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资本流动现状及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分析
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
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以及安徽省的部分地区。
这一地区的发展经验和成就一直以来被全国各地所借鉴和追赶。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深化和转型升级的需求,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从产业转移的动因、影响因素、趋势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产业转移是指生产要素在空间上重新配置和分配的过程。
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是大规模企业向中小城市或农村地区的转移,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产业转移的动因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市场层面的需求,二是制度层面的建设。
市场上,产业集中度高、资源紧缺、环境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原本“抢资金、抢项目、抢人才”的竞争已经不再是长三角地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反,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环境保护压力的缓解,以及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存在的市场机会,成为企业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
在制度层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的支持政策不断加大,包括减税降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等,这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环境。
特别是在2019年落户政策的放宽之下,长三角中小城市迎来了一波产业转移的机会。
影响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成本、环境、市场、技术等。
首先是成本问题,长三角地区的土地、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成本都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这导致一些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不再具备竞争力。
其次是环境问题,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治理压力和成本不断增加,这使得一些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不再适合在这一地区发展。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市场饱和度也逐渐增加,市场需求不再是发展产业的主要动力。
最后是技术问题,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相对较好,吸引了大量创新型企业和人才。
这使得一些科技创新和高附加值的产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综合以上因素,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就逐渐显现。
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制造业的转移,二是服务业的转移。
浅谈长三角产业转移态势
-
总结: -
-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仍将保持强势增长。服务业占跨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已超过 制造业而高达50%以上,其中金融、保险、咨询、管理和法律等专业服务更是 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发达国家将物流、营销以及部分研发活动等也通 过项目外包和业务离岸化等方式向外转移。长三角一直都是我国先进制造业 的中心,世博会也会带动长三角地区金融、商业、旅游、建筑、管理以及咨 询等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长三角地区仍是我国承 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
-
态势二:企业不仅瞄准了“泛长三角”,也瞄准了发展中的中西部。 -
-
除此之外,与长三角毗邻的泛长三角安徽因为交通便利优势,也成为产业转 移的热门地区。据合肥市政府网站的信息,在最近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共引 进项目50多个,总投资3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5亿余元。从长三角向合肥 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包括机械装备、汽车配套,因为安徽有江淮 汽车,在这方面企业比较有实力承接,还有一些电子产品类大趋势,其迫切性已经得到政府和企业普遍 认同,随着长三角地区及珠三角地区产业的急速升级,产业转移趋势越发急 剧。而准确的把握我国产业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促进产业升级和转移,是 提升中国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和推动各地经济实力的最新引擎。实施产业 升级和战略转移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
近年来,苏州市化工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牌——全市2322家化工生产企业,实 施了全面整治。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0日,全市已关闭化工生产企业831家。 于去年底转移到江苏盐城的苏州企业也多达30余家。 -
奋力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关于“高质量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的调研报告(市政协)
奋力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关于“高质量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的调研报告(市政协)尊敬的领导: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在产业方面,不少地区的制造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成果。
为了进一步改善区域的经济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我们深入调研,就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中的高质量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产业转移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各地着力打造的新型产业和新兴产业也不断涌现。
然而,在发展速度方面,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还十分明显。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各类产业和企业较为集中。
而当我们向其他地区看去,这个现象也很普遍。
许多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弱,许多企业也难以快速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加之环保政策的压力、劳动力成本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
这种巨大的差异,促使产业转移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鼓励企业进行产业转移,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长三角地区的优势长三角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成熟的生产能力、完善的物流体系、高效的市场体系和稳定的政治环境。
同时,该地区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长三角紧邻港口,并且在物流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基于这些优势,各个地区在长三角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动力非常强大。
而长三角地区本身也正在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三、如何高质量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1、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所有地方和产业部门都应增加投资,并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相关产业作为投资的重点。
2、健全产业政策体系。
大力实施政策创新,出台鼓励发展具有区域自身特色的战略产业政策,并适时调整和完善,让政策的支持力度更加精准、高效。
3、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除企业的发展外,相应的市场服务,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应同时跟进,构建智慧型、绿色型、现代化的全要素支撑服务平台。
产业转移的诱因分析与趋势预测——以长三角为例
随着 国家 中西部 大 开发 战 略 的实施 ,尤 其 是 中央新 疆 工作 座谈 会 召开 以后 ,中西 部进 一 步加快 开 放 .基础设 施条件 L趋完 善 ,承接东部 和境外 产业转 移的能 力增强 。在 国家宏 观调控 的大趋 势下 ,东部 t
2本文采用ces法偏离一份额法等数学模型和方法从产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产业争能力和集聚效应三个维度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了产业转移的具体门类包括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参考文献11akamatsuk1961
