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俄罗斯》(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第四节俄罗斯(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莫斯科2、学生能根据地图或其它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二、教学重难点: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2、俄罗斯的地形气候特点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探究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引入教师:“今天我们进入俄罗斯第一课时的学习,主要讲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进入学习状态直接引入一、位置1、教师根据地图讲解俄罗斯的位置,从三个方面进行:1、半球位置;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2、思考: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横跨了亚洲和欧洲。
那么请思考两个问题:(1)俄罗斯面积有多大?(2)俄罗斯是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呢?1、学生认识俄罗斯的自然位置,并根据讲解的内容在书上做笔记。
2、学生思考问题,并在书上找到相应的资料并进行勾画,如俄罗斯是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一些重要邻国让学生认识俄罗斯的位置根据各种资料感知俄罗斯的面积了解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国家并能在资料上找出俄罗斯的邻国二、地形地势1、教师利用俄罗斯地形图展开活动一:归纳俄罗斯的主要地形特点(1)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及河流(2)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3)概括俄罗斯的地形特点(4)概括俄罗斯的地势特点1、根据教师的提示思考相应的问题,利用地形图分析掌握俄罗斯地形地势及河流的特点。
完成书上活动内容答案的填写让学生掌握俄罗斯地势地形及河流的特点五、板书俄罗斯——自然环境。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这一课时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状况以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俄罗斯地域广阔,情况复杂,学生对其的了解相对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状况以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学会阅读和分析地图、文字材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状况以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对俄罗斯地域广阔、情况复杂的理解,以及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资料分析法:通过文字材料,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地图:俄罗斯地图、欧洲地图、亚洲地图等。
3.文字材料:关于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的资料。
4.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图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和自然资源丰富程度。
初中地理_第四节 俄罗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四节《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读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和各地气候差异。
(3)根据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地势特点以及河流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2)通过问题环环紧扣的设置,来引导学生读图,并使学生有效掌握读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巧妙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为人类活动服务,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1.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你知道中国最大的邻国是哪个国家吗?2.你对俄罗斯有哪些了解呢?下面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俄罗斯的基本情况。
学习一个国家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什么环境?(自然环境)提问: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一般需要掌握哪几大问题呢?(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三、合作探究一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经纬度范围:经度范围:大部分处在50°N~70°N之间(北温带、北寒带)(东西长1万多公里)纬度范围:20°E~180°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包括欧洲东部和北亚两大部分。
欧洲部分占1/4,亚洲部分占3/4。
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南临中、蒙、哈等国家。
2.读图找出俄罗斯有哪些陆上临国?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14个临国。
提问:俄罗斯地跨两洲,它到底是哪个大洲的国家呢?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人口和城市等方面。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俄罗斯的基本认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俄罗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点有一定了解。
但俄罗斯地域广阔,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复杂,学生对其认识可能存在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俄罗斯的特点,拓宽视野,培养学生对俄罗斯的整体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人口和城市等基本地理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感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2.难点:俄罗斯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交通等特点。
2.图片法:通过图片展示俄罗斯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俄罗斯城市和地区,分析其地理特点。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俄罗斯地理特点的认识和见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案例分析等内容的课件。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人口和城市等基本地理特点,让学生对俄罗斯有一个整体认识。
初中地理_俄罗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自然地理)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自然地理)学情分析一、学生知识储备本节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通过亚洲、日本、印度的学习,他们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已有所掌握。
