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公共卫生

合集下载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一、背景。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由于传染病、自然灾害、事故等原因引起的突发性、大范围传播的疾病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可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

二、目的。

制定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响应级别,分别对应重大、较大和一般公共卫生事件。

2. 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一旦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和物资,展开救援和防控工作。

3. 应急指挥机构。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

4. 应急资源调配。

调动各类医疗、防疫和救援力量,确保及时有效地救治和防控工作。

5. 社会宣传和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6. 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国传播的公共卫生事件。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

一旦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预案的要求,积极配合,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和防控工作,确保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五、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

每次应急预案的实施结束后,应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结语。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做好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工作,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

娱乐场所安全检查与整改方案

娱乐场所安全检查与整改方案

娱乐场所安全检查与整改方案第一章:概述 (3)1.1 检查目的与意义 (3)1.2 检查范围与内容 (3)第二章:组织结构与职责 (4)2.1 安全检查领导组 (4)2.2 工作人员职责分配 (4)2.3 职责履行与监督 (5)第三章:安全检查程序 (5)3.1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5)3.1.1 确定检查范围与内容 (5)3.1.2 成立检查小组 (6)3.1.3 准备检查工具与资料 (6)3.1.4 员工培训 (6)3.2 检查实施过程 (6)3.2.1 按照检查清单进行逐项检查 (6)3.2.2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 (6)3.2.3 与场所负责人沟通 (6)3.2.4 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进行现场整改 (6)3.3 检查结果的记录与报告 (6)3.3.1 检查记录 (6)3.3.2 检查报告 (6)3.3.3 报告提交 (7)第四章:消防安全检查 (7)4.1 消防设施设备检查 (7)4.1.1 检查范围 (7)4.1.2 检查内容 (7)4.2 火源管理检查 (7)4.2.1 检查范围 (7)4.2.2 检查内容 (7)4.3 消防通道与疏散指示检查 (8)4.3.1 检查范围 (8)4.3.2 检查内容 (8)第五章:电气安全检查 (8)5.1 电气线路检查 (8)5.2 电气设备检查 (9)5.3 电气安全管理 (9)第六章:建筑安全检查 (9)6.1 结构安全检查 (9)6.1.1 检查范围与内容 (9)6.1.2 检查方法与程序 (9)6.2 建筑设施设备检查 (10)6.2.2 检查方法与程序 (10)6.3 建筑安全管理 (10)6.3.1 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制度 (11)6.3.2 加强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 (11)6.3.3 完善应急预案 (11)6.3.4 定期开展建筑安全检查 (11)6.3.5 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整改机制 (11)第七章:公共卫生安全检查 (11)7.1 环境卫生检查 (11)7.1.1 检查范围 (11)7.1.2 检查内容 (11)7.1.3 检查方法 (11)7.2 食品卫生检查 (11)7.2.1 检查范围 (11)7.2.2 检查内容 (12)7.2.3 检查方法 (12)7.3 公共卫生设施检查 (12)7.3.1 检查范围 (12)7.3.2 检查内容 (12)7.3.3 检查方法 (12)第八章: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 (12)8.1 员工安全意识培训 (12)8.1.1 培训目标 (12)8.1.2 培训内容 (13)8.1.3 培训方式 (13)8.1.4 培训周期 (13)8.2 应急处置能力培训 (13)8.2.1 培训目标 (13)8.2.2 培训内容 (13)8.2.3 培训方式 (14)8.2.4 培训周期 (14)8.3 安全知识考核 (14)8.3.1 考核目的 (14)8.3.2 考核内容 (14)8.3.3 考核方式 (14)8.3.4 考核周期 (15)第九章:安全隐患整改 (15)9.1 整改方案制定 (15)9.1.1 确定整改目标 (15)9.1.2 制定整改计划 (15)9.1.3 整改方案编制 (15)9.1.4 方案论证与审批 (15)9.2 整改措施实施 (15)9.2.2 整改措施执行 (15)9.2.3 监督与检查 (15)9.2.4 资料归档 (15)9.3 整改效果评估 (16)9.3.1 评估指标设定 (16)9.3.2 评估方法选择 (16)9.3.3 评估数据分析 (16)9.3.4 评估结果反馈 (16)第十章:安全检查与整改效果评估 (16)10.1 安全检查效果评估 (16)10.1.1 评估指标设定 (16)10.1.2 评估方法 (16)10.2 整改效果评估 (16)10.2.1 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16)10.2.2 整改效果评估方法 (17)10.3 持续改进与优化 (17)10.3.1 建立安全检查与整改长效机制 (17)10.3.2 加强安全培训与宣传 (17)10.3.3 借鉴先进经验与技术 (17)第一章:概述1.1 检查目的与意义为保证我国娱乐场所的安全稳定,预防和减少安全的发生,提高娱乐场所安全管理水平,本次娱乐场所安全检查旨在对场所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公共卫生法

