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常识》第四课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教案

合集下载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国家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民族政策概述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政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特点和优越性,让学生了解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其职权。

3. 我国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政策,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扶持政策。

4. 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讲解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

5. 我国的民族优惠政策让学生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民族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民族团结事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民族政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民族政策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我国官方出版的民族政策教材。

2.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案例材料,提高课堂效果。

六、教学内容6. 民族政策的实践与案例通过分析具体的民族政策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效果,以及如何解决民族问题。

7. 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讲解民族政策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8. 民族政策与国家治理让学生了解民族政策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民族政策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民族常识教案与计划

民族常识教案与计划

民族常识教案与计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民族团结的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和实际行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引发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关注。

2. 讲解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阐述民族政策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重视。

3. 分析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使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2. 邀请民族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的意义。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注:每课的课题共同构成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2、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3、什么叫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谷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4、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5、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6、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民族平等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7、民族平等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8、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也至少有1名代表,这说明“各民族一律平等”9、国家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如对汶川、舟曲的对口支援)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10、保障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也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1、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教案第一章:民族的定义与特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族的定义和特征,理解民族的概念。

2. 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内容:1. 民族的定义: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基本特征的人群。

2. 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共同历史文化传统。

3. 民族的历史性:民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的形成和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 民族的时代性:民族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5. 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教学活动:1. 讲解民族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民族的概念。

2. 分析民族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3. 介绍我国的民族政策,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体会。

作业布置:1. 总结民族的定义和特征,思考民族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2. 学习和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思考如何践行民族团结。

第二章:民族的分布与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分类,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3. 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分布与分类对我国民族政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我国的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2. 民族的分类:按照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分类。

3. 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不同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4. 民族分布与分类对我国民族政策的影响: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保护民族特色文化。

教学活动:1. 讲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介绍民族的分类,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民族常识教案与计划

民族常识教案与计划

民族常识教案与计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2. 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提高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民族问题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民族及分布特点2. 我国的民族政策3.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4. 维护民族团结5. 学生实际操作:民族团结手抄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及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实践维护民族团结。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深刻理解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与案例分析:讲解我国的民族及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维护民族团结,并分享讨论成果。

4. 学生实际操作:布置民族团结手抄报的制作任务,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设计版面,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 手抄报制作评价:评价学生在手抄报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创意表现、信息准确性等,了解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博物馆,深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2. 邀请民族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手抄报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高考政治民族问题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

高考政治民族问题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

高考政治民族问题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民族基本理论,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把握知识间的整体联系。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把握知识的综合能力,联系实际学会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鉴别能力。

三、觉悟目标: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公民义务的认识,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专题考点】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重点】本课的知识体系【教学难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直接导入——民族问题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二)突破重难点1、民族四个基本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社会存在)是形成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社会意识)的物质基础(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反过来又会促进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其中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最稳定、最显著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展示关系图示)典型例题解析:(多媒体展示)(02.天津.3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经济生活D.共同心理素质【解析】共同心理素质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

题肢D 体现了题意。

2、民族平等与民族差异有人认为: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平等,因此,各民族之间不存在差异。

解析:在我国,由于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根源,真正实现了平等。

但是,各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心理素质。

民族间这种差异将会长期存在。

因此认为各民族之间不存在差异的观点是不对的。

民族平等与民族差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民族平等否认民族差异是不正确的。

典型例题解析:(多媒体展示)目前,在新疆基础教育阶段采用了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俄罗斯等7种语言进行教学。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四课4.1.1 民 族 及 其 基 本 特 征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四课4.1.1 民 族 及 其 基 本 特 征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四课4.1.1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重点】民族及其基本特征;【难点】民族及其基本特征;【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民族的定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民族与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异同。

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素质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纽带。

⑵能力方面:根据民族的特征能区分不同的民族;并能把民族和种族等区分开。

民族文化对维系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灵活地、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⑶觉悟方面:发展民族文化,捍卫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的繁荣是每个民族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框题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

课堂设计,从轻松的谈话开始,用由浅入深,以易比难的方法,透过熟悉的生活现象,以环环相扣的设问为线索一层一层地深入其本质,实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并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整体感知】本课第一节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的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

要说明我国制定这样的民族原则和政策的原因,就要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以及关于民族的基本观点。

所以,这第一框题是本节的基础,在讲解时,不仅要把基础内容讲解透彻,而且要对内容有所扩展,为以后内容做理论上的准备。

复习提问本书前言中提到,政治是阶级的大事,国家的大局,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那么,民族和宗教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什么关系?我们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和宗教概况以及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有什么意义?(设计第一个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本课的地位,本课知识与上面学过的知识的联系,设计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调查研究,摸摸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情况,以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导入新课本课是讲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概况,着重讲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民族和宗教虽然是和国家有区别的社会现象,但与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国家的重要政策,民族关系的情况直接关系国家的兴衰存亡。

