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含氮化合物》课件
硝基化合物具有特征的紫外-可见光谱 和红外光谱,可用于鉴别和检测。
硝基化合物的溶解性
硝基化合物一般难溶于水,但可溶于 有机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压力、溶 剂类型等因素影响。
硝酸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01
02
03
硝酸盐的稳定性
硝酸盐在常温下稳定,但 在高温或酸性条件下可能 发生分解。
硝酸盐的溶解性
硝酸盐易溶于水,也是植 物生长所需的氮肥来源之 一。
硝基有机化合物
定义
结构特点
分类
性质
硝基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含硝基 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通常以 C-NO2形式存在。
硝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 含有硝基官能团,硝基中的氮 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相连,形成 一个稳定的电子结构。
硝基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脂肪 族硝基化合物和芳香族硝基化 合物两类,根据硝基连接的碳 原子数,又可以分为一元硝基 化合物、二元硝基化合物和多 元硝基化合物。
氮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标准 状况下密度为1.25g/L,沸点为195.8°C,熔点为-209.8°C。
化学性质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易与其 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放 电等条件下可以与氧气、氢气等 发生反应。
氮气的制备和用途
制备方法
工业上主要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来制备氮气,实验室中可以用金属镁和氮化物 反应制备氮气。
用途
氮气是合成氨、尿素等含氮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也是工业上常用的保护气体, 可用于填充灯泡、食品保鲜、医疗麻醉等领域。此外,氮气也是一种无色无味 的惰性气体,可用于制作氮肥、硝酸、炸药等。
02 氨和铵盐
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氨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沸点为-33.5℃,极易溶 于水,形成氨水。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一> 氮肥的种类和性质根据化合物形态分: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一、铵态氮肥:含有铵根离子(NH4+)或氨(NH3)的含氮化合物。
包括碳酸氢铵(NH4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4OH)、液氨(NH3)等。
1.共同特点:(1)易溶于水,是速效养分,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
(2)NH4+被土壤胶体吸附形成交换性养分,移动性小,不易淋失。
(3)遇碱性物质分解产生氨气挥发损失。
在使用时,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在储运时防止挥发(密封、开袋后使用);石灰性土壤深施覆土。
(4)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易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硝态氮。
(5)肥效比硝态氮肥慢但长,可作追肥,也可作基肥。
2.常用的铵态氮肥:(1)氯化铵:分子式NH4Cl,含N 24~25%。
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状较好,吸湿性略大于硫酸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适宜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
施用时忌氯作物不要施用,稻田可长期施用。
(2)硫酸铵:分子式(NH4)2SO4,一般称为标准氮肥。
含N 20~21%。
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质好(不吸湿、不结块),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单独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适宜作基肥、追肥和种肥,适宜各种作物,喜硫作物施用效果更好。
施用时不宜长期单独施用,石灰性土壤或水田要深施,水田不宜长期施用。
(3)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含氮17%左右。
肥料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挥发损失氨,易发生潮解、结块,不残留任何副成分,被称为“气肥”。
可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
施肥时一不离土,二不离水。
二、硝态氮肥:含有硝酸根离子(NO3-)的含氮化合物。
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等。
1.共同特点:(1)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属速效性氮肥。
(2)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易淋失。
(3)嫌气条件下发生反硝化作用,生成N2、N2O等损失氮素。
含氮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含氮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应用含氮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化合物,由于氮原子的独特性质,含氮化合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含氮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化学、医学、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
1. 含氮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1 亲核性由于氮原子带有孤对电子,含氮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亲核性,可以进行一系列的亲核反应。
例如,亲核取代反应是含氮化合物的一种典型反应,在该反应中,存在孤对电子的氮原子会攻击带有亲电子区域的分子,从而实现取代反应。
1.2 碱性含氮化合物中一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碱性。
如,铵盐类化合物,通常在水溶液中呈弱碱性。
此外,还有很多含氮含键极性的化合物也有较强碱性,如吡啶、咪唑等。
1.3 催化作用含氮化合物还常常被用作催化剂。
常见的含氮催化剂有吡啶、三乙胺、季铵盐和四唑等。
它们通常作为酸或碱催化剂,参与各类有机反应,并能提高反应速度和选择性。
2. 含氮化合物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2.1 合成有机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氨基化反应可以将含羰基的分子与氨或氨衍生物反应,生成含氮的胺类化合物。
另外,吸收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也是含氮化合物在化学工业中的一类重要应用。
2.2 氧化还原反应含氮化合物中大部分化合物存在着氮原子上的定位不宜。
因此,它们可以通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来发挥反应中氮原子的特殊性质。
例如,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如吡啶、嘧啶、咪唑等,可以被还原成含脂肪族氮的化合物,从而得到新的有机合成方法。
3. 含氮化合物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3.1 药物含氮化合物在医学界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
大量的药物中含有氮原子,例如,磺胺类药物即是一类含氮药物。
除此之外,含氮杂环化合物也是一类常见的药物结构中的成分。
例如咪唑啉、吡啶、哌啶等杂环化合物都具有较强药理活性,通过改变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可以得到大量新型的药物。
3.2 天然产物另外,含氮化合物在天然药物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年龄的花色素是一种含氮天然产物,可以通过对含氮天然产物的研究,发展出非常多的药物。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性质及应用
2NH3+3CuO 3Cu+N2+3H2O 3Cl2+8NH3==N2+6NH4Cl
(4)与某些盐反应。(通入铝盐溶液)
Al3++3NH3·H2O=__A_l_(O__H_)_3_↓__+__3_N_H__+ 4 _____[实验室制 Al(OH)3]。
.
