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运用
纳税评估管理办法最新

纳税评估管理办法最新纳税评估是指对纳税人的纳税状况、纳税义务和税务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的一种管理方法。
纳税评估管理办法是指为了规范和提高纳税评估工作,保证其公正公平,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而制定的管理办法。
最新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规定:首先,明确纳税评估的目标和原则。
纳税评估的目标是准确把握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税务风险,为税务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而评估的原则是公正、公平、透明和科学。
评估过程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评估结果应当公开透明,纳税人有权了解评估过程和结果,并有权提出异议和申诉。
其次,规定了纳税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法、比较法、直接法和间接法等。
评估的程序包括信息收集、数据分析、评估报告编制和评估结果反馈等环节。
评估的过程应当科学、规范、全面和客观,评估结果应当客观、准确和可靠。
再次,明确评估的主体和责任。
评估主体包括税务机关和纳税人。
税务机关负责组织和实施纳税评估工作,制定评估计划、组织评估实施、编制评估报告和反馈评估结果等。
纳税人有义务提供相关信息,配合评估工作的进行,并享有申诉和异议的权利。
此外,管理办法还明确了评估结果的应用和保护。
评估结果是纳税管理和税收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税务机关应当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税务管理和监督,并依法对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
对于评估结果涉及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税务机关应当严格保密,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最新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对纳税评估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定,明确了评估的目标、原则、方法、程序、主体和责任,并对评估结果的应用和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
这将有助于提高纳税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增强纳税人的纳税诚信意识,促进税收的合理征收和社会的公平发展。
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1)

中财讯瑞昌财学院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一、纳税评估参考指标税局在每季季后25日向发布如下指标:(一)全省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自省统计局统计月报。
(二)全省及各市税收完成情况。
数据来自税收会统月报表。
(三)全省及各市当年税收应征入库率。
税收应征入库率=当年累计入库税收÷当年实现应征税收×100%。
(四)全省及各市欠税增减率。
欠税增减率=(期末欠税余额-年初欠税余额)÷年初欠税余额×100%。
(五)全省宏观税负。
全省宏观税负=全省税收完成情况÷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00%。
(六)全省及各市重点行业税负。
行业税负=本行业入库税收÷本行业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100%。
数据来自全省重点税源企业报表。
(七)重点行业税负预警指标。
二、营业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一)缴纳营业税变动系数缴纳营业税变动系数(A)=(本期申报营业税款—基期申报营业税款)÷基期申报营业税款预警值:A<—0.2测算结果分析:通过本指标分析评估对象本期申报税款与基期申报税款是否出现突减现象,若申报税款下降幅度超过0.2,预警提示可能存在隐匿收入或申报不实问题。
(二)营业税税收负担率÷营业税税收负担率(A)=本期营业税申报数÷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营业税行业平均税收负担率(B)=某行业本期营业税申报数÷某行业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行业营业税平均税负为营业税税率)预警值:A—B<0测算结果分析:对于不同行业或一个纳税人提供多种不同税目、税率的劳务,评估对象的实际测算税负如果等于营业税税率,说明纳税人足额进行了纳税申报,低于同行业营业税税率,应首先分析评估对象是否存在减免税、抵减税款或差额征税情况,否则可能存在混计收入、申报不实等问题。
纳税评估指标分析与运用(ppt 56页)

• 案例:对某车辆配件厂的所得税纳税评 估
• 2、收入费用率(费用率)
(1)数据来源:《利润表》
(2)计算公式:收入费用率=三大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100%
(3)分析:通过对收入费用率的分析,可以 看出销售收入是否与成本费用配比,是否 存在成本费用多计或收入少计的问题。当计 算出收入费用率时,应当与企业前期或去 年同期比较,与同行业收入费用率比较。
• 2、纳税评估的目的是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 运营情况,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分析判断企业是 否存在涉税疑点。找出企业实际已纳的税额与应 该缴纳税额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有效的税源监控 方法。
• 3、由于两者目的不同,对指标的理解和运用,纳 税评估与财务分析还是有较大的差异的。
五、常用涉税财务分析指标
六、比率分析法
6.1 趋势变动指标
• 1、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 (1)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评估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
÷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2) 数据来源:《利润表》
• 2、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 (1)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评估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
