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规范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
工程测量规范是在工程施工中用于进行测量的标准和指导原则。

它的作用是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包括了以下内容:
1. 测量准备:包括测量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例如,检查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工作状态,确定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

2. 测量方法:包括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例如,测量角度的方法可以是直接测角法、导线法或者仪器测角法;测量距离的方法可以是直接测距法、斜距法或者仪器测距法。

3. 控制测量:包括控制测量的原则和方法。

例如,确定工程的基准点和控制点,进行方位角和高程校对,控制测量的精度和生成控制测量报告。

4. 测量记录和数据处理:包括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例如,测量数据的录入和编码,数据传输和数据备份。

5. 测量精度和技术要求:包括测量精度的要求和技术指标。

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工程,要求的测量精度不同,需要满足一定的误差范围。

6. 安全规范:包括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例如,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培训证书,测量仪器要定期检测和
维护,不得在危险区域进行测量等。

工程测量规范的最新版本一般由相关部门或者行业组织发布,会根据工程测量技术和标准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每个国家或地区可能都有自己的工程测量规范。

总之,工程测量规范的最新版本是为了保证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标准和指导原则。

它是工程施工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对于工程测量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8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2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程测量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工程测量规范》TJ26-7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1月3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发〔1986〕250号文通知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冶金工业部颁发的《工程测量规范》TJ26-78(试行)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全国各地有关单位意见,根据体现政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保留了原规范适用的条文,删除、修改了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的条文,增加了通过鉴定并广泛应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和科研成果,经两次全国性会议讨论修改,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修订后的内容共9章40节及7个附录,除保留原规范的总则、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线路测量、绘图复制等章外,增订了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变形测量;以及地形图的修测,编绘,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打样与胶印等章节。

调整了原章、节中的内容:平面控制测量中规定了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电磁波测距中规定了等级导线技术要求;高程控制测量中规定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地形测量中规定了电磁波测距仪极坐标法布设图根点的技术要求、速测仪施测的技术要求;线路测量中规定了各等级线路测量的统一技术规定。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

为了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工程测量规范。

下面将对工程测量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测量目的和测量范围,确保对工程的全面、准确的测量;2.绘制详细的测量平面图,并标注测量控制点;3.调查了解场地环境、地质条件等情况,为测量提供必要的信息;4.准备好测量仪器和工具,并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

二、测量控制点的设置1.测量控制点的数量和位置要合理,能够覆盖整个工程范围;2.测量控制点的设置要牢固,以防止移动和损坏;3.确定好各控制点间的互测误差限,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三、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1.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2.在测量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方法操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3.根据工程的精度要求,确定测量的精度等级,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4.及时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和检验,保证其测量精度。

四、数据处理和成果录入1.对测量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误差分析、平差等;2.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校核,确保其准确性;3.将测量成果按照规定的格式录入,并进行有效的备份和存储。

五、质量检验和验收1.对测量工作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2.对测量成果进行验收,确保其达到工程质量的要求;3.及时纠正和改正发现的问题,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

六、安全保障措施1.在测量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2.确保测量现场的安全,包括防止人员和设备发生意外。

总之,工程测量规范是保证工程测量工作准确、科学、规范的基础。

只有遵循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流程,才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质量。

因此,对于从事工程测量工作的人员来说,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做到规范施工、科学测量,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第2.1.8条:三边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第2.4.10条:普通钢卷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注:s为转点桩至中桩桩位的距离(m).第5.2.19条中桩高程测量,应布设附和路线,其闭合差不应超过50√Lmm.。

第7.2.13条建筑物的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结构、机械设备传动性能及生产工艺连续程度,分别不舍一级或二级控制第7.3.1条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放样,应具备下列资料:一、总平面图;二、建筑物的设计与说明;三、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平面图;四、建筑物的基础平面图;五、设备的基础图;六、土方的开挖图;七、建筑物的结构图。

第7.4.1条灌注桩应根据设计的数据进行定位测量,其定位误差,不宜大于5cm。

当精度要求较高,需建立灌注桩举行控制网时,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4.1的规定。

