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大鼠
大鼠排尿反射实验报告
通过本实验,了解大鼠排尿反射的生理机制,观察排尿反射的生理过程,并探讨外界刺激对排尿反射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排尿反射是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由大脑皮层、脊髓和盆神经共同参与完成。
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膀胱壁感受器受到刺激,通过盆神经将信息传递至脊髓排尿中枢,进而通过盆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控制膀胱括约肌松弛,使尿液排出。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大鼠若干只2. 实验器材:手术器械、生理盐水、电极、显微镜、记录仪、手术台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麻醉剂、抗凝剂等四、实验方法1. 麻醉与固定:将大鼠用麻醉剂麻醉,固定于手术台上。
2. 膀胱穿刺:在无菌操作下,用手术器械进行膀胱穿刺,插入导管,连接记录仪。
3. 电刺激:用电极在膀胱壁上给予电刺激,观察大鼠的排尿反射。
4. 外界刺激:在电刺激的同时,给予外界刺激(如声音、光照等),观察排尿反射的变化。
五、实验步骤1. 将大鼠用麻醉剂麻醉,固定于手术台上。
2. 在无菌操作下,进行膀胱穿刺,插入导管,连接记录仪。
3. 将大鼠置于安静环境中,观察膀胱容积变化,待膀胱容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开始给予电刺激。
4. 在电刺激的同时,给予外界刺激,观察大鼠的排尿反射。
5. 记录排尿反射的持续时间、频率等数据。
6. 实验结束后,将大鼠处死,取出膀胱,观察膀胱壁变化。
1. 在给予电刺激后,大鼠出现明显的排尿反射,表现为排尿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
2. 在给予外界刺激时,大鼠的排尿反射明显增强,表现为排尿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
3. 实验结束后,大鼠膀胱壁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
七、实验分析1. 电刺激可以引起大鼠的排尿反射,说明膀胱壁感受器可以感知电刺激,并通过神经传导将信息传递至脊髓排尿中枢。
2. 外界刺激可以增强大鼠的排尿反射,说明外界刺激可以影响排尿反射的强度。
3. 实验结束后,大鼠膀胱壁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可能与电刺激和外界刺激有关。
八、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的排尿反射可以通过电刺激和外界刺激来诱导,且外界刺激可以增强排尿反射的强度。
大鼠止咳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讨某中药成分对大鼠咳嗽反应的影响;2. 评价该中药成分的止咳作用;3. 为该中药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清洁级SD大鼠,体重180-220g,雌雄各半,由XX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 实验药物:某中药成分提取物;3. 对照药物:磷酸可待因片(止咳药);4. 试剂与仪器:生理盐水、滴鼻器、显微镜、电子天平、秒表等。
三、实验方法1. 动物分组与处理将大鼠随机分为以下五组,每组10只:(1)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3)中药组:给予某中药成分提取物;(4)止咳药对照组:给予磷酸可待因片;(5)止咳药+中药组:给予磷酸可待因片和某中药成分提取物。
2. 建立咳嗽模型将大鼠置于安静、温度适宜的实验室内,采用滴鼻法使大鼠发生咳嗽反应。
具体操作如下:(1)将生理盐水或药物滴入大鼠鼻腔,使其发生咳嗽;(2)记录咳嗽次数;(3)重复操作,直至大鼠咳嗽次数稳定。
3. 观察指标(1)咳嗽次数:观察各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的咳嗽次数;(2)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取大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3)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的MDA、SOD、CAT等指标。
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实验结果1. 咳嗽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药组、止咳药对照组、止咳药+中药组的咳嗽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止咳药对照组、止咳药+中药组的咳嗽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与止咳药对照组相比,止咳药+中药组的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
2. 肺组织病理学观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止咳药对照组、止咳药+中药组的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均显著减轻(P<0.05)。
解剖大鼠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2. 熟悉大鼠的解剖结构,了解其器官的形态和功能;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成年雄性大鼠一只;2. 仪器:解剖盘、解剖剪、镊子、解剖刀、解剖针、解剖显微镜、解剖显微镜光源、解剖显微镜载物台、解剖显微镜镜头等;3. 药品:生理盐水、10%甲醛溶液、70%酒精、5%碘酊、5%氯化钠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大鼠处死,解剖前应确保大鼠已死亡,以免造成实验者伤害。
(2)用生理盐水清洗大鼠体表,去除污物。
(3)将大鼠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沿背部正中线剪开皮肤,暴露肌肉和内脏。
2. 解剖顺序(1)从头至尾解剖:1)剪开颅骨,暴露大脑、小脑和脑干;2)剪开胸腔,暴露心脏、肺、气管、食管、胃、肝脏、脾脏、肾脏、肾上腺等器官;3)剪开腹腔,暴露小肠、大肠、胃、肝脏、脾脏、肾脏、肾上腺等器官;4)剪开盆腔,暴露生殖器官、膀胱、直肠等器官。
