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复习提纲(1-8单元全册)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复习提纲(1-8单元全册)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复习提纲(1-8单元全册)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复提纲(1-8单元全册)第一单元复提纲一、复课文:1、《走进大自然》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走进大自然所感受到的乐趣,激发孩子们的情感。

2、《我家的大花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家大花园的美丽景色,并抒发了作者对花园的喜爱之情。

3、《故乡的风景》记叙和描写了故乡和环境的变化,告诉人们在发展经济的今天,要注意保护环境。

4、《短文两篇》中《放飞一只蝴蝶》描述了为了放飞蝴蝶而使教室的窗户被风吹打破的事情,表现了勇敢和爱护动物的思想。

《听》主要记叙了清晨听到邻居小男孩的声音而感到高兴,使大妈看到了新一代少年的智慧和活力。

二、背诵:1、第1课《走进大自然》全文。

2、第2课《我家的大花园》第2至4自然段。

3、《清平乐·村居》。

三、会写的词语:追赶、昆虫、斑斓、体验、宽厚、辽远、融进、智慧、嗡嗡、绒毛、阳光明媚、蚯蚓、勇敢、蝙蝠、假若、尽管、随意、离开、失陪、到达、傍晚、沿途、介绍、电视塔、清澈、古树参天。

四、会认的词语:怯生生、沉默、喇叭、水桶、凝神、广播、洋溢、干涸、蚂蚱。

五、多音字:jiāng(将)mǎ(马)lù(路)。

将蚂露jiàng(讲)mà(麻)lòu(漏)六、辨字组词:班级、体验、智慧、融入、斑驳、脸颊、彗星、隔离、绒毛、勇敢、假若、管制、戒备、取笑、苦涩、营地、失陪、到达、傍晚、沿途、介绍、电视塔、清澈、古树参天。

七、补充短语:1、填入合适的动词:追逐蝴蝶、乘坐火车、爬上房顶、攀登山石、采摘花瓣、捕捉昆虫。

2、填入合适的词语:五彩斑斓的昆虫网、四季变幻的大地、蔚蓝的天空、小小的绒毛球、绿草如茵的草坡、美好的回忆、清澈见底的水、黄土高原、朦胧的雾气、晶莹剔透的露珠、悦耳的声音。

八、找近义词:辽远(遥远)、黑暗(昏暗)、随意(任意)、突然(忽然)、流利(流畅)、鲜艳(艳丽)、明媚(晴朗)、动听(悦耳)、清澈(澄澈)。

小学语文第九册各单元的复习提纲

小学语文第九册各单元的复习提纲

小学语文第九册各单元的复习提纲(第二单元)重点课文:5、6课,略读课文:7、8课。

5课:背熟并默写三首诗词内容及大意。

6课:①正确读写:缕缕、泪眼、蒙胧等词语;②理解:折节、玷污、眷恋,背诵文中出现的诗句及13自然段。

③理解:梅花魂,即梅花精神,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

7课:①读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②理解:姿态、浸的意思。

8课:①读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浮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②理解:守望相助;③多音字:娜、和(第三单元)重点课文:9、11课,略读课文:10、12课。

9课:①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②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11课:①正确读写52页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的词语;②正解:企图、藕断丝连、安然无恙;③读准:粘在一起、调节、处理④多音字:粘、调、处。

10课:①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②理解:驯良、矫健、玲珑、警觉;③多音字:露、强、扎;④读准:露水、勉强、编扎。

12课:①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飘浮、削弱;②读准:较短、削弱、朝晖、单调、调节气候;③多音字:削、朝、调;③理解: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意思。

(人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第四单元)重点课文:13、15课;略读课文:14、16课。

13课:①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②理解:小心翼翼、不容争辩、涟漪、皎洁、乞求、诱惑、抉择、告诫等词语;②体会尽情变化过程:“得意-急切-委屈、难受-乞求-无可奈何、依依不舍、遗憾”③诱惑人的“鱼”: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诸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6.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标解读
7.注重计算能力的提高。
计算教学仍然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一方面引导学生巩固分数乘、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另一方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分数、百分数、比的计算技能,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感受计算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
重点:
1.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运用比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确定物体位置和方向的方法以及圆与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
难点:
1.归纳代数部分知识,形成体系。
2.综合运用统计相关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重难点突破建议
1.在复习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对易混淆概念的掌握情况,计算的正确率,普遍容易出错的问题等,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恰当有效的复习计划。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会利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利用统计图正确地分析数据信息,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
6.通过整理和复习的过程,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富强(经济建设)与创新—1改革开放的意义、作用(P5)(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石)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4)改革开放使得人民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提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取得巨大的成就。