第2.1.11导线和导线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第7.2.8定线、拨地测量的校核限差第7.4.2山地线路导线测量的的主要技术要求第7.4.8纵、横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断面测量(即中平测量)应逐点附和于基平测量水准点上,按图跟水准测量(包括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精度要求沿中线逐桩进行,并检查里程桩号。

相临水准点高差与纵段检测的较差,不应超过2cm.设计所依据的重要高程点位如铁路轨顶、桥面、路中、下水道井底与坑深测高点灯影按转点施测。

水准点和赚点的读数取值毫米,各中视点的读数则取至厘米。

2横断面测量的宽度应能满足需要。

横断面的方向,在直线部分应与中线垂直,再去线部分应在法线上。

作业过程中,是横向地形变化在不影响设计质量的情况下,可适当的增减断面数,加测断面时应在中线上补桩号及高程。

旧路展宽和排水沟等工程,可选有代表性的位置施测横断面。

3在测量横断面时,应根据不同工程的需要测出横向遇到的建筑地坪、各街巷与单位出入口地面、地下室采光口的窗台、地下管线检修井井盖、进出水口、不同路面结构界限、沿岸水工建筑物顶面等处高程。

(完整word版)工程测量规范(免费)

(完整word版)工程测量规范(免费)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设部国家标准)3。

1 一般规定3.1。

1 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3.1.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1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2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 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3。

1。

4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

5cm/km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1 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3 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4 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5 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

3。

2 卫星定位测量(Ⅰ)卫星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2.1 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

2。

1的规定。

表3。

2。

1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3。

2。

2 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按(3。

2.2)式计算。

σ=22)(d B A •+ (3。

2。

2)式中 σ----基线长度中误差(mm );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mm /Km) d ——--平均边长(km).3。

2。

3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精度的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1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按(3.2。

3-1)式计算;m=[]n WWN31 (3.2。

3-1) 式中 m-——-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mm); N ——--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n--—异步环的边数;W —-—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 ).2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应满足相应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要求,并符合(3。

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规范

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1章总则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2.1一般规定2.2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2.3水平角观测2.4距离测量2.5内业计算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3.1一般规定3.2水准测量3.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4章地形测量4.1一般规定4.2图根控制测量4.3一般地区地形测图4.4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4.5工矿区现状图测量4.6水域地形测量4.7地形图的修测第5章线路测量5.1一般规定5.2铁路、公路测量5.3架空索道测量5.4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5.5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6章绘图与复制6.1一般规定6.2绘图6.3编绘6.4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6.5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6.6打样与胶印第7章施工测量7.1一般规定7.2施工控制测量7.3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7.4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7.5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第8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8.1一般规定8.2竣工总图的编绘8.3竣工总图的实测第9章变形测量9.1一般规定9.2水平位移监测网9.3垂直位移监测网9.4水平位移测量9.5垂直位移测量9.6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工程测量规范-总则工程测量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工程施工测量应遵循“先规划、后测量”的原则,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第三条工程施工测量应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第四条工程施工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测量规范,保证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第五条工程施工测量应及时对测量数据进行审核和处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工程施工测量应遵循“现场测量、实时处理”的原则,确保施工测量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工程施工测量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测量效率和质量。

第八条工程施工测量应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第九条工程施工测量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第十条工程施工测量应及时对测量数据进行归档和备份,确保测量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测量前的准备工作第十一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第十二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对测量工作进行规划和设计,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和计划。

第十三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检查测量设备和仪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确保测量设备和仪器的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准备好测量的基准点和控制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测量人员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

第十六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了解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条件,做好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第十七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核对测量方案和计划,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十九条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测量方案和计划进行测量工作。

第二十条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应先对测量对象进行调查和观测,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第二十一条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测量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8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2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程测量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工程测量规范》TJ26-7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1月3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发〔1986〕250号文通知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冶金工业部颁发的《工程测量规范》TJ26-78(试行)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全国各地有关单位意见,根据体现政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保留了原规范适用的条文,删除、修改了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的条文,增加了通过鉴定并广泛应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和科研成果,经两次全国性会议讨论修改,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修订后的内容共9章40节及7个附录,除保留原规范的总则、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线路测量、绘图复制等章外,增订了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变形测量;以及地形图的修测,编绘,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打样与胶印等章节。

