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纪念馆讲解词
辛亥革命纪念馆讲解词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这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去感受先驱们的英勇与智慧。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列强的侵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受到侵犯,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对内压迫百姓,对外屈膝求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他们认识到,要拯救中国,必须进行彻底的变革。
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孙中山先生早年目睹了中国的贫弱和人民的苦难,决心投身于革命事业。
他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系列革命组织的兴起。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纷纷成立,他们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组织起义活动。
虽然这些起义在初期都遭遇了挫折,但却为后来的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这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开端。
起义军迅速占领了武昌城,并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的成功,如同星星之火,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燎原之势。
各地纷纷响应,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
在革命的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无畏的人物。
比如黄兴,他在多次战斗中身先士卒,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还有宋教仁,他为了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不懈努力,奔走呼号。
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它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辛亥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巩固。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妄图复辟帝制。
但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他的复辟美梦最终破灭。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辛亥革命纪念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大家一路辛苦了。
我是你们的导游张芳,大家叫我张导就好了。
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周师傅,他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接下来的几天就由我和周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
一路上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们将尽力满足。
最后希望大家能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在武昌的首义路南端,阅马场北端的绿荫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楼房,因为它红墙红瓦,武汉人亲切的称它为红楼,这就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旧址。
整个院落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
红楼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其前身是清政府为了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革命党人和起义士兵云集湖北省咨议局,宣布成立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车参观!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伫立在广场中央,它铸造于1931年,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
凝视远方。
南端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作方型,四面中突,顶呈锥体,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慨。
红楼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匾额。
红楼的主楼为红色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面阔73米,进深42米。
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券,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
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
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原为穹窿顶式,于1911年12月1日被清军炮弹击毁)。
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2
下面我们就要参观纪念馆的两个基本陈列了,其中一个就是这个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主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它按原貌复原了鄂军都督府初期的各个机构,以及会议和接待场所。透过陈列的实物,我们可以了解都督府辉煌的历史。都督府会议厅布局典雅庄重,原为咨议局议场,后来因为在这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所以就改为都督府会议厅。1912年4月,孙中山访鄂期间,曾在此发表演讲。主席台正中布置的十八星旗,即武昌起义时革命军的军旗,红底黄星,寓意为全体汉族同胞团结起来,以“铁血精神”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十八星旗后定为中华民国陆军军旗。民政部 是鄂军都督府最初设置的四部之一。其主要职责为负责地方行政事务。原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曾出任民政部改称政事部时的部长。 接下来的是传达员室,它是传达员负责都督府来访者的安排接待事务的地方。这里就是外交部了,大家都知道只有一个主权国家才有外交部,可见他的重要意义。 外交部顾名思义,主掌外交行政事宜。革命党人胡瑛曾任外交部部长。此时的鄂军都督府,开始在军事、外交等方面行使中央军政府的职权。该部的成立是鄂军都督府开始代行中央军政府职权的重要标志。那么接下来我们去游览另一个陈列:《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历史人物脸谱图,很明显,中间这位就是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左边就是拜将台上的那位黄兴先生了,右边这位也许大家不是很熟悉,不过他可是在革命过程中对孙中山先生帮助不小的宋子文先生。我们继续往前走,那么这里就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和他的兵工厂了。面对中国的内忧外患,张之洞力挽狂澜,推行震惊中外的湖北新政:办工厂,练新军,兴教育,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接下来的都是与武昌起义相关的具体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观看。
