胸闷 不畅而发出的长吁短 叹声

切按

切按

9.弦脉 【脉象】端直而长, 如按琴弦,脉势较强 而硬。 【主病】肝胆、诸痛、 痰饮
10.紧脉 【脉象】脉势紧张有 力,状如牵绳转索, 坚搏抗指。 【主病】寒、痛、 宿食
“紧云其力”
“弦云其象” 均为脉管紧张度高
芤脉 【脉象】浮大中空, 如按葱管。 【主病】失血、伤阴
革脉 【脉象】浮而搏指, 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主病】精血大亏, 阳气外浮
3.迟脉
4.数脉
病理脉象3: 脉形 5.虚脉(空虚无力) 【脉象】三部脉举之 有余,按之空虚。 【主病】虚证 6.实脉(充实有力) 【脉象】三部脉举按 均有力。 【主病】实证
5.虚脉
6.实脉
7.滑脉(流畅) 【脉象】往来流利, 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主病】痰饮、食滞、 实热
8.涩脉(不流畅) 【脉象】脉细而迟, 往来艰涩不畅,如 轻刀刮竹。 【主病】伤精、血少 气滞血瘀、痰食内阻
按诊
概念
对病人的肌肤、手足、脘腹及腧穴 等部位施行触、摸、按、压,测知病 变的一种诊断方法。
注意事项
◆态度认真、举止 大方,遵守医德 ◆手法轻柔、熟练 敏捷,避免刺激 ◆先轻后重、由浅 入深,密切观察
二、按诊(palpation)
内容 (一)按胸胁 (二)按脘腹 (三)按肌肤 (四)按手足 (五)按腧穴
切 诊
总按
8
切 诊
单按
正常脉象 脉位-不浮不沉,中取即得 脉数-不快不慢,一息四至 脉势-从容和缓,应指有力 脉形-不大不小,不滑不涩 脉律-均匀无歇止
正常脉象 特点: 有胃 有神 有根 变异因素: 桡动脉异位 季节 地域 年龄 体格
病理脉象1: 脉位 1.浮脉(表浅) 【脉象】轻取即得, 重按稍减 【主病】表证、虚证 浮紧 浮缓 浮数 浮滑 2.沉脉(深沉) 【脉象】轻取不应, 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 沉迟 沉缓 沉弦 沉涩

中医诊断学 - 第四章 切诊_PPT幻灯片

中医诊断学 - 第四章 切诊_PPT幻灯片
◆寸口脉位表浅,易于切按,位于腕后 ------便于检查
③寸口的分部、候脏腑 分为寸、关、尺:以桡骨茎突为标志
桡骨茎突内侧-----关 关前------------寸 关后------------尺
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寸、关、尺三部各有浮、 中、沉三候,要同遍诊法的三部九候相区别。
寸口分候脏腑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脉象正常的前提条件: 五脏协调
2、三部诊法
◆切人迎、趺阳----候胃气 ◆切寸口----候十二经气
3、寸口诊法
① 寸口位置 是指腕后高骨(桡骨茎突) 内侧桡动脉所在的部位。
② 独取寸口的意义
◆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十二经脉 汇聚之处------反映经脉气血的运行
◆肺朝百脉,全身脏腑气血汇聚于肺 ------反映全身脏腑气血的盛衰
②舍症从脉:真脉假症的取舍。
第二节 按诊
概述
按诊是医生用是手摸、触、推、按病人的某些
部位,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等情况的 一种方法。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1.体位: 2.手法:触、摸、按、叩(直接叩与间接叩) 3.注意事项:举止大方、态度端正、手法柔和、 医患合作。
二、按诊的内容
(一)按肌肤: 1.诊寒热:以了解人体阴阳的盛衰。一般而言,皮肤不热多为阴证; 皮肤灼热多为阳证。 2.诊润燥滑涩:以了解汗出与否及气血津液的盛衰。肌肤滑润为气 血充盛;肌肤甲错为血虚失荣或瘀血所致。 3.诊疼痛:按之痛减多为虚证;硬痛拒按多为实证。 4.诊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者多为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者多 为气肿。 5.诊疮疡:触按疮疡局部的凉热、软硬来判断证之阴阳寒热。 (二)按手足:通过触摸病人手足部位的冷热,来判断疾病的寒热 虚实。
五、 相兼脉和真脏脉

