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自觉 防止过度娱乐化
论文艺娱乐化与泛娱乐化时代
论文艺娱乐化与泛娱乐化时代作者:马子茵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娱乐性是文艺功能价值多元语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维。
正确处理好正统严肃的文化价值与娱乐化文化价值的关系,把握好度是在未来减弱乃至消解泛娱乐化负面影响的关键准则。
关键词:文艺娱乐化;泛娱乐化一、文艺娱乐化是什么?在众多的文艺功能定义中,“艺术的娱乐品性”始终是文艺功能价值多元语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维,区别于政治、经济、法律等其他社会文化语域的重要特质。
娱乐通常是指人的心理和社会外界相互交织作用产生的一种体验,是一个综合性的难以度量和精确表达的概念,其时代性特征明显。
几十年前,文艺的娱乐还基本不可能脱离教育民众的义务,文艺的娱乐功能通常是教育、认识等功能之外的附属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特别是市场化的改革的大众文化语境下,政治压抑性娱乐话语和娱乐化的范围和程度都有了扩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中国文艺在精神内涵与价值取向、艺术选择、审美功能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创作正在或已经成为一种产业①。
人民对娱乐的态度转向多元并存,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
因此,有人称文艺娱乐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解构了既有的政治等级的文化层位,逐渐形成了一个包含不同层次的多元娱乐体系。
”娱乐作为商业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顺应其所带来的社会发展要求,已经走进了“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时代。
②但时代之下的文艺作品开始去迎合市场需求并实现了工业化批量生产和快餐式生产。
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品位和消费需求,文艺作品的艺术深度、广度和教育价值、道德思想倾向减弱。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使各类事物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内容生产者和读者、接收者之间更注重互动与参与,因此娱乐性的需求更加强烈,甚至似乎有娱乐性过头的倾向③。
在影视、综艺、网络中,娱乐化泛滥的问题更是值得关注,一些历史剧、抗战剧作品粗糙拼凑、漏洞百出,通俗开始走向粗俗,娱乐大众甚至有了愚弄大众之嫌。
提高文化软实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的论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并且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总领性的要求。
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这四项任务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任务的总部署和行动指南。
《报告》在“文化”这一节中,重申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
全文用1800多字、八个自然段对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前三段总体上讲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道路、总的目标。
后四段是具体任务和要求。
一开始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这表明,我党对文化重要性的表述,越来越简洁,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富有亲和力感染力。
并提出了“两大一新”、”一软“,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
同时指出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四个作用。
《报告》接着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完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完整新思路。
即一条道路、二为方向、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两个文明、三个面向、三个特点。
《报告》还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并第一次提出要开创文化建设五个新局面。
一是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二是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四是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五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接下来,《报告》用四个自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四个具体目标: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能不能深入人心的问题。
二是我们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不是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是我们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不是能够丰富多彩,是不是能够满足广大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对策建议
针对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成因和影响,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行业自律:电视媒体应当自觉遵守行业规范,提高节目质量和社会责任感, 避免过度追求收视率而忽视社会效益。
2、政府监管:政府应当加强对电视媒体的监管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 限制不良节目的传播,引导电视行业健康发展。
3、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媒体宣传、教育等途径,提高公众对“泛娱乐化”现 象的认知和批判能力,培养健康的媒体消费习惯。
总结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泛化和淡化现象是当前娱乐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虽 然这一现象为主持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 不足。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了加强创新、提高文化素养、注重沟 通技巧等建议。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电视娱乐节目的可持续发 展,为主持人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文献 资料收集,梳理出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主要特征和成因;其次,设计 问卷,针对电视观众和节目制作人员展开调查,了解他们对“泛娱乐化”现象 的看法和态度;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以客观地描述和解释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
参考内容
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娱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其中,一个显著的趋势是电视节目的信息娱乐化。本次演 示将探讨电视节目信息娱乐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视节目信息娱乐化的概念
电视节目信息娱乐化,指的是在电视节目中融入更多娱乐元素,使观众在获取 信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娱乐的快感。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社会节 奏的加快,人们需要更轻松、快捷的方式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媒体 技术的进步,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电视节目 制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申论高分范文:治理娱乐污染 共筑精神家园