作者简介
赵峰 ,南 京 审 计 学 院 经 济 学 院教 授 ;姜 德 波 , 南京 审计 学 院教 授 ( 苏 南 京 ,2 】 1 ) 江 l85
62较 少能将 产业转 移 与我 国区域协 调发 展的实 际 联 系起 来 。研 究长 三角地 区的产业 转移为N i “ T 十二五 ”时期 国家 区域 协调 发展规 划 、产业发 展计划 提 供 理论 支撑 。 “ 十二 五”时期 长三 角地 区产 业转移 有加速 的趋势 ,科学 预测 和把握 这个趋 势 ,在产业 政 策 、区域协调 发展 政策方 面进行调 整和变革 ,进 而推动东 中西部 的协调 发展 ,是 理论 界的重要 任务 。
发 展 现 状 的 评 价 , 总 结 出 引起 这 个 地 区 产 业 转 移 的诱 导 因素 ;并 结 合 产 业 梯 度 转 移 理 论 和 边 际 产 业 扩 张 理
论 .在 确 定 长 三 角 地 区 产 业梯 度 高 于 国 内其 他 地 区 的前 提 下 ,分 别从 产 业 的 生命 周 期 、产 业 的 竞 争 能 力和 产
对接长三角招商引资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一直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和企业的目光。
然而,对接长三角招商引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评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优化长三角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一、现状分析1. 招商引资政策存在滞后性问题目前,长三角地区各地的招商引资政策各有不同,虽然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便利,但仍然存在一些滞后性问题。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不及时更新,部分政策对中小企业不够友好等。
2. 企业需求与地方资源不匹配一些企业在进行招商引资时,往往难以找到与自身需求匹配的地方资源。
部分企业追求成本最小化,而当地资源可能无法满足其需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 缺乏一体化的招商引资合作机制当前长三角地区各地招商引资之间缺乏统一的合作机制,难以形成合力,导致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也难以形成整体的投资吸引力。
二、问题原因分析1.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长三角地区各地之间的发展体制机制仍然互不相同,导致了招商引资政策的不协调性和不统一性,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
2. 信息不对称在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地方政府宣传自身资源和政策的优势,但实际上并不完全符合企业需求,导致了企业投资过程中的误判和失败。
3. 缺乏跨地区合作长三角地区不同地方之间缺乏跨地区的合作机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投资效益的降低。
三、改进建议1. 完善招商引资政策长三角地区应当加强区域内招商引资政策的协调和统一,建立跨地区的政策合作机制,以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2. 加强信息公开和对接服务地方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不断提升对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投资环境信息。
3. 建立统一的招商引资服务评台长三角地区可以探索建立统一的招商引资服务评台,为全区域的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招商引资服务,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合作机制。
四、个人观点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上海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新动向
上海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新动向编者按:2010年初,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1[1]提出“把示范区建成长三角产业拓展优选区”。
为贯彻落实《规划》精神,充分认识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现状,把握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为我省推进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浦东改革和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就皖江城市带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开展了系列调研。
现将有关成果摘要刊发,供参考。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
在当前我国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中,上海产业转移形势更为迫切,产业转移趋势也更为明显。
因此,研究和认识上海产业转移趋势和特点,对于我省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产业转移的目标趋于多元化随着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上海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上海产业转移的目标趋于多元化趋势。
一方面,上海迫切需要通过产业转移腾出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另一方面,上海企业需要积极地对外扩张和开展合作,通过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和企业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上海产业转移并不是简单地把劣势产业转出,而是有着占领新市场、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获取资源等多方面战略发展目标。
2009年3月,上海宝钢出资20.21亿元,从杭钢手中收购宁波钢铁56.15%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达到了扩大产能的目的,进而获取了包括运输、市场和产能等多项裨益。
2010年7月,全球著名的制药集团赛诺菲-安万特投资4.1亿元人民币在杭州滨江建立滨江医药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将于2012年落成,产能将达1.6亿个包装单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能,成为集团面向亚洲其他市场的重要出口基地。
出于同样的战略考虑,上汽集团也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表1 上海产业转移的主要目标资料来源:调研组根据有关材料整理。
当前长三角跨区域转移承接的现状、困难梗阻和意见建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当前长三角跨区域转移承接的现状、困难梗阻和意见建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当前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这三个省份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经济合作体。
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推动了区域间的人口流动和资源转移。
然而,当前长三角地区在跨区域转移承接方面也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和梗阻。
首先,人口流动情况复杂多样,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大,吸引了大量来自其他地区的人口涌入。
这种人口流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压力加大。
其次,不同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也制约了跨区域转移承接的顺利进行。
各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产业政策等方面存在不同考虑和利益冲突,导致跨区域合作难以推进。
此外,产业协同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集中,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导致产业链条上下游环节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和协同,制约了跨区域转移承接的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和困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意见建议:首先,需要加强政策支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长三角地区,促进跨区域转移承接。
其次,应加强各地合作机制的建设,构建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机制,提高资源整合和协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总之,当前长三角地区的跨区域转移承接面临一些困难和障碍,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只有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合作机制建设,才能够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1.2文章结构2. 正文2.1 当前长三角跨区域转移承接的现状2.1.1 人口流动情况当前长三角地区是中国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各个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长三角地区寻找发展机会和提升生活水平。
