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差异化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差异化教学的描述

关于差异化教学的描述

关于差异化教学的描述差异化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以下是关于差异化教学的详细描述:1、个体差异的尊重: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学习风格和背景。

差异化教学承认并尊重这些个体差异,认为学生不应该被标准化的一套教学方法所束缚,而应根据他们的特性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2、灵活性的教学方法: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视觉学习者,可以使用图片和图表;对于听觉学习者,可以通过讲述和讨论;对于动手学习者,可以组织实验和实践活动。

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

3、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在差异化教学中,教学内容和进度不应一刀切。

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进行调整,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基础知识的巩固,而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

同样,学习进度也不应统一要求,而是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进行学习。

4、适应性评估:在差异化教学中,评估方法也应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除了传统的标准化测试外,还应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作品评定、口头表达、自我评估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同时,评估还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5、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差异化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和伙伴。

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

综上所述,差异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它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

通过差异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POEC

POEC
可 以和学生共 同制定学 习 目标 ,指 导学生参与教学
升 学生 学习效果和 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教 师应根据
学生 的差异性 ,能评量 和诊断学生 的错 误和 问题 , 通 过 调 整 学 科 同级 教 材 进 行 单 纯 学 科 学 习 失 败
活动的设计 ,赋 与学生选择学 习方法 的权利 ,进而
课 程当 中,来帮助 学生掌握重要 的原则、基础知识
师教给学 生更有效 的学 习方法 。二是学 习风格 与多
元 智 能 ( L e a r n i n g S t y l e s a n d I d u l t i p l e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s ) 。了解 学生运用视 觉、 听觉或 动觉 接收信 息的偏好 ,以及学 生的智力水平 ,可 以帮助
识 ,为不 同程度 的学生调整 教学环境与教学实 况, 以应对 不同需求学生 的学习需求 。差异化 教学能持 续运用 多元 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不断调整课 程的 教 学内容 、教学过程和 教学 目的 ,以响应 学生在学 习准备度 、兴趣 与学业 成绩上 的差异 。差异化教学 可根据 持续性 的评量 以提供教师进行计划 并运用于
同 ,学 习 能 力 出现 差 异 是 必 然 的 。W h i t e& G u n s t o n e( 1 9 9 2 )所 发 展 的 预 测 一 观 察 一 解 释
( p r e d i c t i o n — o b s e r v a t i o n — e x p l a n a t i o n )
高职教 育
P OE C 差 异化 教 学 应 用 研 究
刘海 蓉 周 丽
( 黄 冈职 业技 术学院 湖北 黄 冈 4 3 8 0 0 2 )

探索高职实践教学方法——差异化教学管理与实施

探索高职实践教学方法——差异化教学管理与实施



差 异 化教 学 管理 的 必要 性
且 能适应需求 的高素质 、 高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 。 高职实践 教学 中的差异化教学管 理 内容主要包括
从 目前 我 国的教育发展情况来看 ,高等教育特别 两 个 方 面 。一 方 面 是 差 异 化 分 层 教 学 , 要 是 根 据 学 生 主 是高等职业教育 即将进入大众化教育 阶段 ,即为社会 的 不 同 而 采 用 差 异 化 教 学 计 划 、 学 大 纲 、 教 内容 及 考 核 培养大量的高素质 、 技能型人才 , 但是在 高职实践教学 等进行教 学 , 这些主要是根据学 生的个性心理 、 习兴 学 的 指 导 原则 上 主 要 还 是 采 用 单 一 式 原 则 ,用单 一 的实 趣 、 维 、 力 、 长 和 价 值 观 念 进 行 划 分 、 订 和 实 思 能 专 制 践 教学 计 划 和 大 纲 指 导 同一 专 业 的 教 学 ,用 单 一 的 实 施 。 一 方 面 是 差 异 化 组 合 教 学 , 要 在 教 学 中 充 分利 另 主 践教学 内容 指导同一专业的所有学生 ,用单一 的标准 用 学 生 的 特 长 等 因素 进 行 相 互 影 响 、 互 带 动 、 互 鼓 相 相 衡 量 同 一 专 业 的 所 有 学 生 成 绩 ,这 就 严 重 制 约 了对 高 励 、 互 配 合 , 相 以达 到 优 势 互 补 的作 用 。 职学生技能的培养。使不少学生 因种种不 适应 失去 了 三 、 学 的 实 施 方 案 教 学习的兴趣 、 信心 和希望 , 响 了教 育 目标 的实 现 , 影 差
易 地 进 行 实 践 学 习 , 断 地 发 挥 自己 的 潜 能 , 发 出 学 不 激
化优 势互 补 的组 合 方 法 ,最 终 培 养 出能 发 挥 自身 专 长

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体系也在不断进行着适应和改变。

在高职院校中,分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分层教学模式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按照能力、兴趣、特长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学。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于教育学和心理学。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不同的智能,如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

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形式和程度都是独特的,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中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也是不同的。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在高职院校中,分层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分层: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职业规划,将课程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

例如,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等。

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学方法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更为直观和简单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更为深入和复杂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3、学生评价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评价方法,如平时成绩、期中考试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更为严格的评价方法,如项目报告、毕业设计等。

三、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1、如何科学地进行学生分层: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

然而,如何科学地进行学生分层,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判,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2、如何有效地进行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职英语差异化教学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职英语差异化教学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职英语差异化教学探讨【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实施高职英语差异化教学,应设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差异化教学途径一、高职英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理论依据2004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提出诸多新的教学理念,如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教学模式“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能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等理念。