但在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征,以及该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方面较为困难。
这种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比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理解难度更大,需更强的逻辑思维和判读能力。
对策:1.教师随时提示复习旧知识,如涉及地理(七上)人口分布知识,以此作为分析最佳居住地的原理。
2.探究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以及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设置动画、数据分析突破难点。
3.通过教师提供思维导图模板,让学生自己画出俄罗斯的思维导图,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二、学生能力现状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对资料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对策:1.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归纳地理规律方法。
2.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并且从中提出问题,并能大胆提出设想。
三、学生心理特点(一)七年级学生心理及年龄特点:好奇心强、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又思维活跃,乐于表现、乐于参与;缺乏理性思维,空间想象力不够。
而且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弱,学习思路不够清晰。
对策:1.教学时重点考虑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他们生活已有的常识里,充分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材料,由感性到理性教学,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2.课堂结构按照“我的问题——我的方案——我的探究——我的收获——我的评价”五大环节实施教学,课件中设计视觉化导航图片展示教学环节。
(二)七年级学生观察事物笼统,注意力不稳定。
对策:课堂上随时观察学生,发现精力不集中时,通过提醒、视频、激励手段设法收回学生注意力。
四、学生生源现状我校生源来源于县城城郊以及城东农村,学生入学成绩较差,大量优秀学生因择校流失。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俄罗斯》教学设计3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俄罗斯》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俄罗斯,我们将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来介绍这个国家。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数据,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俄罗斯。
同时,教材中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一些地理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俄罗斯是一个地域广阔、内容丰富的国家,学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俄罗斯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2.掌握俄罗斯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
3.了解俄罗斯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情况。
4.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俄罗斯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
2.俄罗斯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情况。
3.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俄罗斯的相关问题。
2.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俄罗斯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运用地图分析法,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地图和图表,用于分析和展示。
3.准备思考题和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提问:你们对俄罗斯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介绍俄罗斯的基本信息,如人口、首都、主要地形等。
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数据,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俄罗斯。
3.操练(10分钟)分析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和气候特点。
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山脉、河流等。
提问:俄罗斯的地形和气候对经济和文化有哪些影响?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俄罗斯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了解。
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初中地理_俄罗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俄罗斯的学习,巩固运用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会读图方法,提取地图中的有效信息。
2.学会分析和联系地理要素间的互相关系,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2.培养科学严谨的求真态度,培养深度学习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地图归纳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2.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三、教学准备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PPT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赏图辨别国家:通过俄罗斯的套娃、红场、芭蕾舞等图片引出俄罗斯,辨别俄罗斯的一些现象是真是假,激发学生对俄罗斯的兴趣。
(二)预学检测课前布置预习任务,PPT展示,学生作答,检测预习效果。
(三)自主学习师:根据前面所学知识,自主学习课本39页两幅图简述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生1: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北、东、西分别临北冰洋、太平洋和波罗的海。
师补充1:俄罗斯邻国众多,有14个陆上邻国,读俄罗斯陆上邻国图,指出俄罗斯的几个主要邻国。
生2: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50°N—70°N的中高纬度地区。
师补充2:俄罗斯东西端的经度差约为160°,接近半个地球的经度180°,是世界上领土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
生3:俄罗斯的半球位置:全部在北半球,大部分在东半球。
师问:1.俄罗斯领土的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哪一个更多?2.俄罗斯地跨两洲,它到底是哪个大洲的国家呢?学生活动:同桌讨论交流并展示成果。
