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萌发》复习学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简述种子萌发的环境和自身条件。
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3、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会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
难点: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
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播种的小资料:会给你一些什么启示?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
()1.提出问题: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2.做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制定和实施计划:其中2号瓶处于自然状态下,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瓶内种子能正常萌发,起对照作用,叫组;1号瓶、3号瓶、4号瓶分别缺少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它们都不能萌发,叫组。
共有组对照。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3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4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结论:种子萌发需要。
任务二: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就一定能萌发吗?问题:1、煮熟的种子能萌发吗?2、大米或豆瓣种在地里萌发吗?3、子叶或胚乳干瘪的种子易发芽吗?4、处在休眠阶段的种子能顺利萌发吗?结论:种子萌芽的自身条件胚必须是的,有充足的,并已度过期。
任务三:探究种子的萌发过程1、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2、种子各结构的作用胚芽发育成,胚轴发育成,胚根发育成,子叶,胚乳。
任务四:探究计算种子的发芽率1、你知道发芽率的公式吗?2、用全部种子或一颗种子做发芽率实验行吗?3、种子站对一批种子做发芽率实验只做一次行吗?如果多做几次,那怎样计算其发芽率呢?。
《种子萌发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种子萌发》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种子的结构、萌发的过程以及影响萌发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一、导入
1. 引入话题: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发展的吗?发展的第一步是什么?
2. 观察实验:给学生展示一颗种子,让他们观察并描述种子的外部特征。
二、进修内容
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珠、胚乳等组成部分。
2. 种子的萌发过程:吸水膨大、发芽、生根、发展等阶段。
3.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水分、氧气、温度等环境因素。
三、实验探究
1. 实验一: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比较其影响因素。
2. 实验二:探究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速度,观察种子的发展情况。
四、教室讨论
1.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种子提供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
五、教室练习
1. 选择题: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A. 种皮 B. 胚珠 C. 胚乳 D. 悉数)。
2. 简答题:简要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及影响因素。
六、课后作业
1. 观察家中的植物种子,描述其外部特征并记录。
2. 思考:为什么种子需要吸水才能萌发?水分对种子的萌发有什么作用?
七、拓展延伸
1. 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及其生态意义。
2. 搜集不同植物种子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
导学案设计师:XXX老师
以上就是本节课《种子萌发》的导学案,希朿能够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祝学生们进修愉快!。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2. 掌握幼苗的形成过程;
3. 理解种子和幼苗对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
一、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1. 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胚和营养物质组成。
种皮是种子的珍爱层,胚是种子的发育核心,营养物质则为胚提供营养。
2. 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吸收水分、膨胀、胚发育、根和茎的发展,最终形成幼苗。
二、幼苗的形成过程
1. 幼苗形成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土壤。
2. 幼苗的形成过程:种子吸收水分后,胚开始发育,根部向下发展,茎部向上发展,形成幼苗。
导学活动:
1. 观察实验: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并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2. 实地考察:指挥学生到校园或者田间地头,观察不同植物的幼苗,让学生了解幼苗的形成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种子和幼苗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并展示他们的讨论效果。
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掌握幼苗的形成过程,以及理解种子和幼苗对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也应该培养对植物发展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发展的奥秘。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关注植物的成长,热爱大自然,珍惜我们的环境。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3. 理解种子萌发与植物发展的干系;4. 培养学生对植物发展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导学内容:一、种子的结构和功能1. 种子的外部结构:种皮、胚乳、胚;2. 种子的内部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乳、种皮、胚乳、胚轴;3. 种子的功能:存储养分、珍爱胚、传播后代。
二、种子的萌发过程1. 吸水膨大:种子吸收水分,种皮裂开,胚乳膨大;2. 胚发育:胚轴伸长,根尖向下发展,芽尖向上发展;3. 出土发展:幼苗伸展,根系向下发展,茎叶向上发展。
三、种子萌发与植物发展1. 种子的萌发是植物发展的起点,标志着植物的生命周期开始;2. 种子的萌发受到光、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3. 种子的萌发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支持。
导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扣问他们如何繁殖;2. 激发学生对种子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进修1. 讲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不同种子;2. 展示种子的萌发过程,让学生观察实验中种子的吸水膨大和胚发育;3. 引导学生理解种子的萌发与植物发展的干系,讨论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三、实践1. 给学生分发种子和种植材料,让他们亲自体验种子的萌发过程;2. 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发展情况,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3. 引导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规律,探讨植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进修内容,总结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强调种子萌发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植物发展过程;3.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观察植物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
导学延伸:1. 让学生自主收集不同种类的种子,观察其外部结构和颜色;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环境下种子的萌发情况;3.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种子的最佳发展条件。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理解种子萌发与植物发展的干系,培养对植物发展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种子的萌发》学案

第二单元 5.种子的萌发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坚持观察记录的良好科学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难点: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学习方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学习准备】每小组准备:(1)每小组一包种子,内含蚕豆、油菜籽、黄豆若干。
(课前放在课桌上。
)(2)放大镜2个,浸泡2天的蚕豆、黄豆、油菜籽种子各2粒,记录纸一张,放在解剖盘中。
(放在讲台桌旁。
)(3)浸泡2天的蚕豆各2粒。
【导学案】一、课前预习1.问题驱动: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与同学交流一下。
2.交流经验。
二、自主学习1.浸泡种子。
种子萌发需要水分,为了测量种子萌发到底需要吸收多少水分?不同的种子吸收水分的多少是不是一样?2.学习种子的内部构造。
提示:(1)小心地将种皮剥下,尽量保持完整。
(2)小心地将“豆瓣”分开,观察连接处是怎样的?(3)仔细观察、认真完成记录表。
学生在记录纸上画的蚕豆图,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3. 那胚的各个部分分别变成了植物的什么呢?讨论交流。
大胆猜测。