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对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Howard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倡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全面发展的思想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可见,多元智能理论与高职英语实施差异化教学之间存在着整合的可行性,可以为高职英语进行差异化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一)正确认识高职学生,建立全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名学生都有其智能上的相对优势,无高低之分,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而已。

个体差异的存在不是智能高低的表现,只是不同智力组合的结果。

在一般的观念中,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我约束、学习能力差等。

其实不然,高职院校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全体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

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学生培养成为可塑之才。

高职英语这门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分析、推理、归纳、概括、交际等方面的能力,智力组合的结果使有的学生在表达方面的能力较强,有的在推理方面的能力较强,有的在交际方面的能力较强……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树立“正视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的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努力开发学生多种智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英语差异化教学浅析

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英语差异化教学浅析

高职学生个性化特 点与个性化发展要求 ( 一) 高职 学生个性化 特点。高职 院校学生主要来 自经 济条 件不太宽裕 、文化 教育背 景较低 的农村 家庭 ;相对本 科 院学生 ,高职 院校学 生的教育 背景较为复杂 ,文化程 度 、 个人素养差异较大 ,呈 现着独有 的特点 。 其一 ,文化 知识基 础差 ,学 习理论知识 相对 困难 。高 职院校的学生来 源 比较 复杂 ,有来 自普通 高中 的 ,也有来 自技 校 、中等 职业学校 和职 业高 中者 。招 自普 通高 中的学 生基本上是经过 了三次 刷选 后才 录取到高 职院校 的 ,录取 分数较低 ,而来 源于技 校 、中职与 职高 的学生更是 经过 普 通高 中的刷选后 ,录取 到 高职时 分数更低 ,因此 ,高职 院 校的学生文化基 础普遍 较差 ,学 习困难相对 较大 ,迫切 需 要一套对其不 同于普通 高校管理 的方法和管理理念 。 其二 ,知识 缺乏 系统性 ,隐性 知识有 待显化 。高职 教 育的 目标是培 养具有 熟练 的专 业技 能并取 得相应 的职业 资 格证书和上 岗技能证 书 的 “ 复合 型”人才 ,学生 除 了要 掌 握工作 岗位所 需的科学 文 化和专业 知识外 ,还要具 备一 定 的市场营销 、组织管 理 、公 关协 作 、法律 法规等 知识 。总 的来说 ,高职 学生 的知识 较为零乱 ,缺乏 系统性 ,同时技 能型 、经验 型知识属 于 隐性知识 ,如何使 之显化 ,都需 要 种方式将其 组织起来 。 其三 , 自卑 心 理较 严重 ,更 富有对 物质 生活 的最 求 。 经过 十多 年的发展 至今 日,高 职院校数量 在我 国高校 中 已 经 占据半壁江山 ,但是社会 上对高职 院校仍 然存在着偏见 , 高职生本 身对 自己的认识 也往往 产生偏差 ,与本 科生 相 比 容易产生 自卑心理 。尤其 是大 多数高 职生 来 自经济 比较落 后 的农村 、家庭经济 条件 不太 宽裕 ,不少 学生 必须通 过助 学贷款 、亲朋 好友支助 、社会捐赠等 才能完成学业 。然 而 , 经济条件 拮据更易 唤起年 少学 生对城市 丰富 的物质 条件 的 向往 ,对 未来 美好经济 条件的追 求。 ( 二) 高职 学生个性化发展要 求。尽管 高职 院校 的学生 与本科 院校的学生存 在较 大差 异 ,然 而 ,他们 毕竟 完成 了 三年 的高中教育 或中专 、技 工、职业 高 中教 育 ,与 同龄 的 其他在校 大学生一样 ,他 们也 都具备 当代青年 学生 共 同的 心 理 特 征 ,如 勤 于 思 考 、独 立 自 主 的 人 格 意识 、批 判 性 思 维 、情绪 不稳定 、情感 世界 敏感而 丰富 ,等 等 。另 外 ,高 职 院校学 生也有 自己 的优势 :他们具 有活跃 的思维 和爱 劳 动 、爱 表 现 自 己 “ 华 ” 的 天 性 ,思 想 比较 活 跃 ,动 手 能 才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也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就业难、师资短缺等,亟待相关部门和学校共同研究对策,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1.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教育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方面,一些“名校”或“重点院校”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方面较为完善,教育质量相对较高;一些普通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支持程度的限制,教学条件相对较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这种差异化发展导致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这也给用人单位的招聘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 学生就业难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加之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导致高职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一些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难题,就业率不高,甚至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这也成为高职教育的一大难题。

3. 师资短缺师资力量不足也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一些优秀的教师也因薪酬待遇低、环境差等原因而选择了离开,使得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对策研究1. 加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针对高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需要加强教育质量监管和评估,提高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

相关部门要细化监管标准,确保各高职院校都能够按照标准建设,并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对教育质量较低的学校进行整改,保障高职教育的质量。

