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钢的正火工艺过程是什么
金属热处理正火
金属热处理正火金属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金属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其中,正火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热处理方法之一。
正火的目的是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率,使金属材料达到理想的组织和性能。
正火的工艺过程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在加热阶段,金属材料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使其组织发生相应的变化。
保温阶段是为了保持材料在一定温度下的一段时间,使其达到热平衡。
最后,在冷却阶段,金属材料以一定的速率冷却,形成理想的组织结构。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通过正火处理,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其抗蠕变性和抗疲劳性能。
此外,正火还可以改善材料的可加工性,并减少内应力和变形。
正火的关键是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率。
加热温度应根据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要求进行选择。
过高的加热温度会导致晶粒长大、晶界清晰度下降,从而降低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过低的加热温度则可能导致组织不均匀,影响性能。
冷却速率的选择也十分重要,过快或过慢的冷却速率都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正火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钢铁行业。
钢材经过正火处理后,可以改变其组织,提高其硬度和强度,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例如,汽车制造业常用正火处理来提高车辆零部件的耐磨性和强度,以保证其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
机械制造业也广泛应用正火处理来改善机械零件的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在正火处理中,除了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率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因素。
首先,材料的初始状态和化学成分会对正火效果产生影响。
不同的金属材料和不同的合金元素对正火处理的响应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其次,正火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组织的形成和性能的改善。
此外,正火后的材料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回火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和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金属热处理正火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方法,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率,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45钢的热处理
45钢的热处理45号钢,是GB中的叫法,JIS中称为:S45C,ASTM中称为1045,080M46,DIN称为:C45 。
它的化学成分中含碳量是0.42~0.50%,Si含量为0.17~0.37%Mn含量0.50~0.80%Cr 含量<=0.25%。
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850,淬火840,回火600。
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1、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45号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渗碳处理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
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
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如果用45号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
现在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
0.35%从来没见过实例,只在教科书里有介绍。
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GB/T699-1999标准规定的45钢推荐热处理制度为850℃正火、840℃淬火、600℃回火,达到的性能为屈服强度≥355MPaGB/T699-1999标准规定45钢抗拉强度为600MPa,屈服强度为355MPa,伸长率为16%,断面收缩率为40%,冲击功为39J一、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钢的热处理工艺
45钢热处理工艺
45号钢热处理工艺45号钢,是GB中的叫法,JIS中称为:S45C,ASTM中称为1045,080M46,DIN称为:C45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45#钢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这种钢的机械性能很好。
但是这是一种中碳钢,淬火性能并不好,45号钢可以淬硬至HRC42~46。
所以如果需要表面硬度,又希望发挥45#钢优越的机械性能,常将45#钢表面渗碳淬火,这样就能得到需要的表面硬度。
1. 45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 45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渗碳处理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
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
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如果用45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
现在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
0.35%从来没见过实例,只在教科书里有介绍。