三、拓展活动1.继续观察胚的各个部分分别变成了植物的什么呢?学生观察并做好第一次记录2.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一、导入种子是植物发展的起点,而种子的萌发是植物发展的第一步。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是植物发展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节课将盘绕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展开讲解,帮助同砚们更好地理解植物发展的过程。
二、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影响因素;3. 理解幼苗的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4. 能够分析种子的萌发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
三、导学1.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包括种皮、胚、胚乳等部分。
种子的结构紧凑,能够珍爱胚和提供养分,是植物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存活的重要手段。
2. 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影响因素种子萌发是种子内部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开始,主要包括水分吸收、胚乳解化、胚轴伸长等过程。
温度、水分、光照等因素会影响种子的萌发过程。
3. 幼苗的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种子萌发后,胚开始发展,形成幼苗。
幼苗的发展主要包括根系的发展、茎轴的伸长、叶片的展开等过程。
幼苗发展迅速,对外界环境敏感。
4. 种子的萌发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种子的萌发是植物发展发育的起点,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发展和发育。
种子的萌发过程顺利与否,将影响植物的成活率和发展速度。
四、实践1. 观察实验:种植小麦种子,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2. 实地考察:到校园或家庭菜园观察幼苗的发展情况;3. 讨论交流:小组讨论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五、总结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是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植物的发展和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进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拓展1. 了解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特点和适宜条件;2. 钻研种子萌发与气候变化的干系;3. 设计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为探究植物发展发育的规律奠定基础。
愿同砚们在未来的进修中不息探索,不息进步,成为对植物发展发育有深入了解的优秀学子。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萌发的条件以及萌发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种子内部的结构以及萌发的过程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观察并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2.难点:种子内部结构的观察,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单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种子的萌发》。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种子的组成。
接着,教师用实物展示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每组取一颗种子,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
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学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学案1.识知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能够说出种子的萌发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3—65页,通过阅读试验和文字归纳出种子萌发环境条件及自身条件有哪些,来完成以下问题1、种子主要由______和_____组成,种子的`最外层是______,具有_____功能和减削水份______.胚是____________幼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2、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__是完整的、且是___________;不处在_______。
4、萌发过程:种子首先汲取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______转运给胚根、胚芽和_______。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________,形成根;胚轴伸长,发育为根和劲的连接部位,胚芽发育成________和________。
探究析疑:1、试验探究为探究种子萌发丁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试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育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进行培育,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状况如下表,请回答:装置甲乙丙丁场所黑暗中黑暗中日光下日光下温度23℃23℃23℃23℃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干燥种子萌发状态230240〔1〕依据杨明同学的试验设可以推想,本试验探究了水分和______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试验甲和乙对比,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组试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依据试验甲和_________的试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验设计中,试验乙和_________不能形成对比,缘由是有__________个变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胚是活的,种子是完整的,度过休眠期的。
2、如果种子具备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仍然不能萌发,一定从自身条件找原因,可能是:A: 胚已经死亡或不完整B: 种子处于休眠期
3、种子萌发的过程:
(1)首先:种子吸收水分
(2)物质变化:种子储存的有机物质量减少(长出叶来之后,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的质量开始增加)
(3
)营养物质的转运:
菜豆:子叶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玉米:胚乳
(4)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4、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后,大都有一段休眠期,正在休眠期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
种子具有
休眠特性,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5、春播时有许多要注意的事项。
例如,在华北地区,大麦和豌豆的播种时间比棉早,原因是不同
作物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的作物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
件;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要求;土壤需要通过耕和耙而变
得松软,原因是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覆盖地膜的好处是提高土壤地表层的温度和湿度。
6、如果要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需要控制的环境条件是:降低种子的温度;降低种子的含水量;
通入氮气,
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和______是否是种
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_____,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甲和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请说
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设计中,_________和_________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____个变量.
(5)如空气充足,甲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_组和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
(2)乙组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甲、戊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戊两组中均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5)每组实验均用了20粒种子,而没有只用1粒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9、2013•娄底)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其
实验记录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该小组作出相应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结论: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3•兰州)如图是某生物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注:三粒种子均具备自身萌发的条件).请回答:
(1)该实验可以提出的问题是:
(2)在甲、乙、丙三粒种子中能正常萌发的是_________,不能
正常萌发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设置甲、丙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所用到的玉米种子除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外,还应相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英进行1号和2号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还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计的一个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