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文案
高中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详细教学设计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目标】一、开眼看世界1。
背景2。
代表人物及主张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
目的2。
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争3。
洋务思想及结局三、维新变法思想1。
早期维新思想2。
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主要主张3。
维新思想的结局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本节课可采取提问、史料阅读、编排历史剧、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课前布置作业:(1)课前预习,分组讨论。
(2)探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制作封建顽固势力与维新派论战内容对照表,编排辩论历史剧。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一单元学过的内容。
出示:19世纪初西欧自然科学成果图片。
师:三这些都是反映19世纪初期欧洲情况的图片,通过观看,我们体会到此时欧洲情况如何?回答:自然科学、工业革命等师:此时的欧洲国家正在迅速崛起,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已经完成工业革命,那么同一时期的中国是怎样的情况呢?回答:政治:腐败;经济:自然经济;军事:军备废弛;对外:闭关锁国等师:通过前面的比较不难看出,中西方之间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就必然会导致什么现象出现呢?答:西方列强侵华(鸦片战争)师:对,鸦片战争隆隆炮声,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洋枪洋炮的震撼下,开始感受到中国的落后,于是他们“开眼看世界”,在中国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人教版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
2.主题:各小组分别讨论以下主题:
a)洋务运动的兴起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b)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掌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脉络,认识“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历史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运用文献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历史氛围,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洋务运动:详细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发展过程、主要人物及历史意义。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维新变法:阐述维新变法的背景、主要过程、重要人物及影响。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探讨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检验学生对“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这一历史阶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a)根据课堂所学,整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发展过程、主要人物、历史意义及影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b)针对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撰写一篇小论文,不少于800字。
b)维新变法的主要过程及其失败原因;
c)师夷长技与维新变法之间的关系。
3.讨论成果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教师设计以下练习:
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教学过程:
(1)导入:以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历史过程,初步把握重点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这一历史阶段的认知程度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对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已有一定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内在联系和影响还不够清晰。
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辩证思维逐渐成熟的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善于质疑和思考。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主动探索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首先,讲述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观念,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抵御外敌侵略。接着,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还需要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然后,引入戊戌变法,讲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主张,强调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举措。通过对比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使学生明白改革是不断深入、拓展的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讨论。讨论主题包括:“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有哪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如何演变的?”“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你认为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观点和思考过程,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问、补充,形成课堂互动。
第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第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主讲教师:__________ 编写: 课时:2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 (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制表或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重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难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留美幼童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
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130年以前,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
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快速适应着在美国的生活。
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
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脱去了长袍马褂,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
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
十九世纪末,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
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国。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
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第14课从“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与能力识记:林则徐被称为“开演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90年代维新思想;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进行问题探究、比较,树立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重难点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三、教学过程(一)过渡:很可惜,在当时,大多数人只把《海国图志》视为“识夷情”的入门书,很少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真正发展并实践这一思想的是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的洋务运动。
(二)新课学习:第二子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1.出示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两张图片,进行问题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领悟洋务运动的背景。
问题探究: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在这种形势下,你认为清政府会怎么办?由问题探究得出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的局势内忧: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外患: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如沙俄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代表人物:(引导学生划书)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3.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1)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体”和“用”是一对古老的哲学范畴。
教学设计12: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核心素养】1.通过教材及相关史料,了解中国近代进步思想潮流出现的背景、主要人物及主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探究,认识“中体西用”思想的内涵和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升学生史料实证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3.通过史料探究,理解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家国情怀。
【重难点】重点:“中学为体,西学不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新课讲授】一、“开眼看世界”用多媒体播放鸦片战争片段、增加有关鸦片战争前后的内容,联系已学过的必修一、二,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国门被打开后中国思想界发生的新变化,用问题教学的方法提出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属于什么派别?有什么主张?学习西方停留在哪一个阶段?学习西方有什么意义?请学生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资料,分组讨论和自主探究问题答案,让学生的时空观念得到培养。
