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专题训练教学案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模板5篇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模板5篇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模板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最精良的资源往往是收费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1.认真学习山东省《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注意研究山东省与生物高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取得一定的课外知识量。
2.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3.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知识的再现。
4.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生物复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生物复习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学科目标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好一轮复习,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
训练高考试题,争取在年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三、具体教学措施1.继续认真钻研教材、考纲和《考试说明》,及时了解和收集各类高考的信息,认真分析研讨近几年生物考试试题,以便把握教学的有的放矢地进行生物学科的复习,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认真开展备课组活动,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课和上课质量,备课组做到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考试。
3.近一步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二召开一次备课组教师会议,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有专人发言,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全组教师凝结为团结协作的整体,实现智慧共享。
4.为了进一步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采用“组内备课,组内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方式,及时总结,反思问题,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
实验探究化学初中教案
实验探究化学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沸腾过程及其相关概念。
2.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水的沸腾过程。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水的沸腾条件的探究。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温度计、计时器、热水、冷水。
2. 实验药品: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水?水在常温下是什么状态?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常温下为液态。
二、实验操作(15分钟)1. 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
2) 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
3) 用玻璃棒搅拌热水,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 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时间,并用计时器计时。
5) 观察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2) 温度计放入水中后,待温度稳定后再进行记录。
3) 沸腾过程中,要观察水的气泡变化和声音。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验总结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提问:1) 水开始沸腾的温度是多少?2) 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何?3) 沸腾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开始沸腾的温度约为100℃,沸腾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不变,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四、拓展与思考(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为热量用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水的沸腾过程及其相关概念。
2. 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水的沸腾实验,让学生了解了水的沸腾过程及其相关概念,学会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与设计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与设计教案
实验名称:细胞膜的半透性探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细胞膜的半透性特性,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鸡蛋、盐水、糖水、水杯、玻璃容器、天平、刀具、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准备鸡蛋,并将鸡蛋浸泡在盐水、糖水和清水中,分别浸泡一段时间。
2.取出浸泡后的鸡蛋,用刀具小心切开鸡蛋,观察鸡蛋内部的变化。
3.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并使用显微镜观察鸡蛋细胞的情况。
实验设计:
1.对比不同溶液对鸡蛋的影响,可以观察出细胞膜的半透性特性。
盐水会导致鸡蛋变硬,糖水会导致鸡蛋变软,而清水则不会对鸡蛋产生影响。
2.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总结与讨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细胞膜的半透性特性,即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通过。
细胞膜的半透性是细胞生存和正常功能的重要保障,对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探究细胞的生命活动奠定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实验,深化对细胞膜的理解,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
专题三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验探究,因此在化学中考试题中的实验探究成为热门题,也是同学们答题过程中丢分最多的一种题型。
实验探究题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个人经验及对信息资料的整合,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力图通过同学们的主动探究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平时答题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实验探究题解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熟知初中化学实验基本规则。
2、答题前先通读全题了解题意。
大多数考生在做题时,都担心时间不够用,习惯看一小题做一小题,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实验讲究的是严密性,实验的步骤是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而且因为有的实验探究题比较长,学生读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又忘了,也会影响答题。
答题前先通读全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做到心里有数,明确题意,避免答题的盲目性。
3、复习时回归教材、确定知识点,在中考化学试题中的实验探究题一般不会是我们做过的原题,看上去比较陌生,但出题者也必将以书本为依据。
三、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考虑到气体符号、沉淀符号、反应条件、是否平衡、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2、注意化学用语的准确性,如检验CO2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不能说石灰水。
3、语言叙述时要做到简明,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能力并不是做几个题就能掌握的,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及复习中,仔细阅读书中出现的所有学生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综合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认真体会实验原理和方法,从中总结出实验隐含的化学思维,尤其是实验的设计思维,从而提高实验探究题的化学思维运用能力。
