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和评审标准
国家精品课标准
国家精品课标准
国家精品课程的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一流教师队伍:国家精品课程需要具备一流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技能,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2.一流教学内容: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具备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规范性,能够反映学科前沿和职业教育的特点。
3.一流教学方法:国家精品课程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4.一流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需要使用一流的教材,这些教材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5.一流教学管理:国家精品课程需要具备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价、学生管理等方面,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此外,国家精品课程还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1.示范性:国家精品课程应该是同类课程中的典范,具有示范性和引领作用。
2.共享性:国家精品课程应该具备共享性,能够通过网络平台等途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3.持续性:国家精品课程应该具备持续性的特点,能够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创新性:国家精品课程应该具备创新性,能够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
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之,国家精品课程的标准是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高示范性、高共享性、高持续性和高创新性。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以下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些要求:
1. 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反映学科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2. 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方法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教学队伍:课程教学队伍应该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师德师风,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 实践教学: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5. 网络资源:课程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资源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支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2023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要求
2023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为了推广和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国家对精品网络课程的申报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以下是2023年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要求的详细说明。
一、课程内容规划1.课程内容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
申报课程必须与普通课程一致,内容全面、科学合理,体系完整。
2.课程内容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前瞻性。
申报课程应具备一定的独创性和创新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
申报课程应根据目标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和需求为导向进行设置,并且要满足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教师团队建设1.申报课程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同时要有相应学科的相关背景和能力。
2.教师团队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
团队成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沟通能力、教学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教育教学素质。
3.教师团队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团队成员应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且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资源支持1.申报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资源支持。
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源等,要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2.教学资源应具备高质量和有效性。
教学资源的质量要能够满足申报课程的教学要求,有效性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共享要符合版权法律法规。
申报课程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版权法规,获取和共享教学资源要合法合规。
四、学习评价与证书发放1.申报课程需要具备科学的学习评价方法。
学习评价方法应与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科学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申报课程需要能够提供有效的学习证书。
学习证书应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能够证明学生已经完成了相应课程的学习。
3.学习证书的发放要规范和透明。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使用下发的课程申报工具按前述要求提交基本资源并填写元数据。拓展资源中的网络课程打包应符合“CELTS—9.1内容包装:信息模型规范”或“SCORM1.3”,打包后再通过课程申报工具一起提交,其他拓展资源根据协议约定采用相应的方式提交。
可选项
各级标题采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一张幻灯片上文字颜色限定在4种以内,注意文字与背景色的反差
必选项
动画方案
不宜出现不必要的动画效果,不使用随机效果
可选项
动画连续,节奏合适
必选项
导航设计
文件内链接都采用相对链接,并能够正常打开
必选项
文件中链接或插入的其他素材满足本要求中关于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必选项
使用超级链接时,要在目标页面有“返回”按钮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2012-06-07
文章来源:高教司
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精神,制订如下课程建设技术要求:
拓展资源在技术上要遵循以下要求:
1.拓展资源中涉及的媒体素材、教学课件和演示文稿等遵循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2.数据存储须采用关系数据库,数据访问须进行严格的授权保护。
3.提供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数据导入导出接口及其说明文档。
4.技术架构须采用分层设计理念。
5.界面设计要尽可能的便于用户操作。
6.按照协议约定提供相应的开发及技术文档。
必选项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通常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或教育主管机构发布的,旨在指导高等教育机构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包含的内容:
1. 课程目标和定位:明确精品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包括课程的学科特色、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
2. 教学团队建设:要求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包括资深教授、行业专家、优秀教师等,以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3. 课程设置和结构:要求课程设置合理、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前沿,并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 教学资源支持:要求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材、实验室设施、图书馆资源、实践基地等,以保障教学质量。
5. 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实验、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6. 评价和质量保障: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教学质量。