2. 优化就业服务体系针对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开展更多形式的实习和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毕业后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差异化战略”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差异化战略”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城 市 的功 能定位 及 产 业特 点 来 设 置 、调 整 专 业和 教 学 内 教高 [ 2 0 0 6 】 1 6号文件 《 教 育 部 关于 全面 提高 高 等职业 容 ,根 据 区域人 才规 格和 技 术 发展 实际 确 定人 才培 养 目 教育 教 学质 量 的若 干 意见》 对办 学 方 向专业 设置 提 出 了明 标, 把教 学完 全融 入到 当地市 场 与企业 中。只有 这样 , 才 能
应 该 以企 业 的实 际 需 要 为 出 发 点 , 通 过 对 有 关 单位 的 了解 , 把 握 用 人
会发 展 的服 务 中。因 此 , 高职 院校 要办 出特 色 , 首 先必须 突
单 位 的 需求 特 色 ,有 针 对 性 地 为企 业 量 身 定 做 地 培 养 企 业 发 展 所 需 出“ 区域性 ” 特点 , 在“ 服务 性 与 实用性 ” 上做 努 力。 学校 的 要 的 高端 技 能人 才 , 确 保 高 等职 业 教 育 的健 康 发 展 。 办 学定位 、 发 展 目标 都要 紧贴 区域、 行 业 的特 色 , 根 据所 在 关键词 : 职 业 教 育 差 异化 发 展
确要 求 : “ 高 等职 业 院校 要及 时跟 踪市 场 需求 的变化 , 主动 使职 业 教育 和 经济 发展 紧 密相联 , 才能整 合地 方物 质 资 源 适 应 区域 、 行 业经 济 和 社会 发 展 的 需要 , 灵活 调 整 和 设 置 和 智力 资源 , 增强 学校办 学 活力 , 形成 鲜 明的办学 特 色。同 专 业 是 高等 职 业 教育 的一 个 重要 特 色 。 ” “ 真 正 了解 市 场 时, 也 只有 立足 于 区域经 济 , 为市 场 提供 “ 适销 对路 ” 的“ 产 ( 客户的 ) 需求 、 制定 行 之有 效 的高职 院校 营销 战略 和如 何 品” — — 高 技 能人 才 , 才 能 更好地 解 决学 生就 业 问题 , 体 现 满足 就业 市场 的需求 , 是高 职 院校 的普遍 短板 ” _ 1 I 。 所以, 提 “ 以服 务为 宗 旨, 以就业 为 导 向” 办 学 方针。 升 学 院 的 内 涵建 设 、 企 业 需 求市 场 与 高职 院校 对 接 , 这 对 2 . 3 职业 教 育 差异 化 发展 有利 于 学生 个体 的发展 现 高职 院校 的生存和 发 展起着 生 死攸 关 的作 用。 在 有 不 少 学生 有 厌 学情 绪 , 通 过 与 学生 的交 谈 , 我们 了解 到厌学 的主要原 因是学 习 目的不 明确 , 而这又 主 要是 因 为 2 0 0 9年 , 全 国独 立 设置 高 职 院校 1 2 1 5所 , 招生 3 1 3 对今 后 的工作 环 境和具 体 的工作 内 容不清 楚。现在 的学 生 万人 , 在校生 9 6 5万人 。高 等职 业教育 成 为培 养 高技 能人 可塑 造 性 很强 ,一 旦他 们 有 了 明确 的 工作 目标 和 学 习 目 才的 主力 军 。高 等职 业教 育 坚持 贴近 地 方产业 , 积 极 主动 标, 他 们 的潜力 就 可 能得到 极 大发挥 。 “ 差 异化 战略 ” 的目 与 行业 企 业 合作 , 努 力 为经 济社 会 发展 服 务 , 1 0年 来培 养 的就是 让 学生 一进 校 就 能看 到今后 的 就业 岗位 , 对今 后从 了近 1 3 0 0万 高 素质 技 能型专 门人 才 ,为加快 我 国工业 化 业 所 需 的知 识 、 技 能和 素质 有一 个清 醒 的认识 。 进 程提 供 了 重要 的人 力 资源 ,为加 快 发展 先 进制 造业 、 现 3 实行差 异化 战略 , 明确 了学 院办 学方 向 代 服务 业和 现代 农 业做 出 了积 极 贡献。高 等职业 教 育作 为 面 对着 高等职业教 育发展 的大 好时机 与挑战 ,学院领 高等教 育 发展 中的一 个 类型 , 肩 负着培 养 面 向生产 、 建设、 导把校企 合作 、工学结 合 的人 才培养 模式作 为我 院深化 学 服 务和 管理 第 一线 需要 的高 技能人 才 的使命 。 校 改革 的切入点 , 全面 推行 以就业 为导 向, 以专业建 设 为龙 2 职 业教 育 实行差 异化 的必 要性 头, 以课 程改 革 为核 心 , 以工 学结 合 为切入 点 , 广泛 开展 市 所 谓 差 异 化 战 略 又 称 别 具 一 格 战 略 ,是 指 为 使 企 业 的 场调查 、 全程全 方位展开校 企合作 的办学理 念。 全院各专 业 产品与 竞争 对手产 品有 明显区别 ,形成 自身特 点而 采取 的 都在积 极加快人 才培养 目标 指定和 课程 改革 的步伐 ,我 们 战略。 管理 大 师德 鲁克在描 述企业 的定 义时 曾这样 说过 , 企 经济管理 专业 ( 农业职 业经理人 方向 ) 也在努 力探 索具有 特 业 的宗 旨只 有一个定 义 , 这就是创 造顾客 。 从 某种 意义上来 色 的专 业发展 道路。 我院 经济管理 专业( 农业职 业经理人 方 说, 创 造 顾 客就 是创 造 差异 , 有 差异 才 能有市 场 , 才 能在 强 向 ) 就专 业培 养 目标 、 人 才培 养 的模式 、 课 程 的改 革具体 方 手如林 的 同行 竞争 中立于 不败 之地。 与企 业经 营一样 , 学校 案进行 了深层 次 的研 究 ,以重庆 万州农 业职业经 理人促 进 为社会 提供人 才 , 用人 单位 就是 学校 的客户 , 办 学 的过程就 会 为依 托 , 提 出了 以培养 农业 企业 ( 农 业合作 社 ) 一 线职 业 是不 断创 造客 户、 满足 客户 需求的过程 。 企 业在市场 经济 发 经理人 为主 的差异化人 才培养 方案。 经济 管理 专业( 农业 职 展到 一定 阶 段后 , 只 有 走“ 差 异 化” 道路 , 通过 市场 细 分 , 以 业经理 人 方向 )为万 州职业 经理人 促进 会 的相 关企业 培养 满足 目标客 户的需 求 , 才能在市 场竞争 中立足 。 线职 业经理 人。我 院也 是万州 农业职 业经理人 促进 会副 2 . 1职 业 教育 差 异化 发 展 有利 于解 决 供 求 矛盾 现在 理事单 位 , 农业 企业积 极参 与学校 的专业 建设 、 课 程 改革和 的 高等职 业 院校 面 临着 巨大 的 需求市 场 , 但企 业 ( 学校 ) 的 教材开 发 , 并优 先 为学 生实 习和 就业提供 岗位。 “ 产品” 仍 出现销 路不 畅 的局 面 。 这表 明现 在学校 培 养 的毕 参考文献 :