中国公共卫生法

食品安全与营养:此章节着重强调了食品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安全与营养问题, 为公众提供健康保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该章节规定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 实施,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医疗卫生机构:此章节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管理及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 以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提供。
作为一名学生,我意识到必须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并以自己的行动去完成社会 责任。比如有机会就加入志愿者组织,参与当地的卫生志愿服务,传递公共健 康资讯,协助政府部门做好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工作。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为社 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公共卫生法》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部法律著作, 更是一部关心人民健康、公共卫生事业的力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 了国家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决心,也深刻认 识到自己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相信,《中国公 共卫生法》这本书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监督管理:此部分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进行了规定,包括执法监 督、质量监督等方面。
法律责任:针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该章节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执法提供 了法律保障。
附则:附则部分对相关事项进行了补充规定,包括名词解释、法规生效日期等。
《中国公共卫生法》的目录结构合理,内容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深入分 析可以发现,该法既强调了政府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也了公众的健 康权益。同时,针对不同公共卫生领域,该法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条款,确保 了公共卫生工作的规范与有序进行。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全民健康具有 重要意义。
《中国公共卫生法》对医疗卫生人员的权益保障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建立 健全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制度,保障医疗卫生人员依法执业、开展工作和创 新研究。各级政府应当为医疗卫生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公共卫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保密;(二)统一标准,规范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三)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四)便民服务,方便群众查阅和使用档案。

第二章档案管理范围第四条公共卫生档案管理范围包括:(一)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慢性病管理记录、传染病报告、预防接种记录等;(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包括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慢性病防治、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三)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四)公共卫生监督档案:包括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医疗机构卫生、学校卫生等;(五)其他公共卫生档案:包括公共卫生政策、规划、统计、培训、考核等。

第三章档案管理职责第五条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应当设立档案管理部门或者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条档案管理部门职责:(一)负责公共卫生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二)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三)对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四)对档案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五)提供档案查询服务,保障群众查阅和使用档案。

第七条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按照规定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公共卫生档案;(二)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三)对档案工作进行保密,防止档案遗失、损毁和泄露;(四)接受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公共卫生安全小组及其工作职责

公共卫生安全小组及其工作职责

公共卫生安全小组及其工作职责1. 引言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我国设立了公共卫生安全小组,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公共卫生安全小组的组成、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

2. 公共卫生安全小组组成公共卫生安全小组由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科研单位、企业及社会各界代表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

组长由政府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及成员由相关领域专家和实业界代表担任。

3. 工作职责公共卫生安全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3.1 预防与控制1. 开展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和分析可能导致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种风险因素。

2. 制定公共卫生安全政策和标准,指导和协调相关部门及单位开展公共卫生安全工作。

3. 加强对疾病流行趋势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4. 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计划,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3.2 应急响应1. 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响应措施和职责。

2. 组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 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风险。

4. 组织开展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查明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3.3 监督与管理1. 加强对公共卫生安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宣传、培训和监督实施。

2. 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 定期对公共卫生安全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3.4 国际合作与交流1. 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事务,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合作。

2. 借鉴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公共卫生安全水平。

3. 开展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科研合作与技术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4. 工作流程公共卫生安全小组的工作流程包括风险评估、预案制定、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调查处理、监督与管理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环节。

各环节之间协同配合,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有序进行。

公卫室管理制度

公卫室管理制度

公卫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共卫生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共卫生室是指由政府或其他主管部门设立,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公共卫生室的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积极保障群众健康。

第四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依法维护患者权益,严禁以病人病情严重与否、能否支付费用等为借口拒绝服务。

第五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六条公共卫生室应当依法收集患者信息,保护患者隐私,严禁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第七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建立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投诉,维护医疗秩序。

