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扎根高职院校思政课堂路径探析
探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探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随着社会变革的持续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也呈现出日渐淡漠的趋势。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促使其在学术、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展现出更加优秀的素养和品质,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迫切课题。
1.2 研究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精神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逐渐被忽视和淡化。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传统价值观,更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从而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和审美观念。
在当今社会,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也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传统文化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精神营养,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自身的情操和修养。
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传统文化强调礼仪、忠诚、孝顺等传统美德,这些美德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1. 引言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历经千年沉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道德规范。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和思政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应用方式、案例分析、教学效果实践探索以及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旨在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政课领域的发展。
2. 正文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这些文化传统包括孔孟之道、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人生、道德等方面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崇德向善、尊老爱幼、和谐相处等传统美德,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塑造作用。
在当今社会,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导致出现种种问题和纠纷。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他们尊重传统、尊重他人、尊重规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合格公民的重要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与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举措,可以帮助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需要克服,同时也有一些路径可以借鉴。
首先,现实困境之一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与挖掘难题。
由于长期以来,教育体制过于注重理工科知识,导致人文社科学科的传承不足,相关教师队伍相对较弱,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了解和熟悉传统文化的教师。
其次,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导向问题。
在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意识,而不是仅仅把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范本来灌输学生。
因此,教学设计应注重情感教育、价值观塑造以及与当代社会问题的联系等方面的拓展。
此外,还需要克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抵触情绪和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传统文化往往被认为过于陈旧和与现代社会脱节,学生认为这些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
因此,在融入传统文化时,应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为应对这些现实困境,可以探索以下路径:1. 强化教师培训,培养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 多角度、多形式推动传统文化教育。
可以通过讲座、专题展览、实践活动等形式布置,让学生了解和领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3. 引入实践教学成果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体验和认同感。
4. 制定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规划,使其成为思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等方式,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克服现实困境,寻找合适的路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培养出更多有着坚定道德信仰和文化自信的大学生。
探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探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摘要】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本文从探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融入方式。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路径和构建新模式的建议,并总结了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其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的提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义、现状、问题、融入方式、提升效果、启示、新模式、重要性、必要性、推动、全面发展1. 引言1.1 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历史的瑰宝,是文化的根基。
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情感和社会实践,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高尚的道德榜样。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崇尚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汲取其中的道德力量,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传统文化是丰富的知识宝库。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具有丰富的学问和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1.2 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探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探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在背景介绍了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阐明了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然后探讨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融入传统文化的可行途径。
接着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展示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后提出了路径优化建议。
结论部分强调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高职教育,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途径,实践案例,路径优化,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的爆炸和文化碎片化,许多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出现了偏差和淡化。
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传统、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其蕴含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可以对学生的思想修养和人文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对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
本文旨在探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提出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日益增大,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受到外部价值观的影响,对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和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路径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路径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无数先贤智慧的结晶,是悠久历史的累累硕果。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明确要求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并贯穿于国民教育各个阶段、各个领域。
