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气象局2019年工作计划.doc

气象局2019年工作计划.doc

气象局2019年工作计划不断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网建设。

优化区域气象站网布局,完成地面观测站网升级改造,稳步推进超期服役区域自动气象站落地项目工作;完善XX市一体化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提升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能力,提高预警及时性。

推进物联网示范点和旅游、林业等专业气象站网建设。

推进现代气象预报业务发展。

以智能网格预报为基础,建立完善无缝隙气象网格预报业务和技术体系。

发展灾害性天气过程延伸期预报和气象灾害精准预警技术。

强化市县两级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完善即时对外发布短临预报产品工作机制;加强极端天气监测业务,开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增强台风、暴雨、高温、低温雨雪等重要气象灾害的监测评估业务能力。

推进气象服务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市局防灾减灾楼项目设计论证,确保6月开工建设,使我局气象业务现代化特别是基准站办公现代化提升一个新台阶;休宁局、黟县局业务楼加快施工进度,使业务楼早日投入使用;祁门局要稳步有序推进台站搬迁工作,新址要优化布局,科学施工,争取做到单位利益最大化。

(二)全面做好综合防灾减灾与民生保障服务扎实做好综合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强化重大气象灾害、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报预测,做好台风、暴雨(雪)、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开展重大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提高面向政府决策指挥和应急管理支撑服务能力。

推进气象信息融入平安县(市、区)、乡镇(街道)等基层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

持续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全力做好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服务。

持续推进行业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共享应用,发展按需供给的气象服务。

联合林业部门开展森林火灾、林业生态系统的监测评估。

继续与环保部门联合做好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

开展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专业气象服务试点。

持续推进城市暴雨内涝预报预警服务。

推进乡村旅游、茶产业发展以及小产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做好气象为农服务。

积极做好民生保障服务。

融入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开展城市气象灾害定量化风险评估和实时预警。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青州市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但是,气象灾害也是青州市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逐渐加剧。

因此,对于青州市的气象灾害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青州市常年面临的气象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类:1. 暴雨、洪涝青州市属于山东省典型的暴雨、洪涝灾害区域。

每年夏季和秋季,由于台风、暴雨等因素导致的洪涝灾害给青州市的农业、交通、居民生活以及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

2. 台风、风暴潮每年7-10月份是青州市台风和风暴潮高发季节。

由于青州市地处渤海湾沿岸,台风和风暴潮对青州市的旅游、交通、渔业、海洋工程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3. 雾霾随着城市工业、交通等的发展,青州市空气质量逐年恶化。

冬季的雾霾天气已经成为青州市的一大气象灾害,给居民的生活、学习、出行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青州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1. 加强预报预警青州市气象部门结合市场、交通等部门的需求,加强天气预报预警,制定应急预案,提前部署应对工作。

同时,注重严密监测气象信息,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信息共享,及时向上级汇报灾害情况。

2. 建设抗灾设施为了应对洪涝、台风等灾害,青州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加强了抗灾设施的建设。

比如,建设防洪堤坝、加强排涝工程、开展海塘整治等,增强了城市的抗灾能力。

3. 加强环境治理青州市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发生。

通过加强源头治理、加快污染源整治、启动应急预案等措施,减少了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保护了市民的健康。

气象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气象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以来,在上级气象主管部门和城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扎实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现将今年上半年以来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亮点1、做好三农服务工作。

编制好《武鸣区2019年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实施方案》,完成《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规定实施细则》和《武鸣区重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叫应地方党政负责人制度》的修订和备案工作,按要求做好重大气象灾害的“叫应”工作,确保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处置工作到位。

5月份在起凤橘州完成农田小气候等建设工作并投入运行,并建设成为自治区气象局智慧服务示范农场。

5月13日下午,由国际短期气候预测与防灾减灾应用培训班,在该植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共有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5名学员参加。

按照《2018年广西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维护方案》,做好气象预警大喇叭维护工作,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乡镇申报工作有序进行;与武鸣区纪委监委办、林业局合作,充分发挥气象预警大喇叭的作用。

