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材料型选择题训练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信息提取类 材料题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信息提取类 材料题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信息提取类材料题讲义

题型分析

信息提取型材料解析题是高考命题的主要题型之一,分为纯文字材料题和图文结合题两种类型。所谓信息提取型材料解析题就是指以历史文字材料、图片、表格作为题目材料主体的非选择题。这种试题引用古今中外的史料或当今的历史评论和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片、表格等,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它旨在考查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从未见过的材料中解读、汲取、整理出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的能力,考查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客观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规律、特征,分析、比较、归纳、评价、论证历史问题,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认识等学科能力。

方法点拨

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古文史料,必须明确其中的主题概念,以及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史料体现的历史主题。

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课本。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所学课本的相关知识挂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可以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五个步骤:读(审题)→找(关键信息)→接(嫁接相关知识)→转(转换文字材料信息和知识)→答(组织答案,要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提示化)。

题型示例

材料型选择题练习

材料型选择题练习

材料型选择题练习

第一篇:材料型选择题练习

必修一材料型选择题练习

1.“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A.禅让制 B.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解析】答案:B。材料中“宗”字共出现4次,由此很容易判断是宗法制。者,别子之后也。”(《礼记· 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2.《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解析】答案:C。虽然春秋时期大国已开始争霸,但材料中看不出争霸、兼并的迹象,故B、D不能选;春秋时期周王室确实已经衰微,但还没有到王命完全不能行的地步,一些称霸的诸侯王也还要打出尊王攘夷等旗号,故A也不能选;剩下的正确答案当然只有C,而从材料“楚王问鼎小大轻重”的表述中也可以判断出“分封制受到破坏”,故该选项是正确的。

3.“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解析】答案:C。由材料中的“宰相”可以判断出是与中央集权制有关的,唐代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央主要就表现为三省六部制。

4.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解析】答案:C。黄宗羲坚决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中的前一句“有明之无善治”指明朝没有很好的政治,后一句“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指从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开始,故应该选C。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典型材料题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典型材料题

中国古代史(政治文明史)(岳麓版)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

材料一: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有关加强中央集权的焦点问题。(2分)

皇权与相权问题;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2分)

(2)西周、秦、元三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

周代实行分封制;秦实行郡县制;元代实行行省制度。(3分)

(3)为保证中枢权力体系和地方控制网络的畅通,秦朝、西汉、北宋、明朝是怎样逐步完善监察制度,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监督?(4分)

秦朝:中央设御使大夫,监察百官。

西汉:承袭秦朝在中央设御使大夫;并在各州设剌史,监察地方。

北宋: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监督地方。

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监督百官,镇压人民。 (4分)

(4)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设想一下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处理朝政时哪一位权力最大?

为什么?(3分)

明太祖权力最大。明太祖废除丞相,君主专制空前强化。(3分)

2.(12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制的三幅图:

图三

图一 图二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些朝代的哪种制度?(3分)

西周:分封制;唐:三省六部制;元:行省制度(3分)

高考历史八种常见试题解析

高考历史八种常见试题解析

高考历史八种常见试题解析

题型一材料型选择题

典题精讲

【典题】(2011·山东卷·11)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D.193

【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轻工业发展较快而重工业极为薄弱。在1872~l911年,中国发展最陕的两个行业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纺织业的数量应排在第一位,故D项符合题意。纺织业的数量不可能小于矿冶业的数量,故A、B两项错误。C项数值与矿冶业比较接近,也不符合当时重工业明显落后于轻工业的史实,故C项错误。答案:D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

一是注重材料阅读。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型选择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信息同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准确的进行迁移。

三是结合材料来源、注释及作者等信息进行分析,要明确作者对材料反映的史实所持的态度,然后准确的作出判断。

【题型解秘】

该题型是以文字材料、图片、地图、数据图表为载体而设计的选择题。此类题型的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另一种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第一种是其主要呈现形式。在考试能力要求上,材料型选择题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高考选择题典型试题(附解析)