15
【考点突破】 四、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法 Ⅰ、⑴装置图(如右图):
⑵反应原理:
2 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⑶装置类型:固体+固体气体[与制 O2(填化学式)] ⑷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 。
⑸干燥: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和物)干燥,不能
用浓硫酸、P2O5、无水氯化钙 干燥。
A。棉花的作用为防止气体对流,提高收集氨气的速率和纯度。 B.氨气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常用此性
A、Cu与稀硫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甲
乙
D、NH4HCO3与稀盐酸
(4)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 来分析,图甲是 减小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
图乙是
增大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填
增大或减小)。
.
23
[考点师说]
1.喷泉实验的形成原理 (1)形成喷泉的原理: 形成喷泉最根本的原因是瓶内外存在压强差。当烧 瓶内气体溶于液体或与之反应时,瓶内气体大量减少,压 强降低,外界的大气压将液体压入烧瓶内,如此持续,最 后液体将充满烧瓶。 (2)常见喷泉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类: ①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SO2等)与水可形成 喷泉。 ②酸性气体(HCl、SO2、NO2、CO2、H2S等)与 NaOH(aq)也能形成喷泉。
含氮化合物-芳香族重氮盐
分离提纯
结晶法
利用芳香族重氮盐在特定条件下 结晶析出的特性,通过过滤、洗 涤、干燥等步骤进行分离提纯。
萃取法
利用芳香族重氮盐在不同溶剂中 的溶解度差异,通过萃取剂将芳 香族重氮盐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 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提纯。
色谱法
利用色谱原理,通过固定相和流 动相的相互作用,使芳香族重氮 盐在色谱柱上分离,再收集所需 组分。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
02
CHAPTER
芳香族重氮盐的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征
1
芳香族重氮盐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 中含有重氮基团(-N=N-)。
2
重氮基团中的氮原子与芳香环直接相连,芳香烃基和重氮 基团组成,具有平面结构。
物理性质
01
芳香族重氮盐一般为黄色或橙色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安全与环保的未来发展
研发新型安全环保的芳香族重氮盐替代品,减少 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监管,推广清洁生产 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
提高公众对芳香族重氮盐安全环保问题的认识,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社会共治。
THANKS
谢谢
含氮化合物-芳香族重氮盐
目录
CONTENTS
• 芳香族重氮盐的概述 • 芳香族重氮盐的结构与性质 • 芳香族重氮盐的制备与分离 • 芳香族重氮盐的反应机理与合成应用 • 芳香族重氮盐的安全性与环保问题
01
CHAPTER
芳香族重氮盐的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芳香族重氮盐是一类含氮化合物,具 有芳香族结构和重氮盐特性。
芳香族重氮盐的应用领域
有机合成
芳香族重氮盐是重要的有机合成 中间体,可以用于合成多种有机 化合物,如染料、药物、农药等。
含氮化合物的分析检验
仪器与试剂
实验环境与安全
确保所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符 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 处于良好的校准和适用状态。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 实验环境符合要求,采取必 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意外事 故的发生。
检验流程与注意事项
样品前处理
对待检样品进行适当的溶解、萃取、净化 等前处理,以消除干扰因素,提高检验的
准确度。
毒性
某些含氮化合物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如亚硝酸盐、氨气等,因此需要采取 适当的防护措施。
含氮化合物的应用领域
工业生产
含氮化合物在化工、制药、冶金等领域 广泛应用,如合成氨、硝酸、尿素等。
环境保护
某些含氮化合物可用于环境治理,如 硝酸、亚硝酸盐等可用于废水处理。
农业
含氮化合物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肥料, 如尿素、硫酸铵等,能够提供植物生 长所需的氮元素。
微生物培养法
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将样品中的氮化合物转化为可测 定的产物,再通过光度法或电化学方法测定产物的含量。
PART 04
含氮化合物的检验标准与 规范
检验标准
国际标准
如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EP)等国际药品标准中规定的含 氮化合物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国家标准
如中国药典(CHP)、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国家和 地区药品监管机构发布的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
3
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样品中的氮离子进行交换,分 离出氮,再通过滴定法或光度法测定氮的含量。
仪器分析法
气相色谱法
01
利用氮气作为载气,将样品中的氮化合物分离,再通过热导检
测器或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0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样品中的氮化合物,再通过紫外可
第八节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上课)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4HNO3 CO2↑+4NO2↑+2H2O ③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FeO) 化学方程式: 3FeO+ 10HNO3(稀)= 3Fe(NO3)3+NO↑+5H2O
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Fe2++2H2O Fe(OH)2+2H+,若向该溶液 中滴加稀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 A、变黄 B、绿色变深 C、绿色变浅 D、无变化
