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社会行为

合集下载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

第⼗章亲社会⾏为第⼗章亲社会⾏为【内容提要】亲社会⾏为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为。

培养亲社会⾏为,形成良好的品德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

本章阐述了关于亲社会⾏为发⽣的三种理论,亲社会⾏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助⼈⾏为的研究和理论,阐述了亲社会⾏为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有关理论和研究。

【学习⽬标】1.理解亲社会⾏为及其发⽣。

2.了解亲社会⾏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3.了解助⼈⾏为的研究和理论。

4.掌握品德形成的⼏种理论模式。

【关键词】亲社会⾏为利他主义助⼈⾏为品德在我们的社会⽣活中处处可见帮助⼈的现象,从指路,扶⽼携幼,义务献⾎,到见义勇为与⽍徒搏⽃,抢救遇难⼉童,甚⾄为此付出⽣命;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对处于困境中的他⼈抱着冷漠的态度,见死不救。

1964年,纽约发⽣了⼀起谋杀案。

年轻妇⼥吉蒂下夜班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徒的袭击,她⼤声呼救。

当即周围居民楼的⼀些房间的灯亮了,有⼈打开窗户,并有⼀位男⼠⼤声喊道“放开她!”⽍徒放开她,溜进汽车开⾛。

楼窗⾥的灯光熄灭了。

这时,⽍徒返回来,再次袭击吉蒂。

她再次呼救。

灯光再次亮起,窗户再次打开,⽍徒再次逃⾛。

灯光熄灭。

当吉蒂到达住处⼤门⼝时,⽍徒第三次袭来,她被杀了。

谋杀进⾏了35分钟。

警察在接到报警后只⽤了2分钟就赶到现场,然⽽⼈已经死了。

事后了解到当时有38个⽬击者,然⽽在半个多⼩时的时间⾥竟⽆⼈报警。

正是这个事件中⼈们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起社会⼼理学家极⼤的关注,使“冷漠和助⼈”成为社会⼼理学研究的⼀个热点问题。

第⼀节亲社会⾏为的含义⼀、亲社会⾏为及有关概念亲社会⾏为(prosocial behavior)指⼀切有益于他⼈和社会的⾏为,如助⼈、分享、谦让、合作、⾃我牺牲等。

亲社会⾏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

利他主义(altruism)指关⼼他⼈的利益⽽不考虑⾃⼰的利益(L.G.Wispe,1972)。

利他⾏为的特点就是⾃愿帮助他⼈,⽽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没有要给⼈留下好印象的想法。

昆虫记9——10章读书笔记

昆虫记9——10章读书笔记

昆虫记9——10章读书笔记
《昆虫记》的第九章和第十章以昆虫的社会行为为主题,描述了蚁巢内部的生活和组织结构。

第九章主要讲述了蚂蚁作为一个统一的集体的群体行为,以及蚂蚁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作者通过描述蚂蚁在寻找食物、挖掘地道、修建巢穴、养育幼虫等活动,强调了蚂蚁在群体中的互助合作和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蚂蚁之间通过释放信息素、触角的振动以及发出特定的声音等方式进行交流和配合,保证了蚂蚁社会的组织和秩序。

第十章则将讲述的重点放在了蚁巢领导者——女王蚂蚁身上。

女王蚂蚁是整个蚁巢社会的核心,她负责生殖和繁殖,并通过信息素的释放控制着蚂蚁群体的行为。

女王蚂蚁不具备那些会劳动的蚂蚁所具备的器官,她只专注于生殖和控制。

通过阅读这两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昆虫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群体行为的特点。

昆虫社会中,个体的行为是为了整个群体的利益服务的,个体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在蚁巢内部形成了明确的组织结构和等级体系。

这种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存在于蚂蚁,还可以在其他昆虫群体中找到类似的特点。

通过对昆虫社会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社会。

第十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习题答案

第十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习题答案

第十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一、名词解释1.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步融入社会的过程。

2.依恋:广义: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

狭义:依恋是婴幼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感情连接,它发生在婴幼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并有密切关系的照顾者之间。

