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水量为什么减少

合集下载

都江堰工作原理

都江堰工作原理

都江堰工作原理
首先,都江堰的主要作用是灌溉和防洪。

它利用岷江水源,通过引水、分水、灌溉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将水资源合理分配到灌区,从而实现了农田的灌溉。

在防洪方面,都江堰能够有效地控制岷江的水位,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这种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引水和分水工程来实现的。

其次,都江堰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水的调节和输送。

在干旱季节,都江堰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水源,保证农田的灌溉需求;在雨季,它又可以通过排洪渠将多余的水排出,防止洪灾发生。

同时,都江堰还可以将水资源输送到远处的地区,满足更广泛的灌溉需求。

另外,都江堰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它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了下游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护了植被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同时,都江堰还能够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地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总的来说,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科学的水利工程原理和技术手段,通过引水、分水、灌溉、排洪等工程措施,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从而实现了灌溉、防洪、水调节和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不仅在古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至今仍然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都江堰的工作原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都江堰的多水原理

都江堰的多水原理

都江堰的多水原理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的成都平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陆续完善和修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都江堰多水原理是指通过建造堤、堰和渠道来调节水的流动以及分配水资源。

下面将详细介绍都江堰的多水原理。

首先,都江堰采取了分级放水的原理。

工程会根据不同位置水量的大小,分成不同的水平面,通过长约20多公里的排管,将一级水与二级水连接起来。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水流的力量,使水流平稳流动,减少对水土的冲刷和破坏。

其次,都江堰还利用了水的重力原理。

整个都江堰工程将大自然的水流量引导到合适的位置,利用重力帮助水流流向更低的地方。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水流动的平稳,还能够将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同时,都江堰还有效应用了水的液压原理。

在极少的情况下,由于堰的高度和水位的变化,会形成一定的水力压力,这种水力压力可以推动水流向堤岸和渠道方向流动,形成相对稳定的水流。

此外,都江堰还使用了堤坝和渠道的原理。

通过修建堤坝,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流的方向和流速。

在堤坝的边缘,设置排水渠道,可以将多余的水分流到哪里需要用水的地方,实现了进一步的水资源的利用。

还有一点,都江堰通过分别修建主渠和支渠,实现了多渠道供水。

主渠是引水的主要渠道,负责将水分配到各个用水地点。

而支渠则是从主渠分支出来,为一些农田或其他需要水的地方提供水源。

这种渠道的设置不仅可以将水资源分配得更加均匀,还可以更好地保护主渠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都江堰的多水原理是通过分级放水、利用重力和液压原理、以及修建堤坝和渠道等方式来调节水流和分配水资源。

这些原理的应用,使得都江堰成为一处高效的水利工程,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民众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同时,都江堰的成功也为后世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都江堰治水原理

都江堰治水原理

都江堰治水原理
都江堰治水是一种古代的水利工程,其原理是通过建造高低错落的堤坝和引水渠道,使水流在地势起伏中形成逐级下降的梯级,以便将大水量平稳地引入平原地区,减少水流的冲击力和土壤侵蚀。

这种治水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堰坝建设:都江堰通过修筑堰坝,利用地势高低差来控制水流的流速和压力,将洪水引退到较为平缓的地势上,从而降低洪水对下游的冲击力。

2. 渠道引水:在都江堰中,修建了一系列的渠道,将岷江、都江和蜀江的水引入平原地区。

这些渠道具有不同的水位,以达到平衡水位的效果,使水流平稳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从而减少水流的冲刷和水土流失。

3. 割梁开道:为了疏导水流和分流洪水,都江堰通过挖掘梁和开辟通道的方式,使水流沿着特定的路径流动,减少淤积并保持水流的稳定。

4. 驳岸护坝:在都江堰的河道中,修建了驳岸和护坝,用以加固河岸、防止冲刷和坍塌,保护治水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综上所述,都江堰治水的原理是通过堰坝建设、渠道引水、割梁开道和驳岸护坝等手段,利用地势、渠道和工程结构来调节水流,达到减少洪水冲击力和土壤侵蚀的目的。

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摘要:都江堰是有着悠久历史,并经得住考验的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它不仅确保了成都的安全,而且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是集灌溉、防洪防汛、环保、发电等功能为一体的,因此研究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从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水资源需求进行分析,找出目前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都江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都江堰灌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跨岷江、沱江、涪江三个流域,总面积2.86 万 km2 ,平原面积约 0.67万 km2 ,占总面积的 23.4%,丘陵面积约2.05 km 2 ,占总面积的 71.7%,山区面积约 0.14 km 2 ,占总面积的 4.9%。