调整了原章、节中的内容:平面控制测量中规定了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电磁波测距中规定了等级导线技术要求;高程控制测量中规定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地形测量中规定了电磁波测距仪极坐标法布设图根点的技术要求、速测仪施测的技术要求;线路测量中规定了各等级线路测量的统一技术规定。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一、引言工程测量是指在建设、施工及后续维护阶段中,利用测量技术对工程对象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合理的工程测量规范有助于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减少错误和成本。

本文将探讨工程测量规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包括道路、桥梁、建筑等。

二、道路测量规范1. 坡度测量道路的坡度测量是确保道路设计符合标准的重要环节。

测量员应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对道路坡度进行测量,并在测量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坡度测量数据应详细记录,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2. 横断面测量道路横断面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在进行横断面测量时,应注意使用适当的测量仪器,测量每个测点的坐标和高程,并绘制详细的横断面图。

三、桥梁测量规范1. 跨距测量桥梁的跨距测量对于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跨距测量应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同时测量梁端的高程和坐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桥面平整度测量桥面平整度对于车辆行驶安全和桥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测量人员应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对桥面的平整度进行测量,提供具体的数据和建议,以便进行维护和修复。

四、建筑测量规范1. 建筑高程测量建筑物的高程测量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和震动。

测量人员应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对建筑物的高程进行测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2. 建筑结构测量建筑结构测量是为了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测量人员应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测量,并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报告。

五、总结工程测量规范对于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同领域中,如道路、桥梁和建筑等,合理的测量规范能够帮助测量人员准确测量和分析数据,为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因此,各行业都应建立和遵守相应的测量规范,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1] 周建国. 工程测量的发展与规范化[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2,39(3):7-9.[2] 李伟, 刘梁.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及技术标准的探讨[J]. 建筑与文化, 2016, 24(4):135-136.[3] 张晓明, 杨辰. 桥梁工程测量规范与实践[J]. 现代交通科技, 2018, 36(3):19-21.。

工程测量规范15217

工程测量规范15217

5.1 工程测量1、地形测量⑴地形图精度,要求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

隐蔽或施测困难地区,可放宽1/2。

高程注记点一般选在明显地形或地物点上,图上注记至0.1m,其密度不少于每方格网10~15个。

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为 0.5m,困难地形可放宽50%。

⑵高程注记点图上应分布均匀,每平方分米不少于5~8点。

图根、碎部点高程均取至厘米注记。

沟渠底高程图上注记间隔10cm,并测注沟宽。

注记以分式标注,分母为沟底高程,分子为沟宽(注至分米)。

⑶测绘内容及表示方法地形图上需表示的内容除按《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相应规定及《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执行外,特别强调要将水沟、水坑、水塘、泉水、裂缝、塌陷坑等与滑坡有关的水文点与微地貌表现在地形图上。

重要地质现象不受比例尺限制,可采用符号夸大表示。

2、剖面测量⑴剖面测量比例尺为1:200、1:500;⑵实测剖面应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施测,剖控点(含两端点)间距应小于1000m,剖面点至测站点最大距离应小于800m;⑶测站点至剖面点距离一次照准一次读数测定,天顶距采用盘左一次读数,用全部仪可直接读平距、高程(或高差);⑷作剖面图时,剖面方向一般按左西右东、左北右南原则;⑸剖面图应注明名称、编号、剖面比例尺、剖面实测方位等。

3、钻孔等勘探点、重要野外地质观测点工程测量⑴所有点位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极坐标法测定;⑵水平角、垂直角、距离均测一测回;⑶在同一测站测定点数量超过10个或观测时间超过1小时后,应重新整平仪器并重新归零。

4、资料成果测量的初步成果提前交付地面地质调查使用。

并提交相应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

5.2 综合工程地质调查测绘1、测绘调查方法测绘方法采用全面查勘法。

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如流域边界、物源、物质组成、堆积范围、影响范围、泥痕、爬高等应进行详细调查追索。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第7章施工测量7.1 一般规定第7.1.1条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工建筑的施工测量。