申论高分范文:治理娱乐污染共筑精神家园这是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范文,考生在备考期间,如果对申论的复习比较盲目,可以多看一些申论高分范文,或者将范文中比较精彩的段落或者句子背诵下来也是可以的,在自己以后的申论写作中,可以将这些精彩的句式用上。
治理娱乐污染共筑精神家园风雨多经人未老,关山几度路犹长。
改革开放拉开序幕距今已有三十多年,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恢弘交响乐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娱乐污染就是一例。
(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名句开头,比喻的手法引出问题,这种写作模式值得借鉴。
)为追求商业利益,娱乐丧失原则,低俗化,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混淆善恶,逐步丧失了“补充知识、了解时事、放松身心”的文化内涵,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极大危害。
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需要内修外铄治理娱乐污染。
治理娱乐污染要内炼其“心”,政府要引导创作人员认清艺术的功能,摒除外界因素的诱惑、干扰,杜绝庸俗、媚俗的创作观,真正去营造属于自身和观众的精神家园;文化管理部门要转变旧有的以收视率论英雄的思想,看重文艺作品的文化价值;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提倡和积极开展严肃、健康的文艺批评,文艺批评必须在位、在场,并在社会保障下发挥应有功能;还应充分利用媒体,引导受众做到清醒、自律,自觉抵制低级的文艺作品,不一味追求感官刺激;教育部门更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育体系之中,从小抓起,从早抓起,铲除娱乐污染扎根土壤。
(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引导文艺工作者注重文化创作的内涵、转变收视率论英雄的思想,这两个点是比较符合“內炼其心”的要求的,也是两个比较重要的点,但是后面两条举措并不是从“内”这个角度出发的,更多体现的是外部约束,因此放在“內炼其心”中是不恰当的。
我们在具体的行文论证当中一定要注意始终围绕分论点来展开论证。
)治理娱乐污染要外塑其“型”。
不单要提高新闻类节目在综合频道的播出量,对真人秀、相亲类、综艺类、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严格审批,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还要对媒体行为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对超越了法律规定与基本道德底线的,只图自己痛快甚至为了商业目的而肆意伤害人民感情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更要充分利用网络等通讯手段,建立更加畅通的政府群众沟通途径与更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以遏制娱乐污染蔓延。
从《年代秀》看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功能构建
1了 r ∞ i ]∞ _g } to 3 N
0 0曼< m 0∞ 、 0 1 Zo ’ 0忉
( 《 1 坚持 电视节 目文化 自觉,防止过度娱乐 1 化 ,参 见 《 明E报》2 1 年1 月2 日。 光 l 1 4 0 0 () 坤、王 莹: 《 年代秀> 2 程 < :开创分享娱乐 先河一一专访深圳卫视< 年代秀> 目总制片人易 节 骅 ,载 《 媒介》2 1 年第7 。 1 0 期
业 的一部分 ,娱乐也是 一种文化 。文 化 的核心价值 在于与 时俱 进地创 新 ,
因此 ,娱 乐要想成 为一 种能真正 引领
《 流星雨 》,几个在外型 上与F 有着 和 蓬勃的文化创 造活力实现 了电视 娱 4
一
定差 距的 中年 男子在舞 台上极其投 乐节 目传递社会 主流价值观 、弘扬先
目都属于单 一的节 目样 式 ,要想 在林 林 总总 的娱 乐节 目中脱 颖而 出 ,必须
以全 新 的 创 造 力 打造 出奇 制 胜 的 法
宝。 《 年代 秀 》就 改变了 以往娱 乐节
目单 一 的 娱 乐 形 式 ,融 合 了游 戏 竞
作者单位 :吉林省北 方传媒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曾瑜
待 ,更是 电视文化产品成功的关键 。
社会 进步 的先进文化 ,必须持续进 发
出旺盛 的创 造活力 。无 可否认 ,我 们 的电视娱乐 节 目从业者在 借鉴 、模仿
入地深 情模仿 ,营造的喜剧效 果 自然 进 文化的功能和使 命。这是观 众的期 让人捧腹不已。
明星 嘉 宾 虽 然 是 节 目的表 演 主
一
组都要 回答 与这个时代息 息相关的 问
题 ,或者结 合影视片段 ,或者 问及 当
防止过度娱乐化弘扬核心价值观_杨金鸢
26总247期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影电视局长座谈会上强调,广电总局从没否定电视娱乐大众的功能,但我们要为全体人民服务,要为全体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服务,就要防止频道过度娱乐化。
赴朝同志的讲话切中时弊,抓住了当前广播电视监管工作的牛鼻子。
过度娱乐化,势必弱化喉舌作用和教育功能目前,中国电视界娱乐功能空前放大,娱乐节目异常火爆。
开发电视节目的娱乐性没错,但娱乐应当有度,更不能低俗化。
所谓娱乐有度,就是要处理好娱乐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的关系,有如先哲所说“乐而不淫”。
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坚持政治家办台的原则。
电视台、部门、栏目的把关人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性原则。
当然,也与现实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呈现出由统一向分化、由社会活动向私人娱乐的转换。
目前的“娱乐化”趋势,正是中国观众趣味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体现。
电视媒体在改革过程中产业功能大大强化,收视率、创收指标甚至成为一些媒体的生命线,利润最大化原则必然推动媒体对观众群的追逐,而娱乐节目因能满足人们一时的快感而流行于世。
过多过滥的娱乐节目迅速招致人们的批评。
娱乐只是电视的一项功能,电视更重要的作用是传播功能、教育功能、监督功能、审美功能、服务功能,然而,过度娱乐化使频道的主功能转移了,背离了根本性的社会需求。
过度追求娱乐化,势必弱化电视的喉舌作用和认知、教育和审美功能,使节目走向低俗化的歧途。
防止过度娱乐化,必须完善节目评价标准在市场导向下,收视率无疑是指导节目策划和制作的重要指标,但它绝不是主要的更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市场机制在推动电视业发展的同时,也引来“唯收视率论”的暗流,使得过度娱乐化和节目低俗化现象随之出现。
收视率具有两面性。
我们应当理性看待收视率,既不过分强调其正面作用,又不过分夸大其负面作用。
媒体的双重属性要求电视台必须协调喉舌功能和产业功能之间的关系。
坚持文化自觉防止过度娱乐化
坚持文化自觉防止过度娱乐化《光明日报》(2011年10月24日14 版)“卫视节目的文化功能——黄金时段电视节目如何避免过度娱乐化专家研讨会”。
车东轮摄CFP编者按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和思想文化的多样化、多层次,既为电视节目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同时也对电视传播,尤其是卫视黄金时段节目的文化功能提出了诸多挑战。
近一时期以来,部分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出现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反响,损害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
有鉴于此,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杂志、《光明日报》文艺部、中国公益传媒基金日前联合举办“卫视节目的文化功能——黄金时段电视节目如何避免过度娱乐化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上星综合频道的定位和宗旨、如何建立科学全面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和综合频道节目播出调控制度,以及如何加强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现将发言摘登如下——从哲学思维根除“过度娱乐化”仲呈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荧屏滋生的“过度娱乐化”现象,固然缘由复杂,但从创作思维层面深究,根子在哲学上出了毛病。
