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能造成不良影响。
能力目标: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能造成不良影响。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课前准备:
清水、白醋、培养皿、小烧杯、滴管、试管、滤纸、绿豆种子、绿豆苗、蜀葵花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整堂课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与发展,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增强技能、提高素养。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设计:9.26.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近年来,二维码因其载体灵活、形式简便、信息传递快等优势在各领域火速升温。
本教案以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探究某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为主题,对原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嵌入携带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二维码,形成二维码复合学习材料,并作出教案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探究某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选自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6章第1节,教材通过文字形式引导学生领会酸雨对动植物的危害,进而感悟环境污染对于生物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本节学习的酸雨知识,涉及初三化学知识,教材没有具体说明,大多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储备,静态的文字无法帮助学生感知实验的动态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组织学生利用二维码复合学习材料开展探究学习。
二.学习需求分析传统初中生物探究学习一般采用播放多媒体的形式,学生针对统一播放的视频进行讨论,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二维码技术对现有生物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纸质教材,学生可以按需学习,自主调整学习步调。
移动设备还可以增强学习活动吸引力,让学生主动的对资源与信息进行分类与处理,提升其信息处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分析,了解酸雨的成因与危害。
2.能力目标初步设计方案探究酸雨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的观念。
四.学情分析1.教学重点:了解酸雨的成因与危害。
2.教学难点:探究酸雨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实验方案设计。
3.教学方法:利用二维码复合学习材料开展探究学习。
4.教学安排:1课时5.教学用具:智能手机,二维码复合学习材料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二维码复合学习材料易制作、成本低,可以多次编辑、改良,相对于平板电脑或其他电子教材,其在教育教学领域有一定应用潜力。
由于能力和精力有限,对二维码技术支持的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学习模式未能进行研究。
七年级生物下册《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教案、教学设计
-重难点突破设想:通过生动的图文资料、动画演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酸雨的形成过程和对生物的危害,从而加深理解。
2.掌握测定降水酸碱度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环境中。
-重难点突破设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测定降水样本的酸碱度,掌握测定方法,并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
五、总结与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强调环保意识。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减少酸雨的产生。
六、课后作业
1.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酸雨对生物影响的小论文。
2.调查家乡的生态环境,了解酸雨对当地生物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了解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环境问题开始产生关注,对于酸雨这一环境现象,学生们可能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其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可能还不够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酸雨的概念、成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使学生掌握酸雨的化学特性,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明确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2.学习测定降水酸碱度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对实际降水样本进行测试,从而判断其是否为酸雨。
3.掌握酸雨对植物、动物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学会分析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分析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环保意识。
七年级下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七年级下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酸雨探究实验,其他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2.难点:设计酸雨探究实验的方案,掌握实验的注意要点,进一步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
[课前准备](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
(2)设计并制作(图片、资料、探究提示、练习设置、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变化情况)。
(3)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需要,准备投影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培养、观察、记录等过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温室效应”与“酸雨”带给环境危害的图片和没污染环境图片,以对比的形式展现,呈现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之大,引起学生对环境污染危害的共鸣。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北极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白雪茫茫,北极熊......教师:冰天雪地,就像图片这样对吧?但是啊,它也有可能是这样子的,雪地融化掉了,北极熊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我们想象中的森林应该是这样子的,茂密葱郁,但是它也有可能是这样子的。