例如,大城市如上海、杭州、苏州等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和优秀人才的流入,使得这些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增加。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情况和产业布局
一、长三角招商地图研究方法:基于产业转移是目前我国产业的主要趋势,我们将研究长三角五大一、二线城市即: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哪些产业面临转移出去,这些产业都分布在该城市哪些区域(园区),作为这个城市产业地产商未来做异地产业地产项目的招商客户地图。
同时我们结合了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长江经济带五大产业集群及产业转移指南》,指南指出长江经济带将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构建“一轴一带、五圈五群”产业发展格局。
指南里列出了各地区承接五大产业集群转移的主要载体及优先承接方向。
1.上海产业地产招商地图据上海统计局发布的上海产业转移情况介绍,上海外移产业逐渐呈现分化趋势,并对应两种截然不同的转移方式。
从转移类型上看,上海对外转移项目逐渐分化出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集中在具备空间布局能力、自主创新实力、价值链延伸要求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行业或企业,以汽车、精品钢材等行业为代表;而另一类则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环境损耗型产业,以电子信息制造业、纺织业、小钢铁、小化工、铅蓄电池等行业为代表。
上海对外产业转移的行业有:电子信息、汽车和钢铁,以及政府推动“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项目淘汰或转移:金属加工制品和四大工艺、传统机械、纺织印染和服装、化工和危化。
上海产业地产招商地图▼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搜集整理2.南京的产业地产招商地图近年来,南京陆续出台了“江南绕城公路以内工业生产企业全部退出”“四大片区区域工业项目限批”“化工类项目投资不低于2亿元且全部进入南京化工园”等严格的项目准入政策,并重点推进了高世代液晶面板、中新科技岛等产业转型项目,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南京产业地产招商地图▼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搜集整理杭州的产业主要分布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建德经济开发区、临安经济开发区、淳安经济开发区、桐庐经济开发区、富阳经济开发,余杭经济开发区杭州产业地产招商地图▼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搜集整理苏州产业地产招商地图▼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搜集整理5.宁波的产业地产招商地图宁波产业地产招商地图▼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搜集整理二、长三角产业地产商的城市进入选择研究方法:我们将研究长三角的主要产业转移都转移到哪些城市,这些城市即为产业地产商未来项目布局的城市进入选择地。
产业转移的趋势和主要表现
产业转移的趋势和主要表现产业转移的趋势和主要表现引言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产业转移是指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或扩张产业的过程。
在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产业转移不仅是企业寻求更低成本和更好环境的选择,也是各国为了改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产业转移的趋势和主要表现,并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产业转移的趋势1.全球化的推动全球化是推动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力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机遇和竞争压力。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竞争力,许多企业选择将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和市场潜力大的地区。
例如,中国的崛起和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部分归功于其经济规模的优势和低成本的劳动力。
2.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分工是产业转移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日益凸显。
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适宜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加工产业;一些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些国家则拥有先进的科技和技术人才,适宜发展高科技产业。
因此,国际分工的深化促使企业将产业转移到具有相对优势的地区。
3.供应链的优化供应链的优化是产业转移的推动力之一。
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到众多环节,涉及到各类原材料、零部件、组装和配送等。
通过将生产环节从一个地区分散到多个地区,企业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例如,汽车制造商将零部件供应与整车组装分散到不同地区,以降低成本、实现快速响应市场。
二、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1.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制造业的转移是产业转移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等优势,许多跨国公司纷纷选择将制造业转移到这些地区。
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是最受青睐的转移目的地。
以中国为例,由于其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广泛的产业链,吸引了大量制造业的投资和转移。
绍兴如何有效承接上海制造业转移研究报告
绍兴如何有效承接上海制造业转移研究报告摘要: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上海制造业转移的需求逐渐显现。
绍兴作为江浙沪地区的重要城市,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网络和成熟的工业体系等优势,可以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理想选择。
本报告将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协同发展和产业链衔接方面,探讨绍兴如何有效承接上海制造业转移。
一、市场需求:1.1上海市场饱和上海市场由于竞争激烈,已经趋于饱和,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需求。
绍兴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和优质的市场环境,从而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1.2消费市场活跃绍兴市场消费能力较强,特别是在家居、纺织、服装等行业有着较大的消费潜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行业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为制造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政策支持:2.1地方政府支持绍兴市政府对于制造业转移非常重视,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例如,降低企业注册及运营成本、提供土地和厂房优惠政策、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
2.2产业升级转型政策绍兴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产业升级转型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这将有助于吸引上海制造业企业转移并促进绍兴产业升级。
三、协同发展:3.1地理位置优势绍兴地处浙江省中部,距离上海仅250公里,交通便利。
绍兴可以利用物流和交通优势,为上海制造业提供零部件的制造和配送服务。
3.2产业链协同发展将绍兴的现有产业与上海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产业链衔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并带动当地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四、产业链衔接:4.1制造流程协同绍兴可以通过与上海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制造流程协同,将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供应链管理绍兴与上海制造业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通过供应链管理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成本优化和风险分担。
长三角跨区域产业转移承接的成本共担和财税分享机制
长三角跨区域产业转移承接的成本共担和财税分享机制长三角跨区域产业转移是指将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
在长三角地区,推动跨区域产业转移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然而,长三角跨区域产业转移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成本共担和财税分享机制的建立。
在转移过程中,产业的转移方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而接受转移的地区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调整和接纳成本。
