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染色

合集下载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直接染料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习观察细菌细胞形态结构,提高对细菌分类的认识。

3. 培养无菌操作和显微镜使用技能。

二、实验原理直接染料染色法是一种简便的细菌染色方法,利用染料直接与细菌细胞结合,使细胞着色。

该法适用于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是细菌学实验中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

三、实验材料1. 细菌样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2. 染料:结晶紫、碘液、酒精、蒸馏水。

3. 仪器:显微镜、接种环、载玻片、吸水纸、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涂片:将细菌样本接种于载玻片中央,用接种环将菌液均匀涂布,晾干。

2. 固定:将涂有细菌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使菌膜固定。

3. 初染:在固定的涂片上滴加适量结晶紫染液,染色1-2分钟。

4. 水洗:用蒸馏水冲洗涂片,去除多余的染料。

5. 媒染:在涂片上滴加碘液,媒染1分钟。

6. 水洗:用蒸馏水冲洗涂片,去除多余的碘液。

7. 吸水:用吸水纸吸去涂片上的水分。

8. 观察显微镜: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细胞形态和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呈球形,表面光滑,染色后呈紫色。

2. 大肠杆菌:细胞呈杆状,两端钝圆,染色后呈紫色。

3. 枯草芽孢杆菌:细胞呈杆状,两端钝圆,有芽孢,染色后呈紫色。

通过直接染料染色实验,可以观察到不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为细菌分类提供依据。

六、实验讨论1. 直接染料染色法操作简便,染色时间短,但染色效果不如革兰氏染色法清晰。

2. 在实验过程中,无菌操作至关重要,以免污染细菌样本。

3. 观察细菌形态和结构时,应注意不同细菌的特点,以便正确分类。

4. 实验过程中,应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效果。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直接染料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观察了不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提高了对细菌分类的认识。

同时,培养了无菌操作和显微镜使用技能,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直接染料对不同纤维材料进行染色实验,观察染色效果并分析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

实验材料:1. 直接染料(选择不同颜色的直接染料)。

2. 棉布、羊毛、丝绸等不同纤维材料。

3. 染色槽、搅拌棒、温度计等实验器材。

4. 盐、碱等辅助染色剂。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染色槽清洗干净,准备好所需的染料、纤维材料和辅助染色剂。

2. 染色前处理,将纤维材料进行清洗,并在染色前进行预处理,如浸泡、脱脂等。

3. 染色操作,将染色槽中加入适量的水,加入染料和辅助染色剂,并调节温度和时间,将纤维材料放入染色槽中进行染色。

4. 染色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纤维材料取出,进行清洗和固色处理,最后晾干。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纤维材料对直接染料的吸收效果存在差异,棉布、羊毛、丝绸等材料对染料的吸收程度不同,影响了染色效果。

2. 染色槽中的温度、时间和染料浓度等因素对染色效果有明显影响,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染色不均匀,染料浓度过低则会影响染色的深浅程度。

3. 辅助染色剂的使用也会影响染色效果,盐可以提高染料的溶解度和染色效果,而碱则可以提高染料的亲和力。

实验结论:直接染料染色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材料、染色条件和辅助染色剂对染色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纤维材料和染色要求,选择合适的染料和染色条件,以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直接染料染色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了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和影响因素。

同时,也为今后的染色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经验。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直接染料染色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染色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经验。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染色技术,提高染色效果,为纺织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

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一、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特性: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

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1、染色性能: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

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2.1 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

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1、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理,来提高其牢度。

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二、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特性: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2、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1、亲和力的影响1.1 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2、浴比的影响2.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3、温度的影响3.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下染色。

3.2 碱剂的影响:在保证固色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PH,一般PH控制在10-11为宜。

细胞染色方法及原理

细胞染色方法及原理

细胞染色方法及原理细胞染色是生物学的一个基础技术,它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细胞形态和结构的重要手段。

细胞染色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染色和间接染色。

直接染色是指将染料直接应用于细胞样本上,以染色剂与细胞内各种成分产生化学反应,使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得以显现。

间接染色则是先将染料应用于载玻片上的细胞样本,通过染色剂与样本内成分的亲和性,使样本中的目标分子标记出来,再用荧光显微镜等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

直接染色直接染色法有许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为H&E染色、吉姆萨染色、利伯曼染色、朗格(KOH)染色等。

H&E染色H&E染色是一种组织染色方法,通常用于病理学中观察组织切片的形态和结构。

这种染色方法基于酸性和碱性染料的亲和性,将形态和结构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的成分染色成不同的颜色,从而使它们在显微镜下易于区分和观察。