【2018-2019】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1页)
【2018-2019】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
也许您还喜欢:
∙安徽佛子岭水库导游词
∙湖南任弼时故居导游词
∙导游词-红楼导游词201X年 (3000字)
∙内蒙古阿尔山景点导游词一
∙钓鱼城导游词 (800字)
∙凌霄阁导游词
∙四姑娘山旅途导游词
∙荆门导游词
∙横店秦王宫景区导游词 [1500字]
∙沈阳马泉沟农庄旅游观光导游词
∙香溪源导游词
∙风景这边更好包头西线游导游词。
辛亥革命博物馆
建筑结构整合统一
形式与结构高度统一
采用折板空间钢架的结构体系,建筑表皮的三角形斜柱既作为外幕墙支撑骨架,又作为楼层竖向支撑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规则无柱的展厅和公共空间,达到了建筑与结构形式的完美统一。
空间结构设计合理
折板钢架构件定位采用控制线加节点详图联合表达的方式,缩短了钢结构制作周期45天。空间折板钢架构件连接全部采用相贯焊接节点构造,相比铸钢节点缩短了制作周期,同时也降低造价约180万元。
体现楚国色彩
建筑外墙采用红色,基座采用黑色,“红”与“黑”两色的对比,不仅反映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所表达的“革命”与“黑暗”的对应,也体现了楚国建筑“红”与“黑”的基调。红色的主基调与红楼的色彩协调统一。
空间叙述历史事件
体验式流线
设计中运用叙事空间的手法,试图通过建筑语言向公众讲述辛亥革命这一特定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观众从室外下5.4m进入序厅,引领观众完成从喧嚣—宁静—思考的心理体验;整个入口序厅被覆于缓坡之下,刻意塑造出一种暗示革命前的黑暗统治及腥风血雨的气氛;当观众向上进入二层,感受的是革命呈现螺旋上升的艰辛历程;二层展厅结合室外展场,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达到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感悟,领略的是革命的爆发和突变的历史进程;三楼为博物馆的最高处,南侧的露台视野开拓,可以眺望整个南广场和紫阳湖,体验的是革命达到高潮的无限风光。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见之于行、感受于心”,精神世界得以升华。观众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也成为一种心灵体验的过程。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_导游词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武汉的有名的景点,很多游客都慕名来参观,作为一名导游,要做好景点的解说词,详细介绍景点的特色给游客了解。
下面是带来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篇一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XXX 旅行社的导游员XX,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那么,按照行程,我们今天的游览项目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提起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我想各位一定不会陌生,其历史意义与国际影响早已为海内外所共识。
1920xx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的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因这一年为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武装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
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前方,大1 / 8家看,这座红色砖木两层的建筑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因整个建筑为红色,所以我们武汉人便习惯称它为红楼。
大家会发现纪念馆的整个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不同,它采用的是西式建筑风格,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修建此楼的历史背景说起。
最初的红楼,是清朝政府为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咨议局旧址。
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迫于外界压力,也为了应付革命,做出了立宪的姿态。
于是在1920xx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宣称在北京设立咨政院,各省设咨议局,作为中央和地方咨询、议事的机构。
湖北咨议局于1920xx 年筹建,1920xx年建成。
建筑风格于西方国家议院的风格基本一致。
红楼上,“武昌起义军政府”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两块匾额是有宋庆龄所题写的。
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导游解说词
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导游解说词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导游词1911.10.10辛亥年-推翻2000多年封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铜像-红楼由来-匾额宋庆龄-建筑风格-历史背景-清政府咨议局-展馆2主题-19世纪近代工业文明与中国半殖半封-武汉打响第一枪的经济政治基础-导火索保路运动-孙武暴露汉口总机关,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被杀-提前起义-扩大影响鄂军都督府会议厅推举黎元洪-文告-革命胜利首义之区民国之门-黎黄陂路-鄂军都督府会议厅2旗-民国五色旗汉满蒙回藏-铁血九角十八星旗提起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我想各位一定不会陌生,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的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因这一年为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武装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
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前方,广场中间这位长袍马褂左手持杖,右手持帽的就是孙中山先生。
先生身后这座红色砖木两层的建筑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因整个建筑为红色,所以我们武汉人便习惯称它为红楼。
“武昌起义军政府”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两块匾额是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所题写的。
大家会发现纪念馆的整个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不同,它采用的是西式建筑风格,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修建此楼的历史背景说起。
最初的红楼,是清朝政府为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咨议局旧址。