2、气象现代化建设。

武鸣区气象灾害防御中心业务楼去年完成主体建设工作,计划今年6月份基本完成装修,七月份开始着手水电、系统平台安装。

局大院环境综合改善设计正在进行,待新业务楼投入使用后,将旧业务楼拆除实施综合改善工作。

集气象观测、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为一体的红岭人影标准化作业站项目,城区政府已经同意调规,目前正在申请建设用地预审和林地可行性报告。

下一步我局将加快建设用地手续办理,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3、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我局于3月14日府城炮点成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1次,作业后增雨效果明显,达到预期目的。

加强人影队伍建设,两名人影地方编已全部到位。

城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城区编委会初步同意给人影办增加地方编2个。

二、重点工作情况1、基础业务质量。

遵守值班制度,质量稳定,测报工作成绩达到自治区气象局目标考核的优秀水平,综合指数达100%。

气象记录档案按时入库,及时移交上一年的观测数据。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一、前言近年来,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气象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制定并实施一套全面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势在必行。

二、灾害预警机制1.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综合气象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各类气象要素,确保高精度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

2.加强国内外灾害预警信息的共享与通信与国际气象组织、当地政府和同行业进行信息共享与通信,及时了解全球和本地区的天气状况,以便做出准确的灾害预警。

三、灾害风险评估与预测1.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根据历史数据和气候模型,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灾害,制定相应的防御策略。

2.加强灾害预测与模型研究利用遥感技术、数值模拟以及深度学习等手段,提高灾害预测的准确性,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工作。

四、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1.完善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对各类灾害的监测能力,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民众做好应对措施。

2.制定灾害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和地区特点,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群众的责任和行动方案,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有序进行。

3.加强灾害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善灾害应急救援力量,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培训,储备足够的物资和救援设备,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救助受灾群众。

五、社会宣传与教育1.加强气象灾害知识的普及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开展气象灾害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灾害的认知和理解,增强灾害防范的意识。

2.组织灾后防灾经验总结与分享根据历次灾害经验,总结有效的应对措施,并与其他地区和国家分享,促进经验的交流和借鉴。

六、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1.加强气象灾害科技创新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气象灾害相关的科技研发,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灾害防御中的应用,提升整体应对能力。

2.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加强与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参与国际气象灾害防御合作项目,共同研究和解决气象灾害问题。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其中气象灾害是最为常见和具有破坏性的灾害之一。

2019年,青州市经历了多种气象灾害,包括暴雨、台风、干旱等。

本文将对这些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暴雨是2019年青州市面临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

暴雨引发了城乡洪涝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由于城区排水系统建设不完善,暴雨导致了道路积水、房屋被淹以及农田受损等问题。

解决暴雨灾害的关键是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部门应该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水平,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水,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台风是青州市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

台风给城市和农村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由于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建筑物被毁坏,树木被连根拔起,道路被阻塞,电力和交通受到严重干扰。

应对台风的关键是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政府应该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及早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农民应该采取合理的农业措施,保护农田和农作物,减少农业损失。

干旱是青州市在2019年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气象灾害。

干旱对农田和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作物死亡和粮食减产。

解决干旱灾害的关键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农业节水技术推广。

政府应该加大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力度,确保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的正常运行。

农民应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用水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2019年青州市面临了多种气象灾害,包括暴雨、台风和干旱等。

解决这些灾害的关键是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响应能力。

只有通过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奉贤区贯彻落实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实施意见》沪奉府规〔2019〕4号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奉贤区贯彻落实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实施意见》沪奉府规〔2019〕4号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奉贤区贯彻落实<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奉府规〔2019〕4号《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7年1月3日经市政府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为更好贯彻落实《办法》,加强奉贤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按照以人为本、科学防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1.强化政府工作职责。

区人民政府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完善区气象灾害防御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全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加强对气象灾害预警能力、防雷减灾管理、气象安全街镇建设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考核,并将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调查评估、应急处置、科普宣传等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各街镇、社区、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要求,制定和细化应急处置预案,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2.深化部门合作联动。

