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尖牙双尖牙异位的临床矫治
右上颌一双尖牙三根管1例报告

除腰 突症 外分 别 患 有各 种老 年 病 。运 用 中医药 适 宜技 术预 防 和治 疗社 区老 年 常 见病 和多 发病 是 具
有 中国特 色 的社 区 医疗保健 模式 , 也是 社 区老 年 医 学研究 的一 项重 要方 向 , 方法 可 以作 为 中 医药相 此 关 适 宜技术 在社 区推 广运用 。 4 .参 考文 献
治疗 组治 愈 2 6例 , 效 2 有 0例 , 效 4例 , 有 无 总 效 率 9 ; 2 对照 组 治 愈 I 2例 , 效 2 有 7例 , 效 I 无 1 例, 总有 效 率 7 。两 组 患 者 疗 效 比较 差 异 有 统 8 计 学意义 ( P< 0 0 , I 。治疗 组 患 者 在 治 疗 过 .5表 ) 程 中未 出现任 何 不 良反 应 , 对 照 组 有 l 而 8例 患 者 出现不 同程度 的 胃脘 不适 。
( 第 4 页) 接 4
2 .结 果
性脊椎骨质疏松同时存在 , 这些均与老年人 的肾虚密切
相关。由于老年 人 肾气 亏虚, 特别 易于感受 风、 、 寒 湿 邪、 或遭坠伤 , 闪挫之变, 导致经脉气血滞 涩, 不通则痛 而骤发腰腿疼痛 。其发病 常骤 然而起 、 其疼痛渐 以加 重, 久缠不愈 , 以致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 活起居 。在中 医具体的治疗方法 中, 由于 7 岁 以上老年型腰突症的 0
表 1 中 医综 合 治 疗 老年 腰 椎 问盘 突 出症 疗 效 比较
现代口腔正畸技术与临床思维:第5章-拔牙矫治程序

拔牙病例矫治过程中容易产生很多的技术陷阱:深覆、深覆盖、后牙咬关系的错乱、平面偏斜、中线不调等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都是拔牙之后造成的医源性问题。
矫治程序(拔除上下4的病例):首先观察上颌6的位置,如果上颌6的位置正确,要开始预备安放横腭杆
(transpalatal arch,TPA)(图5-1)(上颌TPA,增强上颌磨牙支抗,维持牙弓宽度),这是拔牙病例的标配。
如果下前牙Ⅲ度拥挤,下颌需要同时做舌弓(图5-2)。
初学正畸的医生,在拔牙病例中只要做好上颌TPA,下颌舌弓,矫治中一半以上的问题都可以避免。
拔牙矫治程序第5
章
TPA
舌弓如何鉴别6的位置是否正确?6的远中颊尖和近中腭尖的连线延长线应该通过对侧尖牙的远中(图5-3)。
如果上6的位置不正,先不要着急做TPA,需要经过镍钛丝排齐,把6的位置摆正之后再做
TPA。
评价6
的位置。
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

早期矫治
多生牙的治疗
影响恒牙萌出--拔除 骨内埋伏,不影响恒牙萌出--暂时观察
早期矫治
2)、先天缺牙(congenitally missing tooth)
在牙胚形成过程 中未能发育和形成 的牙。多因外胚叶 发育不良,遗传, 牙胚局部感染等引 起。
早期矫治
好发部位:
乳牙:下切牙,上侧切牙,尖牙。 恒牙:第三磨牙,下切牙,
• 需要家长及患儿的良好配合,否则疗效难保证。
早期矫治的临床特点
1. 矫治时机十分重要 2. 矫治力适宜 3. 疗程不宜太长 4. 矫治目标有限
矫治时机十分重要:应根据牙龄、骨龄、及 智龄(合作状态)判断
• 乳牙列的矫治:最好在四岁左右:乳牙根已发育好, 且未开始吸收,幼儿常能合作,矫治效果好
• 混合牙列的矫治:在恒切牙的根基本发育好时进行, 约八、九岁左右,过早矫治可影响切牙根的发育造 成牙根吸收
若上颌1 2 4 5 3,Ⅴ剩余间隙为6前移占据, 易形成6/6远中关系。
早期合及颌骨特征
早期合及颌骨特征
4)暂时性错合: 1 1萌出后冠向远中倾斜,上中切牙间间隙; 2 2萌出后冠向远中倾斜; 前牙Ⅰ--Ⅱ度深覆合; 切牙轻度拥挤
早期预防
(一)胎儿期
•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情愉快 • 充足的营养 • 避免发热性疾病 • 避免放射性及有毒,有害物质及污染的环境 • 避免烟,酒,咖啡,化学物质及毒品 • 正常分娩
