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 苏教版

合集下载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3)苏教版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3)苏教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3)(一)强记之法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①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

掩卷②闲步,即就壁间观所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③精熟,一字不遗。

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④中。

俟⑤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

随收随补,岁无旷日。

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

数年之后,腹笥渐满。

每见务为泛滥者⑥,略得影响⑦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⑧,不如予之约⑨取而实得也。

”(选自《篙庵闲话》)【注释】①讫(qì):完毕。

②掩卷:合上书本。

③务期:一定要达到。

④笥 (xì):竹箱。

⑤俟(sì):等到。

⑥务为泛滥者:务为;力求。

泛滥:此指多而杂乱。

⑦影响:此处指印象。

⑧枵( xiāo)腹:空腹,指毫无学问。

⑨约:简要,精练。

【阅读指津】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

读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而且决定于怎样读,一目十行,二分群书,利用“三余”……本文的读书法和苏轼在《稼说送张琥》所阐述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相一致。

叶奕绳要告诉我们的是与其贪多而杂乱无章地读书,以致无所得;不如精练地阅读而能得到实际的收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即就.壁间观所录( ) (2)一字不遗.( )(3)壁既.满( ) (4)岁无旷.日( )2.下列句中“之”与“粘之壁间”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B.马之.千里者C.跪而拾之.以归D.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录讫朗诵..十余遍B.每见务为泛滥..者C.略得影响..而止D.其实..味不同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

(2)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5.作者在文中倡导“约取而实得”的读书方法。

“约取”的具体表现为,“实得”的具体表现为。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阅读—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阅读—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测试㈠命题人:梦在他乡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1-5题。

(18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

妻子入见,立有间。

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景公:齐国国君。

③霁(jì):天放晴。

③被:同“披”。

④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2分)其实味不同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6分)①吏二缚.一人诣王________________ ②晏子避席.对曰________________③齐人固善盗.乎________________ ④叶徒.相似________________⑤晏子入见,立有间.________________ ⑥逸.而知人之劳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3)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3)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3)(一)为学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②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③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④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南海还以告富者富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清·彭端淑《白鹤堂文集》) 【注释】①为学:做学问。

②鄙:边远的地方。

③语:告诉。

④恃:凭借,倚仗。

⑤顾:难道。

【阅读指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

主观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人贵立志,事在人为。

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

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字共三十有四B.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西蜀之去.南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野有麦场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3.你从这篇文章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二)僻性畏热冯梦龙①一贫亲赴富亲之席,冬日无裘②而服葛③,恐人见笑,故意挥一扇对众宾曰:“某性畏热,虽冬月亦好取凉。

”酒散,主人觉其伪,故作逢迎之意,单衾④凉枕,延宿池亭之上。

夜半不胜寒,乃负床⑤芘体⑥而走,失脚堕池中。

主人环视之,惊问其故,贫亲曰:“只缘僻性畏热之甚,虽冬月宿凉亭,还欲洗一水浴耳。

”(选自冯梦龙《广笑府》)【注释】①冯梦龙(1575-1646):明末文学家、戏曲家。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古文复习试卷及文言文试题答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古文复习试卷及文言文试题答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古文复习试卷及文言文试题答案=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1-60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

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圣人非所与熙也②齐人固善盗吾欲辱之,何以也?④晏子避席对曰酒酣左右对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吏二缚王。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21-22。

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6—7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面;食不给,啖③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及至被谗④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

②辄:往往,每每。

③啖:吃。

④谗:说人坏话。

5、你认为上文表现了范仲淹哪些高尚的品质?6、读了上文后,试写出和“天下为己任”意义相近的一句名言。

二、阅读《人琴俱亡》,回答下列问题。

7 -11 共18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苏教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一)答苏迈书①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

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④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

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

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觉。

③自道:自己所说。

④顾:只是。

【阅读指津】在文中,黄庭坚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告诫苏迈“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言之凿凿,其情感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而知病之.所在( )(2)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 )(3)顾既.在官( )(4)又少.读书之光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2)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3. 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是门人所编写的。

4.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二)海鱼马嘉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①。