④氨气的还原性NH3中的N呈-3价,所以NH3具有还原性, 能被O2、Cl2等物质氧化。写出氨与O2、 Cl2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用浓氨水检查Cl2管道是否漏气 2NH3 + 3Cl2 == N2+6HCl 8NH3 + 3Cl2 == N2+6NH4Cl
氨水具有哪些性质:
NH3 + H2O
NH3· 2O H
NH4+ + OH-
碱性:与酸、酸性氧化物、盐反应
请思考:氨水和氯水比较,哪个溶液中的粒子更多? 采取哪些措施,上述平衡向右移动? ——酸、酸性氧化物、盐、加水、加压 采取哪些措施,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碱、铵盐、加热
问题: NH3 + H2O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氯气的喷泉实验(装置如图),请 你写出完成喷泉实验所需的操作并预测实验现象。
先挤出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 液,再打开止水夹。
烧杯内的红色溶液从导管上升至 烧瓶中,烧瓶内形成无色喷泉。
类似的“褪色喷泉实验”还 可以有多种设计,请你再设计2个 不同的“褪色喷泉实验”,填写 下列表格: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riehtnisgnihtllAdnaemitNH O NH3(浓)COt h+NaOHNat h,(2)2Nogerat at i me an dAl l t h i ng si nt he i rb ei n ga re go od fo rs o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解析】NH 4Cl 受热可产生NH 3和HCl ,但两者遇冷会重新反应生成NH 4Cl ,在此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堵塞导管的情况,因此不能用①的方法制取氨气,③中试管口未向下倾斜,会导致液体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炸裂,③不可行.浓氨水滴入氧化钙固体中,会发生CaO +2NH 3·H 2O===Ca(OH)2+2NH 3↑,故可用②的方法制取氨气.浓氨水受热产生氨气,通过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后即得干燥的NH 3,所以④符合要求.【答案】D7.(2010·西安模拟)下列对反应3NO 2+H 2O===2HNO 3+NO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B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NO 2是氧化剂,H 2O 是还原剂D .若有6 mol NO 2参与反应时,有3 mol 电子发生转移【解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为:3NO 2+H 2O===2HN 失2e -O 3+N 得2e -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A 正确;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 正确;N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错误;若有6 mol NO 2参与反应,则转移电子4 mol ,D 错误.【答案】A8.(2010·宜昌模拟)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化工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铜制取硝酸铜的下列衍变关系可行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 .Cu Cu(NO 3)2――→HNO3 B .Cu CuO Cu(NO 3)2――→O2 ――→HNO3 C .Cu CuO Cu(OH)2Cu(NO 3)2――→O2 ――→H2O ――→HNO3 D .Cu CuSO 4Cu(NO 3)2――→H2SO4 ――→Ba NO3 2 【解析】A 项中产生氮氧化物,污染环境;C 项中CuO 与H 2O 不反应;D 项中产生SO 2,污染环境;只有B 项,既不产生大气污染物, 又节省HNO 3,故选B.【答案】B9.将8 mL 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装满水的量筒,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1 mL ,则l th i ng si nt he i rb ( 4不与铜反应.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在H 2SO 4的酸性条件上相当于又有了HNO 3,铜片会继续溶解ehtnisgn。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目的1.验证苯胺的主要化学性质。
2.熟悉重氮盐的制备和主要化学性质。
3.验证尿素的主要化学性质。
原理胺具有弱碱性,芳香胺的碱性较脂肪胺更弱。
苯胺难溶于水,但可溶于浓盐酸中,生成易溶于水的苯胺盐酸盐(苯胺硫酸盐难溶于水),再加强碱,苯胺又游离出来。
利用此性质,可以从混合物中分离胺类化合物。
苯胺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即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例如苯胺与溴水作用生成2,4,6—三溴苯胺的白色沉淀,苯胺易被氧化,放置日久的苯胺为红棕色,苯胺与漂白粉作用显紫色,与重铬酸钾硫酸溶液生成苯胺黑等。
上述反应都可用于苯胺的鉴别。
芳香族伯胺在低温,强酸性介质中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大多数重氮盐极不稳定需在低温保存于溶液中,温度升高,重氮盐水解,放出氮气。
重氮盐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发生取代反应(放氮反应)和偶联反应(保留氮反应)。
如苯胺重氮盐在弱碱性溶液中,与苯酚偶联生成橙黄色染料,此反应可用于鉴别脂肪族伯胺与芳香族伯胺。
酰胺属羧酸衍生物,也可看作胺的衍生物.酰基的引入,使碱性大大减弱,故酰胺为中性化合物。
尿素是碳酸的二酰胺,它具有极弱的碱性。
例如与浓硝酸生成硝酸脲的白色结晶,利用此性质可分离尿素。
尿素可与亚硝酸发生放氮反应,是测定尿素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此外还有二缩脲反应,产物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极稀的硫酸铜溶液能显紫红色,此反应可用于鉴别多个肽键的存在。
药品苯胺,氢氧化钠(10%,20%),稀盐酸(6m0l·L-1),稀硫酸(3mol·L-1),饱和溴水,漂白粉溶液(新配制),饱和重铬酸钾溶液,亚硝酸钠溶液(10%),苯酚,碘化钾—淀粉试纸,尿素,浓硝酸(1.40g·mL-1),饱和草酸溶液,饱和尿素水溶液,硫酸铜溶液(2%),红色石芯试纸,β-萘酚。
实验步骤一苯胺的性质1.苯胺的弱碱性(1)在试管中加入1mL水,并滴入2滴苯胺,振摇后观察是否溶解。
在振摇下再滴入几滴6mol·L-1稀盐酸,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含氮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含氮有机物知识点总结1. 氮有机物的分类氮有机物根据分子中的氮原子数目和化学性质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 单一的氮原子含有在有机分子中的化合物称为含氮化合物。
