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梅散文.
丁立梅散文6篇

丁立梅散文6篇丁立梅散文篇(一):丁立梅散文集读后感墨香宣逸,您的娟娟细笔,永存我心,一如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题记只淡淡一句“几千里的奔波,我只是来看花的”,便道出对自然的追寻。
心之所向,思绪奔流,梦之浮生,万千感慨。
走近自然,何时留视于羞怯地藏在叶间的小花,《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娓娓叙出了“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开得细小而执着”这一自然定律。
由花及人,或许和你相比,笔下那个皮肤乌黑,还有些耳聋的他,是那样的不起眼,甚至被排斥。
但你不能轻视他,只因每朵花的花期不同,他只是在吸取养分,为开花的那一天,执着前进着。
“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话语坚决有力,惊起一座,“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诚然,一切生而公平,即便是路边毫不起眼的小草,为不被他人践踏、鄙夷,也时刻为开花预备着,期盼有朝一日,在草木葳蕤中绽放自己独特的风貌。
我们何尝不是呢?唯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或许机遇多了,人生的底色上便会抹上一层粉红,梦的世界亦是如此。
不知怀有怎样作文的心情写出了令人潸然泪下、回味无穷的《心上蜻蜓翩跹》。
小蕊,一个对父爱无比憧憬的孩子,不断回忆着,与父亲同坐田埂,追捕蜻蜓的童年,可一次次落空,终因一场大雪掩埋了她全部的期望。
雪落得最密的那年冬天,父亲结束了漂泊生涯,归家,可她却已无心留他。
门前雪地上的那两个橘子好像见证了他对她的爱。
但“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无论父亲怎样与她亲近,她总疏远他。
他在她幼小的心灵划过了一道不行愈合的伤口。
慢慢长大,小蕊见到相濡以沫的父母,释怀了,忘却了过去。
细细感悟,我们该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爱你的人,别让她们的爱白白付出,别让他们的爱转为冷漠。
无论曾经的爱与不爱,花开花谢,时间抚平一切伤口。
回首往事,或许你会为过去的冲动而后悔,换个角度,体谅他人,你的生活会更加丰满。
您说“我望见了我松软的青春,不懊悔,不圆满,由于我如此纯美地开过花,对岁月,我布满感恩”。
丁立梅经典散文十篇

丁立梅经典散文十篇
摘要:
一、介绍丁立梅及其散文特点
二、分享《风中的小麦》中的感人故事
三、分析《低到尘埃的美好》中的人生哲学
四、探讨《暗香》中关于生命的意义
五、总结丁立梅散文的艺术风格与价值
六、展望丁立梅未来创作的可能性
正文:
丁立梅,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她的作品既有独特的个性,又具有广泛的普世价值,深入探讨了人生、爱情、亲情等多种主题。
在《风中的小麦》中,丁立梅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麦,即使生活艰难,也不曾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在逆境中,它顽强地向阳光延伸,最后结出了饱满的麦穗。
这篇散文寓意深刻,启示人们要珍惜生命,勇往直前。
《低到尘埃的美好》则以一种平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美好。
丁立梅通过对生活中琐碎事物的描写,让人深刻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引导人们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暗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现出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梅花在寒冷的冬日里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寓意着生命无论面
临多大的困境,都能顽强地继续前行。
总的来说,丁立梅的散文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她的文字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她的作品丰富了当代散文的园地,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丁立梅散文《种爱》

丁立梅散文《种爱》生命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存活的。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丁立梅《种爱》,希望对你有帮助。
认识陈家老四,缘于我婆婆。
婆婆来我家小住,我下班回家,陈家老四正站在我家院门口,跟婆婆热络地说着话。
陈家老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亲过世早,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已另立门户。
他们与他感情一般,与母亲感情也一般,平常不怎么往来。
只他和寡母,守着祖上传下的三间平房度日。