第八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制定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九条公共卫生室应当设立院长或主任,负责全面卫生室的管理工作。

第十条公共卫生室应当设立医务部、护理部、行政部等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第十一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定期召开院务会议,研究卫生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解决方案。

第十二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人员流动、职责分工、巡查考核等规定。

第三章服务质量第十三条公共卫生室应当遵循医学伦理,尊重患者的权益,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十四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第十五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建立有效的医疗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六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建立预约制度,方便患者就医,减少等待时间。

第十七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建立病历管理制度,保证患者病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十八条公共卫生室应当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九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第二十条公共卫生室应当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处理医疗突发事件和应急事件的能力。

河北省城镇公共卫生管理暂行条例(97年修正)

河北省城镇公共卫生管理暂行条例(97年修正)

河北省城镇公共卫生管理暂行条例(97年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7.12.22•【字号】•【施行日期】1997.12.22•【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城镇公共卫生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10月31日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12月22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北省公共卫生管理暂行条例>的决定》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城镇公共卫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休息的环境,防止各种病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公共卫生,是指城镇的各种场所和环境条件都要符合卫生要求,在各种场所和环境条件下每个人都讲卫生。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公共卫生工作纳入计划,实行综合治理,加强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卫生、教育、文化、宣传部门及各社会团体,有义务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的卫生素质,造成人人讲卫生的社会风尚。

第五条全省所有城镇的一切部门、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都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居住区卫生第六条城镇各单位、居民要建立卫生责任制,维护公共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禁止随地便溺,不准乱扔脏物,不准损害花草树木,不准损害卫生设施。

消除老鼠、苍蝇、蚊子、臭虫、蟑螂等害兽、害虫及其孳生地。

市和县城禁止随地吐痰。

第七条市容环境卫生部门,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按需要设置公共卫生设施,搞好街道、广场、公共绿地,公共厕所等的清扫和保洁,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粪便及时清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专业队在作业过程中要严禁污染环境。

各单位要实行门内达标(分行业制定卫生标准)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

第八条城镇建设部门要按卫生要求,规划、设置公共厕所和垃圾堆放、污水雨水排放设施。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篇章结构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篇章结构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篇章结构引言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是我国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

该法旨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权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本文将对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篇章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开篇章节,主要包括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的基本任务等内容。

该章节对于全文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章节的具体规定提供了指导。

第二章医疗卫生机构第二章主要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类、设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该章节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旨在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保障人民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第三章医务人员第三章主要规定了医务人员的职责、权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事业中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水平。

该章节旨在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四章医疗卫生服务第四章主要规定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方式、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事业的核心内容,该章节旨在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保障人民的健康需求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

第五章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第五章主要规定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范围、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石,该章节旨在确保全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第六章健康促进第六章主要规定了健康促进的内容、方式、机构等方面的内容。

健康促进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该章节旨在加强对健康促进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推动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

第七章卫生应急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七章主要规定了卫生应急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应对、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卫生应急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公共卫生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包括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等。

第三条医院公共卫生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成立医院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第五条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公共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协调。

第六条各部门、科室应明确公共卫生工作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科室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章传染病防治第七条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疫情。

第八条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员工的传染病防治意识。

第九条加强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治疗和护理,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第十条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消毒,防止传染病传播。

第四章食品安全第十一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院食堂食品安全。

第十二条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从业人员健康。

第十三条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管理,防止食品污染。

第十四条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第五章环境卫生第十五条严格执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医院环境整洁、卫生。

第十六条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除“四害”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第十七条加强医院废弃物处理,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第六章健康教育第十八条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

第十九条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等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第二十条加强医院员工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健康意识。

第七章疾病预防控制第二十一条严格执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做好疾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第二十二条定期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员工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医院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有效应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公众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公共卫生应急:指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对公众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点影响的突发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由突发传染病、食品安全事件、环境污染等突发的、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第二章应急组织与职责第四条应急组织机构医院设立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医院管理负责人担负指挥部总指挥,医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负指挥部副指挥。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引导、组织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作。

第五条职责分工1.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对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决策,并承当最终责任。

2.指挥部副指挥:帮助总指挥工作,分管具体职责,负责订立并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3.办公室:负责协调、引导、组织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作。

具体职责包含:–订立日常防控措施,完善医院内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和培训。

–引导和帮助其他部门进行应急工作。

–收集、整理和分析公共卫生信息,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组织协调医院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与支持。