• (2)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
总额 × 100%
• (3)分析:它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 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的指标(40%、 50%)。若资产负债率过高,经营风险较 大;如果企业的前后期生产经营条件、市 场销售条件波动不大情况下,极有可能企 业把收入计入负债。
• 案例:东方实业公司案例
纳税评估工作的程序
纳税申报
人工或 计算机自动筛选(生成《计算机自动筛选疑点纳税人清册》)
审核分析
未发现疑点问题,或疑 点问题事实清楚、证据 确凿的
纳税评估的意义

纳税评估的意义一、背景介绍纳税评估是指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旨在评估纳税人是否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以及纳税人纳税能力的大小。
纳税评估对于税收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纳税评估的目的1. 评估纳税人的纳税合规程度:纳税评估可以帮助税务部门了解纳税人是否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监管和管理。
2. 评估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纳税评估可以对纳税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纳税能力的大小,从而为税务部门制定差异化税收政策、优化税收结构提供依据。
3. 评估税收政策的有效性:纳税评估可以通过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评估,了解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税收政策,提高税收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三、纳税评估的方法1.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对纳税人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了解其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情况、盈利能力等,从而评估其纳税能力。
2. 数据比对:将纳税人的纳税数据与同行业、同地区的纳税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异常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核实。
3. 税务稽查:通过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资料、会计凭证、发票等进行审查,查找纳税漏洞和违法行为。
4. 社会调查:通过调查纳税人的生活状况、消费水平、资产状况等,了解其真实纳税能力。
四、纳税评估的意义1. 促进税收公平:纳税评估可以发现纳税人的偷税漏税行为,减少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维护税收公平性和社会公正。
2. 优化税收结构:纳税评估可以了解纳税人的经济状况和纳税能力,为税务部门制定差异化税收政策、优化税收结构提供依据,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纳税评估可以帮助税务部门针对性地开展税收征管工作,加强对高风险纳税人的监管,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精确度。
4. 优化税收环境:纳税评估可以通过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评估,发现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之处,及时调整和改进税收政策,提高税收环境的良好程度。
五、纳税评估的挑战与对策1. 数据获取难题:纳税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是数据获取存在难度。
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及行业纳税评估指标

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及行业纳税评估指标增值税纳税评估是指对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状况进行评估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信息、财务会计信息等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其纳税的合规性和风险程度。
本文将介绍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行业纳税评估指标。
一、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方法1.比较法:将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状况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其纳税额、纳税负担比例等指标,来评估其纳税的合理性和风险程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同行业企业纳税情况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2.趋势分析法:通过对纳税人历年的纳税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来评估其纳税状况的变化趋势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评估纳税人的发展动态和风险程度。
3.比例分析法:通过对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额与其产值、销售收入等关联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来评估其纳税的合理性和风险程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纳税评估。
4.财务分析法:通过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包括利润、资产负债表等指标,来评估其纳税状况和风险程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财务信息相对完备和准确的纳税人。
1.纳税额: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和税务合规性的重要指标。
纳税额越大,说明纳税人的税负较重,但也可能意味着纳税人的纳税合规性较高。
2.纳税负担比例:计算纳税额与净销售额(或净收入)的比值,用来衡量纳税负担的重量。
纳税负担比例越高,说明纳税人的纳税负担相对较重。
