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导学案
关于《晏子使楚》教案范文9篇
关于《晏子使楚》教案范文9篇
《晏子使楚》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读懂《晏子使楚》的故事内容。
2、抓住晏子三斗楚王的言行,体会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智慧以及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
【教学重点】
从晏子充满智慧的语言中体会晏子的智慧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
【课前准备】
搜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人物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__思路。
2、知道课文用了“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记叙了晏子和楚王的交锋。
二、学习三个小故事
从晏子充满智慧的语言中体会晏子的智慧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
1、学习:进城门:
⑴学习第3段,知道楚王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怎样反驳以及故事的结果。
⑵重点朗读晏子的话,读懂晏子的言外之意,体会晏子面对侮辱,用充满智慧的语言进行了有力的反驳,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2、学习“见楚王”:
⑴学习第4段,知道楚王见到晏子是怎样侮辱他的。
⑵面对侮辱,晏子是怎样反驳的呢?抓住“严肃”和“笑了笑”从表情和语气体会晏子的智慧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
3、学习“赴酒宴”:
⑴学习第5段,知道楚王在酒宴上又是怎样侮辱晏子?面对侮辱,晏子是怎样反驳的呢?
⑵读懂晏子的话,再次体会晏子用智慧维护国家尊严。
三、总结
1、故事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2、从楚王态度转变感受晏子形象。
3、想象:
晏子圆满地完成了出使楚国的使命,在晏子离开楚国前,楚王会怎样做?怎样说?怎样想?
4、总结,体会晏子表现出的一种精神──尊严。
《晏子使楚》教案篇2
晏子,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晏子使楚》教案设计。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晏子使楚(导学案)(精选编写)
11.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片段
◆品词析句,体会人物形象
师: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的?你能在书上画出有关的句子吗?找出来读一读。
生:我找到的一句在第三自然段“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师:你读了这一句,觉得楚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很不尊重人!让晏子钻狗洞!
师:说得很好!楚王只是个不尊重人的人吗?
生:很霸道、专横,还瞧不起人!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 声, 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看出来的!
师:你能读出他瞧不起人的语气来吗?(生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的感情可以,但表情不够丰富,动作没表现出来。
师:你给大家试试!(生读)
(通过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注重学生互评,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生:还有一句:“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也能看出楚王瞧不起人,傲慢无礼,霸道专横!
师:对!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是处处刁难,一点儿也不尊重晏子。还有吗?
生:有,第五自然段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时故意让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当得知囚犯是齐国人时,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师:我留心听到你说是“故意”,你怎么知道的?
生:他们正在吃饭呢,怎么就押来个犯人呢?只有楚王安排,武士才敢吧!
生:再说,楚王本来就是想用尽一切办法给晏子难堪,好显显楚国的威风。
师:那么楚王的目的达到了吗?请浏览全文,把楚王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划出来读一读。(生读) 生:我发现楚王的目的没达到。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5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5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写“侮、辱”等生字,会认“敝、柑”等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一回合,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的精神。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和大家来分享一个故事。
(出示故事)
2、从这个故事里,你看懂了什么?
3、再来看一个,哎,你看这个人又是怎么反驳的?
二、揭题导入
1、看来,这语言可是一门大学问,要看你会不会说。其实这样会说话的人啊不只这两位,早在咱们古代的中国就有一位。他就是晏子(出示晏子二字)
2、关于晏子,你了解什么?
3、他明明叫晏婴,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
4、(子是对古代男子的尊称),像这样的称呼你还能找出几个来吗?