如环丙啶、吡啶、嘧啶等。
(2) 包括一个或多个六元环的含氮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
例如,含有唑环的噻唑类化合物、含有三唑环的三唑类化合物等。
(3) 含有含氮官能团的分子称为含氮有机化合物。
这种类别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胺、酰胺、亚胺等。
2. 氮有机物的生物学功能氮有机物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化学活性。
氮原子在有机分子中容易与其它原子形成氢键和离子键,从而参与构建生物大分子结构,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同时,氮有机物还是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和调节细胞内环境的基本成分。
(1)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氮有机化合物之一。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而氨基酸中都含有氮原子。
蛋白质在细胞内参与了构建生物大分子结构、携带物质和调节细胞内体液平衡等功能。
(2) 核酸是另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碱基,如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等。
核酸作为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细胞内负责传递和复制生物信息。
(3)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含氮有机化合物。
氨基酸参与了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如氨基酸还可以通过解氨酶作用从蛋氨酸中产生新的氨基酸,或者与α酮酸作用生成新的氨基酸。
3. 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与氮原子的化学活性密切相关。
氮原子通常以单,双和三键等形式与其他原子化学键合。
其中,氮原子的化学键的强度比一般的碳-碳键强,因此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活性也相对较高。
(1) 胺是含氮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其具有碱性。
胺的碱性由于氨基团的存在,其强碱性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2) 含氮环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由于环的共轭作用而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一些含氮环化合物还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是制备一些药物的重要原料。
4. 氮有机物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氮有机物在化学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产⽣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产⽣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学习⽬标】知识技能1、掌握氮及氮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和⽤途。
2、认识氮氧化物对⾃然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氮肥的注意事项。
4、掌握硝酸的⼯业制法和强氧化性,认识硝酸的其他性质和⽤途过程与⽅法1、了解模拟⽣物固氮的原理,探寻⼯业⽣产氮肥的有效途径。
2、认识硝酸⼯业在⽣产中的重要作⽤,以及硝酸⽣产使⽤过程中产⽣的废⽓对环境的污染。
认识到科学使⽤化肥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树⽴珍惜⾃然、爱护环境、合理使⽤化学物质的观念【教学重点】氮氧化物的⽣产及转化,氮肥的⽣产利⽤,硝酸的性质【教学难点】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学流程】已经接触过的与氮有关的物质⼀、氮的固定1、氮元素简介①是⽣命的基础,⼈体内输送氧⽓的⾎红细胞和植物体内催化光合作⽤的叶绿素中都含有,元素在⽣命活动中扮演着⼗分重要的⾓⾊。
②空⽓中含量最多的⽓体是。
20世界初,德国化学家在简陋的实验室中⾸次⽤和氢⽓合成了氨,奠定了⼤规模⼯业合成化肥的基础。
③含氮化合物也给⼈类⽣活带来了⼀些负⾯影响,如氮的氧化物导致,⽔中含氮化合物过多引起等。
④氮元素是植物⽣长的必须元素之⼀。
充⾜的氮化合物使植物,,增强,从⽽使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得以提⾼。
⼤部分氮元素以游离态存在于空⽓中。
⼀般情况下,仅有少数植物能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可吸收的化合态的氮。
2、氮的固定: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相关的⽅程式①⼈⼯:②⾃然:俗话说”雷⾬发庄稼”,电闪雷鸣是⼈们司空见惯的⾃然现象,地球上每年平均发⽣315160余次闪电,在放电或⾼温条件下,空⽓中的氮⽓能与氧⽓发⽣反应,⽣成⼀氧化氮,⼀氧化氮在空⽓中很不稳定,易被空⽓中的氧⽓氧化成⼆氧化氮,⼆氧化氮与⽔反应⽣成硝酸,⾬⽔中的硝酸渗⼊⼟壤后与矿物质作⽤⽣成硝酸盐,其中的硝酸根离⼦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转化为植物⽣长所需的养料。
③⽣物:3、纯净的氮⽓是⼀种⽆⾊,⽆味的⽓体,⽐空⽓稍轻,难溶于⽔(通常1体积⽔中可溶解0.02体积的氮⽓),沸点—196℃,是较难液化的⽓体。
高中化学必修: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之规律总结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规律总结1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1)NO或NO2与N2(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反应3NO2+H2O2HNO3+NO,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由4NO2+O2+2H2O4HNO3可知当体积比(3)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4NO+2O24NO2,4NO2+O2+2H2O4HNO3,总反应式为:4NO+3O2+2H2O4HNO3。
当体积比V(NO):V (O2)(4)NO、NO2、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先按(1)求出NO2与H2O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3)方法进行计算。
规律总结2铵盐的分解规律(1)不稳定性酸的铵盐分解产物为NH3、酸酐和水。
如:NH4HCO3NH3↑+CO2↑+H2O。
(2)挥发性酸对应的铵盐分解产物为NH3和相应的酸。
如:NH4Cl NH3↑+HCl ↑。