在欧洲的建筑上他们经常会采用一些雕塑使到建筑更加华丽美观,大家看一下这些雕塑,经过了60年的变迁,已经可以说是面目全非了。
还有我国著名景点乐山大佛,非常雄伟、壮观,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它从当初的炯炯有神变得千疮百孔。
有些同学可能会说“老师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吧”,并不是,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有时候却牺牲了环境作为代价,同样环境也将反作用于我们,大家刚才看到的图片就是“温室效应”和“酸雨”带给我们危害。
[说课]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新的发现。
新发现。
异常 能够尊重事实,如实地记录异 能够尊重事实,如实地记录 能够尊重事实,如实地记 对异常信息采取了忽略
信息 常信息,并对异常信息做出合 异常信息,对实验误差和实 录异常信息,但没有对异 的态度或修改异常信息。
处理 理解释,反思且改进实验设计 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常信息做出解释。
第一课时
设计实验方案, 明确小组成员的 分工。
教材分析
课下实施方案
小组成员分工合 作共同完成实验, 并对记录的数据 和观察的结果进 行分析,撰写探 究报告。
第二课时
分小组汇报交流 研究报告,进行 反思,质疑和评 价。
学情分析
汇报内容不科学、 缺乏条理、重点不 突出
不注意倾听,在评 价质疑时抓不住问 题的核心
利用评价量规,为 倾听、质疑和评价 指明方向
跟踪指导,让学生记 研究日志,利用评价 量规监控自己的学习 过程。
表2.“研究日志”评价量规
评价
评价要求
指标
A(10-9)
B(8-6)
C(6-5)
D(4-1)
自评
1.记录要探究的问题
1.记录要探究的问题
1.记录要探究的问题
1. 记 录 要 探 究 的 问
汇报 内容
范,实验方法正确,对照实验 规范,实验方法正确,对照 和变量设计合理。数据完整、 实验和变量设计合理,数据 准确,对结果的分析科学合理,完整,对结果的分析科学合
设计比较规范,对照实验 设计不规范,对照实验 和变量设计比较合理,数 或变量设计不合理,数 据比较完整,但欠缺分析 据不完整,对结果的分
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之体会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生物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二、实验器材烧杯、自制实验器材(人工降雨器)、泥鳅、清水、食用白醋、缓冲溶液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一)实验对象课本实验选取的实验对象为植物的种子或者幼苗,实验周期较长,程序较为复杂,在45分钟的课堂上无法完成,本实验选取的实验对象为动物,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简化了实验程序,使得实验现象立竿见影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
(二)实验应急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泥鳅)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声音、震动等)的干扰,出现躁动不安的现象,通常情况下,等待数秒泥鳅会恢复平静,但是有时泥鳅会出现长时间躁动的现象,影响实验进程,笔者通过多次实验,发现以下三个步骤(如图1所示)可以使得泥鳅恢复平静:1.在装有泥鳅的容器中倒入一些矿泉水。
2.握住装有泥鳅的容器旋转片刻。
3.等待几秒,泥鳅恢复平静。
图1、安抚躁动泥鳅的步骤(三)实验情感在实验材料中,设置pH=7.3±0.5的缓冲溶液,当实验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迅速的将模拟酸雨条件下的实验动物倒入缓冲溶液(如图2所示),减少酸性液体对实验动物的伤害,降低死亡率,不仅弘扬了人道主义的正能量,还培养了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人生态度。
图2、师生共同救助实验动物(四)实验器材自制实验器材人工降雨器(如图4),用卡纸和空药瓶制成云朵的形状,倒置过来进行挤压,模拟出雨水滴下的过程,一次性可装载15克液体连续使用,完全可以满足三轮实验的需要。
在常规的实验器材中,滴瓶(如图3)具备类似的功能,但是其配备的胶头滴管贮存液体量较少,不能长时间连续使用,要经常取液,且易碎;洗瓶(如图3)可以贮存大量液体,但是挤压出的液体多为水流、水柱,且体型较大(规格大多为250毫升或者500毫升),以上用品皆为实验室用品,日常生活中较难获得。
而笔者自制的实验器材人工降雨器,贮液瓶为空的小药瓶,口径约18毫米,在瓶盖上开口,再挤压瓶身就可以实现液体的滴落,操作简单,清洗方便,易获得,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由学生自行制作。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018年4月26日一、教学目标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
(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教师准备(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
(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
(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
(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清水,培养皿,标签,活小鱼。
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两分钟课前“热身”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组对比强烈的图片或视频(美丽的地球家园和人为破坏情况),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
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1)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
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学生通过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教学设计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安排了“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自主探究。
探究有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二、学情分析基于该学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活泼、好动,对呼吸道方面的知识会非常感兴趣,敢于探讨。
但是他们对事物本质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不能主动、透彻的去分析和总结现有的资料。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如何让他们在学习中带着乐趣完成教学任务,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备课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以酸雨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