因此,从哲学思维上根除“过度娱乐化”,乃为治本。
一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
过去,曾习惯于简单地将文艺从属于政治,走以政治思维取代审美思维的极端;如今,面对市场经济,又误将文艺笼统地从属于经济,跑到以利润思维取代审美思维的另一极端,片面追求收视率,便坠入过度娱乐化。
反映在创作上,从过去忽视观众娱乐快感乃至说教化的极端,跑到以视听感官的娱乐刺激冲淡乃至取代精神美感的极端;从过去曾把人性、人道主义视为禁区的极端,跑到以展示“人性恶的深度”和“窥人隐私”为能事的极端;从过去对传统经典敬若神明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僵化极端,跑到专门逆向拆卸、解构、颠覆传统经典以吸引眼球寻求“娱乐”的极端;从过去普遍盛行的“高大全”式的浪漫主义形象塑造的极端,跑到“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无是无非”的“非英雄化”倾向极端;从过去一度忽视审美化、艺术化程度的极端,跑到大制作、大投入的“营造视听奇观”的唯美主义的极端……凡此种种,其结果都导致“过度娱乐化”,都有悖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
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策略探究
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策略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科技的日益普及,泛娱乐化现象在高校中愈发明显。
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被繁多的娱乐活动所吸引,手机游戏、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多样的娱乐方式不断涌现,使得学生们过度沉迷甚至出现游戏成瘾、社交焦虑等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往往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更愿意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娱乐活动上,而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参与。
这样一来,泛娱乐化现象不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导致了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减弱。
如何有效应对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以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切实改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问题提出当下,随着泛娱乐化现象在高校中的普遍存在,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一现象可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探讨: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到底有哪些?泛娱乐化现象是否会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下降?是否会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是否会减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下降?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威胁。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探讨如何应对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1.3 研究意义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策略探究是当前高校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冲击,能够促进高校教育机构更好地应对当下学生思想政治现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文化自觉在新时代的实践路径有哪些
文化自觉在新时代的实践路径有哪些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由费孝通先生提出,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在新时代,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推动文化繁荣、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
那么,文化自觉在新时代的实践路径究竟有哪些呢?首先,深入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自觉的重要基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我们要通过教育、阅读经典、参观文化遗址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例如,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等,这些思想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学校教育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力度,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同时,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积极参与当代文化建设是文化自觉的关键环节。
在新时代,各种新兴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如网络文化、流行文化等。
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中。
一方面,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我们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另一方面,要立足本土,挖掘和展现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文化作品。
比如,一些地方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方式,将本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既推动了经济发展,又传承和弘扬了文化。
再者,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保障。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文化思潮和观念纷繁复杂,良莠不齐。
我们要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和判断,不盲目跟从,不被错误的文化观念所误导。
对于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摒弃其中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部分。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泛娱乐化现象日益严重,对青年人的理想信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网络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短视频、直播、游戏等,这些内容往往以轻松、娱乐为主,容易让人沉迷其中,从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长和理想信念的培养。
研究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泛娱乐化现象逐渐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主要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各种娱乐内容、娱乐活动和娱乐产品大量涌现,使得网络空间充斥着大量的娱乐元素,导致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倾向于娱乐性的内容,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网络环境还相对清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出现,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开始迅速发展。
