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卷(Word含答案)(江苏)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专项增分练(十) 名篇名句默写 Word版含答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专项增分练(十) 名篇名句默写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名篇名句默写(时间:40分钟满分:1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叙写了割麦者的辛苦劳碌和拾麦者的辛酸苦楚,而作为朝中官员的自己却“,”。

两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自身的愧疚。

(2)李白的《蜀道难》写出了山势的高峻和蜀道的艰险,其中有两句表现了善于飞腾攀登的鸟兽面对蜀道的无可奈何,这两句诗是“,”。

(3)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出,对于老师的选择,无关年龄长幼和身份贵贱,择师的标准应该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是:乱石穿空,,。

(3)岑参作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中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尤为精到。

其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咏雪名句更是千古传诵。

它们是:,。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氓》中女主人公追叙自己早起晚睡、每日操劳的婚后生活的句子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己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

(复习指导)第3部分专题1 第4讲 千年古人语译作今时言——文言文翻译Word版含解析

(复习指导)第3部分专题1 第4讲 千年古人语译作今时言——文言文翻译Word版含解析

第4讲千年古人语,译作今时言——文言文翻译一、命题角度翻译文言文句子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

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层级,一共包括五个方面:(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翻译文言文句子不仅直接对应第五个方面,而且包含了对前四个方面的考查。

根据历年高考真题,以及高考阅卷评分的实际情况,该类题得分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整个句子的大意,往往在2分左右;二是句中的关键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等)、特殊用法(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省略句]等,命题者一般在一道小题中设置三个左右这样的得分点,每个1分。

根据文言文翻译命题选材和阅卷评分时指定的得分点来分析,翻译题的选材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1)含有重点实词的句子;(2)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3)含有古汉语特殊句式的句子;(4)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的句子。

文言文句子翻译为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近年全国卷赋分10分,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Ⅱ赋分8分。

命题特点如下:(1)选句有二,句子不甚长,多为叙事性的,兼有陈述句、疑问句或感叹句。

(2)考点全面而突出。

全面: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要虚词到特殊句式,乃至语气、文意通顺,多有涉及。

突出:对关键实词、文意通顺的考查。

(3)赋分重点是关键实词,生僻字是得分难点。

二、解题技法方法一知识迁移法在文言文句子翻译中,知识的积累是基础,迁移是目的;只知积累,不能迁移,是知识的“书橱”;只想着考场发挥,不注重积累,结果必然是竹篮打水。

文言文需要综合的知识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实词又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等。

积累的途径包括课本、成语、做过的练习题。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四新闻阅读1概括新闻内容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四新闻阅读1概括新闻内容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
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
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观
众构成最高的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 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精品课件
-5-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精品课件
-6-
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 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 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 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 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 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精品课件
-9-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
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B.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以央视自制为主

目品质有保障
C.美国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
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
有线电视系统
精品课件
-12-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概括新闻 热点突破 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材料一 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或者由字母、数字、 符号、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汉语 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对1990—2014年《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 调查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所收录的字母词总数(239个) 约占25年里《人民日报》使用的字母词总数(约8 000个)的3%,使 用总词次(110 748次)约占所有字母词使用总词次(近200 000词 次)的50%。

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ppt (1)

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ppt (1)
第3页
返回导航
语文
“我是格罗斯文诺 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 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 你接错了, 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 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 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 20 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第13页
返回导航
语文
[名师解读] 探究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主观性最强、难度最大的题目。它 的典型特点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解答这类 题目,既要基于对文本具体内容的理解,又要高于一般读者乃至 作者的认识,需要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主张,陈述自己的观 点与理由。探究的角度和层面多样,答案也丰富多彩,见仁见智。
第12页
返回导航
语文
答案: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 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 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 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 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 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 节变化的背景。
第11页
返回导航
语文
解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 的解读。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 和要求来分析。小说所写的情节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 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这或是别有深意,或是考虑失当。 可就其中一个角度,从标题的艺术效果、主题等方面结合文本分 析。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与时令奇异吻合,名称具有东方田园美与古典诗意美。

如“惊蛰”,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在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生灵被唤醒了,睁开惺忪的双眼,________地向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

历代诗人也以天地节气丰富了汉语的表达空间,并以汉语印证了天地节气的真实不虚和________。

A.气候不谋而合不可思议B.气候不约而同不可理喻C.物候不约而同不可思议D.物候不谋而合不可理喻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后,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成功构建,标志着中国量子科学研究已处于领先地位。