脔②,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③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④,两舟引张之,缒⑤以铁,下垂水底。

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⑥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⑦之酷,悲夫!(摘自《南宋文录录》) 【注释】①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晬儿。

②裔(luán):切成碎块的肉。

③潜渊:潜进深水。

④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⑤缒: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

⑥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

⑦醢(hǎi):切成肉泥、肉酱。

【阅读指津】当马嘉鱼遇到阻拦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孔中,网孔随之紧缩。

2018【中考语文】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2018【中考语文】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练习题班级姓名分数【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一、文学知识填空。

1、本文选自《》。

晏婴,春秋后期齐国著名家。

二、给加点字注音。

诣.()枳.()曷.()缚.()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⑴晏子将使.楚()⑵习.辞者()⑶何坐.()⑷坐盗.()⑸吏二缚一人诣.王()⑹齐人固.善盗乎()⑺叶徒.相似()⑻其实.味不同()⑼所以然.者何()⑽圣人非所与熙.也()⑾寡人反取病.焉()⑿晏子避席..对曰()⒀为.其来也()⒁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四、翻译句子。

⑴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⑵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⑶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⑷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5)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6)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五、课文内容理解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3、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课外】晏子谏因鸟杀人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日:“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已毕,请杀之。

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八上文言文课外阅读及答案

八上文言文课外阅读及答案

八上文言文课外阅读及答案1. 8年级课外古文阅读及答案(一)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

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

如此数四,方敢示人。

”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

”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齐乃下拜。

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以示皎然。

皎然曰:“‘波’字不佳。

”某怒而去。

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

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

”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姑置之(2)方敢示人(3)无处濯尘缨(4)某怒而去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D策之不以其道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

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

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

(1)朕少好弓矢(2)皆非良材(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4)数延见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D咨臣以当世之事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三)鲍君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 1解释文中黑体字。

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一)答苏迈书①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

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④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

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

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觉。

③自道:自己所说。

④顾:只是。

【阅读指津】在文中,黄庭坚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告诫苏迈“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言之凿凿,其情感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而知病之.所在( )(2)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 )(3)顾既.在官( )(4)又少.读书之光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2)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3. 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是门人所编写的。

4.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二)海鱼马嘉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①。

脔②,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③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④,两舟引张之,缒⑤以铁,下垂水底。

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⑥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⑦之酷,悲夫!(摘自《南宋文录录》)【注释】①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晬儿。

②裔(luán):切成碎块的肉。

③潜渊:潜进深水。

④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⑤缒: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

⑥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

⑦醢(hǎi):切成肉泥、肉酱。

苏教版八上文言文练习加答案

苏教版八上文言文练习加答案

苏教版八上文言文复习(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诣.王(yì)曷.为(hã)为枳.(zhǐ)非所与熙.(xī)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习辞..者(熟练)(言辞)今方.来(将要)缚者曷.为者也(同“何”,什么)何坐.(犯罪)诣.王(到)固.善盗(本来)叶徒.相似(只)其实.味不同(果实)所以然...者何(……的原因)(这样)圣人非所熙.也(同“嬉”,开玩笑)反取病.焉(辱)4、解释下列每组加点字。

⑴之楚王闻之.(这件事)齐之.习辞者也(的)吾欲辱之.(他,代晏子)⑵为为.其来也(相当于“于”)何为.者也(做)生于淮北则为.枳(结出)⑶使:晏子使.楚(出使)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让)5、请有“/”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

⑴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⑵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吏二缚一人诣王。

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的面前。

⑵齐人固善盗乎?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⑶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⑷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难道)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⑸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提炼成成语,在本文晏子说这话目的是想说明什么?南橘北枳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古诗词及文言文复习训练-word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古诗词及文言文复习训练-word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古诗词及文言文复习训练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古诗词及文言文复习训练【学习目标】:1.复习理解并掌握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背诵并默写。

2. 复习理解并掌握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掌握部分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

【学习过程】:一、八年级上学期古诗文默写练习(一)识记续接(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请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3.浩荡离愁白日斜,。