历史高考选择题典型试题(附解析)
答案 D
考向例析·考力提升
典例2 (2013· 海南高考)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 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 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知识定位
解题关键点
( B )
【模板应用】本题为因果型选择题。首先,审题干,题干材 料反映的是1952~ 1957年中国工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其次,明 确设问方向,本题要求选出促进发展的原因;最后,结合排除法 对本题进行分析。本题可以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社会主 义建设总路线提出的时间是1958年,排除含④的选项,答案为 A。 答案 A
典例2 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 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北宋时 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 总结,主要是依据 ( ) 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 B.统治者的意愿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模板应用】本题是一道材料型的历史研究题目,可用两种 方法解答。方法一:直选法。甲骨文和《清明上河图》都是历史 文物,由此可作出正确判断。方法二:历史研究方法。历史文物 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具可信性。 A、 C都带有主观性,B 表述错误。 答案 D
例析·考力提升
预测·原创设计

新教材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

新教材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

一、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新课标高考命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及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要求而命制的。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的原则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突出历史学科的特征,隐含着“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命题原则,强调历史的整体性和学科体系,体现新史观和新史学的一些基本理念。

二、选择题的分类

选择题试题组成一般由题干(主干语、中心词语、条件限定语)和备选项组成。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常考题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文字材料型、图画型、表格数据型、概念型、因果型、结论型、比较型、探究型、逆向型、组合型、程度型。

不同类型的题目有相对独特的特征,同时,可以采用相对不同的解题技法来作答。

但做题的第一步是审好题。如何审题?

(1)审题干:要做到“四审”,有的放矢。

第一,要明确题目结构,找出关键词语,确定答题方向;第二,要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以明晰答题范围;第三,要弄清题目的

基本类型,结合相应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第四,要明确涉题概念、理论和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审备选项:要“四推敲”备选项,对症下药。

第一,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基本常识;第二,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第三,推敲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第四,推敲备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并列、从属、对立、因果关系。

三、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相关材料型选择题分类专项指导和有效训练一

高考历史·相关材料型选择题分类专项指导和有效训练一

【题型特征】
以文字材料、图片、数据图表为载体而设 计的选择题。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在题干中引 入材料,创设情境;另一种是以不同材料作为 备选项,第一种形式较多。
这种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首先要求学 生具有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最大限度 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其次要求学生善于通过 材料提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
高考历史·相关材料型选择题分类专项指 导和有效训练一
(一)文字材料型
解答文字材料型试题:一是要抓住材料中关键的核 心词语,明确其不同词语所表达的真实信息;二是要 注意对诸多材料的内容进行分层分点地逐一归纳概括 ,提炼出其所有的有效内容;领会材料的核心思想, 把握材料的精神实质,做到“论”(结论)从“史”(材料 )出,切忌凭空设想。
高考历史·相关材料型选择题分类专项指 导和有效训练一
2、历史实物、照片材料类
文物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具有实证价值的东西。主 要有艺术、遗迹、遗址、遗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 历史图片或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和雕塑等。因 文物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多层次地考查学生对 历史知识理解,所以是近年采用较多的一种材料形式。 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能够通过图片的表象特征,来判 定其特定的所属时间。二是要能通过图片所表现的内容, 来判定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特点。三是文物 图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要能通过图片本身所 反映的时代特征,准确推断当时的社会特征。有的文物 图片标有名称时,要能通过其名称来判定其时间、质地、 式样和用途。但无论样,解答好文物图片题的关键在于, 能通过文物图片的表象特征来准确推断出其本质的内涵。

高三历史选择题习题集

高三历史选择题习题集

高三历史选择题习题集

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

A. 导航

B. 绘图

C. 农耕

D. 钓鱼

2. 下列哪位君主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A. 李渊

B. 李世民

C. 李治

D. 李纯

3. 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宋代?

