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文言文复习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________(时期)的大儒孟子写的《孟子》。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空乏其身(财资缺乏)B.而后作(奋起。
这里指有所作为)C.而后喻(表达)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3)本文开篇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六位圣君贤相的出身。
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4)文中作者从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列举了承载“天降大任”的人所遇到的磨难。
在作者看来,这些“磨难”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回答)(5)对于治理国家,孟子认为“内”要有“拂士”,“外”要有“敌国”,只有这样,国家才不至灭亡。
你同意孟子的这个观点吗?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语文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附解析1
语文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附解析1 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①问曰:‘天下恶②乎定?’吾对曰:‘定于一③。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④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释:①卒然:通“猝”,突然。
②恶(wū)乎:怎样,如何。
③一:统一④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⑤悖(bò)然:此处形容禾苗蓬勃生长的样子,⑥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⑦由:通“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委而去之________②亲戚畔之________③语人曰________④就之而不见所畏焉________(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线划开(限断2处)。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悖然兴之矣(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4)甲、乙两文表现了孟子怎样的主张?请结合两段文字内容分别做简要分析。
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宋)弘荐沛国①桓谭,为议郎、给事中②。
帝③令谭鼓琴,爱其繁声④。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灌水之阳①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②.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③,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④,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注释)①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阳:水的北面。
②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③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
④龂(yín 银)龂然:争辩的样子。
(1)下列句子划线字释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姓是溪为冉溪。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实是欲界之仙都C.日暮相关何处是D.同是天涯沦落人(2)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断一处)。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3)愚溪在作者给它命名之前有两个不同的名字,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得名的原因写在下面。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途者,无闻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闻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者兼月⑤,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②陛:宫殿的台阶。
③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兼月:两个月。
兼,两倍的。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立有间/飞漱其间B.乃令出裘发粟/征于色,发于声C.令所睹于途者/道听途说D.无言其名/名扬四海(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________(时期)的大儒孟子写的《孟子》。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空乏其身(财资缺乏)B.而后作(奋起。
这里指有所作为)C.而后喻(表达)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3)本文开篇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六位圣君贤相的出身。
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4)文中作者从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列举了承载“天降大任”的人所遇到的磨难。
在作者看来,这些“磨难”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回答)(5)对于治理国家,孟子认为“内”要有“拂士”,“外”要有“敌国”,只有这样,国家才不至灭亡。
你同意孟子的这个观点吗?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③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列精子高窥井列精子高①听行②乎齐湣王③,列精子高著束布④衣,白缟冠,颡推之履⑤,特会朝⑥而袪步⑦堂下,谓其侍者曰:“我何若?”侍者曰:“公姣且丽。
”列精子高因步而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
喟然叹曰:“侍者为吾听行于齐王也,夫何阿哉?又况于所听行乎?万乘之主,人之阿之亦甚矣,而无所镜,其残亡无日矣!孰当可而镜其唯士乎人皆知说镜之明已也而恶士之明己也。
镜之明己也功细,士之明己也功大。
得其细,失其大,不知类卫。
——《吕氏春秋》【注释】①列精子高:战国时贤人。
②听行:听信。
③齐湣(mǐn)王:齐国国君。
④束布:练帛。
⑤颡推之履:敞履,粗劣的鞋子。
⑥会朝:这里指黎明。
⑦祛步:撩起衣服走路。
(1)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步而窥于井(于是)B.粲然恶丈夫之状也(丑陋)C.其残亡无日矣(丢失)D.不知类耳(类比)(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孰当可而镜其唯士乎人皆知说镜之明已也而恶士之明己也(3)说说列精子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孙亮①方食生梅,使黄门②至中藏③取蜜渍④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⑤,藏吏叩头。
亮问吏曰:“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吏曰:“向求,实不敢与。
”黄门不服⑥。
亮曰:“此易知耳。
”令破鼠矢,矢里燥。
亮大笑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注释】①孙亮:孙权的儿子,很小就做了三国时东吴的皇帝。
②黄门:宦官。
③中藏:宫中仓库。
④渍:浸、蘸。
⑤藏吏:管理仓库的官吏。
⑥服:认罪。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B.向求,实不敢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此易知耳/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令破鼠矢/国破山河在(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军士吏被甲________ ②天子且至 ________(2)下面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已而之细柳军/何陋之有B.吾欲入劳军/劳其筋骨C.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蒙乃始就学D.称善者久之/陈康肃公善射(3)请把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谈谈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陆澄渊博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澄。
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
俭乃叹服。