(2)器官解剖:1)大脑:观察大脑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大脑的各个叶和沟回;2)心脏:观察心脏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心脏的四个腔室;3)肺:观察肺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肺的叶和段;4)肝脏: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肝脏的叶和段;5)脾脏:观察脾脏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脾脏的叶和段;6)肾脏: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肾脏的皮质、髓质和肾盂;7)肾上腺:观察肾上腺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肾上腺的皮质和髓质;8)生殖器官:观察生殖器官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生殖器官的各个部分;9)膀胱:观察膀胱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膀胱的壁和腔;10)直肠:观察直肠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直肠的壁和腔。
3. 标本处理(1)将解剖好的器官用生理盐水清洗,去除血污和杂质;(2)将器官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浸泡24小时;(3)将固定好的器官取出,用70%酒精清洗,去除甲醛;(4)将清洗好的器官放入5%碘酊中染色,染色时间为30分钟;(5)将染色好的器官取出,用5%氯化钠溶液清洗,去除碘酊;(6)将清洗好的器官放入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记录。
大鼠基本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鼠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捉拿、固定、称重、性别鉴定等。
2. 熟悉大鼠的解剖结构,了解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3. 学习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二、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成年大鼠若干2. 器材:鼠笼、天平、注射器、灌胃针、止血钳、手术剪、平皿、托盘、烧杯、解剖显微镜、生理盐水等三、实验方法1. 大鼠捉拿与固定(1)捉拿:右手提起鼠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大鼠颈部皮肤,使其头部自然下垂,右手用食指和无名指夹住鼠尾,轻轻将大鼠拉出鼠笼。
(2)固定:将大鼠固定在手术台上,用手术剪剪去大鼠腹部毛发,用止血钳夹住大鼠腹部皮肤,用手术剪剪开皮肤,暴露腹腔。
2. 大鼠性别鉴定(1)外观观察:观察大鼠的体型、毛发、生殖器等特征,判断性别。
(2)解剖观察:将大鼠解剖,观察生殖器官,判断性别。
3. 大鼠称重将大鼠放在天平上,去皮称重,记录体重。
4. 大鼠灌胃给药(1)准备:将药物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所需浓度。
(2)操作:右手提起大鼠,使其头部后仰,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大鼠颈部皮肤,右手用灌胃针插入大鼠口腔,缓慢注入药物。
5. 大鼠腹腔注射给药(1)准备:将药物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所需浓度。
(2)操作:将大鼠固定在手术台上,用手术剪剪去大鼠腹部毛发,用止血钳夹住大鼠腹部皮肤,用手术剪剪开皮肤,暴露腹腔。
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腹腔。
6. 大鼠解剖(1)观察:观察大鼠的器官位置、形态、颜色等。
(2)记录:记录各器官的重量、长度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鼠性别鉴定:实验过程中,共鉴定出雄性大鼠若干只,雌性大鼠若干只。
2. 大鼠体重:实验开始时,大鼠体重为(平均值±标准差)g;实验结束时,大鼠体重为(平均值±标准差)g。
3. 大鼠灌胃给药: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活动能力等,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4. 大鼠腹腔注射给药: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活动能力等,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大鼠骨骼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讨大鼠骨骼的结构、形态和生长发育规律;2. 分析大鼠骨骼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因素;3. 为骨骼疾病的研究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的Wistar大鼠,体重在180-220g之间,雌雄各半;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解剖显微镜、切片机、显微镜、图像分析系统等;3. 实验方法:(1)骨骼标本采集:对实验大鼠进行麻醉,取其头骨、躯干骨、四肢骨等部位;(2)骨骼形态学观察:采用解剖显微镜观察大鼠骨骼的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3)骨骼生长发育规律研究:选取不同月龄的大鼠,比较其骨骼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4)骨骼生理功能研究:通过测量大鼠的骨密度、骨强度等指标,探讨骨骼的生理功能;(5)影响因素研究:研究不同环境、营养等因素对大鼠骨骼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1. 骨骼形态学观察(1)头骨:大鼠头骨呈椭圆形,分为颅骨和面骨,颅骨主要由额骨、顶骨、颞骨、枕骨等构成,面骨主要有上颌骨、鼻骨、泪骨等;(2)躯干骨:大鼠躯干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等,颈椎较短,胸椎较宽,腰椎较长,骶椎和尾椎较短;(3)四肢骨:大鼠四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胫骨、腓骨等,四肢骨呈对称分布,具有明显的生长发育规律。
2. 骨骼生长发育规律研究(1)头骨:大鼠头骨的形态、大小、结构随月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2)躯干骨:大鼠躯干骨的形态、大小、结构随月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其中腰椎的发育速度最快;(3)四肢骨:大鼠四肢骨的形态、大小、结构随月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其中肱骨和股骨的发育速度最快。
3. 骨骼生理功能研究(1)骨密度:大鼠的骨密度随月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其中头部、上肢、大腿、躯干和肋骨部骨密度值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同月龄全身骨密度值;(2)骨强度:大鼠的骨强度随月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其中头部、上肢、大腿、躯干和肋骨部的骨强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同月龄全身骨强度值。