(3)高沸点酸的铵盐分解产物为NH3和酸(或酸式盐)。
如:(NH4)3PO43NH3↑+H3PO4(NH4)2SO42NH3↑+H2SO4。
(4)氧化性酸的铵盐分解产物随着温度高低不同而分解产物不同。
如:NH4NO3N2O+2H2O NH4NO3NH3↑+HNO32NH4NO32N2↑+O2↑+4H2O。
规律总结3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定量计算及产物的推断硝酸与金属反应时:(1)金属的还原能力不同,硝酸被还原的价态不同。
(2)同种金属与不同浓度的硝酸反应时,硝酸越稀,被还原的价态越低。
(3)有些反应起始时硝酸浓度较大,被还原放出NO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渐渐地放出NO气体。
因此,有些金属与硝酸的反应过程,硝酸被还原的产物可能不止一种。
规律总结4 贮存方法贮存物质时应考虑以下诸因素:物质本身的结构和性质,周围环境和盛放物质的容器等。
贮存方法可归结如下:(1)易挥发的物质需密封于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保存。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笔记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笔记
以下是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笔记:
1. 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占空气的78%。
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氮气可以与其他元素反应。
2. 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氮的常见氧化物。
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
3. 硝酸和硝酸盐:硝酸(HNO3)是强酸之一,可用于制备硝酸盐,如硝酸钠、硝酸钾等。
4. 铵盐和尿素:铵盐是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铵、硝酸铵等。
尿素是动物和植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5. 氮循环:氮循环是指自然界中氮单质、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和循环的过程。
主要涉及固氮、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您。
氮的化学结构
氮的化学结构氮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其化学结构对于我们理解氮的化学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氮的化学结构及其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存在形式和性质。
1. 基本信息氮的原子序数为7,元素符号为N。
它是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一员,位于氧和碳之间。
氮原子的电子配置为1s² 2s² 2p³,其中2p轨道上有三个未配对电子。
这使氮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较强的亲电性。
2. 氮气(N₂)氮气是地球大气中最主要的气体组成之一,占据大约78%的体积比例。
在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通过三重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分子。
由于三重键的强度和能量较高,氮气具有较高的解离能和熔点,使其在常温常压下形成稳定的气体状态。
3. 氨(NH₃)氨是氮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氨分子由一个中心的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形成一个三角锥形结构。
氮和氢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增加了氨分子的亲核性。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能够与酸反应形成盐。
4. 氮的氧化物氮存在多种氧化态,形成了多种氮的氧化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₂)。
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具有特殊的化学活性。
它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后者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和其他化合物相互作用,参与了氮循环和大气污染的过程。
5. 氮的有机化合物氮在有机化学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例如,氨基酸、蛋白质、核苷酸和维生素中都含有氮原子。
此外,许多药物和化学品也包含氮元素,其化学结构决定了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在总结中,氮的化学结构具有多样性和重要性。
从氮气到氮的氧化物,再到有机化合物,氮的化学结构对于我们理解氮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氮的化学结构,我们才能更好地探索其在大自然和实验室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和应用。
氮气及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一)氮气1. 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空气中78%(体积分数)是氮气。
氮分子(N2)为双原子分子,结构稳定,决定了氮气性质的稳定性,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N2 + O22NON2 + 3H22NH32. 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途径举例自然固氮→ 闪电时,N2 转化为NO生物固氮→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 转化为化合态氮工业固氮→ 工业上用N2 和H2合成氨气二)氮的氧化物(NO和NO2)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气体,常用碱(NaOH溶液)吸收2. 规律总结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1)NO2溶于水时可依据反应3NO2+H2O2HNO3+NO,进行计算。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由4NO2+O2+2H2O4HNO3可知当体积比(3)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4NO+2O24NO2,4NO2+O2+2H2O4HNO3,总反应式为:4NO+3O2+2H2O4HNO3。