灌区中总耕地 1763.32 万亩,其中田 1005.89 万亩,土 757.43 万亩。

针对灌区的实际情况,科学配置水资源,针对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竞争,其实施是通过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并尽可能地提高区域整体的用水效率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来实现,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1.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现状1.1水资源分布特点都江堰灌区的水源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岷江干流鱼嘴以上来水;二是成都平原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三是丘陵灌区当地径流来水;四是成都平原边缘山区河流来水。

由于来水在年内的时间上分布不均,灌溉期多年来水仅占全年的 30%左右,且由于目前没有水源调节工程,引水量受天然来水的限制,在旱年和枯水期仍会造成灌区缺水。

目前岷江来水的引用水量占总来水量的 50-60%左右。

其地表年径流量约为 24.92亿 m3 ,径流系数 0.24,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 34.04亿 m 3。

从整个灌区来看,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除了岷江来水和边缘山区外,成都平原直灌区水资源丰富,丘陵扩灌区水资源贫乏。

1.2水资源需求都江堰灌区的水主要用于灌溉,其次是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再次是农村人畜用水,最后是环保和其它用水。

都江堰原理详解

都江堰原理详解

都江堰原理详解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内,是中国古代劳
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座奇迹。

都江堰的原理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都江堰的原理。

都江堰是一座以水利工程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主要由灌溉系统、泄洪系统和
防洪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来看看都江堰的灌溉系统。

都江堰利用岷江水的天然高差,通过引水、分水、灌溉等工程措施,将岷江的水引入灌区,为农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其次,都江堰的泄洪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岷江水位上涨时,都江堰的泄洪系统可以通过开启泄洪洞、泄洪渠等设施,将多余的水流排出,有效地降低了岷江的水位,保护了下游地区的安全。

最后,都江堰的防洪系统也是十分关键的。

在岷江水位暴涨时,都江堰可以通过开启泄洪洞、泄洪渠等措施,将多余的水流排出,减轻了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都江堰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岷江的天然水力资源,通过引水、分水、灌溉、泄洪、防洪等工程措施,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洪水的有效控制。

都江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还有效地减少了岷江的洪水灾害,为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

总的来说,都江堰的原理是通过科学的水利工程手段,利用岷江的天然水力资源,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洪水的有效控制。

都江堰的建设为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也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都江堰的原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座奇迹。

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一、背景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由邓至、李冰等人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历时6年修建完成。

二、工程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成都平原的灌溉和防洪问题。

通过引江入蜀,使成都平原的农田得到充分灌溉,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同时,工程还起到了排涝和防洪的作用,有效减少了洪水灾害的发生。

三、工程规模1、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蜀江引水、岷江引水两个渠道。

2、蜀江引水渠长约60公里,自蜀江源头引水至郫县县城,最终流入都江堰。

3、岷江引水渠长约28公里,自岷江源头引水至都江堰。

4、都江堰工程总引水量为1730立方米每秒。

四、工程特点1、都江堰水利工程采取堰坝式引水方式,主要由堰坝、引水渠和分水口组成。

2、堰坝由石坝和土坝组成,石坝采用了梯级式布置,以减少对水流的阻碍。

3、引水渠沿山脚修建,采用了凿石和开凿截梁两种方式,以适应地势的变化。

4、分水口处设置堰门和闸门,实现对引水量的调节和分配。

五、社会影响1、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成都平原农田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灌溉,使农业生产大幅提高。

2、工程也起到了防洪的作用,保护了成都平原的居民免受洪水灾害的侵害。

3、都江堰成为了蜀地经济的重要支撑,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六、附件1、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设计图纸。

2、相关的水位监测数据和工程实施报告。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水利工程:指以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为目的,对河流、湖泊和海洋进行开发、改造和利用的工程。

2、引水渠:指将水从水源引入目标区域的渠道。

3、分水口:指将引入的水按需分配的地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郊区的都江堰市境内。

下面将为你介绍一些历史都江堰的知识点。

一、都江堰的历史背景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间,是蜀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李冰所主持修建的一座古代水利工程。

当时,成都平原一直饱受洪水灾害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冰主动请缨修建都江堰。

二、都江堰的建设意义都江堰的修建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洪涝问题,使得这片土地可持续利用。