早期矫治
早期矫治
早期矫治
1、替牙障碍
1)乳牙及恒牙早失 2)恒牙早萌 3)恒牙迟萌、阻生、异位萌出 4)恒牙萌出顺序异常
早期矫治
1)、乳牙及恒牙早失
[原因] 龋、外伤、医生处理不当过早拔除。 [影响] 牙弓间隙丧失;
上颌牙齿前突拔牙矫治的临床研究

relations,and soft convex tissues face type was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treating anterior maxillar y teeth protrusion by tooth extraction could decrease maxillar dental arch, help confor mthe form of soft tissues and hard y
作者简介: 朱辛奕( 1961一 , ) 男(汉族) , 副主任医师, 本科
果。本研究对矫治方法、 患者矫治前后的牙牙 系、 Q 侧貌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矫治 15 例患者中, 男性 8 例, 7 例, 女性 年龄 11一 岁, 14 平均年龄12 岁;其中安氏I 类6 例, 安氏
I ’ 例。 前 拍X线全领曲 断 类9 矫治 后均 面 层片、 头
tissu e s .
Key words : eeth protrusion ; tooth extraction ; edgewi为临床儿童中常见的错聆畸形。 典型特征为上领牙齿相对前突, 下领相对后缩, 磨牙 关系为中性牙关系或远中 合 矜关系, 前牙深覆胎深覆 盖, 严重者开唇露齿, 影响患者容貌, 腔临床中 是口 发 病率高的 一种错牙畸形, 领、 合 对牙、 面形态影响较大, 治疗较为复杂。正畸矫治目 标为抑制上领和上牙弓 向前发育, 内收上前牙, 促进下领及下牙弓向前的生 长。我们在临床对儿童上领牙齿前突的巧例患者, 采取减数拔除双侧上领第一双尖牙齿进行矫治, 使前 突上牙内收, 侧貌有明显改变,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
一
199 一
上颌尖牙唇向错位34例临床矫治

上颌尖牙唇向错位34例临床矫治
胡荣党;林新平
【期刊名称】《口腔医学纵横》
【年(卷),期】1997(013)001
【摘要】为了对上颌牙尖唇向错位进行正确的矫治设计,作者根据错位的病因,X线头影测量结果,对34例上颌尖牙唇向错位病例,分别采用前牙片段方丝辅弓法,改良Richett‘s弓法,推磨牙向后法,拔除第2乳磨牙法,拔除第一双尖牙法,取得满意结果,作者认为在矫治上颌尖牙唇向错位时,应充分利用潜在间隙,根据X线头影测量结果及错位形成原因进行综合分析,选用最佳方法进行矫治。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胡荣党;林新平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口腔正畸门诊;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口腔正畸门诊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5
【相关文献】
1.上颌尖牙唇向错位的临床矫治体会 [J], 韩永红
2.改良片段弓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尖牙的临床应用研究 [J], 李国永;蔡斌;周民战;刘海涛
3.局部颌间牵引结合方丝弓矫治上颌尖牙低位、唇向错位的临床应用 [J], 石敏
4.新法矫治上颌尖牙唇向错位18例临床观察 [J], 谢玲琴
5.少儿上颌尖牙唇向错位治疗方案的选择 [J], 陈亚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颌尖牙唇向错位的临床矫治体会