1. 组织切片烘干,清洁去除蜡垢。

2. 组织切片在浓甲醛中进行固定处理。

3. 组织切片在乙醇溶液中逐渐脱水。

6. 组织切片在染色盒中加入碱性染料碧基苏丹、酸性染料伊红,进行染色。

吉姆萨染色1. 细胞的悬液或细胞涂片,经过风干处理。

2. 片上加吉姆萨染色液。

3. 让染色液在室温下静置10-15分钟。

4. 加入相同容量的蒸馏水。

5. 充分洗去染色液。

6. 用红色染色液对细胞进行染色增强。

7. 最后再次漂洗片子。

利伯曼染色利伯曼染色方法基于利伯曼氏液体染色剂在酸性环境下与细胞成分之间的化学反应,此反应使得不同细胞成分在显微镜下呈现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隔离和观察各种细胞成分。

1. 细胞经过固定处理,去除胆碱酯酶和脂肪酶的影响。

2. 用pH3.5左右的利伯曼氏液体染色剂钙铵液溶解。

3. 细胞片在盐酸中进行处理,形成酸性条件。

4. 细胞片在液体染料中沉浸数小时,使其染色剂物质进入细胞内。

5. 染片在盐酸溶液中进行退色,清洗时间在20-30秒左右。

6. 将片子过水,并以乙醇调制为10%中度酸性溶液。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和方法,了解直接染料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与试剂:1. 直接染料。

2. 棉布或其他适合的织物样品。

3. 染色槽。

4. 蒸馏水。

5. 电磁搅拌器。

6. 试管。

7. 称量仪。

8. 烘干器。

9. PH试纸。

10. 碱液。

11. 盐酸。

12. 醋酸。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染色槽清洗干净,准备好所需的染料和织物样品。

2. 染色液配制,根据染色的要求,将适量的直接染料加入到染色槽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调节PH值至所需范围。

3. 染色操作,将准备好的织物样品放入染色槽中,通过搅拌或其他方式,使织物充分浸泡在染色液中,保持一定时间,直至染色均匀。

4. 染色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织物取出,用清水冲洗,直至洗涤水清澈,然后用烘干器或晾晒进行干燥。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将直接染料染色到织物样品上,得到了理想的染色效果。

经过对染色后的织物进行观察和测试,发现染色后的织物色泽饱满,色彩艳丽,染色均匀,具有良好的牢度和耐光性。

经过对染色液的PH值进行测试,发现PH值在理想范围内,符合染色要求。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和方法,掌握了直接染料染色的操作技能。

同时也了解了直接染料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为今后的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染色液的PH值对染色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严格控制。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践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为直接染料的应用和推广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直接染料染色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践和学习,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推动染料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直接染料染色—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直接染料染色—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直接染料的溶解性
直接染料分子中含有磺酸基,能溶解于水,在水中能电离 染料阴离子。 溶解性大小与染料分子中所含的水溶性基团的数目有关。 染料的溶解度也和温度有关,通常温度提高,染料的溶解
度便随着增大。 直接染料会和硬水中的钙、镁、铁等离子作用生成沉淀,
降低染料的利用率,并可能造成色斑等疵病。所以,溶解 染料及染色用水宜用软水。
直接染料染色
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1.溶解性
➢含水溶性基,能直接溶于水; ➢易聚集,可加温或加纯碱助溶; ➢不耐硬水,需用软水或对水进行软化处理。
2.直接性
Hale Waihona Puke ➢对纤维素纤维有较高的亲和力。
3.盐效应
染色性能
➢加盐促染,但促染效果与染料结构有关。
4.温度效应
➢温度影响上染率,应根据染料结 构选择染色温度。
对染色时间的掌握是以透染为准,粘胶纤维的染色时间要 比棉为短。同样色泽,粘胶纤维的染色牢度也要比棉为好,原因 在于粘胶纤维对染料的吸收相对于棉而言要充分和深入。
直接染料的直接性
直接染料直接性较大:
(1)直链型,具有较好的线性和同平面性。 (2)具有较长的共轭系统,拥有多个双键。 (3)染料分子中的—NH2和—OH与纤维素分子中的—
OH形成氢键。 (4) 分子量很大
直接染料的盐效应
无机的中性盐类,如食盐、元明粉等,在水溶液中 会发生电离。无机的阳离子,体积较小,因此在水溶 液中活泼性较大,容易吸附在纤维分子的周围,从而 降低纤维分子表面的阴电荷,相对地增加了染料阴离 子与纤维素分子间的吸附量,达到促染的效果。因此 中性盐类可作为促染剂,但当盐类增加过多时,又会 因染料胶体状态遭到破坏,结果析出沉淀。