中医四诊完整ppt课件

中医四诊完整ppt课件

不同脏腑 不同性质
的疾病
.
24
青色☆
❖ 机理 寒凝气滞
瘀血内阻 筋脉拘急
❖ 主病 寒证 疼痛
血瘀 惊风
❖ 淡青或青黑--寒盛 痛剧
❖ 口唇青紫--心气衰 心阳脱
❖ 面色青黄--肝郁脾虚
❖ 小儿眉鼻唇青--惊风
❖ 脏腑. 肝
25
赤色☆
❖ 机理 热——气血充盈 虚阳上越
❖ 主病 热证 戴阳证 满面通红--实热 午后颧红--虚热 面红如妆--虚阳外越
.
❖四、望态
❖ 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体位变化,和异常的动 作以诊断病情的方法。
脏腑精气的盛衰.
.
❖(二)常色与病色
❖ 1、常色: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明 润、含蓄。
❖ (1)主色:种族皮肤的正常色泽,又称正 色。属于个体素质,终生基本不变。
❖ (2) 客色:外界因素不同、生活条件不同, 而微有相应的变化。
.
常 色☆
❖ 正常的 无病的面色
❖ 特点 明润含蓄
❖ 1 主色
与生俱来 基本不变
❖ 2 客色
季节 气候 环境
《医宗金鉴》:
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
推迁不常 故为客色。
.
22
病色☆
❖ 异常面色
❖ 特点 晦暗 暴露 1 善色 光明润泽
精气未衰 胃气能上荣--气至 新病 轻病 阳证 预后好
2 恶色 枯槁晦暗 精气衰 胃气不能上荣-气不至 久病 重病 阴证 预后差
.
23
五色主病☆
病色--五色 青赤黄白黑
.
脏腑和调 精气充盛 虽病预后良好
2 少神
❖ 概念: 精气轻度损伤之象
❖ 临床表现与临床意义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方法—诊法切诊(中医学课件)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方法—诊法切诊(中医学课件)
第八章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方法
第八节 诊法——切诊(脉诊)
壹、定 义
1
切诊
• 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
• 包括切脉、按诊两个部分
2
脉诊
• 又称切脉、把脉、候脉,是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脉搏,根据动脉应指的形象,以了解 病情,辨别病证的的诊察方法
贰 脉象形成原理
1 定义
就是用手直接触摸、按压患者的某些部位, 以了解疾病的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 性质和病情轻重的情况。
贰、按 诊 的 意 义
2 意义
按诊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诊能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 明病变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特别是对脘腹 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为辨证治疗提供 客观依据。
当患者腹肌紧张时,可让患者屈起双膝, 以使腹肌松弛,便于探查深部情况。
肆、按 诊 的 手 法 、 部 位
4 手法、触摸部位
触 摸 按诊手法 按 扣
触摸部位
按皮肤 按四肢 按胸部 按腹部 按俞穴
肆、按 诊 的 手 法 、 部 位
(一)皮肤触诊
皮肤触诊辨别温、凉、润、燥及肿胀等。
1. 皮肤的温凉,一般可以反映体温的高低,但需注意热邪内闭时,胸腹灼热而 四肢额部不甚热,甚至皮肤欠温。
脏腑病变可以在相应的体表穴位出现反应,通过在经络俞穴上进行触诊, 发现结节、条索状物、痛点或反应过敏点,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如肝炎病人在期门和肝俞穴有压痛,胆囊疾病的患者在胆俞穴 有压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在足三里穴有压痛,急性阑尾炎 的患者在阑尾穴(足三里下一寸)有明显压痛等等。
小结
肆、按 诊 的 手 法 、 部 位
脘腹