从最初的网络游戏、聊天室、论坛等简单娱乐形式,逐渐演变为如今包括短视频、直播、网络小说等多种形式的泛娱乐化内容。
这些内容以其轻松、愉悦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使得网络泛娱乐化现象愈发严重。
为了应对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带来的诸多问题,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政府也高度重视网络泛娱乐化现象的治理,通过加强立法、监管、引导等手段,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2.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泛娱乐化现象日益严重,给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大众文化发展的“泛娱乐化”倾向及其批判
大众文化发展的“泛娱乐化”倾向及其批判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推进,大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
在这一过程中,大众文化发展的“泛娱乐化”倾向逐渐显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的内涵、成因、表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批判性思考。
文章首先界定了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的概念,指出它是指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娱乐效果,忽视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的倾向。
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分析了泛娱乐化倾向的成因,包括消费社会的推动、媒介技术的革新、文化市场的竞争等因素。
接着,文章通过具体案例,揭示了大众文化泛娱乐化倾向的表现,如娱乐节目的泛滥、文化产品的同质化、审美趣味的低俗化等。
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文章对大众文化泛娱乐化倾向进行了批判性思考。
在肯定大众文化在促进社会交流、缓解压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也指出了其泛娱乐化倾向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文化品味的降低、社会道德的滑坡等。
文章呼吁在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和社会价值的体现,以实现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大众文化发展的“泛娱乐化”倾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体的多元化,大众文化逐渐展现出一种“泛娱乐化”的倾向。
这种倾向,是指大众文化的传播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倾向于娱乐和消遣,而非深度思考和教育启示。
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普遍存在,尤其在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推动下,其趋势愈发明显。
在大众文化产品中,“泛娱乐化”表现为对轻松、简单、快捷的追求。
电影、电视、音乐、游戏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和推广,越来越注重其娱乐性和商业性,而忽视了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例如,一些电影和电视节目,过度追求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而忽视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的深度;一些音乐作品,过于追求流行和时尚,而忽视了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同时,“泛娱乐化”倾向也体现在文化的传播方式上。
2020年高考政治必考重点规范训练试卷及答案:4.8走进文化生活
考点规范练28走进文化生活考点规范练第56页一、选择题1.文化部近期启动“净网行动”,公布了一批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要求互联网文化单位集中下架120首内容违规的网络音乐产品。
(如右图)据了解,本次下架的歌曲充斥着脏话,内容低俗不堪,甚至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危害了社会公德。
对此青少年应该()A.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B.提高文化辨别力,自觉抵制三俗文化产品C.铲除三俗文化土壤,防止社会风气下滑D.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答案:B解析:本题以当前文化部的“净网行动”为载体,考查关于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相关知识。
做本题的关键是看清楚行为主体是青少年,要明确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而A、C、D三项是国家、社会的政策和措施,故排除。
B项符合题意。
2.面对《文化“娱乐化”》漫画中的现象,我们应该()文化“娱乐化”A.大胆创新,不断推进娱乐文化的发展B.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创新内容和表现形式C.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奏响文化主旋律D.把传统文化娱乐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答案:C解析:漫画体现文化被“娱乐化”了,面对文化娱乐化现象,我们应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奏响文化主旋律,A、B两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应选C项。
3.近几年,各电视台的卫视频道推出了一系列娱乐综艺节目,比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受到很多观众的欢迎,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但是也有一些社会人士为此感到顾虑——我们的主流文化去哪儿了。
这对我们文化发展的启示是()①我们要以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为主要方向②要弘扬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要把文化作品的商业价值作为出发点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①说法错误;③中的“商业价值作为出发点”说法错误;题中材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要弘扬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④符合题意。
从《天声1队》看电视慈善娱乐节目的成功之道
从《天声1队》看电视慈善娱乐节目的成功之道王普【摘要】电视媒体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直观生动,感染力强,是公益慈善的理想传播平台和推动力量。
较之纯娱乐化节目,慈善娱乐节目由于慈善元素的加入,可以实现多方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湖南卫视《天声1队》的成功之道,主要是湖南电视顺应了娱乐传播公益化的新趋势,并且在慈善与娱乐有机结合的探索道路上,注重节目的创新、观众的参与和品牌的打造。
【期刊名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电视慈善娱乐节目;创新;参与;品牌【作者】王普【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办公室,湖南长沙4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22《天声1队》是湖南卫视2012年开设的一档电视慈善娱乐节目,节目的主旨是用歌声集结场内外观众的爱心,为农村地区的学生募集校车善款。
节目自3月30日开播,至6月1日结束,共播出10期。
节目每期CSM28均收视率0.63%,市场份额3.02%,节目每期平均到达率3.55%。
数十位草根达人和演艺明星,通过30轮演唱比拼集结爱心善款一千万余元,送出校车56辆。
