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2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填空学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填空学习题

1.第1题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A.通过放高利贷而获取高额利息B.通过做投机生意而攫取高额利润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D.通过发动战争掠夺其他氏族的财产答案:C2.第2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A.具体细节B.一般特征C.具体阶段D.特殊规律答案:B3.第3题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A.原始资本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B.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C.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D.地区资本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答案:B4.第13题《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C.形而上学运动观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答案:A5.第14题空间的特点是()A.三维性B.一维性C.可知性D.连续性答案:A6.第15题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是()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一种形式答案:B7.第16题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答案:C8.第17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一维性D.时间的相对性答案:C9.第18题“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答案:B10.第19题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因为(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答案:B11.第20题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答案:B12.第21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答案:C13.第22题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B.政治思想、管理学、语言学C.哲学、艺术、环境科学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答案:D14.第23题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答案:C15.第24题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答案:D16.第25题“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市场经济理论B剩余价值理论C商品经济理论D劳动二重性理论答案:D17.第31题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C第三世界国家D发展中国家答案:A18.第32题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在部分构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思考题绪论章思考题1.如何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3.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对人类文明成果进行批判、继承和创新的?4.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主观条件及其伟大实践是什么?5.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6.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7.怎样理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8.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9.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0.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1.为什么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学好和掌握马克思主义?12.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一章思考题1.什么是世界观?为什么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2.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哲学基本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什么重要意义?3.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4.怎样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5.怎样理解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形式?6.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7.为什么说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8.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性的原理?9.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0.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1.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这一原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什么重要意义?12.怎样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坚持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具有什么重要意义?13.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坚持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什么重要意义?14.怎样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持这一原理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什么重要意义?15.怎样理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1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7.如何理解规律及其客观性?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坚持这一原理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二章思考题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3.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马克辨析题和简答题·

马克辨析题和简答题·

第一章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前面半句对,后面半句错,因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所以动中有静;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所以;但不能因此就说二者都是绝对的,因为只有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2、意识凭借其自身力量可以使客观事物发生现实的变化。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意识发挥作用必须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以遵守客观规律为前提。

3、随着科技发展,电脑将取代人脑。

4、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设想的。

这一观点是对的。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5、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四、简答题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涵义。

2、简述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的平衡状态。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的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什么是发展?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4、什么是实践?实践有哪些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行为活动。

自己整理的马克思简答题答案

自己整理的马克思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思考题:教材53页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因此这个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思考题:教材81—82页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因此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与客体相符合,这表明主体的认识或客体本身都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体联系起来并验证它们之间是否相符合。

(2)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系主体认识与客体对象的中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一方面,实践是以认识为指导的能动的活动,同主体的认识直接相联系,另一方面,实践是变革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同客体直接相联系。

马克思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练习及答案

1.第1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直接吸收了()的合理成分。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2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B.奥地利C.俄国D.中国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3题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4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

A.具体细节B.一般特征C.具体阶段D.特殊规律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5题马克思主义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

A.人们谋生的手段B.休闲的手段C.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D.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6题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

A.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B.扩大企业规模获得的C.垄断地位获得的D.增加产品数量获得的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7题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法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8题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理论创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9题()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科学社会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D.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10题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统治者是( )。

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

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

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材料分析题(100分):材料: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同请华佗看病。

经华佗望色、诊脉后,给李延开了解表发散药,给倪寻开的是泻药。

正当二人疑惑之际,华佗解释道:李延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

倪寻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

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1、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70分)答:材料中所叙述的案例华佗两个府吏倪寻和李延看病,华佗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虽然二人都是得了感冒,但是,华佗给他们药物却迥然不同,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

华佗的解释是,二者都是感冒,但生病的原因不同,而且通过望闻问切后发现生病的病理不同,所以,开了不同的药物。

这里的案例用的原理是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①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材料中华佗对症下药正是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②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客观的,材料中华佗正是看到了病症和病因之间的联系,成功地寻找到治疗的方法,药到病除。

③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华佗针对症下药正是对二者病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结果。

④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材料中,两个患者的病症都是有各自的原因引起的,华佗正是认识到了其病因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请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0分)答: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启示: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照抄照搬、教条主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马列考试题

马列考试题

一、单选题1.哲学是(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B、唯物主义思想)。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的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4.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质,疏状态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

5.相对静止是指(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D、一维性)。

8.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同一性)。

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10.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说明(C、真理具有相对性)。

11.下列选项,属于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形象性)。

12.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D、社会实践)。

13.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是(D、生产资料)。

14.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

1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D、夺取国家的政权问题)。

1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是(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7.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1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特征是(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20.马克思哲学认为。

物质的唯一特征是(C、客观实在性)。

2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C、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22.否定之否仿佛是向肯定的复归,这种观点是(B、辩证法)。

2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24.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2、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4、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C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6、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A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普遍联系规律7、决定着矛盾的性质的是CA、事物的根本矛盾B、事物的主要矛盾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特殊方面8、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CA、抽象与具体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9、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的含义是指CA、全部的抛弃B、事物中的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D、纯粹的否定10、实践的主体是B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所有的人D、人的意识11、实践的客体是D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入人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13、“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说明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15、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是CA、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16、社会革命根源于D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7、上层建筑是指D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18、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19、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20、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D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1、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共产主义是人类最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共产主义是人类最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7.1复习笔记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1.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①共产主义理想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②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靠社会的发展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①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