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迫于外界压力,也为了应付革命,做出了立宪的姿态。
于是在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宣称在北京设立咨政院,各省设咨议局,作为中央和地方咨询、议事的机构。
湖北咨议局于1910年建成。
建筑风格于西方国家议院的风格基本一致。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到里面去看一看吧。
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导游解说词
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导游词1911.10.10辛亥年-推翻2000多年封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铜像-红楼由来-匾额宋庆龄-建筑风格-历史背景-清政府咨议局-展馆2主题-19世纪近代工业文明与中国半殖半封-武汉打响第一枪的经济政治基础-导火索保路运动-孙武暴露汉口总机关,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被杀-提前起义-扩大影响鄂军都督府会议厅推举黎元洪-文告-革命胜利首义之区民国之门-黎黄陂路-鄂军都督府会议厅2旗-民国五色旗汉满蒙回藏-铁血九角十八星旗提起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我想各位一定不会陌生,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的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因这一年为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武装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
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前方,广场中间这位长袍马褂左手持杖,右手持帽的就是孙中山先生。
先生身后这座红色砖木两层的建筑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因整个建筑为红色,所以我们武汉人便习惯称它为红楼。
“武昌起义军政府”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两块匾额是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所题写的。
大家会发现纪念馆的整个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不同,它采用的是西式建筑风格,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修建此楼的历史背景说起。
最初的红楼,是清朝政府为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咨议局旧址。
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迫于外界压力,也为了应付革命,做出了立宪的姿态。
于是在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宣称在北京设立咨政院,各省设咨议局,作为中央和地方咨询、议事的机构。
湖北咨议局于1910年建成。
建筑风格于西方国家议院的风格基本一致。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到里面去看一看吧。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辛亥革命武昌起 义纪念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各位朋友,咱们今天来到的这个地方可不一般,这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一走进这里,仿佛就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说起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那可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咱先来说说当时的背景。
清朝末年,国家那叫一个内忧外患。
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各种苛捐杂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而那些当官的呢,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就在这个时候,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站了出来,他们决定要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咱们眼前的这座纪念馆,它的每一块砖瓦,每一个角落,都好像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你看这古老的建筑,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那种紧张和激情。
我记得有一次,我碰到一位老者带着他的孙子来参观。
那孩子看着墙上的照片,一脸的好奇,不停地问爷爷这问那。
爷爷就耐心地给他讲着,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到武昌起义的每一个细节。
孩子听得入了神,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那一刻,我深深感觉到,历史的传承是多么重要。
走进馆内,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你瞧,这是起义军使用过的武器,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力量。
还有那些烈士们的书信,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再看这边,展示的是当时起义军的作战计划。
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线路图,让我们能够想象到他们在策划起义时的严谨和认真。
为了这场起义,他们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说到这,我想起曾经有个学生来参观,看到这些资料后,不禁感叹:“原来革命这么不容易!”是啊,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当年的武昌起义,那真是惊心动魄。
起义军们在黑夜中集结,他们怀揣着对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向着敌人的阵地冲去。
枪声、炮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旧时代的黑暗。
参观完这个纪念馆,希望大家能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记住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英勇奋斗的先烈们。
好了,今天的参观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谢谢大家!。
2019-辛亥革命纪念馆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辛亥革命纪念馆导游词导语:我知道武昌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辛亥革命博物馆又名武昌红楼,是辛亥革命中鄂军都督府旧址。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辛亥革命纪念馆导游词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辛亥革命纪念馆导游词欢迎各位来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大家知道吗?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