医学生小鼠大鼠实验报告
医学生小鼠大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小鼠和大鼠的实验观察,研究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和行为特征,为进一步研究人类疾病提供参考。
二、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 小鼠:品系为C57BL/6J,年龄为6周,雄性/雌性各半;- 大鼠:品系为Wistar,年龄为8周,雄性/雌性各半;- 实验箱:包括饲养箱、观察箱和运动箱;- 实验器械:包括计量器、光源、摄像等。
2.2 实验设计1. 小鼠实验组:将小鼠放入饲养箱,观察其饮水量、食物摄入量和运动状态。
每天记录一次,持续观察7天。
2. 大鼠实验组:将大鼠放入观察箱,暴露在不同温度环境中(分别为25和37),观察其体温变化。
每小时记录一次,持续观察4小时。
三、实验结果3.1 小鼠实验结果在实验期间,观察到小鼠的饮水量和食物摄入量逐渐增加,运动状态表现为跑动和探索环境。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日期饮水量(ml)食物摄入量(g)运动状态第1天10 5 跑动第2天12 6 跑动第3天14 7 跑动第4天16 9 跑动第5天18 11 跑动第6天20 13 跑动第7天22 15 探索环境3.2 大鼠实验结果在25的温度环境下,大鼠的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变化不大。
而在37的高温环境下,大鼠的体温显著升高。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体温()第1小时36.8第2小时36.9第3小时37.0第4小时37.1四、实验讨论4.1 小鼠实验讨论小鼠在实验期间表现出较高的饮水量和食物摄入量,说明它们需要充足的能量来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而运动状态的增加可能与它们的活跃性有关,小鼠是夜行性动物,喜欢在夜晚活动。
4.2 大鼠实验讨论在25的温度环境下,大鼠的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它们能够通过自身调节保持体温的稳定。
而在37的高温环境下,大鼠的体温显著升高,说明它们对于高温有较弱的适应能力。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小鼠在实验期间表现出较高的饮水量、食物摄入量和运动状态,提示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能量和活动。
大老鼠解剖实验报告
大老鼠解剖实验报告引言解剖实验是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解剖动物可以深入了解其内部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解剖大老鼠,观察和探索其特征解剖结构,进一步了解大老鼠的生物学特性。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 大老鼠- 刀具- 实验台方法1. 将大老鼠放置在实验台上,保持其身体放松。
2. 用刀具小心地剪开大老鼠的皮肤,从胸部开始向腹部剖开。
3. 慢慢解剖并移除腹肌,保留器官的完整性。
4. 依次观察并记录大老鼠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胃、肾脏等。
实验结果1. 心脏:大老鼠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前部,包裹在围绕心脏的透明薄膜中,被肺脏所遮盖。
心脏分为心房和心室,具有明显的血管与动脉。
2. 肺:大老鼠的肺部位于心脏的两侧,呈粉红色。
通过观察可以看到肺组织细密且有弹性,能够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
3. 肝脏:大老鼠的肝脏位于腹腔的上部,呈褐色。
肝脏是人和动物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解毒、代谢和贮存营养物质等多种功能。
4. 胃:大老鼠的胃位于肝脏下方,通过食道与口腔相连。
胃可以分为贲门、体部和幽门三个区域,用于食物的储存和初步消化。
5. 肾脏:大老鼠的肾脏位于胸腔和腹腔的后部,颜色深红。
肾脏是身体的排泄器官,通过滤波、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结论通过本次解剖实验,我们对大老鼠的内部器官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大老鼠的心脏、肺、肝脏、胃以及肾脏等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与人类相似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通过观察和学习大老鼠的解剖结构,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大老鼠的生态学、行为学和疾病模型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此处列出使用到的参考文献)致谢(此处致谢实验中的指导教师和实验室成员等)。
大鼠自发活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鼠的自发活动行为特征;2. 探讨不同实验条件下大鼠自发活动行为的变化;3. 为进一步研究大鼠的行为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清洁级SD大鼠10只,体重(200±20)g;2. 实验设备:动物活动箱、电子秤、秒表、温度计、湿度计、录音笔、摄像设备;3. 实验药品:生理盐水、苯巴比妥钠(镇静剂)。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1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2. 实验条件:A组大鼠置于正常活动箱中,B组大鼠置于活动箱中,温度(22±2)℃,湿度(55±5)%;3. 实验步骤:a. 实验前,将大鼠放入活动箱中适应环境,观察其活动情况;b. 使用电子秤称量大鼠体重,记录数据;c. 使用秒表记录大鼠在一定时间内(如10分钟)的活动次数;d. 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记录实验箱内的温度和湿度;e. 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如奔跑、跳跃、攀爬等;f. 实验结束后,使用录音笔和摄像设备记录大鼠的活动情况。
四、实验结果1. A组大鼠活动情况:a. 体重:平均体重(200±20)g;b. 活动次数:平均活动次数为(50±10)次/10分钟;c. 行为表现:大鼠在活动箱中表现出奔跑、跳跃、攀爬等行为。
2. B组大鼠活动情况:a. 体重:平均体重(200±20)g;b. 活动次数:平均活动次数为(35±8)次/10分钟;c. 行为表现:大鼠在活动箱中表现出奔跑、跳跃、攀爬等行为,但活动次数较A组明显减少。
五、实验讨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大鼠在正常活动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自发活动行为特征,如奔跑、跳跃、攀爬等;2.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实验条件下大鼠的自发活动行为存在差异。