也没正式工作,蹬着辆破三轮,上街帮人拉货。
婆婆怕跑菜市场,有时会托他带一点蔬菜回来。
他每次都会准时送过来,看得出,那些蔬菜,已被他重新打理过,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
婆婆削个水果给他吃,他推托一会,接下水果,憨憨地笑。
路上再遇到我,他没头没脑说一句,你婆婆是个好人。
他却得了绝症,肝癌。
穷,医院是去不得的,只在家里吃点药,等死。
精神气儿好的时候,他会撑着出来走走,身旁跟着他的白发老母亲。
小区的人,远远望见他,都避开走,生怕他传染了什么。
他坐在我家的小院子里,苦笑着说,我这病,不传染的。
我们点头说,是的,不传染的。
他得到安慰似的,长舒一口气,眼睛里,蒙上一层水雾,感激地冲我们笑。
一天,他跑来跟我婆婆说,阿姨,我怕是快死了,我的肝上积了很多水。
我婆婆说,别瞎说,你还小呢,有得活呢。
他笑了,说,阿姨,你别骗我,我知道我活不长的。
只是扔下我妈一个人,不知她以后怎么过。
我们都有些黯然。
春天的气息,正在蓬勃。
空气中,满布着新生命的香,叶在长,花在开。
而他,却像秋天树上挂着的一枚叶,一阵风来,眼看着它就要坠下来,坠下来。
我去上班,他在半路上拦下我。
那个时候,他已瘦得不成样,脸色蜡黄蜡黄。
他腼腆地冲我笑,老师,你可以帮我一个忙么?我说,当然可以。
他听了很高兴,说他想在小院子里种些花。
你能帮我找些花的种子么?他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
见我狐疑地盯着他,他补充道,在家闲着也无聊,想找点事做。
我跑了一些花店,找到许多花的种子带回来,太阳花,凤仙花,虞美人,喇叭花,一串红……他小心地伸手托着,像对待小小的婴儿,眼睛里,有欢喜的波在荡。
丁立梅经典散文《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丁立梅经典散文《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丁立梅经典散文《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一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上,往下看。
那儿,几间平房,座西朝东,原先是某家单位做仓库用的。
房很旧了,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
“絮”是色的木片子,下雨的天,我总担心它会不会漏雨。
房子周围长了五棵紫薇。
花开时节,我留意过,一树花白,两树花红,两树花紫。
把几间平房,衬得水粉水粉的。
常有一只野鹦鹉,在花树间跳来跳去,变换着音唱歌。
房前,码着一堆的砖,不知做什么用的。
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什么的。
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太阳。
像夫,与妇。
也真的是一对夫妇住着,男的是一家公司的门卫,女的是街道清洁工。
他们早出晚归,从未与我照过面,但我听见过他们的说话声,在夜晚,的,像虫鸣。
我从夜晚的阳台上望下去,望见屋子里的灯光,和在灯光里走动的两个人影。
世界美好得让人心里长出水草来。
某天,我突然发现砖堆上空着,不见了蓝的拖鞋红的拖鞋,砖堆一下子变得异常冷清与寂寥。
他们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
重“见”他们,是在几天后的午后。
我在阳台上晾衣裳,随意往楼下看了看,看到砖堆上,赫然躺着一蓝一红两双绒拖鞋,在太阳下,相偎着,仿佛它们从来不曾离开过。
那一刻,我的心里腾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在着。
二做宫廷桂花糕的老人,天天停在一条路边。
他的背后,是一堵废弃的围墙,但这不妨碍桂花糕的香。
他跟前的铁皮箱子上,叠放着五六个小蒸笼,什么时候见着,都有袅袅的香雾,在上面缠着绕着,那是蒸熟的桂花糕好闻的味道。
老人瘦小,永远一身藏青的衣,藏青的围裙。
雪白的米粉,被他装进一个小小的木器具里,上面点缀桂花三两点,放进蒸笼里,不过眨眼间,一块桂花糕就成了。
停在他那儿,买了几块尝。
热乎乎的甜,软乎乎的香,忍不住夸他,你做的桂花糕,真的很好吃。
他笑得十分十分开心,他说,他做桂花糕,已好些年了。
丁立梅散文集摘抄

丁立梅散文集摘抄
以下是丁立梅的散文集摘抄:
《我的小卖部》
丁立梅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小卖部,它是她的快乐源泉,她那时候就
已经懂得了记账和计算。
她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赚到多少钱,而是过
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也热爱教育,小卖部也是她的教育场所,她帮助那
些来买东西的孩子们学习计算和人际交往。
《山村里的教师》
《橘子的黄昏》
《寄宿制学校的童年》
这篇文章描述了丁立梅在寄宿制学校过年的情景,尽管这种生活异于
常人,但她和同学们在充满快乐的日子里成长。
她认为这样的经历让她学
会了独处,学会了自力更生,学会了尊重他人。
《边境的背影》
丁立梅去了一趟边境地区,她看到了很多生活在困难之中的人。
但是,她也看到了那些默默照顾边境儿童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孩子们
的命运。
她认为这些人是最值得尊敬的。
以上就是我为你整理的丁立梅散文集摘抄,祝愿您阅读愉快!。
丁立梅的优美散文(精选14篇)