同时,财税分享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确保受益地区能够分享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因此,建立成本共担和财税分享机制,对于推动长三角跨区域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成本共担机制应当明确各方责任。
转移方和接受方应当通过协商确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转移方应当承担转移前期准备和后期管理的相关成本,如设备搬迁、人员培训和技术改造等。
接受方则应当提供必要的土地、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等资源,并承担相应的服务和保障成本。
此外,转移方和接受方还应当共同承担因转移产业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等外部成本。
其次,财税分享机制应当建立在公平和合理的基础上。
转移产业所带来的财政和税收收入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分配比例应当根据转移方和接受方各自的情况和贡献来确定,通过结合地区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发展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应当制定明确的财税调整政策和措施,将税收和财政收入用于支持转移产业的发展和转移后的经济发展。
此外,成本共担和财税分享机制的建立还需要强化合作机制和沟通协调。
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跨区域产业转移中,共同协商解决各种问题。
可以建立相关的联席会议,加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形成有效的合力和共识。
同时,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及时了解各方的需求和困难,通过合作解决和提供相关支持和帮助。
最后,成本共担和财税分享机制的建立还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概述
长江三⾓洲经济发展概述长三⾓区域经济分析姓名:秦⽂平学号:3080211224班级:城规08-2班⽬录摘要关键字★长江三⾓洲经济发展概述长三⾓的地理环境长三⾓在中国的经济地位中国三⼤经济区经济发展⽐较*中国三⼤经济区投资环境⽐较*中国三⼤经济区“⼗⼀五”规划政策⽐较*中国三⼤经济区经济发展⽐较*中国三⼤经济区主要⾦融机构*中国三⼤经济区⾃然资源状况⽐较长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三⾓产业转移*长三⾓产业同构*长三⾓⼀体化交通⼀体化⼈才市场⼀体化*长三⾓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现状利⽤外资现长江三⾓洲的九⼤竞争⼒产业布局★长三⾓区域经济⼀体化的发展趋势分析长三⾓区域经济⼀体化的现状长三⾓区域经济⼀体化⾯临的机遇参考⽂献:《区域经济理论》陈秀⼭张可云《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彭震伟主编《长江三⾓洲发展报告2007》当代上海研究所《长江三⾓洲产业地图2006—2007》中国产业地图编委会中国经济景⽓检测中⼼编《长三⾓研究》长三⾓联合研究中⼼编摘要:改⾰开放以来,长三⾓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活⼒最强、运⾏质量最好的地区之⼀。
未来长三⾓地区要实现率先发展,很⼤程度上取决于长三⾓各地区能否强强联合,实现区域经济⼀体化发展。
关键词:长三⾓经济增长经济⼀体化利益协调机制长江三⾓洲经济发展概述长三⾓的地理环境长江三洲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候,四季分明,⽓候宜⼈,年平均⽓温17.2C ,年平均降⽔量1403.1mm ,年平均湿度76﹪。
在上海的带动下,长三⾓城市群迅速崛起为世界⼤城市群之⼀,长三⾓经济圈已成为中国最⼤的经济核⼼区。
长三⾓核⼼城市分布长三⾓核⼼城市分布长三⾓在中国的经济地位2005年,长三⾓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两省⼀市的GDP 总和占全国的⽐重达到了22.37﹪。
其中16个城市共实现地区⽣产总值40781.1亿元,按可⽐价格计算,⽐上年增长13.4﹪;⼯业产销情况良好,16城市共计实现⼯业增加值19825.3亿元,⽐上年增长14.9﹪增幅⾼出全国平均⽔平3.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2003年以来的增长势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势头的18142.3亿元,同⽐增长19.4﹪;需求结构改善,市场销售持续旺盛;16城市共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04.6亿元,⽐上年增长14.5﹪,增幅与上年持平;外贸出⼝强劲增长,出⼝达2905.24亿美元,增长32.5﹪;利⽤外资⾼速增长,合同利⽤外资和实际利⽤外资规模分别达到716.59亿美元和277.5亿美元,分别增长20.3﹪和14.6﹪;居民收⼊进⼀步增加,其城市⼈均可⽀配收⼊及增幅均⾼于全国平均⽔平。
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分析
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分析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是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窗口。
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水平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本文将对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态势和影响因素。
一、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概况1.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持续增长长三角地区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经济基础,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贸企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水平持续增长,出口和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约2.7万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成为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点。
2. 以上海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对外贸易贡献显著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上海市对外贸易贡献非常显著。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约3.02万亿美元,占长三角地区总量的约11.2%。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拥有完善的贸易体系和国际化的贸易环境,这为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持续提升的影响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高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强,这为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在长三角地区,有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和出口加工区,这些企业对外贸易的贡献非常显著。
长三角地区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运输体系,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为国际贸易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 政府政策扶持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水平的提升也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
长三角地区的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外贸经济引导基金支持力度、优化外贸服务等,这些政策措施为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的未来发展趋势1. 进一步开放与合作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水平的提升将继续得益于中国进一步的开放与合作。
长三角产业结构的变化
长三角产业结构的变化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在过去,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特别是以纺织、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这些产业在当时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为地区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从1990年代开始,长三角地
区逐渐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金融、贸易、物流、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逐渐崛起并迅速发展。
上海的浦东新区更是成为了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
此外,长三角地区还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为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长三角地区也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总的来说,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
这种变化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的升级和转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特点与调整方向
1 8 . 179 420 9 .
