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摸底试卷

合集下载

2011学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和参考答案分析

2011学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和参考答案分析

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rray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答题前,务必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右图勾勒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

其中与③和④相对应的分别是·····()A.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D.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2.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A.非洲B.亚洲C.美洲D.欧洲3.古希腊人在许多方面都胜古罗马人一筹,除了·····························()A.哲学B.文学C.艺术D.法律4.13世纪左右,西欧确立了除国王外,贵族和市民阶层也能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体制。

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各种组织形式,把生产分布在全球各地,在国外设立研究基地并雇佣当地科技人才,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深化世界经济生产要素的流动。

材料主要表明A.南南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B.二战后世界资本交流的加强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D.世界经济已出现区域集团化2.有学者指出,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该学者旨在强调A.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发展B.企业致力于新技术研发C.科学研究以盈利为目的D.工业革命促进科技进步3.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错误的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A.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B.一战前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C.甲午中日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发展比较迅速D.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商企业严重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4.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

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

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树立皇帝绝对权威C.完善地方监察制度D.消除地方割据隐患5.20世纪50、60年代,苏联一方面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

此举旨在A.扩大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B.排挤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C.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相抗衡D.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6.根据下面的纸币蕴含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可能流通于A.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苏俄B.斯大林时期的苏联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根据地D.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7.罗斯福新政得到广大工人的拥护,但是也有部分资本家将其称为“剥削富有者的暴政”。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诊断历史试卷(三)参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诊断历史试卷(三)参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诊断历史试卷(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5题,共75分)36.答到要点即可。

(8分)⑴证据:中世纪前期,西欧城市大多衰败没落,与东亚、西亚等地相比,经济凋敝,明显落后。

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4分)⑵说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形成了等级君主制,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世纪西欧文化在各个领域多有建树,对后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的兴起,有助于摆脱教会控制,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4分)37.有一定的开放性,答到要点即可。

(10分)⑴关系:《朱子教条》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的教规,强调纲常礼教,以及学问思辨,指出了修身、处事、做人的原则。

从内容来看,朱熹已经完成了理学的体系,以“理”作为新儒学的思想体系,将纲常礼教具体化,表述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其它的几条,无不体现了朱熹理学的精髓,以及延续孔孟儒学的传统:言忠信,行笃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6分)⑵影响:《朱子教条》是书院精神的象征,得到统治者的承认与推崇,后来成为天下书院共同遵守的准则。

随着中国儒家思想与文化的传播,它又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不仅当年奉为学规,至今尚有高校而作为校训者,可见其影响既深且远。

(4分)38.答到要点即可。

(12分)⑴主导原因:欧洲开辟了新航路,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殖民扩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

(3分)⑵商品交换:①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开展三角贸易。

欧洲用制造品换取非洲的奴隶,再用奴隶换取美洲的金银、棉花、烟草、毛皮、鱼。

(2分)②欧洲与中国:欧洲用赚取的金银换取中国的丝绸、茶叶。

(1分)贸易性质:欧洲与非洲、美洲的贸易主要是掠夺性的殖民贸易;欧洲与中国的贸易是正当贸易(2分)。

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摸底考试卷

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摸底考试卷

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摸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为150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一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属于A.公元前18世纪初B.公元前18世纪末C.公元前17世纪初 D.公元前17世纪2.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B.庄园是农村根本的经济组织C.庄园是农村根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3.后人研究伯利克里,如下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伯利克里的演讲稿B.《荷马史诗》C.希罗多德的《历史》D.油画《阵亡将士葬礼上的伯利克里》4.《梦溪笔谈》中提到“假如止印三二,未为简易;假如印数十百千本,如此极为神速。

〞文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造纸术的重大改良 B.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大5.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是A.仁义道德B.追功逐利C.清静无为D.兼爱非攻6.如下各项中,概括表述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含义最优的一项为哪一项A.扬长补短,共同开展 B.共同对抗阶级和民族压迫C.物质、文化交流不断 D. 迁移、杂居、共处、通婚7.明朝对外关系的新现象有1〕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 2〕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3〕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4〕开始翻译西方科技著作A.1〕2〕3〕4〕 B.1〕2〕3〕 C.2〕3〕4〕 D.2〕4〕8.“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宋之世。

