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

背景

张爱凤*

内容提要晚近以来,“泛娱乐化”成为一个新的审美文化问题。在数量众多的研究论文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批判角度和方法的单一性特点。文章以社会——文化批判学的方式,对“泛娱乐化”问题背后的经济、哲学、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四重背景进行分层剖析,以期能以理性的文化批判的立场取代之前的政治、道德批判的立场。

关键词泛娱乐化文化批判多维背景

“泛娱乐化”成为当前探讨的一个新的审美文化问题。

这个问题也可以看作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艺术商

品化”问题讨论的延续,即艺术在进入市场后,不可避免

的一个结果就是娱乐化。

如果把“娱乐化”现象置放在历史更广阔的时空来看,

这并不完全属于一个新出现的审美文化问题。在中国文化

史上,雅和俗的审美趣味之辨是历久弥新而又无处不在的

命题,就文艺的功能而言,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高雅艺术重

在教化和审美,而通俗艺术则以娱乐性见长,因而,“娱

乐化”其实就是通俗艺术的趣味在与高雅艺术的趣味较量中占据了优势。但晚近以来,“娱乐化”问题的探讨已经逸出了原来的文学艺术的领域,向政治、宗教、教育、学术等其它领域蔓延,“娱乐是景观的主宰模式,它的代码渗透到新闻、信息、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塑造政治、伦理和日常生活的一个强大的、充满诱惑力的手段。”[1]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被认为是分析“娱乐化”问题的经典论著,这本书在中国的出版时间是2004年,以2005年为转折点,我国以“娱乐化”“泛娱乐化”为主题的论文数量以每年百余篇的幅度持续上升。

[2]尼尔·波兹曼的论点也被研究者大量广泛的引用。在数量众多的论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泛娱乐化”问题研究的背景过于单一。研究者多站在政治批判或道德批判的立场上,不自觉地把“泛娱乐化”问题研究缩小为“传媒娱乐化”问题研究。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媒领域,多侧重从新闻传播业务的角度去分析“泛娱乐化”问题,研究的方法和角度雷同,论文的措辞充满了情绪化色彩,论文的观点也大体相似,多对“娱乐化”持否定的观点。这种观点与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传媒的批判理论一脉相承,不自觉地流露出精英主义的倾向。但此类观点容易使批判性的理性分析滑向道德性的优劣判断。

我们主张对当前的“泛娱乐化”问题的研究采取文化批判的立场和态度,它不是对当代审美文化问题去下简单的是与非的价值判断,而是要对当代审美文化中存在的“泛娱乐化”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经济、哲学、社会文化、心理等背景进行逐层分析,不是仅从自身的经验和立场出发对当代文化中的“泛娱乐化”现象进行道德审判和政治斗争,而是依据文化生长发展的特性来对“泛娱乐化”问题做出价值判断,进而探讨建立新型文化形态的可能性。在这里才能显示文化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商品化——泛娱乐化的经济背景

在传统的文化生产——传播模式中,作为话语生产者的知识分子占据着中心的位置,他们是文化的生产者,也是丰富的文化资本的拥有者。在传统知识经济中以生产决定消费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在审美文化中的中心位置。知识分子(生产者)的趣味决定了文化产品的趣味和接受者的趣味。这个群体的审美趣味可谓是“崇高”“雅致”“深刻”等充满人文精神的特征。而在传统社会中,作为文化产品的接受者,平民大众的趣味常常隐而不见。他们被动地接受着知识分子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生产传播的文化产品。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艺术及原本生活在象牙塔中的许多事物(如传媒、教育、宗教产品等)走向市场,变成可供买卖的商品。在市场中,生产者迎合消费者的需要生产商品,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商品,消费者成为市场中的主体。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了数量和规模上的绝对主导地位,平民大众的通俗娱乐趣味决定了文化市场消费品趣味的走向。这也就是布尔迪厄分析的“有限的文化生产场(以崇高、深刻、神圣为核心的趣味标准)”和“批量化的文化生产场(以通俗、娱乐为核心的趣味标准)”之间为争夺文化资本展开的激烈争夺。泛娱乐化现象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原则的集中体现,也是大众文化中的娱乐趣味向不同领域迅速扩张的结果,是“批量化的文化生产场”战胜“有限的文化生产场”的过程。这重经济的背景很多研究者已经关注到了。虽然在布尔迪厄的眼里,“文化资本”是一个在隐喻上运用的概念,最终指向的还是作为市场支配杠杆的经济资本,但把“泛娱乐化”问题的出现仅仅归结于文化的生产者追逐商业利润的结果,未免单一了些。

二、后现代主义——泛娱乐化的哲学背景

后现代主义哲学所讲的“后现代”(postmodern),并不是指与古代、近代、现代等“时代化”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大胆的标新立异、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精神,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灵魂。

哈桑反复强调破坏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核心特征。他将后现代主义界定为“摧毁”(unmaking)运动。他曾经谈到:“这以反律法运动对西方思想具有巨大的摧毁力——米歇尔·福柯称之为后现代知识。我称之为‘摧毁’,尽管其他术语正在标准化,诸如解构、非中心化、消解、扩散、非神秘化、突变等……依据关于摧毁的知识型,要真正思考、感受、行动和阅读,就要拒斥整体的专制。”[3] 在当代,各个领域不同程度的娱乐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外在显现。政治娱乐化、科学娱乐化、教育娱乐化、宗教娱乐化、学术娱乐化等,都是对原有领域话语权威和游戏规则的一种质疑和破坏。这种破坏解构了原有领域存在的规则和深度,打破了原先各自独立的并具有自律意识的各个场之间的界限,在这其中,最先在文化艺术中出现的娱乐化向其它领域蔓延,造成更广范围的娱乐化,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对中心权威的质疑和反叛

罗斯诺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

标志着一种标新立异的学术范式的诞生。更确切地说,一场崭新的全然不同的文化运动正以席卷一切的气势改变着我们对于周围世界的原有经验和解释。……后现代主义是革命性的;它深入到社会科学之构成要素的核心,并从根本上摧毁了那个核心。后现代主义提倡实质性的重新界定和革新。后现代主义想要在现代范式之外确立自身,不是根据自身的标准来评判现代性,而是从根本上揭示它和解构它。[4]

在由《南方都市报》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中,超女李宇春名列其中,由此成为众人争议的焦点,有人质疑李宇春和袁隆平、杨利伟同榜而列,有失严肃,认为这个事件是政治娱乐化,是“大众集体的娱乐狂欢”和全民娱乐盛宴。在中国人的意识中,“风云人物”总是和“权威、大人物、大事件、大进程”等这一些位居中心地位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而李宇春只是在一个省级台主办的选秀比赛中出现的“娱乐平民偶像”,是不能进入这样一个巨大意识形态特征且意义深远的事件中的。但“李宇春”事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对传统的中心权威的一次挑战。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思潮,在中国,已经漫过哲学的围墙,渗透到其它各个领域。作为社会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中心、权威、理性、深度、严肃等特性,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