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2)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
(3)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代表:林则徐、魏源。
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
3.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向西方学习停留在器物层面。
4.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首先,根据教材并结合材料:(张之洞《劝学篇》)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
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由老师提出问题: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什么要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目的是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洋务派进行了哪些实践?有什么影响?请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史料探究进行回答,提升学生史料实证、问题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6: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开眼看世界”新思想产生的原因。
(2)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综合评价“中体西用”思想。
(3)识记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教具】多媒体课件立意:从世界形势、重大侵华战争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从我们民族的心态角度反思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之艰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我们的民族心态经历了“自信从容”到“实用应对“再到“紧张焦虑”,行动上相应经历了从“看”到“用”再到“变”的过程。
从被动接受,从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也是我们民族心态不断改变的历程。
期望学生形成向他人“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积极进取”的开放心态。
说明:本教案在主备人费校长二稿基础上整合,还借鉴了2011年第1期《历史教学》上黄天庆老师《从心态视角反思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教学札记》,2012年第6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刘莉老师《“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为例》等。
导入——出示“1793年9月14日乾隆帝在承德接见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图:沉浸在康乾盛世中,我们民族是怎样的心态?画面反映出来明显的不平等,实质上反映的是中国固有的华夷文化观(副板书)——“贵华夏,贱夷狄”,中国人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文化自恋心态,自认是“天朝上国”。
再出示——中国人的“天下”体系图(根据冯友兰先生的论述),从文化上看:“华夏当然最开化,其次是夷狄,禽兽则完全未开化”,中国当时自然把西方国家看做夷狄、蛮夷。
那么,究竟是什么大事惊醒了“天朝上国”,也挑战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华夷心态?引出课题: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集体备课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集体备课一、引言在中国历史上,从近代以前的封建社会到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科技、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相对于西方国家都相对薄弱。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次改革运动和变法措施。
本文将围绕“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这一主题,对相关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师夷长技时期的背景1.师夷长技的含义–师夷:学习西方国家的技术和知识。
–长技:增长自身技能。
2.影响师夷长技的因素–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威胁。
–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的保守性。
3.师夷长技的目的–培养国家自强的意识。
–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
–寻求战胜西方列强的方法。
三、维新变法的兴起1.维新思潮的影响–西方文化的传入。
–清政府对西方化的呼声。
–中国学者的反思与思考。
2.维新变法的内容–经济改革:推动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
–政治改革:实行宪政、建立民主制度。
–教育改革:倡导普及教育和科学教育。
–军事改革:引进新式武器和战术。
3.维新变法的意义–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大门。
–催生了新思潮和新的社会运动。
–为近代中国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四、维新变法的失败1.内外因素的制约–保守势力的反对。
–西方列强的干涉。
–社会民众的不理解和抵制。
2.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维新派内部的纷争。
–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3.变法运动的结局–戊戌变法失败。
–康有为等维新派知识分子流亡海外。
五、维新变法的影响1.现代意识的觉醒–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让人们意识到必须要学习西方强国的先进经验。
2.新思潮的兴起–学习西方科技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
–形成了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新思潮。
3.社会结构的改变–维新变法推动了社会结构的调整。
–促进了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
六、结语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师夷长技时期,中国人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知识,寻求自强和战胜列强的方法。
维新变法时期,中国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尝试着进行经济、政治、教育和军事等多方面的改革。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历史教案范文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历史精选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师夷长技”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理解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 使学生掌握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历史意义,认识到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师夷长技”与维新变法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师夷长技”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 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1. 对“师夷长技”与维新变法异同的深入理解。
2. 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师夷长技”与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及其事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师夷长技”与维新变法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
4. 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维新变法时期先进人士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师夷长技”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解“师夷长技”的内涵、内容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3. 讲解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历史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师夷长技”与维新变法的异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师夷长技”与维新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师夷长技”与维新变法的异同,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其他重要的改革运动,拓宽知识面。
3. 引导学生关注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
3.创设情境:通过讲述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师夷长技”思想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讲解“师夷长技”思想:阐述林则徐、魏源等人的观点,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运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结合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
1.课堂提问: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史料分析和评价能力。
(4)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成果,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4.教学资源:
(1)教材: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
(2)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网络资料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关注点:
3.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智慧,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挑战、勇于改革、追求进步。
二、教学内容
1.引入:通过讲述鸦片战争后我国面临民族危机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过程中的探索。
2.新思潮的涌现:介绍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思想,分析其背景和意义。
3.洋务运动:讲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影响及其在我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3.过程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讲课稿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建成
1870年派遣的中国首批留美学生
同及一 文外八 馆交六 。人二
才年 ,为 在了 北培 京养 设翻 立译
教师过渡: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到“中体西 用”思想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学习西 方先进的制度。那么如果学习了西方先 进的制度,就一定能成功救国吗?由此 导入第3子目——维新思想。
教师提示:对中国制度的认识?(优于西方); 对中国技术的认识?(落后西方)。
设问三:如何评价早期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救国 思想?