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①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
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旧物夺将去。
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
澄曰:“此名服匿②,单于以与苏武。
”子良详视器底有字,仿佛可识,如澄所言。
(节选自《南齐书·卷三十九》)【注释】①隶事:引用典故。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期末古文复习班别:姓名:学号:《桃花源记》一.解释加点的字:(1)缘.溪行:(沿着、顺着)(2)落英.:(花)(3)缤纷..:(繁多的样子) (4)渔人甚异.之:(感到诧异)(5)欲穷.桃林:(走尽)(6)豁然开朗....:(宽阔明亮的样子)(7)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8)桑竹之属.(类)(9)咸.来问讯(都)(10)皆叹惋..(感叹、惋惜)(11)复延.至其家:(请) (12)既.出:(已经)(13)便扶向.路:(原来的,旧的)(14)欣然规.往(计划)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中(随即、不久)2.志处处志之(做标志)寻向所志(标志)3.舍便舍船(离开)屋舍俨然(房屋)三、字词选择题: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特非凡)B.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C. 处处志之(志:记住) D.寻病终(寻:不久)C (通“志”,做标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便扶向.路寻向.所志D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其.林其.人端视容寂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犹鱼之.有水也C.不复出焉.万钟于我何加焉.D.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A (A.指示代词,那B. 前者代词,这;后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C.前者兼词,“于之”,从这里;后者助词,表疑问语气D.前者副词,竟;后者连词,于是)三.翻译以下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宽旷,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一.论桓范陈宫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不从..范曰:“所忧在兵食;而大司农印在吾许..”爽不能用..陈宫、吕布既.擒;曹操谓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日何如”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仆尝.论此二人: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智臧武仲曰:“抑君似鼠;此之谓智..”东坡志林译文:讨伐曹爽时;桓范投奔了..司马懿告诉说:“智囊到了曹爽那边了”蒋济说:“桓范是聪明的;但是的马留恋马槽中的豆子;一定不会得到重用..”桓范劝说曹爽移动车驾到去;招一些外兵;曹爽不听从..桓范说:“最担忧的是兵和粮草;大司农印正在吾许..”曹爽不听他的..、被擒之后;问陈宫说:“您平生自已总认为自己智慧有余;今天怎么了”陈宫说:“这小子不听我的话;不然;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呢”我曾经评论过这两个人:吕布、曹爽;是什么人呢被他们使用;还谈什么有智慧呢说:“侍奉君王像一样狡猾;这就是智慧..”1.请用 | 标示文中加波浪线语句需要停顿的地方..2分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吕布既.擒:仆尝.论此二人3.苏轼通过这篇文章宣扬了怎样的“智” 2分答:1.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2.已经曾经3.不仅要有过人的聪明才智;更要有知人之明..或:不仅有聪明才智;更要能运用自如;不受他人限制..二.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译文:贞观九年之时..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搜刮不停;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征求不已. : . 2惟.欲清净 :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3.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2分4.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分1、①停止1分;②只1分2、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3、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2分4、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2分三.秦西巴纵麑①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②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③..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译文: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带回去烹了它..母鹿跟着秦西巴并啼叫..秦西巴不忍心;放走小鹿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回来后;问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啼叫;我实在不忍心;私自放走了它;把它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过了一年;又把他召回来;让他担任儿子的老师..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让他担任您儿子的老师;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注释①纵麑ní 或mí:放走小鹿.. 麑:小鹿..②窃:私自..③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在文中指老师..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2居一年;取以为子傅2、划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用“/”标明应该停顿的地方..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3.秦西巴“纵麑”的原因是用文中的话回答4、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是1、2分1命令;派遣2停;过了2、2分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3、3分“麋母随之而涕;秦西巴弗忍”或“其母随而涕;臣诚弗忍”;只抄一半;得2分4、3分要知人善用;仁慈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如答:认为自己正确就不怕得罪人;得2分;知错就改;不记个人恩怨;得1分..四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②而羽之;镞③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孔子家语译文: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孔子说:“凭你的才能;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孔子说:“驱赶狂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做的铠甲;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吊问..”注释:①檠:矫正弓弩的器具..②括:扎;束..③镞:箭头..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狂马不释.策 2引其入不益.深乎2.翻译下面的句子..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3.从文中可以体会到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呢 3分1、1放 2更加2、凭你的才能;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3、答案要点: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九课内文言文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人教部编版:专题九课内文言文阅读(一)三峡1.解释下列重点实词。
阙处完全没有(1)略无..亭午夜分如果不是(2)自非..(3)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4)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5)沿溯.阻绝逆流而上(6)不以疾.也快(7)则素.湍绿潭白色(8)回.清倒影回旋(9)绝.多生怪柏极高(10)清荣.峻茂茂盛(11)良.多趣味甚,很(12)属引.凄异延长久绝声音悲凉婉转(13)哀转..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二)答谢中书书1.解释下列重点实词。