差异化“亲验式”教学模式研究

差异化“亲验式”教学模式研究

差异化“亲验式”教学模式研究[摘要]《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是目前笔者所在学院每个专业都开设的必修课。

其目的是希望通过《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对于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这门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独立的,缺乏前续和后继课程支撑。

如何使这类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本文从差异化“亲验式”教学模式入手,结合改良传统教学模式,探讨了一些改革方案。

[关键词]教学方法;差异化教学;“亲验式”教学;改良传统教学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竞争压力,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要求高职的学生必须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经济头脑,既懂技术又懂经营和管理基本知识, 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生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因此,对非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企业管理》课程是必要的。

此外,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有的想办个体、私营企业,有的想入股办合伙企业,有的想对企业或项目做投资,有的想参加投标承包,有的会在自己的专业技术工作中涉及到了许多管理、成本、质量、市场、效益、风险等问题……然而,对非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方面的知识是无法通过在校期间学习的其它专业课程来获得的。

所以,为他们开设的《企业管理》课程是完善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在短时间内让没有管理学科基础的学生掌握《企业管理》的理论精髓,体验社会实景、积累实战经验,在未来的职场中独具慧眼发现机会并抓住机会赢得优势,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长袖善舞脱颖而出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同时,这种差异化“亲验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很强的普适性,不但适用于在校学生,也适用于企事业单位非管理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

因此,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一差异化教学历史悠久,首创者可推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差异化教学主要是指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试论高职院校差异化职业指导

试论高职院校差异化职业指导

试论高职院校差异化职业指导[摘要]差异化职业指导主张在实施职业指导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

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差异化的职业指导体系,采取差异化的职业课程建设、差异化的职业指导与咨询、差异化的职业体验与训练等措施,针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等不同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并施以有区别的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差异化为促进学生就业,多数院校都把职业指导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来传播和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就业形势和择业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但上述措施并没有很好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特征和职业生涯发展,较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技能人才,应建立差异化的职业指导体系和差异化的职业指导工作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业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一、差异化职业指导的内涵与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均有较大的差异。

在智力素质如职业能力方面,有的学生具有善于清楚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有的则具有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精确动作的反应能力。

学生间的非智力素质亦有很大的差异。

在职业兴趣方面,有的学生喜欢与人交往、善言谈,属于社会型的兴趣类型;有的学生则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细心有条理,属于常规型的兴趣类型;等等。

在职业价值方面,有的学生属于自我实现型,不考虑收入地位,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视此为有意义的生活;有的学生则属于技术型,认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在于拥于一技之长。

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诸多差异是开展差异化职业指导的前提。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差异化职业指导主张在实施职业指导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针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等不同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指导过程和指导成果施以有区别的指导,在职业生涯等方面促使个体和谐完美地发展。

2023年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论文

2023年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论文

2023年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完善。

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入和应用,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现代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学生中心”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出发点,针对学生个性化的差异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差异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和掌握知识。

其次,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主动和自主。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最后,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反馈以及教师的及时调整和改进,可以更好地完成授课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教育的应用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信息化教育的应用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作用。

首先,信息化教育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信息化教育可以让课堂更加互动和开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及时,反馈更加精确和明确。

这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最后,信息化教育可以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改进。

同时也便于教师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经验交流。

三、创新型教学的探索现代教育中的创新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运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创新型教学的应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创新型教学可以通过 case teaching、PBL 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析高校的差异化素质教育

分析高校的差异化素质教育

分析高校的差异化素质教育
关云虎 李 娜
( 辽宁省营口理 工学院 辽宁
营口 1 1 4 0 0 0)
【 摘 要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 “ 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本文阐述 了很多学校存在的素质教育缺失现象,大 学应 该加 强和 改进 大学 生素质教 育 , 要进 一步 转变观 念, 以人 为本, 注 重人 文关 怀, 增 强服务 意识, 走 进 学生的 内心 深处, 切 实了解和 全面 掌握 学生 的情 况和基 本特 点 ,特 别是 国 内高校上 百所 ,学校层 次不 同 ,学生素 质参 差不 齐 ,不 同层 次 高校 应该 差异 化培养 学 生。 【 关键词 】素质教育;差异化教育;行为习惯
教 பைடு நூலகம்新 视 界
2 Q M ! O 至 T H 星 E R I 塑l A ND