从收视率和善款量等数据来看,节目成效显著。
《天声1队》的成功之道,笔者认为主要是湖南电视顺应了娱乐传播公益化的新趋势,并且在慈善与娱乐有机结合的探索道路上,注重节目的创新、观众的参与和品牌的打造。
一、电视媒体娱乐传播公益化:多方共赢近年来,国内外电视媒体出现了娱乐传播公益化的新趋势。
美国NBC的《名人学徒》,中央电视台的《圆梦行动》和《咏乐汇》,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和《爱唱才会赢》,上海电视台的《闪电星感动》,贵州卫视的《百万智多星》,节目形式虽然各异,节目本质却不约而同,那就是把慈善和娱乐结合起来。
慈善是一种典型的公益行为,也是社会的一种主流价值观念。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贫助困,乐善好施,慈善观念和慈善行为的普及,折射出社会的精神文明和公平正义。
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
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作者:曾楠来源:《共产党员·下半月》 2017年第12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文化繁荣兴盛,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
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
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
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
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都要面对的哲学追问,帮助求解这些追问是文化的深层意义与存在价值。
文化泛娱乐化信奉娱乐至上,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弱化了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是对社会价值观和人们精神家园的侵蚀。
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冲击主体身份认同,动摇对“我们是谁”的认知。
主体身份认同是主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可与赞同。
中华民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基于“我们是中华儿女”身份认同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民族文化能够帮助回答“我们是谁”的追问。
然而,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
文化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2022年第3期总第555期No.3,2022SumNo.555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文化泛娱乐化,简而言之,就是将娱乐价值贯穿至整个文化,以娱乐价值为标准衡量文化产品的价值。
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娱乐化的内容能使人们精神舒缓、减轻压力。
随着大众传媒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文化泛娱乐化的现象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并逐渐蔓延到高校中,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1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特点文化泛娱乐化一般表现为内容粗俗化、意义空洞化、形式多样化等,在价值观上体现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
1.1内容粗俗化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媒体为了抢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传播趋向娱乐化,内容浅显、粗俗,受众无须经过大脑的整理思考就可以获取信息,形式上更加注重感官刺激。
这种浅显的传播方式受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大众的追捧,成为人们释放压力的一种选择,满足了人们娱乐、猎奇、消遣的心理。
在这种思潮下,历史被随意篡改,英雄人物被随意戏说,造成了不容小觑的恶劣影响,破坏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降低了大学生的理性辨别能力,影响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1.2意义空洞化文化传播的内容越发无意义、肤浅,没有起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作用,仅仅是为了娱乐大众。
目前各种短视频APP发展迅速,每个人都可以注册账号发布视频,视频内容也是包罗万象。
有些视频博主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发布低俗内容,传播社会负能量,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长此以往,更会弱化人们的思考和辨别能力。
1.3形式多样化泛娱乐化的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包括短视频、影视剧、综艺节目、游戏等。
大到传统文化,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其无形的影响。
泛娱乐化的文化会逐步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影响大学文化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杨乐1何书行2(1.吉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00;2.长春城投城市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00)摘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把控娱乐,振我中华作文
范文一适度娱乐什么时候,娱乐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这个担忧并不多余,无处不在的娱乐刺激着人们的感官,部分人已经失去了上进心,沉入欲望的旋涡。
的确,全民娱乐的国家没有未来。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之际,中国这样的大国,这群奋斗的人民,不应该沉迷于过度娱乐的怪圈,而应理性面对娱乐,坚守时代使命。
适度娱乐,以学习为主,高举时代大旗。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娱乐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在网上看到好笑的段子,随手转发,拍摄恶搞辊人的整蛊视频,博人眼球。
娱乐几乎成为大部分人生命的全部,为了娱乐而变得丧失意志,沉溺于感官享受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做事不能集中,学习也就不能安心。
在娱乐大面积覆盖日常生活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适度娱乐的做法,以学习为主,完善个人品行。
努力学习,摆脱过度娱乐的怪圈,回归到本我,为了国家的未来,高举时代大旗,不忘中华民族七十年的风雨兼程,不忘时代大任。
适度娱乐,以奋斗为初心,推动下一个七十年的奋进。
中国人民从黑暗中走来,坚持奋斗的初心一直不变,岂能让娱乐占据主导地位,忘支了这七十年来的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诚然,娱乐本身并没有错,在奋斗的疲惫时刻,适当的娱乐也是调节压力的良方。
但娱乐须有度,若每一个中国人民都沉溺于娱乐带来的感官刺激,那我们还谈何未来?谈何复兴?娱乐有度,我们要以奋斗为初心,摒弃享乐主义的诱惑,继续奋斗精神,继续砥砺奋进,共同推进下一个七十年的伟大征程。
适度娱乐,不忘先人嘱托,为祖国现代化献力。
时代发展不应倡导过度娱乐,倡导的应是牢记先辈嘱托,共建美好未来的使命。
所以我们应适度娱乐,坚守时代大任,共建美好未来。
只有这样,祖国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范文二抵制全民娱乐弘扬民族精神随着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社会风气开始浮躁,人们单纯追求物质享受,价值观导向发生偏差,中国进入娱乐化时代,淡忘历史,遗忘为中华民族独立和繁荣而奋斗的英雄人物,民族精神开始淡化、民族文化自信丧失。
电视过度娱乐化的文化审视
方法。我们所寄予的希望是,它是一 “
个 浊流 , 应该是 海 了。 能容这浊流使它
上 到文化 为本 的 回归
新 的历 史条件说 和游记 中 , 中国成 了神秘 的 国
.