〞〔寅恪语〕如下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完善科举程序 B.创立行省制度 C.火器名目繁多 D.形成文官制度9. 清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

这可以说明清政府A.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 B.高度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C.对西洋商人有防心理 D.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A.810年B.800年C.700年D.690年11.“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上海市松江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上海市松江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松江二中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对古代希腊城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起来B.直接民主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C.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D.希腊的各城邦均隶属于雅典2. 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未成年男孩和女孩、一名男奴隶和女奴隶,那么真正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以投几票A. 2票B. 1票C. 3票D. 4票3.《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A.主要是平民参与编定B.规定平民和贵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C.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D.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4.下图表示的是A. 公元2世纪的罗马帝国B.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C. 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D. 公元16世纪的蒙古帝国5.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

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A.维护统治秩序 B.主张民贵君轻C.强调层层分封 D.体现以德治民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用政治上统一保证思想上统一B.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政治统一C.用思想上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统一服务D.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7. 750年,法兰克宫相丕平遣使上书教皇:“国王是否可以徒有虚名而不掌握实权?”教皇回答:“国王当然必须有治国之才,我以使徒的权力,希望你成为法兰克人的国王。

”这句话说明当时A. 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B. 王权依靠教权支持C. 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D. 教权掌握世俗大权8.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松江区2011年一模试卷参考答案 (1)

松江区2011年一模试卷参考答案 (1)

2011学年第一学期松江区高三化学学科学习能力诊断卷参考答案2012.1一.选择题(共10分)23、1s 22s 22p 63s 23p 1(1分) 2Al + 2OH - + 2H 2O → 2AlO 2- + 3H 2↑(1分)24、5(1分) 低(1分)25、HCl (1分), HI (1分)26、CO 2(1分),分子(1分)五、(共8分)27、P 4(s) + 5O 2(g) → 2P 2O 5(s) + 2982 kJ (2分)28、3,10,18H 2O ,10,12(2分)29、H 3PO 4(1分) 12(1分)30、B (2分)六、(共8分)31、1.60(2分)32、BD (2分)33、C (2分)34、80%(2分)七、(共12分)35、4NH 3 + 5O 2−−−→催化剂加热4NO + 6H 2O (1分)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太高可能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或玻璃管破裂,合理给分)(1分)36、有红棕色气体产生(1分) 提供O 2,且促进氨的挥发(2分)37、变红色(1分)38、NH 3 + HNO 3 → NH 4NO 3(1分)39、(NH 4)2Cr 2O 7 Cr 2O 3 + N 2↑ + 4H 2O (2分)40、蒸馏(1分) 盛于棕色瓶,密封放于阴暗处(2分)八、(共12分)41.C(2分)42.2Fe2+ + ClO- + 2H+→2Fe3+ + Cl- + H2O(2分)43.MnO2,SiO2(2分,答出一个给1分,多答或答错不给分)44.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

(2分)45.蒸发浓缩,趁热过滤(1分)过滤(或过滤洗涤)(1分)46.70%(2分)九、(共8分)47、BC(2分)48、C8H8(1分)2(1分)49、CD(2分)50、(2分)十、(共12分)51.CH2=CH2(1分)羧基(1分)52.浓硫酸,加热(1分)HCl(1分)53.④⑧⑨(1分)加成(1分)54.2CH3CHO →CH3CHOHCH2CHO(2分)55.6(2分)56.加成,消去,加聚(2分)十一、(共16分)57.16.25 g(4分)58.700(4分)59.Fe4O5或2FeO·Fe2O3(4分)60.(116/15,11.4)[写成(7.73,11.4)也可] (4分)。

松江区2011高三二模历史答案

松江区2011高三二模历史答案

松江区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质量监控历史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2011.3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所有答题必须填入在答题卡上)1、一般认为孔子及儒家所称颂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种理想社会终结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人们常说四大文明古国,但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倾向于更具概括力的“四大文明区”的说法,那么古埃及属于“四大文明区”中的A.东地中海文明区B.南亚次大陆文明区C.东亚文明区D.中南美印第安文明区3、罗马帝国初期的统治者面临:“人口众多,管理事物繁杂。

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

”的统治困难局面,通过一系列的司法实践,形成了A.《十二铜表法》B.自然法C.公民法D.万民法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5、某知名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史上有三个很重要的人物。

