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3.2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及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及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课后反思课题: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序号:02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声音产生及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打鼓时,在振动;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由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发出的。
3、声音靠传播,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及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凤台县第五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讨论归纳:(1)①EF段:物质处于液态,物质放热降温的过程。
②FG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晶体溶液的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温度在凝固点)。
③GH段:物质处于固态,晶体放热降温过程。
(2)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是-39℃,气温达到-52.30℃时,水银已经凝固了,不可能再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温度。查熔点表,这时可利用酒精(-117℃)或甲苯(-95℃)的液体温度计。
4.(2020 济宁市)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水变成冰块是凝固过程;
AB.都是熔化图像,并且A的熔点不是0℃,则AB不符合题意;
(2)晶体的熔化图象:
①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②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③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④B点: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
C点: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也是没有一定的温度,随着放热,温度持续降低,状态逐渐变粘、变稠、变硬,变成固态。
探究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熔化吸热
(1)在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温度却保持不变。但必须不断吸热,才能进行熔化。非晶体熔化也需要吸热,但温度一直上升。
(2)应用: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全册)
第四课时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教案)一、学习目标: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的运动速度。
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纪录数据。
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
4.能写出比较完善的探究报告。
二.知识回顾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明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速度快。
3.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5min 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三.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2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测量平均速度时:1.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3. 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物理量。
4 .测量路程需要,测量时间需要。
5.测量平均速度步骤(二)小组合作探究:1.小组检查器材后组装斜面。
(调整斜面倾角使小车能缓慢的滑下。
)2.小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分析实验:1.比较小车在两个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吗?2.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五.当堂检测:1.学校操场上的跑道的长度是已知的。
怎样利用这条跑道和手表,测定自己正常步行时、竞走时、长跑时的平均速度?2.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卸除具体步骤。
六、达标训练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大小恒定不变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
201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新人教版)
课题:科学之旅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序号:02姓名 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科学之旅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姓名 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导学案一:力的引入物理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都涉及到物理的知识,例如,汽车行驶、物体的重量等。
本学期我们将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从而探索自然的奥秘。
导学案二:力的性质与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性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包括形状、速度、方向等。
力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 作用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与其他力的相互作用效果来确定;- 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单位是牛顿(N),记作N;- 力是可以叠加的,多个力合成的结果等于它们的矢量和。
2.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 使不运动的物体开始运动,称为力的作用力;- 使运动的物体改变速度或方向,称为力的改变力;- 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称为力的变形力。
导学案三:力的测量与力的合成1. 力的测量力的大小可通过重力秤、弹簧测力计等进行测量。
重力秤的原理是利用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地球引力相等,以此测量物体的重量。
2. 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称为合力。
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图示法进行求解。
其中,合力的大小等于各力的矢量和,合力的方向由各力的方向共同决定。
导学案四:力的分解与力的平衡1.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不同方向上的几个力。
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利用向量的性质将力分解为垂直方向上的两个力。
2. 力的平衡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分析力的平衡主要用到平衡方程,即将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力分别相加,使其等于零。
导学案五:摩擦力与弹力1.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运动时由于接触面之间的不平滑而产生的阻碍力。
根据不同情况,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 弹力弹力是弹性物体受到挤压或拉伸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 3.2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三章物态变化 3.2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了解物态变化是物质在固、液、气3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2.掌握熔化和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4.掌握熔点、凝固点,水的凝固点、冰的熔点为0摄氏度。
【课前预习】1.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 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 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C.温度为 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 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3.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A.第 5min 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B.在 BC段没有吸热,温度不变C.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8℃ D.CD段物质已处于气态5.冰的熔化温度为0℃,则0℃的水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前三者都可能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 D.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7.我们生活在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吸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8.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A.蜡B.冰C.玻璃D.松香9.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10.将两块相同的方糖分别投入到两个质量相同,温度不同的装水烧杯中,发现温度高的烧杯中方糖消失的快,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方糖吸收热量熔化了 B.方糖的消失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C.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快 D.方糖的分子大小保持不变【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随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2、通常水有几种状态存在?影响它的不同状态的因素是什么?3、现象:固体与液体间的转换我们可以得出,冰变成水的过程中,物态由态变为态,这种现象叫做,这种物态变化需要(吸热、放热);相反如果水结成冰,物体由态变为态,这种现象叫做,这种物态变化需要。
精品[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word版
【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液态和固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 3.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情景导入】冬天河水结成了冰,春天冰化成水;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秋天的早晨会有露,雾,霜......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自主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81第一段,回答: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熔化,从_______变成______的过程叫凝固。
