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备与性质》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备与性质》考点1 氧气的性质1.(2022湖南娄底中考)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考点2 氧气实验室制取2.(2022山东临沂中考)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_____。
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室里,在常温下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
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
考点3 二氧化碳的性质3.(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
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A.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C. 用途: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D. 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考点4 二氧化碳的制取4.(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为基础的科学。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常温下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若用C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______(填标号)端通入。
人教版化学专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备教学设计

-作业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发现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
6.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实施个性化辅导,关注他们的成长。通过课后辅导、学习小组等形式,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解答疑惑。
2.问题引导: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我们需要制备这些气体?
-这些气体是如何制备出来的?
-气体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详细讲解气体制备的原理、方法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制备原理:以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为例,讲解它们的制备原理,如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人教版化学专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包括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
2.学会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进行气体收集、净化和性质检验。
3.掌握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密度、溶解性、可燃性、氧化性等,并了解这些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实验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气体制备过程。
-视频展示:播放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技巧。
-动画演示: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动态演示,让学生理解反应过程。
5.注重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结成学习小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通过生活实例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高中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解析复习必看

高中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解析复习必看理想气体假设有这样一种气体,它在任何温度和任何压强下都能严格地遵从气体实验定律,我们把这样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
1.理想气体具有那些特点呢?1、理想气体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模型。
2、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实际气体都可看成是理想气体。
3、从微观上说:分子间以及分子和器壁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即它所占据的空间认为都是可以被压缩的空间。
4、从能量上说:理想气体的微观本质是忽略了分子力,没有分子势能,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有分子动能。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与气体的体积无关。
如果某种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p、V、T)都发生了变化,它们之间又遵从什么规律呢?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从A到B经历了一个等温过程,从B到C经历了一个等容过程。
分别用pA、VA、TA和pB、VB、TB以及pC、VC、TC表示气体在A、B、C三个状态的状态参量,那么A、C状态的状态参量间有何关系呢?推导过程从A→B为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p A V A=p B V B从B→C为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又T A=T B V B=V C解得: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时,尽管p、V、T都可能改变,但是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保持不变。
公式使用条件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气体密度式说明方程具有普遍性当温度T保持不变PV=C(T)当体积V保持不变当压强P保持不变用状态方程解题思路☆明确研究对象——一定质量的气体☆选定两个状态——已知状态、待求状态☆列出状态参量:☆列方程求解小结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和任何压强下都能严格地遵从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注:恒量C由理想气体的质量和种类决定,即由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
气体密度式:习题演练1. 某未密闭房间内的空气温度与室外的相同,现对该室内空气缓慢加热,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A.室内空气的压强比室外的小B.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C.室内空气的密度比室外的大D.室内空气对室外空气做了负功B解析由于房间是未密封的,它与外界是相通的,故室内的空气压强与室外的空气压强相等,A错误;由于室内的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的空气温度,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B正确;室内空气的密度小于室外空气的密度,C错误;室内的空气会向室外膨胀,所以室内的空气对室外空气做正功,D错误。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第八章气体 专题复习理想气体的图像问题(16张PPT)课件

例3.某种喷雾器的贮液筒的总容积为7.5 L,如图所示,装入6 L的药液后再用密封 盖将贮液筒密封,与贮液筒相连的活塞式打气筒每次能压入300 cm3、1 atm的空 气,设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求:
(1)要使贮液筒中空气的压强达到4atm,打气筒应打压几次?
(2)当贮液筒中空气的压强达到4 atm时,打开喷嘴使其喷雾,直到内外气体压强相 等,这时筒内还剩多少药液?
V-T
V=CpT,斜率 k=Cp ,即斜率越大,压强越小
例1:下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等 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
别为TA、TB、TC,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C )
A.TA<TB,TB<TC B.TA>TB,TB=TC C.TA>TB,TB<TC D.TA=TB,TB>TC
强分别为( D )
• 2.一个自行车内胎的容积是2.0 L.用打气筒给这个自行 车打气,每打一次就把1.0×105Pa的空气打进去125 cm3 .设打气前胎内有0.5 L压强为1.0×105Pa的空气,打了 20次,胎内的压强有多大?假定空气的温度不变.
变式.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在这一过程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气体体积变小 B.气体温度降低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D.气体的内能不变
变式: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ab过程到达状态b或者经 过ac过程到达状态c。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温度分别为Tb和Tc,在过
第八章专题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理想气体的图像问题。 2.掌握变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综合应用。
一、 气体状态变化的图象问题
《常见气体的制备》专题复习课教案