他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段引文空格处应该填A.夏禹B.商汤C.周武D.秦皇6.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又延续了大约A.近500年B.近800年C.近1000年D.近1200年7、“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8.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据钱穆《国史大纲》)上表中,影响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9、右图中E处应填写A、秦朝B、唐朝C、北宋D、元朝10、中国古代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且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题(有答案)

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题(有答案)

松江区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高三历史(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历史上的孔子形象事实上是个人视野与历史视野的一种视界融合的结果。

1. 图片1,这张孔子周游列国的邮票,反映了孔子向各国宣传的是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佛学思想2. 图片2,到汉代,孔子形象经过加工改造变为官方的正统,改造者是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汉武帝3. 图片3,经过唐宋之际的三教合一,儒学发展成为A.经学B.汉学C.理学D.心学4. 图片4,17-18世纪西方人眼中的孔子是哲人、智者、完人的形象,这一文化现象得益于A.留学生B.遣唐使C.传教士D.僧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文明的进步。

5. 汉武帝时期,设置河西四郡,使天山南北地区和内地连为一体的前提是A.打败匈奴B.联合突厥C.对抗契丹D.击退女真6. 某同学笔记上出现下表,他记录的是.诸葛亮治蜀D.孝文帝改革7. 下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哪一朝代与吐蕃的友好关系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 元朝8. 下图为中国古代多民族政权并立形势图。

据此判断,图中①处的政权应A. 孙吴B. 南齐C. 北宋D. 南宋9. 设台湾府,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之下的帝王是A. 康熙帝B. 雍正帝C. 乾隆帝D. 道光帝中国史学,远流长,史家辈出,史学思想代有出新。

10. 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治史思想的是11. 提出史家“三长”说的是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刘知几D. 章学诚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既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又是从分散区域性历史走向整体性历史的转折。

2011届高三历史上册期末模块考试试卷2

2011届高三历史上册期末模块考试试卷2

山东省聊城一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卷密封线内或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案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替住答案卷的规定区域内,超出的不计分。

第Ⅰ卷(选反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反映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②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③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④整套制度一直维系了周的稳定长久统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这段文字反映了美国()A.两党制的形成利发展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C.二权分立的原则D.共和政体的实质3.下列表格是凤凰网对辛亥革命的调查(截止2010年11月23日)。

网友选择广州的理由是()A .1905年成立同盟会,资产阶级比主革命进入新阶段B .1911年黄花岗起义,打击了清朝统治,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忠C .1911年首义,箨地响应,清朝统治十崩瓦解D .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共和政体4.有人在上海警察局1919年5月的档案中,发现当时许多上海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学校校长发出的通知(如右图)。

引发学生缺席的原因应该是( )A .民族工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加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C .淞沪会战爆发,急于逃避战火D .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5.下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著名的抗日战役的发生地。

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

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

松江二中11—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三历史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卡、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80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②有维护贵族和平民利益的倾向③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滥用权力④为罗马公民法奠定基础⑤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2.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里的“人”是指A.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外族自由民B.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C.罗马本邦的自由民D.指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公民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的“高明”之处都在于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4.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

这“两大潮流”指的是A.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5. 中国古代一机构具有“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职能的是A.刑部B.内阁 C.厂卫D.军机处6.《孟子·万章》载:“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

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

”从历史角度看,这段文献A.属于信史范畴,可以作为史料引用B.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学传人,其言史料价值高C.有确凿年代和地点记载,真实可靠D.属于传说史料,有待相关考古研究加以证明7.“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

上海市松江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

上海市松江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

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命题人蒋火源罗炽审题人蒋火源考生注意: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答案做在答题卡上,做在试卷上不得分。

非选择题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 50 分,每小题1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右图是刻有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石柱柱头。

镌刻在石柱上的文字应该是A. 象形文字B. 楔形文字C. 甲骨文D. 罗马字母2.下列文明成果出自两河流域的是A.《古兰经》B.《罗摩衍那》C.《汉谟拉比法典》 D.《荷马史诗》3.“失落的文明系列”是描述中途流产的古代文明的书籍,其内容应该不包括A.埃及文明 B.印度文明 C.两河流域文明 D.中国文明4.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死后还会在“冥世”生活。