在大多数情况下,依恋发生在母婴之间,所以又称母婴依恋。

3.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二、填空题1.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学前儿童个性的良好发展。

2.亲子关系的类型是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3.广义的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4.交往中的问题儿童有被忽视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两种。

5.亲社会行为是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6.移情是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

7.亲社会行为的倾向在儿童出生后一年后可以看到。

8.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父母的惩罚、大众传播媒介、经验的积累和强化和挫折等。

三、选择题1.母亲在场与不在场对儿童影响不大,属于 C类型儿童。

A.反抗型B.安全型C.回避型D.放任型2. 安全型依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

A.反抗型B.安全型C.回避型D.放任型3. A,称为移情。

A.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B.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C.与同伴协同完成某一活动D.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先满足对方4.儿童依恋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C。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B.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C.特殊情感连接阶段D.普遍情感连接阶段5. C是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B.强化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社交技能的发展6.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C。

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7. A,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

A.3岁左右B.4岁左右C.5岁左右D.4.5岁左右四、判断题1.学前儿童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一个关于社会行为的实验或调查,制定实验方案或调查问卷,实施并分析结果,撰写一篇实验报告或调查报告。
3.拓展作业:
-阅读一篇关于社会行为的科普文章或观看相关视频,总结文章或视频中的主要观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查等,关注人类的社会行为特点,分析其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重点:
-社会行为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生物界的多样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社会行为的定义,了解社会行为在生物界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能够列举并解释不同生物的社会行为特点。
-能够分析社会行为对个体和种群生存的意义。
2.学习群体生活的特点,掌握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组织结构。
-能够描述群体内分工、合作、竞争等社会现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评价任务,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合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过类似的社会行为吗?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亲社会行为及其理论

亲社会行为及其理论
I
I = SN-t ( t<1 )
N
图10-2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2. 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
时间的因素是影响社会作用力的重要因素。
I
同样的影响源,在不同时间里出现, 对人们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力是不同的。 影响源数目的增加,虽会使整个社会 力场的作用力增加 ,但与原有影响源 所发挥的作用力相比较,后增加的影响源产生的作用力递减。
I = SNt ( t<1 ) N
1元-0元 > 100元-99元(边界递减作用)
第二节 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3. 社会作用力乘法原则来自I=F(SIN)I (impact) :影响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的量
S (strength):社会源的强度(身份、年龄、社会地位等)
I (immediacy):接近性(时间、空间)
消极心境减少助人行为的研究大都是关于儿童的。对于成人而言, 助人是自我满足,它能给个人带来内部报偿,帮助抵消坏情绪。
社会化良好的成年人总是在心境不好时就做好事吗?并非总是如此。 消极的心境除产生同情外,还会造成沮丧——一种以抑郁地沉溺于自我关 注为特点的状态。这会导致过度的自我聚焦,因而对助人变得不敏感。
可能跟女性更善于寻求帮助有关。
2、相似性
相似性越高,越容易获得帮助。 相似性产生喜欢,喜欢又产生帮助。
第三节 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3.外部特征 受助者的外部形象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一个有魅力的求
助者比那些缺乏魅力的人得到更多的帮助,这种魅力不仅仅包括 人的长相,也包括人的穿着打扮。
4、人格特征 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更愿意帮助那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哈尔滨师范大学技能课教案院系(部)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课程名称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使用教材社会心理学主讲教师闫美玲授课对象教育学系2013级学生人数39人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总学时数 1教案首页授课内容第十章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一节影响助人行为的情景因素第二节被助人的特点所需课时1学时主要教材或参考资料1.章志光著《社会心理学》第五章2.[美]J.L.弗里德曼等著,高地、高佳等译:《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26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响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2)掌握被助人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授、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教学活动;(2)经过了解、分析、概括、总结、提炼的过程,使被助人的特点这一理论由繁入简,由抽象到具体;(3)在独立思考中形成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增强助人倾向。

(2)学生更加积极参与课堂,对老师的问题有良好反馈,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3)学生更喜爱学习社会心理学。