3.行业平均纳税负担比例:通过对同行业企业纳税负担比例的统计分析,计算得出的行业平均值。
将纳税人的纳税负担比例与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其纳税的合理性。
4.稳定性指标:衡量纳税人纳税状况的变化稳定性,例如纳税额的变异系数、纳税负担比例的变异系数等指标。
稳定性越高,说明纳税人的纳税状况相对稳定。
5.纳税申报准确率:衡量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指标。
准确率越高,说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比较合规,并且遵循税法规定。
综上所述,增值税纳税评估方法包括比较法、趋势分析法、比例分析法和财务分析法等。
纳税评估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纳税评估主要财务分析指标一、背景介绍纳税评估是指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纳税能力和财务状况。
在纳税评估过程中,主要使用一些财务分析指标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纳税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财务分析指标,以帮助企业进行纳税评估。
二、主要财务分析指标1.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纳税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2.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流动性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具备更强的偿债能力,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3.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偿债方面更加灵活,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4.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5.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总资产。
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6. 资本金回报率资本金回报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资本金回报率 = 净利润 / 平均资本金。
资本金回报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7. 纳税比率纳税比率是衡量企业纳税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纳税比率 = 实际纳税额 /营业收入。
纳税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纳税能力越强。
三、案例分析以某企业为例,根据其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财务分析。
假设该企业的总资产为1000万元,总负债为500万元,流动资产为600万元,流动负债为200万元,存货为100万元,营业收入为800万元,实际纳税额为100万元,净利润为200万元,资本金为400万元。
纳税评估操作手册

纳税评估操作手册一、纳税评估的概念与意义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
纳税评估对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纳税人的纳税申报错误,减少税款流失;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提高纳税遵从度;优化税收征管资源配置,提高征管效率;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加强税收执法的针对性。
二、纳税评估的工作流程(一)确定评估对象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来源,如税收风险模型的分析结果、第三方数据等,筛选出可能存在纳税问题的纳税人作为评估对象。
(二)数据采集与分析收集评估对象的纳税申报资料、财务报表、发票使用情况等相关数据,并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比较分析等,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查找可能存在的异常和疑点。
(三)约谈举证对于存在疑点的纳税人,税务机关会发出约谈通知,要求纳税人对疑点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并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
(四)实地核查如果约谈举证后仍无法消除疑点,或者税务机关认为有必要进行实地核查的,会组织人员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调查,核实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纳税情况。
(五)评估处理根据评估分析、约谈举证和实地核查的结果,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属实,不存在问题,则结束评估;如果存在纳税申报错误或其他纳税问题,税务机关会依法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可能进行相应的处罚。
三、纳税评估的数据来源(一)税务机关内部数据包括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数据、财务报表数据、发票数据、税收优惠数据等。
(二)第三方数据如工商部门的企业登记信息、金融机构的资金往来信息、电力部门的用电数据、海关的进出口数据等。
(三)互联网数据通过网络爬虫等技术获取与纳税人相关的公开信息,如企业网站的宣传资料、行业报告等。
财务报表阅读与涉税分析122页PPT

现金比率:通常企业用现金来偿还到期债务,为确保偿还到期债务的能
力,重点要考察企业拥有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比例
第十三页,共一百二十二页。
偿债(chánɡ zhai)能力指标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 标准为0.3
长期偿债能力 标准为0.6
支付利息的能力 标准为3
分析思路
1.与标准比较; 2.结合速动比率分析。
1.与标准比较; 2.结合应收帐款分析。
1.与标准比较; 2.结合现金需要量分析。
1.与标准比较; 2.结合财务杠杆分析。
1.与标准比较; 2.结合其他比率分析。
第十五页,共一百二十二页。
由于对外提供担保,可能引发的连带责任
第十四页,共一百二十二页。
偿债能力(nénglì)与财务风险
指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资产负债率