四、典例分析例1、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如右图所示)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
该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小华说:“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小明说:“不可能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
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二——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
2023年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二一.实验探究题(共30小题)1.为何晾在密闭空间里的湿衣服不容易干?小宁思考后做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空气湿度会对水蒸发产生怎样影响?【实验装置】在七个相同的密闭房间内装有相同的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①控制每个房间的气温和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空气湿度都在70%以上;②开启每个房间的除湿机,用除湿机调节房间湿度,使七个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在实验期间分别控制在一定值;③用相同质量的水把毛巾均匀湿润,完全展平后晾在晾衣架上,读取电子秤的示数m1;④经相同时间后,再次读取电子秤的示数m2(实验过程中水蒸发对毛巾温度的影响、除湿机工作时对室内空气流动和室温的影响均忽略)【实验数据】空气湿度40%45%50%55%60%65%70%m1/g 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m2/g 599.9586.0573.1561.3550.6540.7532.0【实验结论】在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空气流速等条件均相同时,,水蒸发越快。
【实验反思】从微观角度分析,一部分液态水的分子能逸出水面成为气态水的分子,另一方面部分气态水的分子也会返回水中成为液态水的分子;当逸出的水分子数量比返回的水分子数量多时,宏观上表现为水蒸发了。
本实验中,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空气湿度越大,返回水中的水分子数越。
2.小明认为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室外低,于是想用红磷测定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老师告诉他,足量的红磷燃烧并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建议用一氧化氮气体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用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与量筒内足量的V2毫升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V3毫升。
说明:①V1、V2、V3都是在与教室气温、气压相同的状态下测得。
②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③同温同压下,在氢氧化钠溶液参与下,4体积一氧化氮与3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能完全被溶液吸收。
期末复习专题 实验探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备考专题特训导学
考前实验探究训练【趣味导入】实验探究精神【经典例题】1、小刚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2)小刚同学要配制9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mL;(3)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量筒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钥匙;试剂瓶塞未倒放(2)90*10%=9g,90g-9g=81g,81g*1g/ml=81ml(3)偏大。
解析:溶剂的量偏少,则溶液的中的溶质偏大2.小红在学习了物质的溶解这一专题后,对“气体在液体中溶解能力强弱与气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 mL某碳酸饮料(饮料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
在图Ⅰ中,小红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出现许多小气泡;图Ⅱ中,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小气泡减少。
(1)图Ⅰ中,小红向外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2)请尝试分析,图Ⅱ中小红用力向里推动注射器后小气泡减少的原因的原因。
▲(3)气体的溶解度还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请解释“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会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 。
答案:(1)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内的压强变小,气体溶解度变小,会出现气泡。
减小压强(2)压强变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大。
(3)河水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
3.在科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科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
实验过程如下。
①②③④⑤(1)选择①④⑤三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 。
(2)上述所设计的方案,采用的方法是▲ 。
(3)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
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一、对提出问题能力考查例题:某生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看起来她们体重相当,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的宽而浅。
请同学们经思考后提出一个相关问题?二、对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考查例题:用手将一块木板慢慢压向水中,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时,你的手感受到向上的力越大。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提出一个假设或猜想。
练习: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研究中,学生发现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干的快这一事实,情根据以上事实提出你的猜想三、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考查练习1: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过程中,同学作出如下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了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通有关之外,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从以下器材中选出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检验:器材:1、大小相同的两个烧杯,2、少量的水,3、与水等量的酒精,4、两个相同的碟子,5、电风扇,6、温度计①你所需要的器材:②简述主要的实验步骤。
练习2:小宇最喜欢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是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
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
”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
完成如下的工作:(1)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
(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四、对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力考查例题: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图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比较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出你的探究结果。
(填图的序号)探究的因素是 ; 选择的图是 ; 探究的结果是 。