各位来到的所在,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我馆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义广场,占地约28亩。
它的主体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幢房子,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称之为红楼。
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咨议局是清朝末年,为了预备君主立宪,而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它的建筑风格摹仿西方议会大厦,1910 年建成。
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
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红楼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在红楼后面,这组灰色的房子叫议员公所,是当年咨议局议员们生活起居场所。
目前在复原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
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心,和平统一”。
1961年,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馆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景点和全国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馆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一个是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也就是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各位将会看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另一个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游客朋友们:通过地下通道,我们来到了首义广场的南端。
眼前的这组浮雕是用铜铸的,这些革命党人手握枪,高举旗帜,眼神坚毅充满希望!整个浮雕寓意:走向共和。
值得注意的是革命党人手中的枪,这个就是鼎鼎大名的汉阳造。
广场中心是大型喷泉。
前面的红色建筑就是为辛亥革命百年而建造的新博物馆,想必早就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整个建筑三分之一在地下,另一部分在地面上。
为什么是这种建筑布局呢?我们边走边说,整个馆建筑面积达2.21万平方米,高22.5米,我们现在是从正面看,它宽屋面,高台基的构架传承了楚国建筑特色。
体布局以红色沙岩为基调,外观呈“V”字型。
红色是楚文化特色,同时又与红楼建筑体的色彩协调一致。
V字型寓意革命胜利。
待会儿,我们从侧门出来的时候,我会告诉大家为什么博物馆一部分在地下的的原因。
现在我们处在的是V字型开口处的下方,请大家拿出你们的身份证,刷身份证进入馆内。
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馆内共有5个展厅,1个多功能展厅以及学术报告厅、藏品库等。
整个展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的。
分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起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5个部分。
首先我们看见的序厅,里面是一组名为“共和之基”的雕塑,运用了浮雕和圆雕形式,展示了革命党人前赴后继创建共和的宏大场面,武昌首义的成功,奠定了共和之基。
我们进入展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条约墙”,12条不平等条约的名称被刻在两侧青黑色的墙壁上给人庄严沉重的之感。
《南京条约》是和英国签订的。
1840年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国在这个条约中获得赔款,白银2100万两,割香港。
《五口通商章程》就是我们熟知的望厦条约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是同英,法,美,日,俄签订的。
《北京条约》是同英,法,日,俄,葡萄牙签订的。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损失了44万平方公里《瑷珲条约》割让给俄国六十万平方公里。
讲解词——辛亥革命博物馆
请大家跟我进入第一展厅参观,这第一部分是讲晚清中国。此时的中国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已经摇摇欲坠,满清帝国大厦逐渐倒塌,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大家可以抬头看看这两面条约墙,《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当时的中国就是因为不够强大才会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签订这些不平等条约,我们要记住历史的屈辱,落后就要挨打!
辛亥革命博物馆讲解词
(辛亥革命博物馆建筑呈V字型,学生团体预约由贵宾通道进入博物馆内, 博物馆一楼为游客休息区,二楼开始为展区。辛亥革命博物馆共五个展厅,由展馆左翼上楼,二楼是一号展厅,三楼是二号展厅,四楼是三号展厅,三号展厅参观完穿过走廊,到博物馆右翼,进入四号展厅,最后下三楼ຫໍສະໝຸດ 入五号展厅。) (条约墙)
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发生的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蓄意挑起的侵华战争。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
博物馆的展览布局与主题
博物馆的展览布局合理,内容丰富
• 博物馆分为多个展厅,展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 程、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 博物馆的展览采用多媒体、场景再现等展示手段,使观 众更直观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
博物馆的展览主题突出,特色明显
• 博物馆的展览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突出了博物馆的特色 和定位 • 博物馆的展览还涵盖了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文化、经 济等方面,使观众对辛亥革命有更全面的了解
03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的藏品与展览
博物馆的藏品类型与特色
博物馆的藏品类型丰富多样
• 辛亥革命历史文物:如武器、衣物、信件等 • 辛亥革命历史资料:如照片、文献、报刊等 • 辛亥革命烈士事迹:如纪念碑、雕像、传记等
博物馆的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博物馆的藏品见证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博物馆的藏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化特色
博物馆的地理位置与建筑风格
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
• 博物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方便游客参观 • 博物馆周边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如黄鹤楼、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等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