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GB/T699-1999标准规定的45钢推荐热处理制度为850℃正火、840℃淬火、600℃回火,达到的性能为屈服强度≥355MPaGB/T699-1999标准规定45钢抗拉强度为600MPa,屈服强度为355MPa,伸长率为16%,断面收缩率为40%,冲击功为39J45号钢不淬火硬度小于HRC28,比较软,不耐磨。
45号钢的热处理
45号钢,是GB中的叫法,JIS中称为:S45C,ASTM中称为1045,080M46,DIN称为:C45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45#钢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这种钢的机械性能很好。
但是这是一种中碳钢,淬火性能并不好,45号钢可以淬硬至HRC42~46。
所以如果需要表面硬度,又希望发挥45#钢优越的机械性能,常将45#钢表面渗碳淬火,这样就能得到需要的表面硬度。
1. 45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 45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渗碳处理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
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
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如果用45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
现在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
0.35%从来没见过实例,只在教科书里有介绍。
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GB/T699-1999标准规定的45钢推荐热处理制度为850℃正火、840℃淬火、600℃回火,达到的性能为屈服强度≥355MPa 优质碳素钢牌号: 45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42~0.50化学成分质量分数%|Si: 0.17~0.37化学成分质量分数%|Mn: 0.50~0.80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r≤: 0.25化学成分质量分数%|Ni≤: 0.30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u≤: 0.25tianshanlouren 实习小编一级|消息| 我的百科| 我的知道| 百度首页| 退出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我的任务为我推荐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学体育红楼梦世博金属热处理工艺百科名片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金属材料表面或内部的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工艺方法。
45号钢热处理工艺
45号钢热处理工艺145号钢要求硬度HRC40-50,是不是要淬火+低温回火,换算成布氏硬度大约是380,470HB,根据一般热处理规范,热处理制度与硬度关系大致如下:淬火温度:840?水淬回火温度:150?回火,硬度约为57HRC;200?回火,硬度约为55HRC;250?回火,硬度约为53HRC;300?回火,硬度约为48HRC;350?回火,硬度约为45HRC;400?回火,硬度约为43HRC;500 ? 回火,硬度约为33HRC;600?回火,硬度约为20HRC 一般情况下热处理工艺都指标准范围内中间成分,且热处理温度都存在一个调整范围,如成分在范围内存在偏差,可以相应调整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21.临界温度指钢材的奥氏体转变温度。
不同含量的钢材有着不同的临界点,但临界点有着一个范围内的浮动,所以下临界点温度指的就是奥氏体转变的最低温度。
2. 常用碳钢的临界点钢号临界点 (?)20钢 735-855 (?)45钢 724-780 (?)T8钢 730 -770(?)T12钢 730-820 (?)3 20Cr,40Cr,35CrMo,40CrMo,42CrMo:正火温度850-900?,45号钢正火温度850?左右。
4 20CrMnTi Ac1 Ac3 Ar1 Ar3740 825 680 7305Cr12MoV热处理知识Cr12MoV钢是高碳高铬莱氏体钢,常用于冷作模具,含碳量比Cr12钢低。
该钢具有高的淬透性,截面300mm以下可以完全淬透,淬火时体积变化也比Cr12钢要小。
其热处理制度为:钢棒与锻件960?空冷 + 700,720?回火,空冷。
最终热处理工艺:1、淬火:第一次预热:300,500?,第二次预热840,860?;淬火温度:1020,1050?;冷却介质:油,介质温度:20,60?,冷却至油温;随后,空冷,HRC=60,63。
、回火: 2经过以下淬火工艺,可以达到降低硬度的作用,具体回火工艺如下: 加热温度400,425?,得到HRC=57,59。
45号钢的正火工艺
总第 129 期
黄 锐 等 : 45 号钢正火工艺的探讨
21
而对 ψs 的影响则非常显著 , 这里主要分析热处理 保温时间对ψs 值的影响. 加热温度为 860 、930 ℃, 保温时间在 30~80 min 时 , ψs 几乎无变化 , 且数 值较低 (40 %~42 %) ,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 , ψs 呈 下降趋势 , 出现不合格. 温度为 830 ℃、保温时间 在 30~100 min 时 , ψs 无多大变化 , 随着保温时间 的延长 , ψs 开始下降. 温度为 850 ℃、保温时间在 30~80 min 时 , ψs 呈上升趋势 , 并在 80 min 时 , 达 到最高点 ,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 , ψs 开始下降. 温 度为 880 ℃、保温时间在 30~80 min 时 , ψs 无多 少变化 ,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 , ψs 急剧下降. 温度 为 750 ℃时 (两相区) , 保温时间在 40 min 时 , ψs 最高 ,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 , ψs 呈下降趋势. 2. 2 加热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 1 不同正火温度下保温时间对强度的影响 (<16 、18)
图 3 不同正火温度下保温时间对强度的影响 (<28 、30)
图 2 不同正火温度下保温时间对塑性的影响 (<16 、18)
图 4 不同正火温度下保温时间对强度的影响 (<28 、30)
从图 3 、4 看出 , <28 、30 mm 的 45 号钢正火处 理时 , 保温时间对 ψb 、σs (750 、830 、850 、860 、880 ℃) 、σb (750 、850 、860 、880 ℃) 的影响并不明显 ,
5 0. 04 8
5 < 0. 001 69 64 ×10 - 6
45钢的正火工艺过程
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经一段时间的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通过这样的工艺过程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改变。