丁立梅的优美散文丁立梅的优美散文(精选14篇)由于散文在艺术表现方法上自由灵活、挥洒自如,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不拘一格,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兼采并用,因而我们在散文里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听到喜怒哀乐的心声,还可领略思想哲理的火花。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丁立梅的优美散文,供大家欣赏。
丁立梅的优美散文篇1年少的时候,我曾热切地做过一个梦,一个有关书的梦:开一家小书店,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
那时家贫,无钱买书。
对书的渴望,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
偶尔得了几枚硬币,不舍得用,慢慢积攒着,等有一天,走上几十里的土路,到老街上去。
老街上,最诱惑我的,不是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不是香香喷喷的各色糕点,不是喜欢的红绸带,而是小人书。
小人书是一个中年男人的,他把书摊摆在某棵大树下,或是巷道的拐角处。
书大多破旧得很了,有的甚至连封面都没了,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在我眼里,是散着馨香的。
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腾跳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
我扑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
读小学时,我的班主任家里,订有一些报刊,让我垂涎不已。
班主任跟我父亲是旧交,凭着这层关系,我常去他家借书看。
他对书也是珍爱的,一次只肯借我一本。
有时夜晚,借来的书看完了,我又想看另外的。
这种欲望一旦产生,便汹涌澎湃起来,势不可当。
怕父母阻拦,我偷偷出门,跑去班主任家,一个人走上五六里的路。
乡村的夜,空旷得无边无际,偶有一声两声狗吠,叫得格外突兀,让人心惊肉跳。
我看着自己小小的影子,在月下行走,像一枚飘着的叶,内心却被一种幸福,填得满满的。
新借得的书,安静在我的怀里,温良、敦厚,让我有满怀的欢喜。
多年后,我想起那些夜晚,还觉得幸福。
母亲惊奇,那时候,你还那么小,一个人走夜路,怎么不晓得害怕?我笑,我那时有书作伴呢,哪里想到怕了?那样的月色,漫着,水一样的。
丁立梅散文赏析

丁立梅散文赏析她写花,那花就像是从纸面上跳出来,在你眼前活色生香。
像那篇写油菜花的,感觉她笔下的油菜花不是普通的油菜花,而是一群穿着金黄裙子的小仙子在田野里嬉戏。
她能把油菜花的那种蓬勃生机写得让你仿佛能闻到那股子淡淡的香,看到蜜蜂在花丛里忙忙碌碌的样子。
读着她的文字,就好像自己正站在那一大片油菜花田里,被那片金黄包围着,心里满是欢喜。
她写人物也特别有味道。
那些小人物在她的笔下都有了不一样的光彩。
就说街头卖烤红薯的大爷吧,经她一写,那大爷就不只是个卖红薯的了,他像是带着故事的智者。
从大爷粗糙的手,写到他烤红薯时专注的神情,再到那烤红薯散发出来的香甜味道,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觉特别真实,就好像这个大爷是自己生活中认识的人一样。
她让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丁立梅的散文还特别擅长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她写那些关于亲情的文章,总是能让我这个铁石心肠的人也忍不住眼眶湿润。
她写母亲,可能就是从母亲做的一顿饭、缝的一件衣服说起,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这些日常琐碎,却把母亲对子女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像我自己的妈妈,也是在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情里,倾注了她所有的爱。
读到这样的文字,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家人,心里充满了感恩。
她的文字风格也是简单又直白,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词藻,却能把事情和情感说得明明白白。
就像和好朋友聊天一样,轻松自然。
有时候我读着读着,就会忍不住笑出声来,有时候又会默默流下眼泪。
她的散文就像是一个情感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每打开一次,就能收获不同的感动。
我觉得丁立梅就像是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她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收集起来,然后用她那充满魔力的笔,变成一篇篇动人的散文,让我们看到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大全(8篇)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大全(8篇)丁立梅散文读后感大全(8篇)1:《生命的形状》读后感《生命的形状》是丁立梅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描述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状的事物,展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美丽。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深受启发和触动。
