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疾病影像学诊断2

合集下载

颞颌关节x光拍摄方法

颞颌关节x光拍摄方法

颞颌关节x光拍摄方法
颞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也是口腔颌面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对颞颌关节进行X光片拍摄,以用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关于颞颌关节X光拍摄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常用的颞颌关节X光片拍摄方法
1.侧位片拍摄法:侧位片最适合观察颞颌关节运动情况,该方法是将X 光片设在患者侧面,使得头部与脊椎成90度,然后打开口腔,让医生拍摄颞颌关节的侧位片。

2.开口位片拍摄法:开口位片拍摄法可用于检查关节内部的病变,是将X光片垂直置于患者的开口部位,拍摄该部位的X光片,利用其图像以观察颞颌关节部位的病变情况。

3.斜位片拍摄法:斜位片拍摄法主要用于观察颞颌关节内侧的各项组织情况,在摆拍时应先将头部向前倾斜约15度左右,然后再侧头45度左右,使得颞颌关节呈现良好的角度,如此便于医生拍摄出图像。

二、X光片拍摄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进行颞颌关节X光片拍摄前,必须检查病人是否有对X光或者放射性物质的过敏反应。

2.病人需要拍前仔细咨询医生,了解拍摄过程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必要时应与家属一起签署免责协议。

3.病人在X光拍摄过程中需要配合医生操作,如果因为拍摄姿态不稳
或者咬合不当而导致拍摄质量不理想,则需要再次拍摄。

4.妊娠期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身体较差的病人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接受不必要的颞颌关节X光片检查。

总之,颞颌关节X光片拍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适用于颞颌关节
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拍摄之前,病人必须了解拍摄过程、风险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整个过程能够安全、准确地完成。

颞颌关节张口闭口位摄影方法

颞颌关节张口闭口位摄影方法

颞颌关节的平片检查方法
颞颌关节的x线拍片方法,患者俯卧于检查床,被检测颞颌关节紧贴着检查床的台面,头部略向前下方倾斜,使得头部的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呈15度角,冠状面与台面形成75度角。

听眶线与胶片的前缘垂直,头颅两侧固定,使得头颅保持不动。

x线中心线,是对准外耳孔,向足侧倾斜15度,通过被检侧的颞颌关节射入检查床中心。

患者先张口,保持不动,曝光一次,再让患者闭口保持不动,曝光一次,一定要做开口位和闭口位两次摄片。

必要时,还可以再摄对侧以对比。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MR详细评估及病例分析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MR详细评估及病例分析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MR详细评估及病例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指累及咀嚼肌和(或)颞下颌关节,并具有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弹响、杂音及咀嚼问题等临床表现。

发生人群:20-40 岁,女性>男性;普通人群中 70% 的人至少患有 TMD 的症状之一,但仅有 5% 的人就医。

目前TMD 诊断通常要参考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TMD 常表现为关节结构紊乱、骨关节病、关节炎症、周围软组织损伤等,MRI 的软组织分辨率高,且具有多参数、多序列及任意角度成像等特点,目前是临床常用的颞下颌关节影像检查方法之一。

No.1颞下颌关节盘评估1. 关节盘形态评估:①正常情况下,关节盘在闭口位为倒置「S」型,张口位「领结」型;②关节盘各带最大厚度,前带 2 mm,中间带 1.1 mm,后带 2.8 mm;③常见关节盘形态学包括双凹型,双平面型,类圆型,折叠型。

不同颞下颌关节盘形态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图像(A)双凹型,(B)双平面型,(C)类圆型,(D)折叠型。

2. 关节盘位置评估:①按照移位的方向分为前移位、后移位、内侧移位及外侧移位,以前移最为多见。

②斜矢状位上髁突 12 点钟方向垂线前后夹角与关节盘后带后缘的切线超过10°为关节盘移位。

闭合口位的椎间盘后带必须放置在下颌髁状突轴的水平面(或内侧10°扇形红线)。

③斜冠状位上经过髁突内外极长轴做直线,经髁突、关节盘外缘和内缘分别做垂线,关节盘外缘超过髁突外侧缘则为关节盘外侧移位,关节盘内缘超过髁突内侧缘则为关节盘内侧移位。