教学重点(1)性别教学难点(1)不被责备者教学方法1.讲授法2.问答法3.案例分析法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一节影响助人行为的情景因素(3分钟)第二节被助人的特点(12分钟)说课、评课(3-5分钟)学习指导1.章志光著《社会心理学》第五章2.[美]J.L.弗里德曼等著,高地、高佳等译:《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26页。

作业及思考题 1.预习第三节助人者个人的影响因素2.以小组形式对表 10-1 特质倾向与亲社会行为的类型进行分析3.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教学程序教学的基本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一、复习与准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助人行为的情景因素,但是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没有讲完,这节课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影响助人行为的情景因素。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PPT上的内容,影响助人行为的情景因素有旁观者在场,榜样的存在和时间压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5.2.3《社会行为》课件4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2.3《社会行为》课件4新人教版
促进种群基因交流
社会行为有助于种群内的基因交流,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维持生态平衡
社会行为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生态平 衡。
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社会行为可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
抵御外来物种入侵
一些具有社会行为的物种能够形成强大的防御体系,抵御外来物种 的入侵,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06
人类的社会行为及其特点
人类社会行为的独特性
高度复杂性
人类的社会行为涉及语 言、文化、价值观等多 个方面,具有极高的复 杂性。
学习与模仿
人类通过观察和模仿他 人的行为来学习社会规 范,形成自己的社会行 为模式。
情感与认知
人类的社会行为受到情 感和认知的深刻影响, 如信任、同情、合作等 。
文化传承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感谢观看
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
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包括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机制等,这些机制在生 物进化过程中不断演变和适应。
社会行为的多样性
不同物种的社会行为具有多样性,例如群居、合作、竞争、求偶等, 这些行为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05
社会行为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个体生存的意义
提高觅食效率
通过群体合作,个体能够更有效地寻找和获取食 物资源。
降低被捕食风险
群体中的个体可以相互警戒和保护,减少被捕食 者捕食的风险。
促进信息交流
社会行为有助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使个体能 够更快地获取有关环境和资源的信息。
对种群繁衍的影响
有利于寻找配偶
一些动物通过展示社会行为来吸引异性,从而增加繁殖成功的机 会。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

3、心境P380


积极心境的影响:心情好,做好 事 好心情导致助人行为增加:好心 情使我们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帮 助他人是一个延续我们好心情的 好方法;好心情增加自我注意。


悲伤或沮丧的心情对助人行为的 影响则要复杂得多: 有些情况下不好的情绪使得人们 只注意自己的需求,从而降低了 助人的可能性;但在另一些情形 下,帮助他人又能使一个人感到 愉快,因而减轻不良情绪。
人类的“利他主义”基因


以色列西伯莱大学心理学家爱伯斯坦通过长期 研究,从遗传学角度,首次发现促使人类表现 “利他主义”行为的基因,其基因变异发生在 11号染色体上。 研究发现,大约有2/3的人带有“利他主义” 基因,并且“利他主义”基因可以促进多巴胺 被人体接受。“利他主义”基因可能是通过促 进人体对多巴胺的接受,给予大脑一种良好的 感觉,促使人们表现利他行为的。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3、自愿的 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二、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学习理论在看待人们的助人与利 他行为时,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 程中有关助人行为的规范的掌握 是学习的结果。 强化和模仿
(二)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 1、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



五、亲社会行为的干预与培养 1、学会抵制诱惑 2、学习道德价值和亲社会行为 移情训练 角色采择能力
角色采择技能:儿童采取他人的 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 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研究发现,角色采择技能较好的 儿童比角色采择得分较低的同龄 伙伴社会化程度更高,更善于与 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