4 4 . 5 97 2 2 . 7 22
68 1 2 5 6 357 4 4 . 4 4 . 679 94 . 201
5 .名 34 2 .% 21
5 .% 2 4 3 .光 1 4
5 .冀 3 1; 3 .% 8 6
5 .名 74 3 .% 73
1 04 6 6 3 . 1330 5 5 。 5 6 . 262 4 4 . 465 4 8 . 277 1 2 . 158
2493 2 5 . 2173 2 1 。 6 8 . 335 6 5 . 046 61 . 591 2 0 , 99 3
6 950 1 5 . 5429 9 1 . 1172 3 8 . 1096 8 2 . 1071 6 0 . 1527 16 .
1 0 0j 0 。j ; 4. % 4 6 6 5. % 3 .% 1 1
1 O 0 0 .% 2. % 5 5 3 7. % 4 2 0. %
1 0.% 0 0 1.名 7 4 6 7.% 5 7 0.%
1 0.j 0 0l ; 1 0 .名 4 .j 8 6l ; 5 .j 0 4l ;
5 6. 7 2 17 7 6 1. 7 1. 2 4
16 8 4 9. 55 6 9 9. 3 1 . 732
1 8 . 021 8 4 . 713 7 5 . 177
1 0 . 4 66 16 85 8 9 . 18 1 0 3 6 .
1 5 9.% 5 5 6.% 2 .光 4 4
各 产 业 历 年 所 占比 重
1 9 95 2 0 01 2 0 05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26 0 9 1.
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加快,一些产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已是必然趋势,那么,抓住较发达地区“腾笼换鸟”而“引鸟入笼”就是一个“凭风借力”的发展良机。
我区地处我国东西结合部,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借这股“东风”,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所谓产业转移是指某个产业或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发生变动,即由一国或一地区向另一国或另一地区移动。
它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巨大力量。
承接产业转移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我们目前所做的努力,仍然只是初步的、基础性的工作。
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前,要站在国家利益和区域发展的全局去重新审视和谋划我们的工作,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认真分析研究经济较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我区需要承接什么产业。
只有搞好战略定位,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才能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充分认识当前我国产业转移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积极发挥本地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倾斜的机遇,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快速持续发展。
但是,近年来这些地区由于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致使企业经营成本一路飚升,产业优势已经处于急剧减弱,甚至濒临丧失的危险境地。
该地区原来依靠低素质人力资源、发展低加工度、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比较利益越来越低,其衰退性产业出于保持、提升竞争优势的需要,努力在寻求产业的区际转移。
与此同时,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日益加剧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进程。
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电子信息、房地产等领域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
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在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相应调整和发展金融、资讯等服务业,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经济结构。
2024年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长三角经济区的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态势、消费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长三角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
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地区的GDP总量达到X万亿元,约占全国的X%。
这个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竞争态势在长三角经济区,各个行业竞争激烈。
特别是在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竞争对手众多且实力强大。
企业需要在竞争中寻找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如提升产品质量、创新技术、优化服务等。
4. 消费趋势长三角地区的消费者购买力较强,消费趋势多样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品质、环保、健康等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也成为消费的重要渠道之一。
5. 市场机会与挑战长三角经济区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市场规模庞大,企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竞争激烈,需要企业在产品、服务、品牌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此外,政策环境、人才培养等也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6. 市场营销策略针对长三角经济区的市场特点和竞争态势,企业应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
首先,要加强品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的需求。
其次,要注重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同时,要加强渠道建设,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便利性和体验感。
最后,要加强品牌建设,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7. 结论长三角经济区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激烈。
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市场情况,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政策环境、人才培养等因素也需加以重视。
相信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决策,企业能够在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取得良好的发展。