当体积比V(NO):V(O2)= 4:3时,恰好完全反应> 4:3时,剩余气体为NO< 4:3时,剩余气体为O2(4)NO、NO2、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先按(1)求出NO2与H2O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3)方法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例1. 在NO2与水的反应中,NO2的作用()A. 是还原剂B. 是氧化剂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解析】该题考查NO2与水的反应,该反应中,NO2一部分作氧化剂,一部分作还原剂,属于歧化反应。
【答案】C例2. 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A. a/bB. a/2bC. a/(a+2b)D. a/2(a+b)【答案】C例3. 下列四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①NO2∶O2=2∶1 ②NO∶O2=2∶1 ③NH3∶O2=2∶1 ④NO2∶NO∶O2=1∶1∶1,将分别盛满上述各种气体的容积相等的四支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最后试管内液面由低到高顺序正确的是()A. ④③②①B. ④①②③C. ③①④②D. ③②①④【解析】这是一道有关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体积计算,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①:4NO2+O2+2H2O4HNO3 ②:4NO+3O2+2H2O4HNO32 1/2 所以剩余气体体积为1/2 4/3 1 所以剩余体积为2/3③:氨气全部溶于水,所以剩余气体体积为1 ④:NO + NO2 + O2 + H2O =2 HNO3无气体剩余【答案】D例4.(1)充满NO2和O2混合气体10mL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最后剩余lmL 气体。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课题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学情分析 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目标与 考点分析 1. 了解氮气及其重要含氮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 了解某些含氮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 能综合应用氮及氮的化合物知识教学重点难点 含氮的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方法根据重难点给学生讲解例题,辅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1、本考点知识结构:L 氮在自然畀中的jg 环—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氨气] ----- 由氧气辰血]—常稳定性||与靦的反应 |实脸室制氟12、氮的循环:3、氮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N|H J N 2 T NOf> N(3^HN4N^NdNH NH HONk f 、OH 4、 氮氧化物:123 4 5氮及的 化 •訂I 瓯汽I -|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与人工固氮氮氧化物——与水前酸的艮应雷电固氮化合物—I 液化INO丈气污染强氧化性旳电(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玻璃管2 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_________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____________ ;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____________ (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 __________ (只写一种),N Q Q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氨的催化氧化。
(1)NH和O氧化生成NQ (2)该反应为放热,故不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状态。
(3)产物中有NO和NH, NO会被02氧化生成N02在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HNQ而HNO与NH会产生白烟。
(4)装置5与1均产生科产生NH。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考点预览】1.掌握氮氧化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及处理方法。
2.了解氮气、氨气及铵盐和硝酸主要性质和应用。
3.了解NH 3的实验室制法。
【课前导学】1、氨气的获得(1)工业制法: 。
(2)实验室制法实验室氨气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以上途径获得氨的原理如何?2、氨气的应用氨气在工业生产中有哪些重要应用?3、氮的氧化物(1)氮氧化物有哪些危害?(2)氮氧化物的处理有哪些基本方法?4.硝酸(1)工业制硝酸的原理(2)工业生产中,硝酸作为反应物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知识网络】NH 3 N 2NO 2HNO 3 NH 4Cl NH 3·H 2O N 2O 4 NaNO 3【典型例题】【例1】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例2】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例3】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
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NO2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之一。
NO2可以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NH3)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未配平)分别是:NO2+NaOH——M+NaNO3+H2O,NH3+NO2——X+H2O。
则M和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A.NaNO2、N2B.HNO2、N2C.NO、HNO3D.Na3NO4、NO(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经过排气管中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学常见含氮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及其应用
中学常见含氮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及其应用不饱和度是指物质两个重要特性之一,它张力的大小决定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也是物质的反应性的强弱的指示物。
含氮的有机物的不饱和度的掌握与利用在生物化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含氮的有机物。