它的主要作用有:1. 水利灌溉:通过引水分配和水轮灌溉,都江堰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可靠的灌溉水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得成都平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区之一。

2. 防洪排涝:都江堰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有效地控制了灌溉用水,减少了洪水的发生和危害,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

3. 水运交通:都江堰成为古代水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方便了湖广地区与西南地区之间的货物运输,推动了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三、都江堰的修建过程李冰修建都江堰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土木勘探:李冰率领团队对当地的地形、水文地质等进行详细勘探,选择了合适的地点和河道,确定了工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

2. 修建堤坝:首先修建两座堰坝,分别位于都江堰和摆沙,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

3. 开凿渠道:在摆沙附近修建引流渠道,经过细心计算,使得水能平缓地逐级引入各条支流,供给农田灌溉。

4. 设计水闸:李冰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分水闸,通过开启或关闭闸门来调节水流,确保农田得到适量的灌溉水,同时平息洪水。

5. 完善配套设施:修建了水轮灌溉设备、河道疏浚工具等,为都江堰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四、都江堰的影响和传承都江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洪水问题,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它的建设和运营经验也为古代中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目前,都江堰已成为中国和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都江堰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都江堰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1.% ~1. % , 季 占 5 .% ~5. % , 季 56 77 夏 97 36 秋 占 2 .% ~2 .% , 季 占 27 ~ . % , 内 20 48 冬 .% 38 年
分 配极 不 均 匀 。加 之 岷江 上 游 每 年 1 至 次年 2月
境水 、 发源 于边缘 山区中小 河流入 境水 、 区平原 灌 区域地 表径 流和 地下水 以及 丘 陵灌 区当地径 流 四
1.% , 2 8 是本 区 的辅 助水 源 。
灌 区人 均水 资源 量为 16 m , 27 亩均 水 资 源量 14 m , 6 5 均低 于全 国及 我省 人 均 水 资 源量 。若 不 计人 人境水 , 区 当地 径 流产 水 量人 均仅 4 1 灌 6 , m 亩均 仅 58 仅 相 当 于 北 方 缺 水 地 区 的水 平 。 9m , 考虑 到水 资源受 污染 情 况 , 可利 用量 将 小 于此 其 数, 因此灌 区水 资源并 不 丰富 , 贫水 地 区。 属 据实测 资料 分 析 , 江 堰 的 主水 源 一岷 江来 都 水量 呈 下 降趋 势 : 世 纪 3 上 0年代 年平 均 径 流 为
四 川 水 利 I
・ 1・ 6
Ⅲ类 标 准 , 但灌 区渠 道大 都灌排 兼 用 , 担 十几个 承
h 灌溉水利用率 由 04 2 高到 043 渠 系 m, .3 提 .6 , 水利用率 由 045提高到 050 项 目受益 区新 .8 .2 , 增农作物产量 10 .7亿 k , g 年增节水能力近 6亿 m , 增 防洪减 灾 能力 26 新 88万元 。通 过 改 造 , 增
江 、 江三个 流域 , 引用 的水资 源 由岷江 干流入 涪 可
降 , 0 20 2 0~ 06年平均为 13 m 。其 中,02 0 3亿 20 年为 18 5 m , 0. 亿 为历史最低值。

都江堰的水量为什么减少(1989年)

都江堰的水量为什么减少(1989年)

都江堰的水量为什么减少(1989年)
佚名
【期刊名称】《水资源研究》
【年(卷),期】2006(027)V00
【摘要】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闻名于世的四川都江堰的来水量所减少,引起有关专家的极大关注。

他们异口同声地惊呼:这是由于森林破坏引起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等作用,是众所周知的。

但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国内外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近几年来,围绕岷江上游来水量有减少趋势的问题,有人简单地将其归结为都江堰以上地区森林采伐的结果。

笔者认为,分析和观察问题应分清主导因素与非主导因素,【总页数】5页(P130-1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55
【相关文献】
1.都江堰渠首区间水量不平衡分析及其校正 [J], 陈梁;李翊;李菁
2.西北干旱地区今天河流的水量较古代河流水量大大减少了吗?——以敦煌地区为中心的探讨 [J], 李并成
3.基于差分粒子群算法的都江堰典型灌区水量优化配置 [J], 王守光;景朝霞;周正;李乾德;梁川
4.都江堰人民渠水量调度工作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J], 孙静;王振豪
5.基于VBA的都江堰灌区蓄水量查询程序编写 [J], 徐兴文; 方可; 李鹏中; 陈小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都江堰应用的水力学原理