5、看来这晏子可是个不简单的人,今天我们就要来看一看(读课题:晏子使楚)
6、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7、哎,你帮我们解释了一个字的意思,使的意思是(出使)
8、那么,在晏子出使楚国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打开书本。
三、初读,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1、现在老师请同学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主要内容。
2、请生分段读课文。随时纠正字音(侮、乘机、规矩、枳、敝、大夫)
3、出示词语:带读,齐读
重点书写:辱、侮
4、这是一篇写事情的课文,我们在概括这种课文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谁来试试。
5、预设:这个经过有点啰嗦,谁来简洁一点。
说得很好,但是漏了……
四、研读第一回合,感受晏子的机智
关于《晏子使楚》教案八篇
关于《晏子使楚》教案八篇
《晏子使楚》教案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晏子使楚》是浙教版义教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理解和揣摩__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先想字面上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含着的意思。《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虽然离我们年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__中的思辩之美能给我们以亲切自然的感觉。__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了针锋相对、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二)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了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自己作为一个大国使者和作为强国齐国的尊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简单的逻辑思维的过程。
3、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举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朗读好相关的句子。
(四)教学难点
晏子反驳楚王中这些句子的逻辑性的思维结论。
二、说学情
(一)学生对历史性故事的__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
(二)文学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学生已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缺乏文学中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要很好利用这类具有思辩之美的__,让学生认真解读,把握难点,努力突破,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023年实用的《晏子使楚》教案4篇
2023年实用的《晏子使楚》教案4篇
《晏子使楚》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抓住“尊重、侮辱”这两个词展开教学,使学生体会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情怀。
2、学习课文,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的意思。
3、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含义,理解”水土不同”的深刻含义,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教学准备】
1、晏子反驳楚王的话。
2、晏子说的三个分句的学习和欣赏(举袖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后来,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
2、根据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4、5自然段,出示自学思考问题:
⑴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读一读
⑵晏子是怎样反驳的?划出句子读一读。
⑶晏子反驳的语言哪句最精彩,为什么?
二、自主研读、体会智慧
生自学,师检查自学情况。
课堂交流,随即点拨,指导感情朗读。
1、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出示巧填词语:
举( )成( )、挥( )如( )、摩( )接( )
在句子中找出与这三个词语相应的意思。(演一演的形式朗读。)
晏子使楚教案(精选10篇)
晏子使楚教案(精选10篇)
晏子使楚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晏子使楚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晏子出使楚国时,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辨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的精神。
2.认真分析人物的语言,注意体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学会生字、新词,积累有关词语。
教学重点:学习晏子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辨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的精神。
教学难点:用心体会人物语言,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
晏子:名婴,号平仲。
使:出使(动词)。
楚:楚国。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说说每段大意。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词意:国势敝国枳安居乐业
3.答疑。
三、阅读分析
1.阅读思考:
①楚王讥笑晏子身材矮小,叫人在城门旁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让晏子钻进去。在这种情况下,晏子是怎样对待的?结果怎样?
②当楚王讥笑齐国没有人才,所以派晏子这样的人出使楚国时,晏子是怎样反驳楚王的?结果怎样?
③楚王讥笑齐国人做强盗,没有出息时,晏子又是怎样驳斥楚王的?结果怎样?
2.讨论、汇报。
3.重点思考:晏子是怎样战胜楚王的?
4.小结:
晏子出使楚国,能以自己的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
晏子使楚的教案(优秀6篇)
晏子使楚的教案(优秀6篇)
《晏子使楚》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2、理解宴子说的话,体会宴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3、认识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多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
多篇
晏子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楚王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晏子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2.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排演课本剧。
教学重、难点:
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如何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课前准备:
搜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人物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尊严。
(出示图片)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有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他就是——(板书:晏子)
2.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晏子的资料和故事。
3.补充板书:使楚。让学生讲讲“使楚”的意思。
4.师:晏子出使楚国时发生了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练习读课文。
(1)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生接着读课文,集体评议。
3.简短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板书:侮辱。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在进行朗读指导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
三、精读课文
1.问: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课文中几次写到他侮辱晏子?