第三章应急预案第六条应急预案编制医院应依据不同类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明确事件的识别、报告、处理、决策、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内容和程序,并应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第七条预案保密医院应急预案属于敏感信息,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保密,仅在应急事件发生时才向有关部门供应。

第四章应急资源保障与调配第八条应急物资储备医院依据应急预案的需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含但不限于口罩、隔离衣、消毒剂等应急物资,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备物资的质量和数量。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笔记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第三版笔记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笔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笔记》第一章: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背景和目的,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同时,还介绍了第三版的主要特点和修订内容。

第二章:公共卫生服务策略本章详细阐述了公共卫生服务的策略,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上,强调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全民参与、社区服务为基础的原则。

此外,还介绍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分类和层级。

第三章: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本章主要介绍了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质量评价、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同时,还提出了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第四章: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本章详细阐述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干预和健康监测等。

此外,还介绍了公共卫生服务的优先领域和服务对象。

第五章: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与人员本章主要介绍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和职责。

同时,还提出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和专业能力建设的方针。

第六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本章详细阐述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项目的确定、实施和评价等。

同时,还介绍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保障和使用情况。

第七章:公共卫生服务监督与评价本章主要介绍了公共卫生服务监督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包括监督检查、监测评估和用户满意度调查等。

同时,还强调了公共卫生服务监督与评价的重要性。

第八章: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与共享本章详细阐述了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与共享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信息收集、处理和共享的流程和要求。

同时,还介绍了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的保密和安全管理措施。

第九章: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本章主要介绍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应急演练的开展等。

同时,还介绍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组织和协调机制。

第十章:附则本章包括了对第三版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解释和补充说明。

同时,还对未尽事宜和规范修订的程序进行了说明。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范文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是一个国家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防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定义、重要性、目标和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深入探讨和分析该制度的相关内容。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为了管理公共卫生事务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

它主要包括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制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制度、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制度等内容。

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建立旨在提高公共卫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制度,可以及时发现、报告和控制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其次,它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可以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和健康保障,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再次,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止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影响,保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制度。

通过对疫情和疾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控制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其次,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和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再次,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管理。

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公共卫生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公共卫生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的建设和推广,提高人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领导和组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权责和工作任务。

其次,需要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监测和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再次,需要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建设,组建专业应急队伍,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医共体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医共体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医共体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医共体,是指由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医学教育机构、医学研究机构和其他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机构组成的医疗卫生共同体。

第三条医共体公共卫生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医共体应当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医共体应当设立公共卫生管理组织,负责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公共卫生管理组织应当由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医学教育机构、医学研究机构和其他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机构组成。

第六条公共卫生管理组织应当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义务,制定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统一协调和监督公共卫生工作。

第七条公共卫生管理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公共卫生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第八条公共卫生管理组织应当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第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第九条医共体应当根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提供下列公共卫生服务:(一)传染病防治服务;(二)慢性病防治服务;(三)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四)职业病防治服务;(五)环境卫生监测服务;(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七)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第十条医共体应当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和可及性。

第十一条医共体应当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价。

第四章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第十二条医共体应当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职责。

第十三条医共体在发现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置,并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文件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文件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

第三条公共卫生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依法行政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将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第六条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公共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制定本地区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三)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四)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活动;(五)负责公共卫生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六)指导、监督、检查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第七条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其主要职责包括:(一)组织实施国家、省、市有关公共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负责公共卫生监测、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环境卫生等工作;(三)负责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工作;(四)指导、监督、检查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第八条医疗机构、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章公共卫生监测与报告第九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公共卫生监测工作。

第十条公共卫生监测内容包括:(一)传染病监测;(二)慢性病监测;(三)环境卫生监测;(四)食品安全监测;(五)职业卫生监测。

第十一条公共卫生监测数据应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四章疾病预防控制第十二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

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一、引言公共卫生工作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

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预防传染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制度概述2.1 目标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工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预防传染病等。

2.2 重要性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卫生监测、应急响应、健康教育等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管理体系建设3.1 负责部门建立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负责部门应具备专业性、协调性和权威性,统筹协调各方卫生资源,拟定公共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和政策。

3.2 重要机制建立公共卫生工作管理机制,包括卫生监测、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等重要机制的建设。