练习1:研究性学习中,有一组同学设计了“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如图16所示,用高为30cm 的木块将带有刻度的平木板垫起,构成一个斜面,并使它固定,把小车放在斜面底端A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从位置A 沿斜面匀速上升到B 位置,上升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1)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在下面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完成相关的内容: (2)根据以上的实验记录,完成下列计算: 拉力F 在这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拉力F 在这过程中做总功是:该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练习2:小华同学在测定食用色拉油 的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步骤完全 正确,图中显示的是他测量的相关 数据,请帮小华填写表中空白的测量 值和数据.五、对进行分析与论证能力考查例题:按右图所示电路对额定电压为3.8V 的小灯泡进行实验时,测得五组数据,并记录在请你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
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
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新课程中强调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本模块每项教学任务时,除了创造实验条件和参与学生讨论外,应适当补充相应资料或引导学生自己搜集相应资料,引导学生相对系统地完成有关的学习内容,而不仅仅是完成几个互不关联的实验的操作。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技意识的主要途径。
为切实搞好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制订实验计划如下:一、联系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
二、认真安排实验,按要求及时把实验通知单送达实验老师。
三、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室纪律、安全、卫生方面的教育,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册,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问题,及时改进。
五、与实验老师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共同辅导学生实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完成。
六、本学期实验进度安排表:周次、材料、教材年级、备注;第二周、发酵瓶,纱布,榨汁机,葡萄,酵母菌,醋酸菌,恒温箱,重铬酸钾,烧杯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三周、小桶2个,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20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必修2、高一年级、演示实验第四周、豆腐,电热干燥箱,粽叶,保鲜膜,平盘,盐,广口玻璃瓶,黄酒米酒和各种香辛料,高压锅,泡菜坛,各种蔬菜1、腐乳的制作2、泡菜的制作、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八周、高压蒸汽灭菌锅,无菌室,接种仪器,MS培养基原料,培养皿,酒精灯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十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接种箱,酒精灯,高压锅,枪状镊,组培用具。
菊花的组织培养胡萝卜的组织培养、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十一周、榨汁机,漏斗,滤纸,恒温箱,苹果,果胶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面布,植物油,烧杯,玻璃棒,小型洗衣机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二周、烧杯,玻璃棒,漏斗,纱布,离心机,镊子,鸡血,柠檬酸钠,二苯胺,蒸馏水,NaCl溶液DNA的粗提取和鉴定、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三周、烘箱,圆底烧瓶,蒸馏装置,压榨机,吹风机,萃取回流装置,大烧杯,石油醚,新鲜胡萝卜,胡萝卜素的提取、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四周、洋葱,培养皿,滤纸,纱布,烧杯,镊子,剪刀,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冰箱,卡诺氏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15﹪盐酸,95﹪酒精,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必修2、高一年级、学生实验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一、指导思想1、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材料:
1. 显微镜
2. 玻璃平板
3. 盐水
4. 細胞標本
实验步骤:
1. 将一滴盐水滴在玻璃平板上。
2. 取一小块细胞标本放在盐水中。
3. 将盐水和细胞标本放在显微镜下。
4. 调节显微镜镜头,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5.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描述其形态和功能。
实验探究:
1. 你观察到的细胞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有何作用?
2. 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有何不同之处?
3. 通过观察细胞结构,你能得出什么关于细胞的功能和组成的结论?
4. 你认为如何利用细胞结构的知识来解释细胞的生存和功能?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对细胞的生存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影响着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细胞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语文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初中语文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实践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本文档整理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题,供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
实验探究题1:《红楼梦》中贾母的教子之道- 题目:贾母的教子之道对贾宝玉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分析小说《红楼梦》中贾母对贾宝玉的教育方式,探讨其对贾宝玉成长的影响。
- 实验步骤:1. 阅读小说《红楼梦》中有关贾母与贾宝玉的片段,理解贾母的教育方式。
2. 分析贾母的教育方式对贾宝玉性格、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3. 通过角色扮演或写作,展现贾母的教育方式对贾宝玉成长的具体影响。
4. 分享结果,让其他同学共同讨论。
实验探究题2: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创作- 题目:通过创作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展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 实验步骤:1. 前往户外或通过图片、影像等方式观察自然景色,注意观察细节和感受。
2. 按照自己的感受和所见,创作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
3.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诗作,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
4. 选择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或学校其他年级。
实验探究题3: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研究- 题目:探究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文学的作用和意义。
-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提高对文学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 实验步骤:1. 阅读一到两篇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诗歌等。
2. 思考文学作品中的故事、角色和情感与自己的生活是否有共鸣或启发,分析其中的内涵与意义。
3. 写下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同学分享讨论。
4.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通过表演、创作、演讲等方式将文学作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这些实验探究题旨在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实践性的探索和创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适当调整实验内容和要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实验题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2.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