都江堰应用的水力学原理

都江堰应用的水力学原理1. 引言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和青城山市的交界处。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且依然运行的灌溉系统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的设计和运行都依赖于水力学原理的应用。

2. 水力学原理水力学是研究水的运动规律和水力现象的科学。

在都江堰这个水利工程中,几个重要的水力学原理被应用到了实践中,使得灌溉系统能够高效运行。

2.1. 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研究的是不动水体的性质和行为。

在都江堰的设计中,流体静力学原理被用来确保水流的稳定,并使得水流能够按照特定的方向引导。

应用流体静力学原理,设计者可以合理布置堰、堤、闸等结构,以保证水源充足,同时不会引起水流的混乱。

通过合理利用水体的压力和重力等特性,实现了高效的水流输送。

2.2. 流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是流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性质和行为。

在都江堰的设计中,流体动力学原理被用来控制水流的速度、压力和方向。

利用流体动力学的知识,设计者可以合理确定水源引入口和各个灌溉渠道的梯度。

通过调节渠道的坡度和宽度等参数,控制水流的速度和压力,保证水流能够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

2.3. 能量守恒能量守恒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也应用到了都江堰的设计中。

能量守恒原理表明,能量在封闭系统中的总量保持不变。

在都江堰的灌溉系统中,水流从高处引入到低处,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水流能量的转换。

利用能量守恒的原理,设计者可以合理调节水流的速度和水位,以实现水能的最大利用效果。

3. 都江堰的应用都江堰是一个以水力学原理为基础的灌溉系统,它的应用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3.1. 高效利用水资源都江堰的设计使得水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通过合理使用水力学原理,减少了水流的损失和浪费,提高了灌溉效率。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增加农作物产量。

3.2. 防洪抗旱都江堰在设计上考虑了防洪抗旱的功能。

根据水文气象等相关数据,合理安排水库的蓄水量和排水量,以应对洪水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情况。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一项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代水利工程。

作为中国古代优秀的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不仅解决了川西平原的灌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洪涝灾害。

下面将介绍都江堰的历史和主要特点。

一、历史起源都江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当时成都地区常年受到洪水的困扰,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慈恩寺主持李冰担任了成都水利工程的总指挥,并开始了都江堰的规划与修建。

二、主要工程1. 都江堰主要由两条渠道组成,即以岷江为源头的南岷江和以青城山为源头的崇义渠。

南岷江和崇义渠相交于灵岩山下,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水利系统。

2. 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将岷江的水分流入灌溉区和城市。

相对于其它治水工程,都江堰采用的是引水分流的方式,利用重力渠道将水引入城市和耕地,这使得水流更稳定。

3. 都江堰还采用了许多智慧的设计,如“凿山费九,开渠费八”的高入低出的水坝形状,以及数百个分支渠道和冲沟,使水流分散,减少了堤坝承压的风险。

三、成功效果1. 都江堰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成都平原地区的灌溉条件,使得这里的农田得以充分利用,并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这对于川西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都江堰还有效地减少了成都地区的洪水灾害。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使得水流有序,减少了治理洪水的难度,并保护了城市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文化意义都江堰不仅是一项出色的水利工程,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修建都江堰的李冰、李贺等人被誉为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人物。

都江堰还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五、现代保护与利用近年来,为了保护和发掘都江堰的历史遗产,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都江堰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得到了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同时,都江堰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总结: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还保护了成都地区的安全。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是什么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是什么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是什么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

下面店铺给大家说说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是什么,供大家阅读!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是什么首先,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弄清了水情、地势等情况,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

鉴于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常造成东旱西涝.李冰决定凿穿玉山,把水引向东边。

于是李冰就组织了上万民工,凿石开山,打响了都江堰工程的头一炮。

因为山石坚硬,开始工程进度很慢。

李冰听取了民工的建议,先在岩石上开些沟槽,放上柴草,点火燃烧,使岩石爆裂,这样就加快了开凿进度,终于把玉垒山凿开了一个20米宽的口子,人们称它为“宝瓶口”。

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山头形状像大石堆,后人把它称作“离堆”。

为了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除了开凿宝瓶口以外,李冰还采取了在江心中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成两支,逼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