B.二次元电影《你的名字》火遍全国,浪漫唯美的故事、让人有截屏冲动的精美画面,广大网友如痴如醉,带给人前所未有的体验。

C.成都市区金沙遗址的发现,进一步确定了古蜀文明考古学意义上的“宝墩、三星堆、金沙三部曲”,从而解决了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D.2017年《社会蓝皮书》披露,我国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大约66.72%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过去一年“一本书都没有读”。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这部作品的可贵在于底蕴的深厚,在于思想的争鸣,在于审美的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心澄如镜,视野开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谦逊的心态。

C.近年来,常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采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写文章奚落、诋毁鲁迅先生,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D.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现代文阅读(二)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现代文阅读(二)

现代文阅读天天练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老师莫言①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

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②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

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

他跑得快,跳得也高。

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

③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

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

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

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

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

④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

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

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

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

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

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

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

⑤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

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狭隘.(yì)津.津有味(jīn)B.剔.透(tī)步骤.(zhòu)既往不咎.(jiù)C.濒.临(bīn)颈.椎(jīng)载.歌载舞(zǎi)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jī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先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其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与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与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读者意识让议论文说理更清晰透彻(简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读者意识让议论文说理更清晰透彻(简案)

读者意识让议论文说理更清晰透彻(简案)郝理想一、教学目标1、树立读者意识,理解议论文的说服性特点2、以2017届高三南京市二模作文为例,以读者意识引导、训练学生的思维3、总结议论由浅入深的基本思路.二、教学重难点以2017届高三南京市二模作文为例,以读者意识引导、训练学生的思维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同桌讨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略(二)、展示实例,发现问题以2017届高三南京市二模作文为例,学生思考讨论从游客角度该如何立意构思写作(三)锁定焦点,重构文章思路脉络1、文中的观点从什么角度提出?正确的观点应是怎样?从游客角度。

正确观点应是“尊重生命,敬畏历史”2、此观点是针对什么人提出的?他们有怎样的社会表现?(讨论或个别回答)他:漠视生命,亵渎历史游客:乱涂乱画文物古迹、各种搞怪动作、肆意破坏各类雕塑等作家、编剧:戏说、掩盖、美化历史(抗日神剧、民国言情剧、戏说历史剧)……3、如何说服他人听从我们呢?(讨论)他人:错误原因:娱乐不分场合,不能把握分寸泛娱乐化倾向历史意识淡薄哗众取宠危害:戏谑一切,摧毁美好、崇高和道德等误导、遗毒下一代淡忘历史,成为无根之人本质:娱乐至上,蔑视生命我:(1)为何尊重生命,敬畏历史?生命逝去,值得牢记还原事实,铭记历史吸取教训,砥砺前行珍惜今天(2)怎么做?常怀敬畏之心,约束个人言行了解事实,辨明真相教育引导,警醒世人重建历史意识(四)总结应用读者意识的思路1、针对这则材料,我的观点是什么2、我如何界定自己观点中的核心词3、我的观点是针对当今社会的什么人提出?他们有怎样的社会表现?4、如何说服对方?对方的错误原因、危害、本质我方的优势、正确引导对方做什么(五)当堂演练(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B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D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A.②③⑥④①⑤B.②⑥③④⑤①C.④①⑤②⑥③D.④⑤①②③⑥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D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全国卷用)(1)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全国卷用)(1)

2019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苏)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2017江苏,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二者之中,用“精益求精”来形容绣娘的工匠精神,是合适的。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二者之中,“耳目一新”符合语境。

“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很多。

二者之中,“美不胜收”符合语境。

2.(2017江苏,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A项,“新引擎”是运用暗喻修辞。

C项,“如……般”比喻词,运用明喻。

2017江苏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江苏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江苏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下列哪个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曾巩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高鹗C. 施耐庵D. 罗贯中4. 下列哪个不属于“元曲四大家”?()A. 关汉卿B. 马致远C. 白朴D. 王实甫5. 下列哪个不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陈子昂二、判断题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名篇名句默写专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名篇名句默写专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名篇名句默写专题一、【新课标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名句名篇需要识记技巧,更需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

二、【新课标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解析】试题分析:诸子散文与唐代铭文,一散一韵。

注意语境提示和不写错字,“匹”“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新课标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word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3

(word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3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3.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A.B.C.D.2.A.B.C.D.3.A.B.C.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每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们的裁缝店李娟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

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的平展。

(江苏专用)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10)含答案

(江苏专用)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10)含答案

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10)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崇尚“静”。

儒家从“中和”的伦理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________”;道家从“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________”;佛家从“空寂”的人生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________”。

三家的这种静观态度和政教态度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这就是________。

A.温静寂静虚静温文尔雅B.虚静温静寂静温柔敦厚C.寂静温静虚静温文尔雅D.温静虚静寂静温柔敦厚解析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温柔敦厚:温和宽厚。

