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起源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第2期2009年6月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ourna l ofHU BEI Co rrespondence U n i versity
V o.l 22N o .2
Jun .2009
中国大学起源探析
袁长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
收稿日期:2009-04-27
作者简介:袁长青(1969-),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摘 要>本文认为,中国大学的起源可以溯源到五帝虞舜时期。五帝时代,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文字的出现,宗教、军事等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为高等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中国大学;起源;五帝时代
中图分类号:G 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2-0007-02do:i 10.3969/.j i ssn
.1671-5918.2009.02.03本刊网址:http ://www .hbxb .net
张祥平先生在5人生六境#心智6中说,心有二义,即心脏与神志;智分六等,即初智、天智、理智、言智、仁智、大智。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也就是人类心智的进化史。从远古时代的钻燧
取火、结绳记事,到上古时代的刻符造字、化民成俗,再到信史时代的授业解惑,设科取士,人类的心智一直在发展。文字与教育就是心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而大学则是人类用于传播心智的高级场所。
一般认为中国大学发端于殷商时期。但也有史料佐证中国大学起源于五帝时代的虞舜时期。据53礼记#文王世子4注6,中国的五帝时代(公元前二十七世纪至纪元前二十三世纪)就有大学,那时的大学叫做/成均0。所谓五帝时代,是指黄帝(姬轩辕)、玄帝(姬瑞顼)、喾帝(姬夋)、尧帝(伊放勋)、舜帝(姚重华)统治前后约五百年的历史时期。黄帝、尧帝、舜帝因常被史学家和儒者所称道而为人所周知,玄帝与喾帝却鲜为人知。远古的/帝0,并非现代意义上人格化的/上帝0,甲骨文中的/帝0是指能够与/天0沟通的烟火,也就是说,尊称某人为/帝0,意味着他具有与/天0沟通能力。
中国大学起源于虞舜时期,虽然没有进一步的考古学证据,但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也是有可能的。
一、作为教育不可勿缺的媒介)))文字(或准文字)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可操作的媒介
在传说中,黄帝的大臣仓颉看到鸟兽走过后留下的爪印和蹄印产生灵感,从而造就成中国特有的方块字。史载,仓颉造字之日,天上突然落下雨点般的粮食,入夜之后,还听到鬼神的痛哭!传说固不足信,但也许蕴含着两层意思:天降粮食意味着开启了民智,物质进步,而鬼神痛哭,则意味着文字将扰乱心智,人类烦恼从此始!
仓颉造字毕竟是传说,据考古学的发现,早在仰韶时代(距今约6500至4600年)前期的半坡、姜寨、北首岭遗址中已经出现作为文字前驱的刻划符号,到了仰韶时代的后期和龙山时代(距今约4500至今4000年),刻划符号被广泛运用,而且不同地区的刻划符号出现形体趋同的现象,另外,在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晚期均发现图画文字,它与刻划文字一起,共同构成甲骨文的来源。也就是说,距今约
4500)4000多年即父系氏族的晚期,文字在古中国已出现!复杂的文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在一天一夜完成的,但中国人喜欢把历史与文明的进步归功于某些/超人0或/伟人0,譬如,史
载黄帝就发明了房屋、衣裳、车船、兵器、陶器、阵法、音乐等多种东西,缧祖发明了养蚕抽丝,隶首发明了算术,容成发明了历法等,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个人的超能力,而应当把它们理解为一个时代成就的反映!文字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为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媒介。
二、五帝时代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大学的创立提供了社会基础与政治保证
黄帝时代的古中国,已开始驯养使用牛马,发明了车船,学会了打井和养蚕抽丝,战争中开始使用铜制武器。除发明了文字外,还制定了历法和甲子,美术、音乐、舞蹈创作也繁荣起来。黄帝还设官治民,草创了古中国的政治制度。颛顼则将散于民间的祭祀权收归中央所有,专门设立了管理祭祀的官员和从事教职的巫师;尧帝曾派人测定过日月位置,制定太阴历法,计算出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差数,创立了闰月制度。舜帝在五帝中政绩卓勋,其一,任命禹为治水大臣,治理肆虐已久的洪水。禹采用堵、疏、蓄并用的方法,并取得了其他部落的支持,身先士卒,不辞劳苦,终于取得了成功。其二,改组政府,设九官分管工程、农业、内政、司法、建筑、林业、祭祀、典乐、纳言;其三,鉴于幅员辽阔,把全国划分为十二个州,以便管理;其四,为各部落解决纠纷,征收税赋,统一法律。