《常见气体的制备》专题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制取二氧化碳、氢气、气体的原理及方法。
(3)学会使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方法。
(2)制取二氧化碳、氢气、气体的原理及方法。
(3)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2)制取二氧化碳、氢气、气体的实验操作步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方法。
(2)提问:除了氧气,我们还学过哪些气体的制备方法?2. 教学内容:(1)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方法,包括高锰酸钾加热法、过氧化氢分解法、氯酸钾分解法等。
(2)介绍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
(3)介绍制取氢气的方法:稀硫酸与锌反应。
(4)介绍制取气体的收集方法: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3. 课堂练习:(1)请学生回答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方法及操作步骤。
(2)请学生分析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的适用条件。
四、课堂小结(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方法。
(2)制取二氧化碳、氢气、气体的原理及方法。
(3)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方法。
2. 强调注意事项:(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注意安全操作。
(2)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决定。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实验室制取其他气体的方法。
3. 思考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制取气体?如何判断气体的性质?六、教学活动设计1. 教师演示实验: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并收集气体。
【教案】专题复习——气体的性质与制取

【教案】专题复习——气体的性质与制取第一章:气体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无臭等。
2. 让学生掌握气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性等。
3. 让学生了解气体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二、教学内容:1. 气体的基本性质2. 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3. 气体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性质。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气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无臭等。
2. 进行实验,观察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性。
3. 分析气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气体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举例说明气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气体的制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
3. 让学生学会正确操作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备。
二、教学内容:1. 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2.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3.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备及操作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
3. 采用操作演示法,让学生学会正确操作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备。
四、教学步骤:1. 讲解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如排水法、分解法等。
2. 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
3. 演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备及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五、课后作业:1. 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
2. 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
3. 复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备及操作。
六章:气体的收集与储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体的收集方法,如排水法、排空气法等。
2. 让学生掌握气体的储存方法,如气瓶储存、真空储存等。
专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教案

《专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教案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王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以及在制取气体时的操作注意事项。
(2)能正确选用“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制气装置来制备气体。
(3)能正确选用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气体制取、收集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拓展知识空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
2、综合性气体制备实验的设计。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归纳、练习教学设计说明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教学形式,在历年的中考中,与实验有关的内容也占了很大比例。
而在初中化学所学的实验内容中,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出现得也很多。
实验本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一言堂式的机械重复,学生提不起兴趣,思维量不够,课堂教学效益低。
所以我在设计这样一堂专题复习课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索,对所学内容进行新的组合,来实现一种高层次的知识与能力的挖掘、拓展。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我设计的这节课的重点除了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进行气体制取装置的应用教学外,同时加强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的反思、拓展能力。
本节课以实验的重要性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归纳、总结了如何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后引导学生对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改进,这样既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也不会使学生因为复习旧有知识而感到枯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对与制取气体实验密切相关的尾气处理装置和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方法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习惯。
《气体的制取实验》专题复习