上颌尖牙唇向错位的临床矫治体会发表时间:2016-04-07T09:22:13.7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作者:韩永红[导读]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对唇向错位上颌尖牙选用最佳方法进行矫治可以收到理想效果。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内蒙古集宁 012000 摘要:目的:矫治上颌唇向错位尖牙。
方法:正畸开拓间隙、扩弓、减数等。
结果:排齐牙列,建立正常咬合关系。
结论:对唇向错位上颌尖牙选用最佳方法进行矫治可以收到理想效果。
关键词:上颌尖牙;唇向错位;正畸上颌尖牙唇向错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美观。
由于尖牙唇向错位的病因复杂,上颌尖牙萌出时间处在颌骨生长的青春迸发期或减速生长期,同时存在潜在牙间隙等特点,正畸医师在矫治时,应充分利用颌骨的生长潜力及正确利用潜在间隙,根据具体病因、X线分析、软组织侧貌及模型分析,进行正确的矫治设计,选择理想的方法治疗。
1.临床资料本人从2007-2013年对42例尖牙唇向错位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0-15岁2.矫治方法 2.1 直接排齐法:对于拥挤度小于2.0mm的病历,利用高弹性镍钛弓丝,通过前、后牙唇倾排齐牙列。
2.2 利用弓丝开大曲或镍钛推簧开大间隙法:对于拥挤度在Io—IIo之间,前牙较直立病历,排齐后在硬丝上利用开大曲或加镍钛推簧,开拓间隙,排齐牙列。
2.3 推磨牙向后法:对于安氏II类,磨牙关系在远中尖对尖或轻度远中关系,前牙较唇倾病历,利用口外弓及推簧推磨牙向后,为尖牙创造间隙,排齐牙列 2.4 扩弓法:对于上牙弓狭窄,安氏III类病历,利用上弓扩弓装置加前方牵引,为尖牙创造间隙,改善上、下颌咬合关系。
2.5 拔出第一乳磨牙:替牙期,利用序列拔牙法,排齐尖牙。
2.6 减数法:根据X线,软组织侧貌及模型分析,对IIo拥挤以上病例,利用减数法加强支抗排齐牙列,建立正常的尖牙及磨牙关系。
3 讨论3.1 拔牙与不拔牙矫治确定与其他错牙合类型不同,上颌尖牙唇向错位的矫治设计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拔牙与不拔牙的确定。
异位尖牙的矫正

异位尖牙的矫正
李仲贤
【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7(15)3
【摘要】异位尖牙的矫正李仲贤在正畸治疗中,尖牙位置异常十分常见。
尖牙位置、异位程度及其关系往往影响正畸治疗的效果,因而作者认为有必要对异位尖牙进行分类,寻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方法。
1异位尖牙分类作者据教科书所定义的正常尖牙关系和作者对病例的观察,将错?..
【总页数】2页(P277-278)
【作者】李仲贤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5
【相关文献】
1.上颌尖牙双尖牙异位的临床矫治 [J], 方志欣;周嫣;黄敏方;陈世稳
2.Begg细丝弓固定矫正器矫正上颌尖牙唇侧低位错he30例临床床疗效分析 [J], 秦德川
3.矩形附件厚度与位置变化对矫正尖牙扭转的影响 [J], 陈周艳; 周容; 何淞; 吴定丹; 吴稀; 白蕊; 黄跃
4.矩形附件厚度与位置变化对矫正尖牙扭转的影响 [J], 陈周艳; 周容; 何淞; 吴定丹;
吴稀; 白蕊; 黄跃
5.先天性左上颌尖牙缺失伴右上颌尖牙异位阻生1例 [J], 王秀梅;裴路;陆晓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活动翼矫治阻生和异位尖牙的临床疗效

活动翼矫治阻生和异位尖牙的临床疗效周文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轻力高效的矫治牙列拥挤中较常见的阻生和异位尖牙。
方法选择典型病例阻生和异位的尖牙,运用活动翼矫治技术,采取扩弓、拔牙等方法获得正常排齐尖牙所需要的间隙。