文章中的每个段落都描述了一种形状的生命,比如树木的树冠形状、岩石的形状等等。
丁立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精细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力量。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生命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每一种形状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和价值。
2:《时间的脚步》读后感《时间的脚步》是丁立梅的一篇散文作品,讲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自己对时间的感受为线索,回顾了自己生命中的一些重要时刻和经历,同时也反思了时间的流逝对人们的影响。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深深地被作者对时间的思考所感动。
文章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真实的感受,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宝贵。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思考起自己对时间的态度和利用时间的方式。
对我来说,时间是宝贵的,我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充实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
3:《小溪的朋友》读后感《小溪的朋友》是丁立梅的一篇散文作品,描写了小溪中的生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描绘小溪中的鱼、虾、螺等生物的形象和生活习性,表达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互相依存和和谐相处。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深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入思考所感动。
文章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特点,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对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和生命的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4:《无处不在的爱》读后感《无处不在的爱》是丁立梅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描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一些小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爱的感悟和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怀和爱,以及自己对他人的付出和关心。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深深地被作者对爱的理解所感动。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让我感受到生活中的爱无处不在,它可以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可以体现在一些细小的举动和关怀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菜花一样幸福地燃烧
丁立梅
油菜花开了,不多的几棵,长在人家檐下的花池里。
这是城里的油菜,绝对不是长着吃的,而是长着看的。
跟他说,菜花开了呢。
他一脸惊喜,说,找个时间看菜花去。
这是每年,我们的出行里,最为隆重的一节。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城里人兴起看菜花热,每年春天,都成群结队的,追到城外看菜花。
一些地方的菜花,因此出了名,譬如江西婺源的菜花,云南罗平的菜花。
有一年秋,我对婺源作了迷,收拾行装准备去。
朋友立即劝阻,说,你现在不要去呀,你等到春天再去呀,春天有菜花可看呢。
笑着问他,婺源的菜花,怎样的好看?他说,一望无际燃烧呀,就那样燃烧呀。
笑。
哪里的菜花,不是这样燃烧着的?所有的菜花,仿佛都长了这样一颗心,热情的,率真的。
一朝绽开,满腔的爱,都燃成艳丽。
有坡的地方,是满坡菜花,有田的地方,是满田菜花。
整个世界,亲切成一家。
我是菜花地里长大的孩子。
故乡的菜花,成波成浪成海洋。
那个时候,房是荡在菜花上的,人是荡在菜花上的。
仿佛听到哪里噼啪作响,花就一田一田开了。
大人们是不把菜花当花的,他们走过菜花地,面容平静。