第7.1.2条施工的控制,可利用原区域内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网,作为建筑物、构筑物定位的依据。

当原区域内的控制网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时,应另测设施工的控制网。

第7.1.3条施工的平面控制网,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二、当利用原有的平面控制网时,其精度应满足需要;投影所引起的长度变形,不应超过1/40000;当超过时,应进行换算;三、当原控制网精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选用原控制网中个别点作为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和方位的起算数据。

第7.1.4条控制网点,应根据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布置图设计。

7.2 施工控制测量(Ⅰ)场区平面控制:第7.2.1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或三边网。

第7.2.2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第7.2.3条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场地大于1K㎡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二、建筑场地小于1K㎡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三、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第7.2.4条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4等级边长(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Ⅰ级100~300 5 ≤1/30000Ⅱ级100~300 8 ≤1/20000第7.2.5条建筑方格网的首级控制,可采用轴线法或布网法,其施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轴线法。

1轴线宜位于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2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3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4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

最新工程测量规范

最新工程测量规范

最新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对地理、土壤、地貌、环境、建筑物、设备等因素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的过程。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工程测量规范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份新的工程测量规范,共计1000字:1.测量设备规范:1.1测量仪器应具备相应的测量范围和精度,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1.2测量仪器应经过定期的校准和维护,并保存相应的校准证明和维护记录。

1.3测量仪器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测量技能和操作规程。

2.测量任务规范:2.1测量任务应在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确定,并编制测量任务书。

2.2测量任务书应包括测量项目、测量方法、测量精度、测量周期和测量成果要求等内容,并由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

2.3测量任务书的执行应由专业的工程测量人员进行,并记录相关的测量过程和结果。

3.现场测量规范:3.1现场测量前,应进行现场勘测,确定测量点位置和测量范围。

3.2现场测量时,应采用符合要求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并进行数据的实时记录和处理。

3.3现场测量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问题,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4.数据处理规范:4.1测量数据应进行实时监控和备份,并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中。

4.2测量数据的处理应采用合理的数学和统计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测量数据的处理结果应进行定期的审核和验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5.测量成果规范:5.1测量成果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编制和制图。

5.2测量成果应包括详细的测量报告和相应的图表,并附上相应的技术说明和数据处理过程。

5.3测量成果的审核和验收应由专业的测量专家进行,并由相关部门批准和确认。

以上就是对最新工程测量规范的简要介绍,工程测量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希望以上规范能够为工程测量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工程测量规范新标准最新版

工程测量规范新标准最新版

工程测量规范新标准最新版工程测量作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确保了工程的精度和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需求的不断变化,工程测量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最新版的工程测量规范的主要内容:1. 引言工程测量规范的制定旨在为工程测量活动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

2.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定义,均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解释和界定,确保术语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3. 测量原则- 准确性:测量结果应尽可能接近真实值。

- 可靠性:测量结果应具有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 经济性: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测量成本。

4. 测量设备和工具所有测量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通过定期校验以保证其性能。

5. 测量方法- 地面测量:包括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应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

- 空间测量: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无人机等进行三维空间数据的采集。

- 特殊环境下的测量:如地下、水下等特殊环境,应采用相应的专用设备和技术。

6. 数据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软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7. 质量控制- 测量过程中应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测量前的设备检查、测量中的误差分析和测量后的数据审核。

-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活动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

8. 安全与环境保护在进行工程测量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应采取措施减少测量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9. 规范的更新与修订本规范将根据技术发展和工程实践的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新和修订。

10. 结语工程测量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促进工程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所有参与工程测量的人员和单位都应严格遵守本规范,以实现工程测量的高标准和高质量。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虚构的,实际的工程测量规范应参照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正式文件。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1章总则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2.1 一般规定2.2 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2.3 水平角观测2.4 距离测量2.5 内业计算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3.1 一般规定3.2 水准测量3.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4章地形测量4.1 一般规定4.2 图根控制测量4.3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4.4 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4.5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4.6 水域地形测量4.7 地形图的修测第5章线路测量5.1 一般规定5.2 铁路、公路测量5.3 架空索道测量5.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5.5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6章绘图与复制6.1 一般规定6.2 绘图6.3 编绘6.4 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6.5 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6.6 打样与胶印第7章施工测量7.1 一般规定7.2 施工控制测量7.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7.4 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7.5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第8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8.1 一般规定8.2 竣工总图的编绘8.3 竣工总图的实测第9章变形测量9.1 一般规定9.2 水平位移监测网9.3 垂直位移监测网9.4 水平位移测量9.5 垂直位移测量9.6 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工程测量规范-总则工程测量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 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测量工作。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规程,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测量工作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人员进行,测量仪器设备应当经过检定合格。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测量管理体系,明确测量责任和工作程序。