2、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

第十章 正当化行为

第十章 正当化行为

• 2004年卷二20.根据刑法第20条前两款的规定,____ 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_____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 就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进行 “防卫”的,属于____;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进行 “防卫”的,属于____。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____;关于____的罪过形式, 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____不是独 立罪名,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确定罪名,;对于 ______,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这段话的空 格中:( ) • A.2处填写“正当防卫”,5处填写“防卫过当”,1 处填写“假想防卫” • B.2处填写“正当防卫”,4处填写“防卫过当”,1 处填写“假想防卫” • C.3处填写“正当防卫”,5处填写“防卫过当” • D.3处填写“正当防卫”,4处填写“防卫过当”,1 处填写“假想防卫”
条件
否则
不符合 条件的 处理
备注说明
起因条件:合 假想避险 同假想 法权利面临现 防卫的 实危险 处理类 似
时间条件:危 避险不适 同防卫 险正在发生 时 不适时
关于避免本人危险 的规定,不适用于 职务上、业务上有 特定责任的人
同正当防卫时间条 件相同
对象条件:无 如果针对 防卫行 辜第三者的利 不法侵害 为 益 者,则为 防卫行为
在可以采 故意犯罪、过 取其他合 失犯罪或意外 法方法避 事件 险时,如 果行为人 避险的
限度条件: 避险过当 紧急避险超过 没有超过 必要限度造成
生命权利大于 健康权、健康
(三)避险过当
• 1、应当负刑事责任 • 2、不是罪名 • 3、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
• 1、相同点
• 附近山林里燃起大火,即将蔓延到整个 村庄,村长下令将火源四周的房屋拆毁 以杜绝火源,村长的行为如何认定?

《幼儿社会领域行为观察与评价》教案

《幼儿社会领域行为观察与评价》教案

《幼儿社会领域行为观察与评价》教案第一章:幼儿社会行为观察与评价概述1.1 幼儿社会行为观察与评价的意义解释幼儿社会行为观察与评价对幼儿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2 幼儿社会行为观察与评价的基本原则介绍幼儿社会行为观察与评价应遵循的客观性、全面性、发展性原则。

1.3 幼儿社会行为观察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介绍常用的幼儿社会行为观察方法,如自然观察、情境观察等;讲解幼儿社会行为评价工具的使用,如行为记录表、行为评定量表等。

第二章:幼儿社交行为观察与评价2.1 幼儿社交行为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社交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如合作、竞争、冲突解决等。

2.2 幼儿社交行为的观察要点列出观察幼儿社交行为时应注意的要点,如社交情境、社交对象、社交动机等。

2.3 幼儿社交行为的评价与引导讲解如何对幼儿的社交行为进行评价,包括正面和需要改进的行为;介绍引导幼儿改善社交行为的方法和策略,如角色扮演、社交故事等。

第三章:幼儿情感行为观察与评价3.1 幼儿情感行为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情感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如情感表达、情感识别、情感调节等。

3.2 幼儿情感行为的观察要点列出观察幼儿情感行为时应注意的要点,如情感表达方式、情感触发因素等。

3.3 幼儿情感行为的评价与引导讲解如何对幼儿的情感行为进行评价,包括正面和需要改进的情感行为;介绍引导幼儿改善情感行为的方法和策略,如情感认知游戏、情感故事等。

第四章:幼儿规范行为观察与评价4.1 幼儿规范行为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规范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如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合作共处等。

4.2 幼儿规范行为的观察要点列出观察幼儿规范行为时应注意的要点,如规范遵守程度、规范执行情况等。

4.3 幼儿规范行为的评价与引导讲解如何对幼儿的规范行为进行评价,包括正面和需要改进的规范行为;介绍引导幼儿改善规范行为的方法和策略,如规则游戏、角色扮演等。

第五章:幼儿亲社会行为观察与评价5.1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如帮助他人、分享、安慰等。

第十章 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

第十章 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

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一、社会影响概述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一、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一)社会促进的涵义社会促进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

1、结伴效应如一起干活;晨跑;骑自行车;做作业等。

研究I(特里普利特,1898):1897年,社会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做了一个实验: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况下骑自行车完成25英里路程。

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第二种是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第三种是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

法国人瑞琼曼1913年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他要求被试分别在单独的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

结果发现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的群体拉时,平均出力是53.5公斤;八个人时是31公斤。