最能反映这一思想的是A.编制太阳历 B.制作木乃伊 C.发明象形文字 D.修建神庙5.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的居民是A.苏美尔人 B. 雅利安人 C. 阿兹特克人 D. 玛雅人6.《西游记》中唐僧被人尊称三藏法师,佛教中的三藏是指A.集、苦、灭 B.经、集、论 C.经、律、论 D.苦、集、道7.古希腊雅典民主制度产生过程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苏格拉底8.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东罗马帝国9.希罗多德说:“我之所以要把这些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至于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

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他们的光彩,……。

”下列对其著史主要目的正确说法是A.显示希腊人超凡能力 B.记录希腊人不朽功勋C.探究人类活动的原因 D.保存遗忘很久的历史10.下列属于古代罗马帝国疆域图的是A.B.C.D.11.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上海市松江二中11-1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附答案)

上海市松江二中11-1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附答案)

松江二中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历史命题人 胡新勇 审题人 周小燕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2.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上学号和姓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此条文出自A .《天津条约》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2.“今宜先练陆师, 再练水师。

”讲这句话的戈登曾经是A .洋枪队首领B .淮军将领C .湘军将领D .新军将领3.“商业财政类:银行为一国财政之枢纽,其种类功用若何,试详论之。

”这类考试题最早出现在A .清末新政时期B .戊戌变法时期 C. 洋务运动时期 D .民国初年4.1876年,上海发昌厂开始出售自制小火轮,1901年,工厂被卖给了英商 开办耶松船厂。

上海发昌厂的创办者为A. 张之洞B. 方举赞C. 李鸿章D.陈启源5.“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毁了一个王朝,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 道上”。

这件事发生在A .十九世纪最初十年 B. 十九世纪最后十年C . 二十世纪最初十年 D. 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6.下面讽刺漫画中的“猿猴”喻指A .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B .康有为为首的立宪派C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D .慈禧为首的皇族内阁7. 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

由此他主张A .求强求富B .变法维新C .共和革命D .民主科学8.右图是一张老股票,它的发行者是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A.南京国民政府B.广州国民政府C.中华苏维埃政府D.北京国民政府9.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10. 作为中华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关税,1913年总收入为1697万元,1928年上升为17914万元,1929年为27554万元。

上海高三历史二模松江区

上海高三历史二模松江区

2011年松江区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2011.4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以史诗的形式保存了两河流域上古时代历史的是A .《罗摩衍那》B .《摩诃婆罗多》C .《荷马史诗》D .《吉尔伽美什》2.右图是某同学在学完《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后所绘制的漫画。

该作品A .准确揭示了直接民主的缺陷B .错误扩大了雅典民主的范围C .直观反映了雅典公民的盲从性D .全面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性3、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正确的是A .法律地位至高无上B .执政官改变法律C .法律由执政官制定D .法律就是执政官4、12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据此判断大学的产生具有:A .重视教化的宗教化特点B .神学为主的神学化特点C .求实致用的世俗化特点D .培养官僚的官方化特点5、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 “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部落时代”应该是在 A .西周之前B .春秋之前C .战国之前D .秦汉之前6、“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

次则萧何,其余……等皆白徒。

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这一变局使A.布衣将相格局的初步形成B.官僚政治的时代结束C.节俭务实的统治风格形成D.郡县制度的时代结束8、“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

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三语文命题人:雷振泉审题人 :丁春芳 2011年11月3日测试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5分)热爱母语——写在‚国际母语日‛前夕①早年我在读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课》时,领悟到,一个民族只有先学会自尊,才能得到他民族的尊重。

而自尊包括对自己语言的热爱和尊重。

当那位老师说道:‚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经常逃课的小学生弗朗茨感到讨厌的法语语法变得格外亲切,不是那么难懂了。

②目前全世界约有6000种语言和方言。

199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

国际母语日,旨在促进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

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进世界人民的团结。

③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

她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还真实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

保护母语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

正因为如此,英、德、法、俄、意、加等国都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本国官方语言文字在大众传媒和公共领域的使用和主权地位。

例如,1994年法国国民议会参议院通过了《法语使用法》,规定‚法语是教育、劳动、传媒及公共服务部门使用的语言‛。

‚公立和私立的教育机构中,教学、考试、选拔均应使用法语‛。

我在欧洲工作时,几乎没有在柏林和巴黎的街头见过英文标牌,德国的高速公路路标全部使用德语。

④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母语似乎不那么重视了。

前不久有报道说,现在有的学生‚外语六级汉语一级‛。

也许是我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缘故近来这些消息一直萦绕于心。

⑤汉语作为联合国法定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民族文化。

全世界以汉语为母语的总人数居各语种之首。

由于种种原因,汉语在国际语言生活中无法与英语相匹敌。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也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学汉语热潮一直在升温。