2.师叙述: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反驳的?请大家自己研究一下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在这个故事中,楚
晏子使楚》导学案
晏子使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及课文页下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翻译课文;
2、结合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3、结合课文内容,学习晏子机智勇敢、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鲜明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
【资料链接】
1、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德国大诗人歌德和一位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大家都知道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赶紧让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正好相反”可见巧妙的语言能让人转败为胜,由被动走向主动今天我们来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请大家仔细品味晏子过人的智慧、犀利的语言
2、晏子简介: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从公元前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在齐灵公、庄公、景公时历任卿相,掌管齐国政治,讲究礼仪,以“节俭力行”著称
因为晏婴的“节俭力行“符合于墨家的宗旨,晏婴就为后来墨家所推崇《晏子春秋》,全书共8卷,215章每章由一个小故事构成,以晏子为中心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相关晏婴的言行,编辑成书的它文学性很强,有很多记叙生动的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一、课前自学
1、给加点字注音。
赐( )晏子酒酒酣( ) 缚者曷( )为者也
吏二缚( )一人诣( )王橘生淮( )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何坐.( ) 习.辞者( )缚一人诣.王( ) 避席.( )反取病.焉( )固.善盗乎( )
3、准确而熟练地朗读课文
二、课堂活动
(一)课文朗读比赛,要求能读准字音,断句无误,自然流畅。
《晏子使楚》教案4篇
《晏子使楚》教案4篇
《晏子使楚》教案篇1
(一)、谈话导入
简介晏子。古时候有个人名叫晏婴,他身高不到五尺,就和你们差不多高,他是齐国的大夫,也就是宰相,这个人啊,很有才干,人们尊称他为晏子。有一回,齐王派晏子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晏子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
(二)、开放预习--读书、看图、查资料
提出预习的要求:
1、读书:认真读课前的预习提示和课文,遇到生字拼读几遍,读不通顺的句子读几遍。读完后想想,课前提示告诉你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又有些什么疑问?
2、查资料:搜集有关《晏子使楚》背景资料,了解楚国和齐国的.情况和晏子。
(三)、初读竞赛--展示、交流、测学情
读书、看图、查资料,经过认真预习,同学们肯定都有收获,下面同学们就来展示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比一比谁的预习成果大。
1、赛读生字、新词,比谁读得准,理解得准确。
2、赛读课文,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赛理清思路,谁能说说课文先写什么,又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4、赛资料收集,比谁了解有关当时两国的国情、晏子的资料多。
5、赛提问题,比谁提的问题有价值。
(四)、确定探究目标--交流、整理、定目标
1、针对这篇课文,你们想研究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
3、集体梳理,确定本课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1)楚王几次侮辱晏子,是怎样侮辱的?
(2)晏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
(五)、小组合作研究
(1)个人自学,默读课文细细体会。
(2)个人发言,组员注意倾听,互相补充,记录员做好记录。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7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7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二、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四、教学准备
电教媒体、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㈠教学目标
⒈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⒉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⒊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㈡教学过程
⒈揭题解题。
⑴、使:出使。
⑵、简介晏子。(见背景知识3)
⑶、简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⒉按要求自学课文。
⑴、轻声读,读通文中的两个长句子。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脚碰脚。淮南的柑桔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⑵、自学生字,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大夫敝国、国势、安居乐业,饮酒取乐。
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朗读,检查长句子和是否读通,随机正音。
⑵、区别大(da)夫与大(dai)夫。
(前者指古代官职的名称,后者指医生。)
⑶、注意敝、臣的笔顺及淮、尊的字形。
⑷、指名说说对思考题的理解。
(只作为检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⒋学习1、2、3、自然段。
⑴、读课文,思考:
①、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②、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只好)
《晏子使楚》教案
《晏子使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晏子、楚王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3)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成语典故。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谦虚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晏子、楚王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3. 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成语典故。
三、教学难点:
1. 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2.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晏子使楚》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节奏和韵味。
(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自主学习字词含义。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品悟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语言魅力。(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互相交流学习。
5. 拓展延伸:
(1)学生讲述与晏子使楚相关的成语典故。
(2)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成语典故的意义和价值。