1、碳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方法1)钢的退火钢的退火通常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线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地随炉冷却。
此时,奥氏体在高温区发生分解,从而得到比较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一般中碳钢(如40、45钢)经退火后消除了残余应力,组织稳定,硬度较低(HB180~220)有利于下一步进行切削加工。
2)钢的正火钢的正火通常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或Accm线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空冷。
由于冷却速度稍快,与退火组织相比,组织中的珠光体量相对较多,且片层较细密,故性能有所改善,细化了晶粒,改善了组织,消除了残余应力。
对低碳钢来说,正火后提高硬度可改善切削加工性,提高零件表面光洁度;对于高碳钢,则正火可消除网状渗碳体,为下一步球化退火及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3)钢的淬火钢的淬火通常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线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放入各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V冷>V临),以获得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马氏体组织。
4)钢的回火钢的回火通常是把淬火钢重新加热至Ac1线以下的一定温度,经过适当时间的保温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由于钢经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硬而脆,并且工件内部存在很大的内应力,如果直接进行磨削加工则往往会出现龟裂,一些精密的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将会引起尺寸变化从而失去精度,甚至开裂。
因此,淬火钢必须进行回火处理.不同的回火工艺可以使钢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
2、碳钢普通热处理工艺1)加热温度碳钢普通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原则上按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线以上30~50℃选定.但生产中,应根据工件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热处理加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使工件的晶粒粗大、氧化、脱碳、变形、开裂等倾向增加。
但加热温度过低,也达不到要求.表2—1碳钢普通热处理的加热温度方法加热温度(℃) 应用范围退火 Ac3+(20~60)亚共析钢完全退火Ac1+(20~40)过共析钢球化退火正火 Ac3+(50~100)亚共析钢Accm+(30~50) 过共析钢淬火 Ac3+(30~70)亚共析钢Ac1+(30~70)过共析钢回火低温回火 150~250 刃具、模具、量具、高硬度零件中温回火 350~500 弹簧、中等硬度零件高温回火 500~650 齿轮、轴、连杆等综合机械性能零件表2—2 常用碳钢的临界点钢号临界点(℃)Ac1 Ac3 Accm20钢 735 855 -—45钢 724 780 —-T8钢 730 ————T12钢 730 —— 8202)加热时间热处理的加热时间(包括升温与保温时间)与钢的成分、原始组织、工件的尺寸与形状、使用的加热设备与装炉方式及热处理方法等许多因素有关.因此,要确切计算加热时间是比较复杂的。
正火工艺文档
正火工艺什么是正火工艺正火工艺是一种金属加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使其达到适当的晶粒尺寸和组织结构,从而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
正火工艺通常用于钢材的热处理过程中,但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金属材料。
它是金属加工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艺环节,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机械加工等领域。
正火工艺的工作原理正火工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两个原理:相变和固溶。
首先,正火工艺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来提高其性能。
当金属材料处于高温状态时,晶体结构会发生相变,从而改变了材料的性质。
正火工艺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范围内,使其达到相变点,然后迅速冷却,从而改变晶体结构,使材料硬度和强度得到提高。
其次,正火工艺还包括固溶作用。
在金属材料的加热过程中,一些非稳定的相会发生固溶作用,从而使材料中的杂质、过剩的相等溶解到基体中。
这将进一步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提高其性能。
正火工艺的步骤正火工艺的步骤主要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过程。
1.加热:将金属材料放入加热炉,控制加热温度达到所需的正火温度。
加热的速度应适中,以免产生温度梯度过大的影响。
2.保温:在达到所需温度后,将金属材料保温一段时间。
保温时间根据金属材料的类型和尺寸而有所不同。
3.冷却:经过一定的保温时间后,将金属材料迅速冷却至室温。
冷却的速度也会对金属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冷却速度越快,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越高。
正火工艺的应用正火工艺广泛应用于钢材的热处理中,可以改变钢材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通常,正火工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增加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2.改善钢材的韧性和塑性,提高其抗冲击性。
3.调整钢材的组织结构,改变晶粒尺寸,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
4.提高钢材的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
除了钢材,正火工艺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金属材料,如铝、铜等。