第六条测量工作应当与设计、施工各功能部门紧密配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测量记录档案,保证施工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第八条测量工作的成果应当及时上报,确保施工监理部门和相关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测量情况。

第九条施工测量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确保工程安全。

第十条对于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测量准备工作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组织编制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仪器设备及材料的准备等内容。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和校准,确保其符合测量要求。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测量点进行规划和布设,确保能够满足工程测量的需要。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为测量人员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提前与设计、施工各部门沟通,明确测量工作的要求和目标。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测量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熟练掌握测量技术。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及时为测量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测量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三章测量执行工作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测量方案组织实施测量工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测量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和整理,保证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第二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向设计、施工各部门报告测量结果,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及时性。

(GB55018-2021)工程测量通用规范

(GB55018-2021)工程测量通用规范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年月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通知建标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程测量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程测量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年月日起施行原工程测量规范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年月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发号文通知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冶金工业部颁发的工程测量规范试行进行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全国各地有关单位意见根据体现政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保留了原规范适用的条文删除修改了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的条文增加了通过鉴定并广泛应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和科研成果经两次全国性会议讨论修改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修订后的内容共章节及个附录除保留原规范的总则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线路测量绘图复制等章外增订了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变形测量以及地形图的修测编绘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打样与胶印等章节调整了原章节中的内容平面控制测量中规定了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电磁波测距中规定了等级导线技术要求高程控制测量中规定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地形测量中规定了电磁波测距仪极坐标法布设图根点的技术要求速测仪施测的技术要求线路测量中规定了各等级线路测量的统一技术规定鉴于摄影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深度和广度已具备形成独立规范的条件已将原工程测量规范中的摄影测量部分另编工程摄影测量规范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希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西安市西影路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院工程测量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邮政编码并抄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基建局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年月目录主要符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平面控制测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第三节水平角观测第四节距离测量第五节内业计算第三章高程控制测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水准测量第三节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四章地形测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图根控制测量第三节一般地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五节工矿区现状图测量第六节水域地形测量第七节地形图的修测第五章线路测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铁路公路测量第三节架空索道测量第四节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第五节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六章绘图与复制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绘图第三节编绘第四节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第五节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第六节打样与胶印第七章施工测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施工控制测量第三节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第四节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第五节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第八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竣工总图的编绘第三节竣工总图的实测第九章变形测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水平位移监测网第三节垂直位移监测网第四节水平位移测量第五节垂直位移测量第六节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变换计算公式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主要符号照准差电磁波测距边长度水平距离经纬仪的型号水准仪的型号方位角闭合差等高距平均高程高差大气折光系数线路长度测图比例尺分母高差偶然中误差高差全中误差测距中误差方位角中误差测角中误差附合线路或闭合环的个数测站数测段数边数基线数三角形个数测量的权地球平均曲率半径边长斜距边长相对中误差分母闭合差分别为方位角条件固定角条件板条件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差垂直角求距角正弦对数一秒差对向观测的高差较差单位权中误差第一章总则第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第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对于测图面积大于的比例尺地形图在满足工程建设对测图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宜按国家测绘局颁发的现行有关规范执行第条工程测量作业前应了解委托方对测绘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或勘察纲要工程进行中应加强内外业的质量检查工程收尾应