利息保证障倍 数
计算公式
含义及标准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短期偿债能力 标准为2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及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短期偿债能力 标准为1
❖
未在营销报表上列示的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增强 短期 偿债
(chánɡ
zhai)能 力
• 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 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或固定资产;
• 偿债(chánɡ zhai)能力的声誉,如: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
减弱短 期
•
偿债
能力 •
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如:未决诉讼,企业可能败诉,但 企业并没有预计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流动比率的分析 (1)数据来源:来自《资产负债表》 (2)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 3 ) 分析: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越强。但过高的流动比率也可能是由于存货过高所引起 的. • 2、速动比率的分析 (1)数据来源:来自《资产负债表》 (2)计算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3)分析:速动比率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直接偿付能力。
• 3、资产负债率的分析 • (1)数据来源:来自《资产负债表》 • (2)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
总额 × 100%
• (3)分析:它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 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的指标(40%、 50%)。若资产负债率过高,经营风险较 大;如果企业的前后期生产经营条件、市 场销售条件波动不大情况下,极有可能企 业把收入计入负债。
• [案例]某公司2010年初速动资产为273万元, 年末速动资产为496万元。年初流动负债为 220万元,年末流动负债为300元。判断企 业的短期偿还能力。 • 年初速动比率=273÷220×100%=124% • 年末速动比率=496÷300×100%=165% • 该公司2010年初、年末的速动比率都比一 般公认标准高,可认为其资产的流动性快、 短期偿债能力强,从而推测该公司纳税能 力较强。
• 案例:东方实业公司案例
• 4、产权比率的分析 • (1)数据来源:来自《资产负债表》 • (2)计算公式:产权比率 = 负债总额÷所 有者权益总额 × 100% • (3)分析:通过财务杠杆比率来评价该公 司债务筹资比率,所有者权益对债务的保 障程度。分析财务费用发生额有无疑点。
案例:运用财务指标体系进行所得税纳 税评估
6.3 获利能力指标
• 1、销售毛利率的分析 • (1)数据来源:《利润表》 • (2)计算公式: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X100% • (3)分析:通过对销售毛利率的分析,可 以看出销售收入是否与成本费用配比,是 否存在成本费用多计或收入少计的问题。 当计算出毛利率时,应当与企业前期或去 年同期比较,与同行业毛利率比较。
• 3、三大期间费用变动率 • (1)计算公式: 期间费用变动率= (评估期期间费用-基期期间费用)÷基期期 间费用×100% (2)数据来源:《利润表》
(3)综合分析:各比率中主营业务收入变动 率是最基本的,它反映企业的基本业务情况, 其他比率的变动幅度都应以主营业务收入变 动率为参照。正常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变 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二者基本同步增 长,比值接近1.
绝82 49.84 8.57 24 81.61 21.05 30.51 -16.67 -33.3 150 26.39 6.80 33.70
案例分析
• (1)从南方公司的比较利润表看,2010年 的主营业务收入虽比上年增加778万元,增 长51.97%,主营业务利润增长50%,进一 步分析是由于主营业务成本(58.2%)增长 较大。因而没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 务利润同步增长,因将主营业务成本增长过 快,应列为检查(约谈)的主要内容。 • (2)主营业务利润增长50%的情况下,利 润总额却只增长26%,数据反映变化异常。 深入分析该表,管理费用增长过快是影响其 主要原因。
6.2 偿债能力指标
• 由于速动资产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差 的资产,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准确、更 可靠的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偿还短期 负债的能力,而企业资产流动性及偿还短 期负债的能力也决定了企业的营运能力及 获利能力,从而为纳税申报的评估提供依 据。 • 综合分析:两个比率可以了解企业可支配 现金数额,为是否批准其延期缴纳税收提 供参考,是否对破产、清算企业进一步确 定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提供 依据。
纳税评估指标分析与运用 ——财务分析指标在纳税评估中的运用
教学内容
• • • • • • • 一.纳税评估概述 二.纳税评估软件与人工分析的辨证关系 三.财务分析的概述 四.纳税评估与财务分析的关系 五.常用涉税财务分析指标 六.比率分析法 (案例) 七.比较分析法 (案例)
一、纳税评估概述
• (一)纳税评估概念: • (二)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联系与区
案例 南方实业公司比较利润表 编制单位:南方实业公司 单位:万元
项目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 2009年 1,497 650 221 626 70 100 223 19 354 24 3 2 379 103 276 2010年 2,275 1,028 309 938 76 124 405 23 462 20 2 5 479 110 369 778 378 88 312 6 24 182 4 108 -4 -1 3 100 7 93 对比差异
• 案例:对某车辆配件厂的所得税纳税评
估
• 2、收入费用率(费用率) (1)数据来源:《利润表》 (2)计算公式:收入费用率=三大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100% (3)分析:通过对收入费用率的分析,可以 看出销售收入是否与成本费用配比,是否 存在成本费用多计或收入少计的问题。当计 算出收入费用率时,应当与企业前期或去 年同期比较,与同行业收入费用率比较。