B组大鼠在活动箱中活动次数较A组明显减少,可能与实验箱内环境有关;3. 本实验为后续研究大鼠行为提供了实验依据,有助于深入了解大鼠的自发活动行为特征。
大鼠步态分析实验报告
大鼠步态分析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大鼠步态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因素对其步态特征的影响。
通过提取大鼠步态数据,对步态参数进行分析,发现步态参数受大鼠运动能力、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结果可以为研究大鼠步态特征的相关领域提供参考和依据。
引言:步态分析是一种研究动物运动特征的重要方法。
大鼠作为常见的实验动物之一,其步态特征对其行为和健康状态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步态分析,可以了解大鼠的运动能力、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指标,为研究大鼠神经肌肉疾病、运动障碍等提供重要参考。
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包括不同性别、年龄、运动能力等特征。
2.步态数据采集:使用合适的步态分析设备,如步态分析仪、高速摄像机等,采集大鼠步态数据。
同时,通过合适的软件对步态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步态参数分析: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一些重要的步态参数进行分析,如步长、步频、支撑时间、摆动时间等。
4.数据统计: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处理,通过合适的图表展示分析结果。
5.数据分析:根据实验设定,对步态参数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如方差分析、t检验等。
结果:通过对大鼠步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大鼠步态特征受年龄影响:随着大鼠年龄的增加,步态参数如步长和步频呈现出较明显的变化。
2.大鼠步态特征受性别影响:雄性和雌性大鼠的步态参数可能存在差异,如雄性大鼠的步长和步频可能较雌性大鼠更大。
3.大鼠步态特征受运动能力影响:训练充分的大鼠步态参数可能会优于未经训练的大鼠,如步长和步频可能更高。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大鼠步态特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年龄和性别是大鼠步态参数差异的重要因素,这可能与生理发育和性别特征有关。
此外,大鼠的运动能力对其步态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与运动的训练和锻炼有关。
结论:通过对大鼠步态的分析,我们发现其步态特征受年龄、性别和运动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为研究大鼠神经肌肉疾病、运动障碍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实验报告-大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132015200300实验报告(二)一、实验目的: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三、实验内容1.抓取: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
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0.1ml (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3)腹腔注射0.01-0.02ml/g(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量为 1.26ml,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大鼠爬壁实验报告
大鼠爬壁实验报告1. 导言大鼠爬壁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行为学实验,旨在探究大鼠在面对不同环境刺激时的适应能力和策略选择。
本实验旨在观察大鼠在爬壁环境中的表现,并分析其行为模式和适应能力。
2.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以下设备和材料:- 实验室环境:控制温度(22-25C)和湿度(40-70%)的实验室。
- 爬壁装置:一块60x60 cm的竖直爬壁板,表面光滑不易产生摩擦。
- 大鼠:50只健康的雄性大鼠。
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大鼠适应:将大鼠置于实验室环境中,让其自由活动2小时来适应环境。
2. 实验过程:将大鼠置于爬壁装置前,观察大鼠的行为模式和适应能力,记录实验时间、大鼠的行为和反应。
3. 数据记录:记录大鼠在爬壁过程中的时间、距离和次数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3.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不同大鼠的行为表现存在差异。
大部分大鼠在刚接触到爬壁装置时表现出恐惧和不适应的反应,如迅速掉头离开或呆立一动不动。
然而,在适应环境后,大鼠开始探索和尝试攀爬。
根据数据记录,我们发现大鼠常常采取以下几种行为模式:1. 直接攀爬:大鼠迅速攀爬到顶端,并在顶端停留和观察。
2. 部分攀爬:大鼠只攀爬到爬壁的中部或下部,然后返回原位或继续攀爬。
3. 反复尝试:大鼠多次尝试攀爬,但未成功达到顶端。
4. 放弃:大鼠放弃攀爬,并离开爬壁区域。
在部分大鼠中,我们还观察到攀爬行为的持续时间和速度逐渐增加,表明它们具备一定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4. 讨论与结论通过大鼠爬壁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鼠在面对新环境时可能表现出不适应和恐惧的反应,但在适应后往往能够采取探索和攀爬的行为。
2. 大鼠的攀爬行为模式包括直接攀爬、部分攀爬、反复尝试和放弃,这些模式可能与大鼠的体格、抓握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因素相关。
3. 部分大鼠在攀爬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和适应能力的提高,这表明大鼠具备一定的行为灵活性和智力能力。
4. 大鼠爬壁实验可用于研究行为学、学习理论和认知能力等方面。
大鼠全身灌流实验报告
大鼠全身灌流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索大鼠全身灌流实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灌流对器官功能的调节作用。
实验原理全身灌流实验是将生理盐水或药物通过灌流泵引入大鼠全身循环系统,模拟体内液体输送的过程,以观察药物对整体器官功能的影响。