A. 杜甫

B. 陆游

C. 苏轼

D. 白居易

4. 下列哪个是明代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A. 广州

B. 上海

C. 厦门

D. 大连

5. 以下哪位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

A. 杜牧

B. 白居易

C. 范仲淹

D. 杨维桢

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

A. 孔子

B. 朱元璋

C. 关羽

D. 王安石

7. 下列哪位皇帝是清朝的开国皇帝?

A. 康熙

B. 乾隆

C. 嘉庆

D. 雍正

8. “世界因我而精彩”这句话是中国近代哪位伟大人物的名言?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9.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

A. 孟子

B. 屈原

C. 孙膑

D. 秦始皇

10. 以下哪个事件是抗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A. 七七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华北事变

D. 黄埔军校起义

答案:

1. A

2. B

3. D

4. A

5. C

6. B

7. A

8. A

9. A 10. B

这份高三历史选择题习题集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和重要人物。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学生们可以巩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希望这份习题集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秘籍04 选择题解题技巧-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秘籍04 选择题解题技巧-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5.(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道:
“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
化”是指(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
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材 看法料,表达二主战要对是欧对洲某的一打事击件是相毁关灭的性观的点,、 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二战后,为重振欧洲,必须走向联合来
【题型特点】
1.试题选择的材料上看: 此类题目通常是图片与简单的文字结合形式出现,通过对图片(整体或细节)或图文信息 的综合分析下得出最佳选项。 2.主要图画类型: ①照片类——这类主要反映历史史实,真实历史事件。 重点关注:时空信息 照片主体 ②图画类——这类主要是给出某人所画的一幅画。 重点关注:画的类型(文人、风俗等)画的背景(时代、主体)绘画的人(什么人 身 份 阶级 与哪些事有关)
民主
【答案】D
【详解】王若飞、博古等人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主要是讨论和平建国问题,因此社会各界认为“他们的事业,就
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这体现了当时社会各界希望国家实现和平民主,D项正确;这一时
期抗战已经结束,排除A项;悼念活动包括国民党要员,因此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国民党要员并不希望

历史材料型选择题专题

历史材料型选择题专题

历史材料型选择题专题

一、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的主要特点

历史材料型选择题是把材料解析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延伸的结果,其特点是由一段材料(文字、图画、图表等)与简明扼要的设问构成,备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明的含义的正确理解。

材料型选择题的材料来源广,形式多样,如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材料选择题对同学们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同学们具有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要求同学们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求考生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二、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的分类和解题方法

从材料中发现、获取并运用信息解决问题,一般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试卷中出现的信息是以前学习过程中未曾见过的,须经过缜密的思考、判断和筛选得出正确的结论;另一种是通过对信息的认识启动了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做材料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二、要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

三、还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一)、文字材料类

文字材料是选择题中最常用的一种材料。其主要是通过一段材料或一组材料来承载信息,要求学生能够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去判断或概括其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性信息阅读能力。

高考材料型历史选择题例析

高考材料型历史选择题例析

高考材料型历史选择题例析

李彦朴

在文综高考中,材料型历史选择题因注重了对考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文综测试以能力立意的目的,因此成为高考文综试题中的靓点。本文就近几年文综能力测试和上海历史试卷中出现的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类型及解法作些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类型特点

根据试题所给材料呈现形式的不同,材料型历史选择题可分为文字材料型、图像型、地图型、数据型等几种类型。文字材料型是材料型历史选择题最常见的类型,该题型以文字陈述为主,所考查的主要是学生阅读文字并从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图像型和地图型历史选择题是近两年高考文综全国卷试题中出现的新题型,该类试题融阅读性和欣赏性于一体,题型新颖活泼,既为考生提供了图文并茂的试题情境,也实现了对考生能力考查的目的;

数据型历史选择题考查的是考生从数字来判断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能力或从数字的对比和变化中获取信息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该类题型在近年文综全国卷中尚未出现过。

120

纵观近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材料型历史选择题,其所呈现的主要特点有:(1)材料情境化。在近年的文综能力测试中,出题者通过引入文