• 博物馆采用现代建筑风格,与周边的历史文化遗址相协调 • 博物馆内部设计充分考虑了展览和参观的需求,空间布局合理 • 博物馆的外观设计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成为武汉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历史的见证与传承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立与发展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创建背景与历史沿革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 •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了民主的中华民国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为中国的民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湖北导游词的精选
湖北导游词的精选导游词如何下手?小编带你来看看下面为大家准备的湖北景点导游词,希望对对你有帮助。
欢迎各位来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大家知道吗?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
各位来到的所在,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我馆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义广场,占地约28亩。
它的主体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幢房子,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称之为红楼。
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咨议局是清朝末年,为了预备君主立宪,而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它的建筑风格摹仿西方议会大厦,1910年建成。
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
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红楼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在红楼后面,这组灰色的房子叫议员公所,是当年咨议局议员们生活起居场所。
目前在复原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
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心,和平统一”。
1961年,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馆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景点和全国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馆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一个是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也就是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各位将会看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另一个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
我们首先从《旧址复原陈列》开始。
从《格局图》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军政府成立初期的政府组织结构,这是非常简单的政府雏形了。
共设五个部,即参谋部、军令部、军务部、民政府、外交部,还有黎都督起居室、总监察长室、各部稽查长室等,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地方政府,却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我们今天要带您们领略辛亥革命的历史,琢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背后的故事。
我们将会带领大家参观这座严谨整洁、古色古香的纪念馆,群众可以一睹展览室和内部藏品。
在这座建筑里,您将可以了解到它所承载的相关历史和故事。
我们的起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它的目标是推翻清朝政府并建立民主共和国。
这次革命的中心地带是武汉城,是被中华民族视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起点。
在1911年10月10日,一批高级将领在武昌举行启动了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
在那个时候,武昌的铁路局起义并非是突如其来。
武昌的士兵、市民和各界人士长期以来的团结合作,他们为建立新的民主政府而奋斗,这成就了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
进展到展览室,我们可以看到九幅油画:分别是“吹牛会”、“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国门危急”、“葭芦岛海战”、“辛亥革命爆发”、“辛轻轻斩蒋”、“天下大同”和“无神论”。
这些油画集中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各类社会运动的人物和情景,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内部和外部背景。
通过这些油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中中国人民的思考方式、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态。
在展览室的东端,是一张旧地图。
地图标明了中国在革命前及时点的版图、各处摆出的割让地和势力范围。
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清朝政府一直处于土地沦丧的过程中,国家日趋衰落。
清政府的不幸是,在这个时刻、以这种清晰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它的最大弱点。
地图显现这种弱点,同时也使我们想到了中国切身问题的根源:国际地位的损失和内外的重重挑战。
在展览室的北端,尤其令人提防的是毛泽东雕像。
毛主席曾经在武昌起义后登上了武昌长江大桥。
武昌起义激发起了中国革命的各种激情。
毛泽东的来到让这种情感变得更加深刻和有力量,对于人民利益和民主革命的最高追求,他为此奋斗了毕生。
毛泽东的雕像就代表了当时革命人民的的信仰和力量。
武汉导游词_0
武汉导游词篇一:武汉导游10篇导游词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导游辞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大家此次武汉之行的导游员**,俗话说的好,相逢就是缘分,能和大家相逢在这里并将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
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您解决。
希望能用我们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您的开心、放心以及舒心。
今天我们将首先前往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红楼”参观游览。
辛亥革命是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它推翻了统治了中国2000余年的腐朽的封建王朝,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我们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纪念,我很荣幸大家能够来到这里,亲自见证打响推翻清政府统治第一枪的英雄城市—武昌城。