②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①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始终向往和追求着一种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但历史证明以往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实现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A.具体细节B.一般特征C.具体阶段D.特殊规律2.马克思主义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A.人们谋生的手段B.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C.休闲的手段D.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3.自由王国是指()A.共产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4.必然王国是指()A.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状态B.原始社会C.文明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5.“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C.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D.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6.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状态B.两种不同的道路C.两种不同的理想D.两种不同的选择7.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自然环境的优化8.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A.人们选择的主动性B.人们能够随心所欲C.人们能够摆脱必然性D.人们在对必然的认识基础上对客观的改造9.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它()A.具有客观可能性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C.具有客观必然性D.人类追求的目标10.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是()A.夺取政权B.消灭阶级C.消灭剥削D.实现共产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D.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这两种社会状态是()A.共产主义以前的社会B.共产主义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3.下列属于共产主义涵义的有()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B.共产主义一种现实运动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4.自由王国是指()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的必然性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5.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A.欧文B.圣西门C.傅立叶D.斯密6.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7.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A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依据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8.在共产主义社会()A.工农差别将消失B.城乡差别将消失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将消失D.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将消失9.人的全面发展包括()A.体力和智力的发展B.才能和工作能力的发展C.社会联系的发展D.社会交往的发展10.在共产主义社会里()A.国家将消亡B.阶级将消亡C.三大差别将消失D.旧时的分工将消除三、辨析题1.共产主义是远离我们现实生活的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2.自由就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3阶段测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上半年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至第七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空想社会主义是( C )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A、资产阶级B、小资产阶级C、早期无产阶级D、无产阶级2、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其根本依据是( B )。

A、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根本矛盾B、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资本主义绝对规律C、经济全球化的急剧扩张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取代3、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是由( C )提出的。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4、在所有制结构上推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是( A )的特点。

A、苏联模式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5、( B )是继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A、巴黎公社起义B、中国革命的胜利C、越南革命的胜利D、抗美援朝的胜利6、( C )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

A、资产阶级专政B、共产主义国家C、无产阶级专政D、全民专政7、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也就实现了( C )的飞跃。

A、从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B、从阶级性质的国家向无阶级性质的国家C、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D、从无阶级性质的国家向阶级性质的国家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 A )。

A、初始阶段B、最后阶段C、高级阶段D、全部阶段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

A、集中民主制B、民主集中制C、为人民群众谋利益D、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0、“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 C )社会的主要分配形式。

A、封建主义B、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D、共产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教案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第二节共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第二节共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4.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5.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重点难点:
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回答问题: 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提出科学设想时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在马克思的设想中未来理想社会具有哪些最基本的特征?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 ——列宁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
①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
②生产资料公有
③人与人之间高度平等导人由竞选产生
⑦ 婚姻自由
⑧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
⑨由社会教育代替家庭教育
⑩由社会养老代替家庭养老
1、共产主义的回归:伦敦“共产主义观念” 2、中国,共产主义社会新的领路人
案例展示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可以根据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把握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共产主义轮廓和基本特征不断加深认识 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不断向共产主义推进
1.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 必胜的信念。

2009-201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及参考答案

2009-201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及参考答案

2009-201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及参考答案拟卷人:刘世平请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注意事项:1. 考生须使用蓝(黑)色字迹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填写试卷、答题卷各页上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同“学号等相应信息项。

2. 考生须使用蓝(黑)色字迹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标清题号,作答非选择题。

3. 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答题卡和试卷(含答题卷)一并交与监考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上打“∨”,然后把这个答案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表格内的相应位置)1.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继承者对它的发展2.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说的“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指A.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B.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C.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D.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3.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自觉的实践性B. 彻底的科学性C. 坚定的革命性D. 鲜明的阶级性4.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A. 理论联系实际B. 研读经典著作C. 熟记基本原理D. 深入实际调查5.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问题C. 关于人的现实本质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6. 在哲学意义上,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真理性B. 意识派生性C. 客观实在性D. 意识能动性7.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客观性B. 物质性C. 实践性D. 运动性8.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 物质生产劳动的活动B. 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C. 进行科学实验的活动D. 人类自身繁衍的活动9. 发展的实质是A.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矛盾的性质B. 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C. 根本矛盾规定着事物的性质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 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A. 否定之否定规律B. 律质量互变规律C. 对立统一规D. 普遍联系规律11.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 事物中的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B. 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C. 全部的抛弃维系旧事物生存的因素D. 纯粹的否定维系旧事物发展的因素12. 中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二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二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D )。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B工人罢工和起义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B实现人权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B )的基本问题。