在修筑分水堰的过程中,开始采用在江心抛石筑堰的办法,但是筑起的石堰接连几次都被洪水冲垮了,没有成功。

李冰毫不灰心。

他看到岷山盛产大竹,并且受到当地人用竹子盖房子、编竹笼盛东西的启示,于是就让竹工编成长3丈、宽2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终于战胜了湍急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

大堤前端形状像鱼头,因此取名叫“鱼嘴”。

都江堰“鱼嘴”迎向岷江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

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流经宝瓶口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

分水堰两侧垒砌大卵石护堤,靠内江一侧的叫内金刚堤,外江一侧的叫外金刚堤,称“金堤”。

分水堰建成以后,内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害了。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

都江堰在修建的过程中是如何利用自然因素的

都江堰在修建的过程中是如何利用自然因素的

都江堰的修建主要依靠两个自然因素:
1、地形因素:因为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该河段从高海拔地区流向低海拔地区,落差较大,是岷江从山区泻入平原的瓶颈之地。

2、气候因素:因为该地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或:季风不稳定,经常造成河水泛滥成灾。

利用自然因素:(1)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利: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灌溉水源.弊:丰水期易造成洪涝灾害,淹没大片农田.(2)四川省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以四川盆地相对集中.四川盆地的西部有肥沃的成都平原.平原上始建于战国时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了岷江的水患,使大片农田得以自流灌溉,“天府之国”从此遐迩闻名.
古代先贤在建设都江堰工程时,遵循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个伟大工程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这些照亮人类前行道路的生态智慧启示包括: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协同共生,等等。

事实上,先秦的师法自然思想为李冰建设都江堰奠定了基础。

都江堰的修筑及其运行管理,都遵循着自然运行的生态法则,都是本着人与自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的,是人与自然签订的一个长期契约。

从当代生态学原理角度,体会隐含在伟大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智慧,可以发现其生态学思想体现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

值得管理者、学术界和工程界反省和深思。

要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任何工程的永久可持续,我们应该学习古代先哲的生态智慧,携手共创新的生态智慧时代。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它的建设借鉴了自然的原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实现了有效的灌溉和防洪目的。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源的选择:都江堰选择了四川盆地内一条水量充沛的大渠道——岷江作为水源。

岷江水在夏季雨水丰沛时被引到都江堰,作为灌溉和防洪的水源。

2. 水流的调节:都江堰通过修建堤坝和渠系,对水流进行有效的调控。

大坝会拦截岷江水流,使其分流入渠,同时通过引、排等闸门的开闭调节水位和流量。

3. 渠系的布置:都江堰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地势,将大渠道分为主渠和支渠,为灌溉提供了多条渠道。

灌溉时根据需要调节每条渠道的水位和流量,使农田得到适量的水源供给。

4. 农田的排水:都江堰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还有效地解决了农田排水问题。

在渠系的设计中,合理设置了排涝渠,将农田积水排除出去,保证了农田的良好排水条件。

综上所述,都江堰通过选择水源、调节水流、布置渠系和解决农田排水等方式,实现了灌溉和防洪的目标。

这一工程的成功,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都江堰的作用是什么

都江堰的作用是什么

都江堰的作用是什么都江堰是位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座古老而伟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对当地农业发展、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都江堰的作用。

一、农业灌溉都江堰是由春熙山上的岷江取水分流,沿路引灌到成灌两地的一项巨大工程。

通过都江堰修建的渠道,岷江水源得以引导并分配到1800多万亩农田,为西部地区解决了长期面临的水源问题。

在干旱的黄土高坡上,得以实现多年多水次灌溉,改变了原来农作无水就会松场、水稻少收,很难获得较高收益的局面。

因此,都江堰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田的灌溉效率,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稳定产量,对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防洪减灾都江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防洪减灾。

岷江水负责供养成灌两地的农田,而都江堰把岷江的一半水流引向都江堰渠道,使沿途的千家万户有了防洪抗灾的希望。

通过精确的水流分配和灌溉,将洪水引导到山区,有效地减少了成都平原地区的洪水灾害,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都江堰的防洪功能在历史上多次得到验证,在面临洪水威胁时,堤坝和水道的灌排水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水资源管理都江堰不仅为农业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还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精确的水文观测和水流调控,都江堰能够及时调节水量,保持水质和供水稳定性。