含氮的有机物是指含有氮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含氮的有机物由多种分子组成,表现为氨基、酰胺、羧酸和亲氨酸等。
它们之所以有着丰富多样的特性,是因为其中氮原子拥有丰富的键种,可与氧、磷、硫等元素结合,形成确定结构和反应性的成分,起着调控有机体动态过程的关键作用。
其次,让我来介绍什么是不饱和度。
不饱和度是指某物质中有机物的可变性,特别指可以进行变性反应的物质的可变性。
当物质的不饱和度(非共价双键)高于一定水平时,它就会发生变性反应,形成新的有机物。
这种变性反应有助于物质结构的改变,从而改变其性质和功能,起到调控作用。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中学常见含氮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及其应用。
中学常见的含氮有机物有氨基酸、肽、多肽、抗原、合成抗体、多肽聚酯、多糖、共价核酸、核酸引物、抗菌肽等。
它们的不饱和度的高低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来改变,这些反应也有助于它们的应用。
例如,氨基酸的不饱和度可以通过脱氢反应、乙酰反应、活性位点氨基酸反应等来改变,其高水平的不饱和度保证它在细胞内的反应性,有助于蛋白质的修饰,满足细胞内具体的需求。
肽和多肽的不饱和度可以通过纳米技术、共价固定、亲和结合等方式改变,这些技术有助于精准分离、检测、精准合成,满足不同的实验需要。
含氮的有机物的不饱和度改变的研究,也在抗菌肽等药物的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药物的研发和诊疗过程中,不饱和度的变化可以改变药物的结构,从而改变其抗菌性、抗病毒性和抗炎性。
综上所述,含氮的有机物的不饱和度的改变,可以丰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这种物质的不饱和度的高低变化有助于改变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从而为药物、抗原等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使其更起着调控有机体动态过程的关键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苏教版化学必修1同步练习专题四第二单元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一、教学内容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二、考点清单(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3)了解硝酸的工业制法。
三、全面突破知识点:硝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纯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常见的浓硝酸浓度一般是69%左右,浓硝酸久置变黄色,是因为硝酸见光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在其中。
注意:实验室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2)化学性质:①见光分解:4HNO34NO2↑+ O2↑+ 2H2O.②酸的通性。
但是金属与硝酸反应无氢气放出。
③强氧化性:A. 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钝化;B. 与金属反应: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2H2O,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
注意:硝酸可与绝大多数的金属(除Au,Pt外)反应,与Cu后面的金属反应,一般浓硝酸放出NO2,稀硝酸放出NO。
C. 与非金属反应:C + 4HNO3(浓)加热CO2↑+ 4NO2↑+ 2H2O.注意: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浓度越大越不稳定。
(3)硝酸的工业制法:流程:氨气的催化氧化NO进一步氧化生成NO2用水吸收生成硝酸。
设备:①氧化炉:4NH3 + 5O2催化剂△4NO + 6H2O,进一步氧化:2NO + O2 == 2NO2.②吸收塔:用水吸收:4NO2 + O2 + 2H2O == 4HNO3.尾气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将尾气进行循环使用,处理后进行进一步氧化,再生产硝酸。
【典型例题】例1、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 H2S+2HNO3S↓+2NO2↑+2H2OB. CuO+2HNO3Cu(NO3)2+H2OC. 4HNO34NO2↑+O2↑+2H2OD. 3Cu+8HNO 33Cu (NO 3)2+2NO↑+4H 2O【解析】硝酸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则表现出氧化性,生成硝酸盐,则表现出酸性。
A 表现了HNO 3的氧化性;B 表现了HNO 3的酸性;C 主要表现HNO 3的不稳定性。
【答案】D例2、将3.84g 铜粉与一定质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2.24L (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酸的物质的量是( )A. 0.11molB. 0.22molC. 0.16molD. 0.1mol【解析】应用元素守恒和电子守恒,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应是起氧化性的(0.1mol )和起酸性的((3.84g/64g/mol )×2 =0.12mol )硝酸之和,共有0.22mol ,故选B 。
【答案】B例3、较活泼的金属锌与不同浓度的HNO 3反应时,可得到不同价态的还原产物。
如果起反应的锌和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0,则HNO 3的还原产物可能为( )A. NO 2B. NOC. N 2OD. NH 4NO 3【解析】 4molZn 失去8mol 电子生成4molZn 2+,如果HNO 3的还原产物中有两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得到4个电子,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4)=+1,可能是N 2O 。
如果HNO 3的还原产物中有一个变价的氮原子,这个氮原子得到8个电子,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8)= -3,可能是NH 4NO 3。
【答案】CD例4、铜和镁的合金4.6 g 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 mL 的NO 2气体和336 mL 的N 2O 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 0.02 g B. 8.51 g C. 8.26 g D. 7.04 g【解析】因两金属都是+2价金属,可推知每mol 金属还原得2 mol NO 2。
所以,两金属总的物质的量为:(4480+336×2)/44800=0.115 mol ,两种氢氧化物的总质量可用金属离子质量加氢氧根离子质量来计算:4.6 g+0.115 mol×2×17 g·mol -1=8.51 g 。