4 ,夜泊秦淮近酒家。

5.城阙辅三秦,。

6 ,干戈寥落四周星。

7.白头搔更短,。

8、,谁家新燕啄春泥。

9.飞来峰上千寻塔,。

10、,灵旗空际看。

11.僵卧孤村不自哀,。

12、荡胸生曾云,。

1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14.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5.,生于淮北则为枳。

,其实味不同。

16、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二)理解识记1.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两个诗句是:,。

2.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的:,。

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5.《七律长征》一诗采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 ,”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7.《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为:8.《泊秦淮》一诗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____ __ , _ 。

9 、《雁门太守行》中哪一句诗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10、《别云间》中哪一句诗表达作者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1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

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14周)组合阅读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14周)组合阅读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4周〕组合阅读【诗词鉴赏】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压〞“开〞两字的表达效果。

2.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的什么精神?【文言文阅读】王猛执法秦王坚①自河东②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③。

八月,以某某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

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⑤,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

猛下车收⑥德,奏未与报⑦,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与⑧。

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无所顾忌。

数旬之间,权豪、责戚,杀戮、判免⑩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

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苻坚。

②河东:郡名。

③御史中丞:官职名。

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为官职名。

④太后:苻坚的伯母。

⑤豪横:恃强横暴。

⑥收:拘捕。

⑦报:答复。

⑧与:来得与。

⑨同志:志向一样。

⑩判免:判刑、免官。

3.如下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秦王坚自河东还.(返回) B.为百姓患.(害怕)C.已陈尸于市.(街市) D.奸猾..屏气(奸猾的人)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①之:太后之弟也/坚驰使赦之②为: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为百姓患A.①一样,②一样 B.①一样,②不同C.①不同,②不同 D.①不同,②一样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无所顾忌。

(2)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6.王猛严惩某某官员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用文中原句回答)文段中的王猛是一个怎样的人?【现代文阅读】敬畏这些古树光其军树在,老成了古树,依然挺立于天地之间,经历着风霜雨淋,倒真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子……从孔子故里曲阜回来,萦绕在心头的一直就是这些古树。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我的母亲》阅读同步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我的母亲》阅读同步练习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我的母亲》阅读同步练习【课内阅读】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

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

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

我在七八岁时,看见母亲那样辛苦,心里已知道感觉不安。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

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

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段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1.选文回忆了母亲哪一个生活片断?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2.作者写夜深人静,“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请你想像一下,当时“我”会对母亲说什么?(不少于50字)4.说说“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一句中“这样”是指什么?“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指什么样的心理状态?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阅读】窗前的母亲①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②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

苏教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2)

苏教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2)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2)(一)王羲之学书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

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

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

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③也。

‛父喜,遂与之。

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

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

‛自言真胜钟繇。

羲之书多不一体。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

②《笔说》:论书法的书。

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④卫夫人:名铄,字茂猗( 242-349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

卫铄为汝阴大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

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

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

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

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阅读指津】王羲之的成功来源于他不懈的努力。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曾巩《墨池记》)更能体现出他的坚持不懈。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书法才能达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境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七岁善.书( ) (2)窃.而读之( )(3)待尔成人,吾授.也( ) (4)不盈.期月( )2.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待尔成人,吾授也。

(2)此子必蔽吾名。

3.“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日”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B.其夫吃语。

C.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文言文复习练习题【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一、文学知识填空。

1、本文选自《》。

晏婴,春秋后期齐国著名家。

二、给加点字注音。

诣()枳()曷()缚()三、解释加点字。

⑴晏子将使楚()⑵习辞者()⑶何坐()⑷坐盗()⑸吏二缚一人诣王()⑹齐人固善盗乎()⑺叶徒相似()⑻其实味不同()⑼所以然者何()⑽圣人非所与熙也()⑾寡人反取病焉()⑿晏子避席对曰()⒀为其来也()⒁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四、翻译句子。

⑴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⑵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⑶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⑷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⑸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⑹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⑺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五、课文内容理解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3【课外】晏子谏因鸟杀人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日:“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已毕,请杀之。