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资料整理工程技术报告书或说明书的编写工作第条对测绘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修第条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第条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当多余观测数小于时宜选用一定的置信概率采用中误差的区间估计再结合观测条件评定观测精度第条各类工程的测量工作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淮的规定第二章平面控制测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制宜既从当前需要出发又适当考虑发展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和三边测量等方法对某些特殊工程可采用边角网的测量方法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三角测量三边测量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小三角小三边导线测量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各等级的采用根据工程需要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在满足本规范的精度指标的情况下可越等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第条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一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二采用高斯正形投影带或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年国家高程基准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三小测区可采用简易方法定向建立独立坐标系统四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五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第条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第条三角测量的网锁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等级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测回数三角形最大闭合差二等三等首级加密四等首级加密一级小三角二级小三角注本规范表格公式及条文叙述中的中误差闭合差限差及较差均为正负值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时一二级小三角的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倍一各等级的首级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当受地形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二加密的控制网可采用插网线形网或插点等形式各等级的插点宜采用坚强图形布设当受条件限制时单插点对于三等点应有不少于个内外交会方向其中外交会方向至少应有两个交角为四等点应有不少于个内外交会方向当图形欠佳时其中至少应有外交会方向双插点的交会方向数应为上述规定的倍但其中不应包括两待定点间的对向观测方向当采用边角联合交会时多余观测数必须与上述各等级插点规定相同一二级小三角插点的内外交会方向数不应少于个或外交会方向数不应少于个三一二级小三角的布设可采用线形锁线形锁的布设宜近于直伸狭长地区布设一条线形锁时按传距角计算的图形强度的总和值应以对数六位取值并不得小于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第条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等级导线长度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注表中为测站数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倍第条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规定长度的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第条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本规范第条中规定长度的倍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三边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第条各等级三边网的起始边至最远边之间的三角形个数不宜多于个三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三边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等级平均边长测距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二等三等四等一级小三边二级小三边第条各等级三边网的边长宜近似相等其组成的各内角宜为当受条件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当图形欠佳时应增测对角线边第条四等以上的三边网宜在网中选择接近的角以相应等级三角测量的测角精度进行观测作为检核其检核的限差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第条当以测边方法进行交会插点时至少应有一个多余观测根据多余观测与必要观测算得的纵横坐标差值不应大于第二节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第条测区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在搜集和了解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踏勘和图上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当与国家点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控制网应进行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当设计重要且复杂的控制网时宜考虑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在完整的误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及各级网的精度优化设计第条当在设计和选点时宜利用已有点位并使所选点位构成良好的图形第条控制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角网二等不宜小于三和四等不宜小于一级及一级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等影响为原则二测距边位置的选择应满足相应测距方法对地形等因素的要求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其测距边选择应遵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三觇标的高度应合理作业应安全四控制点应便于长期保存加密扩展和寻找第条二三等控制点应建造觇标四等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觇标可因地制宜地选用钢标木标或混凝土标等所建的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标形端正标架稳固二标柱的中心仪器台的中心宜与标石的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应大于三标柱距离测站仪器的观测视线二等点应大于三四等点应大于第条二三等点应埋设柱石和盘石两层标石中心的最大偏差不应超过四等以下的各级控制点可不埋设盘石一二三级导线点位于铺装路面上的部分可采用其他能长期保存稳定的标志代替埋设标石标志标石的埋设规格应按本规范附录二执行二三四等控制点应绘制点之记其它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第三节水平角观测第条水平角观测所用的光学经纬仪在作业前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检验一照准部旋转轴正确各位置气泡读数较差型仪器不应超过二格型仪器不应超过一格二光学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型仪器不应大于型仪器不应大于三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型仪器不应超过型仪器不应超过四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五仪器的底部在照准部旋转时无明显位移六光学对点器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第条水平角观测前或观测后应测定归心元素测定时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对于标石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对于照准圆筒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投影完毕后除标石中心外其他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绘两个观测方向角度元素应量至长度元素应量至第条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当方向数不多于个时可不归零各测回间度盘和测微器位置的变换应按本规范附录三执行二等三角点水平角观测可采用全组合测角法第条当测站的方向总数超过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值