根据不同金属材料的特性和要求,正火工艺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详解正火、淬火、回火、退火工艺过程
详解正火、淬火、回火、退火工艺过程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正如有些人说,机械加工是外科,热处理就是内科,代表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艺过程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
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
(加热)金属加热时,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常常发生氧化、脱碳(即钢铁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这对于热处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响。
因而金属通常应在可控气氛或保护气氛中、熔融盐中和真空中加热,也可用涂料或包装方法进行保护加热。
加热温度是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选择和控制加热温度,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主要问题。
加热温度随被处理的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不同而异,但一般都是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以获得高温组织。
另外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金属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时,还须在此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内外温度一致,使显微组织转变完全,这段时间称为保温时间。
(保温)采用高能密度加热和表面热处理时,加热速度极快,一般就没有保温时间,而化学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往往较长。
(冷却)冷却也是热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冷却方法因工艺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却速度。
工艺分类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
根据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的不同,每一大类又可区分为若干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同一种金属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不同的组织,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能。
钢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而且钢铁显微组织也最为复杂,因此钢铁热处理工艺种类繁多。
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获得需要的金相组织,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45钢的正火工艺过程
45钢的正火工艺过程正火是钢材热处理的一种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处理,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下面是45钢的正火工艺过程的详细介绍,包括预处理、加热、保温、冷却等环节。
1.预处理:在进行正火前,需要对钢材进行预处理。
首先,将钢材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杂质、油脂等。
这可以通过酸洗、碱洗、打磨等方法来实现。
清洁后,对钢材进行表面除氧处理,以提高正火的效果和质量。
2.加热:将经过预处理的钢材放入加热炉中,开始加热。
加热温度的选择是根据45钢的化学成分和所需的性能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加热温度在900℃~1100℃之间。
3.保温:当钢材达到所需的加热温度后,需要进行保温,以确保钢材内部温度均匀,并使其达到显微组织转变所需的时间。
保温时间一般为1小时/25mm,具体根据钢材的尺寸和要求来确定。
4.冷却:保温结束后,需要对钢材进行冷却。
冷却速度的选择也是根据45钢的化学成分和所需的性能来确定的。
通常情况下,采用油冷或者水冷的方法进行冷却。
相对而言,水冷的冷却速度较快,能够使钢材达到更高的硬度,但可能会导致开裂和变形的问题。
因此,在选择冷却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硬度和工件形状之间的平衡。
5.回火(可选):经过正火处理后的钢材通常具有高硬度和脆性,如果需要增加韧性和降低硬度,则需要进行回火处理。
将经过正火处理的钢材再次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然后进行保温和冷却处理。
正火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选择需要根据45钢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以确保钢材能够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冷却速度的选择要综合考虑钢材硬度和工件形状之间的平衡,以避免开裂和变形的问题。
-正火后的钢材可能出现内应力和变形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退火和热处理来消除内应力和调整形状。
总之,正火是一种常用的钢材热处理工艺,通过适当的加热和冷却处理,可以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在进行正火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钢材要求来选择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法,以实现所需的性能改善。
45号钢的调制处理
45号钢的调制处理45#(号)钢和40Cr钢调质的热处理工艺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调质钢有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二大类,不管是碳钢还是合金钢,其含碳量控制比较严格。
如果含碳量过高,调质后工件的强度虽高,但韧性不够,如含碳量过低,韧性提高而强度不足。
为使调质件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0.30~0.50%。
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
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