四、管理制度重点4.1 公共卫生监测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定期监测人群健康状况,掌握疾病流行趋势,及时发现健康异常情况。

4.2 传染病防控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完善预防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有效阻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降低传染病发生风险。

4.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提前预案,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减少损失。

五、管理制度效果评估建立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保障公共卫生工作的持续改进。

结语科学完善的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预防传染病等的重要保障,各级卫生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保障人民健康。

以上是关于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的简要介绍,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学校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管理,保障师生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传播,维护校园环境整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教职工及校园内所有活动。

第三条学校公共卫生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学校成立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各部门、各班级设立卫生管理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班级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第六条学校设立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包括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等。

第三章环境卫生管理第七条学校应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

第八条各部门、各班级应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杂草,确保环境整洁。

第九条学校应加强绿化建设,保持校园绿化带整洁美观。

第十条学校应定期对公厕、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第四章食品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学校食堂、小卖部等食品经营单位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卫生。

第十二条学校食堂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采购、加工、储存、销售等方面的规定。

第十三条食品从业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定期参加健康检查。

第十四条学校应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五章传染病防控第十五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体系,加强传染病监测、报告、防控工作。

第十六条学校应定期对师生进行传染病健康教育,提高师生防控意识。

第十七条学校应加强宿舍、食堂、教室等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第十八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传染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第六章健康教育第十九条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师生健康素养。

第二十条学校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卫生知识讲座、健康知识竞赛等。

2021医学伦理学(本)章节测验

2021医学伦理学(本)章节测验

医学伦理学(本)第一章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医学伦理学任务的是直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2.明中国古代医德学已进入近、现代医学伦理学阶段的是宋国宾主编的医业伦理学3.“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中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此语晋代杨泉4.“医乃仁术”是指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5.义务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康德6.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医学实践中的道德问题7.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医德思想内容的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服务态度8.下列各项,不属《希波克拉底誓言》内容的是强调医学是艺术9.撰写“医家五戒十要”的医家是陈实功10.医学伦理学的特征之一是实践性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体系1.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尊重原则的是E医生尊重患者是指满足患者的一切要求2.在下列各项中,对患者不会造成伤害的是医务人员为治疗疾病适当地限制或约束患者的自由3.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不伤害原则的是医生给病人实施粗暴性的检查4.公正不仅指形式上的类似,更强调公正的内容5.在下列各项中,医师可以行使特殊干涉权的是对需要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拒绝隔离的内容6.医学伦理学具体原则不包括自主的原则7.医学伦理学中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医德范畴是医疗保密8.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有利原则的是医生的行为使某个患者受益,但却给别人的患者带来了损害9.医德范畴审慎主要是指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10.在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医德情感是同情第三章医疗人际关系伦理1.在保护患者隐私时应考虑除外患者不愿让他人知道的艾滋病病情,要求绝对保密2.下列关于道德权利的提法中,正确的是它是道义上允许人们行使的权力和应享受的利益3.当患者对医师所实施的诊治手段有质疑时,医师必须详细介绍,在患者愿意时才能进行,这属于患者的知情同意权4.下列各项中,不利于医院整体效应发挥的是群体间的离心5.从伦理上说,医患关系是一种信托关系6.关于患者的道德权利,下述提法中正确的是知情同意是患者自主权的具体形式7.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原则是彼此信任、相互合作8.互相尊重、密切合作、互相学习是处理医务人员关系的原则9.現代医学实践中医患关系的常用模式是指导合作型10.下列各项,属医患关系基本内容的是技术方面和非技术方面第四章临床诊疗伦理1.对急诊患者,当手术是抢救患者的唯一方案时,最符合医学道德的做法是在征得其家属或单位同意后,立即进行手术2.临床诊治工作的基本道德原则是及时、准确、有效、择优、自主3.体格检查的道德要求,包括尊重患者,心正无私4.按照临床诊疗道德的最优化原则,医务人员不需要考虑的是患者的地位5.手术前的道德要求,不包括认真操作,一丝不苟6.心理治疗中,医务人员的道德要求,包括要有同情、帮助患者的诚意7.医生根据临床诊断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遵循的伦理学要求是对症下药8.在康复治疗中,医务人员的道德要求包括关怀与帮助患者9.询问病史的道德要求,不包括关心体贴,减少痛苦10.在辅助检查中,不属临床医生遵循的道徳要求是认真细致、心正无私第五章护理伦理1.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实践中最基本的职业活动,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道德要求下面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道德要求不相符的选项是尽力创收2.传染病患者往往不同程度地具有情绪、情感、意志力等方面的扭曲现象。