师补充:受地理、历史、民族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首都莫斯科位于它的欧洲部分中央。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俄罗斯》教学设计2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俄罗斯》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俄罗斯,这是地理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俄罗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俄罗斯作为一个遥远的国家,学生对其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学会阅读和分析地图,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难点:俄罗斯的地形分布和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3.准备好课件,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俄罗斯的地形分布、气候特点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进行分析和解说。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解答他们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3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俄罗斯的其他大城市如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等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5.经济状况
-俄罗斯是一个经济大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
-俄罗斯的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依赖、政治不稳定等。
-近年来,俄罗斯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等。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俄罗斯的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优越,横跨东欧和北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多样,北部属于寒带气候,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差异显著。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森林资源。俄罗斯的人口分布不均匀,西部地区人口较为密集,东部地区人口稀少。俄罗斯的经济状况良好,拥有世界领先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依赖和政治不稳定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俄罗斯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等。
5.请简要介绍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俄罗斯是一个经济大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然而,俄罗斯的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依赖、政治不稳定等。为应对这些挑战,俄罗斯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等。
内容逻辑关系
①俄罗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地理位置优越。
-俄罗斯横跨东欧和北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地理位置的多样性导致了其自然环境的丰富性和资源的丰富性。
②自然环境的特点
《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课地位俄罗斯为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又因为俄罗斯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对学好其他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内容在地理思维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
2、学生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半学期地理,本学期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也了解与掌握了一个大洲及了解一个国家的基本的学习方法,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读图能力与归纳分析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巧设问题,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完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课堂活动的多样化也符合七年级学生认知规律。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世界面积最大).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
(2)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3)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分布特征。
(4)通过大量图表的展示,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纬度位置与气候特点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心理,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更多地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1、导入视频采用新闻视频,通过软件剪辑成导课素材.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教材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难点:(1)俄罗斯气候的成因.(2)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二、教学准备1、在互联网上下载习主席访问俄罗斯的视频,并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剪辑。
2、将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的名称写在硬纸板上。
在自我挑战环节要用到。
3、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将课件进行美化。
4、搜集俄罗斯的歌曲,选择合适的歌曲用在课件上。
三、教学过程导入:时事关注3月22日至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视频,时长48秒今天我们就一起追随习主席,走进俄罗斯,了解俄罗斯。
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二、自然环境
1.四大地形区
东欧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
2.河流与湖泊
伏尔加河(母亲河)里海(最大湖泊) 贝加尔湖(最深湖泊)
3.气候
纬度较高 气候相对寒冷
北温带 北寒带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俄罗斯
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欧洲国家 莫斯科
二、自然环境
2描出北极圈,说出俄罗斯所处的温度带【北温带】【北寒带】
【总结】俄罗斯的气候特点:由于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主要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
【合作探究】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点(P38)
1.指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说说哪种气候分布最广?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三)教学原则