关节盘(红实线)位于髁突上缘(蓝虚线)经髁突外缘和内缘(b,d)、关节盘外缘和内缘(c,e)分别做垂线。

关节盘的外侧和内侧位移。

A图:关节盘外缘(红线)膨出超过下髁突外缘(蓝线),为外侧移位。

B图:关节盘内缘(红线)膨出超过下髁突内缘(蓝线),为内侧移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是连接下颌骨和颅骨的关节,它在我们的咀嚼、说话和吞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表现为疼痛、强直和关节咔嗒声等症状。

由于症状不一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可能具有挑战性。

因此,医生通常会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来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

以下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标准:
1. 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主要症状之一是疼痛,包括牙齿疼痛、面部疼痛和头痛等。

疼痛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咀嚼和口腔功能受损。

2. 关节咔嗒声:颞下颌关节紊乱还可能导致咀嚼时听到的关节咔嗒声。

这种声音可能会伴随着关节强直和疼痛。

3. 关节移动异常:颞下颌关节紊乱会导致下颌骨的移动异常,例如下颌骨偏斜或关节卡住等。

4. 神经功能障碍:颞下颌关节紊乱还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例如面肌痉挛、耳朵痛和听力障碍等。

5. 诱发因素:颞下颌关节紊乱可能会因为一些诱发因素而加剧,例如咀嚼、张
口、说话和吞咽等。

要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医生需要通过针对上述标准进行身体检查,并进行影像学检查(例如X射线、CT或MRI等)来确认诊断。

此外,医生可能还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评估,以了解可能的风险因素,例如外伤、关节退化或颅颌面畸形等。

综合上述信息后,医生可以制定出最佳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或口腔矫正等,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改善咀嚼和口腔功能。

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是颞骨与下颌骨之间的关节,是开口、咀嚼、说话等功能的重要部位。

X线检查是颞颌关节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

下面我们将介绍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1.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检查前,患者应当脱掉与颞颌关节区域有关的金属饰品、眼镜、头饰等物品,以免影响X线片的质量。

同时,医生应当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症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以便制定合适的检查方案。

2. 投照位置。

颞颌关节X线检查时,患者应当坐于X线摄影机前,头部直立或稍微前倾,使颞颌关节处于最佳的投照位置。

在进行投照时,医生应当指导患者咬合牙齿,并保持头部的稳定,以确保X线片的清晰度。

3. 投照角度。

颞颌关节X线检查的投照角度包括开口位和闭口位。

在开口位投照时,患者需张开嘴巴,露出上下齿,以显示颞颌关节盘的位置。

而在闭口位投照时,患者需咬合牙齿,以显示颞颌关节在闭合状态下的位置。

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投照角度,医生可以全面地观察颞颌关节的结构及功能。

4. 投照参数。

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检查时,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X线摄影机的参数,包括曝光时间、曝光强度等,以确保获得清晰的X线片,并尽量减少辐射对患者的影响。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检查时,医生应当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检查,并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保护。

同时,医生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颞颌关节X线检查是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检查方法,对于颞颌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检查时,医生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能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颞下颌紊乱病诊治指南 (2)

颞下颌紊乱病诊治指南 (2)

颞下颌紊乱病诊治指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种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不稳定、锁定、摩擦、咬合不良等症状。

以下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治指南:
1.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等,可以确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

2. 非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轻度病例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使用口托、牙套或正畸治疗等帮助调整咬合关系,以及进行物理疗法如热敷、牵引、按摩等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3. 药物治疗:对于疼痛和炎症明显的患者,可以给予非甾体抗炎药(NSDs)和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无法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关节镜手术、开放手术修复、关节成形术等。

5. 康复训练: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恢复颞下颌关节的功能。

康复训练包括肌肉锻炼、功能训练和咀嚼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颞下颌关节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建议咨询口腔颌面外科专家或颞下颌关节专科医生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影像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影像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是一种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其影像诊断标准对医生诊断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影像诊断标准的定义、特征、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标准和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定义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是指颞下颌关节在功能性活动中的活动度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的过度蜡刀(disc sliding)和过度前方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在口张及侧向移动过程中有“咔哒”声,严重时可出现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