不勾线直接积墨染色的方法

不勾线直接积墨染色的方法

不勾线直接积墨染色的方法不勾线直接积墨染色的方法,也被称为“水墨积染”或“水墨直接上色”,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

它使用水墨直接上色,而不是像传统的线描一样使用线条勾勒物体轮廓。

这种方法能够营造出独特的笔墨氛围,凸显出水墨的韵味。

在进行不勾线直接积墨染色的方法时,有一些关键的步骤需要遵循。

首先,选取合适的毛笔。

一把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毛笔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选择羊毫笔,并选用适中大小的毛笔。

选择一把好的毛笔对于水墨积染的效果至关重要。

其次,准备好适宜的墨汁。

在进行水墨积染时,墨汁的浓度非常重要。

墨汁的浓稠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深浅、饱满度。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水来调节墨汁的浓稠度。

然后,需要为画纸预处理。

在进行水墨积染时,画纸的湿度是需要被控制的。

首先,用水刷湿整个画纸,然后用纸巾轻轻拍干表面的水分。

这样处理后的湿度可以有效地将墨汁渗透到画纸的内部,使得颜色更加饱满。

接下来,使用适量的墨汁蘸取毛笔。

将墨汁均匀地涂抹在纸上,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墨汁的浓度和颜色的深浅。

当使用毛笔将墨汁涂抹在纸上时,可以通过调整毛笔的压力和角度来控制墨汁的渗透程度和颜色的变化。

当需要增加墨色时,可以再次蘸取墨汁直接在纸上涂抹。

最后,在进行不勾线直接积墨染色时,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感和技巧。

很多时候,艺术家需要根据墨汁的渗透程度和色彩的变化来决定采取的措施。

一方面要保持画面的整体协调,另一方面要注意墨色、水墨的变化。

这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感觉。

总之,不勾线直接积墨染色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绘画技法,通过直接将墨汁染色在纸上,不仅可以凸显出水墨的韵味和效果,还可以给观者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在进行不勾线直接积墨染色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毛笔、准备好适宜的墨汁,并且对画纸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同时,艺术家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根据墨汁的渗透程度和颜色的变化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步骤和技巧,水墨积染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染整工艺原理4直接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原理4直接染料染色
➢ 温度对拼色工艺的影响
➢ 选同类直接染料
➢拼色上染百分率<单独上染百分率 ➢低温时更显著(原因不很清楚),可能是不同染料分子
在染液中聚集引起
➢ 盐的促染作用
➢ 加盐使染料上染率显 著增加
➢ 在阴离子染料染带负 电的纤维的染色系统 中普遍存在
➢ 促染作用对水溶性大 的染料作用明显
➢ 促染作用对含负离子 多的纤维更为明显( 铜氨纤维素)
➢ 日晒牢度差
➢除铜盐直接染料(铜盐后处理染料)6级以上外,其它 直接染料3~4级
➢ 用途
➢ 棉针织、丝绸、粘胶染色(牢度比棉高1/2~1级 )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固色机理
➢ 封闭染料的水溶性基团 ➢ 与染料形成低水溶性的金属离子络合物 ➢ 在纤维表面形成立体网状的聚合物薄膜封闭染料 ➢ 与纤维反应发生交联,形成高度多元化交联网状
➢ C.I. Direct Green 6 对硬水敏感 ➢ C.I. Direct Green 8 遇铁变兰且暗 ➢ C.I. Direct Green 12 遇铁变兰且暗
➢ 染色工艺控制
➢电解质(盐)
➢ 加NaCl(或Na2SO4)促染 ➢ 用量10 – 30 g/L,中途加入
➢温度
➢ 不同染料控制不同的升温速度 ➢ 低温染料:70℃以下 ➢ 中温染料:70-80℃ ➢ 高温料:分段沸染