2.列举出你所知道的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任务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说出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装置图【进行实验】1.请听老师讲解并完成实验2.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海波蜡【分析和论证】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4.2-2和图4.2-3绘出图线 2.根据你对实验数据对整理和分析,总结图4-2-1图2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熔化前, 熔化中 ,熔化后 .蜡烛熔化前, 熔化中 ,熔化后 .3.固体熔化的条件是:①②【评估交流】你的结论与别人的相同吗?谁的更合理?练习:2.如图4-2-1所示,为某晶体的______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BC段是_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CD段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48℃表示该晶体的______。
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用了min的时间.任务三.阅读《熔点和凝固点》,回答:1.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______,这类固体我们称为________,如_____、_______等等。
2.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的_______,这类固体我们称为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熔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自主学习:一.声的产生活动1:观察课本12页”图1.1-1的四幅图”四幅图说明: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选填发声、声音)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
二.声音的传播:活动2:阅读课本13-15页“声音的传播”部分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的的形式传播。
三.声速:活动3:阅读课本15页“声速”部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声速的大小跟和有关(换句话:决定声速的大小的因素是和)合作探究:例1:①人说话,唱歌靠的振动发声,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它们分别属于、、(选填固体、液体、气体)思考1: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例2: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月球上没有,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交谈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都能发声,能传播声音。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空气)当堂训练: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
在15℃时空气中的这个值是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单元一:力和压力课时1:什么是力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力的概念和特点。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形状或状态。
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N)来表示。
研究重点:- 掌握力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力的大小与物体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1页的内容,了解力的定义和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2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力的大小。
课时2:压力和压强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可用公式P = F/A来表示,其中P为压力,F 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A为物体受力的面积。
研究重点:- 掌握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理解压力和压强对物体产生的效果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3页的内容,了解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4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压力和压强。
单元二:浮力和密度课时3:什么是浮力本课时主要介绍了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研究重点:- 掌握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理解浮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5页的内容,了解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6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课时4:什么是密度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用公式ρ = m/V来计算,其中ρ为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研究重点:- 掌握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理解密度对物体浮沉和相对位置的影响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7页的内容,了解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8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物体的密度。
...(继续编写下面的内容,直至编写完全册的导学案)...总结本册物理上册主要介绍了力、压力、浮力和密度等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导学案:第2章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3节声的利用【学习目标】1.掌握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实例。
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
3.会利用声音测量距离。
重点: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利用声音测距。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将行为动词用双色笔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声呐是运用了仿生学的原理发明的。
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夜幕降临,危害农业的夜蛾飞了出来,蝙蝠从天而降,用“超声雷达”搜索着,突然发现了夜蛾。
夜蛾也发现了蝙蝠,马上变换飞行方向,兜圈子,翻筋斗,螺旋下降,最后收起翅膀,径直落到了花草之间。
具有精细“超声雷达”的蝙蝠却扑空了。
科学家研究这场有趣的搏斗。
原来有些夜蛾会发出与蝙蝠定位回声极相似的超声波,达到欺骗蝙蝠的目的(如上图所示)。
蝙蝠搜索“目标”是利用眼睛还是超声波?夜蛾发现蝙蝠是利用什么呢?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声与信息自主阅读教材P38~3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人们利用超声波捕鱼,是因为声可以传递信息。
2.雷声预示一场可能的大雨、听诊器了解病人的病情,这都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3.声呐系统是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研究发明的。
回声定位是指定位系统发出一列声波,再根据反射回来的声波信息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
4.B型超声波诊断仪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工作原理与声呐相似,由B超仪向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再由反射回来的信号判断人体内部的情况。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声音的一个重要应用是传递信息。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201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新人教版)
课题:科学之旅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序号:02姓名 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全册)
11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单位,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2.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会读刻度尺的读数。
3.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4.知道什么是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了解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长度单位的换算一、 自主学习1.你会使用尺和表吗?用尺子测一下你的身高、物理课本的长和宽、一张纸的厚度并记录。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默数一分钟,同老师卡表的一分钟做对比,你的感觉可靠吗?估计一下你的一步是多长,并实际测量一下,看看你估计的准确吗?二、 探究交流平台探究活动一: 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阅读课本P10-11“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
比米大的单位有 ,比米小的单位有2.换算关系:1km= m,1m= mm, 1mm= μm, 1μm= nm探究活动二:长度的测量 阅读课本P11-1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 、 、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有: 、 。
2.(1)仔细观察刻度尺,它的零刻线在哪里?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不可再把它的 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 作为测量的起点线.(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如何放置?①使刻度尺的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②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选填“平行”或“垂直”),即沿着被测长度;③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有刻度的一边(选填“紧靠”或“远离”)被测物体.(4)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长度?①看: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刻度线。
②读: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③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值、值和.探究活动三:时间及其测量阅读课本P13“时间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其它单位还有2.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探究活动四:误差和错误阅读课本P14“误差”1.定义:和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无答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学习目的:经历,认识熔化和凝固。
2.通过探究冰、蜡的熔化特点,学惯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训练动手才能。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熔点和晶体、非晶体。
4.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二、引入新课:1、冬天我们放在室外的水会变成冰,而夏天山上的冰雪会消融,变成涓涓细流滋润着我没美丽的家园。
当我们把盛在杯中的酒精打翻,过一会儿,地上的酒精变干了,我们却闻到了满屋子的酒味,酒精到哪里去了?冬天在室外的冰拿回房间,温度升高后可熔化成水,再度加热水又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我们可以看出物质在自然界中可以以、、三中状态存在。
可见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可以在这三中状态之间变化。