小型工厂不可能每炉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测试,这就是说,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后硬度按图要求来检查。
工件调质处理的操作,必须严格按工艺文件执行,我们只是对操作过程中如何实施工艺提些看法。
1、45号钢的调质45号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
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45号钢淬火温度在A3+(30~50)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
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
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
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
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
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1/5。
因为45号钢淬透性低,故应采用冷却速度大的10%盐水溶液。
工件入水后,应该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盐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开裂,这是因为当工件冷却到180℃左右时,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马氏体造成过大的组织应力所致。
因此,当淬火工件快冷到该温度区域,就应采取缓冷的方法。
由于出水温度难以掌握,须凭经验操作,当水中的工件抖动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
45钢热处理工艺及其组织性能
第5期(总第174期)2012年10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No.5Oct.文章编号:1672-6413(2012)05-0203-0245钢热处理工艺及其组织性能赵 琳(山西省机电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9)摘要:通过对45钢进行正火、淬火、中温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后,能显著提高45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使其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韧性,使它的芯部强韧性及表面硬度都有所提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热处理工艺;45钢;组织性能中图分类号:TG161 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04-13;修回日期:2012-04-25作者简介:赵琳(1976-),女,山西和顺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热处理工作。
1 概述45钢性价比较高,是一种优质碳素结构用钢,因此使用范围较为广泛。
45钢的硬度不是很高并且容易进行切削加工,经常用来制作模具中的模板、导柱等,但是机加工前必须预先经过热处理。
轴类零件也常选用45钢,但是要通过表面淬火,如高频淬火或者是直接淬火(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HRC~52HRC),以获得需要的表面硬度、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
2 45钢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45钢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工艺参数见表1。
表1 45钢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化学成分(%)临界温度(℃)C Si Mn P S Ni Cr Cu Ac1Ac3Ar3Ar10.42~0.50 0.17~0.37 0.50~0.80 0.035 0.035 0.25 0.25 0.25 724 780 751 6823 45钢的性质45钢的硬度较低,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尚好,切削加工性能较好,除了用来做模具的模板、导柱外,还经常用于制作承受负荷较大的小截面调质件和应力较小的大型正火零件。
综合机械性能较好是45钢的特性,45钢是中碳钢,表面硬度低,不耐磨。
如果需要较高的表面硬度,可以对45钢进行调质和表面淬火来使工件的表面硬度得到提高,对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表面淬火零件常见的有曲轴、传动轴、齿轮、蜗杆、键、销等。
45号钢的调制处理
45#(号)钢和40Cr钢调质的热处理工艺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调质钢有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二大类,不管是碳钢还是合金钢,其含碳量控制比较严格。
如果含碳量过高,调质后工件的强度虽高,但韧性不够,如含碳量过低,韧性提高而强度不足。
为使调质件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0.30~0.50%。
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
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
小型工厂不可能每炉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测试,这就是说,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后硬度按图要求来检查。
工件调质处理的操作,必须严格按工艺文件执行,我们只是对操作过程中如何实施工艺提些看法。
1、45号钢的调质45号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
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45号钢淬火温度在A3+(30~50)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
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
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
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
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
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1/5。
因为45号钢淬透性低,故应采用冷却速度大的10%盐水溶液。