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一、晏子的本意是景公,说他。

但是晏子却以烛邹的姿态出现。

这种以的语言进行讽谏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1)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1)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1)(一)板桥家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①。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②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③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④,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⑤,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⑥之圣,不废困勉下学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⑧读《阿房宫赋》至四鼓⑨,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节选自《板桥家书》) 【注释】①济事:能成事,中用。

济,对事情有益。

②方寸:指人的内心。

③与:相关④韦编三绝:相传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支茶断了好几次。

韦,皮革。

③微言精义: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⑥生知安行:即“生而知之”(不用学习而懂得道理)、“安而行之”(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

这是古人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资质。

生,出生。

知,懂得。

安,从容不迫。

行,实行。

⑦困勉下学:刻苦勤奋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

⑧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这里指翰林院,翰林学士供职之所。

⑨四鼓:四更,凌晨1~3时。

【阅读指津】这封家书实际上是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批驳,从而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必须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第一段:作者便提出过目成诵“最是不济事”,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第二段:作者先是指出匆匆而读其实什么收获也没有,接着又以孔子、苏东坡、虞世南等人为事实论据,从正反两面论证,强调只有深入研读才能真正读懂书中真谛的道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孰.有如孔子者乎( ) (2)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3)虽.生知安行之圣( ) (4)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2)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3.作者认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不济事”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4.本文在批驳“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时,举了正反两方面的事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一)答苏迈书①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

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④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

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

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觉。

③自道:自己所说。

④顾:只是。

【阅读指津】在文中,黄庭坚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告诫苏迈“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言之凿凿,其情感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而知病之.所在( )(2)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 )(3)顾既.在官( )(4)又少.读书之光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2)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3. 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是门人所编写的。

4.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二)海鱼马嘉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①。

脔②,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③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④,两舟引张之,缒⑤以铁,下垂水底。

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⑥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⑦之酷,悲夫!(摘自《南宋文录录》)【注释】①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晬儿。

②裔(luán):切成碎块的肉。

③潜渊:潜进深水。

④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⑤缒: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

⑥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

⑦醢(hǎi):切成肉泥、肉酱。

【阅读指津】当马嘉鱼遇到阻拦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孔中,网孔随之紧缩。

孔愈紧,马嘉鱼愈是愤怒,更加拼命地往前冲,结果一条条“坚强”的马嘉鱼被网孔牢牢地卡死,为渔人所获。

当我们想勇往直前的时候,也不妨想想马嘉鱼的故事。

不看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一味地往前冲,这样莽撞的行为,受伤害的也只能是自己。

所以生活中,给自己一个回环的余地,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春夏乳.子( ) (2)两舟引.张之( )(3)必钻触求进.( ) (4)致不可脱.(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用火薰之B.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C.两舟引张之D.用罹烹醢之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2)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5.文章最后一段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该段有什么作用?(三)孙膑赛马孙膑①尝与庞涓②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③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④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⑤。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忌曰:“君第⑥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⑦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选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孙膑: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②庞涓: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③黥 ( qíng):在脸上刺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

用作刑罚或防止逃跑。

④田忌:齐王的宗族。

③驰逐重射:赛马赌博。

⑥第:只,只管。

⑦下驷:下等马。

【阅读指津】文章告诉人们的道理是:避实就虚,牵制敌方的主要力量,使用智力去求取胜利,此种方法远较以蛮力强行取胜来得高明。

孙膑关于“上驷”“中驷”“下驷”的推理和议论,正是其智慧的体现,因此,他最后能成为威王之师也是顺理成章的。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史记》与、、并称“前四史”。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君第.重射( ) (2)窃.载与之齐(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2)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4.指出下列句子中与“田忌信然之”中“然”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B.我妻死之年手.植也C.不耻.下问D.无案犊之劳.形5.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孙膑得到重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四)戴高帽俗以喜人面谀①者曰:“喜戴高帽。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②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③。

”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④,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⑤?”师颔其首⑥曰:“汝言亦不为无见。