同时,都江堰也具备水库的功能,在雨季大量降雨和洪水来临时,可以调节水位,避免水库泄洪过度,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语都江堰的作用包括农业灌溉、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它改变了古代西部地区的农田灌溉模式,提高了灌溉效率,为农民带来了收益。

同时,也减少了成都平原地区的洪水灾害,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都江堰工程的原理

都江堰工程的原理

都江堰工程的原理都江堰工程的原理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都江堰工程的原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都江堰工程的原理1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缘岷江由山谷进入平原的地zhi方。

在都江堰修建之前,雨季岷江河水冲入平原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

为了变害为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工程总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筑坝分水,修渠引水”。

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都江堰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首先是修筑宝瓶口引水工程,将岷江水流分为两道,使岷江水流向东边的成都平原,同时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成都平原的干旱,灌溉那里的良田。

宝瓶口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又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鱼嘴”,迫使大量江水流入宝瓶口。

鱼嘴将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道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

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

都江堰鱼嘴原理

都江堰鱼嘴原理

都江堰鱼嘴原理
都江堰鱼嘴是一种传统的水利工程,其原理主要是利用自然重力的分配作用,实现了水流的分流、降低水流速度和排除泥沙的效果。

鱼嘴是都江堰的重要构造之一,其形状类似于鱼嘴,因而得名。

鱼嘴位于水道的分水口处,主要作用是将激流分流为两股,并引导水流沿着两侧的人工渠道而流出。

这种设计使得水流不会过于汹涌,减缓了水流速度,从而达到保护水利工程的目的。

鱼嘴的有效降低水流速度的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鱼嘴的分水口宽度较大,使得水流能够分散成两股,从而减少了整体水流的流速。

其次,鱼嘴的设计使得水流必须经过一段较长的曲线渠道,从而增加了水流的阻力,使水流速度进一步降低。

此外,鱼嘴还起到了排除泥沙的作用。

当水流通过鱼嘴时,由于分流的缓冲作用,水流的流速减慢,使得泥沙等固体颗粒沉积下来,并通过鱼嘴底部的泥沙排放装置排出系统,从而防止了泥沙的淤堵和堆积。

总体而言,都江堰鱼嘴利用了自然力学的原理,通过分流、减速和排泥的方式,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并为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成熟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它位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省会成都的西北约48公里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历史都江堰的知识点。

一、建造背景都江堰的修建始于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0年间的战国时期,由蜀国著名的水利专家李冰和他的儿子李贺共同主持建造。

当时的蜀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处山区,水资源匮乏,因此面临着严重的旱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冰提出了修建水利工程来调节水源和灌溉农田的方案,于是开始了都江堰的建造。

二、建造目的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蜀地旱涝不调的问题,并提供灌溉农田的水源。

通过修建堰坝、引水渠道和沟渠等工程,将岷江水引入蜀地,保证蜀地农田的灌溉和粮食的供给。

三、工程规模都江堰总长约65千米,由两部分组成:主堰和分水堰。

主堰全长约57千米,位于岷江和都江汇合处,堰坝高约4米,通过水力压力将岷江水引入引水渠道。

分水堰全长约8千米,位于主堰下游的成都平原,通过分水堰将水分配给各灌溉区域。

四、工程特点1. 适应自然地理条件:都江堰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充分利用岷江和都江的自然水势,将水引入灌溉区域,减少电力消耗,降低工程成本。

2. 灌溉效果显著:都江堰的修建使得蜀地的农田不再受到旱涝的困扰,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果,保证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 安全可靠:都江堰采用巧妙的分水制度,能够根据水位的变化自动卸水,保证工程安全。

即使在漫长的修建过程中,也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事故。

五、对地区发展的影响都江堰的建成,为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首先,解决了旱涝不调的问题,保证了农业的正常生产,增加了粮食产量,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修建水利工程带动了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

此外,都江堰也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总结: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建造解决了蜀地旱涝不调的问题,保证了农田的灌溉和粮食的供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虑 降水 随高程 变化趋 势 的等值 线 法进行计 算 。这样取得 的 降水量 、径流 量 ,就 是连续 、 同步 和降雨
径流 关系合理 的可 靠资料 。
_ 、趋势分析 =
有 了符合要 求 的水文系 列资料之 后 ,便 有 可靠 的基础 进 行科 学 的趋 势 分析 。 首先我们 应用滑 动 均值 曲线法来观 察径流 系列及 其影 响的主要 冈素、降水 量 系列的定性 变化 。再用距 甲 回归方程 来说
2 、岷江潘 州河镇 河关站 ,A 4 8 k = 4 6m
降水 ( mm)趋 势
Yp 一 】6 + .6 … … … … … … … … … … … … … … … … … ( = l .8 08 N 8)
径流 ( mm)趋 势
YR - .0 06 N … … … … … … … … … … … … … … … … … ( = 82 + . 1 9)

f _ / \ 一

{ ’; \ √
● ●
/1 - .