浅谈高职英语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范 智 宏
(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高等 职业 教育 的办学 方针 是“ 以服务 为宗 旨 ,以就 业为 导 向” ,采用 “ 工 学结 合” 的培养 模式 ,实现培 养技 术 、生产 、管理和 服 务第一 线高 级技 能人 才 的 目标 。因此 高职 院校 的课程 既要 职业 性又 要实 践性 ,才 能满 足培养 学 生综 合 能力 的需要 。高 职教 育主 要 以培养 应用 型人 才为 主 ,因而 在很 多高 职院 校都 会开 设与 各专 业相 对 口的前 沿、 新颖 的专业 课程 , 同时 ,基础 课 程及 专业 基础 课程 也是 各高 职 院校培 养应 用型 人才 中尤 为重要 的部分 。随 着社 会用 人单 位对 人才 的要 求 日益提 高 ,许 多工作 环境 皆与 国 际接 口,高 职英 语在 高职 院校 所开 设 的课程 中 自然而 然成 为必 不可 少的 一 门课程 。本 人结 合江 西渝 州科 技职 业 学院对 高职 英语 合理 的课 程设 计 以及 多元化 的高 职英 语课 程 ,初步 探讨 高职英 语教 育在 应用 型人才 培养 中所起 的 作用 。 合理 的课 程设 计使 高职 英语 更有 效地 与市 场对 人才 的需 求接轨 。 高职 英 语作 为高职 院校 的一 门公 共基 础课 , 为培养 高素 质应 用型 人才 ,我 院为大 二学生 开设 了新 发展职 场英 语 。 职 场英 语 中有 l 3 个 单元 为各行 业和 职业 场景 ,比如 J o b I n t e r v i e w, Wo r k i n g o n T e l e p h o n e , P r o f e s s o r E t h i t s a n d R u n n i n g B u s i n e s s ,e t c l 后面 7 个 单元 皆为 专业相 关 的职场 英语 。长 期 以来,

基于重点产业协调的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战略研究——以石化职业教育为例

基于重点产业协调的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战略研究——以石化职业教育为例
环 经济 的新 型 化 工 。依 托 南 京 化 学 工 业
的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也 得 到 了 巨大 的 发 展 。据 化 工 教 育 协会 的统 计 数 据显 示 。
“ 一 五 ”期 间 。全 国开 设 化 工及 相 关 十
设 备 ,依 然 存在 于 一 些职 业院 校 的 教 材
细化 工 产 品 ,重 点 改造 提 升 盐 化 工 、煤
同 ,没 有 明确 的 行 业定 位 ,甚 至 中 高职 专 业 、课 程 、教 材趋 同 ,失 去 了 职 业教 育 职 业化 特 色 优 势 ,难 以与 行 业 企业 人 才 需求相 适应 。
三 、教 学 过 程 调 整 滞 后 。 化 工 技
工 技 术类 专 业 数 量 及 在校 生 同样 大 幅度 增加。
“ 一 五 ” 石化 行业 进 入 产 业 转 型 十 期 。产 业 结构 调 整 力 度 不 断加 大 ,化 工 行 业 从 业 人 员 总体 素 质仍 然难 以满 足 行
限于教育系统内的循环 ,少有主要服务
对 象行业企 业 的参 与。
职 业 学 校 近6 0 ,其 中 高职 7 所 。化 0所 9
年 ,南 京 Leabharlann 工产 业 销售 收入 将 达  ̄ 4 0 J f0 0
亿 元。
石 化工业 是技术 密集 型产业 ,
行 业 高 速 发 展 迫 切 需 要 化 工 教 育 的 有 力 支撑 。 按 照 石 化 行 业 发 展 需 求 . “ 二 五 ”期 间每 年 需 要 普 通高 校 和 职 十
产 业 。 2 0 年 。全 行 业 总 产值 66 万 09 .3 亿 元 , 占全 国 1 .% 。总 利 润 4 0 亿 1 2 80

高质量高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不足现状特征与优化策略研究

高质量高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不足现状特征与优化策略研究

高质量高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不足现状特征与优化策略研究1. 内容描述教学方法单一。

许多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部分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降低了课程的实用性。

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高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当,如教材、多媒体设备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高职专业课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过于注重应试技巧,而忽视了课程的实质性学习和能力的提升。

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实际应用,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高职专业课作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职专业课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研究高质量高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不足现状特征与优化策略,对于提高高职专业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高职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当前高职专业课课堂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研究高质量高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不足现状特征与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差异+合作”教学模式实施策略研究

“差异+合作”教学模式实施策略研究

其 最 近发展 区 ,任 何人 为 的拔高 ,“ 一刀切 ”似 的教 学都
Co u r s e s ,A S t u d y o f Wa s h b a c k U】 . L a n g u a g e Te s t i n g
该领域的 关注。
关键词 : “ 差异+ 合作”教 学模 式 ;差异教 学 ;合作 学 习 中图分类号 : G 4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2 8 1 1( 2 0 1 3) 0 6 — 0 1 9 0 — 2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2 0 1 1 年度立项的重点课题研 究成果之一。该课题名称:基于 “ 差异+ 合 作” 的高职公共英语教 学模式改革研 究,课题编号 :G D G Z 1 1 Z 0 2 4 。课题 负责人 :彭晓春 。 作者 简介 :彭晓眷 ( 1 9 6 6 . 0 2 - ),女 ,江西南丰人 ,硕 士,南华工商学院外语 系,讲师 , 研 究方向 :应用语言 学、英
测查 和观察 。 2 . 教学要求的差异化
教学 要 求 和教 学 目标 的 确立 是 以学 生差 异 测查 的结
果 为 依据 而 得 出 的。 因为差 异 不是 短时 间之 内可 以 弥补 的 ,每个 学生 的 进 步只 能建 立 于其 原 有水 平 之上 ,处 于
基= f此 ,在充 分 领悟 教育 教 学理论 精 髓 ,并 对 9 0后
语教 学法。