3. 实验操作:放置物体、观察成像、测量距离、分析成像规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平面镜成像的日常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兴趣。
2. 理论讲解:简述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阐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 实验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平面镜、一个蜡烛、一把刻度尺。
b. 学生将蜡烛点燃,将其放置在平面镜前,观察平面镜中的成像。
c. 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
d. 学生重复实验,改变物体位置,观察成像变化。
4. 数据分析:学生总结实验数据,分析平面镜成像规律。
5. 结论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强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6. 拓展延伸:讨论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穿衣镜、哈哈镜等。
7.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能力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2. 利用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平面镜成像现象。
3. 运用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操作实验,正确观察成像现象。
2. 学生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平面镜成像规律。
3. 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阐述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4. 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有深入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资源:1. 平面镜、蜡烛、刻度尺等实验器材。
2.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3. 课堂练习题。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测量数据。
化学初中实验探究教案
化学初中实验探究教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性溶液的探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溶液的酸碱性质,了解酸碱中性溶液的特点。
实验材料:试管、试管架、酚酞指示剂、盐酸、NaOH溶液、稀硫酸、蓝色石蕊试液、红色石蕊试液、清水。
实验步骤:
1. 将试管清洗干净,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 将试管分别标记为A、B、C。
3. 在试管A中加入数滴NaOH溶液,加入少量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4. 在试管B中加入数滴盐酸,再加入少量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5. 在试管C中加入数滴稀硫酸,再加入少量红蓝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6. 分别记录实验时的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实验A中,观察到酚酞指示剂变成粉红色,说明NaOH溶液呈碱性。
2. 实验B中,观察到酚酞指示剂变成无色,说明盐酸呈酸性。
3. 实验C中,观察到红蓝石蕊试液变色,说明稀硫酸呈酸性。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知,NaOH溶液呈碱性,盐酸呈酸性,稀硫酸也呈酸性,在常温下酸碱中性溶液呈中性。
延伸实验:可以探究不同物质对酚酞指示剂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酸碱性质。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使用安全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化学品溅到皮肤和眼睛。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试管和试管架,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希望以上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碱中性溶液的性质,培养他们实验探究的能力和科学思维。
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课教案
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课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学会探究化学反应的规律,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教学步骤:
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包括试管、试管夹、试管架、硫酸、氢氧化钠等。
同时进行实验台的清洁工作,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2. 实验操作:将试管架装好,用试管夹夹住一个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反应的现象和产物的性质。
3.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物的性质,同时进行必要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记录。
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和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5. 实验总结: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总结,总结出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结果,促进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板书:
化学探究实验课教案
教学目标:探究化学反应的规律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2. 实验操作
3. 数据记录
4. 结果分析
5. 实验总结
思考问题:化学反应的特点和原理是什么?
实验要点: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
实验环境:实验台清洁整洁
教学反思:本次实验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使用,避免意外发生。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清理实验器材并检查实验环境的整洁度,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整洁。
希望学生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初中探究式教学教案
初中探究式教学教案年级学科:初中科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理解科学概念,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探究主题:水的性质2. 探究内容:水的密度、水的表面张力、水的蒸发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性质。
2. 学生分享已知的关于水的性质的知识。
二、探究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水的密度是多少?水的表面张力是什么?水是如何蒸发的?”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探究问题进行研究。
3.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关于水的性质的数据。
三、成果展示(10分钟)1. 每组学生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
2. 其他学生对展示成果进行评价,提出问题和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探究过程,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水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如何保护水资源?”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探究过程的表现。
2. 学生成果展示的质量。
3. 学生对拓展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培养了团队精神。
成果展示和总结反思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整体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学生探究能力不足、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初中化学探究性试题教案
初中化学探究性试题教案
主题: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目标:通过探究,学生能够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时间: 2课时
教学内容: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出“物质的性质是什么?物质的性质是如何变化的?”