上海市松江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上海市松江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考生注意: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答案做在答题卡上,做在试卷上不得分。

非选择题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 50 分,每小题1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瑟诺博司在《史学原论》一书中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A.大部分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都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2、“各个时期也都有不用纸笔的历史学家。

例如,人民虔诚地把一些珍贵的物品与死者一起埋葬,或者无意中抛弃了一些粗钝的工具或破碎的瓦罐。

无论他们的态度如何,他们都给考古学家提供了无言的记录。

”对历史研究者来说,这些物品可作为①原始材料②文献史料③直接史料④实物史料⑤传说史料⑥第二手史料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3、以下图片所反映的文明,不属于“古代东方”的是A.B.C.D.4、雅典以民主政治而影响深远,事实上,其“民主”中的“民”仅限其境内的A.公民 B.成年男性C.成年公民 D.成年男性公民5、“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6、建筑被称作“凝固的历史”。

人们在它面前感到了无声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并感受到人类进步发展的脚步。

图一金字塔图二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图三帕特农神庙图四泰姬陵从以上图片中,不能看出古代东西方文明共同特征的是A.中央集权体制B.高超的建筑、雕塑或工艺等水平C.国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D.灵魂不死等宗教观念7、8世纪上半叶,某国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含详解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含详解

松江区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高三历史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1.人民创造历史(1)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先后涌现了许许多多值得称颂的少数民族历史人物。

将下列历史人物进行排序。

(填涂字母)(2)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不同领域呈现出了众多杰出人物。

将下列人物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填涂字母)A 徐光启B 希罗多德C 徐霞客D 伊本·西那农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医学家贾思勰王祯①_____裴秀②_____司马迁塔西佗③_____葛洪李时珍④_____(3)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下面这组拍摄于20世纪初期的照片中“华工”所做历史贡献是()(填涂字母,双选)A.为一战做出了巨大付出B.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C.为协约国胜利作出贡献D.帮助中国政府收回山东主权(4)恩格斯强调认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你对“人民创造历史”这一主题的理解。

2.船只承载历史。

船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也成为人类文明的载体。

(1)请将以上船只按时序填入下图。

(填涂字母)(2)请将上述图片中序号为B、E、F的商船与其主要航行区域相匹配。

(3)由于某些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船甚至会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参考示例,对上述序号D代表的船只进行描述。

示例:“马尼拉大帆船”是新航路开辟后(16世纪),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它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运往墨西哥换回白银,再将白银运回马尼拉。

这些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形成了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

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也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1年松江区高考模拟考试

2011年松江区高考模拟考试

2011年松江区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2011.4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以史诗的形式保存了两河流域上古时代历史的是 A .《罗摩衍那》 B .《摩诃婆罗多》 C .《荷马史诗》D .《吉尔伽美什》2.右图是某同学在学完《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后所绘制的漫画。

该作品A .准确揭示了直接民主的缺陷B .错误扩大了雅典民主的范围C .直观反映了雅典公民的盲从性D .全面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性3、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 .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B .执政官改变法律 C .法律由执政官制定D .法律就是执政官4、12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据此判断大学的产生具有:A .重视教化的宗教化特点B .神学为主的神学化特点C .求实致用的世俗化特点D .培养官僚的官方化特点5、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 “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部落时代”应该是在 A .西周之前B .春秋之前C .战国之前D .秦汉之前6、“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7、“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

次则萧何,其余……等皆白徒。

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摸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属于A.公元前18世纪初B.公元前18世纪末C.公元前17世纪初 D.公元前17世纪2.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3.后人研究伯利克里,下列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伯利克里的演讲稿B.《荷马史诗》C.希罗多德的《历史》D.油画《阵亡将士葬礼上的伯利克里》4.《梦溪笔谈》中提到“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文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大5.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是A.仁义道德B.追功逐利C.清静无为D.兼爱非攻6.下列各项中,概括表述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含义最佳的一项是A.扬长补短,共同发展 B.共同反抗阶级和民族压迫C.物质、文化交流不断 D. 迁移、杂居、共处、通婚7.明朝对外关系的新现象有1)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 2)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3)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4)开始翻译西方科技著作A.1)2)3)4) B.1)2)3) C.2)3)4) D.2)4)8.“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语)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完善科举程序 B.创立行省制度 C.火器名目繁多 D.形成文官制度9. 清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