由此可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文化最深刻的认同,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更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效途径。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质,培养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高校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一)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经过五千年的传承和积累,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有过辉煌的时刻,也有过黑暗的岁月。
但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华文化也走上了复兴之路;随着汉服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和灿烂,能够深刻地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之美,从而对中华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的成长阶段,也是思想塑造的关键时期。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广大青年对中华文化有深刻、全面的认识,也能加强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二)有助于坚定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感文化认同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底线和基础。
在广大青年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他们坚定文化自信。
近年来,在流行的短视频中,不难发现外国街头的名族乐器表演、中国舞蹈及汉服表演等。
这些短视频的流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命的天下情怀,关于夸父追 日、精卫填海的不屈不挠精 神,关于礼仪之邦、协和万
邦的和平精神等
关于“君子成人之美”“为
善最乐”的助人为乐的思想,
道德规范 关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
教育 以善小而不为”的点滴公德
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
奉公的思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于 “法后王” “法今圣”,
基本法制 教育
而不“法先王”的审时度势 思想;关于“一断于法”, 而不论亲疏、贵贱、上下、
本文基于高职院校重技能教育,轻 人 文 教 育,学 生 个 性 明 显,学 习 基 础 普 遍比较薄弱,思政课教学比较僵化等特 点,试图探析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 的有效路径,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并提升其实效性 提供一点借鉴。
一、 加 强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融 入 思政课教学的顶层设计。
尊卑的人人平等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
学内容模块,可以通过专题或微课等方
式授课。如,把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
作为尊老敬老专题授课内容,结合学生
到敬老院实践活动,弘扬和践行中华传
统美德中的“孝道”精神。
三、 运 用 多 种 教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提升融入途径多元化
( 一) 利 用 新 媒 体 新 技 术, 创 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 文 观 念、道 德 规 范,结 合 时 代 要 求 继 承 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 代风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 族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它以“文化 传统”的样式存活于现实生活之中,是 我 国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重 要 理 论 来 源。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促进思 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的 紧 密 结 合,以 爱 国 主 义 教 育 为 核 心,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 课 ”)的 教 学 内 容,创 新 教 学 方 法 和 手 段,提升教学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三点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三点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使命,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策略。
一、提倡以经典著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广泛地体现在经典著作中,如《论语》、《大学》、《中庸》等。
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思想精华,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高职思政课教学应该以这些经典著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深入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道德理念,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老师在教学中还应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经典著作中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注重以传统节日和礼俗文化为载体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节日和礼俗文化,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及尊老敬老、孝道尊师等传统礼俗。
这些传统节日和礼俗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是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高职思政课教学应该注重以传统节日和礼俗文化为教学载体,通过讲解节日由来、习俗风情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如文化展览、传统手工制作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亲身体验,深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三、加强以经典人物和历史故事为教学案例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伟大的经典人物和感人的历史故事,如孔子、孟子等伟大的思想家,以及岳飞、精忠报国等感人的历史故事。
这些经典人物和历史故事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精神,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案例。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这些经典人物的成就和故事的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三点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三点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思政课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基因,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本文将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三点策略进行探讨。
一、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就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思想资源,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自然观念、佛家的慈悲心态等,这些思想精髓贯穿于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高职思政课教学可以选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典籍、经典作品或故事来进行讲解,通过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可以选取《孟子》中的孟子思想、《论语》中的孔子言行等进行讲解,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魅力。
在讲解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过程中,要注重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解读,使之具有现实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这样可以使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二、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体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价值观念。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主张崇德向善、尊重家庭、重视教育、注重人情义理等,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深远的影响。