染整精品课件:直接染料染色

染整精品课件:直接染料染色

第一章 直接染料染色
一. 直接染料定义 分子中含有SO3Na、COONa 的水溶性阴离子染料,染色时不
需媒染剂就能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 之所以称直接,是相对于媒染染料而言。
第一个合成染料由英国人W.H.Perkin于1856年发明,为苯胺紫 (碱性染料)。
第一个直接染料为刚果红,在1884年由Bottiger合成。
合成染料的华丽色彩令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都为之青 睐,意外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创业冲动,1857年, Perkin在哈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苯胺紫的合成 染料工厂,并因此成为世界巨富。
现代化学分析表明,苯胺紫是一种三芳甲烷结构的碱 性染料,与蛋白质纤维的羧基阴离子可以形成盐键结 合而上染。
Perkin的发明在人类有机化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义,在Perkin之后,化学家们纷纷进行有意识地探索 和试验,蒽醌、偶氮、酞菁、靛族、杂环等等结构的 人工合成染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问世,在五彩缤纷的 现代纺织服装世界中,苯胺紫已经逐渐退出了染色行 业的历史舞台,但人们却不会因此忘记W.H.Perkin对 现代纺织印染业作出的伟大贡献。
染整工艺原理(二)
总学时数:48学时
直接染料染色
6学时
酸性染料染色
6学时
活性染料染色
9学时
分散染料染色
6学时
还原染料、
暂溶性还原染料染色 6学时
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 3学时
阳离子染料染色 6学时
机动、习题课
6学时
绪论
染整加工一般工序: 练漂 → 染色 → 印花 → 整理
一.染色定义
使染料与纤维形成物理或化学结合,在织物上形成均匀的具有 一定坚牢度的色泽的加工过程。
产地 浙江 江苏

溢达无水染色原理

溢达无水染色原理

溢达无水染色原理
溢达无水染色是一种无水染色技术,也被称为直接染色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将染料颗粒直接渗透到纤维内部,与纤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染色的目的。

该技术不需要使用传统染色过程中所需的大量水、盐和助剂,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具体原理如下:
1. 溶液准备:将染料颗粒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染料溶液。

2. 渗透:将纤维材料浸入染料溶液中,使染料颗粒渗透到纤维内部。

3. 反应:染料颗粒与纤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染色物质。

4. 固定:通过热处理或其他方法,使染色物质与纤维牢固结合,避免染色物质脱落。

溢达无水染色具有以下优点:
1. 节约水资源:无需大量使用水来稀释染料和清洗纤维材料,减少了用水量,节约了水资源。

2. 减少污染物排放:无水染色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大量盐和助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节约能源:由于无需进行大量水的加热和蒸发,无水染色过程节约了能源。

4. 色牢度好:染料颗粒与纤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染色物质与纤维结合牢固,具有较好的色牢度。

5. 染色均匀:无水染色技术可以实现对纤维内部的染色,染色均匀度高。

溢达无水染色是一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染色效果好的染色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它是将染料直接添加到纤维素纤维中,通过化学反应将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纤维素纤维上,从而实现染色的目的。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的优点在于染色效果好,色彩鲜艳,且染色速度快,染色成本低。

同时,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适用于各种纤维素纤维,如棉、麻、丝、毛等,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的步骤主要包括预处理、染色、定色等环节。

预处理是为了去除纤维素纤维表面的杂质和油脂,以便染料能够更好地渗透到纤维素纤维内部。

染色是将染料添加到纤维素纤维中,使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染色的目的。

定色是为了使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纤维素纤维上,防止染色后的颜色褪色或掉色。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的染料种类繁多,包括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