中医的四诊详解PPT课件

中医的四诊详解PPT课件
脏精衰竭,多属虚证。
22
闻诊
闻呼吸 • 呼吸气微,属虚证、寒证,肺肾气虚。 • 呼吸气粗,属实证、热证,邪热犯肺。 闻体气 • 腐臭:多见瘟疫证或身有溃疡的疮疡。 • 汗臭:湿温、热痹而致。 • 腥味:多见于大失血病人。 闻口气 • 臭秽:胃热或口腔不清洁。 • 酸臭:多是胃有宿食,消化不良。 • 腥臭:多见于肺结核、肺脓疡。
中医四诊
李小小
1
四诊
• 四诊慨念: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 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 切四种方法。
• 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 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 关,因而通过探查人体外部征象,以探求 疾病的本质。
• 四诊合参:指诊查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 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
2.形体肥胖,气短无力,多为脾虚有痰湿。 3.形体消瘦,多为阴虚有火。 4.手足屈伸困难或肿胀,多为风寒湿痹。 5.抽搐、痉挛、多是肝风。 6.足膝软弱无力,行动不灵,多为痿证 7.一侧手足举动不遂,多为中风偏瘫。
11
望舌
•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
• 舌质:舌的神、色、形、态,主要反映脏 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
26
问汗
• 表实无汗 (风寒束表,阳郁于内) • 表虚有汗(外邪束表,营卫不调) • 自汗 (阳虚,卫表不和) • 盗汗(阴虚,内热) • 实热大汗(里热伤阴) • 危证冷汗(亡阳之兆) • 战汗 (正邪交争) • 头汗(湿热上蒸) • 半身出汗(营卫不调,气血运行不畅) • 手足出汗(阴虚,中焦湿热)
• 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主要用来判 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 衰。
•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12
望舌

中医诊断学--按诊 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按诊  ppt课件




13
(四)胁部按诊
意义:肝胆在右胁下,肝胆经脉分布两胁,按 胁肋主要了解肝胆的病变。 体位:仰卧或侧卧位。 方法:按法、叩击法。 内容:有无肿块及压痛,肿块质地,大小,形 态等。 正常特点:两胁(肋缘下)无脏器触及,无压痛 ;体瘦者在深吸气时于肋缘下或可触及肝下缘 ,质地柔软,无压痛。
21
辨腹满:
腹胀满,按之充实饱满而有弹性压痛者,为实满; 腹胀满,按之虚软而少弹性,无压痛者,为虚满。 脘胀满,按之有形而胀痛,推之漉漉有声者,为胃 中有水饮。 腹胀大如鼓,为臌胀。有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者 ,为水臌;无波动感,击之膨膨然者,为气臌。 腹内有水,叩之音浊;腹内有气,叩之音清。二者 分界明显。 肥人腹膨,按之柔软,脐无外突,亦无病症表现, 不属病态。
25
三、按肌肤 (一)按肌肤方法
充分暴露诊察部位,以 手掌触压肌肤;有结节 ,肿胀时用手指按压, 以确定其大小,形态, 软硬度,活动度,以及 肿胀范围,性质等。
26
1、诊寒热
肌肤寒冷,体温偏低者,为阳气衰少;肌肤冷而大汗淋漓, 脉微欲绝者,为亡阳之征; 肌肤灼热,体温偏高者,为实热证;肌肤尚温,汗出如油, 脉躁疾无力者,为亡阴之征。 身灼热而肢厥,为阳热内闭,不得外达之真热假寒证。 外感病热退身凉,为表邪已解;皮肤无汗而灼热,为热甚。 身热,初按热甚,久按热反转轻者,为热在表;久按其热反 甚者,为热在里。 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稍久即感灼手者,称身热不扬。 肌肤局部病变,皮肤不热,红肿不显者,多为阴证;红肿热 痛明显者,多为阳证。
11
(三)虚里按诊
虚里部位:心尖搏动处,左锁骨中线第四,五肋间。 病人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方法:医生位于病人右侧,用右手全掌或指腹平抚于虚里部 ,并调节压力。 诊察内容:有无搏动,搏动部位及范围,搏动强度及节律, 频率,聚散等。 意义:了解宗气的强弱,疾病的虚实,预后的吉凶。 正常特点: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怠,聚而不散,节 律清晰一致,一息4-5至。为心气充盛,宗气内聚之象。 生理变异:虚里动高,片刻即复,可见于惊恐,大怒或剧烈 运动之后;肥胖之人其搏动可不明显。