《晏子使楚》导学案
《晏子使楚》导学案
晏子使楚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学习晏子使楚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3. 分析晏子使楚对于古代时代的影响及其在当今社会的启示。
【导学内容】
晏子使楚,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一则著名典故。故事内容主要讲述晏子为齐国使者,代表齐国前往楚国,希望与楚国进行外交谈判。在晏子使楚的过程中,晏子通过巧妙的策略和谈判技巧,成功化解了楚国对齐国的敌意,最终取得了出色的外交成就。
【导学重点】
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
晏子的策略和谈判技巧;
晏子使楚的寓意和启示。
【导学难点】
如何运用晏子在谈判中的巧思和策略;
如何理解晏子使楚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导学过程】
1. 了解晏子使楚的背景:晏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贤臣,他以才智和谈判技巧著称。在一次外交使节中,晏子前往楚国,代表齐国与楚国进行交涉。他经过一番周密安排和巧妙策略,最终成功地将楚国的敌意转为友好。
2. 分析晏子的策略和谈判技巧:晏子在与楚国使者交涉时,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谈判策略。他善于察言观色,善于抓住对方的破绽,善于运用言辞和礼仪,使得楚国使者对他敬畏有加,最终同意了他的提议。晏子的智谋和亲和力让人钦佩不已。
3. 探讨晏子使楚的寓意和启示:晏子使楚的故事告诉我们,外交谈判需要智慧和策略。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必须善用巧计,善于沟通和协商。同时,晏子使楚也提醒我们,要有自信和胸怀,虽然路途崎岖,但只要坚持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4. 总结晏子使楚对古代和现代的影响:晏子使楚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对当今社会具有启示作用。在国际关系中,晏子的智慧和谈判技巧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各国进行合作交流。
《晏子使楚》教案三篇
《晏子使楚》教案三篇
《晏子使楚》教案篇1
【教材分析】
__记叙了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凭借自己的机智和辩才维护个人和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的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展示了晏子的一身正气和过人智慧,体现了晏子这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的机智灵活的论辩、反击技巧,和他处处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
全文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序,先交待了时代背景和事件的起因,中间叙述了晏子与楚王三个回合的斗智过程,最后以一句话交待出斗智的结果。
结构精巧,紧凑完整,故事情节有起有落,矛盾冲突合情合理,且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既干净利落又风趣幽默,具有极强的故事性。
课文叙述语言简洁生动,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人物。
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描写楚王与晏子的对话,双方辩词的锋芒,都表现得准确而生动,恰当地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征。文中楚王的话不多,多为设问口气,但从“楚王见到了晏子,冷
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中的“冷笑一声”和设问句“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就能体会出楚王的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神情。还有从“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这句话中的“打发”一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不尊重,又一次让人体会到楚王的傲慢无礼。在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时,当楚王得知堂下的囚犯是齐国人时,他又借故侮辱齐国: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楚王形象。而全文重点抓住晏子对待楚王时动作、神态的描写,如:严肃、拱了拱手、故意笑了笑、面不改色这些词语和语言的描写,如:“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等语句,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晏子的冷静、机智、灵活和能言善辩。
晏子使楚导学案
提示一:晏子的话妙在: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那他就钻,楚王要是说自己的国家不是,那就应该,所以打开了城门让晏子进去。一词说明楚王真是无可奈何。
提示二:晏子的话很好的使用了一个逻辑推理: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我访问的是国,不是国,楚王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国家是国,所以他一定会。
4、课文写了楚王三次“笑”,请在课文中划出来,认真读读上下文,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展示提升】
一、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拓展延伸】
《将相和》
【达标检测】
大视野
结果楚王只好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2:第二次楚王为了侮辱晏子说:,意思是:,晏子反唇相讥说:,隐含的意思是:,结果楚王听了只好陪着笑;第三次是楚王在招待晏子时押了个犯人说:,意思是:晏子却说:,隐含的意思是:,结果楚王听了只好陪不是。
【达标检测】
一、组词。
赔()敝()撒()淮()尊()既()
陪()敞()撤()准()遵()即()
2、读课文第四自然界段,思考:
(1)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和齐国的?
(2)晏子是怎么回击楚王的?他的回答妙在哪里?
(3)划出描写晏子和楚王表情的词语,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晏子使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晏子的生平和事迹,以及他使楚国的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运用朗读、讨论、展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晏子的生平和事迹,以及他使楚国的背景和意义。
2. 教学难点:
(1)课文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晏子在与楚国使者辩论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智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晏子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吗?请大家简要复述一下。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晏子使楚》,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
(1)分组讨论:晏子使楚国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探究学习:
(1)分析晏子在与楚国使者辩论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智慧。
(2)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教育:
(1)引导学生学习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
(2)讨论如何将晏子的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