7. 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要求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包括课程负责人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评估机制等,以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和持续改进。
8. 课程建设成果:要求对精品课程建设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优秀课程进行宣传推广,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影响力。
以上内容仅是一般情况下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可能包含的内容,具体标准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本科、高职)#
国家精品课程一、申报条件1.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本科课程要求<1)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且在本校连续开设了3年以上。
<2)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近3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2轮。
课程负责人只能是1名,已经是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的不能再申报同类课程。
<3)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要求<附件3)。
<4)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案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案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案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案。
2.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详见《2018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4);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详见《2018年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12)。
3.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4. 国家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
凡申请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5.课程申报高校要为申报课程提供建设经费,申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内容。
6. 我司将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对于2003至2018年的国家精品课程,我司将按年度单独进行复核<复核办法另行通知)。
二、申报限额今年计划评审产生690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课程630门,网络教育课程60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案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含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的推荐限额见《201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本科)》<附件1)与《201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高职)》<附件5),超额推荐不予受理。
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要求
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要求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要求1. 背景介绍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了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要求。
2023年的要求相较于以往可能有所变化,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要求的相关内容。
2. 申报要求概述2023年的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要求主要包括课程申报条件、申报流程、评审标准等方面。
在申报条件方面,学校需要具备一定的办学规模和一定的在线教育资源。
课程内容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包括贴合行业发展需求、教学内容独特性等。
申报流程包括申报材料准备、提交审核等环节。
评审标准则是评估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这一部分的要求将影响到最终课程是否能够被认定为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3. 申报要求深度解析从申报条件来看,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在线教育资源的要求意味着申报课程的学校需要具备一定的实力和条件。
这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在线精品课程的要求是要求一定的品质和水平。
课程内容方面的要求则要求课程能够贴合行业发展需求,这不仅要求课程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前沿性,也要求课程能够真正服务于行业发展。
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设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申报要求广度解析在申报流程方面,学校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
这对学校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在线精品课程审核的严谨和严格性。
评审标准方面,课程的认定将会影响到课程的推广和影响力,因此评审标准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将直接影响到申报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5. 个人观点和理解2023年的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要求相较于以往可能有所调整和变化,这也意味着国家对于在线教育的发展和质量提升有着更高的期望。
作为职业教育的从业者,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课程的设置和质量,努力打造更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在线精品课程,为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指标1.评审指标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冀教高〔2007〕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以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重视网络教学资源(BB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
③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审。
指标体系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教学队伍(20分)、教学内容(2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24分)、教学条件(15分)、教学效果(18分),创新与政策支持(100分)(5)总分计算。
①评估指标按五级评定,即A级、B级、C级、D级、E级,本指标体系只给出A、C两级标准,介于A、C之间为B级,达不到C级为D级或E级。
对二级指标评判,有2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个达到A方可评为A;3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A、1B方可评为A。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1.本评审指标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本指标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为指导思想,着重考虑了:①教学内容与体系方面的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②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评审两部分,分别用百分制记分。
总分为综合评审得分折算70%与特色评审得分折算30%后之和。
5.综合评审得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带*号的指标为核心指标,国家精品课程各核心指标得分均应在C以上(不含C)。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政策解读与申报指南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政策解读与申报指南(2022年)一、申报文件总体要求把握总体要求是做好申报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方向明确,不走弯路。
1.注意与传统慕课的区别,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2.落实立德树人,突出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3.对接国家教学标准。
落实专业教学标准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4.突出“三教”改革,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实施课堂革命。
5.扶优扶特扶强,公共基础课程,面广量大的专业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新兴紧缺领域专业课,其它优势课程。