教师提示:积极性;局限性(未付诸实践;只 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由局限性自然导入下一个子目——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多媒体展示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 务派代表的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必 修二已经学过的“洋务运动”。
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教材分析 二、课程标准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十四课, 教材从“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从19世 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渐进 过程,本课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明转变的第 一步,对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 学习有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用。
1创 1这887是6办07年 扩年 的李 建4天 鸿 后月 章 的津接 该,机办 局三天 兵 器津 工 口制机 厂通造 器 。商 制 局造大局臣并崇 扩建厚。
1890汉年张阳之铁洞厂在汉熔阳铁建立炉的湖北铁厂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法(人教必修三教案)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情境—体验-探究-感悟”教学模式。
鉴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中有关政治和经济史的内容,所以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创设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探究。
在此模式下,体验互动,学生分组活动:课前,将学生分成四个调查小组:第一组—地主阶级抵抗派、第二组—洋务派、第三组—早期维新派、第四组—康梁派小组,各自收集相关人物的有关材料,包括他们的观点和具体行为,最后选派中心发言人总结陈词(形式不限)。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调查,收集资料,参与互动,锻炼学生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肯定学生的成果,并加以适当补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艰难历程及其与救亡图存的紧密联系,体验先进人物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人生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个人志向和奋斗,也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今天社会主义制度为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奋斗进取的精神不能改变。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 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是难点,之所以将其确立为难点,主要是因为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的知识,它和列强侵华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这一难点主要通过教材和相关材料让学生活动探究,教师总结。
【讲授新课】单元导言分析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四五十年代)1、背景:当英国鸦片走私船开始频繁出没于中国东南海域的时候,清朝君臣对其一无所知。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人教版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课前导入】播放幻灯短片:中国历经了一段黑暗岁月,但黑暗中也有寻求光明的眼睛,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务派中体西用谋自强,维新立宪救国图强,虽力争救国仍以失败告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愤然而前行。
导入语:正如短片所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愤然而前行,在奋然前行的道路上,先辈们是如何救国图强,救亡图存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4课从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学习目标】在新课开始前,我们先一起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探究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的主要特点,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意识。
同时根据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位到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难点定位到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作用。
【自主反馈】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了自主学习,我们一起看看大家的自主学习情况:第一组杜亚楠第二组王鹏飞、李焕杰、周清清、田勇超、罗佳、耿丰月、魏煜彬第三组梁洁、任家昊、宋思岑第四组刘昱含、赵德康、袁鹏、吴龙威、王一兵、陈梦绮、赵思雨、田丽娜第五组黄梦、肖雪羽、尹德慧第六组张永玉、梁均康、王艺春因此表现较好的是第二组和第四组,希望其他同学能继续努力,向他们学习。
同时大家还存在一些问题:自己潦草,原因和主张混淆。
请小组长起立带领本小组的成员交流讨论,兵教兵,解决组内存在的问题。
【合作纠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阶段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抵抗派西方的军事技术没有付诸实践,但对当时思想界起到了思想启迪作用。
19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西方先进技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九十年代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维新派(康、梁)和革命派(孙中山)维新派:学君主立宪制度,革命派:学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须三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基本理念: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设计依据,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引导学生掌握主要知 识点的同时,更要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2.教学与活动策略: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板书展示法、学案导学法、史 料教学法等策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把握教材基本知识结构,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通 过选用适当的史料,培养学生史料结合学习历史的能力。
教学设计
课题: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 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题来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潮流》 。 2.学习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过程。 3.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课题介绍了近代中国不同阶层、不同派别为了救亡图存向西方学 习先进技术和制度的过程,对于我们从深层次认识近代中国的经济转型、思想解放、制度变迁、社会 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更对我们继续向西方学习先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开门见山,通过单 元形式的新课引 入,让学生明确本 课学习的内容,并 和下一课的学习 结合以来
指导学生自 主学习,提升学生 的历史学习能力 和思维方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 课堂小结 救国思想,尽管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 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最后归于失败,但 是源自中国人一刻也没有停止救国救民的探索。
向 西 方 学 习
地主 阶级
洋务派 自强
由浅入深、
资产 阶级
后维新 变法
经济、政治、教 育(实践)
提升本课主 旨,为下一节课的 学习做好铺垫
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11: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开眼看世界”新思想产生的原因。
(2)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综合评价“中体西用”思想。
(3)识记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进行问题探究、比较,树立问题意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板书)一、“开眼看世界”问题情境1: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叙》材料三1842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
《海国图志》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全面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以及科技、经济发展状况的书籍,它使得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终于有了一次质的改变。
魏源也成为引领国人放眼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位先行者之一。
但是这本书在当时的中国没什么影响,后来传到日本去了。
日本人从这本书中了解到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本书翻刻了25版。
这本书对日本后来的明治维新起了很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变强大了,反过来侵略中国,这确实是个历史悲剧啊!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填写表格,熟悉基础知识。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2019年教学文档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设计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分组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节内容是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第14课,是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一方面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初期,另一方面它也为中国人在探索受挫之后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做了铺垫,使前后内容自然地衔接起来,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三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本课内容、和我校高二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②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以利用多媒体为手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分组探究、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历程,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3、重点难点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他们的思想引领他们的实践,而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和康梁为主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是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典型,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我将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和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确定为重点。
难点:考虑到学生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较难理解所以我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确定为难点。
【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历史史料的分析、解读能力,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有的学生擅长思辩,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学生组织能力教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一 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 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 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材料二 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 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①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 什么? ②魏源思想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③从“师夷”的内容和“救亡”途径上看, 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局限性?