(6)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气。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P9)――先知道何为全面的深化改革?(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主要矛盾,克服重大阻力,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只有在全社会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凑响走向繁荣富弓3、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解(P9)共同富裕就是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是有先有后,先富带后富的一个过程。

不是同时、同等、同步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国家的扶贫攻坚,协调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等,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根本原则;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

4、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A(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的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共享成果,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1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新中国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时期(1949——1952年)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和政权巩固和平解放西藏巩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知识要点: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国旗;国歌;首都改名为北京;公元纪年;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屈辱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屈辱历史,成立独立自主的国家;成立独立自主的国家;(2)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纪元”是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到此结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新中国的成立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中国开始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3)有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战斗。

(4)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

3、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4、新中国成立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历史的结论。

(28年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意义)。

西藏谈判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拓展: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以达赖喇嘛为首的部分势力一直在搞分裂活动,这是不得人心的。

西藏问题的实质是主权问题,不是西方国家所谓的人权和宗教问题。

)6、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分别代表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革命时期;各时期开始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五四运动、鸦片战争;各时期的代表人物:董存瑞、李大钊、关天培7、巩固政权的措施:(1)西藏和平解放(2)抗美援朝(3)土地改革8、抗美援朝:A 、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侵略军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援助。

初三化学总复习提纲

初三化学总复习提纲

初三化学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检验二氧化碳?(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局部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4)假设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纯洁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什么叫化合反响?化合反响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响?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什么叫分解反响?分解反响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响?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响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响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响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1、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现存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5、古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集军、政、财、神等权力于一身,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权威。

古埃及文明没能延续。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3、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

4、《汉谟拉比法典》评价: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意义: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遗址:哈拉巴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

2、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3、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管祭祀)、刹帝利(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首陀罗。

除此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这”——贱民。

4、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世称他为释迦牟尼。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宣扬“忍耐顺从”。

西汉时传入中国。

5、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古代希腊城邦1、古代希腊的地理特点:多山、耕地有限、港湾众多。

2、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又分为外邦人和奴隶)。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内容;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通过抽签产生公职人员;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加,发放津贴。

3、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弊:(1)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强烈推荐】四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复习提纲

【强烈推荐】四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在乘法算式中,0乘以任何数都得0;1乘以任何数都是任何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在除法算式中,0除以任何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任何数除以1都是任何数。

★除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 + 0 =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 - a = 0★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 - 0 = a★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 X 0 = 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字母表示:0 ÷ a = 0 (a ≠ 0)★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9单元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9单元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9单元复习提纲(重要知识点)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原因: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依然进行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回到彼得格勒:②一战的影响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概况:1917、11 彼得格勒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5、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⑤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2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政治上——建立苏联1922 年底组成:最初由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组成;后扩大到15 个加盟共和国2、经济上(1)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 年开始实施(由列宁实施的)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效果:它的实施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④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第九单元 总复习

第九单元   总复习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课时总复习
教学内容: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对本册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整体认识。

2、经历独立整理、相互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3、通过自我反思,检查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对本册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形成整体认识。

教学难点:能对本册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形成整体认识。

教学过程:
回忆再现,整理知识。

1、明确复习内容。

师:从今天起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

本节课我们要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八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总复习)
2、再现知识。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出示复习提纲:
①快速阅读本册所学内容,弄清本册内容共分几小节。

②仔细阅读各小节,弄清各小节有几个例题。

③认真思考每个例题,弄懂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事项,并举例说明。

第九单元复习提纲

第九单元复习提纲

第九单元复习提纲一.重点字词: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仿佛安详祝福陶醉奏乐清脆婉转倾注自豪鼓舞呻吟喧嚣请把自己容易写错的词语再写一遍,希望你能做个有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元重要知识点:1.第九单元主题________,重点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歌》全称___________,原名,是______________的主题曲,作词___________作曲。