公共卫生岗位职责

公共卫生岗位职责

公共卫生岗位职责
1. 负责监测和分析当地的疾病流行病学数据,及时发现和报告
疾病的爆发和传播情况。

2. 组织和实施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计划和措施,包括疫苗接种、
健康教育和公共卫生宣传等工作。

3. 协调和合作当地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社区组织,共同推动
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

4. 进行卫生检查和监督,确保公共场所和食品饮水的卫生安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5. 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响应和处理工作,协助组织应
急救援和医疗救治。

6.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监测研究,为公共卫生政策和干预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7. 参与卫生救援和援助工作,支持贫困地区和灾区的卫生保健
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8. 参与卫生危机管理和应对工作,协助组织卫生资源调配和危机情况下的医疗救援。

9. 参与国际卫生合作和交流,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合作项目的实施。

10. 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公共卫生宣教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宣教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宣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医院的公共卫生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及员工的健康水平,本制度依据国家卫生部门相关法规、规定及医院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章宣教内容第一节卫生安全宣教1.开展传染病防备宣传,包含但不限于病毒性肝炎、流感、肺结核等。

2.进行食品卫生宣传,提倡合理膳食,避开食物中毒。

3.供应良好的饮食文化宣传,提倡健康饮食习惯,减少肥胖等相关疾病。

第二节心理健康宣教1.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以提高患者和员工的心理素养,防备和减轻心理疾病的发生。

2.供应心理疏导服务,帮忙患者和员工解决心理困扰和压力。

3.引导患者和员工建立乐观的心理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防病宣教1.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包含但不限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2.供应个人卫生保健宣传,教育患者和员工正确洗手、饮食、运动等习惯。

3.推广健康体检意识,加添早期发现疾病的机会。

第三章宣教形式第一节宣传展板1.宣传展板位于医院大厅及相关科室门诊区域,定期更新宣教内容。

2.宣传展板内容包含文字、图片、图表等形式,突出宣传重点,易于理解。

第二节宣传手册1.编制公共卫生宣教手册,包含常见疾病的防备、诊断、治疗及日常保健知识。

2.将宣传手册发放给患者和员工,鼓舞大家阅读、学习并传播给身边的人。

第三节宣传讲座1.定期邀请专业医生或卫生教育专家开展公共卫生宣教讲座。

2.讲座内容围绕当前热点疾病和健康话题,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讲解,供应问答环节。

第四节多媒体宣传1.在医院大厅、诊室等区域设置电视播放公共卫生宣教节目。

2.制作宣教视频内容,包含医生讲解、患者共享、科普知识等,定期更新。

第四章宣教管理第一节宣教计划订立1.每年订立公共卫生宣教计划,明确宣教目标、内容、形式及时间节点。

2.宣教计划由医院行政部门负责订立,并征求相关科室、专家的看法。

3.宣教计划须经医院领导审批后实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二节宣教队伍组建1.成立宣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公共卫生宣教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所得税检查方法第二节企业收入总额的检查四、主要检查方法1.收入计量不准的检查(1)审查购销、投资等合同类资料以及资金往来的相关记录,结合原始凭证资料,分析“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账户借方发生额和红字冲销额,查证收入项目、内容、单价、数量、金额等是否准确。

(2)结合价外费用账务处理,从以下三个方面检查价外费用是否全额入账:第一,向销售部门了解销售情况和结算形式,通过产品销售市场分析确认有无加收价外费用的问题;第二,重点检查“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账户,看是否有挂账欠款,尤其是通过“其他应付款”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或“其他应收款”账户的贷方发生额,看其对应账户是否和货币资金的流入或债权“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增加额发生往来。

如果存在往来核算,则需通过审阅发票、收据等原始单据进一步查明是否属价外费用。

第三,检查成本类帐户的会计核算,注意红字记录,审核“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红字的冲销记录,是否存在价外收费直接冲抵成本、费用的问题。

(3)通过核查公司章程、协议、分红、供应商和销售商、CTAIS网络信息等,确定与公司利益上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