川 )解放 期 森 林 霭
斋牢 为 3 %,经 3) O (
, | ’’ L 、 、 — — 扔, … V . 、 V V
‘ 如 ’
5 、渔子溪 渔子溪 站 ,A 2 3 k =00m 降水 ( mm)趋势
Yp 7 .— . 2 = 9 9 59 N… … … … … … … … … … … … … … … … … … ( 4) 1
径流 ( mm)趋 势
YR 8 .— .6 = 4 562 N… … … … … … … … … … … … … … … … … … (1) 5
度。
根据式 ( )我们采用滑动长度为 4年,将 2 年降水量与径流量系列算得滑动均值数据,并点 1 6
绘如 图 1 。
l 30
维普资讯
从图 1 可见 ,决定径流量

的主要 因素降水 量的变 化趋 降
势与径流量变化基本一致 ,即 水
YP=a+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2 YR=c+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3
式 中,Y 为降水量系列的距平 ,即 ( 一P) i P ;P为系列中第 i 年的降水量 ;P为降水量系列的均 值 ;N为时间序列,第 1 N为 1 年 ,第 2 N为 2 第 3 N为 3 年 , 年 ,……;a ,b为降水趋势直线 回 归方程 的截距和坡度 。Y 为径流量系列的距平,即 ( i R R .R ) i ;R 为系列 中第 i 年的径流量;R为 径流量系列的均值 ;c ,d为径流趋势直线 回归方程的截距和坡度 。 方程 ( )和 ( )为一直线 ,通过系列的回归分析确定常数 a 2 3 ,b和 c ,即解下列联立方程 : ,d
6 、寿溪寿 溪站 ,A= 9 k 56m 降水 ( mm)趋 势
YP 2 99 — 1 8 … … … … … … … … … … … … … … … … = 8 .8 2 . N 4 ( 6 1)
径流 ( mm)趋 势
YR 2 . ・ .4 … … … … … … … … … … … … … … … … … ( 7) =I 34 9 1 N 1
 ̄,
I 『
。t 5
。 由 ’
采伐 ,到 18 年降 91
1.%。森林 为 F 面 8 8


Tml 1II 幢疆 势 m 1 - -N 'l.' ・ _ ¥. 奠
{ l
\ /

l、 ‘ 、
— —

素 的 t要
,森
{ . {
7 代 到O 代 径 量 0 末 8 初 流 主 年 年
有减少趋势, 而与之相应的降 径
水 也步少这 明江 薹 量 同减 ,说都
堰径 流量减少 主要是 由于 降 (m r) a
水量减少所致。
距平 回归方 程一 一 设有

个序列 的距平 Y, 对时间序
l 0

】 5
2 O
则表示系列变化趋势是减小。而 b 、d的数值大小表示系列的变化程度 。
根据整理好的降水 、径流资料 ,应用上述趋势分析方法 ,将都江堰来水总控制紫坪铺站及岷江 上游各支流的年降水 、年径流变化趋势的直线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分列如下 : 1 岷江上游紫坪铺站 ( 、 即都江堰来水总控制站 ) = 2 6k ,A 26 4 m
2 时序 ( ) 5 年
列 N点绘的线 , 适于直线 , 则
图1
… 一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此线的坡度 ,便是衡量该序列随时间变化的定量数据 。这种根据水文系列基 础资料 ,经过数学处理 ,求得说 明系列变化趋势的步骤 ,谓之定量趋势分析 。它 以具体的数字说明 某系列随时序是增加还是减少 , 而不是通常的模糊概念 。 降水量和相应的径流量的趋势方程分别为:
降水 ( m)趋势 m
Yp 2 .6 15 N … … … … … … … … … … … … … … … … … … = 0 6 — .3 ( 6)
维普资讯
径流 ( mm)趋势
YR 2 . 7 1 5 = 6 3 — . N… … … … … … … … … … … … … … … … … … ( 9 7)
维普资讯
都江堰 的水量为什么减少
( 99 ) 18 年
7 O年代 末和 8 O年代初 ,闻名 于世 的四川都江堰 的来水 帚宵所 减少 ,引起 有关专 家 的极大 关注 。 他们 异 口同声地惊 呼 :这 是 由于森 林破坏 引起 大 自然对 人类 的惩 罚。如 不采取措 施 ,后果不堪 设想