1.直观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性:问题设置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开动学生的思维。
3.巩固性:利用俄罗斯人类活动分布引出自然环境,最后通过练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分布的影响。
4.思想性: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地理思想渗透。
(四)学法指导
2.问答法:本节教学多以问题为导向,采用设置问题、学生解答、教师总结提升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设置前提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体现教师的引导性。
3.合作学习、探究法:在教学中,将书本活动题-《俄罗斯气候特征》设置成合作探究,并且提出了明确的问题,指导学生之间读图分析,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又可以在提问阶段锻炼学生的语言总结和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俄罗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综合分析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俄罗斯》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浅入深,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
课例研究综 都有发展,通过问题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
述
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交流——解决问题。根据课堂要求
以及创设的问题情境,以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活动形
式,引导学生从地图、课件材料以及情境之中获取地理
信息,开启了学生的心智,激发了学习热情,能形成主
3.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地图是 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的工具,学生记背知识点较为容 易,但是要真正掌握地理知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记背知识点是最不可取的方式,因此,初中地理教学是 要引导学生建立地理学科思维模式,而学会读图、识图、 从地图获取地理信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式。这节课涉 及的地图主要有俄罗斯地形图和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 莫斯科和雅库茨克气候直方图,从以上图中就可以获得 俄罗斯地形和气候特点的信息,从而完成教学一定教学 目标。而自然环境要素中,地形是最基础的要素,对俄 罗斯地形的特点的学习结合地形图课堂中还设计了表 格,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填表,最终得到相关的信息, 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并且使得学生读图、 识图能力提升。
读图、记图、忆图,并且从图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4.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在教学
与反思中,让自己进步是我在今后教学中的奋斗目标。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通过问题唤起学生已学过的海陆分布的
知识点) 1.亚欧两大洲分界线是? 生: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生:西西伯利亚平原。 3.上面提到的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都位于同
甲生:亚洲面积大,是亚洲国家。 乙生: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是欧洲的。 师:俄罗斯是横跨亚欧两洲的传统的欧洲国家,原 因:俄罗斯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 70%以上的人口和 34 的经济总量,首都位于欧洲,故是传统的欧洲国家。 二、自然环境 (一)、地形
《俄罗斯》第一课时教案

《俄罗斯》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教学难点] 1.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历史将永远铭记,20XX年10月15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一时间,航天英雄杨利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在我们为之欢呼雀跃的同时,大家是否还记得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登上太空的人是谁?他是哪个国家的人?【设疑】加加林到底是俄罗斯人还是苏联人?请大家打开课本41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罗斯》。
【课件】课题——《我们邻近的国家——俄罗斯》【阅读材料】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42页)【提问】1.亚欧两洲的界线是什麽?2.通过阅读,你都了解到了哪些内容?3.俄罗斯与苏联等同吗?二者有何区别?【过渡】这一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俄罗斯自然环境的特点。
更多的知识还有待于大家在以后去学习。
【课件】《俄罗斯地图》【教师】大家仔细观察地图,说一说你能从地图上获取哪些地理信息?【学生】甲:俄罗斯三面临海,是一个临海国。
乙:俄罗斯有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
丙:俄罗斯和中国、蒙古相邻。
丁:俄罗斯有一条河流叫伏尔加河。
戊:俄罗斯西部多平原,东部多山地。
己: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
……【教师】看来大家观察得都非常仔细,获取的信息的确不少。
现在,老师就来帮助大家把这些零散的信息进行整理,使之条理化、具体化。
【课件】竞赛抢答:(说明俄罗斯的特点,要求每空只填一个字)1)海岸_:东、北、西三面分别濒临什麽洋?什麽海?2)邻国_:与多少个国家接壤?这些邻国位于俄罗斯的什麽方位?3)纬度_:国土大部分介于北纬多少度之间?4) 经度_:国土大部分介于经度多少度之间?5) 面积_:面积多大?居世界第几位?6) 人口_:人口有多少?居世界第几位?什麽人种?7) 民族_:有多少个民族?【归纳】一、地理位置:纬度:50ºN ~70ºN (中高纬度) 海陆:亚欧大陆北部,西北东三面临海二、领土范围:欧洲东部和北亚【课件】《俄罗斯地图》【探究】假如有一位游客,想从俄罗斯圣彼得堡沿着60ºN 出发,到太平洋沿岸,沿途他会经过几个地形区?跨越几条河流?你能告诉他吗?【课件】填写:主要地形区【归纳】三、地形: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东高西低四、河流:水能丰富欧—伏(母亲河)亚—鄂、叶、勒(封冻期长)、阿穆尔河(黑龙江)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世界最长的内陆河。
初中地理_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地理》七年级下册(商务星球版)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二节俄罗斯授课人:【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概括俄罗斯的位置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俄罗斯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根据地图等资料,说出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俄罗斯气候对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模式】图文结合图案导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导练结合法、启发式讲述法等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视频导入(设计意图:展示俄罗斯最显著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猜一猜这是哪一个国家呢?播放视频:俄罗斯的视频。