倒是我们小孩子,看见菜花开,疯了般地抛洒快乐。
没有一个乡下的女孩子,发里面没戴过菜花。
我们甚至为戴菜花,编了歌谣唱:“清明不戴菜花,死了变黄瓜。
”现在想想,这歌谣唱得实在毫无道理,菜花与黄瓜,哪跟哪呀。
可那时唱得快乐啊,蹦蹦跳跳着,死亡是件遥远而模糊的事,没有悲伤。
一朵一朵的菜花,被我们插进发里面,黄艳艳地开在头上。
也去扫坟。
那是太婆的坟,坟被菜花围着,是黄波涛里荡起的一斗笠。
想太婆日日枕着菜花睡,太婆是幸福的罢。
感觉里,不害怕。
这个时候,照相师傅背着照像器材下乡来了。
他走到哪个村子,哪个村子就过节般的热闹。
女人们的好衣服都被翻出来了,穿戴一新地等着照相。
背景是天然的一片菜花黄,衬得粗眉粗眼的女人们,一个个娇媚起来。
男人看女人的目光,就多了很多温热。
我祖母是不肯我们多多拍照的,说那东西吸血呢。
但她自己却忍不住也拍了一张,端坐在菜花旁,脸笑得像朵怒放的菜花。
读过一首写菜花的诗,极有趣:“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里,调皮的孩子,追逐着一只飞舞的蝴蝶。
蝶儿被追进菜花丛,留下孩子,盯着满地的菜花在寻找,哪一朵菜花是那只蝶呢。
张爱玲的外国女友炎樱,曾说过一句充满灵性的话:“每一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
”若果真如此,那满世界的菜花,该变成多少的蝶?这实在是件美极的事。
菜花开得最好的时候,我选了一个大晴天,和他一起去乡下看菜花。
一路观着菜花去,一路看着菜花回,心情好得菜花似的,幸福地燃烧。
这个时候想的是,就算生命现在终止,我们也没有遗憾了,因为我们深深爱过,那一地的菜花黄。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丁立梅
一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上,往下看。
那儿,几间平房,座西朝东,原先是某家单位做仓库用的。
房很旧了,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
“絮”是褐色的木片子,下雨的天,我总担心它会不会漏雨。
房子周围长了五棵紫薇。
花开时节,我留意过,一树花白,两树花红,两树花紫。
把几间平房,衬得水粉水粉的。
常有一只野鹦鹉,在花树间跳来跳去,变换着嗓音唱歌。
房前,码着一堆的砖,不知做什么用的。
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什么的。
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太阳。
像夫,与妇。
也真的是一对夫妇住着,男的是一家公司的门卫,女的是街道清洁工。
他们早出晚归,从未与我照过面,但我听见过他们的说话声,在夜晚,喁喁的,像虫鸣。
我从夜晚的阳台上望下去,望见屋子里的灯光,和在灯光里走动的两个人影。
世界美好得让人心里长出水草来。
某天,我突然发现砖堆上空着,不见了蓝的拖鞋红的拖鞋,砖堆一下子变得异常冷清与寂寥。
他们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
重“见”他们,是在几天后的午后。
我在阳台上晾衣裳,随意往楼下看了看,看到砖堆上,赫然躺着一蓝一红两双绒拖鞋,在太阳下,相偎着,仿佛它们从来不曾离开过。
那一刻,我的心里腾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在着。
二
做宫廷桂花糕的老人,天天停在一条路边。
他的背后,是一堵废弃的围墙,但这不妨碍桂花糕的香。
他跟前的铁皮箱子上,叠放着五六个小蒸笼,什么时候见着,都有袅袅的香雾,在上面缠着绕着,那是蒸熟的桂花糕好闻的味道。
老人瘦小,永远一身藏青的衣,藏青的围裙。
雪白的米粉,被他装进一个小小的木器具里,上面点缀桂花三两点,放进蒸笼里,不过眨眼间,一块桂花糕就成了。
停在他那儿,买了几块尝。
热乎乎的甜,软乎乎的香,忍不住夸他,你做的桂花糕,真的很好吃。
他笑得十分十分开心,他说,他做桂花糕,已好些年了。
我问,祖上就做么?
他答,祖上就做的。
我提出要跟他学做,他一口答应,好。
于是我笑,他笑,都不当真。
却喜欢这样的对话,轻松,愉快,人与人,不疏离。
再路过,我会冲着他的桂花糕摊子笑笑,他有时会看见,有时正忙,看不见。
看见了,也只当我是陌生的,回我一个浅浅的笑,——来往顾客太多,他不记得我了。
但我知道,我已忘不掉桂花糕的香,许多小城人,也都忘不掉。
现在,每每看到老人在那里,心里便很安然。
像小时去亲戚家,拐过一个巷道,望见麻子师傅的烧饼炉,心就开始雀跃,哦,他在呢,他在呢。
麻子师傅的烧饼炉,是当年老街的一个标志。
它和老街一起,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三
卖杂粮饼的女人,每到黄昏时,会把摊子摆到我们学校门口。
两块钱的杂粮饼,现在涨到三块了,味道很好,有时我也会去买上一个。
时间久了,我们相熟了。
遇到时,会微笑、点头,算作招呼。
偶尔,也有简短的对话,她知道我是老师,会问一句,老师,下课了?我答应一声,问她,冷吗?她笑着回我,不冷。
我们的交往,也仅仅限于此。
淡淡的,像路边随便相遇到的一段寻常。
我出去开笔会,一走半个多月。
回来后,正常上班,下班,没觉得有什么不同。
女人的摊子,还摆在学校门口,上面撑起一个大雨篷,挡风的。
学生们还未放学,女人便闲着,双手插在红围裙兜里,在看街景。
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
当下愣住,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凡来尘往,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