产业转移 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调研报告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产业转移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且敏感的话题。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生产和经营活动从原先的地区转移到其他地区的行为,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以及适应市场变化等因素所驱动。
一、产业转移现状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一方面,一些发达地区的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推动城市升级改造、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等。
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在寻求更低成本和更好发展机会的地方进行转移,比如一些东南亚国家或者其他新兴的产业园区。
二、产业转移的原因1. 成本压力:一些企业由于工资水平上升、环保要求加强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因此选择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
2.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扩大,使得一些企业需要更好的地理位置和供应链布局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3. 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企业进行转移,比如土地补贴、税收优惠等。
三、产业转移的影响1. 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改善社会福利。
同时,也能为转移地区带来技术、经验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提升。
2. 生态环境压力:大量的产业转移可能会导致一些转移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措施。
3. 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导致了工人的流动性增加,一方面使得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如家庭分离、劳动权益保障等。
四、应对产业转移的策略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转移政策,如鼓励技术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以引导产业转移方向和节奏。
2. 加大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为转移地区提供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以提高地区产业发展的素质和竞争力。
3. 强化环境保护和监管:加强对产业转移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监管工作,确保转移后的地区可持续发展。
4. 建立合理的产业协同网络:促进企业之间和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构建良好的产业协同网络,提高整体效益。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特征及诱因分析
文化办公用机械等行业。相 比之下,浙江的产业转移更多的表现 出 “ 只进不出”的特点,只吸纳上海或江苏的印刷业和记录媒介 的复制、家具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说明浙江一旦获得某 产业的竞争优势,就具有根植性,力图做大做强其制造业 。 12 2从转移流 向上看 ,区 内转移与区外转移并存 .. 较 早 的长三 角 地区 产业 转移 主要 发 生于 区 内,表现 为产
长 三 角 地 区产 业 转 移 的 特 征 及 诱 因 分 析
周晓 菲
( 尔滨 师范 大学 ,黑龙 江 哈
【 摘
哈 尔滨
10 2 ) 5 05
要 】为推动 毖三危各 区域经济进一步的协调发展,解决 区域间存在的产业结构矛盾,促使长三角地 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 发动机 ,本文将 以产业转
移为视角探讨长 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特征及诱导因素。 【 关键 词】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特征 ;诱 因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长 i 角 地 区 凭 借 其 地 理 、资 源 、政 策 等优 势,实现 了经济腾 飞,也为我 国经济 的总体发展作 出了巨大贡 献 , 成 为 我 国经 济 最 发 达 、 最 活 跃 的地 区 之 一 。近 些 年 来 , 长 三 角地区产业转移趋势 增强,使区域经济发 展进入更高阶段 , 也对全 国产生 了更大的影响。 1 长 三 角 地 区产 业 转 移 的现 状 及 特 征 . 1 1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起步及进展 . 2 世纪9 年代初 ,我国经济发展和 改革开放 的总体 战略部 O O 署发 生重 大调整,决定 以上 海浦东开发开放 为龙 头,进一步开 放 长 江 沿 岸 城 市 , 尽 快 把 上 海 建 成 国 际 经 济 、金 融 、 贸 易 和 航 运 中心 , 带 动 长 江 三 角 洲 和 整个 长 江 流 域 地 区 的 经 济 发 展 。在 “ 一个龙头 、四个 中心 ” 目标指引下,上海加大产业 结构调整 力度 ,制 定了 “ 先发展第三产 业、积极调整第 二产 业、稳定 优 提高第~产业 ”的 “ 、二 、一 ”产业发展方针 ,拉 开了长三 三 角地区产业转移 的序 幕 。9 年代后期,上海 市政府根 据上海劳 O 动密集型产业 市场 竞争力不断弱化 的现实状况 ,制定 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所 为和有所不为 ”的工业发展战略 ,将 一些缺乏市场竞 争力的传 统劳动密集型产业 定位在 “ 有所不 为”上,决定放弃发展 ,并 向外转移 ,这在很大程 度上为和上海 有紧密经济联系 的周 边地 区 带来 了承 接 转 移 产 业 的 发 展 机遇 。 经过 近二 十年 的发 展 ,长三 角地 区产 业 结构 得到 优化 , 二 、 三 产 业 得 到 了长 足 发 展 ,创 造 的产 值 和 吸 纳 的 劳 动 力 比 重 都不 断提 高 。2 0 年 ,长 三 角 地 区G P  ̄ 4 6 2 0 亿 元 , 占全 07 D达 6 7 .7 国经济总量的l . % 8 9 ;平均增幅达到 1. % 5 2 ,比上年提 高0 4 . 个百 分 点,为拉动全 国经济增长 做出 了重大贡献 。其中第二产业实 现增加值 2 3 5 6 亿 元,平均增幅 1% 56 .4 6 ,比上年提 高0 3 百分 .个 点 ;第 三 产 业 实 现 增 加 值 1 72 4 亿 元 ,平 均 增 幅 1. % 比 上 91.9 5 9, 年 提 高 0 6 百分 点 。从 产 业 结 构 看 ,三 次 产 业 增 加值 占生产 总 .个 值 的 比重 分别 为 3 4 、5 .% f 2 2 。 目前 , “ 三 角 ”各 省 . % 4 4  ̄ 4 .