也 是 万 恶 之 薮 。 中 国 人 “ 是 拖 发 总
辫 ( 消说 女的是 缠小 脚 ) 不 挂鼻 涕 , 伛
迫切 地摆在我们 电视人 面前。 中华文
化博 大精 深 .有很多 的文化资源等待
映. 对积 极 的人生 和美好 的人 性有 着
更 为细致 的描 写和推崇 。人们生 活在 浮躁的社会 , 需要生生不 息 、 更 健康美
致, 主题 上消 费恶 、 恶 。在 “ 渲染 要过
好 生活” 的欲望之下 , 为了老宅 的一 笔 拆迁 款 , 已成 家立业 , 着富足生 活 业 过
个故 事 :9 9年 他第 一 次到 台湾 , 19 在
台中路旁 , 游大 巴临 时停 车 , 车 旅 他从
窗往外望 ,看到一 所中学的 山墙上有
一
的年轻 人 , 使他 们形 成 了不健康 的生
活 价值 观和 文化消 费取 向 还有 , 过 度 娱 乐 化 冲刷 着 人心 该 有 的 文 化 深
知耻 而动 ,自觉地去承担发 掘我国古
过度 娱乐化使我们 的电视 作品变
先要 避免那 种 “ 是宫 斗 , 不 就是 家斗 ’ 文化 的历 史重任 , 大唐 的太 阳” ,l 使“ 复
得思想 浅薄 、文化浅陋 , 从而 失去人
心 。现在韩剧在 中国受到追捧 ,其 中
的粗糙创 作。被观众称 为 重口 嗪’ : 出东 方 , 照大地 , 而 冲出 中国 , ’ 螅 普 进 走
我们 去开掘 , 很 多文化 的密码 等待 有
文明上网的承诺书
文明上网的承诺书文明上网的承诺书内容汇总六篇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和发展,为提高学生文明上网意识,使网络成为学习的工具而非娱乐工具。
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文明上网的承诺书内容汇总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文明上网的承诺书我向学校、家长郑重承诺: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绝不进社会网吧、游戏厅,在家或校上网的时候努力做到:第一,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第二,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第三,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第四,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第五,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控制上网时间,做一名思想品德端正、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第六,不得利用本班级或个人的博客网站发表反动、暴力、色情等不健康信息。
如果有相关老师、学生或其他相关人员发布了违背上述条款的信息,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甚至介入司法刑事程序!承诺人:日期第二篇: 文明上网的承诺书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学校、和谐课堂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并逐渐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也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网络已成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成为“网民”。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不良资讯、长时间上网也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甚至传播暴力文化及严重危害社会的内容,使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侵蚀,身心受到摧残,行为失范。
为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校特身全体学生发出如下倡议:一、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抵制腐朽思想的侵害,接受科学进步的思想。
不进营业性网吧,不访问淫秽网站,不浏览非法网站。
二、争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实践者,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
要防止电视节目的过度娱乐化
要防止电视节目的过度娱乐化作者:彭璀铌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09期【摘要】:本文论述了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危害,提出了防止过度娱乐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電视节目防止娱乐化方法防止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是满足人民日益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
娱乐本身没什么对错,但娱乐化就有问题电视不能没有娱乐,娱乐身心、寓教于乐是电视的几大功能之一,但现在把娱乐作为电视的主菜,恐怕就颠倒了主次,打破了电视文化生态。
多数观众需要从电视节目中获取的是信息、服务、知识和思想。
这种颠倒还表现在作为引领精神生活的电视媒介,将贴近大众片面地理解为观众要什么给什么。
电视节目固然要贴近观众,但这里的贴近并非是少数观众的需要和简单的满足,何况现在多是一相情愿且低估观众审美需求缺少担当的给予。
电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应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中国的电视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确实进入了一个受众时代,但不等于受众要什么,媒介就给什么。
北大教授俞虹认为,在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为了获得收视率的最大化,传播者过度地关注受众的需求,极力迎合受众的口味。
但是传播者作为文化产品的经营者甚至特殊商品的制造者,是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制造经济商品的人。
如果传播者满脑子都是受众,就失去了清醒的自我认知,会模糊他自己对事件、对题材、对问题清晰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就会缺乏理性的自问和明确的抉择,而只能在他问中确定自己的选择。
在很多策划会上,传媒从业者都在问观众想看什么节目,完全没有想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是让传播人重回起点的时候了,将传播和责任放大,而不是简单地以受众需求为中心,无原则、无底线地接受市场数据,被动地表达传递信息。
《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曾楠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文化繁荣兴盛,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
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
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牡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
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都要面对的哲学追问,帮助求解这些追问是文化的深层意义与存在价值。