切诊中医学 ppt课件

切诊中医学 ppt课件
切诊中医学
实脉:三部脉举按皆有力。实证。
切诊中医学
洪脉 【脉象】脉大有力,状若波 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热盛
细脉 【脉象】脉细如线,但应指 明显 【主病】虚证(阴血虚), 湿证
切诊中医学
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
应指圆滑 【主病】痰饮,食滞,实热 青年人脉偏滑,气血充实之象; 妇女妊娠脉滑,气血充盛。
切诊中医学
※寸口诊法
1 部位:桡骨茎突定关,关前为寸,关后尺。 2 原理 一是脉之大会(脉口); 二是可反映气的盛衰(气口)。
3 寸口分脏腑 左心肝,右肺脾,尺候肾(命门)。
切诊中医学
(三)诊脉的方法
【时间】:平旦诊脉,持续1分钟,一息为 时间单位。 【体位】:
手臂平直,直腕仰掌,与心脏平行。
切诊中医学
切脉指力--轻、中、重
切诊中医学
4.指法 (1)总按:三指同时用大小相等的指力 (2)单诊(按):一指用力,重点辨某部脉
切诊中医学
总按
切诊中医学
单按
切诊中医学
切脉指法
切诊中医学
错误的诊脉手法
切诊中医学
(四)正常脉象
1,平脉形象 脉位不浮不沉,速率不快不慢(1息4-5 至约60-90次/分),强度和缓从容,形 态不大不小,节律一致。 2,特点
切诊中医学
(五)常见病脉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表证。
切诊中医学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切诊中医学
迟脉:脉来缓慢,一息不足四至。 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切诊中医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脉:脉来急促,一息六至。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

中医诊法ppt课件

中医诊法ppt课件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属中风证; 坐卧不宁,多是烦躁或疼痛; 坐而仰首,喘粗气促,属肺实证; 坐而俯首,完少整版气课件懒言,属肺虚或肾虚 17
四、望排出物
排出物是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总称。排泄物是人 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大、小便,呕吐物); 分泌物指官窍分泌的液体(痰、涎、涕、 唾)。
望排出物主要观察其形、色、质、量的变化
主肾虚、水饮、瘀血和寒证。 面色黧黑,多为寒证和肾阳不足; 面黑而焦,多为肾阴不足,虚火上熏; 眼眶发黑,肾虚水泛或寒湿带下; 面黑而肌肤甲错,为瘀血内阻。
完整版课件
16
三、望形态
指通过观察病人形体与姿态以察病的方法。 望形体:形体壮实,活动正常是正气充盛;
形体消瘦,倦怠喜静是气血不足; 望姿态:肢体颤动,热病发痉或血不养筋;
少神 面色少华,精神不振,动作迟缓,饮 食不佳, —正气轻度损伤,或体质虚弱。
完整版课件
8
失神:
面色晦暗/鲜艳暴露; 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精神萎靡,表情淡漠; 呼吸异常,形体消瘦; 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脏腑精气虚衰,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完整版课件
9
假神 病情危重,突然出现“好转”的假象; 精神萎靡,突然振奋,言语不休; 神智不清,突然清醒; 本无食欲,突然大增; 面色晦暗,苍白无华,突然“面赤如妆”。 —脏腑精气衰竭,阴阳离决的先兆。 喻为 “回光返照”、 “残灯复明”。
完整版课件
6
一、望 神
神的概念: 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主要是辨别: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
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色形态、呼吸意识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目”是望神的
重点