“ 差异 +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
差 异教学 作为一 种教育 教学新理 念 ,是 2 O世纪 9 O年 代美 国学者戴 安 ・ 赫克斯 和汤姆林 森提 出来 的。认 为学 生
的个别 差异应视 为教学 的组成要素 ,教学应考 虑学生 的差 异 ,并 以此设计 差异化 的教学 内容 、过程与结 果 ,最终促 使所有 学生在原 有水平之 上获得应 有的发展 。近年来差 异 教学在 我国虽备 受关注 ,可 实际上运用 于基础 教育多 ,包 括开创 我国差异 教学研究 先河 的华 国栋先生在 内,其所 做 的实证研究都只是在 中小学阶段 ,高等院校涉及 的较少, 于高 职英语教学 的运用更 是处 于起 步阶段 。而事实上 ,该 教学理: 念特别 适用于 9 0后学生张扬 的个性 。 合 作学 习兴起 于上世 纪 7 0 年代的美 国 ,而后在英 国 、 以色列 : 等国得 以推崇和完善 ,被认 为是 近几十 年来 最重要 和最成功 的教学改 革方法 。该 教学模 式强调教学 中 的人 际 合作 与互 动 ,采取合 作互 动学 习小组 为基础 ,并以 团队成 绩为评价 标准 ,把传 统 的 “ 以教师为 中心”带 向了师生共 同合作教 学 的新模式 。合作 学习之 于中国公共英 语教学应 用 已相 当广泛 ,然而 无论是 分层 ,还 是 “ 异 质 同组 ” ,在 高职公共 英语教 学 ,尤其是 大班授课 实际教学 中都遇 到了 无 法逾越 的难题 。因为分层 易导致两级 分化 ,伤害部分 学 生 自尊 心 ,“ 异质同组 ”又易产 生 “ 微缩课 堂” ,即 : 好 学 生讲 、差 学生听 的局 面 ,且不是 每个学 生都愿 意参 与并 能 从 中收益 。关于 这点 ,笔者 已在 《 高职 “ 异 质分组 合作 ” 教学 的反 思研究 》一 文 中做 过分析 。然而 ,大班 教学 的师 资决定 了合作学 习是 有必要 的 ,即使是 在拥有互联 网平 台 的今天 ,教师也不 可能一个人 同时帮助 那么多差 异 巨大 的

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差异化教育的研究与实施

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差异化教育的研究与实施

分 层 教 学 和 自选 式 技 能 训 练 方 案 . 立 开 放 的 、 元 化 的 学 生 建 多 学 业 评 价 体 系 . 以使 学 生 的 多 元 化 发 展 能 够 得 到 肯 定 学 生 可 可 根 据 个 人 的 兴 趣 、 特 点 及 社 会 需 求 选 择 自 己 的职 业 方 向 . 在 职 业 能力 上 达 到 高 级 工 水 平 。 求 “ 招 会 ” 但 求 “ 招 精 ” 提 不 招 , 一 , 高 学生 就 业 的竞 争 力 有 利 于 学校 办 出 自 己 的 特 色 同一 专 业 在 不 同 的 学 校 内 涵 可能 不 一 样 . 培养 人 才 的素 质 也 不 同 其 主要 原 因是 : 校 所 学 的 办 学 实 力 不 同 。 于 不 同 的 办 学 特 色 和行 业 背 景 . 养 的 人 基 培
才 自然 也 是 差 异 化 的 。 因 此 . 能 盲 目跟 从 其 他 学 校 的教 育模 不
能 力 、 习 兴 趣 、 人 特 长 上 存 在 着 明显 的 差 异 。 因 此 . 职 电 学 个 高 子 信 息 专 业 不 能按 传 统 的 标 准 化 、 模 化 教 育 模 式 . 规 培养 “ 人 千 面 ” 专 业 人 才 . 既 不 适 合 行 业 的 多 样 化 人 才 需 求 . 阻 碍 的 这 又 了学 生 个 体 优 势 智 能 的 发 展 差 异 化 教 育 模 式 更 适 合 现 代 高 职 电子 信 息 专 业 的 人 才 培 养
一差Leabharlann 异 化 教 育 的 内涵 差 异 化 教 育 是 一 种 教 育 模 式 。 它 结 合 学 校 办 学 特 色 . 据 根
学 生 的个 体 优 势 智 能 和 社 会 的 个 性 化 需 求 . 破 了 “ 打 千人 一 面 ” 的标 准 化 、 模 化 教 育 模 式 . 据 社 会 需 求 、 学 条 件 和 学 生 素 规 根 办 质 . 针 对 性 地 开 展 多 样 化 的 教 育 教 学 。差 异 化 教 育 要 求 兼 顾 有 学 生 的 共 性 与 个 性 。 据 学 生 个 性 实 施 差 异 化 教 学 : 发 展 平 根 在 台上 。 予 学 生 自主选 择 的 空 间 , 学 生 施 展 个 性 、 展 潜 能 创 给 为 发 造 条 件 : 评 价 模 式 上 , 立 开 放 性 的 教 学 质 量 评 价 体 系 和 学 在 建 生 素 质 评 价 体 系 , 学 生 的多 元 化 发 展 能 够 得 到 肯 定 。 使 高职 电子 信 息 工 程 技 术 专 业 实 施 差 异 化 教 育 的 意 义 满 足 电子 信 息 行 业 对 多样 化 人 才 的 需 求 电 子 信 息 行 业 覆 盖 领 域 宽 , 业 分 工 细 , 业 岗位 多 。 同 岗 位 对 专 业 人 才 的 专 职 不 知 识 、 能力 有 着 不 同 的 要 求 。高 职 教 育 是 以就 业 为 导 向 的 。 因 此 , 电子 信 息 工 程 技 术 专 业 的 教 学 不 能 按 照 传 统 的标 准 化 、 规 模 化 教 育 模 式 . 不 能 所 有 学校 都 千 篇 一 律 定 位 于 相 同 的 岗 位 更 或 岗位 群 .千 人 一 面 ” 职 业 能 力 不 能 适 合 行 业 要 求 。 电 子 信 “ 的 息 工 程 技 术 专 业 的 培 养 目标 必 须 根 据 电 子 信 息 行 业 企 业 宽 领 域 对 人 才 的 多 样 化 要 求 . 据 培 养 人 才 综 合 素 质 的 需 要 . 学 根 科 合 理 地 设 置 课 程 . 取 灵 活 的 教 育 模 式 . 据 学 以致 用 的理 念 采 根 实 施 课 程 教 学 . 电 子信 息行 业 培 养 多 样 化 的专 业 人 才 。 为 以人 为本 . 足 学 生 个 性 化 发 展 需要 传 统 教 育 是 自学 生 满 人 学 后 . 准 化 的人 才 培养 方 案 就 为 学 生 规 划 好 了在 校 三 年 的 标 学 习历 程 与 今后 的 职 业 方 向 。在 以后 的 学 习 过 程 中 . 生 无 论 学 是 否 感 兴 趣 或 学 得 懂 . 必 须 按 统 一 标 准 、 一 步 伐 学 习 相 同 都 统 的课 程 . 生 必 须 修 满 所 有 规 定 的 课 程 并 获 取 指 定 的职 业 资 格 学 证 书 才 能 毕 业 这 种 标 准 化 的 教 育 模 式 扼 杀 了 学 生 的 个 性 发 展 . 生 不 得 不 花 费 大 量 的 时 间 与 精 力 去 学 习 一 些 不 感 兴 趣 的 学 课 程 . 不 能 充 分 发 挥 自己 的 特 长 . 能 在 感 兴 趣 的 专 业 方 向 而 不 上 尽 情 发 挥 , 到专 业 技 能精 而通 。例 如 , 些 高 职 院 校 将 通 过 做 某 英语 A级( 三级 ) 或 作为学生毕业 的必 备条 件 . 使部分英语较 差 的学生将大 量时间花费在英语学 习上 : 某些学 校的 电子信息 工 程技术 专业为适 合行业 领域宽 、 岗位 多 的 特 点 . 程 开 得 泛 而 课 杂 , 果 导 致 学 生 不 得 不 学 一 些 不 感 兴 趣 的课 程 。 差 异 化 教 育 结 的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对 毕 业 生 没 有 统 一 的标 准 . 生并 非 一 定 要 通 学 过 英 语 A 级 考 试 .可 用 相 应 的 高 级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代 替 英 语 A 级 。实 施 职 业 方 向的 教 学 模 式 。 由学 生 自由选 择 职 业 方 向 . 施 实