A唯心主义哲学 B全部哲学C唯物主义哲学 D一部分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

A实践性 B运动性C客观性 D物质性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C结构性 D可分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9.时间是指(C )。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C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C价值 D价格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物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生存状态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A.时间性概念B.空间性概念C.历史性概念D.物质性概念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单选题参考答案1.A2.B3.D4.C5.C6. A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2.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B.获得绝对自由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3.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4.共产主义社会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A.共产主义渺茫论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多选题参考答案1.ABCD 2.CD 3.ABC 4.ABCD 5.BD三.简述题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四.辨析题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

马哲简答题

马哲简答题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

二.什么是联系?有哪些特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

2. 联系具有普遍性。

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非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整体。

3. 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4. 联系具有条件性。

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议要索的总和。

对条件要唯物辩证地去看待。

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平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其二,条件可以改变的。

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强行去改变事物存在和定限的件,否则就是报苗助长。

三什么是实践,有哪些基本特征?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学说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学说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学说的基本思想2012年08月17日11:16 来源:《政治学研究》(京)2011年6期作者:林立公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政党由本阶级先进成员组成,政党的任务是领导本阶级的政治斗争、掌握政权,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

资本主义的政党政治保证了政权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中间执掌。

工人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政治斗争、夺取政权。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

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政党始终要掌握领导权,实现政党纲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作者简介:林立公,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三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政党思想,科学地说明了政党这一近代以来出现的政治现象的实质,揭示了无产阶级在其政党领导下获得解放的条件和规律,为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至今对我们完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仍然具有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党学说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而产生,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根本方法(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适应了当时工人阶级激烈反抗资产阶级剥削斗争的需要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胜利。

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开始,经历80多年,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完成。

18世纪后半期,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取得胜利,19世纪中叶以后,德国、俄国也经历了不同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并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意味着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工场手工业被以机器大工业为主体的工厂制度所取代。

产业革命造成了三方面的显著结果:其一,社会化大生产使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 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 的前景。
旧式分工消除
�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 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 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 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 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自由时间延长
必然与自由: �必然指事物的客观规律,即事物内 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趋势。 �自由指人类根据对于事物规律的认 识来行动并达到自己预设的目的。 �自由与必然是辩证统一的。自由是 有条件的、相对的;超阶级的自由是 不存在的。自由不是头脑中想象的。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 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 然要求
“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 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 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 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 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 257页。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 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 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人类的理想,从广义上讲有两类: �一类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 想; �一类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虚幻,从而根 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后一种“理想”实际上就是“空想” 或“幻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 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共产主义理想是在对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神秘,亦非幻想。我们完全可以 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 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考察;完全可 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和基本特征不断 加深认识。而且,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什么神秘 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靠人的实践。
武汉度假山庄 /hotel/01/
人的三种存在状态
�马克思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摆脱了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 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 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 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 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 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 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 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 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涌 流,人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共产主义新人的 培养和成长等,都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因而, 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并向共产主义过渡将是一个 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一个长 期的历史时期,它在自身的发展中也会经历从低 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在一切条件具备之后才能 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 道路。虽然社会主义阶段离共产主义社会尚远,而且 社会主义本身也是不完善的,但我们必须满腔热忱、 脚踏实地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是一 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试图跳过社会主义阶段而直接进 入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试图人为地缩 短社会主义时期,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超越社会主 义充分发展阶段,也是有害的。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包含着人的 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 主义的历史过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 政党的自觉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 家的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的发展。
作为“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 的”社会主义,“在各方面,在经济、 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 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要抹去这些旧社会的痕迹,实现新社会 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也需要经过一个或 长或短的时期即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科学 区别,只在于第一个词是指从资 本主义生长起来的新社会的第一 阶段,第二个词是指它的下一个 阶段,更高的阶段。”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 产主义的必由之路。高级阶段是建立在低级阶 段基础上的,没有低级阶段的发展,也不会有 高级阶段的到来。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农业实践活动的发展,可以为我 们展示未来社会更加美好的前景。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 律的必然要求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 的必然要求
第一,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社会的发展是从低 级到高级的进步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表现为从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五个社 会基本形态的更替。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这个更替链条的最后 一环,它的实现就像前面几个社会形态一样是必然的。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 别是受到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的社 会状态的支配。 �自由王国指人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 界的自觉主人的社会状态。 �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是历史的必然。
�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 按照马克思主义预测未来的一贯立场、观 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 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 —种不需 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 �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发展是前进上升 的运动。因而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 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 社会。它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 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 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 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 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两者的关系: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 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 件的全面论述。 �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 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 �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是对 他以前所阐述的两个“必然”思想的重要补充和重大发 展。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 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 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 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 “两 个必然” (也称“两个不可避免”)。
“两个决不会 ”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 工人阶级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只 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 �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 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 要求和体现。
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 必然要求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 然要求
第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 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与共产主义社 会具有根本性质上的一致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在继续发 展中,它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到来提供着更充分的条件,也提 供着更充分的实践证明。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 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的关系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 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的最低 纲领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 最低纲领是统一的。 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自身产生、巩固和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巴黎公社时期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
苏联国旗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
波兰团结工会上台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 几十年,还处在初级 阶段。巩固和发展社 会主义制度,还需要 一个很长的历史阶 段,需要我们几代人、 十几代人,甚至几十 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 奋斗,决不能掉以轻 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