3.明白实验安排对照组和重复组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1.通过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统计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1.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通过完成探究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难点:①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②怎样设计科学的探究方案;五、教学过程一、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相信你能说出不少,但是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们的哪些活动会对生物圈造成严重危害呢?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第一个探究: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二、预习导学请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一)什么是酸雨?其pH是多少?(二)酸雨形成的过程?(三)酸雨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四)如何防治酸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有了目标,结合学生导学案,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然后师生一起完成预习导学的相应知识点。
《探究《酸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酸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设计【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解决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在做好生物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增强主动学习能力,希望通过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他们今后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2.理论依据: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碳酸等),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硫增加,造成局部地区二氧化硫富集,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随雨水降落下来。
酸雨不仅会杀死水中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还会伤害植物,腐蚀建筑物,对人的健康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通过带领学生探究“酸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酸雨的危害,积极主动加入环保行列,尽自己所能为环保出一份力。
2.教学特色:本次探究始终以激——探----悟为主线,力求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悟,悟后改,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亲身体验将理论的生物知识转化为一种动手技能。
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本次实验探究的兴趣,然后进一步尝试探究,通过学中做,让学生亲自参与,最后进行反思领悟,悟出本次探究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找出改进措施。
本次探究最大的特点是能积极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生物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灵活掌握生物知识,改变了以往照本宣科传统的教法,紧密地联系生活,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实验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次探究是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9单元第26章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探究某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个适宜的课题,尝试设计探究方案,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方法,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生物说课】《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利用评价量规,为 倾听、质疑和评价 指明方向
表1.“汇报交流”评价量规
评价等级 A(10-9) B(8-7) C(6-5) 美观、清晰,内容科学,布局 清晰,内容科学,布局合理, 内容科学,布局不合理, PPT 合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过于详细,重点不突出。 文字描述过多,重点不突 制作 出。 语言表达条理清晰、流畅,声 语言表述能说清问题,声音 语言不连贯 , 但能说清一 音洪亮,语速适中。能脱稿讲 洪亮,语速适中。能半脱稿 些问题,发言中停顿时间 语言 解并正确运用科学术语,表述 讲解并正确运用科学术语, 过长或停顿语过多,反复 表达 准确。 表述基本准确。 解释一个观点,不能脱稿 讲解。 汇报时间控制基本合理。 汇报时间控制不合理,前 时间 汇报时间控制合理。 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控制 重点突出、内容科学,问题有 内容科学,但重点不突出, 内容比较科学,但重点不 探究价值。实验设计严谨、规 问题可探究。实验设计比较 突出,问题可探究。实验 范,实验方法正确,对照实验 规范,实验方法正确,对照 设计比较规范,对照实验 汇报 和变量设计合理。数据完整、 实验和变量设计合理,数据 和变量设计比较合理,数 内容 准确,对结果的分析科学合理, 完整,对结果的分析科学合 据比较完整,但欠缺分析 结论正确。 理,结论正确。 处理。对结果的分析不合 理,结论不正确。 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 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泛泛进 有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 反思 与评价,且有新的发现、并提 行反思与评价,且有新的发 反思与评价的意识,没有 评价 出有价值的。 现。 新的发现。 异常 能够尊重事实,如实地记录异 能够尊重事实,如实地记录 能够尊重事实,如实地记 信息 常信息,并对异常信息做出合 异常信息,对实验误差和实 录异常信息,但没有对异 处理 理解释,反思且改进实验设计 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 常信息做出解释。 或进一步进行探究。 并提出改进建议。 倾听 虚心听取他人发言,进行交流, 虚心听取他人发言,进行交 听取他人发言,并作出评 质疑 并作出合理评价。 能针对其 流,并作出评价。 能针对 价。能针对其他小组研究 他小组研究中的问题进行质疑, 其他小组研究中的问题进行 中的问题进行质疑,没有 并提出建议,且有独到的见解。 质疑,并提出建议。 提出建议。 全面、快速、科学地回应质疑, 思考片刻后全面、科学地回 思考一会儿后有选择地、 没有回避任何问题。能利用证 应质疑,没有回避任何问题, 比较科学地回应质疑。能 小组 据和逻辑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辩 也没有拖延时间,能利用证 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 应答 护,或作出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据和逻辑对自己的观点进行 观点进行辩护,但没有作 辩护,或作出的必要反思。 出反思。 总分 要素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教学案例马风岚宁夏吴忠市第一中学 751100 138******** mflan@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这一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合作交流等能力,通过对实验过程的体验、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酸雨的危害,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实验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并给出了实例-----探究“酸雨”的危害。