高职思政课教学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观念,如孝道、忠诚、诚信等,通过阅读相关的经典故事或典籍,进行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价值观念的深厚内涵和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路径探析摘要:在现代高校的培养策略中,已经明确地把课程思政教育列为重要的培育内容,对提高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水平具有很重要的帮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文化“养分”,使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意义重大。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为新时代高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家国情怀、自强精神、辩证思维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以强大的文化力量增强四个自信,引导高校学生以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砥砺奋进,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路径探析引言思政教育指的是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对受教育对象施加相应的教育活动,使其形成特定的价值观点与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
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注与认知,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作用和意义,使未来的高校思政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与传承。
1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承载着该民族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文化习俗、精神信仰等方面的文化体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歌赋、书画篆刻、戏曲文化、饮食文化、传统医学、武术等众多方面。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人民群众认可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对于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国家文化自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有代表性、内涵深刻、文化价值高的传统文化。
如仁、义、礼、智、信五个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精神核心。
又如“天人合一”“天命不变,德行为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这些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思政课程存在的问题2.1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注与重视不足在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强化关注与重视,推动资源支持是提升教育水平与质量的关键所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至今,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指引。
优秀传统文化带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教育指引。
然而,纵观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其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理想,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职生思政教育的根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此,本文针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及路径进行研究。
标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引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一直留存至今的,并且仍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重要的指引价值。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保证根本的工程,对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各个阶段都渗透其中,并且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能够起到相当大的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体系中,对于學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的内涵将促使学生受益终生。
因此,如何在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中完美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研究课题。
一、当今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现状从总体上看,高职学生与其他高校的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并没有多大差别,主流上都是积极向上的教育观念。
然而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背景、思想素质等具有较大差异,这些因素都给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总所周知,高职学生的来源地各不相同,一般来自于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或者是技术院校,有的是高考失误的学生,因此高职生一般文化基础较薄弱,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产生心理落差,严重的会产生偏激的心理想法,导致高职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再加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开始展现,有些学生甚至会加入一些所谓的社会组织,这些现象都是思政教育缺失的表现,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三点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三点策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当前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三点策略进行探讨。
一、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性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深厚的道德、伦理、美学、哲学和社会思想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理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核心观念。
可以教授儒家思想的“仁爱”、“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核心思想,引导学生培养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还可以通过具体案例来深入分析和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可以通过讲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文化名人、历史典故等,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活动和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度,使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和实践,如诗词比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古代乐器制作等,通过亲身参与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设计一些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课题或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或演绎,让学生通过写作、表演等方式,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人文情感的熏陶和精神力量的鼓舞。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高职思政课教学应该既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又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原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培养高尚的人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作者:杨帆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11期[摘要] 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有所创变。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探析,以期为推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良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094-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浸润中华儿女心田的养料,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引学生走上身心健康成长道路的“明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国家发展、社会建设脉动相契合,将其积极融入思政教育,可为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作出无限贡献。
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需明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创变的觉悟,积极探究思政教育的新路径,开拓思政教育新领域,在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水准的同时,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一、专门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探究更富有稳定性、科学性与有效性,高职院校可专门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时规设教育检验体系,使师生能够认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继而营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宣讲氛围。