(1)古来共.谈共同(2)高峰入.云耸入交相辉映(3)五色交辉..俱备四季(4)四时..(5)晓雾将歇.消散(6)夕日欲颓.坠落(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
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三)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形容水的澄澈(2)庭下如积水空明..交错纵横(3)水中藻、荇交横..(4)盖.竹柏影也大概是(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灌水之阳①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②.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③,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④,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注释)①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阳:水的北面。
②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③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
④龂(yín 银)龂然:争辩的样子。
(1)下列句子划线字释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姓是溪为冉溪。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实是欲界之仙都C.日暮相关何处是D.同是天涯沦落人(2)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断一处)。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3)愚溪在作者给它命名之前有两个不同的名字,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得名的原因写在下面。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统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第一课《三峡》(一)《三峡》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晴初霜旦初生牛犊 B.哀转久绝巧妙绝伦C.不以疾也讳疾忌医 D.高猿长啸拔苗助长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三峡》与《入蜀记》比较阅读。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一.论桓范陈宫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
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不从。
范曰:“所忧在兵食,而大司农印在吾许。
”爽不能用。
陈宫、吕布既.擒,曹操谓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日何如?”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仆尝.论此二人: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智!臧武仲曰:“抑君似鼠,此之谓智。
”(《东坡志林》)译文:讨伐曹爽时,桓范投奔了。
司马懿告诉说:“智囊到了曹爽那边了!”蒋济说:“桓范是聪明的,但是的马留恋马槽中的豆子,一定不会得到重用。
”桓范劝说曹爽移动车驾到去,招一些外兵,曹爽不听从。
桓范说:“最担忧的是兵和粮草,大司农印正在吾许。
”曹爽不听他的。
、被擒之后,问陈宫说:“您平生自已总认为自己智慧有余,今天怎么了?”陈宫说:“这小子不听我的话,不然,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呢!”我曾经评论过这两个人:吕布、曹爽,是什么人呢?被他们使用,还谈什么有智慧呢!说:“侍奉君王像一样狡猾,这就是智慧。
”1.请用 | 标示文中加波浪线语句需要停顿的地方。
(2分)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吕布既.擒:仆尝.论此二人3.苏轼通过这篇文章宣扬了怎样的“智”?(2分)答:1.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2.已经曾经3.不仅要有过人的聪明才智,更要有知人之明。
(或:不仅有聪明才智,更要能运用自如,不受他人限制。
)二.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译文:贞观九年之时。
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类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类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大将军邓鹭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妻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
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永宁元年,代刘恺为司徒。
明年,邓太后崩,内宠始横。
安帝乳母王圣,因保养之勤,缘思放恣:圣子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奸赂,尤为骄淫。
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瑰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
震深疾之,诣阙上疏,书奏不省。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待李闫兄于震,震不从。
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待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
”震曰:“如朝是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
”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
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
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
由是震益见怨。
三年春,帝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
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
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
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意望,有诏遣归本郡。
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
身死之日,以杂木为馆,布单被载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祠。
语文初二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含解析1
语文初二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含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途者,无闻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闻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者兼月⑤,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②陛:宫殿的台阶。
③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兼月:两个月。
兼,两倍的。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立有间/飞漱其间B.乃令出裘发粟/征于色,发于声C.令所睹于途者/道听途说D.无言其名/名扬四海(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结合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
元祐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
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②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③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④之士争衡哉?(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注释】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
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
③谑弄:开玩笑,嘲弄。
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正色责之/征于色,发于声B.每来见过案上纸/拍案而起C.虽谑弄皆有义味/虽我之死D.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困于心,衡于虑(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③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注释))络:用绳子编的网兜。
②暂:突然。