工件入水后,应该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盐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开裂,这是因为当工件冷却到180℃左右时,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马氏体造成过大的组织应力所致。
因此,当淬火工件快冷到该温度区域,就应采取缓冷的方法。
由于出水温度难以掌握,须凭经验操作,当水中的工件抖动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
另外,工件入水宜动不宜静,应按照工件的几何形状,作规则运动。
45的热处理工艺绝对干货值得收藏
45的热处理工艺绝对干货值得收藏45号钢,是GB中的叫法,JIS中称为:S45C,ASTM中称为1045,080M46,DIN称为:C45 。
它的化学成分中含碳量是0.42~0.50%,Si含量为0.17~0.37%Mn含量0.50~0.80%Cr 含量<=0.25%。
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850,淬火840,回火600。
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1、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45号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渗碳处理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
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
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如果用45号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
现在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
0.35%从来没见过实例,只在教科书里有介绍。
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GB/T699-1999标准规定的45钢推荐热处理制度为850℃正火、840℃淬火、600℃回火,达到的性能为屈服强度≥355MPa GB/T699-1999标准规定45钢抗拉强度为600MPa,屈服强度为355MPa,伸长率为16%,断面收缩率为40%,冲击功为39J一、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45钢的正火工艺过程是什么
45钢的正火工艺过程是什么
下面是45钢的正火工艺过程:
1.材料准备:收到加工订单后,首先根据需求准备相应尺寸的45钢
材料,并进行严格的材料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2.预热:将45钢材料置于预热炉中,加热到400-600摄氏度的温度
区间,保持一定时间,使钢材温度均匀。
3.正火加热:将45钢材料从预热炉中取出,放入正火炉中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通常在800-950摄氏度之间,具体根据钢材成分进行调整。
加热
速度要适宜,避免温度梯度过大引起内应力,破坏钢材的组织结构。
4.保温:当钢材加热到设定温度后,需要保持一定时间进行保温。
保
温时间也是根据钢材的材质、尺寸和硬度要求来决定的。
保温时间越长,
钢材中的相变和组织形态的改变越充分。
5.冷却:保温结束后,需要将钢材冷却至室温。
冷却方式有多种选择,可采用自然冷却、空冷或者水淬等方式进行。
选择何种冷却方式也需要根
据具体要求和材料性质而定。
6.清洁和检验:经过正火工艺后,将钢材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
氧化皮和其他污染物。
然后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硬度检测、金相组织分析等。
确保正火工艺的质量和结果符合要求。
正火工艺能够改善45钢材的力学性能和硬度,提高其抗拉强度和耐
磨度。
但是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材质来确定合适的正火参数,以达到最
佳的效果。
同时,正火工艺也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可靠。
45号钢热处理工艺【详情】
45号钢热处理工艺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调质钢有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二大类,不管是碳钢还是合金钢,其含碳量控制比较严格。
如果含碳量过高,调质后工件的强度虽高,但韧性不够,如含碳量过低,韧性提高而强度不足。
为使调质件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0.30~0.50%。
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
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
小型工厂不可能每炉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测试,这就是说,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后硬度按图要求来检查。
1、45钢的调质45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
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45钢淬火温度在A3+(30~50)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
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
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
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
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
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1/5。
因为45钢淬透性低,故应采用冷却速度大的10%盐水溶液。
工件入水后,应该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盐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开裂,这是因为当工件冷却到180℃左右时,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马氏体造成过大的组织应力所致。
因此,当淬火工件快冷到该温度区域,就应采取缓冷的方法。
由于出水温度难以掌握,须凭经验操作,当水中的工件抖动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
另外,工件入水宜动不宜静,应按照工件的几何形状,作规则运动。
静止的冷却介质加上静止的工件,导致硬度不均匀,应力不均匀而使工件变形大,甚至开裂。
45号钢热处理工艺