文化泛娱乐化信奉娱乐至上,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弱化了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是对社会价值观和人们精神家园的侵蚀。
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既要求文化生产者主动担当,又要求文化消费者能动省思。
文化生产者的主动担当主要指文化生产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生产导向,坚持追求真善美,冲破以取乐为目的的文化产品生产模式。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文化生产者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让自己的文化产品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与未来发展趋势对话,传播好真善美。
文化消费者的能动省思主要是指文化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产品时要竖持主体思考的能动性,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不为哗众取宠的泛娱乐化作品买单,不在文化泛娱乐化中迷失自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文化自觉防止过度娱乐化《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4日 14 版)“卫视节目的文化功能——黄金时段电视节目如何避免过度娱乐化专家研讨会”。
车东轮摄CFP编者按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和思想文化的多样化、多层次,既为电视节目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同时也对电视传播,尤其是卫视黄金时段节目的文化功能提出了诸多挑战。
近一时期以来,部分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出现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反响,损害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
有鉴于此,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杂志、《光明日报》文艺部、中国公益传媒基金日前联合举办“卫视节目的文化功能——黄金时段电视节目如何避免过度娱乐化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上星综合频道的定位和宗旨、如何建立科学全面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和综合频道节目播出调控制度,以及如何加强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现将发言摘登如下——从哲学思维根除“过度娱乐化”仲呈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荧屏滋生的“过度娱乐化”现象,固然缘由复杂,但从创作思维层面深究,根子在哲学上出了毛病。
因此,从哲学思维上根除“过度娱乐化”,乃为治本。
一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
过去,曾习惯于简单地将文艺从属于政治,走以政治思维取代审美思维的极端;如今,面对市场经济,又误将文艺笼统地从属于经济,跑到以利润思维取代审美思维的另一极端,片面追求收视率,便坠入过度娱乐化。
反映在创作上,从过去忽视观众娱乐快感乃至说教化的极端,跑到以视听感官的娱乐刺激冲淡乃至取代精神美感的极端;从过去曾把人性、人道主义视为禁区的极端,跑到以展示“人性恶的深度”和“窥人隐私”为能事的极端;从过去对传统经典敬若神明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僵化极端,跑到专门逆向拆卸、解构、颠覆传统经典以吸引眼球寻求“娱乐”的极端;从过去普遍盛行的“高大全”式的浪漫主义形象塑造的极端,跑到“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无是无非”的“非英雄化”倾向极端;从过去一度忽视审美化、艺术化程度的极端,跑到大制作、大投入的“营造视听奇观”的唯美主义的极端……凡此种种,其结果都导致“过度娱乐化”,都有悖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
二是片面认识观赏性,盲目追求观赏性。
注重观赏性,本是唯物史观和接受美学的题中之义。
但观赏性与属于创作美学范畴的思想性、艺术性不同,乃属接受美学范畴。
思想性、艺术性是作品自身的历史品格和美学品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恒量;而观赏性却是观众的一种接受效应,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地而迁的一种变量,主要是决定于观赏者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以及与作品发生关系时的时空条件的一种综合效应。
辩证法和范畴学认为:什么范畴的矛盾应主要在什么范畴里解决,并关注到与之相关的范畴里的相关矛盾。
那么,观赏性就应主要在接受美学范畴里解决,一是下功夫净化观赏环境,二是着力提高观赏的鉴赏修养。
三是混淆收视率与收视质量的界限。
收视率当然必须关注,但首先要科学统计收视率。
时下这种抽样法,尚缺乏代表性和权威性。
我们追求收视率与收视质量的统一,但收视率高收视质量不高的情况确实存在。
如某台一电视选秀栏目,收视率虽高,但令青少年观众仅获得视听感官生理上的刺激感,却并未真正得到思维启迪和艺术美感,倒是多少滋生了“一夜成星”、“一夜致富”的美梦,其收视质量并不好。
快感往往直接影响收视率,但快感只是审美的途径,美感才是审美的宗旨。
快感过度之时,伴随而来的往往是精神反思能力的衰减。
荧屏上的“过度娱乐化”现象,应当休矣!提升卫视节目的文化功能范咏戈(《文艺报》原总编辑)解决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电视艺委会主编的《2010年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报告》提出了对国内电视文化栏目从4项欣赏指数去考量这样一种新的标准,也就是健康程度、启迪程度、口味程度和娱悦程度。
按着这样的欣赏指数,得分最高的是央视纪录片栏目《探索·发现》。
4项欣赏指标强调了文化价值、文化品质,是将电视节目纳入文化价值标准评判的一次成功尝试。
它突破了一般收视率调查的方法,既是对当下单一收视率评价体系的平衡,也是一种矫正。
一些过度娱乐化的、品位不高的电视节目虽然有一定的收视率,但在这次的欣赏指数调查中却榜上无名。
在调查中名列前茅的节目正是主流文化人群所认同的、赞赏的、欢迎的节目。
这样的标准应该成为国家标准。
我国要从电视文化节目生产播出大国变成电视文艺强国,就必须全面提升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品质;而提升文化品质,必须破除由收视率左右产业链的局面。
通过科学规范、操作性强、能够凸现文化价值的评估体制的建立,来改变当前唯收视率的不良状况。
提高卫视节目的文化功能,关键还在于电视人的文化自觉。
我认为要提高三种文化自觉:一是要有探索和发现新的文化形态的自觉;二是要有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自觉;三是要有寻找多种文化结合点的自觉。
首先,前文谈到的在电视欣赏指数调查中名列前茅的《探索·发现》节目的制作宗旨就是这样表达的:“在未知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重新发现”。
所谓发现与探索的文化自觉,实际上是一种审美的自觉。
其次,要有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自觉。
面对全球化语境,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也出现了把自己看成是边缘文化并一味向欧美主流文化并轨的倾向。