③乏绝:食用缺乏断绝、穷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素闻广贤/素湍绿潭B.匈奴兵多/兵革非不坚利也C.广之将兵/将以下骑送迎D.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虽我之死(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3)李广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②委而去之________③亲戚畔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年级上册期末文言文文复习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文段复习专题(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⒈解释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复延.至其家()⑸乃.不知有汉()⑹便要.还家()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魏晋 D、设酒杀鸡..作食..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 B、率妻子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⒍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二)《陋室铭》⒈《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的写法。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 )⒊“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策之.不以其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⒋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⒌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文言文复习题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文言文复习题1 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泰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遵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请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垂髫()怡然()诣太守()此中人语云()豁然()间隔()阡陌()便要还家()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 初极狭,才通人:(3) 后遂无问津者:(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5) 咸来问讯:(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7) 及郡下,诣太守:(8)桑竹之属(9)具答之(10)乃不知有汉(11)处处志之(12)寻病终3.选出加线字的意义有错的一项( )A.便要还家(要:邀请) B、鸡犬相闻(闻:听见)C.土地平旷(旷:空阔,宽阔)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属于)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阡陌交通B.无论魏晋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落英缤纷5.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⑶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⑷后遂无问津者。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1)志处处志之(2)寻寻向所志寻向所志寻病终:(3)为武陵人捕鱼为业(4)舍便舍船:不足为外人道也屋舍俨然:(5)之忘路之远近具答之渔人甚异之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不同,试分别作出解释。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带解析1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途者,无闻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闻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者兼月⑤,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②陛:宫殿的台阶。
③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兼月:两个月。
兼,两倍的。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立有间/飞漱其间B.乃令出裘发粟/征于色,发于声C.令所睹于途者/道听途说D.无言其名/名扬四海(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结合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文言文复习题1 桃花源记1、请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垂髫.()怡.然()诣.太守()此中人语.云()豁.然()间.隔()阡.陌()便要.还家()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 初极狭,才通人...:(3) 后遂.无问津者:(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5) 咸.来问讯:(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7) 及.郡下,诣.太守:(8)桑竹之属.:(9)具.答之:(10)乃.不知有汉:(11)处处志.之:(12)寻.病终:3.选出加线字的意义有错的一项( )A.便要还家(要:邀请) B、鸡犬相闻(闻:听见)C.土地平旷(旷:空阔,宽阔)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属于)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阡陌交通B.无论魏晋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落英缤纷5.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⑶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⑷后遂无问津者。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1)志处处志之:(2)寻寻向所志寻向所志:寻病终:(3)为武陵人捕鱼为业:(4)舍便舍船:不足为外人道也:屋舍俨然:(5)之忘路之远近:具答之:渔人甚异之: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不同,试分别作出解释。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今义:(4)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今义:8请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9、《桃花源记》选自,作者是(朝代)的著名诗人。
10、本文一处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找出来。
例子:用()借代()11、文中“设酒杀鸡作食”一句表现桃花源中人的,“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桃花源中关系。
12、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
13、通过课文中描写,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14“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15.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22短文两篇1、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德馨.()案牍.()甚蕃.()淤.泥()濯.()清涟亵.玩()隐逸.()鲜.有闻()鸿儒..()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3)可以调素琴..净植:..:(4)亭亭(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宜.乎众矣:(7)谈笑有鸿儒..:4、下面句子中的“之”与例句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孔子云:何陋之有?C.水陆草木之花。
D.无丝竹之乱耳。
5、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爱慕富贵的人多。
B.爱牡丹的人多,说明牡丹十分珍贵。
C.爱牡丹的人多而爱莲之少,说明作者得知己少。
D.这句话讥讽了追名逐利的世风。
6、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文学家。
“铭”的含义是,其特点是。
8、《爱莲说》是(朝)写的,选自。
10、《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的“陋”与不“陋”不在于陋室本身,而在于。