该实验模型可以评估机体的整体生理状态,并为药物研究提供依据。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设备,包括全身灌流泵、注射器、导管等。
2. 麻醉大鼠,以免其产生疼痛和不舒适感。
3. 实施手术,将导管插入血管,确保导管被正确连接和固定。
4. 打开全身灌流泵,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或生理盐水注入大鼠循环系统。
5. 观察实验动物的生理指标变化,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
6. 进行采样,收集相关生物指标的数据。
7. 结束实验,处理实验动物。
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药物的全身灌流实验,并观察了大鼠的生理指标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药物对大鼠的生理功能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例如,给予一种心血管药物后,大鼠的心率明显上升,而注射一种抗炎药物后,大鼠的体温有所下降。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实验动物的呼吸频率在不同药物影响下发生变化。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实验结论通过大鼠全身灌流实验,我们可以评估不同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其调节作用。
该实验模型为药物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标准,并为深入探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然而,全身灌流实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实验结果仅仅反映了大鼠的生理变化,对于人类的适应性可能存在差异。
其次,全身灌流实验可能无法模拟人体复杂的生理和代谢过程。
因此,在进行临床应用或进一步的研究之前,我们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验证,并结合其他研究模型来全面评估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大鼠全身灌流实验方法与应用[M]. 科学出版社, 20XX.[2] 陈五, 王六. 全身灌流模型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探析[J]. 药理学杂志, 20XX, 40(1): 1-10.。
大鼠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鼠的解剖结构。
2. 了解大鼠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实验动物解剖的熟练程度。
二、实验材料1. 大鼠1只(成年雄性)2. 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解剖图谱、解剖记录表三、实验步骤1. 麻醉与固定- 将大鼠用乙醚麻醉,待其呼吸平稳后固定于解剖盘上。
2. 皮肤切开- 从大鼠的颈部开始,沿腹中线切开皮肤,直达耻骨联合处。
3. 腹腔暴露- 用解剖剪剪开腹壁肌肉,暴露腹腔。
4. 内脏观察- 观察腹腔内的主要器官,包括肝脏、胃、脾、肾脏、大肠、小肠、膀胱等。
- 逐一分离并观察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5. 胸腔暴露- 在大鼠的颈部,沿胸骨中线切开皮肤,暴露胸腔。
- 观察胸腔内的主要器官,包括心脏、肺、食管、气管等。
6. 神经系统观察- 在大鼠的颈部,沿颈椎中线切开皮肤,暴露颈椎和脊髓。
- 观察脊髓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7. 肌肉系统观察- 观察大鼠的肌肉系统,包括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等。
8. 骨骼系统观察- 观察大鼠的骨骼系统,包括颅骨、脊柱、肋骨、四肢骨等。
9. 生殖系统观察- 观察大鼠的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前列腺、卵巢、输卵管等。
10. 结扎血管- 在观察完各器官后,用线结扎大鼠的颈动脉和颈静脉,使血液回流至心脏。
11. 心脏采血- 用注射器抽取大鼠心脏血液,进行相关实验。
12. 解剖结束- 解剖结束后,将大鼠解剖部位依次缝合,并清理实验场地。
四、实验结果1. 腹腔器官- 肝脏:呈红褐色,位于腹腔右上角,具有分泌胆汁、代谢等功能。
- 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幽门。
- 脾:呈暗红色,位于腹腔左上方,具有过滤血液、产生白细胞等功能。
- 肾脏:呈红褐色,位于腹腔左右两侧,具有排泄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功能。
- 大肠:位于腹腔下方,分为盲肠、结肠、直肠等部分,具有吸收水分、形成粪便等功能。
- 小肠:位于腹腔中部,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部分,具有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等功能。
大鼠认知训练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认知功能是大脑执行复杂心理活动的能力,包括记忆、学习、思维、判断和解决问题等。
近年来,随着对大脑功能和疾病研究的深入,认知训练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研究旨在通过大鼠认知训练实验,探讨认知训练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大鼠认知训练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
2. 探讨不同训练方法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3. 分析大鼠认知训练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训练组A、训练组B。
2. 实验仪器:Morris水迷宫、听觉启动箱、脑电生物反馈仪等。
3. 实验方法:(1)训练组A:采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每日训练2次,每次训练5分钟,持续2周。
(2)训练组B:采用听觉启动箱训练,每日训练2次,每次训练5分钟,持续2周。
(3)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训练。
4. 认知功能评估:(1)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在寻找平台的时间、次数、速度等指标。
(2)听觉启动箱实验:观察大鼠在听觉刺激下的反应时间、次数等指标。
(3)脑电生物反馈实验:观察大鼠在认知训练过程中的脑电变化。