区气象局负责本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相关技术服务的组织管理,为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会同区应急、水务、建设(交通)、农业等相关部门,结合本区气象灾害特点,修订完善奉贤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报请区政府批准后发布;会同区应急、水务等有关部门进一步修订、完善《奉贤区处置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报请区政府批准后发布。

发展改革、科委(信息委)、经委、教育、公安、民政、财政、建设(交通)、房管、农业、生态环保、水务、应急、绿化市容、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气象灾害数据资料和水旱灾害、城市运行风险、农业灾害、环境污染、交通监控、城乡积涝、健康损害等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3.加强基础抗灾设施建设。

气象灾害防御专项方案

气象灾害防御专项方案

一、背景气象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如暴雨、洪水、干旱、台风、冰雹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为有效应对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气象灾害特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目标1.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降低气象灾害损失。

2.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3.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级气象部门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

4.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四、工作措施1. 气象监测预警(1)加强气象监测设施建设,提高监测能力。

(2)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实现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发布。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预警信息覆盖率。

2.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1)开展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2)加强学校、企业、社区等防灾减灾知识培训。

(3)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

3. 应急处置(1)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

(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水平。

4. 防灾减灾工程(1)加强防洪排涝工程、防旱抗旱工程、防台风工程等建设。

(2)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5. 保险保障(1)推广气象灾害保险,减轻灾害损失。

(2)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气象灾害相关金融产品,支持防灾减灾工作。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

2.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水平。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2019年,青州市受到了多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对市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损失。

其中,主要的气象灾害包括暴雨、台风、高温等。

下面分别分析其特点及应对措施。

暴雨2019年,青州市在6月份和7月份分别受到了两次暴雨袭击,致使部分低洼地区发生严重内涝。

这种气象灾害以降雨强度大、时间短、范围广为特点,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应对措施:青州市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暴雨监测预警,并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对于低洼地区,应及时疏通沟渠以减轻内涝的发生。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让市民掌握防洪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

台风2019年,青州市受到了数次台风的影响。

台风有强风、暴雨等多种特点,能够对城市的建筑、交通、水利设施等造成严重的破坏。

应对措施:青州市应当做好台风的预防工作,及时发布台风预警,做好防风防汛准备。

应将分布在道路两侧的广告牌、简易围挡等易受风力侵袭的构筑物进行拆除或加固。

此外,还应在城市中心设置应急营地,为灾民提供食宿和治疗服务。

高温2019年夏季,青州市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到40多度,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高温天气容易引起人体中暑、水分不足等问题。

应对措施:青州市应当加强高温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高温天气预警信息以提醒市民做好预防准备。

同时,还应在城市中心设置遮阳棚、喷雾设备等公共设施,为市民提供遮阳、降温服务。

此外,还应对高温天气下的劳动者进行关注和保护,如减轻高温时段的工作量、提供充足的饮用水等。

综上所述,青州市在2019年受到多次气象灾害的影响,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未来,青州市应当进一步加强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城市防灾减灾设施,使自身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防范工作计划范文

气象灾害防范工作计划范文

气象灾害防范工作计划范文一、概述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象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破坏的事件。

它们通常包括台风、暴雨、洪水、干旱、沙尘暴、暴雪等。

气象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制定一份完备的气象灾害防范工作计划对于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本工作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高效的气象灾害防范体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灾害,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具体措施(一)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1. 加强气象观测网络,提高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建立健全的气象预报模型,提高预报准确度和预报期限。

3. 加强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4. 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跨部门的预警联动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响应。

(二)加强城市防洪措施1.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能力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2. 加强河道和水库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抗洪能力。