在这方面,山东电视台的《天下父母》以传统美德体现了文化价值,表现了很高的文化自觉。
再次,就是要有寻找多种文化结合点的自觉。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长期并存是转型期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
电视是大众传媒,如果从其覆盖面广的角度去理解大众性,便会认为它更易是多种文化共同携手。
因为一个能够自由切换的遥控器,是不会轻易拒绝某一种文化的诱惑的。
比如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就是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达到水乳交融的一个成功范例。
以上三种自觉,最终归于提高电视人本身的文化修养和操作能力。
把电视文化当作一种存在着的文化本体来研究,还有很多美学范畴的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如文化是内敛的而不是张扬的;又如文化是用诗意智慧去提升现实的,但能否提升起来,也决定着节目的品位。
诸如此类,还有待电视工作者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探讨。
唯此,我们方有可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从根本上改变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扩大优秀文化节目播出比例李准(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作为大众传媒,电视在响应中央关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的号召方面肩负着光荣使命。
卫视节目属综合频道,又面向全国观众,在这方面更有着特别的优势和责任。
因此,卫视节目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提高娱乐节目本身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品位,二是要扩大优秀的经济、文化、科教、服务、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播出的比例,并严防娱乐化的做法渗透到这些类型的节目的制作中。
这里,我着重谈谈第二点。
首先,电视在普及科技知识、宣传科学精神方面有着直观、形象的特点,易于接受,可以大有作为。
我认为,各卫视应增加四个系列的优秀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比例:一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科学家和科学发明的介绍;二是对科学精神的多层次多视角剖析,以及对“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典型人物和事例的评介;三是对标志当代人类科技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和真正前沿课题的序列探讨;四是当代科技发展中遇到的生命伦理学难题的讨论。
如果能把这些节目做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而不低俗,吸引越来越多各种文化层次的观众,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意识和科技知识水平将起到巨大作用。
其次,各大卫视黄金时段应扩大优秀教育节目的播出比例,并同时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开拓,积极推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献身教育的模范人物,并集中地对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老大难问题和新的热点问题进行逐个报道与讨论,比如乱收费、中小学生负担重等。
只要真正下功夫把这些节目办好,办出专业和审美品位,不仅能有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收视率也会逐步升高,并提高卫视播出的公信力。
再次,文化是民族生命的基因,是竞争中的软实力,优秀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又应当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
人类社会有多少精彩,文化也就有多少精彩。
只要打破娱乐至上、收视率唯一的枷锁,就会发现卫视优秀文化类节目可做的文章实在太多。
比如,我国历史上最能代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艺家,最重要的学术经典和文艺经典等等,都可做成专题片或电视剧。
又如,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代表事件和人物,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经验与教训,也可做成多种优秀电视节目。
再如,当前中外文化理论、文化思潮、文化市场、文化创作中的热点与最有争议的课题,还有考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热点与问题,都可以拿到卫视黄金时段来加以剖析,乃至展开严肃的面对面的论辩。
凡此种种,都是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和提高民族素质所迫切需要的。
只要下大功夫做出高水平,其文化品位不仅是一般娱乐节目所不能比,也远远超越那些戏说历史的电视剧和把讲史变成说书的讲坛节目,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发挥电视节目的公益价值高强(中国公益传媒基金副理事长)按照目前的广电运营方式,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是一个电视台生存的命脉。
各电视台在黄金时段争夺收视率,已经是当下各电视台竞争中最重要的战场。
但目前这种竞争,对于电视频道资源这种公共资源来说,很大程度上属于滥用市场权力。
特别是对于黄金时段,这种对市场权力的滥用,客观上是在挤压其应有的公益价值。
什么是公益价值?我认为只要电视节目的服务目的和宗旨是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节目都属于电视公益节目,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慈善。
既要体现主流价值观,又要让观众愿意看,这需要制作团队有很强的节目创新能力。
而中国电视行业是最近二十年迅速蓬勃壮大起来的,人才、经营手段、创新意识都缺乏足够的储备,想创新,在大多数时间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目前中国几乎所有收视率不错的栏目,都有模仿海外电视节目的影子。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定律“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
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
在目前的电视行业中这种情况已经非常突出。
一些电视台决策者计划把节目做得更有价值,投入了不少精力和资金,但是其他电视台用更小的代价,通过简单方便的娱乐化方式做节目,而后者的收视率更高,获得的广告更多。
于是,那些有理想的电视台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放弃原来的做法,转向把节目娱乐化了。
全世界范围内,对广播电视的管理都是非常严格的。
这基于一种法理上的认识,就是电视频道资源是公共资源,获得这种资源使用权的机构有责任履行义务。
而这个义务就是弘扬主流价值观,保护本土文化传统。
在中国,作为广播电视的行业主管机构,对电视节目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是其正常的业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