例如,高职院校在落实“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时,可借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钻木取火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工匠精神”的传承,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刻骨钻研等思想品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成语、传奇故事、名人典故、历史事实等内容构成,只要教师仔细钻研,高效落实以其为主体的思政教育课程探究工作,将发现千万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思政教育路径,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水平[1]。
二、通过实践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其教育成效是否具备科学性需通过实践检验,并为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积累成功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路径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路径探究近年来,高职教育在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高职思政课面临着发展薄弱、学生兴趣不浓、内容晦涩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我们应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高职思政课教育中,以实现教育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课教育的内在联系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符号和文化特征,蕴含着该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审美标准等多方面的内容。
而高职思政课教育正是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美的观念,并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目标的过程。
因此,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课教育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契合性。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育,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教育环境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一)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高职思政课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代表性代表及其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
比如可以通过讲解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文化,使学生了解到仁义礼智信的内涵与重要性;可以通过介绍孙悟空形象与中国人的进取精神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人生态度。
(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通过理论的介绍,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文化遗址、经典文献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如舞蹈、书法、茶艺等,让学生亲自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美和魅力。
(三)将传统文化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在高职思政课教育中,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与方法探析
60农场经济管理 (2023/10)Nongchang Jingji Guanli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与方法探析徐本岩 路生文 郭斌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发展形成的,充满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实践,能更好地让新时代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智慧,真正明白什么叫衣冠不绝华夏不灭,切实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艰巨使命,但在融入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融入什么、如何融入,如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文以创新融入的路径和方法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与实践。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路径;方法【作者简介】 徐本岩(1982—),男,主任编辑,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
本文系2021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指导项目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JGSZD2021040,立项部门:黑龙江省教育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这个光荣的使命也就理所当然、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新时代青年身上。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面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必须不断创新路径和方式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切实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培养能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融相通之处结合的前提是彼此相互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价值、困境及策略
德育探索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
尤其是近年来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原生土壤破坏程度不断加剧,部分大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降低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自身作为文化传承人的定位不准确。
在加强文化自信教育的过程中,无疑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全程,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扩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基因文化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以彰显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土壤基础。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充分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化因子,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所需。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课的融合,实则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现代化因子。
高职思政课教学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课中的融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符合立德树人视域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诉求。
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的现代化,再以人的现代化反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现实困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具备文化育人和思政育人的双重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工具理性始终占据着高位,僭越价值理性一度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主导思维。
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效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潮流,这对人类社会的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冲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着融合理念有偏差、融合方式单一、融合主体式微、融合评价缺失等现实困境。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理念有偏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是丰富思政课程内容、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之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路径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它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如何将中华优秀文化与其高度融合,则成为目前教师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意义(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是无穷无尽的,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可以对其进行深入地挖掘和研究,创造出新的内涵,这对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节日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艰苦的工作,只有在节日才能放松和娱乐,因此,他们创造了很多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文化性的节日庆祝活动[1]。