3. 制定城市防洪预案,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

4. 加强城市建设规划,避免在洪水易发区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

(三)加强农田防旱工作1. 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

2. 建立农田水资源监测系统,提前预警干旱风险。

3.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培育抗旱作物品种。

4. 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对单一作物的依赖。

(四)加强森林防火工作1. 加强森林火险监测和预警,做好火险等级评估。

2. 加强野外用火管理,禁止或限制野外用火活动。

3. 加大森林消防力量的投入和培训,提高扑火能力。

4.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火灾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五)加强抗台风工作1. 加强台风监测,提高台风的预报准确率。

2. 配备更先进的台风预警设备,提前发布台风预警信息。

3. 加强渔船和渔排的防护工作,及时组织撤离工作。

4. 加强海堤和防波堤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抗台风能力。

四、预算根据以上措施,我们预估实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计划的预算如下:1. 建设和改造气象观测网络:500,000元2. 开发和改进气象预报模型:1,000,000元3. 建设和改善排水系统:2,000,000元4. 河道和水库维护和管理:1,500,000元5. 建设防洪设施:2,500,000元6. 农田防旱工作:1,500,000元7. 森林防火工作:2,000,000元8. 抗台风工作:1,500,000元总预算:12,500,000元五、工作计划实施与监督1. 本计划的实施由气象局负责,监督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

深圳市气象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深圳市气象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深圳市气象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为气象工作的总要求,深化改革、提质增效,2019年公布的省政府气象现代化考评和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连续7年保持全省“双第一”。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2019年工作情况(一)在保障上见实效,全力做好城市公共安全运行保障服务面对今年“开汛早、暴雨密、短时雨强超强、雷雨大风迅猛”的形势,切实将抓实汛期气象服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创建模范机关的重要抓手,抗击台风“韦帕”“4.11”等4个台风、58个暴雨日,为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活动提供高质量保障服务。

落实责任主动做好汛期保障服务。

积极对接改革后有关部门需求,面向“10+1”个区派驻专业气象服务人员,对接需求、研判风险、建立机制、跟进服务、应急演练;以深圳标准重构深汕特别合作区气象保障体系,从基础设施、业务体系、工作机制、人员队伍等方面夯实合作区气象防灾能力;加强基层防灾责任人培训,以预警信号解读、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指导、气象灾害防御知识为重点,举办气象防灾减灾专题培训40场。

编制印发《深圳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提示》。

总结“4.11”极端强降水工作中的不足,围绕城市运行精细管理和应急处置相关部门需求,贯通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两个环节,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开展气象灾害影响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明确各预警信号下分类风险提示及各街道台风、暴雨致灾临界阈值。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安全监管。

前移气象安全生产及安全事故防范关口,灾害性天气及时对所有重点监管单位精准预警。

探索“互联网+监管+服务”气象安全监管模式,实现气象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一张网、一张图”。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紧紧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这个中心,在提高基础业务、气象服务质量与水平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树立标杆、争先创优;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营造亮点、谋求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扎实实地做好我局各项工作。

为此,我局度工作安排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一、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重点,以廉政教育为关键,认真落实八项规定要求,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

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教育学习,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为龙头,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用制度规范干部的从政行为,形成利用制度管人、按照制度办事、依靠制度理财的有效机制。

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搞好干部职工的素质培训工作。

以培养政治过硬、懂业务、善管理的领导干部为重点,有计划、有安排的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制定一线高级专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办法,实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述职制度,为业务人员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舞台,以此增强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抓好基础业务建设,认真实施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继续保持测报工作的高水平、高质量。

牢固树立基础业务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意识,狠抓基础业务质量不放松,努力提高基层业务人员熟练运用和维护自动化观测仪器装备的水平,加大一线人员的业务学习力度,积极开展基础业务技术练兵和业务竞赛活动,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基础业务稳步发展。

继续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特别做好灾害多发期、敏感时期的气象服务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充分利用省、市两级气象预报指导产品,结合本地天气实况,及时发布适用于当地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和决策服务产品。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气象灾害主要集中在暴雨、台风和高温三个方面。

在这些灾害下,青州市对应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针对暴雨天气,青州市加强了城市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排水设施的
畅通,及时排除雨水,防止涝灾的发生。

