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四单元文言文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四单元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阅读专训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属引..差互:..凄异属引:⑵犬牙差互2、下列语句中加点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其.间千二百里不可知其.源B. 清.荣峻茂以其境过清.C. 猿鸣.三声泪沾裳如鸣.佩环D. 故渔者.歌曰似与游者.相乐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⑴略无阙处⑵凄神寒骨4、【甲】文以“回清倒影”写出江水的清澈,【乙】文“”一句则借鱼表现潭水的清澈。

两处景物描写的不同在于:【甲】文处为,【乙】文处为。

八、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

⑤卒:终于。

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私.臣:(2)齐地方..千里:(3)吾知所以..亡矣:(4)内外不闻吾过.: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3.简要分析齐威王“战胜于朝廷”与宋昭公“卒得反国”的原因。

(4分)(二)汉明帝尊师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2分)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分)(三)范滂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

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

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3)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3)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3)(一)为学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②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③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④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南海还以告富者富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清·彭端淑《白鹤堂文集》) 【注释】①为学:做学问。

②鄙:边远的地方。

③语:告诉。

④恃:凭借,倚仗。

⑤顾:难道。

【阅读指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

主观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人贵立志,事在人为。

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

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字共三十有四B.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西蜀之去.南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野有麦场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3.你从这篇文章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二)僻性畏热冯梦龙①一贫亲赴富亲之席,冬日无裘②而服葛③,恐人见笑,故意挥一扇对众宾曰:“某性畏热,虽冬月亦好取凉。

”酒散,主人觉其伪,故作逢迎之意,单衾④凉枕,延宿池亭之上。

夜半不胜寒,乃负床⑤芘体⑥而走,失脚堕池中。

主人环视之,惊问其故,贫亲曰:“只缘僻性畏热之甚,虽冬月宿凉亭,还欲洗一水浴耳。

”(选自冯梦龙《广笑府》)【注释】①冯梦龙(1575-1646):明末文学家、戏曲家。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知识要点。

1. 实词积累。

- 古今异义:文言文里有很多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不同。

例如“交通”在古文中常指“交错相通”(如“阡陌交通”),而现代指运输业等。

- 一词多义:像“之”字,可作代词(“下车引之”中的“之”指代元方)、助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等。

-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情况。

如“狼不敢前”中的“前”是名词作动词,意为“上前”。

2. 虚词理解。

- 常见虚词有“而”“其”“以”“于”等。

- “而”的用法:表并列(“黑质而白章”)、表承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等。

- “其”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等,如“其不善者而改之”)、表示揣测语气(“其真无马邪”)等。

3. 文言文句式。

- 判断句:一般有“……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或者“……也”(“夫战,勇气也”)的形式来表示判断。

- 省略句:句子中省略主语、宾语或介词等成分。

如“(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了主语“渔人”。

- 倒装句:有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状语后置(“战于长勺”应为“于长勺战”)等情况。

二、阅读训练方法。

1. 初读文章。

- 借助课下注释,尝试通读文言文,了解大致内容。

对于不认识的字,先根据字形结构或上下文推测读音和意义。

- 标记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 字词分析。

- 对照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理解实词、虚词的含义。

对于一词多义的情况,要结合句子语境判断。

- 注意特殊句式,调整语序后再理解句子的准确意义。

3. 内容概括。

- 在理解字词和句子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

-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判断人物的性格特点。

4. 主题探究。

- 思考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可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方面入手。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苏教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一)答苏迈书①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

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④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

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

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觉。

③自道:自己所说。

④顾:只是。

【阅读指津】在文中,黄庭坚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告诫苏迈“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言之凿凿,其情感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而知病之.所在( )(2)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 )(3)顾既.在官( )(4)又少.读书之光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2)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3. 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是门人所编写的。

4.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二)海鱼马嘉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①。

脔②,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③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④,两舟引张之,缒⑤以铁,下垂水底。

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⑥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⑦之酷,悲夫!(摘自《南宋文录录》) 【注释】①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晬儿。

②裔(luán):切成碎块的肉。

③潜渊:潜进深水。

④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⑤缒: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