生:俄罗斯。
师: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认识的国家——俄罗斯(板书课题俄罗斯)二、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设计意图:明确任务,有的放矢)师:请同学们默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承转】:认识一个国家自然概况,一般从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来了解。
下面我们首先认识俄罗斯的位置及领土组成。
三、问题引领图案导学(一)图文结合自主学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师:自主学习,完成学案1-3题师板书:一、范围与位置学生自主完成后展示自学成果。
1、范围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回答,由上图可知,俄罗斯地跨哪两个大洲,哪两个半球。
2、纬度位置由图可知,俄罗斯所处纬度较_____(高/低),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
3、海陆位置读图说出俄罗斯所临海域,及陆上邻国。
教师重点强调:俄罗斯南部与中国相邻。
【承转】:由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俄罗斯亚洲面积要远远大于欧洲面积,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还被称为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呢?(二)交流质疑合作探究(设计意图:在自学的基础上交流质疑,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展示问题:俄罗斯为什么被称为是传统的欧洲国家?(从人口、经济、首都方面分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二节《俄罗斯》(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2.利用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湖泊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俄罗斯地形地势特征。
4.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俄罗斯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
5.简单分析俄罗斯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
2.通过合作探究认识产生气候特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运用俄罗斯地形图,指出俄罗斯的位置范围,了解其主要地形区、河湖分布。
2.利用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俄罗斯气候特征及原因。
三、教学难点分析归纳俄罗斯气候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等。
五、教学课型新课型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图片:俄罗斯套娃、俄罗斯方块。
问:这两件事物都与哪个国家有关?—俄罗斯俄罗斯图【自主学习一】读“俄罗斯地形图”及教材P63第一二段,完成下列各题:1.俄罗斯陆地面积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主要民族是族。
2.说说俄罗斯大致的纬度范围,并说明俄罗斯地处哪两个温度带?3.在图中填出下列海洋:北冰洋、太平洋、波罗的海、黑海、里海。
4.在图中填出亚欧的界线: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白令海峡。
由此可知,俄罗斯位于洲东部,洲北部。
5.在图中填出俄罗斯主要陆上邻国: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等。
【合作探究一】在图中填出俄罗斯主要河流、湖泊。
根据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的流向,判断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地势高低。
【自主学习二】读“俄罗斯地形图”及教材P63第三段,完成下题:1.在图中填出俄罗斯四大地形区。
2.俄罗斯地形以河为界,以西主要是平原,以东主要是和。
3.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平原是欧洲最大的平原。
4.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注入海,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
【合作探究二】根据俄罗斯地形图,分析俄罗斯地形特点:和面积广大,地势高低。
【练习巩固】请将俄罗斯四大地形区、山脉、河流在以下简图中的恰到位置填写出来。
【自主学习三】读“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教材P64第一段,完成下列各题:1.俄罗斯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2.说出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和气候,北冰洋沿岸属气候。
3.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因受洋的影响,较为。
【合作探究三】1.分析归纳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友情提示:读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月份有_ _个月份,且最低气温在℃以下;高于15℃的月份仅有_ 月和月份,且最高气温在_℃左右。
以上数据说明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而,夏季而。
2.比较莫斯科和雅库茨克的气候有什么不同?说说原因?3..读图说说俄罗斯冬季寒冷的原因。
【合作交流】1.俄罗斯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在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南部,这与气候有什么关系?2.俄罗斯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拓展训练:(投入训练,提速无声)1.下列对俄罗斯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俄罗斯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B.东、西部地形以伏尔加河为界C.山地、丘陵面积广大D.自西向东地形分布为:平原、平原、高原、山地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3.有关俄罗斯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俄罗斯地势低平,以丘陵为主B.乌拉尔山脉呈东西方向延伸C.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势北高南低D.叶尼塞河是其重要的地形区分界线4.俄罗斯的下列河流中,流向与其他三条流向不同的是( )A.勒拿河B.鄂毕河C.伏尔加河D.叶尼塞河5.读俄罗斯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K(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 (山脉) B (湖泊)C (湖泊)D (河流)G (河流)H (海)K (海峡)(2)山脉A以西为平原,以东为平原;河流E以东的地形主要为和。
(3)俄罗斯主要气候类型是气候和气候,特征是。
(4)俄罗斯耕地面积广大,但粮食仍需大量进口,联系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情分析总体来看,七年级2班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教学中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学生有明显进步。
课堂上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活跃、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