答案 D2.(2018·江苏南通考前卷五)下面是南京莫愁湖畔胜棋楼前一副对联。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烟雨湖山六朝梦,________,________,仔细思量,________。

英雄儿女一枰棋,________,________,如何结局,________。

①胜固欣然②我始欲愁③败亦可喜④人言为信⑤风吹皱一池春水⑥浪淘尽千古英雄A.④②⑤/①③⑥B.①④⑥/②③⑤C.③②⑤/①④⑥D.④①⑥/③②⑤解析由下联的“一枰棋”“结局”可推断①③应填入下联,故答案为A。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林鸣和他的团队对沉管的设计、生产和安装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

B.11月1日,俄罗斯、伊朗和阿塞拜疆三国总统在德黑兰会面,商谈的内容之一就是加速沿里海的连通三国的铁路建设计划以期最终同中国的项目对接。

C.由于近期中国消费者逐渐放弃了可口可乐、芬达等经典软饮料,可口可乐在对华业务调整之后,中国食品有限公司现在主要在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城市经营业务。

D.语文教师必须做出表率,增强使用汉语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要用实际行动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不再出现。

202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筷子是我们的一大发明。

原始人吃东西用手抓,比不会用手抓的禽兽已经进步很多,而两根筷子则等于是手指的伸展,比猿猴使用树枝弄东西又进一步。

____①____,能夹、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掰、能剥,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

没人知道筷子是何时何人发明的。

如果史记所载不虚,“纣为象箸而箕子唏”,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而箕子忍气吞声的叹气,象牙筷子的历史可说是很久远了。

箸原是篾,竹子做的筷子;又作树梜,___②____。

象牙筷子并没有什么好,怕烫,容易变色。

假象牙筷子颜色不对,没有纹理,更容易变色,而且在吃香酥鸭的时候,拉扯用力稍猛就会咔嚓一声断为两截。

倒是竹筷子最好,湘妃竹固然好,普通竹也不错,鞣油漆圆然好,本色尤佳。

作祖父母的往往喜欢使用银箸,通常是短短细细的,__③___,这只为了表示其地位之尊崇。

金箸我尚未见过,恐怕未必中用。

箸之长短不等,湖南的筷子特长,盘子也特大,但是没有长到烤肉的筷子那样。

21.下列句子中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有理。

B.著名的岳阳楼记就出自他的笔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后人广为传诵。

C.若“搬到新家”的基因“水土不服”或“原住户”不认它,把它“赶”出去,这项转基因技术就算失败了。

D.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21.选B。

解析:A表着重强调,C表特殊含义,D表讽刺,B表引用,与原文相同。

22.解析:①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②木头做的筷子;③怕分量过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文言语段翻译 (4)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文言语段翻译 (4) Word版含答案

二轮复习文言语段翻译训练(江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

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

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

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

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

”久之,竟不第。

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

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

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

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

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

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

”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

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

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

所交皆知名士。

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

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

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而怨讟者鲜矣。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

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

居士于家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

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

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

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

隆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

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

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

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

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户部乃次.居四次:次序B.却.礼币之赠却:拒绝C.丁内艰,服阕.阕:终了D.收恤姻党,字.孤寡字:抚养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洧南居士年轻的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卷(江苏)论述类阅读押题练(36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18分)苏轼的意义李泽厚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们最亲切最喜爱的对象。

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

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

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着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的人物,原因在哪里呢?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

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

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

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

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更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

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

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

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如果可以说,《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觉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吗?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社会、人生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③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

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

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

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了。

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④但是,苏轼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摆脱的出世的意念。

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绝不喜欢苏东坡。

王船山也是如此。

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苏轼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1.“苏轼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从苏轼的诗文成就、美学追求以及美学对后世影响的角度进行概括。

答案①苏轼最早在诗文中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感和厌倦感。

②苏轼在美学上追求一种质朴平淡的美,他发现陶渊明的美与真谛,并将之抬高到极高的境地,使陶诗自此以后备受关注,广为流传。

③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浪漫主义思潮具有重要的先驱作用。

2.请简要概述文章第②段的论述思路。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的把握,即提出观点、分析原因、重申观点的层次结构。

答案①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更深刻的人生空漠之感。

②接着进一步阐述苏东坡的人生空漠之感比任何前人都要更深刻、更沉重的原因。

③最后得出结论: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将人生空漠之感充分透露出来。

3.请结合文章,阐释“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的内涵。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从“苏轼美学上的追求是朴质无华”“苏轼发现了陶诗的平淡朴质”“古今诗人中,契合了苏轼所追求的质朴平淡”等方面进行阐释。