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利用实验仪器展示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如氯气的气味、氢气的燃烧等,引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探究实验(40分钟)
1. 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选择一种物质,通过实验探究该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2. 学生在实验中可以使用放大镜、试管、试剂等实验仪器,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3.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该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第三步:讨论总结(15分钟)
1. 整合各组实验结果,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探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的一般规律。
2.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如何影响着物质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出现某些变化现象等
问题。
第四步: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出不同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要求
学生写出至少5个例子。
2. 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该教案以探究性为主线,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性质及
变化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通过讨论总结和作业布置,巩固了
学生对物质性质及变化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物理初中实验与探究教案
物理初中实验与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平面镜成像原理2. 平面镜成像实验3.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穿衣镜中的反射,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讲解: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的大小、位置等。
5. 总结: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本质。
6.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实验法: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讨论法: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
4. 练习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学生能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学生能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能在实验和讨论中表现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六、教学资源:1. 平面镜2. 蜡烛3. 测量工具(如刻度尺)4. 实验记录表5. 教学课件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穿衣镜中的反射,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讲解: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的大小、位置等。
5. 总结: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本质。
初中探究性生物实验教案
初中探究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实验材料:小型植物(如豆苗、小麦苗等)、几盆土壤、水壶、不透光布、阳光或灯光。
实验步骤:
1. 将几盆土壤填满,依次种下相同的植物种子,确保每盆土壤中植物的生长环境一致。
2. 将这几盆植物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然后将一盆用不透光布遮住,让其完全不受到光照。
3. 将另一盆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可以放在阳光下或用灯光照射。
4. 天天观察被遮挡和光照充足的植物的生长情况,比较它们的高度、颜色、茎叶的状态等。
5. 结合观察结果,讨论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实验要点:
1. 在进行实验前,要保证植物的生长环境一致,以便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植物有足够的水份,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3. 在观察结果时,要综合考虑植物的不同表现,比如高度、颜色、茎叶状态等,从而得出
结论。
4. 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注意灯光使用、植物的护理等问题。
扩展实验:
1. 观察不同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观察室内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从而深入
探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其观察和实验能力。
初中化学探究性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探究性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溶解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了解影响溶解的因素。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一些溶解的例子,引导学生讨论溶解的现象及特点。
2. 概念讲解:介绍溶解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5. 因素探究:讨论影响溶解的因素,如温度、搅拌等因素,并进行实验探究。
6. 结论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溶解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三、作业安排:
1. 自主探究:让学生选择一个溶解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2. 深化拓展: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溶解的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四、评价方式:
1. 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展示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2. 检测测验:利用选择题或解答题形式检测学生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溶解的概念及特点,认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3.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实验项目,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关于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5篇
关于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5篇关于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往往更喜欢于找免费的教案资源网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必修二以遗传为主线,按章节来划分为七章,分别是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突变及其它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生物进化理论。
而实际上,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模块应当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生物的进化等六部分内容,可以看出来,本模块作者设计时所考虑的并不是一味的追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是在确定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时还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具体的内容标准等。
必修三模块的内容包括: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六部分。
传统的生物学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框架来整理和概括生物科学事实,这样虽然容易被理解,但是科学事实本身和若干科学事实的简单堆砌毕竟还不等于科学。
因此新教材调整了编写思路,依据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其核心是追求课程内容结构化,而生物学科的内容包括由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理论体系,及其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因此,生物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也可以根据学科思想和方法建构,两者各有其合理性。
在新教材的编写中各个模块都兼顾了知识理论体系和科学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由于现在浙江省采用的是新高考,学校也没有统一的参加选考时间,因此导致其中有一部分的学生已经在上半年的四月份已经进行了一次选考,但还有一部分的学生要在这个学期的十月份参加第一次选考,因此在同一班级里却存在不同的需求,为了照顾全体学生,只好以整体复习为主,其中穿插综合复习。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2)建立知识框架体系,能够宏观地、全面系统地分析题目;(3)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并回答有关题目。
初中实验探究备课教案
初中实验探究备课教案1. 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则,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2. 能够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熟练操作实验设备。
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2. 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3. 实验材料和仪器的选择与操作。