使用比较分析法,将关联企业的货物(应税劳务)销售价格、销售利润率与企业同类同期产品(商品、劳务)售价以及同期同行业的平均销售价格、销售利润率进行对比,核实销售价格和销售利润率是否明显偏低,确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2.隐匿收入的检查(1)对隐匿收入一般情况的检查。

第一,将“产成品”、“库存商品”、“材料”等明细账和仓库保管账相核对,落实各种存货的仓库出库凭证、开票时间、数量、金额、去向等,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明细账,查实企业自制半成品、副产品、下角料等是否有隐匿收入的情况。

第二,核实各种费用的消耗定额、单位成本各项目之间的配比系数,确认某一时期、某一项目的比例关系,对比例异常变动的项目,运用控制计算法等方法,查明是否存在成本、收入均不入账,体外循环的问题。

第三,通过实地查看,了解实际经营项目,核实与收入明细账中的具体项目是否一致,通过排查各种疑点,察看有无“厂中厂”、“店中店”的问题。

第四,采取突击检查方式,查实是否存在账外经营、私设账簿等隐匿收入的问题。

第五,对往来账户中长期挂账和长期投资中无收益的大额资金等进行追踪检查,确需必要时,履行必要的手续后,可以检查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存款账户及办理相关的银联金卡、银卡等,查清资金的真实去向,落实资金的实际用途,核实有无账外经营问题。

(2)对劳务收入的检查。

结合劳务合同、劳务结算凭据等,检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重点审查应收未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是否全额结转了当期收入总额。

第一,对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重点审查纳税年度结束时当期劳务收入总额、完工进度,运用测量的已完成工作量,确定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等,确认计入劳务收入金额的准确性。

第二,对实行差额结转劳务收入的,要重点审查扣除劳务项目的金额是否合理、抵扣的凭证是否合法有效。

第三,对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检查企业是否按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相应金额结转劳务成本。

第四,对有大型机械设备的建造承包商,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固定资产”明细账,核实大型机械设备有无对外提供机械作业不确认收入的情况。

(3)对租金收入的检查。

第一,对照企业的房产、土地、机器设备等所有权属证明,通过实地查看,核查企业各种财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核实财产是否存在出租出借现象。

有财产租赁行为的,通过对企业合同协议的检查,掌握企业对外租赁业务的真实情况,检查企业对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真实、完整。

第二,审查期间费用等账户有关财产租赁费用支出单据,核实企业租入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落实有无转租情形。

第三,对出租包装物的检查,要结合销售合同和账面记载出租包装物的流向,通过实地盘存法,核对出租包装物进销存情况,确认出租包装物核算是否正确。

如某公司将临街一楼8间房,共326平方米全部对外出租。

“其他业务收入”账户记载租赁收入77500元。

稽查人员通过到租赁方核实相关合同和资金支付单据,发现该公司租赁收入应为154800元,少计租赁收入77300元。

(4)对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检查。

通过检查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转让合同,确定企业特许权使用费转让的金额、结算方式、结算时间等内容。

检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审核有无隐瞒、截留、挪用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以收抵支或直接冲减成本的情况。

必要时到权属证书的发放部门调查取证,查实商标权等权利的许可使用情况。

(5)对接受捐赠收入的检查。

第一,检查所有捐赠业务往来科目明细账及记账原始凭据,审查企业是否存在将接受的捐赠收入长期挂往来账户未结转损益的问题,结合资产的增减变动,重点审查企业是否存在取得捐赠不入账的情况。

第二,检查“营业外收入”、“资本公积”明细账,查验有无接受非货币性捐赠的情况,落实取得的非货币性收入的计价依据,与同类物品的市场价格或公允价格进行对比,对其差价进行纳税调整。

第三,到权属证书的发放部门调查取证,查实商标权、车辆等权属变化是否有捐赠情况。

第四,检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账户,对比费用的前后期支出变动,核实有无支出异常情况,查实是否有接受捐赠的的非货币性资产。

如汽油费用突然增加,企业有可能接受车辆捐赠。

(6)对其他收入的检查,审查企业“其他应付款-包装物押金”、“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相关账户,特别注意非对应账户间的会计核算,审核合同协议,必要时可到经营业务相关方外调核查,取得企业发生其他收入的证据,对照其账务处理,核实企业有无少计或不计收入,以及将收入挂账的问题。