天然染料是从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取的染料,如蓝靛、茜草、木槿花等。

合成染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染料,如偶氮染料、酞菁染料等。

不同的染料具有不同的染色效果和染色特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染料进行染色。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具有染色效果好、色彩鲜艳、染色速度快、染色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纤维素纤维
的染色。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纤维素纤维和染料种类选择合适的染色工艺和染料,以获得最佳的染色效果。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Directdyedyeingexperiment)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Directdyedyeingexperiment)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Direct dye dyeing experiment)Direct dye dyeing experiment.Txt I've only had two things in my life: No, neither will it. Others have backgrounds, and I have back figures. The ideal of meat, the fate of cabbage. The ideal of meat, the fate of cabbage. White horse. Where have you been?! Did you lose the prince and dare not come to see me?. First, 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Master the method of direct dye dyeing and learn the use of spectrophotometer. Learn to use spectrophotometer to determine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dye, and draw the absorbance, dye concentration working curve, calculate the percentage of direct dye dyeing.Two 、 experimental principleDirect dyes have good water solubility and directness. When dyes are dissolved in water, they can be dyed onto the fiber. According to beer's law, when a certain wavelength of light through the dye solution, dye concentration and absorbanc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ye is calculated by measuring the absorbance of dye liquor. If the measured absorbance values before and after dye staining, we can calculate the direct dye uptake.Three, experimental content(1) direct dye dyeing process1. experimental materials, instruments and pharmaceuticals(1) experimental material: three pieces of bleached cotton fabric (each weight about 4G).(2)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bath, electronic balance, balance, electric furnace, pipette (10ml) (50ml, 1000ml), beaker, glass dyeing cup (250ml), (100ml), a thermometer (100 DEG C), glass rod, angle spoon, bulb, electric iron.(3) experimental drugs: acetic acid (10g/l), sodium chloride, Y, direct dye fixing agent.2. experimental steps(1) process prescription and condition;The prescription and condition of dyeing liquid are shown in table 10-1.Table 10-1 prescription and condition of dyeing liquidPrescription and prescription 1 Prescription 2 prescription 3Direct dye 1 (to fabric weight%) 210Direct dye 2 (to fabric weight%) 012Sodium chloride (g/l) 555Bath than 50:1, 50:1, 50:1Temperature (DEG) 909090Time (min) 303030Table 10-2 of prescription and condition of fixing liquid.Table 10-2 prescription and condition of solid color liquidReagent and condition dosageFixing agent Y (g/l) 20Acetic acid (g/l) 0.35Bath ratio 50:1Temperature (DEG) 60-70Time (min) 20PH5.5 -6.0(2) technological process: bleaching cotton fabric + soaking, warm water, extrusion drying, dyeing, washing, fixing color, washing with warm water, washing with cold water, ironing.(3) experimental operation: weigh dye (accurate to 0.001g) and sodium chloride in 50ml beaker, add a small amount of warm water and mix thoroughly dissolved, add appropriate amount of water is completely dissolved after the transfer to the dyeing cup, washing small beaker and add water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overall volume, mix in post dyeing cup thermostatic water bath pot add heat to 50 DEG C the sodium chloride, spare. The cotton fabric impregnated with warm water, after squeezing into the dye and add 1/2 amount of sodium chloride was about to 1 DEG C /min is heated to 90 DEG C, after 15min staining the fabric with a glass rod clamp, the other 1/2 amount of sodium chloride is added to 15min, dye dyeing after removing the fabric with warm water wash again, add the solid color solution at 60-70 deg.c, solid color 20min, solid color after cold water rinse, dry ironing.(two) determination of the percentage of direct dye uptake1. experimental materials, instruments and pharmaceuticals(1) experimental material: a piece of bleached cotton fabric (about 4G heavy).(2)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bath, electronic balance, balance, 721 spectrophotometer, glass dyeing cup (250ml) (100ml, 500ml), beaker, flask (50ml, 500ml), pipette (5ml), a (500ml), the surface plate (12cm), absorption ball, horn spoon etc..(3) experimental drugs: sodium chloride, direct dyes.2. experimental steps(1) prepare standard solution: take the direct dye (optional) 0. on the electronic balance。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直接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掌握直接染料染色的实验方法并了解其原理。

实验材料:
1.直接染料:紫119、红98、黄50、蓝71
2.棉布织物
3.浴比为1:20的10%氢氧化钠溶液
4.浴比为1:20的10%盐酸溶液
5.醋酸及其酯类洗涤剂
实验步骤:
1.将棉布织物洗涤并晾干。

2.准备4个盛有直接染料的容器,分别加入所需的红、紫、黄、蓝染料,并在盛器中加入适量的热水搅拌均匀。

3.将干净的棉布织物分别放入4个染料溶液中,搅拌均匀,浸
泡时间分别为1小时、2小时、3小时及4小时。

4.将经过浸泡的棉布织物取出,分别在盛有氢氧化钠、盐酸的
溶液中漂洗,时间各5分钟。

5.用清水反复冲洗棉布织物,直至水的颜色变透明。

6.将棉布织物脱水,并进行晾干。

7.将染色后的棉布织物放入醋酸及其酯类洗涤剂的清洗溶液中,进行清洗。

8.取出棉布织物,进行晾干。

实验结果:
经过染色后,棉布织物呈现出明亮、鲜艳的颜色,色彩稳定度好,不易褪色。

实验原理:
直接染料是指直接作用于棉织物等天然纤维的染料,具有染色
速度快、使用方便、染色效果好等特点。

该染料中含有直接与纤
维相互作用的基团,与纤维之间产生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等
化学键的相互作用。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直接染料染色的原理和实验流程。