6.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课程建设与实施,体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7.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8.分步推进、分级遴选、有效激励。
各级部门发挥作用,逐层评选推荐形成,持续建设。
二、申报名额和申报流程1.遴选1000门左右,复核232门,其中,中职与高职数量为1:3。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推荐指标数,教育部总体统筹。
3.国家行指委、教指委、复核课程不占指标数。
4.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62个行指委、教指委的申报时间,由各自安排,申报者必须注意时间与流程。
三、申报核心细节及注意事项1.课程总学时不少与32学时教务系统显示该门课程学时不少与32学时。
或开课平台显示该门课程不少与32学时(不少与350分钟)。
2.至少在平台上完成了两个教学周期的在线教学或混合式教学。
3.有在线测试、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完整学习过程数据。
4.有效防范刷课、替考等行为。
5.视频制作精良、资源类型丰富,如动画虚拟仿真无版权肖像权争议。
6.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仅牵头一门申报课程,团队结构合理,有稳定的教学服务(企业导师/退休/助教)。
7.平台资格:工信部网站备案、公安机关网站备案、信息安全等保证书,对接国家智慧教学平台如:学堂在线、智慧树等。
8.课程链接打不开,在线过程看不到,课程信息不一致,教材选用不合规等一票否决。
9. 注意教材的选用教材选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文件要求,《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办法》第七章选用与使用:第二十八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宏观指导职业院校教材选用使用工作。
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
附件1: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1、评审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
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23附件2:湖南省高职院校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4附件3:湖南省高职院校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联系人信息表学院(盖章)5附件4:全国2006~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分专业配额表(高职)6附件5: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做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规范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确定联系人第一条教指委确定1名国家精品课程推荐申报联系人,具体负责精品课程推荐申报的行政联系、组织及材料报送等工作。
请将联系人个人信息报送教育部高教司(本科相关学科教指委报送高教司理工处,高职相关专业教指委报送高教司高职高专处,联系人信息如与上年相同无须再报),其相关信息将在“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上予以公布。
二、组织申报与评选第二条教指委推荐申报的课程必须是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一经推荐,该课程不得另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第三条教指委应根据学科、专业类的特点,制定具有针7对性的评选标准和要求并向社会公布,优先鼓励不同种课程申报,优先推荐体现专业特色与教学改革方向的课程。
第四条教指委须以会议评审或通讯评审的形式遴选产生最终推荐课程,其中会议评审专家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人,通讯评审专家人数原则上应为所在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全体成员。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一、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本指标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为指导思想,着重考虑了:①教学内容与体系方面的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②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评审两部分,分别用百分制记分。
总分为综合评审得分折算70%与特色评审得分折算30%后之和。
5.综合评审得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带*号的指标为核心指标,国家精品课程各核心指标得分均应在C以上(不含C)。
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流程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流程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填写申报意向表:申报单位或团队需填写申报意向表,表达对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意愿。
2. 提交申报材料:申报单位或团队需按照要求提交申报材料,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资源等。
3. 组织专家评审:相关部门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估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创新性等方面。
4. 现场考察:对于通过初评的课程,专家将进行现场考察,了解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
5. 结果公示:根据评审和考察结果,相关部门将公示国家精品课程的入选名单。
6. 颁发证书:对于入选的国家精品课程,相关部门将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不同地区和学校的申报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申报流程可以参考
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的相关通知。
同时,申报国家精品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要求,申报单位或团队需要认真准备申报材料,确保申报课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docx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007 )总分:100一、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 [2003]1 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
总分计算: M=∑KiMi, ,其中 Ki 为评分等级系数, A、 B、 C、 D、 E 的系数分别为 1.0 、0.8 、 0.6 、 0.4 、 0.2 , Mi 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分值( M )i1-1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师德好,课程负责人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8 分师风范与主讲教师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1-2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教学队伍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员配置与中青年教师培 4 分教学队伍构及整体素配备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20 分质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
1-3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教师教学改教师教研活动、教改成果了明显的成效,有省部级以上成8 分革与教学研和教学成果果;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究文。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一、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
2.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特点和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性课程。
课程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符合科学性、先进性的原则,教学组织适合于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遵从网络教育规律,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学习支持服务到位,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和共享的
作用。
3.本评审指标涉及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教师队伍、教学内容与学习资源、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学习支持服务和教学效果等。
针对学生业余远程学习的特点,特别强调了教学过程组织和支持服务,强调了学习效果。
课程特色重点关注该课程是否体现了网络教育的特点,并通过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教学而使教学取得了切实的效果。
4.本评审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占20%。