3.《月光曲》是一首钢琴曲,是国音乐家谱写的。

4.《林中乐队》作者是。

5.《琵琶行》作者是朝,《凉州词》作者是朝。

三.大练兵:1.写同音字háo 自()丝()()言壮语zhàn ()领()立侵()Jǐng ()然究()()赛jiāo ()傲()柔()气2.()然而生高()()越()()一心()()直前()()人心居()思()()钟长()()想天()不()不()波涛()()()人()进3.《琵琶行》4.《凉州词》四.重点阅读训练《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月光曲》1.《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2.文章第九自然段可以分为几部分?请你分别给他们加上小标题。

《林中乐队》1.本文的中心句是。

2.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是什么心情?。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复习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复习提纲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课标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21日~30日、北平①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49年10月1日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②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

③周恩来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④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

4.伟大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4)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1.继续追歼大陆国民党残余势力,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底)(1)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过程: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到1952年底,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3)结果①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7亿亩土地。

②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③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

3.稳定物价(1)背景:①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②国家财政困难。

③投机商人乘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2)手段:“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3)结果: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复习提纲-教科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复习提纲-教科版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共同的责任第一课大家之家1、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就叫归属感。

对校园生活的期盼,对老师同学的想念,就是我们对班级和学校集体的归属感。

2、我们热爱我们共同的“家”,这个家“是”指:班级和学校3、班级和学校对我们的作用是:(1)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

(2)班级和学校是我们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

(3)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第二课我与我们1、集体是指:许多人集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团体。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1)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

(2)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

(3)另一方面,集体由个人组成。

3、集体的作用是什么?(1)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就是因为人类发挥了集体的作用。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更为密切。

(3)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班集体和学校集体,同时,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

4、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中同时存在着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

(3)从长远看,提倡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

(4)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的。

5、集体主义是指: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就是集体主义。

6、个人主义是指: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这就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7、小团体主义是指:一切以自己的小团体利益为中心,把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一心谋取和扩大自己所在的小圈子的特殊的、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不顾其他人的利益,不过大集体的,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

五年级语文第九单元复习提纲

五年级语文第九单元复习提纲

五年级语文第九单元复习提纲一、字、词闯关听写生字20个:听写词语20个:二、本单元重点重点多音字注音、组词晃{背{塞{旋{隆{三、本单元重点词语看拼音,写词语Chéngsong kǎi xuán diàn zǐchóng bài gūjìjīu chán jiǎng pái chéngjìbāo fùshīluò()()()()()()()()()( ) Jǔsàng kuìjìu bǔcháng xián jìng mǎng rán bìmiǎn zìzhìwēi xiào xìng fúhuíb ào()()()()()()()()()()Wēn xīn xīng lóng róng yào mòshēng píláo yuán liàng shàn liáng chún hòu lǚtúxiào gu ǒ( ) ( ) ( ) ( ) ( ) ( ) ( ) ( ) ( ) ( ) 四、本单元要重点会写的四字词语填空()()无光大()而归()()海外出人()()一()糊涂()()之力转()即()兴()荣()善良()()五彩()()五、本单元要解释的词语①沮丧:。

②愧疚:。

③回天之力:④温馨:。

⑤淳厚:⑥荣耀:⑦转瞬即逝:⑧一塌糊涂:六、识记背诵题1、积累五个含有“礼”字的成语:2、写出五句关于“礼物”的名言、警句、俗语等(含书上的二句)3、写五个描写“笑”的词语:4、背诵默写《微笑》(附纸上默写)七、课文内容回放1、《献你一束花》的作者是。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超全)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超全)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会制造工具,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直立行走。

2、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也已显现出来,现代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地域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奴隶制社会。

氏族社会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

国家的产生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到来。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非洲东北部河两岸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公元前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公元前世纪,埃及被西亚的灭亡。

2、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 ”之称。

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以后,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3000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莫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约公元前2500年,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来自中亚自称亚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古代印度,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他们进入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包括社会阶层是)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包括社会阶层是)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社会阶层是)第四等级是(包括社会阶层是)。

各等级之间世袭,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这个等级制度的实质是严格维护利益。

该制度的影响是,激化了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希腊早期文明——文明发源于希腊半岛,后来出现爱琴文明,该文明历时八百年后消亡。

九上历史各单元复习提纲

九上历史各单元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复习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一、内容概述:主要讲述了人类形成的过程和亚非欧最早人类文明古国的发展概况。