在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安排了这一实验。
由于七年级学生积累了一些探究经验,因此教材将这个探究活动设计为具有较大开放性的全过程探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只是几条简单的提示,这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期待学生通过活动认同酸雨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2.学情分析我们学校是城乡结合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
这些孩子亲近大自然,对生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通过媒体也知道很多环境污染的事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知识储备。
通过前面的探究实验,也掌握了一些探究技能。
但对于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危害,以及这个全过程探究活动,还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三、实验目标分析1.以酸雨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合作等能力。
3.通过对实验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对实验的论证能力。
4.认同酸雨对生物有不良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四、实验重难点及解决策略重点:课外实验活动的组织和实验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
难点:怎样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
解决策略:根据不同的探究主题,把学生分为三大组,每大组又分为2-3个小组,由老师统筹安排,组长负责监督。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018年4月26日一、教学目标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
(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教师准备(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
(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
(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
(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清水,培养皿,标签,活小鱼。
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两分钟课前“热身”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组对比强烈的图片或视频(美丽的地球家园和人为破坏情况),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
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1)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
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学生通过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习目标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展示酸雨危害的图片。
思考:曾经郁郁葱葱的森林,如今变成什么样?曾经栩栩如生的雕像,现在怎样了?罪魁祸首是谁呢?探究新知一、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自主学习1](1)雨水具有较强的,叫做酸雨。
雨水的酸性可以用表示。
(2)正常雨水的pH,酸雨的pH则小于。
(3)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造成的。
[合作探究1](1)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这个实验中,要求“模拟酸雨”的pH控制在4,说明“模拟酸雨”的酸性,模拟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成分相同吗?。
(2)探究任务: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P,小组合作探究“模拟酸雨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108~109①提出的问题是?②作出的假设是。
③制定计划:a.材料用具:。
b.用和配制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
④实施计划:a.配制模拟酸雨。
b.取A、B两个烧杯。
A杯中放入若干粒绿豆种子,用模拟酸雨浸泡;B杯中放入若干粒绿豆种子,用清水浸泡。
然后均放在30℃下浸泡一天。
c.取A、B两个培养皿在底部铺上两层纱布,分别放上用清水和模拟酸雨浸泡过的种子,放在温度为15℃培养箱中发芽。
d.过几天后,统计发芽率。
⑤预测实验结果:。
⑥结论:。
思考:(1)此实验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2)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合作探究2]酸雨对植物幼苗的影响(1)提出的问题是?(2)作出的假设是。
(3)制定、实施计划:①在两个相同的花盆内各播下50粒小麦种子,等长成幼苗后备用。
②配制模拟酸雨,pH为4左右。
③向一个花盆里的幼苗喷洒模拟酸雨,向另一个花盆里的幼苗喷洒。
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④设置重复实验。
(4)预测实验结果:。
(5)结论:。
[自主学习2]酸雨对生物的危害阅读课本P,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指导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指导:1.建议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来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将实验设置成对比实验。
实验组:模拟酸雨:请同学们用白醋,比如北京六必居白醋用1份白醋加一份清水可以控制PH在4。
对照组:可以用等量的清水做对照。
注意:实验组和对照组用的种子的种类、大小、数量、新鲜程度及其他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均应相同。
(建议选用小麦、绿豆、玉米、花生等种子,最好用50粒种子便于计算)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两个实验均应设置重复实验。
建议最好做4~5个重复实验,并且每一组都用记号笔做好标记,防止混乱。
4.每天要给种子浇水,但实验组一定要用酸雨浇,对照组用清水浇。
大约5~7天后,统计各容器中种子的萌发数,再计算发芽率。
5.为了方便记录实验数据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建议同学们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观察结果。
如果有问题,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表格。
表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表6.统计计算:分别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种子发芽率的平均值,作成柱状统计图,进行分析比较。
7.分析实验结果8.得出结论。
9.小结和反思: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你有哪些需要总结和反思的。
10.提出新问题:做完这个探究实验,你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请把问题写下来,然后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或者设计新的探究方案,继续探究。
11.最后写实验报告交给老师。