145号钢要求硬度HRC40-50,是不是要淬火+低温回火?换算成布氏硬度大约是380~470HB,根据一般热处理规范,热处理制度与硬度关系大致如下:淬火温度:840℃水淬回火温度:150℃回火,硬度约为57HRC;200℃回火,硬度约为55HRC;250℃回火,硬度约为53HRC;300℃回火,硬度约为48HRC;350℃回火,硬度约为45HRC;400℃回火,硬度约为43HRC;500 ℃回火,硬度约为33HRC;600℃回火,硬度约为20HRC一般情况下热处理工艺都指标准范围内中间成分,且热处理温度都存在一个调整范围,如成分在范围内存在偏差,可以相应调整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21.临界温度指钢材的奥氏体转变温度。
不同含量的钢材有着不同的临界点,但临界点有着一个范围内的浮动,所以下临界点温度指的就是奥氏体转变的最低温度。
2. 常用碳钢的临界点钢号临界点(℃)20钢735-855 (℃)45钢724-780 (℃)T8钢730 -770(℃)T12钢730-820 (℃)3 20Cr,40Cr,35CrMo,40CrMo,42CrMo:正火温度850-900℃,45号钢正火温度850℃左右。
4 20CrMnTi Ac1 Ac3 Ar1 Ar3740 825 680 7305Cr12MoV热处理知识Cr12MoV钢是高碳高铬莱氏体钢,常用于冷作模具,含碳量比Cr12钢低。
该钢具有高的淬透性,截面300mm以下可以完全淬透,淬火时体积变化也比Cr12钢要小。
其热处理制度为:钢棒与锻件960℃空冷+ 700~720℃回火,空冷。
最终热处理工艺:1、淬火:第一次预热:300~500℃,第二次预热840~860℃;淬火温度:1020~1050℃;冷却介质:油,介质温度:20~60℃,冷却至油温;随后,空冷,HRC=60~63。
2、回火:经过以下淬火工艺,可以达到降低硬度的作用,具体回火工艺如下:加热温度400~425℃,得到HRC=57~59。
45钢的正火处理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题目45钢的正火处理工艺设计学院:专业::学号:目录一.概述1.1热处理的应用领域及原理 (2)1.2正火热处理的目的和作用 (3)1.3 45#钢的材料性能 (3)二. 工艺方案2.1正火处理热工艺设备 (5)2.2试验技术要求: (5)2.3 45#钢正火处理温度选择 (5)2.4保温时间 (5)2.5测定试样各项性能指标并与预期要求进行对比 (5)2.6设计方案工艺图 (5)三. 工艺试验 (7)四. 结果与分析 (10)五. 结论 (15)六. 参考文献 (16)一、概述1.1热处理的应用领域及原理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固态金属的操作方法来改变其部组织结构,并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热处理不仅可以强化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部潜力、提高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而且还是提高加工质量、延长工件和刀具使用寿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所以,机械、交通、能源以及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的大多数零部件和一些工程构件,都需要通过热处理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例如,机床工业的60%~70%零件,汽车、拖拉机的70%~80%零件,飞机的几乎全部零件都要热处理。
根据热处理的目的、要求以及加热和冷却条件的不同,金属材料热处理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等五种基本方法。
钢的热处理原理主要是利用钢在加热和冷却时部组织发生转变的基本规律,根据这些基本规律和要求来确定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介质等有关参数,以达到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
热处理方法虽多,但任何一种热处理都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的,因此可以用“温度一时间”曲线图表示。
1.2正火热处理的目的和作用热处理是将钢件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冷却,以期改变其整体或者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正火的目的对于低碳钢退火后硬度太低,切削加工性能不好,正火时用较快的冷却速度,能改变其显微组织,提高硬度,改善切削性能。
45钢热处理
45钢40Cr钢调质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调质钢有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二大类,不管是碳钢还是合金钢,其含碳量控制比较严格。
如果含碳量过高,调质后工件的强度虽高,但韧性不够,如含碳量过低,韧性提高而强度不足。
为使调质件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0.30~0.50%。
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
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
小型工厂不可能每炉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测试,这就是说,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后硬度按图要求来检查。
1、 45钢的调质45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
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45钢淬火温度在A3+(30~50)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
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
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
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
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
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1/5。
因为45钢淬透性低,故应采用冷却速度大的10%盐水溶液。
工件入水后,应该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盐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开裂,这是因为当工件冷却到180℃左右时,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马氏体造成过大的组织应力所致。
因此,当淬火工件快冷到该温度区域,就应采取缓冷的方法。
由于出水温度难以掌握,须凭经验操作,当水中的工件抖动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
另外,工件入水宜动不宜静,应按照工件的几何形状,作规则运动。
静止的冷却介质加上静止的工件,导致硬度不均匀,应力不均匀而使工件变形大,甚至开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钢的正火工艺过程是什么?