高职实践教学的差异化教学管理

高职实践教学的差异化教学管理

� � � ! !� 差异 化教 � 学管 � 理的 � 必要 � � 性 � ZSP \ z aq <’S J � !"#$%&’()*+,-./ 01’(23 Sk@ &’S 40156’(789:;<’(=>/ ?@ABC D:E&0FGHIJKLMNO4P05QR’S&
需要
z
! "" 差 异 化 教学 管 理 能 充 分 实 现 学 生个 体 Nhomakorabea 差 异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 金湘虹 ! !,)+*"’ 女 ’ 江苏无锡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 )
_ ! _
高职教育探索 � � � � ?\ ’(4)@1234) 8 $% %& !
! " #$ � � %� &� ’ ( )* + , � - . / 01 2 3 ’ (4 ) w i78k@%?ow i @9:ow > � $� 5 6 78 9 :01 2; � 70’ < => %? @ ’( 4) U ~;^i$ Q <=>?@[GA @)J � + � ,� � � � � � $A’(D)@ 6Q T$BC GO^ � � � � !! "� 差� 异化教学 � 管 � 理能 � 使不 同 群 体 的 学 生 树 立 自 DE@=F$ ~ A 2G$ @ HQ � 己 的积 � 极性 和自 信心 � � � 6 iop iIJ G@;^KLA n � � � � A5B@’(4)6C"D0 � � � � � � � � � ’(4)@EFG $ Q 1@)J U Q M@ � � HI’()*@)JKL@4)MNOPQ � � � � � KL@R NiO@ $P Q M@ )*QR W SOPQ6CTUOPQVWNXOP0YPZ[\] � � � � � � � � � 43Q S: T[UV @’( $ ^_‘aQ‘bQ78@0 � � � c’d]efghi12j � z ~ $i)*@-+ ow@pq W � k)J@lmknopqr � � � .stu)Jviow@ S’()* 43’( @XYn*Z [S’ � xy0 � zviow@{y0 � Aow|A{y@R[ } ()*$ @%? W U\ow ~ PQ RxSzTU$VW]XY@xy }~