在当代,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更是徇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宗教问题处理是否得当,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发展、民族团结。

(完整word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重点(第1-4章)(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重点(第1-4章)(word文档良心出品)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重点及学习方法(第一章——第四章)第一章绪论1.学习重点(1)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2)民族理论研究的方法(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2.学习要求及方法对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主要是理解和识记其中涉及到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对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主要是联系实际加以理解。

在学习时,不仅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有关部分,还可充分利用网上IP课与辅导材料中的重要概念、问题解答和自测题中的有关内容。

第二章民族1.学习重点(1)民族的概念:中外历史上呈现的各种定义(2)民族的基本特征:当代中国的六特征说(3)民族与宗教的联系(4)民族的历史类型(5)中国的民族识别:必要性,依据;实践2.学习难点关于民族的概念和民族的基本特征的不同表述3.学习要求及方法对教材所述中外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民族的概念,要能够理解其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识记马克思主义的说法。

对民族的基本特征,要能够识记和理解斯大林的四特征说与当代中国的六特征说的内容,并能联系实际来认识二者之间的同异。

对民族与宗教的联系,要理解教材所述。

对民族的历史类型,要能够识记。

对中国的民族识别,要联系实际认识其必要性,理解其依据;了解其实践过程。

在学习时,不仅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有关部分,还可充分利用网上IP课与辅导材料中的重要概念、问题解答和自测题中的有关内容。

另外,应注意结合前三个学习重点,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或案例分析。

第三章民族发展1.学习重点(1)民族的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律(2)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律(3)民族的同化、分化、组合、融合与消亡2.学习难点民族的同化、分化、组合、融合与消亡3.学习要求及方法对民族的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律、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律等内容,要能够联系实际理解。

对民族的同化、分化、组合、融合与消亡,不仅要能够联系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加以理解,而且要能够清楚地辨识这些问题之间的不同。

民族政策常识教学计划

民族政策常识教学计划

民族政策常识教学计划民族政策常识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及重点:1、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民族的含义、民族的基本特征、理解民族发展的基本内容2、了解民族问题的内涵、民族之间的关系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3、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民族问题的五个基本特点。

4、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增强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

5、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共同繁荣,知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

6、懂得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贡献,识记并理解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主义。

8、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和根本途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9、识记中华民族的内涵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条件。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学习领会党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平等团结,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贡献。

二、教学措施: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

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做到“三个离不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第四课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第四课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民族问题的普遍性 民族问题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 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 民族问题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存在于所有多民族的国 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家,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民族从产生到现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变迁, 民族从产生到现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在世界范围已有 3000多个民族 其中人口上亿的民族共有7 多个民族, 20亿人 亿人; 3000多个民族,其中人口上亿的民族共有7个,近20亿人;人口在 千万以上的民族有60多个,百万以上的280多个,10万以上的560多 60多个 280多个 万以上的560 千万以上的民族有60多个,百万以上的280多个,10万以上的560多 还有2000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这些民族分布在200 2000个人口较少的民族 200多个主权国 个,还有2000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这些民族分布在200多个主权国 家里。现在世界上几乎找不到一个单一民族居住的国家, 家里。现在世界上几乎找不到一个单一民族居住的国家,过去一向 被认为是单一民族国家的日本、朝鲜与韩国, 被认为是单一民族国家的日本、朝鲜与韩国,也都有其他民族加入 该国籍。一个国家内有几个民族或几十个民族, 该国籍。一个国家内有几个民族或几十个民族,甚至数百个民族共 同生活交往,民族之间和各个民族的自身发展、政府的政策、 同生活交往,民族之间和各个民族的自身发展、政府的政策、国际 环境因素的影响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民族问题。当今世界各地的热点, 环境因素的影响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民族问题。当今世界各地的热点, 大都与民族问题有关。现在我国有56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56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大都与民族问题有关。现在我国有56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绝大 部分县都居住着2个以上民族。不同的民族共居,就存在民族问题。 部分县都居住着2个以上民族。不同的民族共居,就存在民族问题。 古今中外,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民族问题在各个时期、 古今中外,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民族问题在各个时期、在世 界各个角落都广泛地存在着。 界各个角落都广泛地存在着。

《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 使学生掌握民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民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我国的民族形成过程3. 民族发展的原因和动力4. 我国的民族政策5. 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我国的民族形成过程,民族发展的原因和动力,我国的民族政策。

2. 难点:民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学生对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的定义、基本特征、民族形成过程、民族发展原因和动力、民族政策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民族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民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详细讲解民族的定义,阐述民族的基本特征,如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等。

3. 分析我国的民族形成过程:介绍我国民族的起源、发展和融合过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4. 讲解民族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分析影响民族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如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