⑥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

⑦醢(hǎi):切成肉泥、肉酱。

【阅读指津】当马嘉鱼遇到阻拦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孔中,网孔随之紧缩。

江苏省宿豫区丁嘴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文言文习题 苏教版

江苏省宿豫区丁嘴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文言文习题 苏教版

第四单元文言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

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7分)(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2)怀民亦未寝.() (5)念.无与为乐者(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翻译句子。

3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4. 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对比阅读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3)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3)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3)(一)强记之法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①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

掩卷②闲步,即就壁间观所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③精熟,一字不遗。

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④中。

俟⑤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

随收随补,岁无旷日。

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

数年之后,腹笥渐满。

每见务为泛滥者⑥,略得影响⑦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⑧,不如予之约⑨取而实得也。

”(选自《篙庵闲话》)【注释】①讫(qì):完毕。

②掩卷:合上书本。

③务期:一定要达到。

④笥 (xì):竹箱。

⑤俟(sì):等到。

⑥务为泛滥者:务为;力求。

泛滥:此指多而杂乱。

⑦影响:此处指印象。

⑧枵( xiāo)腹:空腹,指毫无学问。

⑨约:简要,精练。

【阅读指津】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

读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而且决定于怎样读,一目十行,二分群书,利用“三余”……本文的读书法和苏轼在《稼说送X琥》所阐述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相一致。

叶奕绳要告诉我们的是与其贪多而杂乱无章地读书,以致无所得;不如精练地阅读而能得到实际的收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即就.壁间观所录( ) (2)一字不遗.( )(3)壁既.满( ) (4)岁无旷.日( )“之”与“粘之壁间”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之之..千里者之之..约取而实得也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朗诵..十余遍泛滥..者影响..而止D.其实..味不同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

(2)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约取而实得”的读书方法。

“约取”的具体表现为,“实得”的具体表现为。

与“约取”相对的是,与“实得”相对的是。

(二)薛谭学讴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背景介绍本文档为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完整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文言文阅读材料。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文言文,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文言文阅读技巧1. 注重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通过研究和积累,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

关注生字、词组的解释和句子的结构,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多咨询老师或使用工具书进行查阅。

2. 注意上下文的推测:有时文言文中的某些词语或句子可能需要通过上下文的推测来理解。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留意前后文的关系,尝试推测出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3. 理解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对于理解文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多留意这些修辞手法,并通过注释、解读等方式理解其美感和意义。

三、推荐阅读材料1. 《孟子》: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化名著之一,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广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2. 《论语》: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对启迪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3. 《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艺术的长篇小说。

该书通过描绘荣府的兴衰和众多角色的刻画,展现了人性、家族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学生深入理解人性和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4. 《史记》:这是古代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古代史书的奠基之作。

《史记》以纪传体的形式记录了自黄帝到汉武帝的两千多年历史,包括了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读物之一。

四、研究方法与建议1. 培养兴趣: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文言文的魅力和重要性,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练习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练习 苏教版

文言文复习(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诣.王(yì)曷.为(hé)为枳.(zhǐ)非所与熙.(xī)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习辞..者(熟练)(言辞)今方.来(将要)缚者曷.为者也(同“何”,什么)何坐.(犯罪)诣.王(到)固.善盗(本来)叶徒.相似(只)其实.味不同(果实)所以然...者何(……的原因)(这样)圣人非所熙.也(同“嬉”,开玩笑)反取病.焉(辱)4、解释下列每组加点字。

⑴之楚王闻之.(这件事)⑵为为.其来也(相当于“于”)齐之.习辞者也(的)何为.者也(做)吾欲辱之.(他,代晏子)生于淮北则为.枳(结出)⑶使:晏子使.楚(出使)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让)5、请有“/”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

⑴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⑵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文: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的面前。

⑵齐人固善盗乎?译文: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⑶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⑷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莫非(难道)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⑸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提炼成成语,在本文晏子说这话目的是想说明什么?南橘北枳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

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 苏教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 苏教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一)李贺作诗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④,骑弱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⑤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⑥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注释】①李长吉:李贺。

唐朝著名诗人。

②通眉:两眉通连。

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

④小奚奴:小僮仆。

⑤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

⑥足:补充。

【阅读指津】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天资聪慧的人也要勤奋,呕心沥血,更何况普通人呢?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每旦日出( ) (2)即书投囊中( )(3)见所书多,辄曰( ) (4)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能苦吟疾书。