对 比分析
前 提 及影 响 流 的 .要 冈 素是气候 .J次 足下 面 。当气候 条件基 本相 同时 , 下垫面 的影响 { i
便 脊 易 显示 出术 。据
林业 部分统计 , l 岷江 上游 县 ( 潘 、 黑 松 水、 县 、茂 汶 、汶


/ Y "2・ 一 ・ N 瑾承矗 t 06 lI p 6 5
明变化 的定量 数据 。
滑动 均值 曲线— — 把上述 降水量 和径流 量系 列按下 式计 算 :
fr 1 + 一
∑x
D = L ……… ……… ……… …… ……… ……… …… ……… ……… … ( ) 1
式l,D 为滑动均值数据; 为 1 ,……n + ;x为原始数据;i 1 ……n T为滑动长 } i _ I j ,2 — I i T 为 ,2 ,

( )的直线斜 率均 为 “ ” 。 由此 可见都江 堰来水 角 的减 少 ,主要是 由于紫 坪铺 以上暴 区 ( 1 1 +) 渔
32
维普资讯
子溪 、寿溪 )市 寸 的降水 减 少, 而森林 破坏 的影响去 不显著 。 H J 段 u ¨
【】 】 【 【 【 】

对于森 林 的涵养水源 、保 持水十 、改善环境 等作 用 ,是众所周 知 的 但 森林 对径流 的影响 ,
国 内外 历来有 不 同的看法 。近 几年 来 ,围绕岷江 上游来 水量 有减少趋 势 的 问题 ,有人 简单地将 其归 结为都江 堰 以上 地 区森 林采伐 的结 果 。笔 者认 为,分析 和观 察 问题 应分清 主导 因素与非主 导 因素 ,
研究方法也要力求科学、全面 ,避免把次要 因素作为生要矛盾作出结论。本文就岷江上游各支流影
响径流 的主要 因素 作科 学 的趋 势 分析 ,并应用 这些 数据 来 说 明都江 堰 的来水量 为什么 减少 。


基本资料整理
影 响径流 的冈素 有 _,一 足气 候因素 ,包括 降水量等 ; _是下 垫面 因素 ,包括森 林植被 等 。这 二个 因素 的变化都 会 引起 径流 的变化 。但气候 因素起主 导作 用,即降水 量是决 定径流 量的关键 因素 。 因此 ,为 了进行 科学 的趋 势分 析 ,有 必要对 降水量 和径流 量 资料加 以整 理 ,达到系 列 资料 的连续 、 同步 ,而且 降雨径 流关系合理 。都江堰 ( 以紫 坪铺站 为来水控 制站 )径流 系列较长 ,3 O年代就有 流 量观 测 ,但 其上游 各支流 到 5 代末才 设有流量 站,雨量站也 很稀少 。为了资料系 列 的连 续、同步 O年
f +Z ∑ n b N= a
1Z +Z Z Y‘ 以 N b N : NI ……………………………………‘4 ,
+d∑Ⅳ =∑y D
… … … … … … … … … … … …
( 5)
I∑Ⅳ+ ∑N = Ⅳ c d ∑
式 中,n为系列的项数 。
若分析结果直线的斜率 b 、d的符号为 “ ” + ,则表示系列的变化趋势是增大。若符号为 “ , 一”
3 、黑水河沙 坝站 ,A= 2 1 m 7 3 k
降水 ( mm)趋 势
Yp 一 . 3 . 4 = 0 5 +0 0 N… … … … … … … … … … … … … … … … … (1 0)
径流 ( mm)趋 势
YR 一 . 3 0 3 N… … … … … … … … … … … … … … … … … (1 ) = 48 + .6 】
4 、杂 谷脑 河 桑坪站 ,A= 6 9 m 4 2k
降水 ( mm)趋势
Yp 2 .8 19 N… … … … … … … … … … … … … … … … … ( 2 = 59 — .2 1)
径流 ( mm)趋势
YR- .410 0 3 … … … … … … … … … … … … … … … … - 0 — .0 N 0 ( 3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