5. 介绍我国的民族政策:讲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如民族区域自治、民族优惠政策等。

6. 讨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自己的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及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7. 总结课程: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授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作业和心得体会的质量,评估他们对民族政策常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表达,观察他们在讨论和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体现民族团结的价值观。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第一章:我国的民族政策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民族政策的定义:政策、措施、办法等,旨在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发展。

2. 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发展、民族教育、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宗教信仰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政策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四、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民族政策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民族政策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3. 讨论:分组讨论民族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举例说明民族政策的重要性。

4. 总结:强调民族政策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2. 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民族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定义:我国特有的一种政治制度,旨在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四、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2. 讲解:详细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如西藏、新疆等地区的发展成就。

4. 总结: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保障少数民族权益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案(共5篇)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案(共5篇)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案(共5篇)第一篇:《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案《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

2.运用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4.通过对我国民族政策的了解,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5.培养学生收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3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中华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主要包括3个方面。

第一,从全国范围来看,汉族分布最广,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陆地边疆地区。

第二,从地区分布来看,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第三,从具体分布来看,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征。

前两个分布特征和第三个分布特征中的“小聚居”,在我国民族分布图上可直接读出来;“大散居,交错杂居”的特征需要辅以文字说明。

在学习民族分布的基础上,应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理解各民族互帮互助、和睦共处,组成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从而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五十六个民族”正文介绍了我国民族构成情况,渗透了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教材选择一组少数民族歌舞图片设计了相关“活动”。

“中国的民族分布”部分,配合教材安排的“中华民族分布”图,正文内容扼要介绍了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为落实“课标”要求,采用读图填表、举例说明等形式,设计了一组相关“活动”。

这组“活动”侧重于读图归纳能力的训练。

“独特的民族风情”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高中政治-《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高中政治-《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高中政治-《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4.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性
★难点 自觉维护民族平等
高中政治-《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5. 本课的教学设计建议
建议用两课时完成本课。“阅 读与思考”和“探究与体验”用 一课时完成;“民族花园”和 “讨论与分享”用一课时完成。
高中政治-《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高中政治-《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1.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是经济方面的政策,关系的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实利益, 该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切身 利益的体现。
高中政治-《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2. 本课的主要内容
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少数 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的基 本内容;明确发展少数民族经 济的意义;了解党和国家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 和措施。
明(1368-1644) 276年;
清(1644-1911)高中政治-《民2族6政7策年常识》。课件
五、《第四课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1. 本课在教材中的 2. 本课的主要内容 3. 本课的教学目标 4.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5. 本课的教学设计建议
高中政治-《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1.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建议用三课时完成本课。“阅读 与思考”的第一个◎和第二个◎ 用一课时完成;“阅读与思考”的 第三个◎和“民族花园”、“讨论 与分享”的部分内容用一课时完 成;教材剩下的内容用一课时完 成。
高中政治-《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第一课时: 介绍民族团结的含义和民族团 结政策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了 解民族团结政策,知道其主要 内容是什么。
高中政治-《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2. 本课的主要内容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引言民族常识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民族常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增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培养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意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全册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民族常识的基本知识和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2.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意识。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民族常识全册为教学内容,其中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演变2.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和地域分布3.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4.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5.中华民族的节日和庆典活动教学步骤第一课: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演变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教学内容:1.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中华民族的主要族群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中华民族的地理分布图,引起学生对中华民族起源的思考。

2.授课:以幻灯片和多媒体为辅助,讲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演变。

3.激发兴趣: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华民族起源的认识和猜想。

4.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形成笔记。

第二课: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和地域分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和地域分布情况。

教学内容:1.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及其特点2.中华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图表,引起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地域分布的思考。

2.授课:以幻灯片和多媒体为辅助,讲解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和地域分布情况。

3.激发兴趣: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和地域分布情况。

4.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形成笔记。

第三课: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民族政策常识教案一、教材:《人民的名义》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民族政策的背景和重要性;2. 掌握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3. 培养学生的民族平等意识和包容性。

三、教学重点:1. 民族政策的定义和背景;2. 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3. 民族政策的实施方法。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2. 分组讨论;3. 视频欣赏。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Step 2:讲授(20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民族政策的背景和重要性;2. 讲解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自治和民族发展;3. 分析民族政策的实施方法,如加强公共服务投入、落实优惠政策、推动民族交往交流等。

Step 3:视频欣赏(15分钟)播放一段有关民族政策实施效果的视频,向学生展示民族政策的成果和影响,并引导学生就视频中的案例进行讨论。

Step 4: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民族政策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该政策的背景、实施方式、效果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就不同的意见进行交流和辩论。