同时也体会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和细致性操作。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

直接染色法染色工艺
直接染色法是一种将染料直接应用于纤维表面的染色工艺。

该工艺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包括棉、羊毛、丝、麻和合成纤维等。

在这种技术中,染料可以直接依附于纤维的表面上,而不需要先进行染料的溶解或染色剂的中间介质。

这比间接染色法更快、更简便和更节省
成本。

直接染色法可以在纤维内部和外部染色。

内部染色法是将染料分散在溶液中,通过渗
透机制使染料进入纤维内部。

外部染色方法则直接将染料应用在纤维表面上,由于染料具
有亲和力,它们可以依附在纤维上。

染料被纤维表面锁定,不易褪色或受到水的冲刷。

在直接染色法中,染料颜色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他颜色混合使用,以产生新的色调。


意味着使用这种方法染色的纤维可以被涂上各种颜色,而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染色后的纤维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色彩饱和度和均匀度高,可以持久不褪色。

因此,直
接染色法在印染行业中非常流行。

目前,直接染色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丝绸、化纤、棉麻等各类纤维的染色。

同时还适用
于非织造布材料,大大提高了染色效率和质量。

与传统的染料购买和使用成本相比,直接
染色法具有显著的优势。

它消除了传统染料制备、介质的使用,也减少了染色废料的产生,并且染料颜色的稳定性和操作高效性也更好。

总而言之,直接染色法是一种重要的染色工艺,具有快速、简便和成本低等诸多的优点。

随着印染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在未来,直接染色法将有可能成为染色
行业的主流染色方法之一。

染整基础知识

染整基础知识

染整基础知识1.直接染料:直接染料具有磺酸基(-SO3H)或致基(-COON)等水溶性基团分子结构排列成直线型,芳环结构处于同一平面,因此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具有较大的亲和力,在中性介质中直接染色,只要把染料溶解干水,便可进行染色。

染料在溶液中被纤维吸附到表面,然后不断向纤维的无定形区扩散,与纤维大分子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的结合。

染色特点:直接染料含有-S03Na、一COONa等水溶性基团,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对于溶解性差的直接染料可以加纯碱助溶。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大部分能与钙、镁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使染色织物产生色斑,因此直接染料必须用软水溶解。

生产中染色用水如果硬度偏高,可加入纯碱或六偏磷酸钠,既有利于染料溶解,又有软化水的作用。

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直接性较其他染料高。

这主要是由于直接染料的分子量较大,分子结构呈线型,对称性较好,共轭体系长,同平面性好,染料和纤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

同时,直接染料分子中含有氨基、羟基、偶氮基等基团,能与纤维素纤维中的羟基,蛋白质纤维中的羟基、氨基等形成氢键,使染料的直捿[生进一步提高。

直接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时,盐起促染作用。

其促染机理是,直接染料在溶液中离解成色素阴离子上染纤维素纤维,纤维素纤维在水中也带负电荷,染料和纤维之间存在电荷斥力,(在染液中加入盐,可降低电荷斥力,)?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2.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

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活性基因,在适当条件下,能够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成为整体,使耐洗和耐摩擦牢度提高。