2、工厂里浇铸工件时,先把金属加热变成液态,然后将液态金属浇入模具中,待冷却后凝成固态,便成了所需的零件。
三、熔化和凝固:1、问题:上述描绘中有几种物态变化?互相交流。
物质由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在熔化时要〔填“吸热〞或者“放热〞〕;物质由便成的过程叫做凝固,当物质凝固时要〔填“吸热〞或者“放热〞〕。
进展实验:研究蜡的熔化过程。
〔1〕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当;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
〔2〕照图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进展试验,并把所得数据填入表格。
①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横杆、铁夹、铁圈〕、石棉网、________ 、烧杯〔热水〕、火柴、__________ 、试管、蜡。
②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蜡的状态变化,直到蜡全图1部熔化2min后停顿。
时间/min 0 1 2 3 4 5温度/℃状态③如图1所示,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标出记录的各个时刻的温度值,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得到蜡的熔化图象。
56545248464440 ________ 、__________ 、试直到海〔3〕如下图,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标出记录的各个时刻的温度值,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得到海波的熔化图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3.2学案设计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能说出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2.记住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3.掌握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知道它们发生的条件和过程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利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自主探究一、物态变化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2.我们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态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熔化和凝固.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三、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熔点,非晶体熔点.(选填“有”或“没有”)2.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点,非晶体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熔化需要,凝固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课堂检测1.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2.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但温度,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3.已知固体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 ℃、-30 ℃、-39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 ℃,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4.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完全熔化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5.如图是某一物质加热变成液体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将结果填在横线上.(1)当时的室温是 .(2)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状态,图中CD段表示物质处于液体状态.(3)物质的熔点是,熔化用了min,在这段过程中物质要(填“吸”或“放”)热.(4)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参考答案自主探究一、物态变化1.固态液态气态可以物态变化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海波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石蜡熔化过程吸热温度升高.2.海波: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石蜡: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过程温度升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三、熔点和凝固点1.熔化熔点有没有2.凝固凝固点有没有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吸热放热课堂检测1.凝固熔化2.吸热不变3.A解析:判断用哪种温度计,关键是了解温度计中的液体在最低温度-89 ℃时是否会凝固,这里只有酒精温度计可用,选项A正确.4.B解析:在盆里的冰还未完全熔化时,都是冰水混合物,在相同的气压下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选项B正确.5.(1)20 ℃(2)固液共存(3)80 ℃3吸(4)晶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自主学习:一.声的产生活动1:观察课本12页”图1.1-1的四幅图”四幅图说明: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选填发声、声音)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
二.声音的传播:活动2:阅读课本13-15页“声音的传播”部分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的的形式传播。
三.声速:活动3:阅读课本15页“声速”部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声速的大小跟和有关(换句话:决定声速的大小的因素是和)合作探究:例1:①人说话,唱歌靠的振动发声,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它们分别属于、、(选填固体、液体、气体)思考1: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例2: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月球上没有,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交谈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都能发声,能传播声音。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空气)当堂训练: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
在15℃时空气中的这个值是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探究掌握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播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穿梭千年的火花》视频引入新课。
熔化凝固二、创设情境: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三、疑海探究、教师导航【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假设学生活动一:观看实验视频学生活动二:观看硫代硫酸钠(海波)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动画视频,各小组认真讨论,写出你所得到的信息。
学生活动三:观看松香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动画视频,各小组认真讨学生活动四:实验总结6、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非晶体7、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
学生活动五:交流展示、点拨评价:1、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冻坏蔬菜,你能说出期中的原因吗?2、有人说: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3、“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
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4、现在某种物质,在25 ℃时开始熔化,但直到75 ℃才熔化完全.请问: 这种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学生活动六:指导学生查熔点表后讨论 1、能否用铝制的容器熔化铜或锡?2、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C ,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3、白炽灯发光时,灯丝温度可高达2000℃左右,根据物质的熔点表,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材料作灯丝?四、反馈展示巩固提升 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导案)(学生学案)备课人:
课题:3.2熔化和凝固
导入: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
一、提示课堂学习内容
1.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六、小结收获成果
(一)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三)熔点和凝固点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教学补充:
A.凝固点较低B.凝固点较高C.沸点较低D.沸点较高
当堂训练
1.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2.知道哪些物质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吗?它们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3.如图所示,属于晶体的如图所示,属于晶体的凝固图线的是()
学科组长签字、评价:
教研组盖章
月日
教学反思: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2.重、难点预见:
(重)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难)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3.易错(混)点剖析:
二、自学导引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2、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
2.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四、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流程
(一)物态变化
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
2、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1、定义:
2、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பைடு நூலகம்11
海波温度/℃
40
42
44
46
问题1: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熔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熔点
问题2: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凝固点。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问题3:熔化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凝固需要。(利弊)
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五、尝试练习(学困生、边缘生展示平台)
1.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48
48
48
48
50
52
54
55
石蜡温度/℃
40
41
43
45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
问题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三)熔点和凝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