二、特征1. 临床表现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患者常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受限、颜面肌紧张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影像学表现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患者,在相关影像学检查中常可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盘的前移、后移、蜡刀状移动等特征,需要借助影像学手段准确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方法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可以用于判断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形态、骨性病变等情况。

2. MRI检查MRI检查是目前较为常用和准确的颞下颌关节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可以显示颞下颌关节盘的位置、形态、韧带、软骨等结构,对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诊断标准目前对于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诊断标准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综合判断。

一般诊断标准包括:①颞下颌关节疼痛;②口张受限;③颞下颌关节影像学检查显示颞下颌关节盘的前移、后移、蜡刀状移动等特征。

五、临床意义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早发现和诊断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及时治疗,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影像诊断标准对于该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相关专家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完善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影像诊断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34例报告)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34例报告)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34例报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最为常见,X线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确诊提供影像学支持。

本文搜集典型34例X线检查阳性的病例,就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总结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34例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19~54岁,平均39岁。

病程4月~20年不等。

双侧发病21例。

临床表现32例有颞下颌关节活动弹响或破碎音,25例开闭口关节酸痛,14例下颌僵硬活动受限,6例伴有耳内耳周痛,3例有颈肩痛,4例下颌欠对称,2例伴有习惯性下颌脱位。

1.2方法全部病例初诊常规拍摄颞下颌关节张闭口许氏位,并加照健侧对比。

投照条件:管电压65 kV,管电流100 mA,曝光时间0.3 s。

必要时行体层摄影或髁状突经咽、经颌位片。

2结果2.1颞下颌关节关节间隙改变共24例其中关节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或者消失,髁状突后移状态者14例。

关节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增宽,髁状突呈前移位状态5例。

关节间隙普遍变窄,髁状突呈上移位状态3例。

关节间隙普遍增宽,髁状突呈下移位状态2例。

2.2颞下颌关节面改变18例其中关节面模糊8例,X线表现为颞下颌关节面显示不清晰。

关节面破坏10例,X线显示关节面毛糙不规则,负重区域不光滑。

2.3髁状突骨质改变共15例其中髁状突硬化10例,X线表现为骨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散在斑点样钙化。

髁状突骨质增生6例,X线表现为髁突前缘唇样增生。

髁状突前斜面破坏6例,X线表现为骨皮质缘消失,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侵蚀和破坏。

髁状突囊样变4例,X线表现为皮质下小囊性低密度区,可有硬化边。

髁状突短小2例。

2.4关节窝改变共11例其中关节结节硬化7例。

关节窝硬化3例。

关节窝浅平宽大1例,呈典型的鸭舌帽型。

2.5髁状突运动度变化10例颞下颌关节活动受限9例,X线表现为张口许氏位髁状突运动度相对减小。

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X线投照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颞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在临床上,颞颌关节X线投照主要用于诊断颞颌关节紊乱、关节脱位、关节炎、骨折和肿瘤等疾病。

正确的X线投照方法对于获取准确的影像,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颞颌关节X线投照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患者准备。

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投照前,患者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需要脱掉与颞颌关节区域有关的首饰和其他金属物品,以免影响X线的质量。

其次,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完成正确的体位,保持头部和颞颌关节的稳定状态,以便获取清晰的影像。

2. 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X线投照通常包括开口位和闭口位两种体位。

在开口位投照时,患者需要张开嘴巴,使颞颌关节处于最大张开状态,以便观察关节盘的位置和形态。

在闭口位投照时,患者需要闭合嘴巴,以观察颞颌关节在闭合状态下的位置和形态。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决定采用哪种体位进行X线投照。

3. 投照角度。

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投照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投照角度,以便获取清晰的影像。

一般来说,颞颌关节X线投照需要包括正位、侧位和斜位等不同角度的影像。

正位可以显示颞颌关节的前后位置关系,侧位可以显示颞颌关节的上下位置关系,而斜位可以显示颞颌关节的内外位置关系。

通过不同角度的X线影像,可以全面地观察颞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投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完成正确的体位,以保证X线影像的质量。

其次,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投照角度和体位,以获取全面的影像信息。

最后,医生需要对患者的X线影像进行认真的解读,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总结。

颞颌关节X线投照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评估颞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X线投照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医生获取准确的影像,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颞下颌关节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颞下颌关节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3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2月 第4卷第24期颞下颌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受到患者个体差异影响,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传统诊断采取X线检查和CT检查,观察关节病变情况。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诊断多采取磁共振成像检查,影像质量较高,能够清晰呈现颞下颌关节,检查操作无创伤性,便于医生观察关节病变[1]。