第四章 切诊中本级 ppt课件

第四章 切诊中本级 ppt课件
切诊又分为: 脉诊 按诊
脉诊:观察脉搏的变化 按诊:对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
第一节 脉 诊
概念:是医生用
手指切按患者脉 搏,感知脉动应 指的形象来了解 病情,辨别病证 的诊察方法。
切诊
脉诊简史
• 1、扁鹊:已将脉诊用于临床实践。 • 2、《内经》:“三部九候论”、“独取寸口”。 • 3、张仲景:“平脉辨证。” • 4、王叔和:著《脉经》,记载24种脉象。 • 5、李时珍:著《濒湖脉学》,记载27种脉象。 • 6、周学霆:著《三指禅》,以缓脉为权衡标准。 • 7、黄宫绣:著《脉理求真》。 • 8、赵绍琴:著《文魁脉学》。
寸口脉候脏腑病变; 人迎、趺阳脉候胃气;
太溪脉候肾气。
足背动脉
桡动脉
颈总动脉 胫后动脉跟支
切诊
• 4、寸口诊法:寸口又称“气口”、“
脉口”,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 桡动脉的搏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 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独取寸口原理
•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 《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切诊
课堂小结:
1、部位:寸、关、尺 2、指力:举、按、寻 3、平脉:胃、神、根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 病脉: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称为病 脉。
• 临床常见病脉28种,即浮、沉、迟、数、 洪、细、微、散、虚、实、滑、涩、长、 短、弦、芤、紧、缓,革、牢、弱、濡、 伏、动、促、结、代、疾
切诊
总按
27
切诊
单按
切诊
错误的诊脉手法
4、举、按、寻
• (1)举法:轻按,浮取。 • (2)按法:重按至筋骨,

第六章 诊法 56页PPT文档

第六章  诊法 56页PPT文档

(四)望神的内容
神的表现:
目光、面色、表情、体态、感觉、言谈、声息
望神的重点:眼神☆ 气色 精神 意识
(五)对神气的判断
• 得神 • 少神 • 失神 • 假神
1 得神☆
• 临床表现与临床意义
神清语明 面色荣润 目光明亮 精彩内含 体态自如 反应灵敏 呼吸平稳 肌肉不削
脏腑和调 精气充盛 虽病预后良好
疖 患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出脓即 愈,症状轻微。
疔 患部形小如粟,顶白根硬而深,麻木痒痛 者。
50
望毛发
望排出物
概念 观察病人分泌物排泄物和某些病理 产物的形色质量的变化来诊察病情 的方法
52
一般规律
寒证 虚证 色白 清稀 无明显味道者
实证 热证 色黄 粘稠 腐臭 恶臭者
第六章 诊法
诊法是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 法,主要有望 、闻、问、切,四诊
诊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用原则 • 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有诸内者形诸外 –见微知著:从局部而知全身 • 运用原则 –四诊合参
中医诊断学
诊法 辨证 望闻问切