这可以说明清政府A.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 B.高度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C.对西洋商人有防范心理 D.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10.中国古代第二次大统一与第三次大统一时间相距A.810年B.800年C.700年D.690年11.“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理解文中“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A.世界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世界从分散开始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12.下列各国国庆日及其相关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美国——7月4日——《独立宣言》B.法国——7月16日——大革命爆发C.中国——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苏联——11月7日——十月革命13.“我们很弱‚不能跑或跳。

我们整天拖着重担。

通过黑暗的煤矿地下道‚或整天驾着铁轮‚在工厂里团团转。

”以下四项与上文现象有关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宗教改革D.工业革命14.“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此歌词反映的时代主题是A.扶清灭洋 B.抵制日货 C.打倒列强 D.抗日救国15.为研究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真相,某学者搜集了当时的资料,其中最可质疑的是A.事变制造者留下的日记B.日本媒体当时传播的照片C.东北军将士的回忆D.日本政府新近解密的档案16.“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魏源《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

这一机构是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最高法院17.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是指A.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B.提出“修约”,扩大市场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门户开放,利益均沾18.“与鸦片战争后之全无反应对照,1860年间的改革在实践方面很严肃地向前跨步。

因其如此,改革者尚要以传统的名目自保。

他们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

”可以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清末新政19.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列强从清政府处共取得通商口岸A.15 个B.16个C.17 个D.18个20.“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引自《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21.“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材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A.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B. 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C. 粉碎日军迅速灭亡中国计划D. 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22.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A.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23.二战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

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A.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 B.关贸总协定成立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D.世界银行的运行24.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人认为它具有“两个扇面”的作用。

“两个扇面”指的是A.对外开放和对内交流 B.技术革新和对内交流C.对外开放和对内辐射 D. 管理更新和引进外资25.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

结果苏联最终在改革中解体,中国却走上了健康的社会主义道路。

其根本原因在于A. 中国制定了恰当的民族政策B. 中国较早摆脱苏联模式束缚C.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D.中国经济、国力增长很快26.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

东德政府将柏林墙定名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含义是A. 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进攻 D. 反对美苏冷战对峙27.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的进程。

”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因为他提出了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三纲五常”C.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 “致良知”28.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张之洞《劝学篇》)下列四项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1)“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2)“立国根本,尚礼义不在技艺”3)“师夷长技以自强” 4)“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A.1)2)3)4) B.1)2)3) C.2)3)4) D.1)3)4)29.史学家傅斯年说:“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理材料的手段。

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他的观点是A. 不应该补全材料 B.不应该解释史料C. 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D. 应坚持过去之说30.以下各项“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对这些内容进行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全球化B.现代化C.资本主义化D.殖民化二.非选择题(共9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1. 罗马法的发展材料一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二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民法大全》材料三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他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请回答:(12分)1)依据以上材料,结合已有知识,分析罗马法所经历的“理性”发展。

(4分)推动罗马法发展的因素是哪些?(2分)2)根据材料二、三,你如何评价罗马法?(6分)32. 明清对外贸易材料一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

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材料二“片板不许下海”,“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材料三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清政府颁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

”——屈大均《广东新语》请回答:(9分)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一本万利的交易”?其思想和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2)除材料一涉及内容外,明清时期还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同时期的西方实行了什么对外经济政策?(2分)3)材料三中清初为什么要继续实行“飘洋私船照旧严禁”的政策?(1分)结合史实说明清朝的此项政策的变化。

(2分)33. 社会转型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盛赞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发生过的“三次改变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

这三次“大革命”除了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次外,其他两次分别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和公元1911年。

请回答:(14分)1)公元前221年和公元1911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2分)2)为什么斯塔夫里阿诺斯称这两件大事可与新中国成立这件大事并列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大革命”?(2分)请结合中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在这两个时期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来阐明这一观点。

(10分)34. 对戊戌变法的研究材料一戊戌政变大事记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

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