重庆民办高职教育差异化战略研究与探索

重庆民办高职教育差异化战略研究与探索

重庆 民办 高职 教 育 的发 展 历程 与 民营企 业 十 分相 似 ,都 是 改革 开 放后 发 展 起来 ,都 不能 享 受 国有 单位 的种 种好 处 ,都 要 凭 着 自身 努力 向社 会
民办 高 职 教 育 是 在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产 生 并 发展 的 ,它 最 了解市 场 的需要 ,对 市 场反应 最 为灵敏 ,社 会 需要 什 么人 才 ,市 场需 要 什么 人才 ,它 就培养 什 么 人 才 ,这是其 具 有强 大 生命 力 的基础 ,因此 ,重 庆 民 办 高 职教 育 要 充 分 利 用 其 机 制 灵 活 的优 势 ,打 造 品 牌 ,变 劣势 为 强势 ,形 成核 心竞 争力 。 24 难 以模 仿性 .
办高 职 院校 与市场 的关 系是 :学 生 、家长 和用人 单 位
差 异化 战 略是 一 种 竞 争 战略 ,这 种 理论 问世 以后 ,首先 在 企 业管 理 中取得 长 足 的进 步 ,继 而 被广 泛 引人 学 校 、医 院 、科 研 机 构等 事 业单 位 和
社会 组织 ,成 为一 种适 应 时代需 要 的管 理策 略 。
表现 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21 环境 适应 性 .
差异化战略作为一种战略,首先寻求对环境 的适 应而存在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诞生并不 比公办高 等 教育 晚 ,当年 的南 开大 学 、厦 门大学 、复 旦大学 等 著 名高校均为民办高校。但随着 中国特定的政治环境 ,
解 放 以后 中国民办 高等 教 育被人 为 的消 亡 。改革 开放 以后 ,由于政 策鼓励 、市场需 求 等环境 因素 ,民办 高 等 教育 又 获得 了快 速发 展 ,到上 世纪 九十 年代 ,先后
是教育消费者 ,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教学服务 。因此 , 重庆民办高职院校必须按照这样的游戏规则来实践 自己的发展战略 , 依据社会需求 、政府引导和 自身优 势 ,审时度 势 ,在 办学 方 向 、办 学层 次 、服务方 向等 方面 ,进 行正 确定 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教育中差异化教学研究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不管是在入学水平、专业基础还是个人兴趣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对高职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最优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解决的问题,是新时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因才施教的教育理念,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关键举措。

本文主要从高职生当前构成现入手,深入探析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对高职生实施差异化教育教学的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生差异化教学
一、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构成的复杂性
目前,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及各职业院校每年的入学人数与日俱增,但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却在下降,并表现出学生构成的复杂与不平衡性。

首先,学生入学成绩差距明显(高的有500分,低的只有200分)。

其次,高职院校学生有的是普通高中录取的普通高职生,专业基础较差,有的是中专、技校或职业高中的“三校生”,另外还有些是所谓的五年一贯制学生,这几类学生的专业基础、思想及受教育水平都不一样,他们共同体现出了高职院校生源构成的复杂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高职院校的新生,不管是专业基础、学习水平还是个人兴趣、
特长等均不相同。

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性。

根据学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最新的发展目标”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在不断提高,学生所处的环境也在变化。

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最新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适时地调整与学生有利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

(四)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强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教师人数未得到相应的提升,高职院校呈现出师生比愈来愈小的状态,课堂教学大都以合堂课为主.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未作出创新,教学目标及标准唯一、要求基本一致,缺乏针对性,无法针对学生特点来开设课程、调整教学模式等。

教师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都得不到发展,相应的,学生素质也上不去。

二、高职院校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模式有很多不足。

所以,高职院校应实施差异化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思维,也要坚持分类指导、因才施教。

(二)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应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差异化的教育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来调整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健康身心及协作精神.使其都能实现自己“最新的发展目标”。

(三)实施差异化教学顺应“适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学原则。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的适用性较强.社会对人才需求及学生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只有实施有差异化教学策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做到学以致用,最大优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资源,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此外,差异化教学也符合因才施教的教学原则。

能减少个体间的差异,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的一种颠覆与创新,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能更好的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爱好及个性发展要求.避免不同层次学生间互相干扰。

三、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及不同学习目的对其进行分类。

教育属于生态农业,其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必须实施差异化教育与教学。

第一,要对学生层次、类别科学进行划分。

要遵循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化特征,以实际用人单位需求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来确立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第二,要因适时调整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拼搏进取的信念和信心。

(二)有针对性的设定教育教学内容。

类别规划好后,下一步便是设置与其类别相适应的教学内容.针对学习目标明确、基础较好、学习兴趣较浓的学生,应加快教学进度,并不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培养其应用技能.针对学习目标不清晰、缺乏学习自信心的学生,要以基础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为主,教师对其应多沟通、多鼓励,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并注重培养其操作能力。

1.制定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是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基础。

要遵循全面发展学生的原则,做到整体推进,让好的学生更好,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跟上教学进度,为社会培养各类型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

2.制定教学计划。

要以符合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为前提,以促进高职学生自身发展为目标,制订多个教育教学计划.区分各教学计划中的难点与侧重点。

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满足其不同的就业需求。

3.教学内容的设置。

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应符合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选取和设置教育教学内容.要将职业教育与双证书教育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除基础教育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更高技能,要设置有利于拓展学生素质的教学课程及内容,真正让学生在高职学习中各取所需。

(三)加强对差等生的心理及思想教育。

针对差等生,高职教师应积极开展心理及思想教育工作,帮其重新找回自我,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及世界观。

差等生未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其基础底子不行,对学习丧失自信,甚至容易自卑。

教师因正视这一现象,并有针对性的对其做思想辅导工作,使其与其他类别学生之间保持平衡。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高职院校及教师应尊重这一差异性,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采取差异性教学教育教学策略,全面发展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高职学生,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郑春雨.《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职学生养成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6)
[2] 张建写.《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探析》[d]. 河北师范大学 2008
[3] 王立艳,杨金.《关于高职分层教学实践的探讨》[j]. 职教论坛. 2009(29)
注: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和差异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高职教育中差异化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