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第条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格四等以上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士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第条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的规定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表等级仪器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倍照准差变动范围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四等及以上一级及以下注为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的范围时该方向倍照准差的变动范围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高山地区二三等三角网点的水平角观测当垂线偏差和垂直角较大时其水平方向观测值应进行垂线偏差的修正第条四等以上导线水平角的观测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应等于其误差值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倍第条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来度盘位置上进行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倍照准差变动范围或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二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倍照准差变动范围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三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时应重测该站第条首级控制网定向时方位角传递宜联测个已知方向其水平角观测应按首级网的有关规定执行第条水平角观测结束后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三角网测角中误差式中测角中误差三角形闭合差三角形的个数二导线网测角中误差式中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计算时的测站数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第四节距离测量电磁波测距第条本节电磁波测距各项指标适用于中短程红外测距仪中短程的划分短程为以下中程为第条电磁波测距仪按标称精度分级其级别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仪器的标称精度表达式为式中测距中误差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测距长度二当测距长度为时仪器精度分别为级级级第条电磁波测距仪及辅助工具的检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新购置的仪器或大修后应进行全面检校二测距使用的气象仪表应送气象部门按有关规定检测当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空盒气压计时宜送当地气象台站校准第条选择测距边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测距边宜选在地面覆盖物相同的地段不宜选在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的上空二测线上不应有树枝电线等障碍物四等及以上的测线应离开地面或障碍物以上三测线应避开高压线等强电磁场的干扰四测距边的测线倾角不宜太大第条测距的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测边时应在成像清晰和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雪和大风天气不宜作业不宜顺光逆光观测严禁将仪器照准头对对准太阳二当反光镜背景方向有反射物时应在反光镜后方遮上黑布三测距过程中当视线被遮挡出现粗差时应重新启动测量四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当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五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宜选用高原型空盒气压表六当测四等及以上的边时应量取两端点的测边始末的气象数据计算时应取平均值测量温度时应量取空气温度通风干湿温度计应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以外的地方其读数取值精确至气压表应置平指针不应滞阻其读数取值精确至七当测距边用三角高程测定的高差进行倾斜修正时垂直角的观测和对向观测较差要求可按本规范第条中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有关规定放宽倍执行八当测高精度边或长边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选在日出后小时左右或日落前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观测宜采用电照准应在启动仪器后观测第条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表平面控制网等级测距仪精度等级观测次数往返总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单程各测回较差往返较差二三等四等一级二三级注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次的过程根据具体情况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观测代替往返观测第条测距边的水平距离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气象改正应按所给定的图表或公式进行二加乘常数的改正应根据仪器检测结果进行三测距仪与反光镜的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式中水平距离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仪器与反光镜之间的高差第条测距边的精度评定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单位权中误差式中单位权中误差各边往返距离的较差测距的边数各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其值为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按测距仪的标称精度计算二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式中第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第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当网中的边长相差不大时可按下式计算平均测距中误差式中平均测距中误差因瓦尺普通钢尺和横基尺视差法测距第条采用因瓦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第条普通钢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因瓦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表相对中误差作业次数丈量总次数定线最大偏差尺段高差较差读定次数估读值至温读数值至同尺各次或同段各尺的较差成果取值精确至经各项修正后各次或各尺全长较差注为测距长度普通钢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表边长丈量较差相对误差作业尺数丈量总次数定线最大偏差尺段高差较差读定次数值至温度读数值至同尺各次或同段各尺的较差注当检定钢尺时其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第条横基尺视差法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横基尺视差法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表单个视差图形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距长度视差角测角中误差测角方法及限差视差角以型仪器在同竖盘位置观测次其角值较差不得超过注当边长大于上表规定时应分段测量尺长检定中误差不应超过加常数检定中误差不应超过型仪器测微器的行差大于时应加行差修正第五节内业计算第条计算所用的外业手簿及起算数据均应经检查核对后才能使用当使用电子记簿器时打印输出的主要项目应与手记相同存贮在记簿器内的各项限差应打印附在记录中第条一级及以上平面控制网的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法二级及以下平面控制网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当采用简化方法平差时应以平差后坐标反算的角度和边长作为成果第条三角网条件方程式自由项的限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对数形式真数形式式中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相应等级的测角中误差求距角正弦对数一秒表差求距角二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值对数形式真数形式式中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值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起始边边长对数中误差三方位角条件的自由项的限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