根据阻生尖牙条件分别采取自然萌出和外科开窗粘舌侧扣后弹性牵引的方法矫治,异位的尖牙通过橡皮链向正常位置牵引。
结果经过5~24个月的矫治,阻生和异位的尖牙成功到位。
结论活动翼矫治技术可以轻力高效的矫治此类临床上较难矫治的病例。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316-317)【关键词】阻生和异位尖牙;活动翼;外科开窗【作者】周文岐【作者单位】311300 浙江省临安市口腔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精细,上下颌骨由于未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刺激,易出现发育不足。
而牙齿的大小、形态基本不变,使得上下牙列的总宽度大于牙槽骨的总宽度,引起牙列拥挤不齐和牙列前突。
尖牙的阻生和异位在牙列拥挤不齐中较常见,临床上此类病例的矫治比较困难。
作者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9月本院正畸科就诊的20个病例共31颗阻生和异位的尖牙,选用活动翼矫治技术,经过5~24个月的矫治,31颗阻生和异位的尖牙全部牵引到位,取得良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患者,男,15岁,主诉:牙列拥挤不齐要求矫治。
(1)临床检查:恒牙列17~27,37~47;两侧磨牙Ⅰ类关系;13、23未萌;33、43异位萌出于32,42唇侧根部;上下牙列重度拥挤,上下前牙Ⅱ°深覆;上下弓型轻度狭窄;上下唇稍突,颏部发育不良,颞下颌关节检查未发现异常,张口度正常。
(2)X线摄片检查及分析:高角Ⅱ类骨面型,13、23阻生;上下颌智齿存在,38、48阻生。
(3)诊断:安氏Ⅰ类错合,骨性Ⅱ类。
前牙深覆合,上下颌重度拥挤。
1.2 矫治设计减数4个第一双尖牙,采用活动翼矫治技术。
口腔卫生宣教并全口洁治后,分两次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1周后,16、26、36、46粘接活动翼颊面管(福建宁德活动翼医疗科技公司),15~25、35~45粘接活动翼托槽(福建宁德活动翼医疗科技公司),其中33、43托槽倒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美 容 医 学 20 年 1 月 第 l 08 1 7卷第 1 期 C ieeJun1 f etei Me i n.0.0 8V 1 7N .1 1 hn s ora o s t dc eN v 0 .0. .o1 A h c i 2 1
[H si tM O n E d Kea T ef co hbil etik es n 7 ahmoo ] h o n o t1 h e etfy r a r c nso . dy h b n s e gk e n rle d niz n otey r lyr] nMae o dt n l d mieai d et o e f h bi aeJDet t, r [ z n h d [. r
101 7 6 —6.
[Naa aah ’ j K Mau aa h po t n fd ein yh 8 k by si Koi ] N ma shrET e rmoi oa hs b te o o ift t n f n mesno ot bt ts 口. ime tr e, n lai mo o r ittoh u s ae 】 B o dMae s ir oo s r J R
作 一介 绍 。
异位牙 (o t r n p s t o) t o h t a so i in 是一种较少 见的牙齿异 常萌出, 发病率为 0 1 5  ̄0 5 % ] 异位牙是指 同一象限相 . 3% . 1 口。 邻两个 牙齿的位置互 换或一个牙齿发 育萌 出在一个 不相邻