四、实验结果1. 训练组A和B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寻找平台的时间、次数、速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 训练组A和B的大鼠在听觉启动箱实验中,反应时间、次数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训练组A和B的大鼠在脑电生物反馈实验中,α波、β波等认知相关脑电成分的功率明显增加,表明认知训练提高了大鼠的认知功能。
五、实验讨论1. 认知训练对大鼠认知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2. 不同训练方法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Morris水迷宫训练和听觉启动箱训练均能有效提高大鼠的认知功能。
3. 认知训练能促进大鼠脑电活动的改变,有利于提高大鼠的认知功能。
大鼠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一)
大鼠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一)大鼠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引言•介绍大鼠实验的目的和意义•阐述大鼠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实验材料•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具•包括大鼠、实验药物、实验仪器等实验方法1.大鼠选择和处理•详细描述大鼠的选择标准和处理方法•包括大鼠的品种、年龄和性别要求2.实验药物制备和给药方式•说明实验药物的制备过程和剂量选择•描述给药方式,如胃鲜浆灌胃、皮下注射等3.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列出实验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如消毒、配置实验仪器等4.实验过程•详细叙述实验操作的步骤和顺序•包括大鼠的观察和数据记录等5.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展示实验结果的数据图表结果与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分析实验数据的统计意义和科学价值结论•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指出实验的不足之处和改进的方向参考文献•引用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提供参考依据致谢•承认和感谢对实验做出贡献的人或机构引言•大鼠实验是生物医学领域常用的实验手段,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疾病机制、评估药物疗效等。
•通过进行大鼠实验,可以获取重要的生物学数据,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实验材料•大鼠:使用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克。
•实验药物:本次实验使用了XX药物(药物名称)。
•实验仪器:包括注射器、天平、实验笼等。
实验方法1.大鼠选择和处理•选择性别和体重相近的大鼠进行实验。
•在实验前一天,将大鼠适应新环境。
2.实验药物制备和给药方式•XX药物制备:将XX药物按照所需剂量溶解于生理盐水中。
•给药方式:采用皮下注射给药,注射部位为大鼠腹部。
3.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对实验器具进行消毒。
•配置实验仪器,如准备好注射器、天平等。
4.实验过程•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XX药物注射。
•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
•观察大鼠的行为和身体状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5.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大鼠肌肉电刺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鼠肌肉电刺激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 了解电刺激对大鼠肌肉收缩的影响。
3. 探讨不同刺激参数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大鼠:成年雄性大鼠,体重约200-250g。
2.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用于记录肌肉收缩信号。
3. 电刺激器:用于产生电刺激信号。
4. 剪刀、镊子、针头等实验器械。
5. 电解质溶液:用于肌肉收缩实验。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处理:将大鼠用乙醚麻醉,颈部固定,暴露出肌肉组织。
2. 电极植入:将电极植入大鼠肌肉组织,电极与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相连。
3. 电刺激参数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电刺激参数,如刺激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
4. 肌肉收缩信号采集:通过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肌肉收缩信号。
5. 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1.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肌肉收缩幅度趋于稳定。
2. 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肌肉收缩幅度先增大后减小,出现平台期。
在平台期,肌肉收缩幅度趋于稳定。
3. 刺激持续时间对肌肉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持续时间的增加,肌肉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当刺激持续时间达到一定阈值时,肌肉收缩幅度趋于稳定。
五、实验结论1. 电刺激可以引起大鼠肌肉收缩。
2. 刺激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对肌肉收缩有显著影响。
3. 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与肌肉收缩幅度呈正相关。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通过电刺激大鼠肌肉,观察了不同刺激参数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结果表明,电刺激是一种有效的刺激肌肉收缩的方法。
2.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刺激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规律。