八纲辩证 脏腑辨证 卫气营血辩证 六经辩证
第一节 望 诊
概念:运用视觉、观察病人、诊察病情 地位:望而知之谓之神 内容:
望动态
昏睡露睛--脾胃虚衰 双目上视--肝风内动
35
2 望耳
概说 与肾、肝胆关系密切
正常——耳廓厚大 异常 干枯焦黑萎缩--肾精不荣 皮肤甲错--血瘀 红肿流脓——肝胆湿热 热毒上攻
36
3 望鼻
概说 鼻为肺窍 阳明胃经挟之
37
色泽
正常-红黄隐隐 明润含蓄 异常
鼻端色白--气血亏虚 赤--脾肺蕴热 青--阴寒腹痛 黑--肾虚 寒水内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态度认真、举止 大方,遵守医德 ◆手法轻柔、熟练 敏捷,避免刺激 ◆先轻后重、由浅 入深,密切观察
二、按诊(palpation)
内容 (一)按胸胁 (二)按脘腹 (三)按肌肤 (四)按手足 (五)按腧穴
按胸胁
1.按胸部 2.按胁下
按脘腹(胃脘、腹部)
▪ 辨满痛
按之充实,痛而拒按, 叩之浊音-实证
8.涩脉(不流畅) 【脉象】脉细而迟, 往来艰涩不畅,如 轻刀刮竹。 【主病】伤精、血少 气滞血瘀、痰食内阻
9.弦脉
10.紧脉
【脉象】端直而长, 【脉象】脉势紧张有
如按琴弦,脉势较强 力,状如牵绳转索,
而硬。
坚搏抗指。
【主病】肝胆、诸痛、 【主病】寒、痛、
痰饮
宿食
“弦云其象”
“紧云其力”
均为脉管紧张度高
中医诊法之 切诊
一、切脉
切而知之谓之巧
源流
起源于扁鹊 奠基于《内经》 成书于《脉经》 绘图于《察病指南》 发扬于《频湖脉学》
脉诊形成机理
1.心脏搏动—动力
2.气血运行—基础
3.五脏协同—前提
心主血脉 肺主气,朝百脉 脉为血府 脾主运化,统血 宗气推动 肝主藏血
脉诊部位
1.遍诊法(“三部九候”) 2.三部诊法(人迎、寸口、趺阳) 3. 寸口诊法(临床常用)
切诊
总按
8
切诊
单按
正常脉象
脉位-不浮不沉,中取即得 脉数-不快不慢,一息四至 脉势-从容和缓,应指有力 脉形-不大不小,不滑不涩 脉律-均匀无歇止
正常脉象
特点: 有胃 有神 有根
变异因素: 桡动脉异位 季节 地域 年龄 体格
病理脉象1: 脉位
1.浮脉(表浅) 【脉象】轻取即得, 重按稍减 【主病】表证、虚证
芤脉 【脉象】浮大中空, 如按葱管。 【主病】失血、伤阴
革脉 【脉象】浮而搏指, 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主病】精血大亏, 阳气外浮
病理脉象4: 脉势
11.洪脉 【脉象】脉体宽大, 充实有力,状若波涛 汹涌,来盛去衰。 【特点】宽大势盛有 力 【主病】气分热盛
邪盛正衰
12.细脉 【脉象】脉细如线, 但应指明显。 【特点】细小清晰 律整 【主病】气血两虚
危恶之候”,“心疼夺食,
脉三动一止,良久不能
自还。”
2)又主痛症、七情
惊恐、跌仆损伤。
“惊则气乱。”
结脉、代脉、促脉异同




脉律失常而有歇止
异 不规则歇止,歇止时间短 有规则歇,歇止时间长
数而时一止 缓而时一止 时而一止,良久方来
怪脉
病情深重,胃气衰败,真脏脉现。 (1)无胃之脉:弦硬不柔,如循刀刃。
李中梓:“ 牢有二义,坚牢固实之义,又深居 在内之义。” 《脉说》:“ 沉而有力,劲而不移,实大弦长, 牢之体也。” 2、临床意义:阴寒内盛,疝气症瘕。 脉理: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故脉来沉而实
大弦长。
病理脉象5: 脉律
13.促脉
【脉象】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 有力为阳盛热结,气血、痰
按之空虚,痛而喜按, 叩之空声-虚证
▪ 辨肿胀
有波动感-水臌 无波动感-气臌
▪ 辨肠痈 ▪ 辨积聚 ▪ 辨蛔虫
按肌肤
诸虚劳损 湿病
11.洪脉
12.细脉
实热
虚象
濡脉、弱脉、微脉异同