2、观众效应有他人在场观看,会对活动者产生刺激作业。

如观众之于演员,啦啦队之于运动员。

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就开始对社会促进现象进行研究。

他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在和他人比赛时获得的成绩要比自己一个人的情况下更好。

如果有一个人骑自行车在场作标,则另一人骑车速度可提高30%,每英里的骑车时间可缩短20-30秒,而如果是处于竞赛的情境中,车速还可提高一些。

为了验证这一观察到的结果,他设计了一个实验,看儿童在群体情境下拉钓鱼线是否比独自一人的情境下更用力。

正如所预测的那样,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儿童会更卖力。

社会促进不仅限于人,研究者在老鼠、蜜蜂、鹦鹉、蚂蚁等动物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效应。

例如,一个蚂蚁在群体中挖沙的数量比独自情境下多出近3 倍。

见表(二)社会干扰的涵义社会干扰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抑制。

为什么他人的存在有时会提高绩效,而有时又会降低完成任务的质量呢?二、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一)优势反应强化理论←优势反应是指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

第十章 社会规范学习

第十章 社会规范学习

第一节社会规范学习概述一、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要提出的、用以调节成员的社会行为的标准或准则,是社会对于其他成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一种规定。

法律、道德、习俗、风尚、团体规约、组织章程、学习纪律、操作规范、游戏规则、家庭生活规范等,都是社会规范的不同形式。

这些社会规范可以按其涉及的价值标准、使用范围的广狭、适用的活动领域、对个体行为约束力的大小、维持规范实施的手段……方面的不同,分为许多类别。

如:大群体规范与小群体规范、强制性规范与非强制性规范、成文的规范与不成文的规范、禁止性规范与倡导性规范等。

按规范的内容来说,分为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

二、社会规范的功能(一)个体行为控制功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规范的秩序基础是日益分化的个体价值和权利,社会规范则反映了一个群体的共同价值体系。

个体适应社会系统的价值需要的过程,也是个体获得社会标准,完成社会适应的过程。

在一个既定的人群中,这些秩序要得到维持,则依赖各种社会规范来保证。

社会规范常用来禁止不可预见的行为、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同时也倡导和奖赏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体现出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选择与控制功能。

(二)个体行为引导功能在社会中生活,意味着个体必须选择和实施规范所肯定和倡导的行为,同时放弃规范所禁止和排斥的行为,这就是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引导功能。

(三)社会秩序维护功能依据约束力的大小、使用范围等属性的不同,社会规范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功能存在差异。

如法律、道德、宪法、学校的规矩、医院的规矩……三、社会规范的一般学习过程(一)、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二)、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在价值观影响下规范行为的形成过程(三)、社会规范学习是规范行为的内化过程个体对规范的接受过程使一种内化的过程,是个体将外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部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

一般来说,内化被认为是将外在的准则、信念,纳入个体自身价值体系的过程,或者从社会或一个参照组,接受行为的标准或准则的过程。

《社会行为教案》

《社会行为教案》

《社会行为教案》word版第一章:社会行为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行为的概念。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社会行为的定义: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表现。

社会行为的重要性:个体适应社会、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社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情景剧表演,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行为的概念。

讲解与讨论:讲解社会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第二章:社会规范与道德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概念。

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社会规范的概念:社会对个体行为的期望和要求。

道德观念的概念:对善恶、公正、公平等的认识和判断。

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声誉。

讲授法:讲解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概念及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遵守规范和道德的意义。

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情景剧表演,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概念。

讲解与讨论:讲解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典型案例。

第三章:社会交往与沟通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交往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3.2 教学内容社会交往的概念: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增进理解和信任,解决冲突。

有效的沟通技巧:倾听、表达、非语言沟通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交往和沟通技巧的概念及重要性。

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模拟实践沟通技巧。

3.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情景剧表演,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交往的概念。

讲解与讨论:讲解社会交往和沟通技巧的概念及重要性。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实践沟通技巧。