由于颞下颌关节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口腔颌面部解剖结颞下颌关节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沈 健(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影像科 江苏 苏州 215000)【摘要】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34例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均给予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检出关节盘内移位3例(8.8%),关节盘外移位3例(8.8%),可复性关节前移位16例(47.1%),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13例(38.2%)。

对照组无法检查关节盘的移位情况。

对照组和观察组诊断患者左侧关节、右侧关节间隙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诊断准确率25例(73.5%)。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32例(94.1%)。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观察关节盘移位情况,观察关节间隙,指导医生临床治疗。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病;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7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0)24-0036-03维瘢痕组织替代,使其心肌收缩力显著降低,室壁呈囊袋状向外膨出。

心梗后室壁瘤形成可导致左心室重构,室壁逐渐增厚,诱发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

然而由于陈旧性心梗后室壁瘤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起病隐匿,故临床诊治难度相对较大。

相关研究指出[4],在心电图检查中出现持久性Q波,同时伴有ST段持续升高6个月即可诊断患有心梗后室壁瘤形成。

关于室壁瘤形成伴有ST段抬高的机制主要为:室壁瘤周围组织虽有受损,但有部分存活的心肌组织,故仍可导致心脏早期复极。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可编辑)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可编辑)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可编辑)《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第十一章、颞下颌关节疾病常用检查片位: 1、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许勒位) 2、髁状突经咽侧位片 3、颞下颌关节造影 4、全景位片 5、MRI 一、许勒位(薛氏位) [投照技术] 胶片:12.5cm*17.5cm,横放在换片器内。

位置:患者侧位坐在椅上,被检侧靠片夹。

耳塞放进外耳道内,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并使听眶线与地面平行。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2 ? ~25 ?角,对准对侧的外耳道上方5cm射入。

距离:75cm [正常X线表现] 此片显示颞下颌关节外侧1/3侧斜位影像,颞骨岩部投影在髁状突的下方,可以显示关节凹、关节结节、髁状突及关节间隙。

常用来检查髁状突骨折、脱位、先天畸形、肿瘤以及颞下颌关节疾病。

1、髁状突:形状多为圆柱形、椭圆形或双斜形。

我国成人的髁状突长约2cm,宽约1cm,长与宽的比例约为2:1,两侧对称。

髁状突的大小与关节凹的大小相适应。

髁状突围绕以连续不断的整齐、致密、薄的密质骨边缘,其下方骨纹理结构均匀。

开口运动时,髁状突向前下移动。

移动范围在关节结节顶点后方5mm至关节结节顶点前方10mm之间。

2、关节间隙:关节间隙主要为关节盘所占据。

正常人关节上间隙最宽,后间隙次之,前间隙最窄。

在许勒位上,关节上间隙为2.80mm,后间隙为2.30mm,前间隙为2.06mm。

两侧关节间隙对称。

3、关节结节、关节凹关节结节高度约7mm,斜度约为54?。

个体差异很大,但同一个人两侧大致对称。

关节结节后斜面是功能面,关节结节一般为弧形突起,曲线圆滑。

关节凹底有密质骨边缘与关节结节相连续。

二、髁状突经咽侧位片 [投照技术] 胶片:12.5cm*17.5cm,暗盒直放于摄片架上,与地面垂直。

位置:患者侧坐在椅上,患侧靠片,使髁状突放暗盒中心,头矢状面与胶片平行,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请患者半张口。

中心线:向头侧、枕侧各倾斜10 ?角。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牙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是指利用影像技术进行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逐渐成为临床牙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一、口腔颌面部疾病的检查和诊断口腔颌面部疾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常见的包括颌面部肿胀、颞下颌关节疾病、颞颌骨炎、颞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在临床上,医生需要通过检查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触诊、听诊、血常规、影像检查等等。