大家注意向前看,在我们的正前方的建筑就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的主体部分,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红楼。
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于1910年建成。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
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由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一声枪响,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宣告长达2000年的封建王朝彻底土崩瓦解,红楼也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下发生在一百年前的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
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末,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武汉也未能逃过列强的魔爪,成为了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其实也就是变相的给西方列强敞开了大门任其掠夺。
自1861年英国在汉口建立租界始,德、俄、法、日等国也相继在今天汉口江汉关一带建立租界。
列强以租界为据点,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与渗透;与此同时,清政府无力偿还所欠西方列强的巨额战争赔款,因此对广大农民、工人的剥削也日益深重,在双重压迫之下,广大农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红楼导游词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大家的导游,来自武汉旅行社,大家可以叫我小吉,也可以叫我吉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赵师傅。
今天我们将去游览我们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好的,各位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前方,也就是这座红色砖木两层的建筑就是纪念馆了,因为整个建筑为红色,所以我们武汉人通常称他为“红楼”。
1911年,这里成了摧毁封建王朝的战斗司令部。
辛亥革命的第二天,即湖北军政府。
推举黎元洪任都督,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通电全国,号召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
由于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时,这里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红楼上“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两块匾额是由宋庆龄题写的。
纪念馆里主要有两个及基本陈列:一个是以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另一个则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记陈列》。
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呢,我们来到的这个展厅展出的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展览”。
让我们一起翻阅历史的长卷,看看辛亥革命是如何在武汉打响第一枪的?总的来说,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从经济基础看。
湖北武汉地处中原,控扼长江腹地,是水陆交通枢纽,有“九省通衢”之称。
19世纪末,由于湖北总督张之洞努力实施洋务新政,刺激了近代工业、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武汉迅速成为全国当时最繁荣、最具新思想和经济实力的地区之一。
第二,从政治角度看。
1903年,湖北留学生在孙中山先生的支持下,在东京出版了最早以省份命名的《湖北学生界》,并将此刊物和其他革命书籍寄回湖北宣传革命。
另外,兴中会会员吴禄贞、刘静庵、曹亚伯等人在武昌花园山设立秘密机关。
湖北地区的知识分子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革命非运动军队不可,运动军队非亲自加入队伍不可”,并亲身投入新军之中。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导游词有引导游客鉴赏、传播文化知识、陶冶游客情操三大功能,导游词通过对旅游地出产物品的说明、讲解,客观上起到向游客介绍商品的作用。
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下面是XX收集到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希望能够为你的旅游活动提供更多有趣的帮助。
欢迎各位来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大家知道吗?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
各位来到的所在,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我馆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义广场,占地约28亩。
它的主体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幢房子,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称之为红楼。
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咨议局是清朝末年,为了预备君主立宪,而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它的建筑风格摹仿西方议会大厦,1910年建成。
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
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红楼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在红楼后面,这组灰色的房子叫议员公所,是当年咨议局议员们生活起居场所。
目前在复原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
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心,和平统一”。
1961年,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馆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景点和全国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馆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一个是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也就是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各位将会看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另一个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
辛亥革命博物馆解说词 (自动保存的)
(展馆外)各位领导、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现代化的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研究辛亥革命历史的专题博物馆。
馆址在首义文化区的中轴线上,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整个展馆建筑以最具荆楚特色的“楚国红”为主色调,整体造型呈一个V 字型,寓意着胜利,也预示着武汉的腾飞。