第四章:团队合作与领导力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领导力。

4.2 教学内容团队合作的概念:个体共同完成任务和目标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1.亲社会行为“亲社会”是指合乎社会道德标准,与“反社会”相对。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2.利他主义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altruism)引起,即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外部的回报。

3.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还可能由助人行为引起,即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行为。

4.亲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行为(prosocial aggression)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1.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1)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使用的是“最低失分”策略,即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报偿。

但是这种成本和报偿的监控并不总是很有意识的。

①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

外部报偿: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等;内部报偿:解除内心的烦扰,提升自我价值感等。

②移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的根源移情的时候,个体的忧伤集中在遭受痛苦的人身上,从而激起助人行为。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能使人做出助人行为。

看到他人的苦恼可能唤起一种自我聚焦的苦恼,也可能是他人聚焦的移情,后者才产生真正的利他主义,因为如果人们有方法摆脱自我聚焦的苦恼就可能不去助人。

(2)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

推动助人行为的两种社会规范是:①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互惠规范是指人们认为对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应该给予回报和帮助,而不是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
威克勒(wickler)认为,群体又可分为: 1、开放性群体 特征:群体的成员可相互交换,某些个体的消失或 新成员的加入都不会明显地干扰或改变整个社会群 体的行为。这种群体见于动物的迁徙群或繁殖群。 2、封闭性群体 特征:群体之间难以进行成员交换。封闭性群体成 员能够相互识别,而且以不同的的行为方式对待自 己的成员和外来成员。对待自己的成员是温和的, 而对待外来成员则是攻击型的,有时甚至会给予伤 害。
第十章社群行为
第一节社群行为的概念与分类
社会行为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社会行为包括所有同种间的全部行为。 狭义的社会行为一般只包括在一个动物群中 所发生的行为,社会性或群居动物种类就是 那些所有永久成双、成家、成群的动物,社 会行为构成它们行为总体的一部分。
一、 社群(社会)行为的概念
第二,及时发现捕食者。
大多哺乳动物是靠逃跑,而不是靠隐蔽来获 得安全的,因此,及早的发现捕食者对这些动 物来说就意味着能够脱险,这里有两点值得注 意(1)组成群体的个体越多(更精确的说, 就是发现捕食者的个体越多),捕食者被及早 发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2)如果一个动物 能够觉察到它的一个同伴发现了捕食者;那么 它就会由于有这样一个同伴而获得好处。
群体生活的另一好处是能够共同防御敌害 群体生活也有利于捕食
群体生活对动物的繁殖也有许多好处。
群体生活还有许多其他优点
(一)有利于防御敌害
麝牛、野羊遇到捕食者时,成体就会形 成自卫圈,角朝向圈外的捕食者,圈中的幼 体就能得到保护。
(二)有利于捕食