口腔颌面部的影像检查主要是采用X线、CT等来进行疾病诊断。

X线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辐射线的摄影技术来获得影像信息。

CT则是一种更先进且更灵敏的检查方法,它通过对身体进行多次横断面扫描来得到更为精细的影像信息。

同时,口腔颌面部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和超声成像技术(US)也在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的分类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可以根据其所使用的成像技术进行分类。

1、X线影像X线影像是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可以通过放射线的摄影技术来获得颌骨和牙齿的影像信息。

在临床上,X线影像通常用于检查齿周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颌骨骨折、根尖周病变等口腔颌面部疾病。

2、CT影像CT影像是一种先进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它可以通过多次横断面扫描来获得精细的影像信息。

在临床上,CT影像可以用于检查颌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疾病、颅骨折等疾病。

相对于X线影像,CT影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三维空间分辨能力。

3、MRI影像MRI影像是一种无创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它利用磁场和脉冲磁场来产生影像信息。

由于MRI具有与人体组织相同的信号强度,因此可以显示组织的解剖变化和功能活动情况。

在口腔颌面医学中,MRI影像可以用于检查颌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疾病、颞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常见症状与诊断方法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常见症状与诊断方法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常见症状与诊断方法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疾病,其症状多样,包括疼痛、咬合困难、关节咔嗒声等。

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1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常见症状颞下颌关节紊乱是指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异常,常见症状包括疼痛、口部不适、咬合问题和异响。

疼痛是颞下颌关节紊乱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颞下颌关节区域的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可能会有所不同。

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持续的胀痛,而另一些人可能会出现间歇性的剧痛。

疼痛可能会扩散到颞部、耳部和咽喉部,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口部不适也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常见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口部不适、紧张或僵硬。

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口唇、舌头或颊部的麻木或刺痛感。

这些不适可能会导致患者咀嚼困难、言语不清或出现吞咽困难等问题。

颞下颌关节紊乱还可能导致咬合问题。

患者可能会出现咬合不正常的情况,如牙齿咬合不齐、牙齿错位或咬合力不均衡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咀嚼困难、咀嚼肌肥大或脱臼等并发症。

颞下颌关节紊乱常伴有异响。

患者可能会感到颞下颌关节区域出现“咯吱”声、“咔嚓”声或其他异常声音。

这些声音可能在张口或闭口时出现,有时可能伴有疼痛或不适感。

异响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一个早期征象,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2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标准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的诊断是基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目前,美国颞下颌关节研究学会(AAOP)和美国齿科学会(ADA)制定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标准。

AAOP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类:(1)疼痛:患者存在颞下颌关节、咀嚼肌或相关结构的疼痛。

(2)功能障碍:患者存在张口、闭口、咀嚼或其他相关功能的障碍,如咀嚼困难、口唇不适、咬合不正常等。

(3)疼痛导致的功能障碍:患者的疼痛导致了相关功能的障碍。

(4)疼痛性肌肉病:患者存在颞下颌关节肌肉的疼痛、压痛和痉挛。

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详解

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详解
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王海涛
患者摆位




1. 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2. 摆位时,肩部紧贴线圈架,尽量使双侧颞下颌关节对称 并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应用三角垫垫高颈部,使颈椎保持 弯曲向前姿势。 3. 两侧三英寸线圈内衬薄垫,线圈中心对准外耳孔前方颞 骨小头。 4. 定位中心位于两外耳道连线中点,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 须闭眼。 5. 颞下颌关节需要扫描张口位和闭口位,患者需要手持开 口器,在扫描开口位时使用;扫描闭口位时,嘱患者牙关 闭紧。
OCor T1 FSE bilateral,冠状面 T1加权成像:
扫描方法: 在横断面显示髁突的层面定位, 斜冠状面扫描平行于髁突长轴进 行扫描,与标准冠状面有一定角度。
临床应用: 颞下颌关节外伤、弹响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盘病变,多用于观察关节盘有无左右移位
OCor fs T2FSE bilateral,冠状面 T2压脂加权
OSag T2* GRE bilateral,双侧矢状位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横断面显示髁突的层面定冠状面,斜冠状面扫描平行于髁突长轴进行扫描, 与标准冠状面有一定角度,建议从前至后划线。
• 横断面定位像上,左右定位线不能交叉。矢状面图像上调整定位线前后位置。 • 一般情况下,一侧扫描九层图像,双侧同时定位。 • 去掉上下饱和带,调整TR时间,以缩短扫描时间。
OSag T1 FSE bilateral,矢状面 T1加权成像:
扫描方法:
• 在横断面显示髁突的层面定位, 斜矢状面定位垂直于髁突的长轴 (也就是基本平行于下颌骨的体部), 与标准矢状面有一定的角度。 图像参数特点: • 为能够提供清晰解剖位置和软组织层次对比的序列, 显示关节盘 • 位置及形态异常较好。 选择相对高分辨力扫描,FOV约为120mm,层厚23mm, 矩阵256X192。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一种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通常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疼痛、咬合不良、张口困难等症状。