它可以用于棉、麻、丝、毛、粘纤、锦纶、维纶等多种纺织品的染色。

是染纤维素纤维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要在碱性条件下固色。

3.还原染料这类染料不溶于水,在强碱溶液中借助还原剂还原溶解进行染色,染后氧化重新转变成不溶性的染料而牢固地固着在纤维上。

由于染液的碱性较强,一般不适宜于羊毛、蚕丝等蛋白质纤维的染色。

染整精品课件:第四章_直接染料染色

染整精品课件:第四章_直接染料染色

NN
SO3Na
直接冻黄G
盐效应直接染料
染料分子结构比较复杂,分子中含有多个水溶性基
团,对纤维的亲和力较高,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速
率较低,匀染性较差,食盐等中性电解质对这类染
料的促染效果显著 .
NaO3S
CH3 NN
NN
OC2H5 NN
OH NH.CO.CH3
CH3 SO3Na
直接耐晒绿BB
NaO3S
SO3N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温度效应直接染料
染料分子结构复杂,对纤维的亲和力高,扩散速率 低,匀染性较差。染料分子中含有的磺酸基较少, 盐效应不明显,上染百分率一般随染色温度的升高
而增加。
直接黄棕D3G
直接混纺染料
直接混纺染料也称为直接D型染料,这类染料对纤 维素纤维有较高的上染率,湿处理牢度、色泽鲜艳
度及与其他染料的配伍性较常规直接染料好。与分
散染料有较好的相容性,适合与分散染料对涤棉混
纺织物一浴—步法染色。
SO3Na
SO3Na
NN
NH
NH
NN
NaO3S
SO3Na
NH
直接混纺黄D-RL
直接交联染料
染料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羟基、取代氨基等反 应性基团,采用配套的反应性阳离子固色剂可在染 料与纤维之间形成交联。这类染料得色均匀,染色 重现性好,湿处理牢度高,并兼有树脂整理的效 果,而且甲醛含量低。
1、金属盐后处理 (1)固色原理
D + Mn+ → D-M
染料 金属离子 络合物
(2)常用固色剂 铬盐类:如,重铬酸钾等; 铜盐类:如,硫酸铜、醋酸铜、铜盐B等。
(3)固色工艺 在50~60℃固色液中处理20min左右后水洗即可。

直接染料染色

直接染料染色

1、普通型直接染料:染色牢度差 2、直接耐晒染料:改变结构提高耐晒牢度 3、直接交联染料
度提高,聚集体逐渐解散(吸热),以至有更多的单个分子
能向纤维中渗透。上染率于是随温度的提高而提高。最后如 果染色温度继续提高,而聚集已经不再明显,最终上染将随 温度的提高开始下降。
5、盐效应
染料在水中离解成色素阴离子上染纤维素纤 维 纤维素纤维在中性或弱碱性染浴中带负电荷
元明粉或食盐对直接染料所起的增进上染的 作用称为促染。
2、B类:盐效应直接染料(盐控型直接染料)

结构较复杂,常为双偶氮或三偶氮染料,分子含 对纤维亲和力较高,染料在纤维能扩散速率低,
有较多磺酸基团

移染性能较差

加盐能显著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促染效 要严格控制盐的用量和促染方法以获得均匀的色
湿处理牢度较高,不适于染浅色
果明显

泽,防止初染率太高,导致染色不匀
六、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
1、反应型固色剂(固色交联剂)
固色交联剂可与纤维和染料发生反应,
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湿处理牢度。
2、阳离子固色剂
染料阴离子可以与固色剂阳离子结合生成分子量较大 的难溶性化合物沉淀在纤维中,从而提高被染物的湿 处理牢度。
常用的固色剂有固色剂Y和固色剂M。
七、直接染料的发展
较高上染百分率的染料,应在较低温度开始上染,
并很好的控制升温速率,使染料缓缓均匀的上染。
(四)染棉织物
浸染
(1)浴比和染液pH值
浸染法染色,浴比大小取决于染色产品的特性和生
产设备。从工艺技术上考虑,轻薄的丝绸和匀染度
要求较高的产品,通常采用大浴比染色;批量大、
色泽浓的产品,尽可能用小浴比。

螺旋体常用的染色方法

螺旋体常用的染色方法

螺旋体常用的染色方法螺旋体是细菌领域中一类重要的生物体,它们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和重要的生理功能。

为了研究和观察螺旋体,科学家们常常需要使用染色方法。

本文将介绍螺旋体常用的染色方法,并详细讲解其原理和操作步骤。

螺旋体的染色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染色和间接染色两种。

直接染色是指在螺旋体细胞上直接进行染色,以使其在显微镜下更易观察。

间接染色则是通过对细菌周围组织的染色,使螺旋体细菌在显微镜下可见。

直接染色方法中,最常用的是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通过革兰氏染色染剂的作用,使细菌细胞壁变色,从而区分细菌的染色性质。

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①将待染细胞涂片固定在玻片上;②用革兰氏第一碘盐液涂染片1分钟;③用革兰氏碘溶液洗染片,使其更易染色;④用革兰氏脱色液将染片浸泡30秒至1分钟;⑤用革兰氏第二酮溶液洗染片去除多余染料;⑥用洗净的水冲洗;⑦用95%乙醇水溶液即洗片(加盐后);⑧用碘酊再染色;⑨用95%乙醇水溶液冲去多余碘酊;⑩用洗净的水冲洗片;⑪用革兰氏染色之后再用洗净的水反复冲洗,酒精洗;⑫用醋酸琼脂糖即可。