【答案】B例5、在某100mL 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 -1和0.1mol·1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 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 2+浓度为( )A. 0.225mol·L -1B. 0.375mol·L -1C. 0.450mol·L -1D. 无法计算【解析】依题意n (H +)=2n (H 2SO 4)+n (HNO 3)=2×0.01mol+0.04mol=0.06mol ,)NO (n 3-=0.04mol ,n (Cu )=0.03mol ,在酸性溶液中,NO 3-有氧化性,所以按3Cu+8H ++2NO 3-=3Cu 2+ +2NO↑+4H 2O 反应,n(H +)不足,用n (H +)和方程式共同求得n (Cu 2+)==0.225mol·1L -,故选A 。
【答案】A例6、将32.64g 铜与14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 和NO 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
请回答:(1)NO 的体积为 L ,NO 2的体积为 L 。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 a mol·L -1的NaOH 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 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 -1。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 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 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 。
【解析】本题主要应用反应过程中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来解决。
(1)V (NO )+V (NO 2)=11.2L①(2)再由电子守恒可得:1mol L 4.22)NO (V 3mol L 4.22)NO (V 2molg 64g64.321211⨯⋅+⨯⋅=⨯⋅--- ②由①②解得:V (NO )=5.8L V (NO 2)=5.4L(2)分析氮元素守恒:N 最终以NO 、NO 2混合气及NaNO 3形式存在。
因此c (HNO 3)=L14.010V L L mol a molL 4.22L 2.11311---⨯⋅+⋅=13Lmol 14.05.010aV --⋅+⋅(3)依据电子守恒:NO 、NO 2混合气被H 2O 2氧化为NO 3-的过程中,NO 、NO 2失去电子数等于H 2O 2(O 由-1价变为-2价)得到电子数。
由此列出:1mol L 4.22L4.53mol L 4.22L8.511⨯⋅+⨯⋅--2mol g 34%30)O H (m 122⨯⋅⨯=-可得:m (H 2O 2)=57.8g【答案】(1)5.8 5.4 (2)13Lmol 14.05.010aV --⋅+⋅ (3)57.8例7、为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g 合金溶于80mL 13.5mol·L -1浓HNO 3中,将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L (标准状况下),并测得溶液的L /mol 1)H (c =+,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mL ,试计算:(1)被还原的HNO 3的物质的量;(2)合金中Ag 的质量分数。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把握Cu ,Ag 与浓HNO 3反应过程中,隐含了浓HNO 3稀释的计算实质,即所涉及的反应有四个:Ag+2HNO 3(浓)===AgNO 3+NO 2↑+H 2O ① Cu+4HNO 3(浓)===Cu (NO 3)2+2NO 2↑+2H 2O ② 3Ag+4HNO 3(稀)===3AgNO 3+NO↑+2H 2O ③3Cu+8HNO 3(稀)===3Cu (NO 3)2+2NO↑+4H 2O ④采取对应体系的始态与终态进行整体分析,利用守恒法即可获得十分简捷的计算。
观察四个化学方程式,不难看出:被还原的HNO 3均转化成NO 和NO 2,根据N 原子数守恒分析,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NO 和NO 2物质的量之和。
从已知的NO 与NO 2的总体积进而可求得被还原的HNO 3的物质的量。
从HNO 3的作用分析:消耗HNO 3的总物质的量等于被还原的HNO 3与只起酸性作用的HNO 3的物质的量之和。
由化学式NO x 和Cu (NO 3)2,AgNO 3可将只做酸用的HNO 3的量以Ag 和Cu 的物质的量代换,即n (HNO 3)=n (NO+NO 2)+n (Ag )+2n (Cu ) 据此可简捷地求得Ag 的质量分数。
(1)n (HNO 3)=n (气体)=1molL 4.22L72.6-⋅=0.3mol(2)c (H +)=1mol·L -1所以参加反应的HNO 3总物质的量为n (HNO 3)=0.08L×(13.5)mol·L -1-1L m ol 1L 08.0-⋅⨯=1.0mol设合金中Ag 的质量为x ,Cu 的质量为(30g -x ),则由NO 3-守恒得:2molg 64x 301molg 108x 11⨯⋅-+⨯⋅--+0.3mol=1.0molx=10.8gw (Ag )=g 30g8.10×100%=36% 【答案】:(1)0.3mol (2)36%例8、现用U 型管(用硬质玻璃管弯制)、干燥管、酒精灯、胶塞和玻璃导管等仪器设计下图装置来检验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的NO 。
(1)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打开活塞A ,从U 型管长管一端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______________为止。
③关闭活塞A ,用酒精灯在U 型管短管一侧加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出现时,立即停止加热。
(2)记录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可在U 型管短管上方处观察到_________色气体产生。
若铜丝和稀硝酸均未完全反应,在____________时反应也可自行停止。
②反应自行停止后,如果慢慢打开活塞A ,可立即观察到_______。
以上现象说明 _ _。
【解析】解实验题首要一点是审题:即本实验的目的,围绕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原理去解决问题。
【答案】(1)①关闭玻璃导管活塞A ,向U 型管长管一端加水至液面高于短管,静置一段时间后,若液面相对位置不变,则不漏气。
② U 型管短管一端没有气泡 ③铜丝上有气泡(2)①无;NO将硝酸溶液排入长管,使硝酸与铜脱离接触②U型管短管一端液面上升,干燥管的球型容器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Cu与稀HNO3反应生成NO四、应考锦囊硝酸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也是高考的热点,考查的内容主要有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中的有关实验,涉及到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实验技能等,综合度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