基础知识: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主线) ●各派别的思想主张
学欧美:
学造器物 (技术)
仿行制度
学苏联:
思想、道路
提倡思想解放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派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 革命派(民主共和)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
技术 制度 思想
代表作:《海国图志》最详实的地理专著
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3、“开眼看世界”的影响: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启
迪作用 !!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
国的牢笼,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鸦片战争之前: 闭目塞听、夜郎自大,视西方事物为奇技淫巧
鸦片战争之后: 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知识在 知识界蔚然成风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 新变法》
课程标准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 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 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 意义。
张之洞(洋务派):“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
5.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张之洞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最早)
江南制造总局 (最大)
福州船政局
民用(辅助军 事工业)
天津开平煤矿、 上海轮船招商局
(最早)
天津机器制造局
提倡思想解放
新文化运动
前期: 资阶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近代中国前夕与西方对比的历史画面——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 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 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鸦片战争前东西方比较
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 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清朝长期闭关锁国,
(根本原因)阶级属性决定
7.评价 洋务运动的影响
(1)积极:(科技、教育、军事及客 观作用)
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 2、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3、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5、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二、 “中体西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 ①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2.核心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含义: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儒家) 西学:西方文化(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纲常名教为国家命运根本; “西学为用”:近代科技,挽救的清王朝 口号
③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④鸦片战争——惊醒志士
2.主要代表:林则徐、魏源
林则徐 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 求西方军事科学技术,引进西 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 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 胆壮、心齐”的新式水师。
代 表 作:《各国律例》《四洲志》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军事技术)
魏源
“不善师外夷 者,外夷制之; 善师四夷者, 能制四 夷。”“夷之 长技三:一战 舰,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 法。”
汉阳铁厂
“ .”
军 机 无 远 略 , 诱 佳
鬼 计 本 多 端 , 使 小
弟
朝
子
廷
拜
设
异
同
类
文
为
之
师
京师同文馆 馆
同文馆等洋务学堂在学习内容上与中国 古代学校有什么区别?
国 子 监
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
京 师 同 文 馆
外语、军事 近代自然科学
……
“中体西用”思想和林魏思想的比较:
区
背景:面临西方入侵,民族危机; 别
导致结果:大多知识分子远离社会现实,闭目塞 听,对世界一无所知,妄自尊大。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
《南京条约》签订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向西方 学习的思潮?学习西方什么?有什么影响?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
1.背景
① 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② 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
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3.前提:
——肯定封建制度
4.论战:
——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和顽 固派的主要 分歧是什么?
曾国藩(洋务派):“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 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 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倭仁(顽固派):“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 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 为干橹”。便可抵御外辱。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是“以 夷变夏”,将毁灭封建法统和伦理道德。
传播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学造器物:
1、地主阶级抵抗派:
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等 时间: 鸦片战争后 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活动: 编译书籍 ,仿制战舰
具有启迪作用
学造器物:
2、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人物: 时间: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活动: 洋务运动 结局: 甲午战败,标志失败
仿行制度
1、资产阶级维新派: 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等
时间: 甲午战后
主张: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活动: 戊戌变法
结局: 失败
仿行制度
2、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共和思想
代表人物: 孙中山 时间: 19C末20C初 主张:主建张立资 民阶 主革共命和推国翻君主专制, 活动:辛亥革命 结局:建立中华民国,但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双半状况依然
内容:都主张“师夷长技”
是
指导思想:都属于“中体西用”
什 么
?
目的:根本都是维护统治,
两 种 思 想 的 主 要
代表阶级利益:地主阶级
宣传手段:前者著书,后者实践办厂;
实践效果 结果 作用
6.失败
标志: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失败的原因: (1)列强的破坏 (2)顽固派的阻挠 (3)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