展馆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您现在看到的是大型雕塑《共和之基》,整座雕塑(长50米,高8米,)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结合圆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个部分,您看,这一组雕塑主要表现武昌首义的过程,既突出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又体现出首义中的民众力量。
首先请参观第一部分——晚清中国。
这一展厅向您介绍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
您现在看到的是一组条约墙,在这里记载了(手示)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到1887年中葡《北京条约》,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的多达24个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各种特权,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在这里,(手示)两面条约墙向中心倾斜,沉重的锁链串起摇摇欲坠的条约墙。
(手示)条约墙的尽头展现的是被列强分割的支离破碎的《晚清时局图》,整个造型寓意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国家大厦即将颠覆,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危难局面。
1894年甲午战后,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1900年,列强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组成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联合进攻中国,攻陷北京。
次年九月七日,(手示)清政府代表奕劻(kuang)、李鸿章与列强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共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坏了中国的主权。
三、沉沦的大清帝国列前打开大清国门后,争相开商埠,设租界,划分势力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各位来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大家知道吗?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
各位来到的所在,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我馆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义广场,占地约28亩。
它的主体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幢房子,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称之为红楼。
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咨议局是清朝末年,为了预备君主立宪,而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它的建筑风格摹仿西方议会大厦,1910年建成。
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
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红楼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在红楼后面,这组灰色的房子叫议员公所,是当年咨议局议员们生活起居场所。
目前在复原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
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心,和平统一”。
1961年,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馆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景点和全国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馆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一个是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也就是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各位将会看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另一个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
我们首先从《旧址复原陈列》开始。
从《格局图》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军政府成立初期的政府组织结构,这是非常简单的政府雏形了。
共设五个部,即参谋部、军令部、军务部、民政府、外交部,还有黎都督起居室、总监察长室、各部稽查长室等,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地方政府,却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鄂军都督府会议厅原来是咨议局议事堂。
武昌起义第二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在此集会,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
在主席台左边是黎元洪被推为都督后,军政府发布的第一份文告。
当时,革命党人请大都督在上面签字印发,黎元洪拒不签字,连声说“莫害我”,最后革命党人李翊东提笔代签了一个“黎”字,这份文告才得以面世。
这份布告的发布对于稳定人心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布告的落款时间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落款呢?1911年是清宣统三年,但革命党发动起义就是为了推翻清王朝,所以不会采用宣统年号纪年,加之革命党宣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所以就从传说中汉族人的祖先黄帝算起,到1911年正是四千六百零九年。
八月二十日是阴历,转换成公元历法的话就是10月11日。
我国使用公元历法是从民国元年元旦开始,即1912年1月1日。
主席台正中布置的一面旗帜,叫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
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主题和象征意义是十八省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以“铁血”即武力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
在台口右边有一张图片,反映的是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访鄂期间,受到湖北各界欢迎的情景。
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在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就首先到湖北访问。
4月10日这天,孙中山在此发表演讲。
外交部的设置是鄂军都督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的重要标志。
各位知道,只有一个主权国家才有外交部。
在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前,鄂军都督府实际上在军事、外交等方面行使中央军政府的职权。