脉形细小而软弱

细而无力
浮细无力
沉细无力
诸虚、湿 气血不足、阳虚
极细极软,按之欲绝, 似有似无,起落模糊。
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伏脉
切诊
1、脉象特征:比沉脉更深,需按着骨始 可得,甚至伏而不现。
《诊家正眼》“ 推筋着骨,得始其形。”
寸口又称“气口”、“脉口” 寸部— 关部—桡骨茎突内侧 尺部—
脉诊方法
1.时间 2.体位
坐位或平卧位 (手臂与心脏于同一水平) 3. 指法
脉诊方法
总按:三指平布,同
时用力按脉。
指法:
1.布指:先定关位,后定单按寸:尺分别用一指单
2.单按与总按 3.举按寻
按一个脉象,重点体 会某一部脉象。
“举”为轻手浮取 “按”为重手沉取 “寻”为用力不轻不重,委屈求之
偃刀脉、弹石脉 (2)无根之脉:浮大无根,按之消失。
釜沸脉、鱼翔脉、虾游脉 (3)无神之脉:脉率无序,脉形散乱。
雀啄脉、屋漏脉、解索脉
相兼脉
词解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一或符合脉象相兼
出现的脉。
主病 各组成脉象主病的总和。
浮紧 浮缓 浮数 浮滑
= 浮脉 +
(表证)
紧(寒) 缓(湿、弱) 数(热) 滑(痰)
饮、宿食停滞; 无力为脏气虚弱、阴血衰少
病理脉象5: 脉律
14.结脉
【脉象】脉来缓而时一止, 止无定数。 【主病】有力为阴盛气结、 寒痰血瘀、症瘕积聚;无 力为气血虚衰
15. 代脉
【脉象】脉来时止, 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主病】主脏气衰微
1)脏气衰微,无力 继续,故脉歇止难复。 《诊家正眼》“代主脏衰,
2、临床意义:邪闭、厥病、痛极(伏而有力) 多因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 如气闭、寒闭、热闭、火闭、痛极、 霍乱等可见。
切诊
动脉
1、脉象特征:脉动如豆,见于关部。 《脉经》:“ 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 如豆,厥厥动摇。”
2、临床意义:多见于惊恐、疼痛。 特点:滑、数、短。
牢脉
切诊
1、脉象特征:实大弦长,沉取始得,坚着不移。
浮紧 浮缓 浮数 浮滑
2.沉脉(深沉) 【脉象】轻取不应, 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
沉迟 沉缓 沉弦 沉涩
病理脉象2: 脉数
3.迟脉(慢) 【脉象】脉率减慢, 一息脉来不足四至。 【主病】寒证
4.数脉(快) 【脉象】脉率增快, 一息五至以上。 【主病】热证
缓脉(慢、无力;快于
迟,慢于平)
【脉象】一息四至, 来去缓怠。 【主病】湿证、脾胃 虚弱
脉诊临床意义
1.识别疾病的病位和病性 2.推测疾病的病因和病证 3.判断疾病的进退和预后
脉诊小结
主痛—弦、紧、代、促 主血瘀—涩、结 主痰饮—滑、涩、弦、促、结 主湿——细、缓、濡 主食积—滑、促、涩、紧 脉律失常—促、结、代
按诊
概念
对病人的肌肤、手足、脘腹及腧穴 等部位施行触、摸、按、压,测知病 变的一种诊断方法。
疾脉(更快) 【脉象】脉来急疾, 一息七八至。 【主病】热证
3.迟脉 4.数脉
病理脉象3: 脉形
5.虚脉(空虚无力) 【脉象】三部脉举之 有余,按之空虚。 【主病】虚证
6.实脉(充实有力) 【脉象】三部脉举按 均有力。 【主病】实证
5.虚脉
6.实脉
7.滑脉(流畅) 【脉象】往来流利, 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主病】痰饮、食滞、 实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