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长短及变化.41页PPT

合集下载

《昼夜长短及变化》课件

《昼夜长短及变化》课件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赤道平面垂直 ,赤道地区在任何时刻都受到阳 光直射,因此昼夜交替非常规律

赤道地区没有明显的昼夜变化, 因为太阳总是在正东升起,正西
落下。
南北半球昼夜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白天长于夜晚,冬季夜晚长于白天。
在南半球,夏季白天短于夜晚,冬季夜晚短于白天。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 线之间移动。
旅游业经营者需要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来合理安排旅 游线路和活动项目,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质量。
06 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及其应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 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发生变 化。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 位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北移至 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相反。
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南移至 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半球相反。
昼夜长短变化的应用
指导农业生产
根据昼夜长短变化,合 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 收割时间。
旅游规划
利用昼长夜短的特点, 规划户外活动和旅游路 线。
交通出行
根据日出和日落时间, 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避 免夜间行车。
健康管理
利用日间阳光充足的特 点,加强户外锻炼和晒 太阳,促进钙吸收。
昼夜等长与春秋季节的关系
总结词
春秋季节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各 地白天和夜晚时间大致相等。
详细描述
春秋季节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 此时全球各地白天和夜晚时间大致相 等。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全球各地 白天和夜晚时间完全相等。
昼夜长短对生物的影响
04
对动物的影响
01
繁殖活动
许多动物在特定的季节繁殖后代,昼长夜短有利于一些 动物的繁殖活动,如蜜蜂采蜜和筑巢。

昼夜长短及变化.41页PPT

昼夜长短及变化.41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昼夜长短及变化.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昼夜长短及变化讲的课件.ppt

昼夜长短及变化讲的课件.ppt




C



D

线 E
思考:该图表示哪个极点的俯视图?日期是?判断图中 各点的昼长,并总结该日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 180º
A
B C
D
1、空间变化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北半球)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 点纬度
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1、空间变化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北半球)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 点纬度
夏至至秋分 年 夜 短
白昼逐渐变长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扩大
白昼逐渐变短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缩小
秋分至冬至 冬 昼 半短
冬至至春分 年 夜 长
白昼逐渐变短
北极圈内极夜 范围逐渐扩大
白昼逐渐变长
北极圈内极夜 范围逐渐缩小
小练习
1、12月2日到次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 律是: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一直向南移
冬半年(9.23—3.21):昼短夜长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太阳直射点在哪 个半球则哪个半 球的昼长>夜长
2、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北移过程中: 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 南半球各纬度昼变短,夜变长
12.22
3.21
9.23
太阳直射点南移过程中: 北半球各纬度昼变短,夜变长; 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
A
B C
D
思考:图中各点的昼长分别是多少?总结该日全球昼 夜长短分布规律。

A

分 日:
B

C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PPT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PPT

化大,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Hale Waihona Puke 03在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在南半球的冬季,南
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昼夜长短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公转影响昼夜长短
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 来回移动,进而影响各地昼夜长短的 变化。
季节变化
南北半球对称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与南半球对称 ,即北半球的夏季是南半球的冬季, 北半球的冬季是南半球的夏季。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观测手段和数 据分析方法被应用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研究,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变化的 本质。
随着人们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昼夜 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影 响也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昼夜长短和正午 太阳高度的变化也将成为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方 面,这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
04
CATALOGUE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应用
在农业上的应用
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合理安排农作物的播种、 施肥、除草和收割等农事活动,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温室大棚的利用
利用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光照时间 和强度,创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 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昼夜分界线
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 将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 球。
昼夜不等长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 道面存在倾角,导致昼夜 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赤道地区昼夜等长
01
在赤道地区,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垂直,因此昼夜等
长。
极地地区昼夜变化大

昼夜长短及变化PPT优秀课件

昼夜长短及变化PPT优秀课件

36
13、(2003年全国卷)一艘 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 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 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 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 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 9 时 0 分 0 秒(北京时 间)。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C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
A
B C
D
17
读图描述冬至日(12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侧视图
C 南极上空俯视图
北极上空俯视图
北半球:1.昼短夜长(夜最长) 2.纬度越高,夜越长 3.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南半球:1.昼长夜短(昼最长) 2.纬度越高,昼越长 3.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18
●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A.23°26′B.30°
C.45° D.66°34′
(2)B点的时间可能是 A
A.6月22日3时
B.6月22日6时
C.12月22日15时 D.12月22日18时
32
11、(2009·福建高考)读图,完成(1)~(3)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 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B.0°~20°S
C
C.20°N~23°26′N
D.20°S~23°26′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A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
时间可能为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地球的运动3课件

地球的运动3课件

D.西南方向
【答案】 7.D 8.A
第21页/共41页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例题 一位居住在北半球的中学生,在某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当他在 P点测到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时,刚好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此时太阳高 度角h为43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正确标出南、北方向注记; (2)若当天为冬至日,这位中学生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 (3)若当天为夏至日,这位中学生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 (4)若当天为春分日,这位中学生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


第22页/共41页
2、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房屋的朝向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第23页/共41页
3、影子问题 (1)根据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加以判断
地面
直射点 无影子
影子较长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 太阳高度角越大 物体的影子越短
第12页/共41页
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近的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6 22 )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远的一天
第13页/共41页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远的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12 22 )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1)甲、乙两地角速度相等, 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S地既 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日出时间:乙地8时, 丙地6时,乙地比丙地晚2小 时。 昼长:乙地8小时,丙地12小 时,丙地比乙地长4小时。 (3)23°26′

昼夜长短的变化PPT课件

昼夜长短的变化PPT课件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各地昼增长, 移到最北端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 区出现极昼。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各地昼增长, 移到最南端是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 区出现极昼。
三、昼夜长短的确定
夜弧
昼弧
太 阳 光 线
昼长=昼弧的经 度差/15º
夜长=夜弧的经 度差/15º
N E
A
D
B
夜弧 赤道
A B
昼弧
C
6.22的俯视图
P
0 30
A
Q
N
R
(一)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
--------在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
夜弧
A
春秋分
A
夏至日
A
冬至日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二)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
--------在同一时间,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
1.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 极夜区外)越向北昼越长。 2.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 极夜区外)越向南昼越长。 3.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太阳光
太阳直射点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太阳光
太阳直射点
【规律总结】
1.昼夜长短状况与 太阳直射点位置有关: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 太阳直射点移动有关: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增长——
1.3.2地球的地理意义—— (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经过球心的大圆 ;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