前六项一级指标为综合评审部分。
5.总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分值。
二、评审指标内涵。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007)
总分:100
一、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
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
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88/201206/137333.html
【浏览字体:大中小】2012-06-07 文章来源:高教司
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精神,制订如下课程建设技术要求:
一、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一)结构要求
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源结构图。
基本资源结构图
2.数据存储须采用关系数据库,数据访问须进行严格的授权保护。
3.提供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数据导入导出接口及其说明文档。
4.技术架构须采用分层设计理念。
5.界面设计要尽可能的便于用户操作。
6.按照协议约定提供相应的开发及技术文档。
三、资源提交
使用下发的课程申报工具按前述要求提交基本资源并填写元数据。
拓展资源中的网络课程打包应符合“CELTS —9.1内容包装:信息模型规范”或“SCORM 1.3”,打包后再通过课程申报工具一起提交,其他拓展资源根据协议约定采用相应的方式提交。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指标项高职本科网络教育比较课程设置1.定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
2.设计: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1.指导思想:远程教育规律、成人业余学习特点、自主学习需要、网上学习支持要求。
1.课程定位不同2.指导思想不同3.从教学理念到课程设置,完全不同教学队伍1.主讲教师:与企业联系并参与合作项目、教学和科研。
2.教学队伍:“双师“素质、企业经历、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
1.课程负责人:科研。
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1.主讲教师2.队伍结构:教学、设计、技术等人员,合理。
3.网络教学和课程建设经验、学术成果。
1.三者都要求教师有较好的教学成绩、科研成果、师德·2.而高职类更要求教师的企业经历3.网络教育则要求网络教学和课程建设经验4.另,网络教育队伍结构要求教学、设计、技术人员的合理配备。
教学内容1.内容:据企业需要和岗位要求选取。
2. 组织:据工作任何和过程整合序化内容,教、学、做相结合。
3.教材及资料:与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课件·实训实习项目等资料丰富。
1. 内容:理论课,基础性、研究型、新成果引入;实验课,技术性、综合性、探索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组织: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开展实习实践内容:课程目标和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选取和开发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多种评价方式。
呈现方式:符合成人学习者特征。
资源丰富。
2.界面、交互设计。
3.媒体形式与传播方式,立体化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和评审标准
一、指导思想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特点和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性课程。
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及网络教育规律和教学改革的方向,适合于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学习支持服务到位,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和共享的作用。
试点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切实加大投入和保障,保证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规划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
试点高校要充分认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不断更新远程教育教学理念,根据我部有关课程建设规范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认真组织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提高网络教育整体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试点高校要支持和鼓励校内外的知名教授担任主讲教师,选派本校本学科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逐步形成一支包括教学、辅导、研究、设计和技术等人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3.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试点高校要准确定位网络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的特点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关系,正确处理理论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结合的关系,探索网络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建立适合于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
4.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试点高校要重视课程设计,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
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开发学习资源,根据学科内容选择恰当的媒体形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差异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和传播方式。
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提供支持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重视立体化教材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
试点高校要重视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一体化设计,要加强纸质教材和网络课件等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数字化资源所采用的媒体要适当,所运用的技术应遵循相关标准规范。
6.提供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
试点高校要灵活运用多种导学策略,设计并组织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支持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与知识技能的提高。
7.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试点高校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
要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二、申报要求
1.申报课程要兼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在高校网络教育中连续开设三年以上,且目前仍在使用;课程学时数不少于30学时,每年至少开课一次,每次选修学生不少于100人。
2.课程负责人的条件与要求:
(1) 课程负责人要由本校教师担任,本科课程的负责人要求具有正高级职称;
(2) 课程负责人要具有本课程相同学科的学术背景,且是课程主讲教师之一;
(3) 课程负责人应是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者等;
(4) 课程负责人要负责组织课程资源的及时更新和应用等。
3.申报课程要求已在网络教育年报年检时上报或已在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进行目录注册,应在学校网络教育教学平台上运行,并提供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网络课件(能够支持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且为学生提供远程教学支持服务。
4.申报课程不得同时申报本科精品课程和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同一课程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门课程;已被评为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原则上不能再申报。
5.申报课程被评为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不断更新和维护上网内容,免费对外开放。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将为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投入建设和维护补助经费,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质量办)将对课程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鼓励学校之间利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立学分互认的共享机制。
三、评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