《气体的制取实验》专题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方法等基础知识;(2)能根据反应的需要,灵活地设计和选择实验装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气体制取装置的改进,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2) 通过问题答辩,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2)通过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
学习重点:气体发生装置的应用,收集方法的选择。
学习难点:根据化学反应原理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学会改进装置,进而创新设计装置。
二、复习过程回忆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反应原理:探究活动一:请尽可能多地从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组装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的装置。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请对所选择的装置进行分析,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小试牛刀】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2)收集(1)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体是;(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探究活动二:装置气密性检查1.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2.图(Ⅰ)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图(Ⅱ)用于测量CO2的体积。
检查图(I)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三、课堂检测1.(2011年山东临沂)使用右图装置可以进行下列实验中的()A、锌与稀硫酸制取、收集氢气B、KClO3与MnO2制取、收集氧气C、KMnO4制取、收集氧气D、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收集氧气2.(2011年湖北武汉)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收集氧气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D.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3.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功能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粗细均匀的直玻璃管中,用长度为h 的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设大气压为0P ,水银密度为ρ,下列各种情况中管内气体压强为
a P =__________,
b P =____________,
C P =__________,d P =____________,e P =____________。
问题1:如图(a )所示,竖直放置的U 型管内封闭有长度为l 的空气柱,封闭端内水银液面比开口端液面高h ,水银的密度为ρ,外界大气压强为0P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开口端内加入一些水银后,开口端液面比封闭端液面高h ,如图(b )所示。
求:
(1)图(a )中空气柱的压强;
(2)图(b )中空气柱的长度。
训练:如图(a )所示,竖直放置的U 型管内封闭有10cm 长的空气柱,封闭端内水银液面比开口端液面高4cm 。
外界大气压强为76cmHg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开口端内加入一些水银后,开口端液面比封闭端液面高4cm ,如图(b )所示。
求:
(1)图(a )中空气柱的压强;
(2)图(b )中空气柱的长度。
(a )
(b )
(a )
(b )
问题2:活塞支架质量为
0m ,砝码质量为m ,活塞横截面积为s ,大气压强为0P 。
1、在活塞上增加一个质量为m 的砝码,封闭气体的压强为多少?
2、在活塞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 ,封闭气体的压强为多少?
3、在活塞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 ,封闭气体的压强又为多少?
4、当在活塞支架上增加质量为m 的砝码,并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 ,此时封闭气体的长度为1l ,取走活塞上的砝码并对活塞施加为竖直向上力F 作用,其它条件不变,求封闭气体的长度为多少?
训练:如图1,在开口向上的气缸内,一个质量不计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截面积S=5.0×10-4m 2,气体体积V 1=6.0×10-5m 3。
如图2,在活塞上施加一压力,缓慢压缩气体,压缩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当压力F=10N 时,求:
(1)气缸内气体压强p 2;
(2)气缸内气体体积V 2。
(大气压强P 0=1.0×105Pa ,不计活塞和气缸间摩擦)
课后作业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1.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的粗细均匀的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管内外水银柱高度差为h,大气压为p0,则下列各图中管内气体的压强为p a=________,p b=________,p c=_________。
2.如图所示,各管内封闭液体为水银,外界大气压为75cmHg柱,求管内封闭端气体A的压强。
p a=____________,p b=____________。
3.如图,一气缸竖直放置,用一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些气体封闭在气缸内。
若大气压强为P0,不计圆板与容器壁之间的摩擦。
(1)若活塞上下表面均水平,则缸内气体压强P1为多少?
(2)若活塞上表面水平,下表面与水平面成θ角,则缸内气体压强P2为多少?
4.如图所示,气压式保温瓶内水面与出口的距离为h时,密封的空气体积为V。
设水的密度为ρ,欲使水从出口流出,瓶内空气的压缩量至少为△V,则此时大气压强为p。
=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5.如图,一端封闭,长为L=1m的均匀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长为h=15cm的水银柱将一
段气体封在了管内,管内气柱长L1=70cm。
(大气压强取75cmHg)
(1)若将管从水平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至开口向右此时气柱长度L2为多少?
(2)若继续缓缓转动直至试管开口竖直向下,此时管中气柱长L3为多少?
6.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的均匀玻璃管竖直插入汞中。
管中汞面比管外汞面高4cm,管中空气
柱长19cm。
如果要使管内外汞面相平.则此时气体体积为多少?应该怎
样移动玻璃管? 移动多少距离? (p0=75cmHg)
7.四个长方体容器中被光滑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
如图所示,M为重物质量,F是外力,P0为大气压,S为活塞面积,G为活塞重,则压强分别为多少?
8.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2kg,面积为10cm2,大气压强为1×105帕斯卡,则此时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大?若此时活塞距气缸底的距离为10cm,则将气缸缓慢顺时针转过90°,平衡后活塞距气缸底的距离又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