同时,加强了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的自
我防范能力,减少了暴雨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台风天气是青州市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气象灾害。

在这方面,青州市采取了多种
措施,如及时疏散沿海区域的人员,安排避风场所,并加强对沿海防汛设施的巡查和监测,确保设施的有效运行,以提高抗台风的能力。

另外,针对受灾群众,青州市还开展了救援
和救助工作,及时给予受灾群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最后,高温天气也是青州市面临的另一个气象灾害。

青州市政府做好了高温天气的应
对工作。

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地,加强了空调、电风扇等降温设备的检修和
换季检修,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

此外,青州市还在加强对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
健康关注,提供饮用水、药品等必须的服务,以减少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危害。

综上所述,青州市在面对2019年的气象灾害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些措施从各个方面全面关注,并种志于群众教育,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气象灾害对青州
市的危害。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9年,青州市仍然处于气象灾害的威胁之下。

气象灾害的发生,给青州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阻碍了青州的可持续发展。

青州市在2019年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暴雨引发的洪水、地质灾害和台风灾害。

检验表明,暴雨等引起的洪水已经对青州市既有的河道、湖泊等水体造成可观的损害,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给青州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土壤侵蚀及地表水泥般化也是青州地区气象灾害的重要表现。

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损害了该地区的土地资源,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影响了青州经济发展势头。

与此同时,台风也给青州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就台风历史记录而言,早在1999年就出现了一次台风事件,但是到2019年,台风灾害在青州连续发生,给青州市重大经济损失。

尽管青州市受到各种气象灾害的威胁,但青州市依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克服这些气象灾害。

首先,青州市落实防洪防台工程的建设,加快滩涂整治以及农田排涝系统的建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遏制洪水的发展。

其次,加强土壤保护工作,建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体系;推动利用农田流育技术防治土壤侵蚀,并鼓励农民采用环境友好的耕作技术。

此外,青州市还加强对台风灾害的研究,提升台风防御能力,及时发布台风预警;采取有效的抵抗和应急救援措施,确保青州居民的人身安全。

总的来说,今年的气象灾害给青州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青州市已经在应对气象灾害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值得期待的是,青州能够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气象灾害对居民的具体影响,确保青州社会稳定,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案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案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案
一、背景
气象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为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高防御能力,减轻灾害损失。

三、重点任务
1. 加强气象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处理,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2. 建立健全社会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完善预警联动机制。

3.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确保领导决策、指挥调度和应急物资储备。

4. 提高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加强灾后救援工作。

5. 开展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科研工作,提高应对灾害的科学性和效率。

四、工作措施
1. 进一步加强气象信息管理和服务,推动气象预警信息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应用,提高预警准确率和时效性。

2. 建立及时通报、预警、处置的社会监测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做好联合应急处置工作。

3. 组建应急指挥中心,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保证灾害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4. 加强气象灾害宣传教育,开展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5. 开展灾后评估和重建工作,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五、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气象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实施。

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及时总结经验、做好宣传、督促落实,确保实施效果。

气象灾害防御年度工作计划

气象灾害防御年度工作计划

气象灾害防御年度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气象灾害是指由自然气象因素引发的、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各种灾害事件。

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如台风、暴雨、旱灾、霜冻、大雪、雷电等。

这些灾害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阻碍。

为了有效防范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制定一个年度工作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一份年度工作计划,用以指导相关部门在全年的工作中开展预警、监测、预报、救灾和减灾工作。

二、重点工作:1. 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1) 提升气象监测预警系统,确保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获取。

(2) 完善现有的预警机制,提高预警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精确性。

(3)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各级政府、社会机构和群众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气象灾害。

2. 改善气象观测和预报能力:(1) 加强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维护,完善气象观测数据的收集和上传工作。

(2) 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气象预报服务的满意度。

(3) 加强对气象观测和预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3. 加强灾害救援和减灾工作:(1) 建立和完善救援力量,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2) 加强对灾害风险区域的调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灾害防范和减灾措施。