二、基础知识点: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形成的过程:(三个阶段)攀树的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2、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3、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中国的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中国的山顶洞人)。

★4、晚期智人时期,出现了人种的差异。

根据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4、原始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社会两个阶段,氏族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公社特点:A、婚姻关系:群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B、以采集、狩猎为主,妇女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2)父系氏族社会特点:A、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畜牧业也迅速发展,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才C、财产公有,但到父系氏族后期,社会财富增多,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5、重要认识:A、从猿类到人类进化过程中,直立行走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B、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C、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D、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原始社会瓦解过程:生产力发展---财产增多---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对立(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军队、监狱、城堡阶级压迫工具出现---国家出现---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出现)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溶液
制卷人:胡建军
一、溶液
1、溶液的定义:。

2、溶液的基本特征:、。

注: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色,氯化亚铁溶液呈色。

溶质可以是、或,是最常用的溶剂。

溶液的质量﹦+
在某一溶液中,溶质可以是种,但溶剂只能有种。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密度+溶剂的密度常见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①概念:。

②判断方法:加入少量固体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若,则是不饱和溶液,反之,则是饱和溶液。

③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注: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时,考虑改变温度的情况与上面相反,因为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

④浓、稀溶液和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用“一定”或“不一定”填空﹚
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

温度一定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⑤物质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物质溶解时发生两个变化: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热量;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热量。

有的溶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如、;
有的溶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如;
有的溶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如。

4、乳浊液与乳化作用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乳浊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洗涤剂和汽油洗衣的原理:
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的挥发油污就被带走。

洗涤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去。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S)
⑴溶解度的定义:。

四要素:①;②;
③;④。

⑵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是指。

其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
极少数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如。

⑷溶解度曲线:
①t3℃时A的溶解度是。

②P点的含义是。

③t1℃时A、B、C的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④A、B、C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⑤t3℃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
顺序为。

⑸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20℃的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
⑴气体的溶解度的定义:。

⑵影响因素:①;
②。

3、结晶:
⑴结晶的定义:。

⑵结晶的方法:①蒸发溶剂法:适用于;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如10%的NaCl溶液表示。

3、公式:、、。

4、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注: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应考虑。

(计算溶质质量时要考虑溶解度)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⑴配制步骤:、、、。

⑵需要的主要仪器:、、、、、等。

⑶误差分析:(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的操作)
巩固练习姓名:
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有关溶液的化学知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和水
B、汽油和水
C、蔗糖和水
D、食用油和洗涤剂
2、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
3、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物质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沐浴露洗澡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5、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⑤②④①
C、⑤①②④
D、③②④①
6、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g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7、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8、质量分数为30%的某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40%,则原溶液的质量是()A.30g B.40g C.50g D.60g
9、双氧水(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
(1)小明配制了5%的双氧水600g,则600g溶液中溶质为克,溶剂为克。

(2)小明倒出了300g双氧水溶液进行消毒,则剩下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现有60℃的饱和食盐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③NaCl 的质量分数;④60℃时NaCl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
(1)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有;
(2)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一定变化的量有;
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12、如右图所示,将一个塑料小球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小球漂
浮于液面,将足量的铁粉投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铁粉表面有
色物质析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溶液体积忽略不计,则塑料小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跟原来相比。

﹙填“增大”“缩小”或“不变”﹚
13、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其含义是。

14、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的气泡由瓶口逸出,这是因为。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从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以来,过氧乙酸作为高效消毒剂被广泛使用。

过氧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和醋酸。

它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

一般商品过氧乙酸是40%的过氧乙酸溶液,使用前通常先用蒸馏水等将其稀释,消毒时可用喷雾法消毒,也可将其配制成0.2%的水溶液洗手消毒。

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无毒物质,若用喷雾法消毒,过氧乙酸在半小时内就可完全分解。

(1)在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的醋酸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2)写出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各举一例﹚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3)100 g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0.2%的洗手液中含过氧乙酸g。

(4)若不慎让高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做怎样的处理?。

(5)根据过氧乙酸的性质,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过的房间,人若要进去,应注意什么?。

16、将9g KNO3完全溶于21g水中,并将其均分为三份,计算:
(1)取其中一份,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KNO3多少克?
(3)取第三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需加水多少克?
17、.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39.4g,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