Step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念和包容的态度。

六、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包括发言的积极性和能否准确表达观点;2. 对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3. 对学生对于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进行评价。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具体的民族政策案例,并进行研究和报告;2. 参观当地的民族政策实施情况,并进行实地调查和观察;3. 组织学生参与民族交往交流活动,增进民族团结和理解。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人民的名义》为教材,通过讲授、讨论和视频欣赏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民族政策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八年级上学期民族政策常识教案[策划]

八年级上学期民族政策常识教案[策划]

八年级《民族政策常识》教案任课教师年月日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并懂得民族平等政策 2、知道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3、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能力目标:明白并掌握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利用所学的民族平等政策知识去辨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努力去维护民族的平等。

教学重点: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教学难点: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方法:探究式、讨论式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我国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确立并不断发展,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也得到实现并不完善,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我国的民族平等政策。

新课:第一课时学生活动一:请学生阅读全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民族平等?我国的民族平等有什么特征?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核心内容是什么?3、为什么说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并总结)教师(总结):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重要目标,而民族平等又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

所以我国一直在努力做好民族平等,维护好各民族的权益,尤其是少数民族的。

学生活动二:探究与体验想一想:1、你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本民族的人大代表?2、在我国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均有人大代表,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教师(总结):这正说明了我国民族平等政策落到实处,保证每个民族的正当权益,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权益。

学生活动三:考一考思考:国家为什么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这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并总结,因为这是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要求,这属于经济社会发展地位上的平等性,从而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掌握基本民族政策常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民族政策2.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4.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促进民族团结的建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民族团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4.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的民族状况,引导学生关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2. 讲解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介绍我国各民族的起源、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3.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阐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民族政策常识。

4. 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5. 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特点、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重要制度安排。

6.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民族团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7.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并提出建议。

9.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一、《民族政策常识》总体概况1. 《民族政策常识》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民族政策常识》在整个课程中位于中间部分,起到承前启下的作用。

它是小学民族知识常识与高中民族理论常识的衔接。

相对小学的知识要更为抽象一些,而又比高中所学的要更为现实、具体。

2. 《民族政策常识》教材讲授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以及制定这些民族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教材以民族政策常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民族团结作为教育的主线。

本教材介绍到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 《民族政策常识》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了解党和国家制定上述八个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正确认识与对待党的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循并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4. 《民族政策常识》教材整体结构与体例第一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2、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3、知道我国各民族的一般特点。

4、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能力目标1、认识到各民族在祖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懂得中国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从具有热爱各个民族的情感2、通过学习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用行动自觉的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教学重点:1、我国各民族的概况2、我国各民族都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哪贡献?教学难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方法:阅读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二、导入新课三、进行新课(一)、展示学习目标:1、什么是中华民族?其构成、分布特点是什么?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什么?3、各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二)按照学习目标自学阅读,寻找相应答案(10-20分钟)(三)达标测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点明课本重难点)1、什么是中华民族?其构成、分布特点是什么?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2'
2'
4'
3'
5'
1'




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民族问题的普遍性
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民族问题的国际性
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
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
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学效果。是同学们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但关于有些民族问题产生的深刻根源理解的还不够透彻。需要下节课再深一步借助实例进行讲解。
教学预测
关于民族问题的特点和重要性大家掌握起来并不难,但如果结合具体的实例大家分析的就不那么透彻了,因此教师要通过案例教学法和影片播放法以及结合比较法、情景教学法等让学生把知识点理解透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复习提问】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导入】
自读教材中的苏联解体的文章,来揭开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六、课堂练习:
1讨论前苏联解体对我们的启示?
2西部大开发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对民族发展、国家稳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七、布置作业:请同学们以“让世界多一些和平”为题,起草一份倡议书
借助俄罗斯的车臣危机讲解
借助于波黑的民族冲突讲解
借助中国的西藏问题和新疆问题等谈及它的影响和重要性
讨论法
引导法
讨论法
归纳法
4'
【讲授新课】
一、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1、民族问题的普遍性
民族问题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存在于所有多民族的国家,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族间的差异和发展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消灭。
提问法
案例法和自读法
借助巴以冲突讲解
1’
2’
3’
2’
3’
5、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A、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
民族友好,促进国家的发展。民族摩擦,造成国家动乱。
B、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
C、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
四、复习巩固:通过同学们课前收集的有关民族问题的材料讨论世界哪些国家的民族问题比较严重,它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五、课堂总结:民族形成以后,民族问题也相伴而生,民族问题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点: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对于国家而言,民族问题的重要性表现在它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
第四课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知识与
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过程与
方法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观,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重点
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难点
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关键
特点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




3、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民族问题复杂性首先表现在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交织。其次表现在民族问题对社会的影响是负责的,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还表现在精神文化层面。
4、民族问题的国际性:
首先与民族的跨国分布相关。其次表现在国际社会对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