案例 南方实业公司比较利润表 编制单位:南方实业公司 单位:元
项目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 2009年 1,497 650 221 626 70 100 223 19 354 24 3 2 379 103 276 2010年 2,275 1,028 309 938 76 124 405 23 462 20 2 5 479 110 369
• 1、趋势变动指标: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变 动率、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变 动率、应收(付)账款变动率等等。 • 2、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等。 • 3、盈利能力指标: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 率、资产利润率、收入费用率等。 • 4、营运能力指标:总资产的周转率、存货 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等。
• 5、应付账款变动率 • (1)数据来源:来自《资产负债表》 • ( 2 )计算公式 : 应付账款变动率 = (期末应付账 款-期初应付账款)÷期初应付账款×100% • ( 3)分析:如果应付帐款变动率增大,而销售收 入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 • 案例:对某车辆配件厂的所得税纳税评估
纳税申报
人工或 计算机自动筛选(生成《计算机自动筛选疑点纳税人清册》) 审核分析
未发现疑点问题,或疑 点问题事实清楚、证据 确凿的
疑点问题可以清除,或 疑点问题被查清、证据 确凿的 疑点问题可以清除,或 疑点问题被查清、证据 确凿的
约谈举证
实地核查 评估处理
二、纳税评估软件与人工分析 的辨证关系
别? • 1、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联系
• (1)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都是税收管理的 重要内容。 • (2)纳税评估有利于税务稽查更加有的放 矢。 • (3)纳税评估有助于税务稽查提高效率。 •
• 2、 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区别
• • • • • • • 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1)性质不同 (2)程序不同 (3)实施形式不同 (4)处理方式不同 (5)职能不同 (6)约束力不同
• 1、每个企业的经营都有其自身的个性,单 靠计算机软件是不可能准确地体现千差万 别的众多企业。 • 2、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又注定了计算机软 件无法正确的展现企业的状态。 • 3、人工分析虽效率差,但能较全面地综合 地考虑不同企业的个性。
三、财务分析的概述
• 1、财务分析:以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为依据,采 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和方法(最经常用到是围绕财务指 标进行单指标、多指标综合分析) ,系统分析企业过去 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 2、财务分析的基本功能: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对经 营者、投资者、债权人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准确 性。 • 3、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对企业的发展趋势、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作出正确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
五、常用涉税财务分析指标
六、比率分析法
6.1 趋势变动指标
• 1、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 (1)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评估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 ÷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2) 数据来源:《利润表》 • 2、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 (1)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评估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 ÷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2)数据来源:《利润表》
四、纳税评估与财务分析的关系
一、联系 1、纳税评估和财务分析均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 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为前提。运用比率分析 法、比较分析法对企业过去、现在进行分析和评估。 2、财务分析进行到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层次时,与纳税评估内容已经大致重合,几乎所有 的分析指标都可以直接支持对增值税、营业税、所 得税等税种的审核。 3、纳税评估时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 工作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务分析是纳税评估的 基础。
• 二、区别
• 1、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 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 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的未来,提供准确 的信息或依据。 • 2、纳税评估的目的是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 运营情况,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分析判断企业是 否存在涉税疑点。找出企业实际已纳的税额与应 该缴纳税额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有效的税源监控 方法。 • 3、由于两者目的不同,对指标的理解和运用,纳 税评估与财务分析还是有较大的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