(要求开学就交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并要求配有你做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的图片资料)。
如果有条件,最好探究不同等级的酸雨对植物种子发芽率及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报告的撰写指导:实验报告探究课题: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实验材料及用具:。
实验组:;对照组:。
实验的方法步骤:1、;2、;3、;4、;。
实验结果:(填入上述表格或你自己设计的表格中)数据的统计整理,作出柱状统计图。
实验结果的分析:,。
得出结论:。
小结和反思:,。
提出新问题:。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 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全国一等奖)
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酸雨对生物的不利影响。
过程与方法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酸雨对生物的有不利影响,形成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难点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实验探究用具课型:实验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让学生说说一些与“酸雨”带给环境危害的事例,引起学生对环境污染危害的共鸣。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自学指导,合作互助酸雨的pH值小于正常雨水,它对生物的生长会长生一定的影响。
以探究实验为例,研究模拟酸雨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探究:酸雨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
着重在以下方面进行指导:1、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如: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何影响?)。
2、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并制定计划。
例如: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如果研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观察指标是什么?实验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何设计?如何避免实验的偶然性?3、实验的操作过程。
例如:如何给盘子编号?如何给种子下“酸雨”?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何设计?4、对结果的分析。
例如: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活动一:组间讨论、交流,确定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实验方案。
活动二:用食醋和清水分别配制pH为4的酸雨模拟液和pH为5.6的正常雨水模拟液。
学生讨论,交流方案。
实验具体步骤1.往A、B纸杯里各加入30粒绿豆种子,三组;2.分别标记A、B。
纸杯A滴加清水和白醋,使其成为模拟酸雨;3.纸杯B滴加等量的蒸馏水,设置对照实验。
4.每天定时分别向A和B中滴加等量酸雨和蒸馏水,每天观察现象,并拍照。
过渡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都会产生影响,后续的观察内容同学们可以课后在完成。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的优化设计
・48・生物学教学2021年(第46卷)第5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的优化设计陈彩红(广东省茂名市博雅中学茂名525000)摘要对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材料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在实验探究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酸雨实验教学优化设计初中生物学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是人教版初中生 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中很重要的一个探究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 保护意识。
考虑到当学生学习到本节内容时,已经有 了较多的探究经验,因而教材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设 计方案,只提供了几条探究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尝试 设计探究方案并完成实验探究的整个过程$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酸雨确实对生物存在危 害,从而使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本实验过程耗时长,一节课难以有效完成所有探 究内容[1]$因此,本教学设计将实验分为课前探究和课堂教学,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观察到实验结果,并让学表3各小组实验结果次数底层叶片提取液顶层叶片提取液吸光度含量/(me ・ mL 1)吸光度含量/(me ・ mL 1)10. 3350. 9470. 456 1.08920. 3400. 9530. 461 1.09530. 3360. 9490. 457 1.090平均值0. 3370. 9500. 4581.091量会有区别?”培养学生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分 析出由于不同的光照强度,即使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叶片中还原糖会有差异,从而进一步运用抽象与概括思维归纳出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教师继续追问:“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有机物的产量呢?”“不同植物叶片中还原糖含量会有差异吗?” “运用所学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提出的假设吗?”以激发学生通过寻 求证据来验证假设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坚持“质疑和批判”的认知品质。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初中生物“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的创新设计教学目标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3、认识酸雨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教学难点认识酸雨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金鱼若干条、清水、模拟酸雨、培养箱。
教学过程一、引入“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114-115页的一个探究实验。
对于这个实验,书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实验设计,只是在实验提示中这样提示:“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状况。
”课本中的这种设计只能说明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并不能说明酸雨对动物的影响;并且该实验设计较为复杂,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通过以下我对实验进行的改进,不仅能让大家很明显地看到酸雨对动物的影响,而且实验操作简单,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二、实验原理用食醋和清水配制实验用的模拟酸雨,PH值控制在小于5.6的范围内。