从年龄特点来看,该班学生还不够成熟,他们好动,好奇,好表现。
在教学中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同时,该班学生地理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上。
有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所以,本节课在重点和难点突破上定位不能太高。
要通过各种图文资料和导学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要注意增强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自身的观点。
效果分析这节课基本能够按照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运用了区域地理中常用的学习方法—综合法进行学习。
区域地理的学习,用多媒体的效果能更为理想,例如对于俄罗斯气候特征的分析,不仅给出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莫斯科和雅库茨克的气温和降水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还给于学生气候景观图片展示,学生既验证了结论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学习了知识。
本节教学设计最大亮点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每一个环节都有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提供大量图文材料辅助教学,引导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得出结论。
在课内外的联系和延伸上我也进行了尝试,使学生视野更广阔。
讲练结合也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多种练习,当堂训练,达到巩固深化的最佳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课讲述的是俄罗斯第一课时的内容。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大洲,也是我国重要的陆上邻国。
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安排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横贯东西的交通”三目内容,突出介绍了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与工业发展,以及交通运输线分布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第一部分内容“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地理位置和范围、河流和湖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界线,以及气候分布、气候特征等。
教材将自然环境要素赋予人地关系内涵,选材原则与后面所学的知识有关联,做好知识铺垫,体现区域特征。
本节的篇首教材选用的是俄罗斯国徽,双头鹰的寓意在这里突出了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的位置特征,并提出“为什么俄罗斯......却属于传统的欧洲国家”这一设问,激发学生对俄罗斯的学习热情。
国家名片选取了莫斯科红场。
莫斯科红场是俄罗斯的象征,一年一度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在此举行,广场附近还有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通过对红场的了解,可以增进学生对俄罗斯深厚历史积淀的认识,有利于后续内容的掌握。
教材以俄罗斯地形为主图,重点安排学生查找俄罗斯濒临的海洋、主要地形区与河流。
教学是要安排学生读图查找,以方便学生记忆,应要求学生依照一定的方位顺次说出。
教材第一自然段重点介绍俄罗斯国土面积、人口、民族,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出地跨亚欧两洲、地广人稀、民族众多等国情基本特点。
第二自然段重点说明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国家,欧洲部分人口稠密,首都位于东欧平原的中心地带,而亚洲部分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地广人稀,开发程度低。
初步给学生呈现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的局面。
第三自然段讲述俄罗斯的地形与河流,可以通过读图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完成。
对于气候,教材给出了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莫斯科和雅库茨克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认识俄罗斯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原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合作交流的能力。
高脚屋和冻牛奶图片的出现是为进一步说明气候寒冷这一特征的。
最后教材设计了一道思考题,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说明气候的地区差异。
评测练习巩固提升:1.俄罗斯地跨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__________________平原为亚洲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_平原是欧洲最大的平原; ___________河是欧洲最长的河。
3.俄罗斯国土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_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4.俄罗斯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 )A.东欧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西伯利亚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5.对于俄罗斯疆域叙述正确的是()A.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B.是地跨亚欧两洲的亚洲国家C.地跨寒、温、热三带D.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拓展训练:(投入训练,提速无声)1.下列对俄罗斯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俄罗斯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B.东、西部地形以伏尔加河为界C.山地、丘陵面积广大D.自西向东地形分布为:平原、平原、高原、山地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3.有关俄罗斯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俄罗斯地势低平,以丘陵为主B.乌拉尔山脉呈东西方向延伸C.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势北高南低D.叶尼塞河是其重要的地形区分界线4.俄罗斯的下列河流中,流向与其他三条流向不同的是( )A.勒拿河B.鄂毕河C.伏尔加河D.叶尼塞河5.读俄罗斯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K(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 (山脉) B (湖泊)C (湖泊)D (河流)G (河流)H (海) K (海峡)(2)山脉A以西为平原,以东为平原;河流E以东的地形主要为和。
(3)俄罗斯主要气候类型是气候和气候,特征是。
(4)俄罗斯耕地面积广大,但粮食仍需大量进口,联系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课后反思区域地理主要采用综合法学习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所以这节课我首先学习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河湖、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然后第二课时才涉及其农业及工业等人文经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