答案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②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③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契合了苏轼所追求的质朴平淡的审美趣味和退避社会的人生理想。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

(18分)中国的人和自然木心①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汉辞赋唐宋诗词,有着相互参透的关系,中国的自然滋养了中国的人,中国的人亲近着中国的自然。

②《诗经》几乎都要先称植物动物之名,才能开诚咏言。

楚辞通体苍翠馥郁,却过于避世独居;汉赋则好大喜功,把金木水火土边旁的字罗列殆尽,再加上虫鱼鸟兽的谱第,仿佛是在对自然说:“知尔甚深。

”到唐代,花溅泪鸟惊心,人和自然相看两不厌,举杯邀明月,非到蜡炬成灰不可;而宋词对待自然的心态转入哀婉,梳剔精致,吹气若兰。

③中国的人和自然紧密相连,无处不在。

中国的“人”中有“自然”,这个观点已经被理论化了,好事者从“烹饪术”上作出不少印证,有识之士则着眼于医道药理、文艺武功、易卜星相……也许还有另一面:中国的“自然”内有“人”——谁种的花服谁,谁卜居的丘壑有谁的风神,谁的衣裳具备谁的性情……街头巷尾,无不可见一闪一烁的人文剧情、名城宿迹,堆叠如山,令人无法喘息。

幸亏自然清明而殷勤,亘古如斯地眷顾着人。

家家户户便栽花种草,休沐盘桓于绿水青山之间。

④另外,人有时不免苦闷,苦闷逼使人有所寄托,因而将目光投向自然,但也有与自然过于亲昵的,至少可先举两则趣例:金鱼、菊花。

不知花了多少代人的宝贵光阴,才培育出婀娜多姿的金鱼,化畸形病态为固定遗传,其品种令人叹为观止而源源不止。

野菊本是单调的,也被嫁接盆栽,作纷繁的形色变幻。

金鱼和菊花,是人的意志取代了自然的意志,是人对自然行使了催眠术。

自然在金鱼、菊花这类小节上任人摆布;在阡陌交错的大节上,如果用“白发三千丈”的作诗方式来对待庄稼,就注定以颗粒无收告终。

⑤中国的山水花草之所以令人心醉神驰,那是真在于自然的钟灵毓秀。

池水井水、盆花圃花、犬马鱼鸟都会恋人,与人共休戚,或盈或涸,或茂或凋。

如果说这些是体小者,那么体大者如崇岳莽原、广川密林、大江巨泊,在历史中与人曲折离奇地同褒贬,共荣辱。

(有删改) 4.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首先结合文学发展历程,提出人与自然有着相互渗透关系的观点;然后具体剖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并批评人们为缓解苦闷而任意改变自然的做法;最后得出人与自然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结论。

5.请理解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对待复杂的重大问题上,如果严重违背规律去强行改变自然,必将遭受自然的惩罚,以失败告终。

6.结合文意,阐述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人与自然相互交融,自然给人眷顾与抚慰,人们要感恩(热爱)自然。

②人不能任意改变自然,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强行改变自然,要尊重(敬畏)自然。

③自然充满灵性,人们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

散文阅读押题练(40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20分)窗外[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①在我的窗外大约三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墨绿色的高树林:树叶和树枝形成的高山摇来晃去,好像随时都会倾倒下来。

众多的高树,它们的树冠都倒垂向地面,形成一大片“液体”,仿佛不断波动的浪脊。

狂风撼动着它们,吹打着它们,把它们折腾得大吼小叫。

树林左右扭动,上下弯曲,然后带着高亢的呼啸声重新挺直身躯,接着又伸展肢体,仿佛要连根拔起,逃离原地。

不,它们不会示弱。

倘若这些大树开步走的话,它们一定会摧毁阻碍它们前进的一切东西。

但是它们宁愿立在原地不动。

②天空布满钢铁色的云,远方的云几乎是白色的,靠近中心的地方即树林的上空就发黑了:那里聚集着深紫色的暴怒的云团。

在这种虎视眈眈的云团下,树林不停地叫喊。

③树林的右翼,两棵连接在一起的山毛榉的枝叶形成一座阴暗的拱门。

拱门下面有一块空地,那里异常平静,像一个明晃晃的小湖。

从这里看得不完全清楚,因为中间被邻居家的墙头苫盖物隔断了。

那个墙头不高,顶上覆盖着冰冷的绿玫瑰。

玫瑰有一些部位没有叶子,只长着许多疙瘩的枝干和交叉在一起的、竖着尖刺的长枝条。

它有许多手臂、螯足、爪子和装备着尖刺的其他肢体:我从没有想到,玫瑰竟像一只巨大的螃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