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初具规模,部落首领为了传授生产经验和思想文化,正如5礼记#学记6中所说,/君子若要化育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吧0。(/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0),5尚书#兑命6也说:/永远要念念不忘教育0。(/念终始典于学0)。舜帝于是设立学校,为子民接受教育提供了场所。中国最早的大学也许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5礼记#王制6中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0。有虞氏,即舜帝,在舜帝摄政、执政期间(公元前2285年至2208年),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舜帝,就开始设立不同层次的学校,将贵族子弟集中在/上庠0、平民的子弟集中在/下
7
庠0加以培养教育。汉代的郑玄、唐代的杜佑均认为所谓/上庠0就是的大学、国学,是专门为氏族部落的首领及贵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地方。(郑玄5礼记注6:上庠、东序、右学三种是大学,下庠、西序、左学三种是小学。大学即国学,所以养国老;小学即乡学,所以养庶老。杜佑5通典礼十三6:有虞氏大学为上庠,小学为下庠)。另,5史记#五帝本纪6记载,舜在摄政时期,用不变的刑罚告示人民。用流放来宽宥触犯五刑的罪犯,用鞭杖作为官府的刑罚,用槚楚扑打作为学校的刑罚,用黄铜作为赎罪的处罚。(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贖刑,扑作教刑)。所谓/槚楚0,是指用槚木荆条制成的刑具,类似于后来戒尺,这也许是中国学校设立刑罚的先例。三、随着氏族部落的政治形态逐渐向国家转变,统治者需要培养官吏及祭祀、礼乐、军事等活动的专门人才,大学应运而生五帝时代的后期,属于国家这一政治形态的草创时代,虽然在权力的传递形式上仍然保留了带有原始民主特征的让贤制度,即所谓/禅让0,但随着部落首领权力与财富的增加,以及宗教权利的垄断,社会的分层已不可避免,各种政治、宗教、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统治者需要从本部落成员的子弟中选择出一些人才集中起来加以培养,于是学校乃至大学应运而生。
一是国家制度已初具形态,需要培养专门人的人才作为官吏的后备。黄帝时期,即设置了监督各部落和民从的官职;唐尧时期,即有所谓四岳十二牧,共同组成统治集团治理天下;虞舜时期,则制定了比较完整的礼仪和刑法,任命九官,即司空、稷、士、司徒、共工、虞、秩宗、典乐、纳言,分掌政事、经济、司法、教化、手工业、林泽、礼仪、音乐、传达等诸事务,还规定了/三岁一考功,三考黜陟0的官史考核办法,国家制度已初具规模。二祭祀权逐步收归中央,需要专职的宗教人才进行统一的祭祀活动。颛顼执政期间,鉴于/民神杂糅0,/人人作享,家为巫史0,影响子民对鬼神的诚信,间接地降低了统治者的权威,于是对整顿宗教,于是凭依鬼神以制义法,调理五行以教化,洁净虔诚以祭祀。(5史记#五帝本纪6: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同时严格规定教职人员的条件,实行教职人员的职业化,即由部落安排专职神职人员统一进行祭祀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宗教的垄断权。其三,与南边部落的频繁发生冲突,需要培养专门的军事人才,以适应战争的需要。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原华夏势力与周边的部落的战争没有间断过,东方有太昊、少昊、九黎等诸部落;南方有苗蛮、百濮、百越等部落。史载的就有黄帝战炎帝、蚩尤于涿鹿、尧伐苗蛮于丹水之浦、禹平三苗之乱等战争,频繁的战争需要培养子民作战的技巧与使用战具的技术。其四,随着历法、礼仪、音乐、舞蹈、绘画、数学等知识的丰富,统治者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传承和发展这些知识,一方面出于统治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也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5史记#五帝本纪6记载,舜任命契作司徒,推选五常之教,以教化百姓;任命伯夷做秩宗,掌管祭祀与礼仪;任命夔作典乐,教导贵族子弟礼乐诗歌。说明部落首领是很注重礼教典乐的教育的,这些知识一般只在贵族子弟中传授,所以设立上庠作为集中教育的地方是十分可能的。商周时代大学以/习礼、习乐、习舞、习射、习御0为主要教学内容也是这一传统的延续。
概言之,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较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国家形态,承载/化民成俗0功能的高等教育制度也随之产生,其主要功能是教导贵族子弟礼教典乐,尽管它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在高等教育史上,自有其肇创之意义,也为后来的中国大学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模版。
参考文献:
[1]张祥平.人生六境#心智[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8.
[2]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林语堂,圣哲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5]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6]柏扬.中国人史纲(上)[Z].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
[7]白话史记编辑委员会.白话史记(一)[Z].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
8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第22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