4. 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5. 实验报告的撰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2. 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3. 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2. 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 探究法: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探讨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3. 演示: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4. 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探讨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实验探究进行总结,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7. 作业:布置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分析结论。
六、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实验药品、仪器、设备等。
2. 教学课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3. 实验报告模板:为学生提供实验报告的撰写框架。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包括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分析结论。
3.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问题分析等。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安全,提醒学生遵守实验规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专题训练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特性和特殊的反应现象;
过程与方法: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实验知识与技能,分析解答该类习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具体问题中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理解实验探究在实践中的意义,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看谁记得准】
⑴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H2能在Q 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只生成;CO能在02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只生成;而CH4在Q中燃烧生成和。
⑵H2或CO能使_____ 色CuO变_____ ,能使_____ 色FmQ变 _____ 。
⑶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_____ 。
⑷铵盐遇到碱性物质生成有 _________ 气味的______ 。
⑸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 _______ ;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 ________ 。
⑹特殊颜色的沉淀:Cu(OH> ________ 色;Fe(OH)3 _________ 色。
⑺白色沉淀:
①CaCO BaCO等(碳酸盐)能溶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产生大量气泡;
②Mg(OH)2等(碱)溶于_________ 但不产生气泡;
③AgCl、BaSO不溶于___________ 。
(8)溶液颜色:CuSO、CuCl2、Cu(NO)2溶液显 _____________ 色;
FeCl3、Fe2(SO4) 3 溶液显_________ 色;
FeCl2、FeSO溶液显___________ 色。
【探究过程】
例1、根据要求选择或连接实验装置:
A B C D E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 作用,应选择
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欲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用到的装置是 _____________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
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_____________ ,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氨气,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__ 。
(4)实验室是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
例2、设计实验检验或鉴别物质
张大爷种植蔬菜,现在他有点苦恼,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看不清无法辨别,只记得该化肥是K2SQ、NHHCO、NHCI中的一种。
小明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帮张大爷鉴别化肥:[实验步骤]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容器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实验现象]嗅到氨味.
[实验结论](1)小明由上述实验推断该化肥不是 _______________ 。
(2)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进一步证明
该化肥可能是什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小明的实验,请你写出使用铵态氮肥的一点注意
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练习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溶液,已知它是氯化
钠、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小民同学对这瓶无色溶液进行探究。
(1)根据所学知识他认为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___ 。
(2)对剩下的两种可能性,他进行了设计和验证,并制成了实
验报告, 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报告内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该溶液不是
例3、推断混合物的组成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 K2SQ、NaNO、FeCb、BaCb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以下实验:
①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②该白色沉淀全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含
有____________ ,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这包白色
固体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
讨论:如果步骤②改为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结果会是如何?
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含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步骤②改为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结果又是如何呢?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含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馈练习2:有一瓶气体,它是由CQ CH4、CQ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将其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a.将气体通过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无明显现象。
b.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蓝色。
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 ,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确定气体的成分,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假
定每步反应都完全进行,每次都能准确测定装置的质量变化),来测定燃烧后气体中各成分的质量。
甲方案: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碱石灰(氧化钙、氢氧化钠),再通过浓硫酸。
乙方案: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碱石灰。
上述试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当生成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
气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 时,该瓶气体肯定只有一种成分。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质疑?
【达标检测】
1、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锌粉,放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部分锌粉剩余,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A、ZnSO
B、ZnSQ和HSQ
C、CuSC和ZnSO
D、CuSO
2、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炫耀说见到了黄金。
小宝说他曾在网上看到,有一种铜锌合金与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黄金。
于是他与小新开始探究。
提出问题:这块黄色的金属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
猜想:小新认为是黄金;小宝认为是铜锌合金。
设计实验:小新设计的实验:截取一小片该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小宝设计的实验:截取一小片该金属,放在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与结论:小新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色的金属变黑,说明他的猜想是错误的。
小宝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只写一个)反思与应用:假如你的观点和小宝相同,你还可以设计另一个实验:截取一小片该金属,放在 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
(所选物质类别与上面所选物质
类别不同)你设计的实验能够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延伸】
往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
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可燃性气体产生。
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
是__________ ;滤液中不可能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