间接染色方法中,最常用的是伊红染色法。

这种染色方法通过间接染色剂伊红的作用,使螺旋体在显微镜下更易观察。

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①将待染细胞涂片固定在玻片上;②用无菌的10%磷酸标准溶液涂覆涂片,使pH值为2.5;③用0.5%伊红溶液涂覆涂片1分钟;④用无菌的10%磷酸标准溶液冲洗涂片;⑤用去离子水冲洗片,使片面清洗。

除了革兰氏染色法和伊红染色法,还有其他染色方法也可以用于观察螺旋体。

例如,焦亮石蓝染色法可以增强螺旋体在显微镜下的对比度,使其更易观察。

此外,苏木精-蓝甲基染色法、地高辛染色法等也可以用于染色螺旋体。

总的来说,螺旋体的染色方法可以通过直接染色和间接染色两种方式进行。

无论是革兰氏染色法还是伊红染色法,都可以使螺旋体细胞更加清晰地显示在显微镜下。

通过染色方法,科学家们可以更加方便地研究和观察螺旋体,进一步了解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料 纯碱 食盐 浴比
淡色
0.5以下 0.5-1 0
1:20-1:30
中色
0.5-2 1-2 5-10
1:15-1:20
浓色
2-5 1.5-2 10-20 1:10-1:15
5、浸染工艺条件
• • • • (1)软水剂: (2)促染剂: (3)染色温度: (4)浴比: 纯碱 1-3g/L 食盐 10-20g/L 90-95℃×20-40min 1:15---1:30
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 1、印染用水必须使用软水,可加入纯
碱或六偏磷酸钠 • 2、中性盐可作为促染剂 • 3、采用阳离子性固色剂来进行固色。
第二节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一、染色方法 浸染(steep dyeing) 卷染(batch dyeing)
轧染(pad dyeing)
二、浸染工艺

1、工艺流程:
模块二 纤维素纤维制品的 染色 项目一 直接染料染色
一、直接染料的特点
色谱齐, 色泽浓而 不艳
价格低廉
结构中含水 溶性基团, 能直接溶于水
直接染料的特点
The characratics of direct dyes
湿牢度较差 用途广泛, 使用简便
第二节 直接染料的 染色原理及性能
• 一、作用力:
配制染液→40 ℃起染→染色(90-95℃×2040min )→水洗→固色(70-80℃×20min ) → 水洗→柔软处理→脱水→烘干
2、工艺曲线:
第二节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二、浸(卷)染工艺
3、化料: 软水剂: 纯碱(磷酸三钠、六偏)1—3g/l; 必要时高温沸煮
4、浸染染色工艺配方:
成分
直接染料的分类
匀染性直接染料 盐效应直接染料 温度效应直接染料 直接混纺染料 直接交联染料
直接染料的分类:
分类
A匀染型 B盐效应型 C温度效应 型
结构 水溶性 匀染性 盐效应 湿牢度
简单 复杂 复杂 好 较大 较小 好 较差 差 中 显著 小 较低 较高 高
上染 温度
70-80 90-98 95-98
2、阳离子固色剂处理
(1)类型及其原理
普通阳离子型固色剂
原理:D-SO3-Na+ + F+X- → D-SO3F + NaX
树脂型固色剂
原理:初缩体缩合在织物表面生成树脂薄膜
反应型固色剂
原理:在染料与纤维间形成交联。
(2)固色工艺 在60~80℃固色液中处理20min左右即可。
3)反应型固色剂
• 结构:由环氧氯丙烷与乙二胺合成 • 原理: a、封闭水溶基; • b、固色剂成膜 • c、能与纤维反应,染料反应交联成膜 • 效果:基本能达到Y、M牢度,变色性较小, 环保型 • 工艺:固色剂:0.5—4%, • PH5—6 • 温度: 60—80℃X20—30′
• 直接染料和纤维素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
和氢键作用力较大,对纤维素纤维具有 较高的亲和力以及在染液中有较大的聚 集倾向。
直接染料的盐效应和温度效应
(一)盐效应
1、盐效应定义
在直接染料染纤维素纤维时,加入中 性电解质能够促进染料的上染,上染速 率提高,上染百分率提高,这种作用称 为促染,也称为盐效应。
注意问题:
纯碱碱性较强,容易影响粘胶 纤维的强度和织物的手感,造成剥 色及表面染色等疵病。所以,粘胶 纤维的染色可以选用六偏磷酸钠。
第三节 直接染料的染色后后处理
• 一、湿牢度差的原因
• 原因:染料的水溶性、缺少染—纤化学结合
• 改造途径:染后降低水溶性;染料或纤维改
性、交链染料成膜等
二、常用固色剂及固色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