许多动物以群体进行合作捕食,捕杀到 猎物成功率明显加大。成群狮子的捕食成功 率,平均是个体捕食的两倍。以鱼为食的鹈 鹕、秋沙鸭和蛇鹈,会在水面上形成捕食圈, 逐渐迫使鱼儿到浅水湾,然后再进行捕食。
第六,避免使自己成为牺牲品。 避免使自己成为牺牲品。也许一个保护自己的 较好方法是使自己更加靠近另一个个体。每一 个个体都可以借助于使自己更靠近另一个个体 而减少自己的“危险域”从而使自己避免成为 最靠近捕食者的那个个体。
(二)搜寻食物
与独居生活相比,群居生活在获得食物方面也是 有利的。对于捕食者来说,群体猎食有两个方 面的好处,包括集体围猎和彼此交换食物信息。 在许多食肉动物中,常常依靠集体进行围猎。 集体追猎获得成功的机率较单独追猎大。 (三)繁殖。 群体行为也直接地影响着繁殖的成功率。在大 的群体中进行繁殖,可以促使个体繁殖周期的 同步化,并减少捕食者的压力,因为捕食者利 用群体中的极少部分就能够满足其食物需要。 群体中的利他行为也提高了动物的成活率。
(四)群体行为的热调节。 在某些情况下,群栖可以改善动物的热调节。 群栖是指动物在非活动期时很多个个体挤在一 起,这有利于提高栖息点的温度,减少每一个 个体热量散失。当环境条件极为恶劣时,群栖 行为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五)群体行为对动物的不利影响。 群体行为虽然给动物带来上述好处,但同时也 带来些不利的影响,如影响基因的传递、增大 竞争压力及疾病传染性,也容易产生种内寄生 情况。
社会行为,也称为社群行为:就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 间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有关行为。 大多数社会行为的主要形式属于定型行为 在动物界中,只有少数动物种类的个体之间很少发生 社会关系,这些种类主要是一些栖息于底质内的海洋 动物。 对于绝大多数的动物种类,特别是那些自由活动的 动物,同种动物个体之间总会有联系的时候,尤其 是在繁殖期,求偶、交配、育幼的需要使这种联系 更为频繁。 关于社会行为的研究,目前已成为行为学的一门新分 支学科,即社会生物学。本节将介绍社会行为的几种 主要行为。
第二节
群体行为
在很多动物的成体中,性成熟的成员除了组成配偶 之外,还能形成暂时的或永久的群体。这种社会群 体的功能、年龄和性别组成随物种不同可能是有变 化的。
群 居 的 大 象
群体行为的生物学意义
一、群体生活作为捕食者的好处
动物界许多动物都是群体都是群体生活的,说明 群体生活具有许多方面的生物学意义,群体优越的适 应价值促进了动物社会结构的进化。
(三)有利于繁殖
集群繁殖有利于求偶、交配、产仔(产 卵)、育幼等一系列生殖行为的同步发生和 顺利完成。已知群体数量较大的海鸥群,每 窝产生的小鸟数也较多;鼠类幼仔如果由几 捕效应 第一,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人们通常认为,结群动物总是比单独活动的动 物更容易发现,因为群体比个体更容易被注意。 但是由于群体的数目比个体的数目要少得多, 所以,一个捕食者要想找到一个动物群要比找 到单独活动的一个动物困难一些。而且即使是 发现一个动物群,但是想从动物群中猎得一只 动物就更不容易。
第三,靠集体力量对付捕食者 如果被捕食的动物并不比捕食动物小多少, 那么有时靠几个或更多个体联合一致地行动, 那就可以抵挡或挫败捕食动物的进攻。一般来 说,参与集体反击行动的个体越多,捕食者就 越难得逞。
例如:麝牛的御敌方法是大家所熟悉的,当它们 受到狼群的围攻时,便围成一圈,把容易受攻击的个 体保护在中间,身体强壮的麝牛则在最外层,头一律 向外,把角对着狼群,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狼群所难以 攻破的防线。
第四,迷惑捕食者。如果一个捕食动物,既未被猎物觉察, 也未受到猎物群的抵抗,那它仍然面临着选择哪一只 猎物作为进攻目标的问题。很可能当它开始追捕的时 候,同时会有几只猎物朝着不同的方向奔跑,这时, 捕食动物常常受到迷惑,不知去追哪 一只更好,结果, 很可能丧失良机一无所获。 第五,减轻捕食压力。如果捕食动物成功地接近了一个猎 物群,并从中猎得一只动物,而动物群中的其它成员, 因具有某种逃避能力而安全脱险。因此对于任何一种 捕食动物的攻击来说,猎物群越大,其中每一个个体 被猎杀的机会也就越小。仅仅由于这一点好处,被捕 食动物的结群生活方式就有可能被自然选择所保存。
二、群体行为的种类 在动物中,群体的构成可以完全由环境决定, 另外,也能依靠群体的吸引,即依靠彼此吸引 促使种内个体集合并使它们维持这样的集合。 由环境决定的集合叫做聚集,靠彼此吸引形成 的集合叫做群体。 当很多个体寻找同一生活小区,例如一个水洞, 一个好的躲藏处,一个适于越冬的场所时会发 生聚集。 群体可分为开放性群体和封闭性群体。前者的 特征是它们的成员可相互交换;后者则没有这 种交换现象,它们对外来成员加以排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