由于颞下颌关节位于头颅的深部,因此其疾病的诊断并不容易。

本文将介绍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标准。

1. 病史:颞下颌关节紊乱通常由于颞下颌关节的损伤或过度使用引起,因此医生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颞下颌关节的损伤、颞下颌关节疼痛的起始时间、疼痛的程度、疼痛的持续时间等信息。

2. 物理检查:医生需要进行颞下颌关节的物理检查,包括触诊、听诊、张口度测量等。

触诊可了解颞下颌关节是否有疼痛、肿胀等情况;听诊可了解是否有颞下颌关节的咔嗒声;张口度测量可了解颞下颌关节的运动情况。

3. 影像学检查: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CT、MRI等。

X线可了解颞下颌关节的结构、病变等情况;CT和MRI可更清晰地观察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病变。

4. 功能检查:医生可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功能检查,如咬合检查、张口度测量等。

这些检查可了解颞下颌关节的功能状态,有助于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

综上所述,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有助于准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 1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特征及MRI影像表现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特征及MRI影像表现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表现为关节结构紊乱、骨关节病、关节炎症、周围软组织及韧带损伤等[1-2]。

由于颞下颌关节是全身解剖结构和功能最为复杂的关节之一,因此长期处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状态,可能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精神疾病,因此实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早期诊断是临床的重点努力方向。

目前,临床一般结合既往病史,采用听诊、触诊及影像学辅助诊断,但由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因复杂,单纯颞下颌关节盘结构变化可能不一定是关节紊乱。

为避免出现误诊或漏诊的可能性,影像学辅助诊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关节超声造影、X 线平片、关节镜、CT 及MRI 检查,但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都存在各自的局限。

而MRI 的软组织分辨率高,且具有多参数、多序列及任意角度成像等特点,能清晰显示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各组成结构,已逐渐成为临床常用的颞下颌关节影像检查方法[3-4]。

但目前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表现与MRI 图像的一致性尚存在较大争议,且较多研究多集中于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对不同关节盘形态特征及MRI 影像表现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以1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64只颞颌关节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特征及MRI 影像表现分析探讨,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64只颞颌关节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5];无中耳炎及相关肿瘤疾病者;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有检查禁忌者;存在风湿、类风湿及其他关节炎性疾病者;病例资料不完整者。

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检查的78例颞下颌关节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其中,研究Clinical features and MRI images of patients with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GUAN Xiaohui 1,WEI Huiping 2,LI Chuan 1,HUANG Tao 11Department of Radiology,2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Nanning 530022,China摘要:目的探讨1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 影像表现。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液MMP-2、Hyp水平变化及意义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液MMP-2、Hyp水平变化及意义