”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选自俞樾《春在堂全书》) 【注释】①谀:奉承。

②辄:就。

③龃龉(jǔ yǔ):下牙齿不齐。

比喻意见不合,产生子盾。

④直途:正直的方式。

事:对待。

⑤欤:呢。

句末疑问语气词。

⑥颔首:点头。

⑦止:同“只”。

【阅读指津】戴高帽也叫扣高帽,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抬高别人,不管是故意的还是实在的。

通常把当面奉承让人高兴的话叫作“喜欢戴高帽”。

后人用“好戴高帽”来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文中的老师被京官几句恭维的话迷惑了,失去了自己的原则。

文章借此讽刺了那些所谓的“师者”对阿诀奉承也难以抵御的社会现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能否在局中也保持一颗清醒的心呢?希望本文能给你有益的启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俗以喜人面.谀者曰( ) (2)外官.不易为( )(3)汝言.亦不为无见( ) (4)语.人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2)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3.文中“高帽”一词的意思是,其修辞方法是。

4.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

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五)双清溪水数日阴雨。

苦甚。

至双清庄,天稍霁①。

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②。

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

石篑③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

次早,山僧供茗糜④,邀石篑起。

石篑叹曰:“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僧曰:“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

”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⑤茗数碗,即同行。

(选自袁宏道《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注释】①霁(jì):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精:精致讲究。

③石篑:作者的朋友,陶石篑。

④茗糜:茶与粥。

⑤啜:喝。

【阅读指津】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公安派”主帅,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选文是一篇游记,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描写双清庄的溪水。

文中既没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也没有逼真的形象,作者只描写溪水的响声,而且是通过石篑听觉上的感受从侧面介绍给读者的。

作者落笔于人物,却实于景物,写得清新自然、别有情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数日阴雨,苦甚.( ) (2)遂不能寐.( )(3)邀.石篑起( ) (4)响者乃.溪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

(2)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3.文中“石篑大笑”的“笑”非常传神,试分析石篑笑的原因。

4.作者为什么要极力刻画友人石篑的情绪变化?(六)勉谕儿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选自周怡《尺牍·精华》)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

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阅读指津】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古人积累了大量的治家经验,希望子孙们世代遵守,以保长久的幸福安宁。

周怡在这里所谈的是“奢”与“俭”的关系问题。

古人常说“勤俭持家”,不知道衣食得之不易,很容易犯铺张浪费的毛病,所以作者要对他的子侄说明俭朴的重要。

最后作者语重心长地告诫儿侄要“居安思危”,必须“未雨绸缪”,切不可到穷途末路时才知追悔。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何必图.好吃好着( )(2)莫.待无时思有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3.此文对你有什么启示?(七)鲁恭治中牟鲁恭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

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

其人随恭行阡陌⑤,俱坐桑下。

有雉⑥过,止其旁,旁有儿童。

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

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

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

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⑦白⑧安。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牟:地名,今河南省境内。

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

③袁安:河南郡大守,是鲁恭的上司。

④阴:暗中。

⑤阡陌:田间小路。

⑥雉(zhì):野鸡。

⑦状:报告。

⑧白:给。

【阅读指津】鲁恭(32年一113年),字仲康。

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姓鲁。

鲁恭于东汉章帝建初年间(76年一84年)任中牟县令,他着重以道德风尚感化人,不依靠刑罚命令惩治人,遇有讼争,尽量说服,使犯法者自感愧悔,深受人民爱戴,有“鲁恭三异”(蝗不入境,化及禽兽,竖子有仁心)的传说。

本文所记的就是他任中牟县令时,他的上级袁安因怀疑他的道德教化而派人视察时发生的“鲁恭三异”之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疑.其不实( ) (2)儿言雉方.雏( )(3)久留徒.扰贤者耳( ) (4)吾将速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其人曰:“儿何不捕之?”(2)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

3.鲁恭任中牟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4.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联系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八)郑板桥知潍县郑板桥,乾隆间知①山东潍县。

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

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②,有讼事,则右窭子而左富商③。

监生④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驼钱骡⑤有何陈乞?”或命皂卒⑥脱其帽,足踏之,或捽⑦头黥面⑧,逐之出。

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