字材料、图表、图像创设试题情境,把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试题

材料的情境化既能体现考查内容的实际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查的

目的;同时也增添了试题的趣味性。(2)考查知识能力化。文综能力测试

是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方式,因此在设题时,为避免考生对教材的死记硬背,

所提供的材料基本都是教材之外的;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以文字为主,辅

高考历史材料题

高考历史材料题

高考历史材料题

高考历史材料题无标题文本: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点。随着清朝的衰落,中国的民主革命思潮日渐兴起。辛亥革命爆发后,推翻了封建帝制,确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转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战斗和革命斗争。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中国积极吸纳外资,推动市场经济,加强对外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问题1:辛亥革命对中国有何意义?

问题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问题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题型突破策略

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题型突破策略

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题型突破策略

历史选择题是一种知识含量大、能力含量丰、测试效果客观公正、可信度高的理想的标准化考试题型。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题型突破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历史选择题题型一、材料型选择题

一文字材料类

文字材料型试题是目前最火的命题类型它主要是从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一部分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题目,考查学生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题型的命题基本原则是:①依托或扣住课本内的一两个重点内容或知识要点,力求有“貌离神合”之妙;②保证应有的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信息量; ③所引用的材料注重历史感,并注重时代感; ④文词语句的阅读难度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典例

(2010· 山东)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 ( A )

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解析从该同学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来看,他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的。从“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这一信息,可以推知其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排除B 项; “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 从可以排除 C、D 两项。太平天国运动符合这一评价。

变式训练 1

(2010· 江苏)1949 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6 人中有 3

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 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 30 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B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题型分类例析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题型分类例析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题型分类例析

1.史料主旨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史料主旨型选择题是以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着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判断、分析、获取历史结论的能力;具有史料来源广、原始性强、命题思路新、考查能力强、历史主旨鲜明的特点;一般此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上引入史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配置备选项;二是在题干中设置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观点,在备选项中设置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史料的内容和题干的要求进行甄别判断;

解题技巧

史料主旨型选择题解答一般运用“读、找、联、析”四步法解答,其具体做法如下:

1读:阅读题干文字史料,明确题目立意及考查的角度,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

2找:确定解答的关键词,即求答项,明确求答的方向;

3联:根据解读史料,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考点,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

4析:据题干信息,迁移历史知识和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一般是依托课本主干知识或重要历史现象,运用文字材料叙述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所学以外的史实,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历史结论或者论证历史现象的题目;这类题目具有情境新、结论新的特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与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与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与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的类型

1.文字材料型:这是历史试题中的传统题型。设计者提供一段或几段文字(多为中国古代文献、名人名言、原始资料),学生根据这些材料提炼有效信息来组织答案。

2.图表材料型:这是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创新题型。设计者将文字材料和图表结合起来,学生既要通过文字提炼信息,又要对图表作以正确的分析。

3.图片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通过图片来展示历史发展进程,让学生在图片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寻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内容。

4.混合型材料选择题:这是近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的新的题型,既有文字、图表,又有图片等材料的综合运用。一道题中融合了多种历史信息,包含的知识点也更多,难度自然加大。

二、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直选法:即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直接从题目所给的条件中作出判断,选择出能说明历史现象的选项。这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最大,主要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适用。

2.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来达到正确解答的目的。如有一道题目要求选择反映我国古代农业垦殖现象的资料,而给出的四个选项都是明朝的事例,我们只需要将这四个选项一一排除,正确答案自然就会浮现出来。排除法主要在题干或选项中存在不符合史实、不符合历史逻辑的情况时使用。

3.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各个选项,可以排除与史实不符的答案,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通过比较分析,如果能够确定