t r u e e sg i c n l ih rt a h s n t e c n rlg o p,t e lv lo i g o p w r i nf a t hg e n t o e i h o to r u s i y h h e e fMMP 2 a d Hy n o to r r i o p a d - n p i s a t i sg u n e h t r
r gm n drn e n gop ,3 a pe fot atri ot atri gop , hn2 fhah o ner w r a e et( e gmet ru ) 3sm lso s or is( s or isr u ) te 0o el yvl te e n a e ht e h t t u s e
Ke od :e p r n iua it i re;snv u ;m txm tUpo iae2 hdoyrl e yw r s t o madblron ds dr yoi f i m o j o l a l d a i e ortn s一 ; yrxpoi r a e n
颞下 颌 关 节 紊 乱 病 ( MD) 一 类 病 因 尚未 完 T 是 全清 楚而 又有 相 同或 相 似 临 床 症状 的一 组 疾 病 , 其 关 节 液 中某 些 成分 可 直 接 反 应 各 种关 节 病 变 状 况 。 基 质 金 属 蛋 白酶 - MMP2 及 羟 脯 氨 酸 ( y ) 2( -) H p 在
1 资料 与方 法
通讯作者
未使用过任何药物。符合上述标准且在关节冲洗过 程 中完成 关节 液抽 吸 的患者 。所有 患 者根 据 临床 检
查和 T J M 影像学检查 分为关节炎症 性疾病患者 3 0侧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影像学诊断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影像学诊断
三、鉴别诊断 关节盘移位,关节盘穿孔, 骨关节病( RA 累及 TMJ ,慢性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囊肿
及肿瘤,其它疾病)
一、概述 1. 命名 : Costen’s Syndrome, Temporomandibular Dysfunction S. Temporomandibular Pain-Dysfunction S. Myofascial Pain-Dysfunction S. Cranio-Mandibular Disorders Temporomandibular Disturbance S.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2. 诊断分类 Masticatory Muscular Diseases Internal Derangements Inflammatory Diseases (Synovitis and/or capsulitis) Osteoarthritis or Osteoarthrosis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 影像学诊断
一、概述 1. 命名 2. 诊断分类
二、影像学表现 1. 咀嚼肌紊乱疾病 (Diseases of Masticatory Muscles) 2. 关节盘移位 ( Disc Displacement) 3. 关节盘穿孔 (Perforation of the Disc) 4. 关节囊扩张、撕裂 (Enlargement or Laceration of Articular Capsule) 5. 滑膜炎及(或)关节囊炎 (Synovitis or Capsulitis) 6. 骨关节病 (Osteoarthrosis) 7. 关节间隙改变 (Changes of Joint Space)
二、影像学诊断
三、鉴别诊断
• 关节盘移位,关节盘穿孔 • 骨关节病( RA 累及 TMJ ,慢性创伤性

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X线投照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用于观察颞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医生诊断颞颌关节疾病。

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投照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要点和操作步骤,以确保获得清晰、准确的影像,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首先,患者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投照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检查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整个检查过程并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同时,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临床表现,以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X线投照方法。

其次,对于颞颌关节X线投照的具体操作步骤,医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在确定好X线机的参数和曝光条件后,医生应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并使用相应的定位器和辅助器械,确保颞颌关节处于最佳的投照位置。

在进行X线曝光时,医生还需注意控制曝光时间和曝光量,避免因过度曝光或曝光不足而影响影像质量。

此外,对于颞颌关节X线影像的解读和分析,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对影像的观察和比对,医生可以判断颞颌关节的解剖结构、骨骼密度和关节间隙等情况,发现异常变化和病变表现。

同时,医生还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颞颌关节X线投照是一项重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颞颌关节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投照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获得清晰、准确的影像。

同时,医生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相关医护人员有所帮助,提高颞颌关节X线投照的质量和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影像学诊断
三、鉴别诊断
• 关节盘移位,关节盘穿孔 • 骨关节病(RA累及TMJ,慢性创伤性关节
炎,关节囊肿及肿瘤,其它疾病)
Thank you for attention
三、鉴别诊断 关节盘移位,关节盘穿孔, 骨关节病(RA累及TMJ,慢性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囊肿
及肿瘤,其它疾病)
一、概述 1.命名: Costen’s Syndrome, Temporomandibular Dysfunction S. Temporomandibular Pain-Dysfunction S. Myofascial Pain-Dysfunction S. Cranio-Mandibular Disorders Temporomandibular Disturbance S.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2.诊断分类 Masticatory Muscular Diseases Internal Derangements Inflammatory Diseases (Synovitis and/or capsulitis) Osteoarthritis or Osteoarthr述 1.命名 2.诊断分类
二、影像学表现 1.咀嚼肌紊乱疾病(Diseases of Masticatory Muscles) 2. 关节盘移位( Disc Displacement) 3. 关节盘穿孔(Perforation of the Disc) 4.关节囊扩张、撕裂(Enlargement or Laceration of Articular Capsule) 5. 滑膜炎及(或)关节囊炎(Synovitis or Capsulitis) 6. 骨关节病(Osteoarthrosis) 7. 关节间隙改变(Changes of Joint Spa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