这为临床应用电刺激治疗肌肉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3. 本实验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肌肉收缩信号,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但在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动物的处理、电极植入等环节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酒精处死大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酒精处死大鼠的方法和操作步骤;2. 了解酒精处死大鼠的原理和适用范围;3. 培养动物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动物实验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二、实验原理酒精处死大鼠是一种常用的动物实验处死方法,其原理是酒精可以迅速麻醉大鼠,导致其呼吸抑制和心跳停止,最终死亡。
酒精处死大鼠操作简单、迅速,对动物痛苦较小,适用于实验室动物处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大鼠;2. 实验仪器:酒精、注射器、解剖剪、解剖盘、镊子、解剖针、棉球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1. 将大鼠置于实验台上,用棉球蘸取适量的酒精,涂抹在大鼠头部,使其麻醉;2. 用解剖剪剪开大鼠的皮肤,暴露出头部血管;3. 用解剖针将头部血管刺破,使酒精进入血液循环;4. 观察大鼠呼吸和心跳情况,直至大鼠死亡;5. 将大鼠尸体放入解剖盘,用解剖剪剪开胸腔,观察心脏、肺部等器官;6. 用生理盐水清洗实验器材,并消毒。
五、实验结果1. 在实验过程中,大鼠麻醉迅速,呼吸和心跳逐渐减弱,直至停止;2. 处死过程中,大鼠无痛苦表现;3. 处死大鼠后,解剖结果显示,心脏、肺部等器官均无异常。
六、实验讨论1. 酒精处死大鼠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处死方法,对动物痛苦较小,适用于实验室动物处死;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规范性;3. 酒精处死大鼠适用于实验动物处死,但不适用于科研用途,因为酒精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掌握了酒精处死大鼠的方法和操作步骤,验证了酒精处死大鼠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实验结果表明,酒精处死大鼠操作简单、迅速,对动物痛苦较小,是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动物处死的方法。
八、实验建议1. 在进行酒精处死大鼠实验时,应选择合适的酒精浓度,确保大鼠麻醉迅速;2.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感染;3. 处死大鼠后,应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实验室卫生。
(注:本实验报告仅为示例,实际操作过程中请遵循实验室规定和动物实验规范。
大小鼠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大鼠和小鼠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鼠和小鼠的解剖学特点。
2. 了解大鼠和小鼠的生理学特点。
3. 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大鼠:雄性,体重200-250g。
2. 小鼠:雄性,体重20-30g。
3. 实验器材: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刀、剪刀、手术刀、缝针、缝线、生理盐水、注射器、酒精、碘酒、棉球等。
三、实验方法1. 大鼠解剖(1)麻醉:将大鼠放入麻醉箱中,采用吸入麻醉法进行麻醉。
(2)固定:将麻醉后的大鼠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镊固定。
(3)剪毛:用剪刀将大鼠腹部和四肢的毛发剪去。
(4)剖腹:用解剖剪在腹中线剪开皮肤,暴露腹壁肌肉。
(5)暴露器官:用解剖镊和剪刀分离腹壁肌肉,暴露胃、肠、肝、脾、肾、膀胱等器官。
(6)观察:观察各器官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7)缝合:用缝针和缝线将腹壁肌肉和皮肤缝合。
2. 小鼠解剖(1)麻醉:将小鼠放入麻醉箱中,采用吸入麻醉法进行麻醉。
(2)固定:将麻醉后的小鼠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镊固定。
(3)剪毛:用剪刀将小鼠腹部和四肢的毛发剪去。
(4)剖腹:用解剖剪在腹中线剪开皮肤,暴露腹壁肌肉。
(5)暴露器官:用解剖镊和剪刀分离腹壁肌肉,暴露胃、肠、肝、脾、肾、膀胱等器官。
(6)观察:观察各器官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7)缝合:用缝针和缝线将腹壁肌肉和皮肤缝合。
四、实验结果1. 大鼠解剖结果(1)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呈囊状,壁薄,内含食物残渣。
(2)肠: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盘绕在腹腔内,大肠位于腹腔右侧。
(3)肝:位于腹腔右上方,呈红褐色,表面光滑。
(4)脾:位于腹腔左下方,呈暗红色,表面光滑。
(5)肾:位于腹腔后部,左右各一个,呈红褐色,表面光滑。
(6)膀胱:位于腹腔下方,呈囊状,壁薄,内含尿液。
2. 小鼠解剖结果(1)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呈囊状,壁薄,内含食物残渣。
(2)肠: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盘绕在腹腔内,大肠位于腹腔右侧。
大鼠解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鼠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了解大鼠的内部器官结构和功能;3. 提高动物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大鼠1只;2. 仪器: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镊、解剖盘、解剖针、解剖镜、注射器、生理盐水、酒精、碘伏、消毒棉球等;3. 器官: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肺脏、胃、小肠、大肠、胰腺、卵巢(雄性大鼠为睾丸)、神经系统等。
三、实验步骤1. 解剖准备(1)将大鼠固定在解剖盘上,确保大鼠头部朝向实验者;(2)用酒精棉球对大鼠体表进行消毒,然后用碘伏消毒棉球对解剖部位进行消毒;(3)在鼠的颈部做一纵向切口,剪断皮肤、肌肉、筋膜,暴露颈部血管;(4)用解剖剪剪断气管,使大鼠呼吸停止。