(2)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3.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

4.李贺后来成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成名给你的启发是什么?(二)晋人好利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

遇物即攫①之,曰:“此吾可羞②也, 此吾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

”攫已,即去。

市伯③随而索其直④,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

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

苏教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2)

苏教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2)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2)(一)王羲之学书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

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

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

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③也。

‛父喜,遂与之。

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

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

‛自言真胜钟繇。

羲之书多不一体。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

②《笔说》:论书法的书。

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④卫夫人:名铄,字茂猗( 242-349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

卫铄为汝阴大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

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

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

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

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阅读指津】王羲之的成功来源于他不懈的努力。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曾巩《墨池记》)更能体现出他的坚持不懈。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书法才能达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境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七岁善.书( ) (2)窃.而读之( )(3)待尔成人,吾授.也( ) (4)不盈.期月( )2.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待尔成人,吾授也。

(2)此子必蔽吾名。

3.“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日”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B.其夫吃语。

C.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1)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1)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1)(一)板桥家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①。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②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③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④,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⑤,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⑥之圣,不废困勉下学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⑧读《阿房宫赋》至四鼓⑨,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节选自《板桥家书》) 【注释】①济事:能成事,中用。

济,对事情有益。

②方寸:指人的内心。

③与:相关④韦编三绝:相传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支茶断了好几次。

韦,皮革。

③微言精义: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⑥生知安行:即“生而知之”(不用学习而懂得道理)、“安而行之”(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

这是古人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资质。

生,出生。

知,懂得。

安,从容不迫。

行,实行。

⑦困勉下学:刻苦勤奋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

⑧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这里指翰林院,翰林学士供职之所。

⑨四鼓:四更,凌晨1~3时。

【阅读指津】这封家书实际上是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批驳,从而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必须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第一段:作者便提出过目成诵“最是不济事”,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第二段:作者先是指出匆匆而读其实什么收获也没有,接着又以孔子、苏东坡、虞世南等人为事实论据,从正反两面论证,强调只有深入研读才能真正读懂书中真谛的道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孰.有如孔子者乎( ) (2)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3)虽.生知安行之圣( ) (4)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2)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3.作者认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不济事”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4.本文在批驳“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时,举了正反两方面的事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4)(一)李贺作诗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④,骑弱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⑤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⑥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注释】①李长吉:李贺。

唐朝著名诗人。

②通眉:两眉通连。

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

④小奚奴:小僮仆。

⑤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

⑥足:补充。

【阅读指津】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天资聪慧的人也要勤奋,呕心沥血,更何况普通人呢?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每旦日出( ) (2)即书投囊中( )(3)见所书多,辄曰( ) (4)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能苦吟疾书。

(2)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3.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

4.李贺后来成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成名给你的启发是什么?(二)晋人好利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

遇物即攫①之,曰:“此吾可羞②也, 此吾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

”攫已,即去。

市伯③随而索其直④,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

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

”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

旁有哂⑤之者,晋人戟手⑥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选自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攫(jué):夺取。

②羞:同“馐”,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

③市伯:市场上的管理官吏。

④直:同“值”。

⑤哂(shěn):讥笑。

⑥戟(jī)手:竖起中指与食指如戟形。

这是骂人时侮辱人的动作。

【阅读指津】好利是人类普遍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还不如文中的晋人。

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为卑劣的品行—虚伪!作者借晋人之语,一方面批判了社会中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的“好利者”,另一方面也揭露了那些以“坦荡”为名,实则行“好利”之事的小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攫已,即去.( ) (2)市伯随而索.其直( )(3)尔幸予.我( ) (4)岂不又贤于.彼哉(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皆若己所固有。

(2)何哂之有?3.就短文最后晋人的话,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三)给猫取名齐奄①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

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

请更名‘龙猫’。

”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②龙乎?不如名曰‘云猫’。

”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风猫’。

”又客说之曰:“大风飚③起,维屏以墙④,斯足蔽矣。

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

”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⑤,斯墙圮⑥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

”东里丈人⑦嗤之曰:“噫嘻!捕鼠者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⑧自失本真哉!”(选自明·刘元卿《应谐录》) 【注释】①齐奄:人名。