(3) 加强对灾区人民的心理援助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活秩序。

4. 健全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1) 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划分和工作流程。

(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法治化程度。

(3)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综合协同能力。

三、具体工作安排:1. 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1) 提升气象监测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更新、维护和修复存在问题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扩大自动气象站的布设范围,提高观测数据的时空分辨率。

(3) 配置新一代气象卫星,提高卫星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

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

---------------------------------------------------------------范文最新推荐------------------------------------------------------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市地处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洪涝、干旱、高温、强对流天气、寒潮、暴雨、大雾、冰冻、霜冻、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都有发生。

据统计,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各类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绝对值在大幅度地增加,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在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为主要特点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

气象灾害防御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重要的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导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 17(二)现状分析随着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建成较完整的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与服务面不断拓宽,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市每天接受气象服务信息的公众达到95%以上;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取得进展,已经探索建立了市区域联防、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显著下降,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初步构建起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制度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务院有关文件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陆续颁布实施;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科普宣传不断深入,通过气象科普基地、气象科普馆、气象科普讲座、大众传媒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公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年度工作计划

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年度工作计划

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年度工作计划
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年度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各类气象监测设备的建设和更新,提升数据采集和处
理能力。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
及时性。

2.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测: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和技术支持,建立全
面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数据库。

加强气象科学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预测的准确率和精度。

3. 提升应急指挥能力:加强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应急指挥的能力
和水平。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指挥员和救援人员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4.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公众的气
象灾害防御意识和应急能力。

开展气象灾害防范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应对灾害的
自救互救能力。

5.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与国内外气象灾害防御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共享气象灾
害防御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加强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提高我国在气象灾害防御领域
的国际影响力。

以上是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年度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具体实施细则和措施还需要根
据情况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毫不松懈地做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要始终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 每次过程不放过”的工作要求和“以人为本, 无微不至, 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 始终坚持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切实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作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

要继续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等重大天气预报和旱涝、冷暖等气候趋势预测工作。

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会商和分析研究, 提高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的预报准确率和预警的时效性, 要充分利用气象手机短信、“12121”电话、电视、报纸、络等多种方式, 在第一时间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要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气象服务,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敏感性、公众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

进一步强化汛期气象服务责任制。

要继续强化汛期气象服务责任制, 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守班制度。

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督促检查, 提前做好各项预报、服务、技术保障等准备工作。

在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服务过程中, 单位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 深入业务服务一线, 增强敏感性,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确保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坚决杜绝一切人为责任性事故的发生。

积极做好气象为农服务。

要加强自动气象监测站、农超对接气象服务和预警信息传播系统建设, 提高为农服务的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

继续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人影工作在为农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 加强农村气象科普宣传, 加强乡镇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

要重点利用上级指导产品, 集中更多精力投入到面向用户的针对性强的为农气象服务。

进一步加快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

要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

认真了解社会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要把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作为重点, 完善服务流程, 建设信息化、络化、现代化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要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科技含量, 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2019年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洪涝、干旱、高温、强对流天气、寒潮、暴雨、大雾、冰冻、霜冻、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都有发生。

据统计,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各类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绝对值在大幅度地增加,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在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为主要特点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

气象灾害防御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重要的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导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现状分析
随着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建成较完整的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与服务面不断拓宽,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市每天接受气象服务信息的公众达到95%以上;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取得进展,已经探索建立了市区域联防、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显著下降,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初步构建起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制度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务院有关文件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陆续颁布实施;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科普宣传不断深入,通过气象科普基地、气象科普馆、气象科普讲座、大众传媒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公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气象灾害防御布局重点不够明确。

一些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和主要战略经济区的气象灾害易损性越来越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成为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

2.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体现在当前气象业务体系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弱、预报时效短、预报准确率仍不能满足气象灾害防御需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全覆盖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预警信息的针对性、及时性不够。

3.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尚未建立。

缺乏精细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重点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尚未全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支撑仍显不足。

4.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面对气象灾害频发易发的趋势,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工增雨、雷电防御等气象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