而这些节日文化即使在当今社会,也属于极具意义的文化珍品,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祖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同时,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还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有利于促进思政教育课程的发展。
在各种各样的腐败思想肆意传播的今天,优秀的传统文化给思政教学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这也是思政教学取得长足进步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提供不竭的源泉,是促进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方法。
同时,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其针对性很强,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开展。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对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里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也是走在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因此,他们是否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自身、公司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177公关探索理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人文精神的共同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教育部下发明确要求各高职院校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加强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积极作用1.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民族和国家的基本情感,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其基本内涵包括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心怀天下。
它既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家国情怀”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等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可以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增强传统文化体验,更可以促使大学生不断完善现有人格、培育家国情怀,树立为全人类谋取福祉的胸怀与担当。
2.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既是一个组织及其全体成员对其当前文化的洞察和理解,也是一个组织及其全体成员对其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把握。
“四个自信”当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充分感受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脉络,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形成全方位的了解,进而产生浓厚的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道德修养,自从先秦儒家提出需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开始,就逐步形成了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个人首先修养基本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 正 的 参 与到 市 场 营 销 方 案 的 设 计 、 投 入 到 市 场 营 销 的 管 理 工作 、 模 拟 市
场 中的 竞 争 , 既 能 够 巩 固学 生 所 学 知 识 , 又 能 够 提 前 感 受 到 市 场 营 销 的 氛 围, 为 自己今 后 的工 作 规 划 有 了一 个 大 致 的 理 解 。
在案例教 学的基础之上 , 我们 还 要 加 强 学 生 实践 能 力 的 培 养 , 使 得 学
定 的 商 务 英语 的 翻 译 和 口语 表 达 的 能 力 。
二、 市 场 营 销 专业 人 才 能 力 培 养 的 途 径
1 . 加 强公 共 课 设 置 。在市 场营销 专业 人才能 力培养的过程 中, 首先
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 : 市场 营销
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才能 力培 养
教 学改 革
三、 市 场 营 销 专 业 人 才 能 力 培 养 教 学 方 法 教学 实 践
在 新 时期 对 于 市场 营 销 专业 人才 能 力 培 养 呈现 出 理论 知 识 与 实践 知识 相 结 合 的 新 趋 势。 传 统 的 理论 知识 包 括 了基 础 的 市 场 营 销 专业 的 知 识 , 而实 践 知 识则 包 含了 实 际生 活 中 的各 个 方面 , 包括 提 出问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人 际关 系 的 处理 能 力 、 交 流沟 通 的 能 力 、 团队合 作 的 能 力 以及 创 新能 力 。
目前 , 我 国 各大 高 等 院 校 在 坚 持 培 养 社 会主 义市 场 经 济 需 要 的 营 销 专 业 人才之外 , 还 要 努 力 的 适 应 时 代 和 社 会 发 展 的趋 势 , 改 变 传 统 的 能 力培
际 商 法 、商 务 谈 判 和 国 际 市 场 营 销 等 专 业 内 容 较 强 的 课 程 中 添 加 了 素 质
市 场 营 销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1 . 市 场营销 专业 人 才培 养 的内容 。 市场营 销专业人才的培 养, 最主
、
要 的 目的 在 于 培 养 学 生 对 于 市 场 营 销 和 工 商 管 理 方 面 基 本 的理 论 知 识 , 训 练 学 生 关 于 营 销 方 面的 方 法 和 技 巧 , 具 备 对于 市 场 营 销 方面 的 分析 和 解 决
新 需求 。
5 . 加 强专业课 程 结构 安排 。目 前 国内市场营销专业 的课 程大概 包括
十 一门学 科, 这 些 课 程 的 设 置 关 系 到 学 生 在 今 后 的 市 场 营 销 工 作 中 的 表 现, 所 以 对 于 市 场 营 销 专 业 课 程 的 结 构 安 排 一 定 要 有 所侧 重 , 分清主次,
教育和综 合能力培养 的内容 , 在 枯 燥 乏 味 的 理 论 知 识 的 基 础 之 上 适 当 的 结 合 实 例 进 行 讲 解 与 练 习 ,不 仅 使 得 学 生 对 于 传 统 的 基 础 知 识 不 在 产 生 畏难情绪 , 还 能 够 增 添 课 堂 师 生 互 动 的 程 度 ,活跃 课 堂 氛 围 , 使 学 生 能 够 在 轻 松 活 泼 的 课 堂 氛 围 中J 喻 快 的 接 受 理 论 知 识 的 学 习, 增 加 学 生 学 习 的
使学生能够掌握对于营销管理 和营销策划的基本 理论知识, 基本技 能; 具 备一定 的市场营 销策划 、 市 场 公 共 关 系处 理 、 商务谈判 的能力; 还 要 具 备
一
案 例 教 学 在 市 场 营 销 专 业 教 学 中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通 过 生 动 形 象 的 教 学 案 例 将 学 生 带入 到 实 际 的 案 例 之 中 , 让学生 产生身历其境之感 , 使 学 生
要 培 养 的 就 是 市 场 营 销 专 业 人才 的 综 合素 质 , 包括扎实的基础理论 知识、 全 面 的 知 识 结 构 以及 较 强 的 应 变 能 力 。 这 些 公 共 课程 的 设 置 能 够 为 学 生在 今后的的社会实践和工作中起到十分积极地作用, 例 如 数 学 课 程 的 设 置 能 够 锻 炼 学 生 敏 捷 的思 维 逻 辑 能 力 、 推理分析能 力; 中文 课 程 的 设 置 能 够 锻 炼 学 生 的 口语 表 达 能 力 、 较 强 的 沟通 能 力 ; 外语课程的 设置能够保证学生 掌 握一门外语, 从 而 在 国 际市 场 营 销 中 更 好 的 与 外 商 进 行 沟 通 与 合 作 , 还 能够兼 任翻译的职能 ; 计 算 机 科 目的 设 置 能 够 保 证 学 生 掌 握 现 代 电子 计算 机 的 操 作 和 使 用能 力 , 为 今后 电子 商 务和 网络 营 销 方 面 的 工 作 提 供 一项 必
证 学 生 在 今 后 的 社 会 实 践 和 工作 中处 理 专 业 问题 时 的 能 力 , 还 能 够 保 证 学 生 运 用 专 业 知 识 进 行 创 新 或 者 更 好 的 完 善传 统 市场 营 销 的 变 化 。
强化了 教 学计划过程的设计、 加 强了 教学环 节的实践、变革了 传统教 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 确立了 培养市场营销人 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 目 标。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 , 达到满足新时期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 才的
E d u c a t i o n&T e a c h i n g教 育教 学
论市场 营销 专业 人 才能 力培 养教 学 改革 的新 趋 势
许 正 炎 长 春职 业 技术 学 校
摘要 : 随 着市场 竞争 中需要 的营销 专 业 人 才 的不 断增 多。 高等 教 育 市场 营销 专 业人 才的培 养方式呈 现 出理论 与实践 相 结合 的原 则 。 如
养方 式 和 观 念 , 力 图在 新 时期 中通 过 新 的 途 径 和 方 式 , 培 养 出大 批 适 应我
国经 济 发 展 、 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一
为 了适 应 新 时 期 对 于 市 场 营 销 专 业 人 才 能 力 培 养 的 改 革 需 要 , 我 们 在 传 统 的 教 学 实 践 的 基 础 上 引入 了素 质 教 育 和 能 力 培 养 等 方 式 , 例如 , 国
自主 性 。
能力。 所 以, 对 于 新 时 期 市 场 营 销 专 业 人 才 能 力 的培 养 最 主 要 的 内 容 应 该
包 括 职 业 性 和 应 用性 两 大 方面 。 即 注 重 学生 综 合 能 力 的 培 养 , 还 要 保 证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的训 练 。
2 . 市场 营销 专 业人 才培 养的 目标 。 市场营 销专业人才的 培养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