11、用原文语句回答。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有句古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文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4.作者提到诸葛庐、子云亭的目的是什么?15.文末借用孔子的话来结束全文。
试翻译全句,并说说作者想借孔子的话表现怎样的中心。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濯.清涟而不妖:(4)宜.乎众矣:17.用原文语句回答。
(1)文中与“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相照应的句子是:。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18.翻译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翻译:(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翻译:19.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0.作者在文中借“莲”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23课核舟记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为.宫室、器皿.()()尝贻.余核舟一()八分有奇.()中轩敞..者()箬篷..覆之()石青糁.之()()舟尾横卧一楫.()篆.章()椎髫..()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盖.大苏泛赤壁云:(2)而计其长曾盈.寸:(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尝贻.余核舟一:(5)启.窗而观: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通义(2)左手倚一衡木。
通义(3)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义(4)为字共三十有四。
通义(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义4.解释下列句子的同形异义字。
(1)奇长约八分有奇:明有奇巧人:(2)可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3)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4)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5.《核舟记》一文的作者是,他是(朝代)人。
本文选自清朝编辑的。
6.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①东坡、②鲁直、③佛印、④居右舟子、⑤居左舟子。
下列句子分别描写了他们的情态,请将代表人物的序号,填入相应的句子后面的括号内。
(1)左手执卷,如有所语。
()(2)峨冠而多髯。
()(3)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4)右手执浦葵扇,左手抚炉,()(5)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10.请结合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雕刻品“核舟”主要表现的是“大苏泛赤壁”这件事。
()(2)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了他的高超技艺。
()(3)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4)“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给苏轼。
()(一)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12.解释词语。
(1)比(2)属(3)夷(4)冠(5)髯(6)绝类(7)矫首昂视(8)视端容寂13.翻译句子(1)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翻译:(2)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翻译:(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翻译:(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翻译:14.文章前两段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15.作者用“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来说明刻在船背上的题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4大道之行也1.给下面的句中加点的字注音.选取贤与.能( ) 男有分.( ) 修睦.( ) 矜.、寡、孤、独()货.恶其弃于地()不兴.()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子.其子:(2)修睦...:..:(3)矜、寡(4)男有分.:(5)谋闭而不兴.:(6)是谓大同..:(7)盗窃乱.贼:(8)是故..之行:..:(9)大道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习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男有分,女有归。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4.根据提示写出原文。
(1)说明了政府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的一句话:(2)体现人才能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一句话:(3)体现了“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得到关爱的句子:(4)体现“大同”社会人们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5)体现“大同”社会人们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把共同劳动看做分享快乐的一句话:。
7.《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运》。
这本书儒家经典之一,西汉对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是其中一篇,大约是占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答问的著作。
8.“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课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的:(1);(2);(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9.把选文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
10.本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11.本文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个美好的构想。
25课杜甫诗三首1.请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岱.宗()决眦.()逾.墙()幽咽.()老妪.()青未了.()应.役()不胜簪.()邺.城戍()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钟.神秀:(2)生曾.云:(3)阴阳..:(4)浑欲..:..:(5)暮投.:(6)无完裙(7)一何..:(8)急应.:3.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
(1)《望岳》一诗中,抓住景物细节表达作者心情激荡和眼界空阔的两句诗是:,。
表现登高而小天下的豪迈气概的名句是:,。
(2)《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的两句诗是,。
(3)《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苦形象鲜明对比的诗句是:,!叙述老妇三个儿子的悲惨命运的诗句是:。
4.《望岳》中的“岱宗”指,它是五岳之首。
五岳分别是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5.杜甫(712-770),字,朝伟大的主义诗人。
6.《望岳》写于早期,诗中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
而《春望》《石壕吏》则集中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一)阅读《望岳》,完成文后问题。
7.“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
8.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角度不同。
试对此做出具体分析。
阅读《石壕吏》,完成文后问题。
9.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
(2)说明战争之惨烈:。
(3)说明战争破坏之严重:。
(4)表明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
(5)能总领全诗内容的是:。
10.本段文字正面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之极;侧面写,提示主题。
11.“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为什么?《三峡》* 文学常识《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是、、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