% 1 长 市 的产 业 现 状 为 : 上 海 形 成 了 以 现 代 服 务 业 、 高新 技 术 和 装 备 工业 为主 体,高档次轻工产业 为补充 的发展格局 ;江苏是装备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动态演变及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动态演变及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白雪【摘要】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but there is a big gap in development between cities. This paper,by employ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economic gravity center,calculates the location,direction and distance of the economic gravity center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1982 to 2013. Then 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combining with indexes,such as the relative spee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kewness coefficient,etc.,discusses the causes of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for the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各城市之间也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三角资本流动现状及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分析民革上海市委员会邱华云前言上海在长三角迎接新一轮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大趋势和实现“四个中心”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的提升和城市价值的提高和强化,在资本、资源和市场强集聚功能发挥的同时,也会越来越强烈的体现出对长三角周围地区的扩散和辐射,上海对长三角经济发展中所起的服务作用会呈现越来越深入、地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对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和扩散呈现泛区域的特征。
近十年来,上海的投资扩散围绕沪宁、沪杭高速公路沿线向纵深渗透。
而随着沿海大通道的建立,已有不少来自上海的资本将苏北作为产业转移和长线投资的重要地区,苏北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地区,应是确定无疑的。
在经济全面市场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资本流动中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是一个对来源于上海投资市场份额的竞争和瓜分过程。
各地在与上海接轨名义下,各显神通,采取了不同的做法,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出现了不少新的特点。
长三角区域内的资本流动,随着长三角经济份额在全国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出现了新的趋势。
在上海继续成为各地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向的同时,长三角区域内资本的相互流动、长三角除上海之外其它地区直接承接国际资本转移的态势也越演越烈。
从总体长三角发展的基本态势看,上海作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地,在迎接国际资本转移和发挥对区域的投资辐射上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区域经济运作的核心。
长三角资本流动和上海的产业转移的探讨将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长三角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现状(二)上海资本向长三角流动的基本特征(三)长三角承接国际制造业和上海产业转移的经验。
一、长三角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现状1、长三角发展突出,上海逐渐体现资本集聚和辐射功能1)200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5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达到22775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3650亿元。
200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由上年的18.7%上升到19.5%,提高了0.8个百分点。
从增长速度分析,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中最高增速为18.0%,最低的亦为11.8%,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9和2.7个百分点。
长三角已经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地区。
2)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一份关于跨国公司近年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报告显示,最近两年跨国(跨境)投资往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
截至2002年,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215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27.11%。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142亿美元,占全国总量25.5%。
但从2000年起,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数量占全国的比例超过25.5%,2002年达到33.25%。
与此同时,广东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数量占全国比重则从2001年起明显下降,2002年下降到21.49%,已经远远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3)在新一轮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特别是长三角区域转移的过程中,已形成跨国公司总部及运营中心、研发机构为前导,产品制造部门的扩展随即跟进的投资模式。
上海“四个中心”战略目标的确立和实施,同国际资本向长三角流动的运行方式相吻合。
上海为国际资本运行提供完善的功能配套和一流的城市环境,使得全球采购中心、全球研发中心蜂拥而来,上海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资本集聚效应逐渐加强,成了迎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第一站,并成为自上海出发辐射长三角周边地区资本投资“蓄水池”。
上海同长三角周边地区的经济高度关联和日趋清晰的功能分工,使上海承接国际资本的转移中,逐渐成为带动长三角周边区域庞大产业群升级的“发动机”。
4)到2003年6月底,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具有地区总部功能的投资性公司超过了80家。
《财富》500强已有300多家进入上海,其中有70多家设立了地区或中国总部。
2003年1-10月,上海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700个,合同外资9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实到外资49.36亿美元,同比增长35.8%。
到目前为止,上海已经批准了89家外商投资性公司,认定了5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跨国公司以制造业、金融业和商业等传统产业为主。
其中“《财富》500大”企业在上海投资的企业基本上涵盖了汽车、通信、钢铁、石化和精细化工、家电、电站设备等工业支柱产业和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行业上划分,制造业独占鳌头。