它通过外交部对各国发布照会,宣示革命政权的政策,以取得各国的外交支持。
这份《中立布告》,是鄂军都督府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军政府成立之初,就给汉口的五国领事发布过外交照会,呼吁承认中华民国,但五国迟迟不答复。
直到10月17日民军和清军在汉口刘家庙展开激战,民军大获全胜,这时,五国看到革命党人力量强大,就联名发布了一纸布告,承认民军是和清军对等的军事实体,他们保持中立。
这份布告实际上承认了民军的地位,对清王朝是一个打击。
当然,这份布告也只是一纸空文,五国后来在暗中支持袁世凯,帮助袁获得了总统的宝座。
胡瑛曾任外交部部长一职。
都督会客室和都督会议室是黎元洪在红楼活动的重要场所。
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访问武汉,曾在都督会客室会见过湖北军政界人士。
黎都督起居室是黎元洪任都督之初的住所。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
今天汉口有一条黎黄陂路,就是纪念黎元洪的。
黎元洪原来是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
为借重他的声望,武昌起义第二天,革命党人推举他作鄂军都督府都督,开始黎元洪态度强硬,不愿与革命党人合作,被安置在这间屋子里。
他不吃不喝,象个“泥(黎)菩萨”。
后来因为武汉三镇光复和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黎元洪转变了态度,同意出任都督。
侍卫官室正对黎都督起居室。
侍卫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都督的安全保卫及饮食起居。
最初几天实际上是执行软禁和监视黎都督的职责。
顾问官室和秘书官室是都督黎元洪的咨询幕僚机构和重要的办事机构。
革命党人宋教仁曾在秘书官室起草了著名的《鄂州临时约法》,《鄂州临时约法》是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典,它成为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的蓝本。
军事会议室是都督府召开军事会议的专门场所,许多重大军事决策在此形成。
阳夏保卫战中,黄兴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
墙上有一幅地图,反映的是当年阳夏战争的形势。
其中红蓝线代表两军运动路线,可以看出汉口、汉阳两地是当年的战场,而当年的汉口称为夏口,所以这场战争简称阳夏战争。
参谋部是鄂军都督府最初设置的四部之一。
其职责为辅佐都督,制定作战计划。
都督府草创之际,军民大政,参谋部主持最多。
总监察长室和各部稽查长室的设置则反映了当时革命党人良好的精神风范。
首先我们从刘公说起,刘公是湖北襄阳人,出身于巨富之家,早年留学日本,加入了孙中山组建的中国同盟会,并创办了另一个革命组织共进会。
1910年回国,家里人交给他两万两银票,叫他去北京捐一个道台,也就是去买个官,但刘公将这笔巨款无偿捐给了武昌起义的指挥机关,用作购买枪械和起义的后勤保障经费。
鉴于他资深革命党人的地位和为武昌起义做出的贡献,起义前在推选未来的政府成员时,刘公被推为政府。
但最初组建的鄂军都督府中没有刘公的位置,有人就为他抱屈,刘公却不以为然,认为革命的目标已完成,应该让贤者执政,自己退居一旁进行监督就可以了。
他“功成不居”的风范为大家钦佩,所以推举他为总监察长。
蔡济民是武昌起义的军事指挥人员,他带领一支部队攻进了湖广总督署,为武昌起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起义后被公推委用为各部稽查长,蔡济民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后来在护法斗争中为地方军阀所杀。
黄兴称赞他是“鄂省军中之巨擘”。
所谓“巨擘”,就是可以竖大拇指的人物。
民政部不同于今天的民政部,它是相对于军政而言的,其主要职责为负责地方行政事务,部长相当于今天省长的职权。
这张照片中的人物叫汤化龙,是原湖北咨议局议长,当年正是在红楼办公。
武昌起义成功后,汤化龙约集原咨议局的立宪派人士,与革命党人、旧军官联合组建了鄂军都督府,并被推为民政部首任部长。
军令部是鄂军都督府最初设置的四部之一。
主要职责为秉承都督命令,发布军令,调遣军队。
都督黎元洪曾经兼任过军令部部长一职。
军务部主要负责军务行政、军队后勤工作。
革命党人孙武、张振武曾分任军务部正、副部长。
后来蒋翊武也出任过军务部副部长一职,“首义三武”均汇集于此部。
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此陈列分为七个部分,以九个展厅全景式地展现了武昌起义历史。
序厅正面弧线是一组与武昌起义相关的人物群像。
主题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旗帜下,在同盟会和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推动下,湖北革命党人领导和发动了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
画面下方的一行立体字是提示我们永远铭记的日子:1911年10月10日。
人物像下方影像是取材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反映的是湖北新军攻占湖广总督署的场景。
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也未能逃过列强的魔爪。
自1861年英国在汉口建立租界始,德、俄、法、日等国也相继在今天汉口江汉关至黄浦路一带建立租界。
列强以租界为据点,对湖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与渗透;与此同时,封建专制统治也日益深重,在双重压迫之下,广大农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面对中国社会的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湖广总督张之洞就是一位。
这位张公是推动湖北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人物。
为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在湖北开始推行耸动中外视听的“湖北新政”。
其主要措施有三条:一是办工厂。
最有名的是汉阳兵工厂和汉冶萍钢铁联合企业。
二是练新军。
甲午战败,张之洞深受刺激,认为军力不强是致败之因,所以开始在湖北编练一支有别于清八旗的“新”军。
新军除了武器装备、服装有新特点外,张之洞还大力提倡读书人当兵,投笔从戎在当时竟成为时尚,这就为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宣传鼓动新军起义埋下了伏笔。
到张之洞离任时,他给湖北留下了两支部队:第八镇(师)和第二十一混成协(旅),共计约1万5千人。
三是兴教育。
人才的匮乏也让张之洞痛心疾首,新政期间,张之洞开办了许多以传授西学西技为内容的新式学堂,当时流传一首《学堂歌》,其中有一句说:“湖北省,二百堂,武汉学生五千强”,以说明湖北教育的兴盛。
张之洞还派遣大量留学生远涉重洋赴日本、美国、西欧求学。
其中尤其以派赴日本为多,当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中湖北籍人数位居第一。
后来的辛亥革命领袖黄兴、宋教仁和吴禄贞等都是张之洞派到海外的留学生。
欧风美雨的冲击和张之洞在湖北的新政,客观上为中国的变局准备了条件。
清末湖北的反清革命发端于1900年的自立军运动。
首领为唐才常、傅慈祥等人,他们密谋发动“勤王”运动,以逼迫慈禧太后归政光绪,推行君主立宪制。
但事败,唐、傅被杀。
吴禄贞也参加了自立军运动,失败后远赴日本,得以侥幸逃脱。
在日本他与其他留学生有缘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并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他们或创办报刊鼓吹革命;或接受指示,回国起义;或创办革命团体,联络同志,发动军队。
湖北第一个革命组织科学补习所在张难先、朱元成、吕大森、曹亚伯等志士组织之下成立了。
这幅画中昂然卓立的年轻人,名叫王汉,是科学补习所重要成员。
他奉行暗杀主义,认为杀掉几个清廷大官就可以动摇清朝统治根基;于是乔装改扮,追杀清户部侍郎(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铁良,可惜射术未精,结果以身殉义。
他在临行前,给新婚八个月的妻子留下一首绝笔诗《别内》,最后两句是“若使断头成永诀,愿卿含笑贺孤魂”,表现了王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