2. 解剖过程(1)心脏:剪开胸腔,暴露心脏,观察心脏的结构,记录心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2)肝脏:将肝脏从腹腔中取出,观察肝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3)脾脏:将脾脏从腹腔中取出,观察脾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4)肾脏:将肾脏从腹腔中取出,观察肾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5)肺脏:将肺脏从胸腔中取出,观察肺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6)胃:将胃从腹腔中取出,观察胃的形状、大小、颜色等;(7)小肠:将小肠从腹腔中取出,观察小肠的形状、大小、颜色等;(8)大肠:将大肠从腹腔中取出,观察大肠的形状、大小、颜色等;(9)胰腺:将胰腺从腹腔中取出,观察胰腺的形状、大小、颜色等;(10)卵巢(或睾丸):将卵巢(或睾丸)从腹腔中取出,观察卵巢(或睾丸)的形状、大小、颜色等;(11)神经系统:将神经系统从头部取出,观察脑、脊髓、神经等结构。
3. 实验结束(1)将解剖过的器官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后续观察和实验;(2)对解剖部位进行消毒,防止感染;(3)将解剖器材清洗干净,归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大鼠心脏呈圆锥形,颜色鲜红,心房和心室明显,瓣膜完整;2. 肝脏:大鼠肝脏呈红褐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3. 脾脏:大鼠脾脏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4. 肾脏:大鼠肾脏呈红褐色,质地坚硬,表面光滑;5. 肺脏:大鼠肺脏呈粉红色,质地柔软,表面有肺泡;6. 胃:大鼠胃呈灰白色,质地柔软,表面有皱褶;7. 小肠:大鼠小肠呈淡红色,质地柔软,表面有皱褶;8. 大肠:大鼠大肠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表面有皱褶;9. 胰腺:大鼠胰腺呈粉红色,质地柔软,表面有腺泡;10. 卵巢(或睾丸):大鼠卵巢(或睾丸)呈粉红色,质地柔软,表面有卵泡(或精子)。
大鼠噪音刺激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研究噪音对动物的影响,本实验选取了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噪音刺激来观察其生理和行为反应,以期为人类噪音防护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噪音刺激对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2. 研究噪音刺激对大鼠行为反应的影响。
3. 探讨噪音对大鼠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雄性大鼠,体重180-220g,由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 实验仪器- 噪音发生器:能够产生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噪音。
- 心电图机:用于记录大鼠的心率变化。
- 行为观察箱:用于观察大鼠的行为反应。
- 认知功能测试箱:用于测试大鼠的认知功能。
3.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低噪音组和高噪音组。
每组10只大鼠。
4. 实验步骤(1)对照组:将大鼠置于安静的环境中,不进行噪音刺激。
(2)低噪音组:将大鼠置于噪音发生器产生的低强度噪音环境中,噪音强度为70dB。
(3)高噪音组:将大鼠置于噪音发生器产生的高强度噪音环境中,噪音强度为90dB。
(4)实验时间:每组实验持续30分钟。
5. 数据收集(1)生理指标:实验前后,分别记录大鼠的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
(2)行为反应: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的行为反应,包括:运动、攻击、逃避等。
(3)认知功能:实验结束后,对大鼠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包括:空间记忆、物体识别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理指标实验结果显示,低噪音组和高噪音组大鼠的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升高,但高噪音组的变化幅度更大。
这表明噪音刺激对大鼠的生理指标有一定影响,且高强度噪音的影响更为明显。
2. 行为反应实验过程中,低噪音组和高噪音组大鼠的行为反应明显增多,包括:运动、攻击、逃避等。
高噪音组大鼠的行为反应明显多于低噪音组,这表明高强度噪音对大鼠的行为反应影响较大。
3. 认知功能认知功能测试结果显示,低噪音组和高噪音组大鼠的认知功能均有所下降,且高噪音组的变化幅度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薛桂凤学号: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
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
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
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
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
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
(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
(3)腹腔注射(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
(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
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
(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
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
量为,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1)全身麻醉的第一期(随意兴奋期):出现运动和运动失调;35秒
(2)全身麻醉的第二期(不随意兴奋期):是由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
呼吸开始时止;2分30秒
(3)全身麻醉的第三期:角膜反射由迟钝渐趋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疼痛反射
消失;
9.安死术:颈椎脱臼法:用左手按住动物的头部于实验台上,右手抓住尾根部,快速、
不间断地向后、略向上使劲拉,以致脊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而死亡。
10.解剖:观察大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四、总结
大鼠没有胆囊,大鼠不能呕吐,故可以灌胃。
通过此次试验,学习了关于实验动物大鼠的一些基本操作技术,但还需克服心理的恐惧,多加练习,增加熟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