的另 一 个 牙 齿 的位 置 。 位 牙 分 完 全异 位 和 不 完 全 异位 , ]异 完 全 异 位 指 冠 根 均 位 于 异 位 处 ; 不 完 全 异位 指 冠位 于异 位 处 , 而 根 仍 位 于 相 对 正 常 的 位 置 。 异位 牙 可 发 生 于上 颌 或 下 颌 , 以上 颌 多 见 , 而上 颌 异 位 牙 又 以尖 牙 双 尖 牙 异 位 最 多 见 。双 侧 发 生 较 单侧 发 生 少 见 。 病 因 、 制 尚不 十 分 清 楚 , 要 有 其 机 主 遗传学说、 胚互换学说 、 牙 创伤 学 说 、 牙 的早 失 或 滞 留学 说 乳
1 材料 和方 法
11 . 一般资料:伴有上颌尖牙与第一双尖牙异位的错牙 畸形患 △ 者 l例( 1 女性 6 , 例 男性 5 , 例)矫治开始年龄 1 ̄2 岁。其中 2 6 双侧异位牙 4 单侧异位牙 7 例, 例。
12 . 矫治 方法 :采用 方丝 弓或直 丝 弓固定矫 治技 术矫 治 , 例 为 3
2 0 l 【 4 64 0 q 66 0 — 1 . ) 1
[Sn ,ohy maM'E i , ta o aa v E a dT M 9 ao HY sia ] bs s e LC mp rt e S M n E u i
o srainon n laae tite yr lyr[ p r n, 9, bevt sfa oek gwi nh hbi ae[. eDet9 5 0 o h d JO 1 2
的软 组织 附着 情况 良好 , 牙龈 的外 形 与正 常牙 比较 有较 大差 但 合
1 8 6 5 2 3 9Hale Waihona Puke 2l 36 — 7 .[  ̄
3 0 - —5 2 8 90 0 0
回I j o —01  ̄g o 81 - 2 0
编辑 / 何志斌
上 颌尖 牙双 尖 牙异 位 的临 床矫 治
方 志欣 , 嫣 , 周 黄敏 方 , 陈世 稳
( 广西壮族 自治 区人 民医院口腔a 畸科 Y - - 广西 南宁 5 0 2 ) 0 1 3
异位牙 (o t r n p s t o) 一种 较少 见 的牙齿 异 常 t oh t a s o i in是
4 讨 论
萌 出。是指同一象 限相邻两个牙齿的位置互换或一个牙齿发育 萌出在一个不相邻 的另一个牙齿的位置 。其临床矫治较复 杂,尤其是采用不拔牙而恢复牙齿 的正常排列顺序方法矫治 时, 难度很大。本文就我们所采用的不同矫 治方法矫治上颌尖 牙与双尖牙异位的效果及矫治后异位牙的软组织附着等情况
的排 列 、 合 关 系 及 异位 牙 的 软 组 织 附 着均 理想 。若 采 用 不 咬
拔牙矫治, 均拔除了异位的双尖牙, 例为非拔牙矫治。 8 其中 5 例 非拔牙矫治采用腭侧让位法矫治, 恢复异位牙的正常排列顺序。 腭侧让位法即将一个异位牙先 向腭侧整体移位,使另一异位牙 的冠及根能顺利进入到其正常位置,再将腭侧移位的牙齿排入
等 。对最常见的上颌尖牙双尖牙异位 , 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 因素有关 _, 1 因其常伴有先天 的牙齿发育异 常、 缺牙 、 双侧发 生率高及家族史等 。 完全异位牙 的矫治较复杂 ,以下几个因素应 加以考虑 : 年龄 、 牙 表现 、 错 厶 咬合功 能、 观 、 周状 况、 美 牙 患者 的治疗动 机、 治疗时间、 患者 的依从性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若采 用 拔牙矫治即拔 除一个 异位牙 , 则矫 治程序 大为简化 , 治 矫 的方法及矫治周期同类似错胎 畸形 的拔牙矫治, 矫治后牙齿
牙 列 内。 3 非拔牙 矫 治采用保 留异 位牙 的异位顺 序法 矫治 。 另 例
2 结 果
拔牙矫治 , 下颌 由于 下颌 齿槽骨较致 密且薄 , 在 异位牙 的移
动 很 易 导 致 牙 根 干 扰 、 吸 收 或 支 持 组 织 的 破 坏 , 以一 般 根 所
所有病例矫治后均达到 了预期的矫治目标 。 拔牙矫治效率 最高, 矫治时间相对短 , 2 . -35 个月。矫治后牙齿的排 为(451 .) - 列、 咬合关系及异位牙的软组织附着均理想。保 留异位牙的异 位状态矫治, 治疗时间较短, 1. ±7O个月。 为(90 .) 矫治后异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