在730个项目中,制造业项目452个,占61.92%;合同外资84.36亿美元,占83%。
5)由于国际资本钟情于上海的资本投资对长三角的扩散效应和上海对国际资本在后道产业环节延伸投资的有限吸纳度,上海确定建设“四个中心”、服务全国的战略,以及上海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等各种因素,客观上使上海在长三角地区逐渐发挥着“投资带动”和“资本溢出”的功能。
这是由于:(1)跨国公司的总部进入之后,产业延伸后续大量资本的投入需求往往是以上海的周边地区产业配套为目标的,上海本身的消化和容纳的能力有限,造成了资本的外溢。
(2)随着上海以“四个中心”建设为目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的实施,上海同周边地区的功能分工更加明显。
体现上海四个中心功能的资本和要素集聚作用的另一面,资本的扩散和辐射也将同时呈现。
(3)随着上海商务成本的提高,原来的一部分技术能级较低、占用资源较多的制造业面临着向外的转移。
(4)上海较具实力的专业大集团,在开拓市场和规模经济的驱动下,也有走出去的市场动机。
因此,随着长三角经济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上海在长三角发展与合作中的产业转移和资本扩散加快,上海已成为区域经济运行的“发动机”和“蓄水池”。
2、长三角区域在接受上海的资本扩散和合作上态度积极1)上海成了长三角各方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上海在建设“四个中心”的过程中,从功能的发挥和辐射的实现角度,把服务全国、服务长三角作为重要的工作来考虑,上海也成了长三角各方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在这种背景下,“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成了长三角地区“2003经济进行曲”的主调。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年7月到9月,江、浙两省以“接轨上海”为题材的各类招商会、洽谈会、说明会、新闻发布会超过30个,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个,这在上海的历史上极为罕见。
在这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江浙两省签约的内外资项目超过400个,合同资金超过300亿元。
其他间接的好处则难以一一统计。
在黄浦江畔的国际会议中心,两个月接待的近百个会议中,来自江浙两省举办的占了相当高的比重。
2)各地加快了空间上实施接轨上海的步伐除了各种招商会,各地加快了空间上实施接轨上海的步伐。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更多江浙的市区县与上海显现“同城”效应。
杭州、宁波、绍兴、南京、苏州、南通等城市(包括海门市)都在加紧扩大与上海连通的高速公路或跨海大桥的建设,高速铁路也在加紧筹备。
“无缝对接”成了近期区域合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3)接轨上海取得明显实效与上海接轨比较密切的城市之一的嘉兴市,从1999年至今,每年都在上海举办类似于“恳谈会”、“接轨上海”和“百家国(境)外驻沪机构看嘉兴”的系列活动。
仅以2002年嘉兴接轨上海投资项目暨出口商品推介交易会为例,就签订外商投资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为17.66亿美元,内资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30.5亿元。
嘉兴农副产品输送上海市场,每年达20多亿元,部分农副产品基地事实上已成为上海的“编外菜园子”或“养殖基地”,平湖市凯宇集团公司向沪日供营养午餐就达6.5万客。
嘉兴市有1000多家公司、企业与上海各方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联合、协作关系,每年有300多亿产值的工业品为上海配套。
如嘉兴韩泰公司和海宁宏达经编公司分别为上海一汽桑塔纳轿车配套提供大量轮胎和汽车绒布。
杭州市2003年3月于上海设立招商办事处,短短9个月时间,便取得2800多万美元的招商引资成绩。
与此同时,驻沪招商办还与包括10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内的1200多家企业、政府机构、代表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网,并举办大型和专项的活动,杭州市5年来最大的一次投资环境说明会,就是在去年8月于上海举行。
这个招商办是杭州市政府在上海设立的协调统筹招商工作的机构,成员来自外经贸局、开发区和区县,这个较为广泛的载体,有利于开展包括工商、IT、农业和三产等,全方位的招商活动。
3、长三角区域内产业转移暗流涌动1)在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中除了呈现出各地接轨上海之外,长三角的资本流动还反映出江浙两省省内地区,本省和邻近省份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非常活跃。
2)江苏省着力推行建设制造业高地的同时,实施战略北移,跨江发展,意图把沿江地区建成国际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纽带。
在发展中,逐渐形成沪宁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沿海经济产业带和苏北资源加工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
苏南地区按照市场化操作、资源优势互补、注重经济实效、实现南北双赢的发展要求,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经济技术、投资管理合作交流,带动苏北与全省经济互动协调发展,加大了南北挂钩合作的力度。
产业转移成效显著,根据初步统计,2003年苏南五市对口转移项目500万元以上的有198个,比2002年增加120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7.7亿元,实际引资额为16.8亿元。
3)浙江地区实施接轨上海,北进江苏,西出安徽战略。
战略的核心是以杭州湾大桥建设为契机,加快“南上海”建设,以杭州为中心形成4小时经济圈,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迅猛,市场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等活动,客观上促进了省内的产业转移。
除了在省内实现产业转移和对接,浙江也开始走向其他省市。
鼓励将劳动生产率跟不上发展的产业转移出去。
如江西已形成近十万个来自浙江的企业。
二、上海资本向长三角流动的特征分析1、上海制造业资本流动的一般趋势1)上海的制造业发展重点放在六大产业上由于制造业在税收、就业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巨大贡献,和其它地区一样,上海对制造业的发展一直是非常重视。
近年来,由于长三角要素流动加快,区域内一般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小且产业同构性较强,各区域在接受世界产业转移的生产制造上同上海相比都有商务成本较低的优势,这使得上海制造业整体发展上已经面临挑战。
另外,据统计,江苏、浙江的全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过去10年开始赶超上海,现在已经超过了上海。
在上海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占的比重相对没有江苏浙江那么高,但差别不太大。
同时,上海三产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二产的劳动生产率速度。
这个结果反映出江苏、浙江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与上海已经逐渐接近。
从现实出发,上海的产业发展重点放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六大支柱产业上,在城市经济功能的发挥上突出放在“四个中心”的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