第一,检查“其他应付款”明细账,对长期未支付的大额款项进行调查,确实无法偿付的要计入收入。

第二,检查企业“其他应付款-包装物押金”明细账中包装物押金的收取情况,对照企业合同协议有关包装物押金处理的约定,核实是否存在逾期未退押金未作收入的情况。

第三,检查“坏账准备”和往来类账户,与坏账损失审批表相对照,核实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是否进行正确账务处理。

3.实现收入入账不及时的检查(1)纳税人延迟收入时限的检查。

第一,检查企业往来类、资本类等账户,对长期挂账不作处理的账项进行重点核实,检查是否存在收入记入往来账,不及时确认收入的情况。

第二,对季末、年末收入发生骤减的企业,采取盘存法核实企业存货进销存的实际情况,结合货币资金增减的时间,确认有无延迟收入入账时间的问题。

第三,结合成本类账户,通过收入与成本配比性的检查,对长期挂往来科目预收性质的收入逐项核实,并通过审阅合同或协议,按照结算方式查实有无未及时确认收入的问题。

(2)劳务收入的检查。

通过纳税人提供的劳务经济合同,核实劳务的内容、形式、时间、金额,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预收账款”等账户贷方发生额,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进行核对,核实是否存在合同中约定的各明细项目未确认收入的情况。

结合“工程施工”、“劳务成本”等账户,通过劳务收入与劳务成本配比性的检查,对长期挂往来科目预收性质的劳务收入逐项核实,并通过审阅劳务合同或协议,按照结算方式审查劳务收入,是否存在应确认未确认的劳务收入。

对餐饮、娱乐、建筑等现金收支比较大的企业,在检查时,要组织稽查人员同时控制住各个收银台,财务室、仓库等经营处、管理场所。

查找销售日报表、营业额记录簿、“水单”、“账单”、签单簿、押金结算簿、已使用票据,各类合同等等,核实企业入账不及时的问题。

(3)股息、利息收入检查。

检查“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借方发生额及上年借方余额,如未体现投资收益的应重点检查“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往来账户,核实纳税人是否将投资收益挂往来账,必要时到对方单位调查取证。

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查实纳税人在境外投资情况,结合“投资收益”账户核实利润分配情况。

发现疑点的可通过国际税务部门的情报交换,查实企业是否因合理的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的情况,对上述利润中应归属于该居民企业的部分,应当记入该居民企业的当期收入。

4.视同销售行为的检查实地观察或询问纳税人货物、财产、劳务的用途,结合纳税人的合同类资料和收入、成本类账簿,核实有无视同销售的行为。

(1)检查企业“产成品”、“库存商品”的发出,对应“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核实有无将企业的产品、商品用于基本建设、专项工程、职工福利等未作视同销售处理。

(2)检查“产成品”、“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帐户,对应“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等帐户,核实企业有无将自产产品用于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集资、广告、赞助、样品、职工奖励等未作视同销售处理。

(3)检查“产成品”、“库存商品”、“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产成本”等帐户金额的减少,对应“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付款”、“营业外支出”等帐户,核实企业有无用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偿债或对外捐赠等未作视同销售处理。

(4)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应将开发产品用于对外投资、职工福利、偿债或对外捐赠业务按规定视同销售外,还要重点检查开发产品结转去向,确定有无将开发产品转作固定资产或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或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非货币性资产的行为。

如果有结转“固定资产”、“应付股利”、“原材料”等非货币性资产项目,也应按规定视同销售。

(5)检查企业有无整体资产转让、整体资产置换、合并、分立业务,判断其是否属于应税重组,是否存在应确认未确认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5. 销售货物税务处理的检查方法(1)检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明细账及纳税资料,确认账面应税收入的及时性、真实性。

通过核对企业当期各种货物销售发票开具情况、增值税纳税申报、货物销售合同、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货物销售信息资料,查实企业销售货物结转销售收入的及时性,对已确认销售实现长期挂往来账户的收入以及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以及按合同协议应收未收的价款,应计入收入总额。

对销售收入的检查还应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市场营销特点、销售方式等,对企业不同时期销售收入存在的异常变动情况进行审核,查明异常变动的原因,对审查确认未足额结转的销售收入,应调增收入总额。

通过同期销售货物单位价格比对分析,审核企业销售产品销售价格,对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应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重新调整应税收入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