②尚于:超过。

③飚(biāo):巨风。

④维屏以墙:只要立一面墙;维,同“唯”;下句中二“维”字均为无实义的发语词。

⑤穴之:打洞。

⑥圮(pǐ):毁坏。

⑦东里丈人:东里丈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

丈人,老人家。

⑧胡为:为何。

【阅读指津】刘元卿人称“正学先生”,一生孜孜于理学。

“存守本体,随事躬行”是他的言行准则。

猫就是猫,不会因外表的改变而改变它的本性。

虎不如龙,龙不如云,云不如风……人们根据事物的相克来给猫命名,却忘了猫的本性,实在可笑!如果以虚为实,把幻想当现实,在臆想中折腾,就不是什么好兆头。

如何在众说纷纭中认清事物本质,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像东里丈人那样冷眼看世界,才会有正确的答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 ) (2)虎诚.猛。

不如龙之神也( )(3)龙固.神于虎也( ) (4)东里丈人嗤.之曰(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2)捕鼠者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3.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四)王积薪闻棋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

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②。

既灭烛,闻主人媪③隔壁呼其妇④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

”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⑤。

”积薪暗记。

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选自《唐国史补》) 【注释】①王积薪:唐朝著名围棋手。

②逆旅:旅店。

③媪:老妇人。

④妇:指媳妇。

⑤伏局:这局棋认输。

【阅读指津】王积薪闻棋这个故事说明了艺无止境、“学”亦无止境的道理。

强中更有强中手,有一点本领不要骄傲自满,学习提高是无止境的。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自谓宿于逆旅..( ) (2)既.灭烛( )(3)尔.败矣( ) (4)意思皆所不及.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2)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3.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4.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五)答李几仲书①(节选)天难生于才②,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

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

凡为足下③道者,皆在中朝④时闻天下长者之言,足下以为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给李几仲的信(摘录)。

②天难生于才:天才是很难出现的。

③足下:您,对对方的敬称。

④中朝:朝廷中。

【阅读指津】《答李几仲书》是北宋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写给李几仲的一封劝勉信。

该信赞扬中有劝勉,劝他不要自负,不要怨天尤人;勉励他要勤奋学习,超越前人。

文章措辞得体,语气委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以就.晚成之器( ) (2)皆.在中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难生于才,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

(2)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

3.通读全文思考:“学问琢磨”是指;“晚成之器”即成语。

(六)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许衡①字仲平,怀②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

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怀州。

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更:换。

④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⑤《书》:也叫《尚书》《书经》。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

相传是孔子编选而成。

⑥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⑦徂徕(c ú lái)山:山东泰安境内。

⑧《易》:《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以阴阳符号的不同排列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⑨揆(ku í):揣度。

【阅读指津】许衡这种高尚的品德与他长期认真读书是分不开的。

后来,许衡通过刻苦学习,成为元初著名的理学家。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任命他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他制定了一系列朝仪官制,对蒙古族和汉族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成为鲁斋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1.解释加点字的意义。

(1)幼有异.质( )(2)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3)身体而力践.之( )(4)吾心独.无主乎(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2)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3.从选文来看,许衡的什么精神令人感动?(七)青文胜为民请命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

仕为龙阳②典史③。

龙阳濒洞庭④,岁根水患,道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

再上,皆不报。

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⑧以进,遂自经于鼓下。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

邑人建祠祀之。

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

万历⑪十四年诏有司⑫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 【注释】①夔( 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指洞庭湖。

⑤道赋:拖欠赋税。

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

此指宫门外。

⑦疏:给皇帝的奏章。

⑧登闻鼓: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面的人听到。

⑨诏宽:皇帝下令宽免。

⑩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⑪万历:明神宗年号。

⑫有司:官吏。

【阅读指津】从文章的事例看,青文胜是一个爱国爱民,关心百姓疾苦,舍己为人,有着强烈责任心的有志之士。

同海瑞一样,为社稷敢于抛弃前途,而青文胜更是献出生命。

他的精神永垂不朽!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仕.为龙阳典史( ) (2)岁罹.水患( )(3)为.民请命( ) (4)悯.其为民杀身( )2.选择题。

(1)“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 )A.上告B.到C. 登上D.责骂(2)“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 )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 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

4.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什么?(八)衙役夫妇救犯人王义士者,失其名,泰州如皋县隶①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