四个选项中三个选项表述的是同一个知识点内容,而另一个表述的是与其不相关的知识点,此时同学们就应选择后者。

4.因果分析法:根据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分析选项,找出正确答案。因为历史上的各种事件、现象是相互联系并受一定规律支配的。有的时候因果关系比较明显,有的则不太明显。如果能够通过分析抓住这种因果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如有的选项表述正确但并非最佳答案,而有的表述虽然只有细微差别但却为正确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因果分析法,便能找出最佳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

解析:根据材料“监司守令所当行,人主宰执之所不必行;人主 宰执之所行,又非监司太守县令之所宜行”,可知作者主张中央 和地方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进行救荒,故选B项;材料主要涉及 救荒中主要责任人的划分,排除A项;材料认为各部门之间应 当相互配合,而不是相互牵制,排除C项;材料主张中央和地方 相互配合,而不是强调中央的权力,排除D项。
4.(2020贵州贵阳二模)“王天下” 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 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 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 程体现了儒家( D )
(二)历史概念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历史概念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判断、 理解、解决历史问题的知识要素。概念型选择题的类型有: 题干概念类(题干提供概念,选项提供阐释)、选项概念类(题 干提供某种现象,选项提供概念)、隐形概念类(题干和选项均 不出现概念,解答时需要使用概念过渡)。题干中经常出现的 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 等。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医学成就。根据题干中“国家制定” “官修”“朝廷颁行”等关键字眼,可知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得 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 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体制的影响,故A项错误;我国古代 医学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项错误; 题干中的《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与宋明理学时间不吻合, 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型选择题训练

1.(2013·保定一模)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宗法制应分封制需要而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周与商朝一大区别

C.王国维盛赞周的政治制度

D.宗法制下,周分封的对象局限于本宗亲族

2.(2013·河北联考)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3.(2013·青岛一模)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

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

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

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4.(2013·济宁一模)“到了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

A.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

C.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

D.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物

5.(2013·郑州二模)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

6.(2013·安徽模拟冲刺卷)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下列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自然就是人的天性,冲动的素质

B.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C.只有信仰可以使人成为义人

D.人的自由是在法律之下

7.(2013·台州模拟)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二卷记载: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洋人占领了中国的棉布市场

B.洋布的输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C.洋布以其质优已完全淘汰了土布

D.中国人崇洋媚外

8.(2013·保定一模)《申报》发刊词中说“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由此能够判断《申报》( )。

A.起初由外国人在上海创办

B.内容丰富,真实可信,通俗易懂

C.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D.服务的对象是大商人、政界人士

9. (2013·临沂三模)“1894年那场局部战争不仅使30年倾国之力创办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而且在精神层面摧毁了中国知识阶层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是指( )。

A.伦理纲常的传统习惯 B.“天朝上国”的思想

C.“中体西用”的主张 D.君主立宪制的构想

10.(2013·吉林三模)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经说过:“他们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敬,他们看到大国是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的,于是力求与这些国家并立。由于资源缺乏,技术落后,他们不能不采用比古代暴君希律王更加毒辣的手段。”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们”主要是指欧美列强

B.“大国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指二战后的美国

C.“这些国家”主要指中国等亚洲国家

D.“更加毒辣的手段”即指南京大屠杀等

11.(2013·广西四市联考)20世纪30年代初,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平津地区 D.华东地区

12.(2013·河北名校调研)下面卡片内容节选自恩格斯的《巴黎公社二十一周年给法国工人的贺信》。

男女公民们: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

卡片内容反映了巴黎公社( )。

A.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B.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C.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D.英勇无畏精神与斗争策略值得借鉴

13.(2013·荆州一模)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道:“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米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 )。

A.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

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D.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14.(2013·保定一模)《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由材料内容可知( )。

A.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B.帝国实行联邦制,立法权属于皇帝

C.宪法强调保护各邦的合法权利

D.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15.(2013·扬州模拟)从英国历史的发展轨迹看,1832年改革法第一次对英国议会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标志着从贵族寡头制度向西方民主制度的转变,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国家扼守渐进和非暴力的道路。但1832年10月25日的《贫民卫报》则指出:“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