浏览次数:2174次悬赏分:20|解决时间:2008-1-19 10:38 |提问者:康宁323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
最佳答案
你把邮件钢的热处理工艺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经一段时间的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通过这样的工艺过程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改变。
1、碳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方法
1)钢的退火
钢的退火通常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线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地随炉冷却。
此时,奥氏体在高温区发生分解,从而得到比较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一般中碳钢(如40、45钢)经退火后消除了残余应力,组织稳定,硬度较低(HB180~220)有利于下一步进行切削加工。
2)钢的正火
钢的正火通常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或Accm线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空冷。
由于冷却速度稍快,与退火组织相比,组织中的珠光体量相对较多,且片层较细密,故性能有所改善,细化了晶粒,改善了组织,消除了残余应力。
对低碳钢来说,正火后提高硬度可改善切削加工性,提高零件表面光洁度;对于高碳钢,则正火可消除网状渗碳体,为下一步球化退火及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3)钢的淬火
钢的淬火通常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线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放入各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V冷>V临),以获得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马氏体组织。
4)钢的回火
钢的回火通常是把淬火钢重新加热至Ac1线以下的一定温度,经过适当时间的保温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由于钢经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硬而脆,并且工件内部存在很大的内应力,如果直接进行磨削加工则往往会出现龟裂,一些精密的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将会引起尺寸变化从而失去精度,甚至开裂。
因此,淬火钢必须进行回火处理。
不同的回火工艺可以使钢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
2、碳钢普通热处理工艺
1)加热温度
碳钢普通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原则上按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线以上30~50℃选定。
但生产中,应根据工件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热处理加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使工件的晶粒粗大、氧化、脱碳、变形、开裂等倾向增加。
但加热温度过低,也达不到要求。
表2-1碳钢普通热处理的加热温度
方法加热温度(℃) 应用范围
退火Ac3+(20~60) 亚共析钢完全退火
Ac1+(20~40) 过共析钢球化退火
正火Ac3+(50~100) 亚共析钢
Accm+(30~50) 过共析钢
淬火Ac3+(30~70) 亚共析钢
Ac1+(30~70) 过共析钢
回火低温回火150~250 刃具、模具、量具、高硬度零件
中温回火350~500 弹簧、中等硬度零件
高温回火500~650 齿轮、轴、连杆等综合机械性能零件
表2-2 常用碳钢的临界点
钢号临界点(℃)
Ac1 Ac3 Accm
20钢735 855 ——
45钢724 780 ——
T8钢730 ————
T12钢730 —— 820
2)加热时间
热处理的加热时间(包括升温与保温时间)与钢的成分、原始组织、工件的尺寸与形状、使用的加热设备与装炉方式及热处理方法等许多因素有关。
因此,要确切计算加热时间是比较复杂的。
在实验室中,热处理加热时间(包括加热、保温时间)通常按工件有效厚度,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加热时间:
T =αD
式中:T——加热时间(min);
α——加热系数(min/mm);
D——工件有效厚度(mm)。
当碳钢工件D≤50 mm,在800~960℃箱式电阻炉中加热时,α=1~1.2(min/mm)。
回火的保温时间要保证工件热透并使组织充分转变。
实验时组织转变时间可取
0.5h。
3)冷却方法
(1)退火冷却方式:钢退火时,一般采用随炉冷却到600~550℃以下再出炉空冷。
(2)正火冷却方式:钢正火时,一般采用在空气中冷却。
(3)淬火冷却方式:钢淬火时,钢在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的范围内(650~550℃)的冷却速度应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从而保证工件不转变为珠光体型组织;而在Ms点附近的冷却速度应尽可能低,从而降低淬火内应力,减少工件变形与开裂。
因此,淬火时,除了要选用合适的淬火冷却介质外,还应改进淬火方法。
对形状简单的工件,常采用简易的单液淬火法,如碳钢用水或盐水液作冷却介质,合金钢常用油作冷却介质。
(4)回火冷却方式:碳钢回火时,一般采用在空气中冷却。
i贴吧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26
回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