把金鱼分别放在装有清水和模拟酸雨的培养箱里。
可以观察到小鱼在模拟酸雨的水中感到明显不适。
三分钟后出现了死皮的现象。
三、实验过程1、将金鱼分别放入清水和模拟酸雨的培养箱里。
2、三分钟后观察小鱼在清水和模拟酸雨中的反应。
四、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结果:养在清水中的金鱼,生命现象正常;养在模拟酸雨中的金鱼,生命受到威胁。
实验结论:上述结果说明酸雨对金鱼有影响。
五、小结本实验设计不仅能说明酸雨对金鱼的影响,而且实验操作简单,不需要很长时间,效果明显。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酸雨对动物的危害和影响如此之大。
是啊!世界并不是人类自己的,也是世界万物的,人们应该保护环境,如果人类放肆的排放黑烟、污染环境的话,就会形成酸雨或者强酸雨,就会导致一些动植物受伤甚至死亡。
现在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吧!。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018年4月26日一、教学目标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
(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教师准备(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
(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
(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
(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清水,培养皿,标签,活小鱼。
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两分钟课前“热身”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组对比强烈的图片或视频(美丽的地球家园和人为破坏情况),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
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1)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
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学生通过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
教学时间:2018年4月26日一、教学目标
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
(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教师准备
(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
(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
(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
(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清水,培养皿,标签,活小鱼。
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两分钟课前“热身”
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组对比强烈的图片或视频(美丽的地球家园和人为破坏情况),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
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
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学生通过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及佛像拟人化的问题“伤害我的元凶是谁”,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三)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
各小组成员根据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
探究提示内容如下:
1.你选用的材料用具有哪些?你为什么要这样选取?
2.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材料和条件(如环境、管理、观察记录等)上有什么要求?
3.本实验是否需要数量统计?如果需要,尝试设计一种你认为简单明了的统计格式,以便记录观察实验的结果。
4.只做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为什么?
(四)初步实施探究方案
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初步实施探究方案。
教师以多媒体提示实验的管理、记录等工作,以保证探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五)分析结果、表达交流、教师评价
各小组组长代表全组同学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报告,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展示实验前、后材料的变化情况以及各组的原始实验记录表。
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原因。
其他同学可对各组的探究报告提出质疑,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在每组发言之后,教师及时对该组的探究情况予以客观评价,既要赏识鼓励,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
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科学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自评互评、合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实验中出现的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如设置对照实验、设置重复组等,指出探究道路的坎坷,鼓励学生在漫长的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
(六)进一步认识危害性,环保从我做起
酸雨危害的视频资料加深了学生对酸雨的成因及酸雨给生物造成的危害的了解;通过一组关于“环境的报复”的图片,使学生对环境污染给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环保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教师提示的问题“回想你和你周围的人有哪些行为习惯曾经或正在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为环保做些什么”,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七)环境保护,从现在做起
提示学生慎重处理实验中用过的材料用具,环保从日常的身边事情做起。
并播放一组经过人类的环保护卫活动而使环境得到改善的图片及废电池的污染数据(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
利用价值)鼓励学生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八)关注全球环境
此为本节课拓展环节。
通过观看一组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使学生领悟到酸雨等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由来已久,遍及全球。
加强了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生物圈的紧迫感、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将人文精神融入了科学探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